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书香墨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

人们常说范文是文学的灯塔,我们不妨从范文中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光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来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风格和结构。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一

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体育运动实践的推动和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首先,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自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岩等编著的该学科的第一本专著(体育经济学》,中国已出版了10多部体育经济学的专著。以《体育科学》等为代表的刊物发表了众多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到底,全国已发表的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有近万篇。第二,体育经济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从学科、专业及课程设进行了调整,突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位置。20世纪80代末体育经济学已列入许多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99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体育经济学与经济学整体联系不断增强。

2.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体系不明确,教材多,专著少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制较晚,受西方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文章和著作缺乏对体育经济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学科的细化和内化程度不够,造成教材不少,但真正的具有中国体育经济特征的专著并不多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树立体育经济学学科意识,对体育经济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梳理、内化,然后形成文章和著作,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

2.2缺乏研究环境,规范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缺少高度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支持,而且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规范研究,而涉及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典型的如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体育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匮乏,已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瓶颈制约。

要发展中国的体育经济学,需要对学科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体育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共生群落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体育经济学本身就是学科交融化的产物,加上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其他学科如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与体育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体育经济学研究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学科,通过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共茂,为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学科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细分化和完善化,任何学科的发展进程,都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研究对象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分割细化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年轻学科,随着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体育经济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细分化趋势,其内部亚学科会渐次增多:(1)从内容看,可细分为体育消费经济学、体育投资经济学、体育组织经济学、体育产业经济学、民族体育经济学等;(2)从体育活动的性质看,则包括观赏体育经济学和参与体育经济学;(3)从具体的体育产业活动看,包括体育赞助经济学、体育电视转播经济学、大型赛事经济学等。

体育经济学已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体育经济方向),但数量不多,北京体育大学全国统招本科生专业招生简章中就没有设置该专业,而有社会体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经济学受到的重视不够。根据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科下设4个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同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中,下设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包括体育经济学,这种专业设置与中国目前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的紧迫任务是极不相称的。

最后,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作用,体育经济学及其所属的体育社会科学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和学校应充分发挥作用,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是要加大对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经费投入。目前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经费问题成为研究工作的重大制约因素,二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社会科学管理机制。目前体育经济学乃至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单兵作战”的倾向都比较明显,应充分整合现有的研究资源,实行开放式、联合式的研究,使研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要加强学科建设与管理,做好学科布局,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要加强体育经济学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要探索、创新、加强包括体育经济学在内的体育社会科学的运行机制。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要从建立并完善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成果库”、“专家库”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体育经济学等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条件。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二

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赫斯特(1914)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和庇古(1921)的《战争经济学》被认定为最早的国防经济学著作,而后者更多地被认为是国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其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研究,国防经济学领域产生了大量著名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仅1987―间就产生了100多部国防经济学相关著作。

在研究成果的形式上,国防经济学的专著和教材多是以专题归纳的形式呈现。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国防经济学,学者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国防的相关问题展开专题性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分篇归纳的方式,而并不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无论是国外的国防经济学原著还是我国学者对国外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入无不印证了这一事实。

近年来,我国国防经济学学者已经开始了对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因此,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应围绕国防资源配置问题展开。当前,以“国防经济资源配置”“国防资源配置”等为主题的研究大量涌现。

其二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两种观点对国防经济学的界定方法是不同的,前者是内涵式的界定,后者是外延式的界定。对比这两种观点,可以看到后者包含了前者。

事实上,基于这两种观点构建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存在缺陷。对于前者来说,如果国防经济学只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那么作为国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则被排除在学科的大门之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后者来说,由于没有建立起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这种外延式的界定方法建立的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便很难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体系,其结果必然导致国防经济学走上专题性研究的道路,于理论体系逻辑架构的建立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的”学科。从逻辑上讲,这种存乎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界定仍不足以涵盖第二种观点所容纳的全部外延。但是,这种观点却表现出了建立国防经济学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倾向。

资源配置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也无论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都将资源配置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关于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尚不甚明了。从“国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所表现出的集中性来看,这一主题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向,前述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种观点甚至直接认为国防经济学就是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的学科;但从认同度更高的第二种观点来看,国防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更多地认为国防资源配置只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

那么,资源配置范畴与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之间究竟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除国防资源配置问题外,国防经济学所关注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是否也属于资源配置问题?从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这一角度出发,能否认为国防经济学也是以资源配置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能否运用资源配置逻辑,科学构建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从这一想法出发,本文尝试通过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进而建立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并将二者与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对应分析,对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进行探索性的演绎。

二、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概念在应用上的广泛性,国防经济学和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者们很少对其做出专门的解释。然而,要以这一概念作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则必须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

资源配置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对资源配置的界定是: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的起点在于资源的多用途性。由于每一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选择合理的用途是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除了强调资源的用途属性之外,这一定义还强调了资源在“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在使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后者往往会被忽略,而仅仅认为资源配置是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而这种片面的理解在国防经济学和国防资源配置研究领域并不少见,由此必然带来对国防资源配置和国防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片面理解。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资源配置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因此,这一概念必然是一个包含着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等范畴的逻辑过程。

(一)资源的用途。

用途既是资源的自然属性,也是资源的社会属性。资源本身的禀赋决定了其可能具有的用途的质和量,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和人的需要则决定了资源用途的实现程度,表现为资源的社会属性。从唯物论的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资源具有用途,才造成有限资源对无限需求的稀缺性,进而带来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本体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并不必然具有目标性。但从现实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往往与“最大化”这一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主体效用的最大化是主体资源配置所追求的目标。资源配置目标的差别主要是由主体效用的差别引起的。

(三)资源配置的主体。

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主体不同,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的目标以及配置资源的可能手段和方式都会存在差别。从资源配置定义可以看出,资源配置的主体既可以是实体的人和国家,也可以是虚拟的社会或群体。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资源配置范围的不同,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具有层次性。

资源配置的方式是资源配置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是经济学研究中提到的最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而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分别是这两种一般方式在现代经济中的两个主要的表现形式。

资源配置的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的终点。与结果相关的是效率范畴。资源配置的结果可以表现为高效率、低效率或无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志在于任何资源无论其投入于那种用途,边际产量相等。以上是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过程。

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过程中的5个基本范畴,且分别包含着多种构成。五个基本范畴之构成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由于资源配置主体之间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交互作用,特定的资源配置逻辑之间也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相互交叉关系。这一点决定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逻辑体系。

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到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及二者融合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是传统的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的本质以及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认知问题,而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等应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因此,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国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从这一界定的描述方式来看,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存在逻辑上的联系。然而,从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来看,国防经济学的上述研究内容事实上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首先,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战争的经济本源”被定义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是战争的本源,也是战争的条件,还是战争灭亡的前提。从这一论述来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某一个阶段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经济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过程。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环节,必然与资源配置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资源配置方式的一般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争夺配置”的概念。基于这种理解,战争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人类社会再生产超越了国家实体的范畴,是两国、多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再生产。对战争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围绕战争配置资源的效率展开的,就是研究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本质、效率及其与其经济支撑之间的关系。战争与资源配置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提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这一纯理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裁军经济理论等应用问题也正是由于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在人类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过程中表现的无效性带来的。

其次,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出,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扣除。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或者说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国防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起点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的多种用途之一,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需要。研究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实质上就是为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规模和结构的确定,尤其是国防资源规模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但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属于国防资源配置的范畴,而是属于社会再生产,或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范畴。

再次,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内容。毋庸赘言,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资源配置问题,是国民经济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资源如何进行再配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国防资源的配置是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层次体系。从国防生产的角度讲,包括国防工业布局、资源在国防工业行业内部的分配以及国防工业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从国防消费的角度讲,包括国防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不同的用途所获得的国防资源的二次、三次配置等,直到国防资源的最终消耗之前的配置环节。此外,在国防生产与国防消费之间还存在一个资源在供需系统之间的配置问题。

上面的分析充分说明,国防经济学三个方面的主要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是某一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的一部分。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的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国防资源配置理论是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等都是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

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将各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中;另一方面有利于基于对“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说法的补充和完善,更加科学地界定国防经济学的内涵。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粗浅的定义: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这一定义与传统定义的`区别在于,强调不仅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也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而将国防经济学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都统一到了资源配置这一主线上来。

与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相联系的资源配置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就存在于这一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

通过上述对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都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因此,完全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逻辑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上文建立的资源配置一般逻辑和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基础上,下面对各个层次和各个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点进行演绎,并对不同层次资源配置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演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从大的范围上讲,国防经济学理论相关的资源配置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和国防资源配置层次。其中,“全球经济再生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在于说明战争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国家间配置资源的一种争夺式的配置方式。基于资源配置的层次性,下面对国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点和各层次的资源配置进行对应分析。

在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组成的系统。国与国之间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很多,国际贸易、政治或道义援助等本质上都是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手段。战争就是这些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一方面,战争毕竟需要消耗资源,需要资源的保障,因此它又是对参战国再生产中经济资源的扣除。尽管如此,战争在人类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必然性仍无法消除。由于这一矛盾性,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国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由这一问题还衍生出了裁军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战争还带来了军事联盟问题,联盟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是联盟政府间的计划配置,也可以是联盟成员经济主体间的市场配置。这些具体的资源配置逻辑构成了军事联盟经济理论的内容。此外,军品国际贸易问题、军备竞赛问题也属于这一层次资源配置问题。

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安全是其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计划配置和社会经济主体的市场配置两种。国家在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就是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国家是否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以及配置多少资源到国防用途上。由此问题还衍生出了现实中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理论、国防支出理论等。

在国防资源配置层次,主要分化为国防生产系统和国防消费系统两个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国防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是国防工业部门系统及其管理主体,出于国家安全和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运用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手段配置资源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国防工业的结构理论、国防工业规制理论、国防生产企业管理理论等。上述理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是因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又进一步细化为更低的层次,直至国防最终产品的形成。国防消费系统的资源配置则是军事部门为了实现军事经济效益的目标,采用计划方式进行的资源配置。对这一资源配置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军费理论、军事人力理论、国防采办理论等不同层次的理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在国防生产系统与国防消费系统之间,也存在着资源配置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诸如国防市场理论、国防产品价格理论、国防科技理论等理论。

在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与国防资源配置之间也存在一些理论问题,包括国防经济的运行理论、国防产品的性质理论、国防工业的规模理论、国防工业的性质理论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现有的理论点都存在于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当中。当然,上述探讨只是粗浅地分析了资源配置范畴层次体系中主要的国防经济理论问题,其中各个理论点的梳理及其与资源配置所在层次之间的关系在学术意义上尚不一定具有严格的准确性,但这种映射关系的基本思想足以证明,以资源配置范畴为逻辑主线,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可行的,国防经济学相对分散的研究专题内在地统一到资源配置这一一般逻辑上来。

从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总体逻辑上讲,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是低层次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导致了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产生;战争或战争的可能导致了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向国防用途配置的需要;国防经济再生产资源的配置提供了现实的国防资源,为国防资源在国防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配置提供前提;在国防资源配置部分,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体系,高层次的资源配置的结果是低层次资源配置的前提,低层次资源配置是高层次资源配置的延伸。按照这样的层次,国防资源配置活动一直延伸到国防资源最终消耗的终端环节,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都分布在各个层次的资源配置过程当中。逻辑层次越高,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理论性,并最终归宿到战争的经济本源这一纯粹的理论问题;逻辑层次越低,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应用性,并最终延伸到如何实现某类国防资源最终消耗过程中的有效配置这一纯粹的应用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

国防经济学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国防经济学的各主要理论专题都是对由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范畴组合而成的特定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层次性和各层次资源配置特定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述结论充分显示了资源配置主线对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凝聚作用。但国防经济学各个理论点在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和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一些理论点可能存在于多个层次或多个特定逻辑中,可以通过对理论点的进一步解析或对资源配置层次和逻辑的修正加以完善。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三

中国高校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经济学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必须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现代教育的改革本质是为经济发展进行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要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开展,要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应当要采用市场竞争的运作机制,建立与经济需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2]把培养应用性人才放在首位,推动经济大力发展。

3.2以经济学的视角,探索供给均衡之路。

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国家办学能力,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满足人民教育不同的需求,形成新的办学格局与竞争机制,提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发挥重要的综合社会效益。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必须要积极发展和有效规范新制独立学院,扩展办学模式的新方式,以此来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缩短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缓解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高等教育消费供需的矛盾。此外,还要大力引进境外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满足教育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3.3建立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机制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对高等教育实行宏观调控及管理。高校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要真正成为面向教育市场,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高校资源配置应建立多方市场主体。高校要和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和沟通,广开资源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之外,社会团体与个人都可以与高校有利益交换的关系,高校不仅通过政府获取资源,还通社会与个人多途径取得经费,高校只有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在市场环境下,高校必须培养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需要,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充足人才,保证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夏慧夷.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j].教育与职业,,(14).

[2]刘国瑞,高树仁.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0).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四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比重%政府消费比重%。

197816.6885.115.7194.00.975.8。

197917.4685.616.6593.91.090.6。

198019.1086.017.8593.51.256.5。

198120.6479.619.1692.81.487.2。

198222.3871.720.8393.11.556.9。

198324.0070.722.0992.11.918.0。

198426.1262.023.3789.42.7610.6。

198531.5858.328.0588.83.5311.2。

198636.8159.432.7088.84.11&。

nbsp;11.2。

198740.0060.235.8389.24.1710.4。

198848.759.043.2288.65.5511.4。

198957.2757.148.9985.58.2814.5。

199066.2952.248.4573.111.3126.9。

199172.8752.156.8678.015.9322.0。

199295.5843.475.1878.720.4021.3。

1993127.9242.798.0476.629.8823.4。

1994156.4741.1124.5579.631.9220.4。

1995188.5046.2153.0981.235.4118.8。

208.87、53.6168.2780.640.6019.4。

222.3354.5176.8279.545.5120.5。

资料来源:《海南统计年鉴》,1998年。

总消费又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从上面资料看,建省前政府消费仅占总消费的5─10%,建省后快速上升到20%以上(仅有两年低于20%)。与居民消费和总消费相比,政府支出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2、消费模型。

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所谓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的大小和gdp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

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gdp为y,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为b,我们称b为gdp的个人分配系数。这样就得到:

yd=b*y(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由此得到:

c=a+c*yd(2.2)。

c=a+b*c*y(2.3)。

收入增量的比例,即。

c=dc/dyd=dc/(b*dy)=1/b*dc/dy(2.4)。

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的个人分配系数b和gdp。

在gdp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b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研究表明,b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所以b受到预期收入影响。因此,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海南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表2-3。

表2-3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单位:元。

年份职工平居民人均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居民人农业居民非农业居民。

均工资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款年末余额均消费。

1990198015757788028526981436。

19912194172691610398666671609。

1992272023181026168011288192252。

19933501307213202699144910642813。

19944485392016203369181412593723。

19955340477018723978219715484345。

19965476492621564619237617264444。

19975664485023825041245818024458。

资料来源:《海南统计年鉴》,1998年。

第一、以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为主要特征。

城乡消费水平比为2.1:1,1997年扩大到2.5:1。

第二、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

1990─1997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2.1倍,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低收入是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三、非工资性收入和非货币化消费现象严重。海南经济表现为低收入低消费的特征同时,还表现为高储蓄。1990─1997年,人均储蓄增长5.3倍,超过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的高储蓄表明,?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即灰色收入相当高,甚至超过工资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社会团体的小金库和地下经济是灰色收入的来源。地下经济有多大?占gdp份额有多少?尚难估算,也不列入gdp。但是,如果地下经济超过一定份额,将使gdp核算和经济增长测算低于实际水平。地下经济失控无疑将破坏经济肌体的健康,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非货币消费即实物消费现象不容忽视。公有住房、医疗保健等实物分配曾一度是主要消费形式,目前这些制度改革没有全部结束,尚有遗留问题,新的货币化分配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下的实物消费情结和惯性仍在发生作用,实物或变相实物消费仍大量存在,这些因素影响着消费领域的货币化程度。小金库禁而不绝、政府支出快速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见图2-1。

图2-1人均收入、储蓄、消费曲线。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消费、投资、国际贸易、劳动力、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以及政府政策等等。对于投资、劳动力生产要素研究已取得相当多成果,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仍有许多空白。近两年,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需求不足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消费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表3-1为海南1988─1997年消费、投资贡献率。

关于净出口。净出口在海南经济总量中一直占较小比重,近年受贸易政策影响,比重下降。所以净出口对海南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这里暂不述及。

2、贡献率分析。

在海南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海南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1988─1997年,消费贡献率为41─57%,全国平均水平为56─63%,低6─15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为59─41%,全国平均水平为43─34%,高7─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方面看,建省初期,面对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要素诸如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我们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搞建设,采取高投资政策,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扩张。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海南经济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增长道路。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不断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开始减弱。尤其是十年来,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的低水平、小而全、大而全项目的重复建设问题非常突出。所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投资向最终消费的转化越来越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近两年,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但是,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扩大投资规模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且在宏观投资政策上,我们要一手抓“规模控制”,一手还要抓“结构引导”。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低于57%,1994年达到谷底水平41%,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但是,海南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海南经济消费贡献率相差10─20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如果消费贡献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再过十年,海南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就可以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再过二十年,将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既有内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主要受政策影响且较难定量,前面已略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言。下面仅从居民消费方面说明需求不足的原因。

1、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滞后是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1990─1997年,人均gdp增长2.6倍,职工平均工资仅增长1.9倍,农民纯收入仅增2.1倍。进入九十年代,海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以较快提高,消费水平取得明显增长。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增长比较缓慢,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我们牺牲掉的收入和消费增长的部分。从消费模型看,在既定gdp条件下,可支配收入高低取决于收入分配系数的大小。收入分配系数是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低收入分配政策同时也是非工资性收入膨胀和非货币化消费增加的根源。

2、价格机制改革快于收入机制改革影响消费需求增长。

甚远,我们的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从收入分配看,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私有经济业主仅占极小份额。所以工薪阶层是我们的消费主体。由于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名目繁多的“补贴”等非工资性收入仍是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居民消费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造成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是目前影响需求不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退休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这些制度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态势,因为人们原有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惰性和情结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对收入的预期下降。这些因素使人们少支出多储蓄,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在诸多改革措施中,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仍然未提到议事日程,露出庐山真面目,同时又要面对下岗分流、子女教育费上涨等支出增加压力。因此,人们只能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

4、消费模式不利于需求不足状态改变。

海南经济发展的滞缓期比全国多十年。建省后,进入九十年代,海南经济才开始真正的开发建设。农业,是海南经济的主要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支配地位。所以,由于长期经济滞缓和文化背景因素影响,海南经济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海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消费习惯、消费模式没有多大变化。

十年来,储蓄率不断上升,1992年超过60%。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说明人们增加的收入不是用来扩大消费而是进行储蓄。高储蓄率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起步发展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将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在经济波动发生时,人们在经济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必然采取多储蓄,而不是多消费。近两年的经济实践表明,在扩大内需问题上,高储蓄率是一大障碍,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统计资料显示,储蓄有增无减,国民储蓄热情依然高涨。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单一的降息货币政策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高储蓄就意味着低消费,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活上的节约简朴,就微观而言,是一种文化美德,但就宏观而言是有害无益的,是不经济的。它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一个合理支点和借口。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伴随着生活上的节约,是生产上的大量浪费和重复建设,是资源、能源、原材料和人才的大量浪费。在资源稀缺和经济产出成果有限的条件下,这无疑是两把杀手锏,使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在扩大内需问题上,不但要一手抓鼓励消费,一手还要抓生产环节中的浪费,要珍惜稀缺的资源。

5、影响需求不足的其他因素。

第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不利于收入增长,不利于消费增加。我国财政政策比较单一,主要以投资为首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当经济过热时就严格压缩投资,在经济低迷时就大量追加投资。这种政策的结果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甚至有许多项目一开工就亏损。投资严重浪费,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低效,从而造成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我们可以算一笔帐:1997年,以全国平均水平为标准,通过扣除gdp的投资额,来调整海南消费率上升5%达到60%,那么5%的gdp就是20个亿,(1997年gdp为408个亿),相当于海南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如果以世界水平为标准,那么,就要扣除gdp的23%即94个亿的投资额,相当于海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这部分就是由于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形成的。

第二、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居民消费依靠对市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效用选择来实现的。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国际市场相比,质量存在明显差距。高、中、低档商品分类,不应当仅仅是价格差别,更重要的应该是质量和服务的区别。居民对进口商品的热衷就是对国内市场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一个规避。商品价高质差,假冒伪劣现象猖蹶,欺诈消费者现象屡屡发生,这无疑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抑制了购买力的顺利实现。同时,产品品种、结构单一,也构成对消费的消极影响。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市场销售产品超过40万种,而我国市场只有10万多种,而且在工艺、质量、技术含量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以需求不足为特征的海南经济的缓慢增长,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国家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把扩大内需做为宏观调控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南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刺激消费需求,及时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长期困扰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问题。如果需求不足长期存在,在投资手段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通货紧缩。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通货紧缩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通货紧缩将吞噬海南经济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带来经济的严重倒退。如何拓展消费市场?如何刺激消费需求?如何克服和避免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不足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将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作为制订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长期发展战略。虽然需求不足就表现为消费率的低下,消费率提高意味着需求不足的改善,但是,在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上,首先应该注重消费率的提高。因为海南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由于过度地强调了投资的作用,忽视了消费的影响作用,造成海南经济出现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发展格局,投资与消费二者比例关系不协调,影响了海南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增长质量。应当承认,这是由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引导上的失误造成的。为此,要尽快调整二者比例关系,改变原有格局,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达到经济良性循环。提高消费率并不是消极的压缩投资,以经济增长为代价换取消费的增加,而是积极地扩大消费,使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在经济适度增长条件下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同时,注重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克服和避免经济周期性波动所造成的危害;注意防范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出现社会两级分化,要“效率”与“公平”并重,利用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保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安定的社会大环境。在政策操作上,具体地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尽快制订出台改革方案。

和分配中的实物消费形式,实现货币化分配。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同时,尽快完善其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2、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增加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缩小收入水平差距。及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和失业救济金,健全社会保险机制,这是刺激消费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开征利息税,单一的减息政策未能获得实效,同时配以积极的财政税收调节政策,进行收入再分配,使收入向贫困居民转移。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低迷不振,是开征利息税的有利时机。通过利息税,不但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收入再分配,还可以达到缩小城镇收入水平差距,从而增加有效需求。

4、加快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

需求不足与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有密切关系。在刺激消费需求上,要注重消费观念的转变,从政策上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将消费提到与储蓄对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高度去认识,转变传统的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习惯,培养人们形成积极的适度消费观念。同时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变消费信贷落后局面,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极推广以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主的信贷形式,方式可以多样,方法应更加灵活。大力支持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严重过剩项目,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并严格禁止上新的项目,对于已近饱和的项目,要严格限制新项目开工,对投资实行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克服投资决策中的官僚主义,杜绝新的重复和浪费。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加大消费市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蒋学模主编,《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杨宽宽、俞肖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rudigerdornbusch,stanleyfischer,macroeconomics,李庆云、刘文忻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五

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它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20世纪早期形成与英国,后来在美、法和北欧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福利经济学其实离人们的生活很近,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事都会和我国的福利政策等一些相关政策关联,例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其中都不乏福利经济学的一些知识,这些问题不可忽视也不容忽视。

福利经济学的认知,首先离不开对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这三个概念的认知。通俗来讲个人福利便是针对个人来说的,他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物质或是一些心理满足,即个人接收到福利;而社会福利则是针对更多人群而言的,它是指一定的社会团体所获得整个福利的集合同时他也包括团体个人获得的福利。经济福利则是指直接以金钱获得的社会福利,它是针对于社会福利而言的,故它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由此也决定了经济福利在社会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地位。

作为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重视与研究,他们也曾给过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定义,其中有一些早期的经济学家把福利经济学说说成是研究社会福利及其变化的经济原因的科学。而之后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庇古称其为研究增进世界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称其是一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的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的税收制度的学科。要更多地了解福利经济学,应知他作为一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简单通俗的来讲福利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或是社会如何才能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来使得整个群体的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即社会经济福利最大。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区别于实证经济学的,它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社会经济进行评价从而研究如何才能使得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及其相应的一些条件。

福利经济学于20世纪早期形成于英国,它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斯,但也有西方学者认为它最早起源于霍布森。在霍布森看来,传统的经济学只是一种只分析竞争制度中控制价格和人们收入力量而不关心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商业学科,同时,他认为利润、利息、和经济地租都是:“不劳而获的增量”,现实中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则在他看来经济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如何增加社会福利,发现现行社会制度下财富分配所依据的原则并提出改进财富分配以消除不平等的方法。尽管霍布森在福利问题上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最终并没有建立社会福利经济学的体系。真正的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的标志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出版,从此,福利经济学成了经济学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庇古也因此获得“福利经济学之父”的称誉。

庇古是英国古典学派的最后一个伟大代表,他在19出版的《财富与福利》中第一次吧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看待。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同时坚持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思想。而庇古正是师承马歇尔并继承了他的思想并以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衡论为理论基础,讨论经济福利方面的有关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他的两个中心议题,其一是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其二是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通过分析这两方面得出了政府应当敢于经济的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凯恩斯国家干预论的流行让福利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福利经济学家和大量的'经济学的重要论文和著作,使得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大大增加,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有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此后的福利经济学称为新福利经济学,以此划分福利经济学的两个阶段。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正是由于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问题的存在,人们为了解决问题才提出的学说。而其中三大主要问题正是福利经济学说三大定理出现的根源,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即为福利经济学的三大定理。

第一定理:在经济体制确定,其中的市场竞争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在此之下,自由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自主调节有限的资源配置,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做到贸易利益最大化。

第二定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还得通过政府的插手来调节初始的资源分配才能使得之后在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之下达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通常了解到的政府对市场经营体进行的税收调节。

第三定理:指不存在能够同时满足所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即不能做到普遍的福利的平等与满足,故第三定理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这三大定理的出现称为了后续福利经济学家的解决的主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中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思想来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原理”,即我们经常在经济会议上听到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对经济体制的自我调节使得经济体制能更好的存在并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使得经济体制有着更高的存活力及可信度。通过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无形操控才能使得经济体制稳定的运行下去,可见这其中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控对当代经济学有着重大影响。继庇古之后,勒纳等人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发展,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和补偿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

这都极大地丰富了福利经济学的内容。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他曾提出一个将个人偏好转变成完全的和可转变的社会福利函数,并借此来判断一种财富分配方式是否优于另一种财富分配方式。而这个函数是建立在四个前提条件之上的,他们分别是普遍性、帕累托相容性、独立性和非独裁性。在其看来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不能借助于社会福利函数来判断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才是最好的,在福利经济学范围内,还没有一个逻辑上无懈可击的方式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自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人们不得不更多的去研究资本经济的弊端,在此期间,政府的干涉即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国家福利制度的逐渐完善,同时也使得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批判了以柏格森、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函数论,他认为社会福利函数论更多的只是片面的,其中还应该加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总之,福利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的理解及认识都有一定的侧重方面,这才使得福利经济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福利经济学成为当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分支。

五、小结。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福利经济学必须取得一定的发展才能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此外,应该知道,福利国家虽然不是以福利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但福利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而要维系国家的稳定发展,福利作为社会群体中个人的直接利益的获得,起到巨大的作用,而国家的最终发展必然离不开福利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见福利经济学对今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六

不论是帕累托最优还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都反映了对效率的追求,关心的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至于如何在社会整体之间进行分配,则并不关心。但是,分配的不公平往往导致社会矛盾的计划,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社会效率的改进。非经济性目标的规制,力图实现分配正义。第二个目标是家长主义,它本质上是对个人自由的彻底干预,政府可能并不相信公民具有辨别是非或者有效保护自己权利的能力,因而施加了许多规制,如规定开车必须系安全带、限制吸烟等等。一些臭名昭彰的行为的确有害于个人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具有负外部性。但是怎么干预才是正当的呢?是否专家更能够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并作出更好的福利改进?家长主义不论结果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自由是相背离的,有学者就认为,家长主义的规制,很容易导致专制主义。

有学者提出某些人,尤其年轻人,并不能够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构建,所以需要采用规制对其利益进行维护。奥格斯认为,将家长主义建立在反对个人主义的观点之上,很难具有确定性,并没有说清楚何种干预是正当的,只有证明个人能力存在严重的缺陷,才具有干预的正当性,但这样的交易成本太高,如对某一行业的限制,则会导致具有辨别能力的个体被剥夺做出选择的权利。规制的经济性目标主要包括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问题、协调一致问题和市场例外条件与宏观经济考量。针对外部性问题,奥格斯提出,外部性的解决,要考虑交易成本的问题,一个外部性会引发资源的错误配置,但行政手段可能成本过高,高于社会收益,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小问题就被忽略了,但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成本。传统的经济学总是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但很明显,这样的情况从来都不存在,私人只能处理他们能够获取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的选择,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选择,这一假定是市场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人类行为受制于有先理性,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人们也曾经试图构建一个决策模型以求实习效用最大化,但是这十分困难。协调一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交通规制,如此多的主体参与到交通当中,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靠右还是靠左行驶,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只关心别人是否也和我们一样。规制的正当性根基正是在于“它不是强迫人们去做他们并不原因的事情,而是通过强制人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还有一个有待讨论的规制领域,也就是宏观经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无论对于什么政治体制来说,这都是必须控制的。对通胀率的控制,可以通过对合同和利率进行管制,现金的持有量应该降低,这样,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调整措施的行政成本是很大的。奥格斯进一步指出,通货膨胀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增加了投资风险,投资额会减少,通胀也使得私人和企业更加难以区分引发价格上涨的两种原因,一种是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一种是一般的通货膨胀,即使这个问题不出现,市场中的决策者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地配置资源以满足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且这种无效率将一直持续。

奥格斯对经济规制的手段,提出了很多见解。我着重分析价格控制手段。奥格斯将价格控制分为两类:一是普通的竞争市场中的'价格控制,二是非竞争性市场中针对垄断性企业实施的价格控制。前者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分配正义,让低收入者负担得起某些商品,或者控制通货膨胀。后者主要针对的是公用事业部门,这些部门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无法产生充分的价格竞争的。当价格管制是基于分配正义的目标时,首先,我们假定,竞争性的市场中,价格反映的是边际成本,但这高于了低收入者的支付能力,并且低收入者必须购买这些生活品,那么能否利用价格控制保障这部分人的供应?由于还存在着种种规制工具,比如财政补贴。经济研究认为,价格控制是最低效的控制方式,实行一个地域市场自然价格的价格上限,将意味着某些供应商无法从中获得利润,因此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都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随后市场后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供求关系的基本作用不能通过一部法律来消除。奥格斯对租金管制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公平租金”存在很高的行政成本,虽然它保护了既有承租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长期承租人的利益,但是,它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私人出租房屋的规模持续减少。可供出租的房屋数量的减少为“公平租金”创造了更大的需求,法律要求评估者在假定不存在供应紧缺的前提下决定租金,更是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七

“一个幽灵,金融危机的幽灵,还在世界游荡”。肇始于的全球金融危机依然阴魂不散,全球经济走势至今仍不明朗。危机爆发以来,关于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方式也自然成为部分学者的反思对象。作为一名有着7年经济学专业学习经历的研究生,在此与各位朋友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危机对经济学教育及其培养方式的冲击。

历史的濡染下才能获得,而正规数学模型是无法将其准确表达出的,这应是正规经济学教育的本质部分,但却被世界上大部分前沿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所遗漏。他们承认模型和技术的重要性,但却坚持认为,由于全球经济的错综复杂,需要更广泛意义上的模型和技术的训练,应当更注重事实,关注历史、制度、心理学和其他高度相关的因素。

另一起引人注目的有关经济学培养方式反思的事件是,9月2日,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学家为什么错得这样离谱?》的专栏文章,炮轰经济学同行。他认为,经济学家之所以错得这样离谱主要是因为“误以美为真”,即经济学家们总体来说“错误地用漂亮的数学模型所装饰的美代替了对真的追求”。经济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学家们苦苦追求一种包罗万象、思维优雅,并能给经济学家炫耀数学才能机会的研究路径。这种错误的经济学教育导向方式导致了“宁愿精确的错误,也不愿模糊的正确”的貌似优美但却实际完全错误的理想愿景。在他看来,只有经济学家们重新认识到其理论基础可能并不那么明确无误之后,新的图景才会出现。而那样的图景肯定不会很简单很优美,但我们却至?少能够期待它可以做到部分的正确。

二、危机前的“后自闭运动”

事实上,早在危机前,主流经济学培养和教育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就已经一再暴露。尤其是本世纪初一场由法国学生首先发起,之后扩散到全世界的所谓“后自闭运动”(post—autisticeconomicsmovement,又称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对西方国家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展开了无情的抗议和批评,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经济学教学和及其相关的科研体制改革建议。

6月,一群法国经济学学生在网站上发表了一封请愿书,指责当前经济学教学存在缺陷:第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经济学教学中具有压倒性且不公平的支配地位;第二,数学本身已经不再是工具,而变成了经济学研究的追求目标;第三,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缺乏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思考。其结果是一种“自我封闭”(autistic)的科学: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社会交互作用,沉迷于数学幻想,有限的和专门化的词汇所致的语言损伤,过度迷恋模型,这种智力缺陷已使它没有能力解决真实世界中许多重要的问题。请愿书呼吁多元化的方法,强调更多地关注具体的经济现实。

紧接着,法国的一些教授也发起了他们的请愿,明确支持改革,并呼吁进行公开的争论。之后由请愿书所引发的法国国内争论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并在其他国家引发以学生和教授为主体的类似的请愿和倡议:剑桥大学“开放经济学”请愿书、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宣言”、哈佛大学“人道的和负责的经济学学生组织宣言”等等。为了进一步推动该运动并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提供指导,还创立了专门的网站()和网刊(《后自闭经济学通讯》,金融危机之后改名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到3月第59期时,已经有来自150多个国家超过17500名读者订阅该刊。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也不断开设专题就这场危机对经济学改革的影响进行讨论。事实上,上面所提到的上书英国女王的顶尖经济学家基本上就是参与该运动的主将,并且正是从本次运动的角度就经济学的培养方式解疑“女王难题”的。

危机爆发之前的这场新世纪以来经济学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主流经济学在预测和应对这场危机中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说明了西方国家经济学教育及其培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而据笔者了解,我国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尤其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教育)大体上是积极向西方学习,包括流行教材的大量国外引进,国内期刊与国外的不断接轨,教师队伍的日益“海龟化”等,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学教育和培养中的缺陷和不足。下面笔者尝试就这些缺陷以及如何改进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同国外类似,当前国内经济学教育内容日趋单一化,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生教育当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博士阶段教育的基础课程就是所谓的“三高”——即“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些课程内容正是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内容。大体而言,目前经济学主要分为三种竞争性的理论体系:西方主流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非主流经济学。而在当前,不仅过去推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日渐式微,而且学生们根本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西方各种非主流的经济学说。同经济学所宣扬的“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经济学本身,或经济学思想市场完全不是一个“竞争市场”,而更多的是一个“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极力排挤其他和其相竞争的替代性经济学范式。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百岁老人科斯在《财经》年会上就强调,“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历史已经表明,压抑思想市场会招致更坏的结果,而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副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因此,淡化这一学科内部知识框架的多样性不仅不能让经济学家更好地分析真实世界,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经济政策。为此,未来应该保护、鼓励和促成经济学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国内格局,形成经济思想“完全竞争”市场。注意引进西方非主流经济学说,提供更多学习非主流经济学说的机会,如开设这方面的必修或选修课,或者多举办与其相关的论坛和研讨会等。事实上,的确有一些学者预见到了这次危机,但据研究,这些预见者绝大部分是非主流学说的支持者,因而危机之后非主流经济学说也愈加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兴趣。

第二,与经济学所教授的理论主流化高度相关,经济学传授的研究方法也日益“锁定”于某种固定的研究范式基于个体最优化的均衡分析研究范式。这样一种研究范式导致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发生明显变化,即由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工具变为经济学本身的追求目标,这种沉迷于单一的技术工具导致对现实熟视无睹。1988年,美国经济协会就美国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状况组建了一个委员会。在1991年经济文献期刊发表的一篇控告书中,他们就表达了“研究生教育可能会培养出一代太多精通技术工具却对真实经济事件一无所知的白痴学者”的担忧。而事实上,本次金融危机就曾引发了有关数学和经济学之间关系的争论,一派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过度,另一派则认为数学应用还不足。但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学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工具,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而在当前,无论是反对数学滥用者还是支持数学继续使用者都承认,至少目前数学这种工具无法全面有效地捕捉和理解现实经济中的问题,或是由于数学形式主义,或是由于数学工具发展滞后。因此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不仅仅应当“排他性”地宣扬和鼓吹数学这种研究手段,更应积极地欢迎和鼓励运用其他诸如历史的、制度的和比较的等更为广泛的技术工具,它们能够在数学工具处理有限的情况下增进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理解,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简言之,无论是数学工具还是非数学的技术手段都应在经济学教学中获得市场,并应当同样受到尊重。

第三,经济学发展和经济学教育中的过度专业化,既表现在经济学科内部的过度专业化,也体现在经济学科本身的过度专业化。就经济学科内部而言,当前这次金融危机明显反映了经济学从业者要么只深谙宏观经济学而不太了解金融学,要么就专攻金融领域而对宏观经济领域缺乏理解,这种状况导致我们虽然对宏观经济学、银行、金融等领域涉猎已久,但却无法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理解现实世界的完整图景,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即导致对危机的降临和应对认识不足。而就经济学科本身而言就更严重了,出于“自然科学”导向的过度专业化导致经济学正在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逐渐脱节割裂,不仅不断消弭着自身的影响力,而且也导致了经济学的日益贫困化。事实上,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就指出了过度专业化的弊端,“一个人如果把他一生全消磨于少数单纯的操作……那么他就没有机会来发挥他的智力或运用他的发明才能来寻找解除困难的方法这样一来,他自然要失掉努力的习惯,而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我们目前缺乏的正是由一套丰富的知识体系形成的一种专业智慧,该知识体系需要对心理学、体制结构和历史先例谙熟于心。在笔者看来,经济学更应当看做一门道德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相应地,经济学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具有更广泛的基础,它们可以把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经济学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既是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并且“他不会把人的本性和习惯的某些方面排除在考虑之外。”因此经济学专业不仅应该包括一些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标准课程,而且还应该开设经济史和政治史、经济思想史、道德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经济学本身并非是一个“有效市场”,并不具有保留所有有效有用思想而抛弃无效无用思想的完美选择机制,因而更需要从经济思想史中挖掘宝藏。

第四,经济学教育方式的教条化,缺乏批判和反思性思考。在当前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中,一方面我们所接受的是经济学皇冠上尚未失去光泽的宝石——市场有效性、看不见的手、比较优势等,而与此同时,我们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复杂和微妙之处。正如克拉克奖(号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默斯所言,“问题在于,在博士教育第一年的课程当中充斥着太多错误引导、迷惑性以及否认问题存在的倾向。结果是,即便经济学知道的很多,却忘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同时又被许多东西错误引导了。”而另一方面更糟糕的是,通常而言,对授课内容的质疑是不被许可的,在研究现有经济问题的所有方法中,一般只有一种方法提供给我们。这种方法借助于纯粹的公理化程式,宣称能解释任何事物,似乎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学真理。但是由于现实是复杂的,对付经济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如失业、不平等、金融市场的定位、自由贸易的优劣、全球化、经济发展等等)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我们不仅需要一种多元化的方法,更需要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质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经济学是“讨论班”式的,而不是“经验法则”式的,这是一种明白自身局限并承认正确做法取决于具体环境的经济学教学。就实践而言,我们应该举办更多的研讨会,鼓励使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创新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依然如大学本科那样更多的是“黑板经济学”的填鸭式教育。

第五,现行宏观经济学教育的滞后,表现为课程的欠缺和内容的落后。如一些学者所声称的,这次危机暴露了宏观经济学教育的严重滞后,“宏观经济学并未能跟上这场革命,结果是对当今宏观经济学造成极大损害,他的经济学同僚们不知道资产价格、狂热、恐慌以及资产流动性在笔者看来,经济危机将更多地重塑宏观经济学教育。据《经济学人》报道,危机背后凸显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的陈旧,对于当代经济类重大事件,学生希望通过书本解惑,现行教科书不仅满足不了这种合理需求,甚至连勉强的答疑都做不到,因而到了改革的时候了。许多教科书作者正在着力修订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教材,例如非常畅销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等,在修订过程中增加与现实更为接近的金融一类的知识,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现实。而同时,许多一流大学的课程已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将不再采用滞后于经济现实的标准教材,而是更多地导向对经济危机解释和政策走向的讲授,以满足经济学学子的学习需求。很明显,只有改写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所广泛采用的教科书,学生才能在将来的课程中接触到有助于理解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相应地,国内的宏观经济学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仅需要抓紧翻译这些修订的教科书、更新国内的教科书,而且更应当调整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以现实为导向,更加凸显非常规时期(即危机时期)机理的讲授和讨论。

才能毕业。而查看经济类的73种cssci学术期刊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期刊(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发表的论文都属于主流范式的具有理论模型的计量研究类型,而那些没有模型且采取其他替代性研究方法的论文则只能在其他竞争相当激烈的学报类期刊上发表。如此一来,研究生出于理性的考虑,必定会追求主流研究范式的研究,以降低风险和提高论文“生产效率”。因此,为了推动经济学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当前的制度性激励结构进行相应变革。就与我们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的激励制度而言,一方面学校应该更多地资助其他替代性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进行方法创新,具体可以考虑将评审人员的多样化作为资助课题考查的明确目标;另一面可以适当降低发表文章数量的要求,强调文章的研究质量,或者各高校可以考虑出版内部刊物,为不同于主流范式研究的研究生提供论文发表渠道,并认可其有效性。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八

[摘要]宏观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文首先通过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目前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当中的经验,提出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专题研究与课堂讨论以及课程论文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学案例式启发式专题研究。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及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各类专业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非常抽象,学起来内容晦涩难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把宏观经济学宠大的体系和复杂的内容通俗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更需要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教学的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宏观经济学是基础理论课程,此时学生刚刚学习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很多同学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表现出较弱的积极性,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本身的难度较大,学生在刚接的时候往往感觉课程内容庞杂,头绪混乱,难以把握主题和结构,学习起来感到吃力.另一方面是理论性强,觉得枯燥,难以调动起学习兴趣。

2.在大多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尽管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但是,本质上仍然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导致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解的非良性教学现象,结果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以后,常常觉得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众多的社会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这几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对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非常适合运用在抽象程度高、学科体系复杂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在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现代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在宏观经济学的授课中,大多数教师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但是多媒体课件往往是事先设计的程序,难以启发学生对过程的理解.另外,放映速度比较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速度,另外,会导致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课件上,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因此,对于一些重要和难理解的内容,尤其是模型推导分析应在黑板上逐步演示,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反映和思考,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思维。

另外,由于宏观经济学教授的对象大多数是低年级学生,因为学生对大学教育方式比较陌生,没有形成独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当中,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相结合.在讲授的同时要采用展示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案例式和启发式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工作情境的描述,对案例具体生动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达到师生以及生生合作与交流的目的.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大量收集宏观经济方面的案例,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凯恩斯消费理论时,讲解边际消费倾向以后,列举美国与中国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对比分析,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8,而中国的只有0.48。对于为什么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展开讨论,最后找到中国消费倾向低的原因.进一步可以解释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需求,从而结合目前中国的宏观政策分析.又例如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规律,采取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去思考,如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得越来越少,这是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得出的,从而得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递减的规律.进一步让学生思考那么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得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大家的收入不是消费掉就是储蓄起来了,而随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得越来越少,学生一下子就可以得出储蓄增加得越来越多从而边际储蓄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增的结论。

3.专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专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我在《宏观经济学》课的全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如需求不足,央行多次下调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等,给学生安排几个与现实经济运行热点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同时,将学生的研究心得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得出一些研究结论,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研究能力上有新的提高,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课程论文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本学期要求学生写一篇宏观方面的论文,课程论文是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我们在课程论文的题目、格式、字数等形式要件上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在论文的内容上也有严格的要求,如可以写纯理论问题的,也可写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的,但我们更倾向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学生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本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把课程论文的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需要我们认真摸索、善于总结、敢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提升宏观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2]吴守一: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

[3]钟色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九

本文根据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培养目标上及考核方式方面提出了探讨和研究.在教材选定上应该选择通用教材,教学过程中有根据专业不同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上面提出严格要求,同时建立了“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加习题、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课后习题训练、案例分析、课堂表现和学校考核”四方面的考核改革措施.在教学上目标上提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首要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以案例为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方式.

作者:黄盛军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程管理系刊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英文刊名:worldofentrepreneur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十

近几年来,项目管理随着各大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个企业内部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的关系到了企业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由于项目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已经成为企业内部一种比较创新的管理方式,为此,项目管理也在企业发展中日趋成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确保企业内部的创新决策拥有一个完善的决策依据,不断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具动力。

一、现阶段对企业项目管理的研究。

项目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对项目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对现阶段的项目管理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于国外的项目管理研究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理论发展之后,国外的一部分研究者在一段时间里将精力放在了对于传统方法的改进上,在这期间,也有一些全新的项目管理方法被提出,尤其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方面,其地位更是被凸显出来。

1.1国外项目管理对传统方法的调整。

在国外,一些项目控制技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工作分解结构等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都已经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很多研究者针对这些传统的方法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尤其在一些资源项目技术问题上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通常将这些成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原有的模型改造,另一类是在算法上下些工夫,这些项目在不断的改进中逐渐的被发展起来。

1.2项目管理新进展。

从对传统算法改进上看,很多的研究都是从算法方面开始的,这并没有在实际的企业项目实践当中得到什么成果。当进入到80年代以后,伴随项目管理多元化的发展,已经有一些研究将目光开始转向项目组织方面、项目人力资源以及项目的采购等方面,在这其中,项目组织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首先对实证进行一定的研究,也就是在研究中所实施的项目里,所采用的组织结构不同,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文化背景等对项目组织结构的研究有着不同偏好,同时,不同行业内对一些不同规模的项目组织结构所选择的一些特点也是不相同的。据调查,在不同的行业当中,其项目组织结构的选择也会大不相同,但是从整体企业项目结构的选择上,被选用最多的项目组织结构是项目型矩阵结构。实际上,项目型矩阵结构的方法更加的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与服务型项目,而对于新产品的项目而言,则比较适用于职能型矩阵结构。企业项目组织结构的选用与项目规模大小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不同国家企业在选用项目组织结构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喜好。例如,在加拿大,该国的企业对项目型的矩阵结构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而德国使用最多的则是职能型的矩阵结构。

其次,对项目管理的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所研究的是在企业发展中应该采用的项目组织结构。在职能型、职能矩阵型、平衡矩阵型、项目矩阵型以及项目型这五种项目组织结构中,企业在选择的时候要依据实际企业不同的条件进行选择,选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项目组织结构。

2.项目管理在国内的研究分析。

在我国,企业项目管理实践要比企业项目管理的研究工作开展的早。从60年代起,随着科学家钱学森所推广的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以及华罗庚推广的“统筹法〃等,我国国内开始大量的有计划的向国外引进大型项目的项目管理方法,并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的被应用。至此之后,我国国内也开始重视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那么,对于我国的项目管理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

当前,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研究已经被广泛的拓展到了各个领域当中。例如,对能源开发项目、交通项目、汽车工业项目、钢铁工业项目以及r&d项目等,除此之外还包括高校、政府以及卫生系统等。例如在项目方面,刘景江等一席人将已有的项目审计模式进行了合理的改进,提出多个阶段的r&d项目方面的管理;再如曹学军等人,基于实践经验基础,对海上的油气资源项目的开发进行了总结与完善。这些人都认为,在企业项目管理中,都需要有足够专业知识与经验的项目管理队伍,对企业的项目在依靠企业各级领导的支持之下,进行合理的计划与控制,确保项目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同时,企业公司的指导原则对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比较重要的。

实践表明,在企业项目管理当中,使用比较多的管理技术是甘特图、挂图、以及工作日历等一些传统的方法。通过研究,总结出了选用项目结构的方案,即:大型项目、工程建筑项目以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等适用于项目型、平衡矩阵型的项目组织结构;而小型项目、服务型项目等则适用于职能型或者职能矩阵型的组织结构。

我国国内的项目管理的研究虽然较国外稍晚些,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二、企业项目管理创新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伴随时代的要求,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词汇。人才要创新,企业发展要创新、以及科研项目和学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创新,企业项目管理也不例外。在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前提之下,各大企业项目类型已经不断的扩大,而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特殊方法,它所管理的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其方法正在不断的`创新。项目管理中的资源平衡已经成为项目管理计划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但是,通常单个项目管理的资源是很难实现平衡的,很多时候都会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当一个企业同时面临多个项目需要同时进行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对不同项目的安排,逐渐的实现企业或者组织结构的资源平衡。

企业项目管理还有不同的形式与任务。我们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上看,项目管理还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沟通管理等;而从项目管理的人员看,又可分为项目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全寿命期各阶段的管理与咨询、更重要的是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等。在我国企业中,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综合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项目管理在企业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不仅可以带动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实践表明,在当今企业发展中,项目管理已经处于重要的位置,其地位已经曰益的凸显。项目管理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等,一旦这些工程失去了项目管理的实效性,或者没有一个好的项目管理的方式,那么必将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很多大型、复杂的工程以及产品被建立起来,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更加的被各企业重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活跃,必将会从某一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十一

摘要:数学建模是为改变传统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内容陈旧和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而产生起来的课程,它着重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现有的教学方法,拓宽课堂教学的内涵,有效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是高职理、工、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技术工作,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然而各类高职院校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学生反映高等数学太难,数学课枯燥,成绩不理想,有些学生甚至跟不上教学进度。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必须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加以改革,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概念和定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手中的数学武器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和指导现实问题。数学建模对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办法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在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少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教学的目标确定在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层面上。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入相关概念,证明相应定理,推导常用公式,列举典型例题,要求学生记住公式,学会套用公式,在做题中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当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目前,高等数学的题目都有答案,而将来面对的问题大多预先不知道答案,这就要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积极渗透、有机融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精神实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探究。

事实上,高等数学中很多概念的引入都采用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比如,从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与曲线切线的斜率出发引入导数的概念,从研究曲边梯形的面积出发引人定积分概念,从研究空间物体的质量出发引入三重积分概念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适时、适当、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数学基础,在授课前应有针对性地结合现行教材的各个章节,搜集相关内容的实例,尽可能将高等数学运用于实际生活。讲授内容时适当介绍相关的一些简单模型,不仅能丰富大学数学的课堂内容,而且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就在高等数学实际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实例加以说明。

1.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在了解并掌握了常见的常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后引人人口模型:人口增长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著名的马尔萨斯模型是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很容易求解,其解说明人口将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增长。该模型检验过去效果较好,但预测将来问题很大,因为它包含明显的不合理因素。这源于模型假设:人口增长率仅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且为常数。这一假设使模型得以简化,但也隐含了人口的无限制增长。logistic模型也是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该模型考虑了人口数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产生许多影响人口的新问题,如食物短缺、居住和交通拥挤等,此外,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传染病增多,死亡率将上升,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减少,根据统计规律,对马尔萨斯模型作了改进。作为中长期预测,logistic模型要比马尔萨斯模型更为合理。另外,微分方程模型还有很多,例如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问题模型、传染病模型等。

2.零点定理。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论性较强,严格的证明在一般的高等数学教材中均略去。零点定理是其中易于理解的一个,该定理有很好的几何直观。但其应用在教学中也仅限于研究方程的根的问题。“方桌问题”:四条腿长度相等的方桌放在不平的地面上,四条腿能否同时着地?这个问题是日常生活巾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该问题可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利用零点定理便可得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教学中还可提出若桌子是长方形的,是否结论还成立?利用这个模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数学建模的过程,很好地掌握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而且提高了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

此外,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拉橡皮筋问题、巧切蛋糕问题、登山中的上山下山问题都可归结为零点定理来建立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对于学生消化理解零点定理甚至介值定理都有很大的益处。

3.极值与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是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用导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内容,学好导数,重视导数应用是学好高等数学基础。在讲完导数应用的理论内容后,引人“光学中的折射定理”:光在由一种介质进人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现象造成的结果是所谓的“最短时间”效应,即光线会走最短的路径。经过一定的条件设定,这样最短时间效应对应的优化问题为求传播时间的最小值问题,经计算可得光学中著名的折射定理。该定理是学生在高中物理中学习过的重要定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导数问题加以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折射定理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导数应用问题。

另外,运输问题、森林救火费用最小问题、最佳捕鱼方案问题等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模型的建立、解决都能使学生对导数应用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

4.几何概率。

现实世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往往受到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所以建立的数学模型涉及的变量是随机变量,甚至变量间的关系也非确定的函数关系,这类模型称为随机模型。几何概率模型就是涉及“等可能性”的概率问题。著名的蒲丰问题便是几何概率的一个早期例子:平面上画着一些平行线,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定值,向此平面投一长度小于平行线间距离的针,试求此针与任一平行线相交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此问题建立概率模型,可以看到它与某个我们感兴趣的量――圆周率有关,然后设计适当的随机试验,并通过试验的结果来确定这个量。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按照蒲丰问题的思路建立起一类新的方法,称为蒙特卡罗方法,并取得广泛应用。约会问题也是几何概型问题,即:两人相约7点到8点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就可离去,试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恰当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学习高等数学的乐趣。

三、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数学建模活动主要包含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培训与竞赛等。参加过数学建模活动的学生基本能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与信息,找出量和量之间的关系,针对问题合理的假设将其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所建模型求解,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检验和评价,从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一篇或报告。数学建模活动着重培养了学生下面几项能力:应用数学方法和思想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互译能力、查阅文献资料并消化和应用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的撰写能力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最重要的形式,它既可以体现课内课外知识的结合,又可以满足普及建模知识与提高建模能力结合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十二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大家好!

曾经有老师听说我要上“编拟提纲”这节课时,提出可以结合阅读课进行。但我觉得编拟课文的阅读提纲同编拟写作提纲不是一回事。因为前者所根据的是现成的课文,这是确定不变的“死”的材料,学生只需要揭示它内部的逻辑结构。这节课我也会安排类似的活动,但仅仅止步于认识提纲。而后者是根据所搜集的写作素材,这是尚未确定的“活”的材料。学生既要对材料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中心和要点来;又要考虑材料之间各种可能的结合方式,从中确定一个最好的组织方案。换言之,需要进行创作性的思维活动。

但我想单独的上一节怎么列提纲的课,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不如就结合课内习作的内容同步进行,既水乳交融,又一举两得。于是,根据进度,我选择了五上第四单元“一件小事的启示”作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编拟提纲的训练。对该课目标的定位是我这段时间来最为困惑的。多次查阅网上的资料,发现初、高中有专门训练列提纲的课,大多是教师教授如何根据中心论点,选择相关的论据进行说明。后来我结合《苏联作文教学》一书,发现他们也是从五年级起有专门编拟写作提纲的训练,而目标定位在确定中心,根据中心选择材料、整理材料上。即列提纲时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而并非提纲外在的`一些表现形式。于是,根据学情,我设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课文实例、名言印证等认识提纲,明确列提纲写作文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先列提纲再作文的意识。

2.尝试编写提纲,学习并经历列提纲定主题、选材、排列三个过程。了解提纲几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在编写提纲过程,我重点要求学生做到“内容相关、事情清楚、顺序合理”三大点。根据学情“渗透语言简洁”这一点,但并非本节课要训练的重点。原本是没有“事情清楚”这个点的,是我在多次试教过程中发现近三分之一学生事情笼统或是空洞,列等于不列,针对这一情况,我又增加了“事情清楚”这一要点,把这点也作为评价标准后,发现学生的列的提纲真正起到了提纲该有的作用。在试教过程中,发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也能充分展示这一过程,到时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十三

[摘要]当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坚持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中英文授课比例适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督促学生课前、课后自我学习等,以期推动双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双语教学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统一教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二、合理设置课程。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三、精选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四、合理分配中英文ppt的比例。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六、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积极开展讨论。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七、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2003,(3)。

[3]苑金茹:双语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探索,2007,(10)。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十四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经济学本科学员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业论文及其写作要求。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经济学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绝不可应付了事。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3)科学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1)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

(2)不能偏离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经济管理范围。

(4)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题目的好坏不能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1.从“热点”问题选题。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度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曾经出现过的“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等等。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从中确定自己论文的选题也是比较容易的。关键的是,自己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即知识、信息、理论水平及分析提升的能力。“热点”问题有大有小,要选择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2.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

3.从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选题。在倾向性问题的苗头出现时,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它的生命力或后果,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往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居民富了要增加智力投资”、“居民收入增加了要外出旅游”、“乱划开发区破坏挤占耕地”等等。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并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但能发挥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展示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才能大有益处。

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论文(热门15篇)篇十五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这种资产包括人、物、钱的使用方式和具体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质量以及效益问题。

关于企业资产配置效率,当前研究甚少,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我国许多学者做出过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财务隐含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末路的主因。王胜利(2007)通过剖析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现许多公司财务核算非常不规范,导致资产浪费现象严重。李志宏(2008)认为企业应该从资源配置的特性、作用及原则,建立资源配置评估体系来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熊筱燕(2007)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反应企业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程度,关乎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财务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当前还是研究的空白,但是在许多理论中已经间接提及。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探索企业的发展对策。在本文中,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发展生产时所实现的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就是指企业的生产效率。

财务管理对资源的作用非常大,首先表现为会计核算为资源配置提供最基础的资料和数据。会计核算反应企业对资源配置的内容和效率,反应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为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最准确的数据报告。在企业中,产品生产成本需要依靠会计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成本需要会计核算和反应,资源浪费需要财务去审核和发现,资源配置的情况也是财务进行统计核算,其利用情况及效率也是财务进行分析得出。因此,会计核算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能保证所有资源的利用情况都在被统计范围内,这直接影响整体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会计核算的方式是否科学,结果是否正确,结果显示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能为资源配置提供最可靠、最科学、最基础的材料;第三,会计核算是否及时、迅速,是否可以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随着财务管理的完善,预算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依据。企业通过预算后,各个部门需要根据预算分配合理配置资源,在有限的预算下发挥更多的效益。同时,预算为整个企业资源的作用进行了核定,其不只是分配作用,在分配的过程中已经对其使用过程的效率进行了假定和核定,因为财务预算必须保证在利用最优先的资源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样资源的量必须降到最低,资源必须得到最大利用,这样企业成本就会降到最低。因此,可以说预算是资源配置的依据,而预算也是以日常会计核算为依据的。

财务管理除了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核算外,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资金运营。资金运营只是企业的资金活动,是企业进行筹资、投资等活动的总称。资金运营的表现就是对资源的再配置,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运营能力首先表现在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反应了资源运营的水平。资金运营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运营的结果就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无论是购买、出售还是转移资源,其表现都是为了加大对资源的利用效果,即配置效率。第二,资金的运用情况离不开资源。资金的运用情况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如果资源运用到物质资源,那么必然涉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资金用到人力资源,那么也涉及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人力资源的作用也需要依靠物质资源来表现。如果资金用到非人力也非物质资源,那么其作用的效果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都需要依托物质或者人力资源。其实,现金本身也是企业的资源。因此资金的运用情况离不开企业的资源。

财务管理流程一般是根据资金的取向更新编制,而实际上流程上的资金已经表现为企业资源,因此财务管理流程首先是资源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程管理是否全面。企业的生产是庞大的,既包括资源涉及大的固定资产,也包括了小的办公用品。其管理流程必然涉及到企业所有资源以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保证管理流程的全面性是流程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的不全面直接影响没有进行管理的资源内容的利用效率,甚至直接被浪费。第二,流程管理是否及时。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资源体现的是企业的资本,其管理水平及利用涉及的是企业成本。许多资源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是时间是不可以重复的,而时间是企业的生命,因此时间本身也是一种成本,无论管理属于哪一种都必须考虑时间成本,所以流程管理是否及时也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流程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对货物的进出管理,如果流程管理不当,过于复杂,这样人力资本会被大量浪费,货物进出速度也会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就会增加,这在采购到生产环节应用特别多,并且许多企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许多企业为了明细物资的来龙去脉,全面掌控资源的利用情况,加大了对物资流程的复杂度,特别是在审批程序上严重限制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成本控制是企业必须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也可能是劣势,是企业效益的生命源泉,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控制首先必须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才能减少购买和降低成本。成本控制水平即成本控制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如果成本控制措施科学、及时,那么无疑对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能在降低资源的情况下提高配置效率维持原有生产水平,或者在原有资源水平下提高配置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果成本控制措施和过程不科学,那么就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产量不变,但是资源投入比原来更高,利用效率更低;二是资源投入没变,但是产量降低。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反应了成本控制的失效,即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问题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财务风险控制除了要对企业资金的取向进行有效把握之外,企业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风险来源,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要点。资源风险控制主要包括控制企业的库存,防止资金积压在库存成本上。由于企业生产总是需要预先购买原材料以及其他易耗品等等,所以对于材料、易耗品等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风险控制的原点。

二、财务管理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路径。

(一)通过对资本的控制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管理包括了资本的运营,因此对资本具有控制权力,而资本则表现为物资。控制资本的措施可以是购买新资本,这可能是因为通过财务管理发现资源配置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因此希望通过增加资源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也可是售卖资本,即企业过多或者不必要的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者企业对部分资源的驾驭能力不足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从而通过售卖资本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是转移资源,即当前资源的组合方式不合理,无法达到最优配置效率,因此通过转移资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二)通过对流程的管理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管理会涉及对物资使用过程的流程管理,以保障物资的来去都能记录在财务管理的范畴之内。流程管理首先是保障物资的运行,即通过流程管理使物资跨人或者跨部门进行流转使用,从而实现物资的使用目的。第二,流程管理使得物资都在财务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下,防止物资出现被浪费或者遗失等现象,达到监控的目的。第三,流程管理产生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资源顺利流通,得到充分使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流程管理自身也在不断的优化,其优化过程必然也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通过会计核算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会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首先表现为通过统计,统计出资源被使用的情况,了解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会计核算通过核算分析比较资源本身的最大使用效率以及实际效率与理想效率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资料。第三,会计核算在计算的同时,也能起到监督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即对每个会计期间的核算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知资源配置的效率。会计核算的监督是非常完备的,因为会计核算必然是完备详细的。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主要通过资本运营、流程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路径进行影响。基于此,为了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能力,并将其与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分析。企业进行资本运营也是为了提高现有资源的效益,即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企业将资源配置效率列入资本运营,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提高企业的流程管理能力,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衡量目标。流程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流程管理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源,因此将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流程管理的能力指标,是结果为导向的衡量指标,有利于结果的实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第三,完善会计核算,并分析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核算不再只是简单的统计分析,企业应该根据会计核算分析的内容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资源现有的配置效率情况便是其中能够反映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最全面反映资源配置效率的资料。获取资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资源配置的不足,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期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博客(通用17篇)

    个人总结不仅能够准确记录我们的成长历程,还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希望这些个人总结范文能够给大家写作总结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7、8班语

    幼儿园园长秋季工作计划安排(精选18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是制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

    水泥购销合同标准格式范文(17篇)

    购销需要商家与供应商、客户等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共赢和互利的局面。接下来将展示一些成功的购销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为了促进生猪、鲜蛋、菜牛、菜羊

    感恩节初中范文(22篇)

    感恩是一种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度过困难和挫折的时刻。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感恩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写作和思考。人生的道路上总是阳光明媚,到底哪一

    学生宿舍维修管理制度(精选22篇)

    一个组织或社会,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以下是一些规章制度的编制指南,希望能对大家起到指导作用。为了给学生创造舒适、安全、整洁的

    柴油产品采购合同书(专业21篇)

    采购是企业内外部信息流动、物流流动和资金流动的重要环节。如果你正在写采购总结,下面的范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购买方:___食堂(以下简称甲方)。供货方:____

    学生交通志愿者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做的事情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指导和启示。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是现代

    大二学生的自我总结(专业20篇)

    在写自我总结时,需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寻找进步的方法和措施。以下是一些关于自我总结的示例,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参考。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是大二的

    参加消防演练心得体会(汇总2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小编整理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年xx月xx日,我校进行消防知识讲座,本次

    特殊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4篇)

    培训心得体会的总结和概括有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小编整理了一些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帮助。在学习融合教育之前,我以为这个应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