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 认识几时几分的教学设计(汇总7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温柔雨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 认识几时几分的教学设计(汇总7篇)

教学准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资料的准备等。接下来是一些中班教案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一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谈话:前面呢,我们认识了钟面,我们也会认识整时和半时。那么读出下面的钟面上的时间。(出示只有整时和半时的钟面)

学生回答。

今天呢,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认识几时几分)。

聪聪是一个会学习、爱动脑、珍惜时间的小朋友,现在我们一一看聪聪星期天和爸爸都做了些什么。

1、出示第1幅情境图。提问:聪聪和爸爸什么时候到公园入口处的?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9:10。

继续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回答: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在2处,1格是5分钟,2格是10分钟。因此聪聪和爸爸9:10到公园的。

2、出示第2幅情境图。提问:聪聪和爸爸在荡秋千是什么时候?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9:20。

: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就得再看分针走了多少格,就是走了几分钟,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出示剩余情境图,由学生相互说一说聪聪和爸爸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学生讨论,然后找人回答。

4、几时几分的写法。

刚刚我们认识了几时几分,那谁能写出来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前2幅情境图的时间,剩余的由学生自主完成。

练一练第1题。

一:先出示钟表,然后让学生读出和写出时间。

二:先出示时间,然后让学生说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练一练第2题。

出示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请学生读一读,同时学习内容及读写的方法,教育学生必须合理的利用时间。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l.引导同学们掌握用1分1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和发散思维能力。

3.使同学们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1分1分数认识时间的方法。

2.提高学生准确迅速读取时间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孙悟空)

师:可以孙悟空有个坏习惯,就是睡懒觉,看,同学都上学了,他还在呼呼大睡。

师:孙悟空上课总是迟到,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他吗?

预设;早点睡觉,叫他妈妈叫他起床,调个闹钟等。

师:孙悟空为了感谢同学们给他的建议,还来了一些礼物,不过要拿到这个礼物,先要闯关。

生较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提高。

2.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老师提问: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几小时?(1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几分,走一个大格是几分?(一个小格是1分,一个大格是5分)

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走一圈是几分?(60分)

二、新课:

l.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2)老师将分针又转过2小格,要求学生1分1分地数下去。

老师一边拨表一边问几时几分?让学生看表问答,边拔边数。(9时15分、9时16分、9时17分)

(3)屏幕出示另一个时间(7时52分)。

先让学生同桌互说,再请个别同学说出怎么看的,并请同学互评。

2.教材第82页“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订正答案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取时间的方法,(先看时针过了几,确定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刻度几,想就可以读出时间几时几分。)老师板书:

3时10分7时15分5时25分

3:107:155:25

2时40分10时45分6时50分8时55分

2:4010:456:508:55

3.教材第82页“做一做”的第2题。要引导学生尽量使用钟表外圈已有的分钟数就能很快读出时间。

观察时针、分针所指向的位置。(时针指在5和6之间,分针指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

分针更接近刻度几?(分针更接近刻度1)

先读出几时几分?(先读出5时5分。)

再1分1分的数到分针指向的位置。(5时6分、5时7分)

板书:5时7分5:07

(先读10时35分,再1分1分地数到l0时39分)(可以先读出10时40分,再往回数1分,10时39分。)

板书:10时39分——10:39

4.老师分别拨出下面的时间,让学生读出来。

11时25分9时35分7时25分8时40分

6时17分2时32分1时50分3时48分

12时9时半

5.每两人一组,一人拨表,一人读出时间。

6.练习十五第4题。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三

教学内容:p101――10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1、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你知道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3、分母3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

4、你知道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吗?

二、出示例一:同样大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分呢?(平均分)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强调: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1份)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

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为什么可以用3/4表示?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3个1/4)

请多位同学说,同桌互说。

那3/4怎么写呢?自己写在草稿本上,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

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3表示什么?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涂了几份?你是怎样想的?(5/6是5个1/6,所以要涂5份!)

三、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可以借助直观来比较他们的大小,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折一折,比一比。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吗?(比的标准要相同)

那3/5可以怎样表示?2/5呢?

四、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5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你是怎样想的?

3、你还能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吗?自己表示。

五、读一读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四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二、引导探究,认识二分之一

(一)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1、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谈话:这一半月饼是整个月饼的1/2,那么,另一半月饼又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2、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到手操作,深化认识

1、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图形,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2、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

3、把桌上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折法。

5、讨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三)引导学生认识1/2的读、写方法,教师板书。

(四)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三、动手操作,认识四分之一

1、认识1/4

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小组合作,创造1/4

3、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折出它的1/4,并涂上喜欢的颜色,看哪组的折法多。

4、展示学生成果。

5、探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

6、教师小结:虽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是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4。

四、尝试迁移,创造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1/4这样的分数,推想一下,还可能会有哪些分数?

2、的确有这些分数,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吧。

五、巩固练习,生活应用。

六、课堂小结。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五

听了邓老师教学的《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我颇有感触。

我认为邓老师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情境引入,激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分水果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问题的探究。怎样分小朋友才会觉得满意,学生想到了平均分。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引出了教学内容几分之一的认识。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邓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纸进行一次或几次对折,然后用彩笔涂上颜色。这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三:教学各方面准备很充分。如教师事先准备好了水果、纸片(圆形、正方形),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纸片等,能看出邓老师是个考略周到细致的好老师。

四:板书的设计很有新意。邓老师为了避免板书时花费太多时间,她采用了把板书的内容事先写在纸上,粘在黑板上,既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又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值得我在的教学中借鉴。

五:练习形式多样并富有梯度性。有判断题;我会说,我会写;聪明你我他;动手对折纸,一步步的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后来邓老师又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分分桌子,让学生体会到了身边的几分之一。最后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学生学生从中找到了这节课所学的几分之一,名言中提到的百分之九十九也为后面学习其它分数做了铺垫。

建议:

1.练习中有一道线段题,多数学生答错了,教师应适当花点时间点拨学生,以免再犯类似错误,不应匆匆一带而过。

2应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

3.教师不应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局限,课前可以让孩子们准备自己喜欢的各种形状的纸,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去折一折,涂一涂,让孩子的思维更加开阔。

4.折纸活动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折去涂色,说出自己表示的是几分之一,教师还可以指定具体的几分之一让他们去折去涂,这样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六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4)从图上看,里面有几个呢?(生:里面有2个。)

(5)如果要表示,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是3个。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设计思路篇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整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优美。

3、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算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求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现实问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与前面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类似。本节课是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有一定的'思考难度,所以教材在安排这类问题时,都注意让操作和直观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托。想想做做的安排,也主要是先让学生利用直观和动手操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2个圆片、挂图。

预习设计:

1、认真阅读书本p71~72页的内容,写出你的收获与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1.组交流预习作业;

2.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钟)

1.照学习菜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

(1)求这些蘑菇的3/4是多少,也就是求12的()是多少。

(2)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

小组交流要求

按次序说,有不同方法及时补充。

2.全班交流,

追问1:如果兔妈妈采了16个蘑菇呢?20个、100个、1000个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算式计算。

追问2:124算到的是什么?

33得到的又是什么?

3.谁来说说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怎么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基本题

完成p7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分一分,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

(2)注意:分的时候强调用虚线,取的份数可用打来表示。

2.专项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每次拿出多少个,再列式计算。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再回答。

(2)通过涂色,使学生认识到钟面的特殊地方:1时的1/2是30分,1时3/4的是45分。

3.整合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4题。

(1)理解单位1,这里都是把这根绸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

(2)3/5是指100厘米的3/5,2/5是指100厘米的2/5。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中班教案农场命名 农场里的叫声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准备解决策略。要了解如何编写一份好的中班教案,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经典的范文。中班教案农场命名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

    2023年私家车位租赁合同(实用7篇)

    运输合同的内容包括货物的种类、数量、装运地点、卸货地点、运输期限、运输方式等具体要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赠与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私家车位租赁合同

    幼儿园多喝水教案小班(实用19篇)

    教师在编写高三教案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我搜集了一些网络上的六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幼儿园多喝水教案小班篇一“分工合

    最新叫执行力的读后感 执行力读后感(优秀8篇)

    感恩是一种修养的体现,能够使我们更加具备宽容和善良的品质。感恩需要从内心发出,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日记,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最新中班图形的教案(大全19篇)

    安全教案是为了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安全意识而编写的一种教学资源,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案评阅规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案修改

    西游读后感(优质8篇)

    企业标语应该与企业的品牌形象相契合,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企业的特色和价值观。在制定企业标语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调研和分析的数据,了解用户的评价和反馈,进行精准定位和优

    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模板11篇)

    通过写条据书信,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如何撰写一封准确、明确的条据书信,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些条据书信范文提供了实用的写作模板和示例,

    2023年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精选16篇)

    教案应该符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篇一认识图形《认识图

    竞聘演讲稿(优秀14篇)

    演讲稿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在这里分享几篇小学生演讲稿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竞聘演讲稿篇一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最新简易个人股份转让合同 股份个人转让合同(精选14篇)

    合伙协议是一种明确合作关系和责任分配的书面文件,对于合作双方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些为不同装修项目准备的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使用。简易个人股份转让合同篇一转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