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 产业扶贫标语(通用7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雨中梧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 产业扶贫标语(通用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一

1、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2、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户奔小康。

3、抓好永续增收产业,推进长久富余之道。

4、抓好入户调查基础工作,准确核定贫困人口情况。

5、整村推进展新貌,产业扶贫促增收。

6、整村推进扶贫富村,扶贫济困到户惠民。

7、栽上“摇钱树”,养上“下蛋鸡”,走上“致富路”。

8、以人为本建新村,产业扶贫奔小康。

9、以积极的态度、得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完成扶贫开发任务。

10、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11、向贫困宣战,一起动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12、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

13、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14、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15、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16、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向同小康。

17、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是咱们脱贫致富的贴心。

18、守住生态底线,建好扶贫产业。

19、认真落实“扶贫十法”,全面加快致富步伐。

20、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

21、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奋力夺取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22、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建设幸福乡村。

2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24、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25、农村低保保民生,扶贫政策脱贫困。

26、落实每个阶段任务,抓好每个环节工作。

27、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28、扩大农村低保,落实扶贫政策。

29、开发扶贫,重在执行。

30、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扶贫攻坚硬仗。

31、结对帮扶,一户一策,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32、建好水、电、路、讯、房,提升科、教、文、卫、保。

33、坚持走科学发展式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34、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35、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

36、家家种上大棚菜,致富路上大步迈。

37、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3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39、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扶贫开发坚强战斗堡垒。

40、基础设施跨大步、特色产业上水平、生态环境争一流、农民素质大提升。

4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42、规划到户帮与促,产业扶贫助增收。

43、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44、干部驻村心连心,同步小康齐步走。

45、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46、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47、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48、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

49、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

50、扶贫开发,幸福万家。

51、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52、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

53、大力开发,整村推进。

54、大力发展扶贫合作经济组织。

55、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56、打造扶贫示范带,典型引路脱贫快。

57、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二年内基本消除贫困。

58、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59、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60、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61、创新机制抓扶贫,开拓新路奔小康。

62、产业扶贫促贫困户增收。

63、产业扶到户,致富有门路。

64、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65、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扶贫政策送进家。

66、把村民组织起来、让民主自治起来、使发展和谐起来。

67、“两项制度”暖人心,党的方略惠人民。

68、一户一策,脱贫致富。

69、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70、消除贫困,同步小康。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二

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有效地实现减贫增收的目标。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我有着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下面就我对产业扶贫的感受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段,介绍产业扶贫的意义

产业扶贫,即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实现脱贫致富,提高生活品质和财富水平。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性。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和人口,通过产业扶贫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技术培训、财务支援、市场推广等。从长远来看,产业扶贫是一种可持续的贫困治理方式,可以为贫困群众创造更为有利的生产和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第二段,产业扶贫的模式和效果

产业扶贫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公司+合作社”和“企业+基层群众”两种。前者是由外部产业公司或者商业企业与当地贫困地区的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投入资金或者技术的支持,帮助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出和网络销售能力。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口密集地区和适合大规模产业的专业产区。后者则是针对贫困人口较为散居且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土地资源的地区来实施的。企业会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当地贫困人口和企业进行联合创业,共同发展产业项目。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小而精的农村合作社来实现。从实际效果来看,产业扶贫的模式和效果是基本相同的,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扶贫模式。

第三段,产业扶贫需要关注的问题

实际运行中,产业扶贫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支持机制。即针对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扶贫机制,适时进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次,要重视培训和教育,提高当地人口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产业的质量和产出,实现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渠道和营销网络,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四段,成功案例的分享

产业扶贫中有诸多经典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例如贵州省的某异地经济合作社,通过与大型企业拓展合作,共同发展了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在一年内,合作社的收入增长了300%,解决了大量贫困家庭的就业和脱贫问题。在云南的一个村庄里,一家速冻食品企业为解决当地村民的吃穿问题,与当地村民建立了长期合作,共同开发了本地特色速冻食品。通过不断探索、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及营销满意度,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金字招牌”。

第五段,总结体会和展望未来

对于我个人来说,参与到产业扶贫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与传统的慈善捐赠相比,产业扶贫可以为当地人口实现长远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并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整体而言,产业扶贫在促进社会和谐和贫困群众自我实现的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点。未来,我们应该持续发扬产业扶贫的优势,不断优化扶贫机制,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发展,实现美好的生活愿景!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三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工作,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在扶贫的道路上,建立扶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发展产业,能够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在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成功的扶贫产业需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需求支撑,扶贫产业也不例外。在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地方组织的产业虽然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和变化,导致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因此,在建立扶贫产业时,我们需要充分调研市场的需求,并保证产业能够与市场紧密结合。

其次,一个成功的扶贫产业需要有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链条包括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环节的完整连接。在扶贫产业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的生产环节,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在实践中,我看到一些产业发展不佳的地方往往是由于产业链条环节的不完善所致。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是扶贫产业成功的关键。

第三,一个成功的扶贫产业需要有科学的技术支撑。如今,科技的发展影响了各个领域的发展,扶贫产业也不例外。在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中,我看到一些地方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将传统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拓宽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因此,在扶贫产业中,科技的应用不可或缺,需要加大科技扶贫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向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转型。

第四,一个成功的扶贫产业需要有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扶贫产业中,组织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能够提升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加快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在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地方由于组织和管理的不善,导致扶贫产业的效果不佳。因此,在扶贫产业中,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进行科学的管理,是确保产业顺利发展的关键。

最后,一个成功的扶贫产业需要有全面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制定有利于扶贫产业发展的政策,能够减轻贫困地区的税费负担,降低创业门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扶贫产业。在实践中,我看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一些地方的扶贫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扶贫产业中,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扶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条件。

综上所述,扶贫产业是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在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一个成功的扶贫产业需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完善的产业链条、科学的技术支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全面的政策支持。只有全方位地考虑这些因素,扶贫产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产业中,共同助力贫困地区的发展。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四

产业扶贫是一种农村精准扶贫的方式,是国家扶贫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实践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挑战,也对如何开展产业扶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段:产业扶贫的背景和理论分析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近年来在扶贫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打破了农村贫困的魔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扶贫依托市场化主体经济,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扶贫产业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脱贫致富,达到了底层人民的脱贫增收和社会的共同富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二段:产业扶贫的重点和实践

产业扶贫的重点是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和培育新兴产业,切实提高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的产业扶贫工作。同时,还需要注重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

第三段:产业扶贫的案例分析和模式总结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产业扶贫还需要吸取先进的案例分析和模式总结,在不断地实施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适合本地的扶贫模式。比如说,在某县的扶贫工作中,通过引进养殖业、打造品牌等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种“引进来、输血、繁殖、转化、形成内生发展机制”的扶贫模式,成功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脱贫致富。

第四段:产业扶贫的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

产业扶贫还需要建立创新体系和机制,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和脱贫工作。例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贫困地区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和质量水平;此外,还需要依靠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的力量,大力发展扶贫基金、扶贫公益组织等,实现多方协力、共同援助贫困地区的目标。

第五段:产业扶贫的前景展望和感悟

产业扶贫是当代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未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在生产、消费、管理、创新等方面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产业扶贫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致力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事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五

2.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

3.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4.推进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5.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面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6.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7.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8.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

9.关心社会福利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10.全社会都来关心贫寒学子,用我们的双手撑起爱的绿荫。

1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12.弘扬互助精神,加快实现福利社会化进程!

13.扶贫济困互助互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4.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实施福利设施、复明、助行、助学、解困等五大慈善工程!

15.共同架起慈善的桥梁,建设文明祥和、美好温馨的美丽社会!

16.扶贫济困送温暖xx人民献爱心。

17.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积极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18.关注教育事业,关心贫寒学子。

19.慈善送温暖,爱心献社会!

20.捐出一份爱心、奉献一片真情!

21.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努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22.奉献爱心,收获幸福。

23.爱心呵护贫寒学子,民族赢得光辉未来。

24.爱心助学,利国利民。

25.做慈善事业的行动者,当爱心奉献的传播者!

26.慈善是人道主义的.善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27.今天浇灌一滴水,明天收获一片林。

28.慈善是人与人真诚的关怀,是心与心无私的奉献!

29.募集社会资金,扶助贫困学生,用爱心铺设绿色成材通道。

30.汇涓涓细流,成汪洋大海。

31.你我手牵手,共同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慈善活动!

32.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户奔小康。

33.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扶贫共奔和谐之路。

34.整村推进扶贫富村、扶贫济困到户惠民。

35.以人为本建新村,产业扶贫奔小康。

36.以积极的态度、得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完成扶贫开发任务。

37.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38.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39.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

40.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41.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42.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43.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44.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45.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在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难题。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产业扶贫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产业扶贫的优势(200字)

产业扶贫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发展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相比,产业扶贫具有许多优势。首先,产业扶贫能够实现贫困地区居民自我挣钱致富的梦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其次,产业扶贫能够提供长期的扶持和发展机会,使贫困地区居民能够逐步走出贫困。最后,产业扶贫能够推动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第三段:产业扶贫的关键要素(300字)

要想有效实施产业扶贫,有几个关键要素必须得到充分考虑和落实。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产业选择与布局。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是选择产业的重要依据,同时,产业的布局要符合地域特点和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其次,要有良好的产业投入与扶持政策。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市场保障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再次,要有优秀的项目管理和执行机制。项目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形成科学有效的执行机制,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后,要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合力推动。凝聚各方力量,加强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扶贫的目标和效果。

第四段: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300字)

产业扶贫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功。比如,在云南省凤庆县,当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优势,大力发展了以种植和加工自然橡胶为主的农业产业,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助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松潘县,当地通过开发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价值,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青海省同仁县,政府组织了牛奶粉厂和农民合作社共建养殖基地,帮助农民进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成功案例都充分说明了产业扶贫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办法。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一条明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扶贫的投入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产业布局和发展要因地制宜,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贫困地区的特点和需求。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产业扶贫的研究和投入,探索更多适合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果实。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产业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对贫困地区的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帮助,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产业扶贫指导员工作总结篇七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扶贫部门的倾力支持和县直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地制宜,整合投入,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产业化扶贫政策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扶持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水梨1000亩、桂花苗木500亩,新建和改造茶园3000亩、大棚蔬菜100亩,通过产业扶贫,网络带动7万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已日趋成型。

(二)开拓市场强龙头,积极培育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结合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和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杭白菊种植产业。在时间紧、任务重、群众缺乏生产技术和种植习惯等不利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今年共种植菊花2000余亩,其中我办负责扶贫重点村共种植500亩,到目前为止,菊花收购与加工基本结束,全县共收菊花60万斤,高产田比去年单产每亩增幅750斤,实现大丰收,同时,华林镇共同村,温泉镇板桥山村等扶贫和移民村,今年还成功实施了“钢架大棚蔬菜种植示范项目,该项目对周围几个村寨都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推广一批具有深远影响及很强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的项目,使之成为我县一项新的扶贫产业。

(三)扶贫到户促增收,切实帮扶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今年以来,我们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不放松,把帮扶贫困农户发展致富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扶贫到户与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与村级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帮助贫困户确立增收项目,确保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00余亩,基本实现了贫困户都拥有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使一大批贫困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缓解了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难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扶贫互助社作用,用足用活扶贫互助资金,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缺乏对科学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困难群众思想僵化保守、固执,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上级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仅凭这种鼓励补贴式的扶持很难解决特殊困难户的脱贫问题;二是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产业化扶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产业特色,继续走好产业扶贫之路,使更多的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一)加大汇报力度,抓好政策资金争取。为了进一步抓好我县产业化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积极向省市扶贫部门加大汇报力度,及时掌握上级有关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小额信贷贴息资金,重点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产业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各重点村的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三)加大服务力度,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强对全县确定的产业化扶贫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企业当年发展规划,及时申报贴息计划,集中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使龙头企业搞好建设,做大规模,壮大实力。

(四)强化技能培训,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贫困户实际,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选准增收项目,科学规划,指导各村搞好优良种苗的引进和推广,会同农业、科协、茶办等部门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

(五)及时掌握政策,抓好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发放工作。20xx年,我们将结合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有关政策,进一步抓好各重点村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工作,对申报的产业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进行审核确认,同时加强对各乡镇扶贫项目办的业务指导,确保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工作规范运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