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雅蕊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用来总结过去一个月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为未来的工作制定计划和目标。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一

(一)深入开展扶贫资产排查。根据市扶贫开发领导组《关于切实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统筹谋划好2022年扶贫项目的意见》(合扶组〔2022〕3号)文件要求,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对历年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底数进行进一步摸排核实,已将2022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形成资产登记入账,纳入扶贫资产系统管理。据统计,我县2022-2022年已纳入资产管理资产数额亿元,包括经营性资产3亿元,公益性资产亿元,到户类资产亿元,实现扶贫资产资金项目底数清、账目明、绩效可跟踪。

(二)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资产权属和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应纳尽纳,分年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形成县、镇、村三级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建立扶贫资产四项清单,即项目清单、资金清单、管理清单、效益清单,按季度对资产实情进行核查调整,做到账实一致、家底清晰、责任明确、收益直观。

(三)强化扶贫资产监督管护。严格执行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按照资产分类,逐个扶贫资产落实主管部门、镇、村“条线”负责人,明确管护责任,对资产运营管护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及时排查消除扶贫资产风险漏洞,严防资产流失和减值、灭值风险,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严格落实民主决策程序及公告公示制度,扶贫资产确权、处置等要履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镇村及县直主管部门对扶贫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处置等情况及时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规范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我县积极探索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机制,出台了《关于创新实施扶贫资金资产收益的指导意见(试行)》、《县扶贫资金项目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管理暂行办法》两个配套文件,完善扶贫项目利益联结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坚持通过开发公益性岗等方式,实现有条件受益,切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村集体收益重点用于资产运营管护、双基建设、产业发展等,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二、统筹谋划好2022年项目。

(一)着力完善新时期项目库。为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以产业发展项目为重点完善县级项目库,指导镇、村充分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着重围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等方面积极谋划产业扶贫项目,采取跨村联建、飞地入园入区等方式,突出标准化厂房、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二产、三产类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注重形成物化资产,促进一产结构调整、二产转型升级、三产服务增值。目前全县2022年项目库共纳入扶贫项目129个,总资金亿元,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66个,总资金亿元,占比;基础设施类项目59个,总资金亿元;其他项目4个,总资金亿元。

(二)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截止目前,我县已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9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50万元,市级资金11349万元,批复项目66个,资金匹配及时率100%。根据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要求,以扶持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着力点,特色农业产业园、冷链仓储、扶贫商超等产业扶贫项目7个,安排资金1632万元;以补齐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为着力点,落实基础设施扶贫项目59个,匹配资金11067万元。同时,已遴选18个产业园和资产收益项目申报市级第二批专项资金。

(三)全项目链跟踪督导。充分发挥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协调小组作用,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县发改、住建等成员单位抽调行业专家联合会审,对项目用地、建设规划、实施风险、收益回报等方面充分评价论证,实行竞争性立项批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专人专班,跟踪项目招投标、备工备料、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审计决算、运维管护,确保项目实施得了、绩效发挥得好。

三、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一)积极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我县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正在拟定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实施方案,将结合农村低保调整工作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四类人员”进行全面的摸排认定。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对返贫致贫风险点早发现、早帮扶,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实行分类分层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大力发展产业就业帮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做好兜底保障,及时纳入现有社保体系。

(二)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第一时间要求县直各相关部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抓紧对我县现有帮扶政策进行研究论证,优化调整。政策出台后,将及时抓好兑现落实,普惠性政策严格按标准执行到位;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按省市部署向农村低收入人口倾斜;对变动的政策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三)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体制机制衔接。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出台“一线为民服务”方案,继续实施“县干包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现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衔接。继续落实驻村帮扶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村进行了摸排。着力做好重点工作衔接。做好“产业帮扶”衔接,打造现代农业“510升级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规模集约、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做优做强稻渔综合种养、绿色蔬果、特色经果、优质粮、名优茶、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大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做好“就业帮扶”衔接,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认定和援助,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已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信息月监测工作,对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开展就业帮扶,截止目前已有30057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做好“社会帮扶”衔接,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继续实施我县社会扶贫“三大工程”。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现场观摩会为契机,全面落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项部署,切实做好做实扶贫资产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采取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二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月底前,完成了《201x年县工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并上报州经信委。截止目前已组织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县东藏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县粮油收储公司完成8期14人次培训工作,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通过工业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201x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8人次,长期就业19人,实现增收2228002元。其中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1x年4-7月解决乡一村、二村,乡村、乡四村、一村、乡四村等临时就业283人次,实现增收1089190元;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1x年1-7月解决乡二村、乡三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3人,实现增收49000元;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1x年1-7月解决乡村、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4人,实现增收84000元;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201x年1-7月解决乡三村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人次,长期就业5人,实现增收137000元;县生原食品加工厂201x年1-7月解决乡、乡贫困人口长期就业6人,临时就业8人次,实现增收142200元;县乡光伏电站201x年1-7月解决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1人,临时就业176人次,实现增收726612元。

三是通过工业项目实现土地流转增值。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在乡二村修建光伏电站,乡二村通过租赁草场约700亩(以实际占地面积为准)给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现每年20万左右的财产性收入,目前已签订协议。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三

今年,我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解决“两三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关键抓手,紧紧依托县域资源和产业基础,选准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用工、租赁流转生产资源等途径获得收益,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了“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县今年产业扶贫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2020年新增优质稻产业扶贫规模1500亩带动贫困户274户,柑橘产业扶贫规模亩带动贫困户362户,中药材产业扶贫规模610亩带动贫困户8户,蔬菜产业扶贫规模368亩带动贫困户66户,稻渔种养2030亩带动贫困户68户,家禽养殖万羽带动贫困户1147户。

(2)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实业集团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映虹水产集团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吉香园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种养企业参与了扶贫带动。且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实业集团公司拥有自主品牌“麻姑米”。

2、扶贫主导产业链条完善情况。

(1)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水龙米业有限公司、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吉香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7家省级龙头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带动贫困户的能力。

(2)江西华洋水产有限公司是省级水产种苗培育基地,主要培育四大家鱼;江西吉香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有3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

(3)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水龙米业有限公司、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都具备产品初加工或深加工的能力,也具有相应的仓储设施。

(4)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配备有冷链物流服务。

3、扶贫主导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情况。

为加强对贫困村及扶贫产业发展精准指导,提升产业脱贫成效,我县落实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共安排技术专家22名挂点帮扶产业(其中12个乡镇各1名,10个贫困村个1名),今年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贫困人口数量达390人次。

二、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了我县产业扶贫规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南城县产业扶贫规划评估工作报告》。

三、带贫经营主体方面。

1.扶龙头企业培育。

2019年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87户(含就业务工贫困户),741人;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抚州市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0户,45人;2020年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申报江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2.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

全县有脱贫任务147个行政村,共遴选出21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690户824人,其中20个贫困村(含10个十二贫困村)遴选出6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剩余127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培育1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出15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

江西大数据平台里南城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情况统计表十四显示我县共有318个新型经营主体,共带动贫困户2497户次,4458人次。

我县财政从2019年开始就安排了200万预算资金,2020年安排了220万,用于我县产业扶贫合作社奖补,激励产业扶贫合作社持续带贫增收。

四、产业直补奖补。

我县2018年8月就出台了《南城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20年5月又对原方案进行了完善,并提高奖补额度,印发了《南城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城府办字2020年62号文件)。共已发放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奖补资金万元。

五、扶贫小额信贷。

截止2020年11月,我县扶贫小额信贷当年新增贷款金额万元,当年新增贷款贫困户131户;历年累计贷款金额万元,历年累计贷款贫困户1006户。当月新增贷款金额万元,当月新增贷款贫困户58户。获贷比%。

六、2020年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使用情况。

我县主要对“十二五”、“十三五”20个贫困村的村及1个非贫困村级光伏电站收益设置公益岗位。截止2020年11月份发电收入万元,扣除运维费用等支出后,村级实际可用于扶贫的发电收益资万元,目前我县已设置公益岗位118人,岗位设置完成率达到%。

2.收益使用情况。

(2)紧扣拓宽增收渠道这条主线,将村级光伏扶贫发电收益形成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设立防疫守卡员、道路维护员、保洁员、安全巡护员、宣传疏导员等临时性岗位,用于村内生产设施维护、道路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小型公益事业扶贫,用于在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贫困户、资助困难贫困户发展生产奖补等补助扶贫,鼓励支持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劳务收入。截止目前,已完成光伏收益分配万元,其中其中公益岗位工资和小型公益事业劳务支出金额万元,奖励性补助资金万元。

3.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率。

(1)我县“十二五、十三五”贫困村共建设村级电站22个,建设容量2096千瓦,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51户,全部录入国扶系统。所有光伏扶贫电站已接入全国光伏扶贫电站监测系统,发电能力正常,未被国家平台监测出发电能力低下问题。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四

201x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

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x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4.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45亿元,信贷资金1.14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5.53万人。目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5.3万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28公里,蓄水池63口。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对招商落地企业,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全方位服务招商企业。二是积极回引创业人士。借鉴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全民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针对在外成功人士特点专门制定推介项目库,积极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农,带领乡亲增收致富。三是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提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水平,推动贫困群众创业。坚持就近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积极拓展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农民朋友积极投身巴山新居聚居点、重点镇、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广大贫困群众就地务工、家门口挣钱。

(三)强化服务保障,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基金,重点从奖励资金、项目整合、金融扶持等方面,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二是加大项目整合。整合新农村示范县(区)、扶贫连片开发、乡村道路、小农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坚持用地优惠。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其所获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按照审批规划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修建用于种养业生产和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的,其占地按照农村三类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办理相关手续。

(四)创新建设机制,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土地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权量化、分红、租金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探索反租倒包零租金机制,对农户入股的原承包地,在不伤害已栽植苗木的前提下自收自种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并免收租金。二是探索产权改革推动机制。围绕构建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规范搭建县(区)、乡、村三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担保公司和产权评估机构,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八权一股”证书,规模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是建立市场带动机制。按照市场法则,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引进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会员制销售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支持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深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新销售方式,实现农产品线下实体营销、线上网络营销、举办节庆营销、借力境外营销等相结合,增加销售额。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对贫困户的带动能力较弱。

(二)产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我市地处盆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金银花、核桃、茶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经常遭受干旱、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袭击,产业基础较为脆弱。

(三)市域经济总量小,资金投入不足。我市所辖县(区)均属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市域经济总量小,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经济和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产业经营水平低,现代农业体系不健全。因利益驱动,企业与农户彼此缺乏信任,产销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和有序流转刚刚起步,与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经营集约化,在推动土地规模上求突破。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贫困山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在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四荒”开发等方面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抵押、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集团化,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上求突破。树立集团经营理念,打破地域界限,有效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围绕“六大”特色产业,以县为单位,培育一批又发展潜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逐步改变企业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提高效益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品牌市场化,在提升农产品竞争实力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巴食巴适”区域品牌,尽快出台区域品牌管理使用办法、积极争创1-2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商标,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扩大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农产品增收致富的路径。

(四)经营标准化,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求突破。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是用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技术化。鼓励经营主体健全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生产体系。探索利益分配市场化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服务者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联结在一起,以追求产业整体利益,推动广大贫困群众增收。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五

今年以来,xx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10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有关乡镇和项目上,对xx年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抚州市扶贫办、财政局赴xx检查组对崇仁xx至xx年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整改。xx年、xx年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xx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整村推进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

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xx年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扎实做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

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科技培训等方方面面着力,抓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认真组织好20xx年重点村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已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1、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2、“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乡村。在市扶贫办及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xx镇、xx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xx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xx乡救灾粮食6万元、xx桥乡xx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xx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六家桥乡结对帮扶。

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开展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凯迪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恰谈,凯迪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我们已完成民生电气、宝深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招商引资工作任务800万元。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

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二)、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今年我县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存在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三)、村集体经济差,项目资金缺口大。

我县重点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目前这些村在实施规划中存在办事越多,欠款越多的现象。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与重点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之,我们将吸取往年工作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六

2020年全镇1017户贫困户进行了点菜,分三批完成报账共计286.6626万元。其中,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268户,占全镇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40%;从事种植业发展548户,占全镇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81%;从事电商、其他产业的9户,占全镇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1%。共计发展烤烟169亩,核桃551.05亩,养猪256头,鸡2910只,羊3234只、牛357头、马137匹,蔬菜200亩,向日葵80亩、苹果25亩、油菜200亩、药材19亩、苗木1亩、葡萄31.2亩、秋杂粮40亩、蜂716箱等,经营小吃1户,电商1户,木器加工1户、自主创业7户。户均受益2641.71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2020年脱贫户发展产业361户;2020年脱贫户发展产业251户。通过菜单式脱贫,每户都有了一项中长期增收产业项目,为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七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阆委办发〔2015〕12号)和《xxx阆中市委办公室、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双联”、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和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阆委办发〔2015〕25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负责思依镇大益湾村和河楼乡牛鼻梁村的驻村帮扶工作。现对我局2015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

全市“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部署之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莫邦国任组长,副局长徐大钊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大益湾驻村帮扶工作组和牛鼻梁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并向2个村派出了“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上在过去的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经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局先后三次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对贫困户家里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全村符合精准扶贫条件的人数,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名单进行了公示。

(二)摸清现状,制定扶贫规划。

莫局长和徐局长多次深入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了解实际情况,与乡党委政府交换意见,共同规划精准扶贫项目,与村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把实施林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统一。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阆中市林业局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大益湾村工作计划》和《河楼乡牛鼻梁村2015—2017年帮扶规划》。

(三)抓党建、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四)印发便民服务卡,为百姓解忧分难。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八

一是“全域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施五种带贫机制。旅游经营。实施核心景区经营脱贫项目,动员6户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引导39户贫困户规范经营马匹,带动户均增收2000余元。债券分红。县财政局以投放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入1千多万元,签订《扶贫资金三方协议书》,6村526户贫困户连续3年享受景区分红,每年600元。基地带动。在秋菊山庄段,流转土地158亩,打造百亩菊花种植基地,给予25户贫困群众7.8万余元土地流转费/每年,并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管护人员,获得土地租金和花卉务工两份收入。

入股分红。3村120户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关山古帐营,每年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就业务工。吸纳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景点管理、卫生保洁、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人均年收入2.5万元。

二是张家山村奶山羊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收入,共有长期务工、短期雇工、项目用工3种方式。饲草种植收入,带动全村74户贫困户种植苜蓿、玉米520亩,每亩增收900元。分户扩群收入,合作社将积极推广“赊羔还羊”模式,引导鼓励贫困户分户扩群。入股分红。合作社吸纳150户贫困户入股75万元,至少按保底7%进行分红。资产收益,2个养殖场220万元资产全部已量化到户,可为每户增加资产6600元。

三是铁塬村中蜂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贫脱贫效果明显。为全村形成了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将来可带动100多户群众参与中蜂养殖;培训68户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直接带动33户贫困户个人养殖中蜂333箱,实现收入16.65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收(现已有8名贫困户就业,工资按照5300/3300元的两个标准执行);合作社和农户蜂蜜全部有长城公司高于市场价回收,解决销售难题;盈利无偿分配,全年盈利扣除管理费用及必要支出,其余盈利全部分给贫困户。今年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29.25万元,为19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九

一是扶贫产业规模小,分散不集中,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作用不大。

我区今年重点扶持的五黑鸡、光坡鸡、雁鹅、红香薯、红衣花生等特色产业规模小、分散,与自治区刚出台的产业规模标准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按照自治区刚出台的《全区有扶贫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桂扶产业发[2020]27号,我区能达到规模产业标准的只有海水养殖产业的两个产业。一个是虾蚝养殖,规模达3万亩以上,一个是文蛤养殖,规模达6000亩以上,其他产业如光坡鸡、五黑鸡养殖规模要年出栏60万羽以上、雁鹅养殖规模年出栏量要达到10万羽以上、红香薯和红衣花生种植规模要分别达到1万亩以上才能符合扶贫产业标准。因此,尽管我区扶贫产业覆盖率达达到60%的指标要求,但现有的产业还是未能达到规模产业的要求。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进缓慢,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我区三个脱贫村每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及产业发展资金17万元早已划拨到村,三个脱贫村与区城投公司签订的大型汽修产项目合作协议,项目进展也很缓慢,没能按照预定目标完工。其他非贫困村由于没有安排村级集体发展资金,集体经济收入甚少,个别村没有达到年收5000元的目标要求。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月底前,完成了《20xx年县工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并上报州经信委。截止目前已组织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县东藏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县粮油收储公司完成8期14人次培训工作,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通过工业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20xx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8人次,长期就业19人,实现增收2228002元。其中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xx年4—7月解决乡一村、二村,乡村、乡四村、一村、乡四村等临时就业283人次,实现增收1089190元;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1—7月解决乡二村、乡三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3人,实现增收49000元;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1—7月解决乡村、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4人,实现增收84000元;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20xx年1—7月解决乡三村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人次,长期就业5人,实现增收137000元;县生原食品加工厂20xx年1—7月解决乡、乡贫困人口长期就业6人,临时就业8人次,实现增收142200元;县乡光伏电站20xx年1—7月解决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1人,临时就业176人次,实现增收726612元。

三是通过工业项目实现土地流转增值。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在乡二村修建光伏电站,乡二村通过租赁草场约700亩(以实际占地面积为准)给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现每年20万左右的财产性收入,目前已签订协议。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一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月底前,完成了《2020年县工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并上报州经信委。截止目前已组织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县东藏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县粮油收储公司完成8期14人次培训工作,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通过工业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2020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8人次,长期就业19人,实现增收2228002元。其中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20年4-7月解决乡一村、二村,乡村、乡四村、一村、乡四村等临时就业283人次,实现增收1089190元;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1-7月解决乡二村、乡三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3人,实现增收49000元;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1-7月解决乡村、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4人,实现增收84000元;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2020年1-7月解决乡三村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人次,长期就业5人,实现增收137000元;县生原食品加工厂2020年1-7月解决乡、乡贫困人口长期就业6人,临时就业8人次,实现增收142200元;县乡光伏电站2020年1-7月解决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1人,临时就业176人次,实现增收726612元。

三是通过工业项目实现土地流转增值。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在乡二村修建光伏电站,乡二村通过租赁草场约700亩(以实际占地面积为准)给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现每年20万左右的财产性收入,目前已签订协议。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二

2018年以来,我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抓,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百亿乳都和全域旅游两大战略重点,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为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我镇2018年度如下:。

2018年全镇1017户贫困户进行了点菜,分三批完成报账共计286.6626万元。其中,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268户,占全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40%;从事种植业发展548户,占全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81%;从事电商、其他产业的9户,占全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1%。共计发展烤烟169亩,核桃551.05亩,养猪256头,鸡2910只,羊3234只、牛357头、马137匹,蔬菜200亩,向日葵80亩、苹果25亩、油菜200亩、药材19亩、苗木1亩、葡萄31.2亩、秋杂粮40亩、蜂716箱等,经营小吃1户,电商1户,木器加工1户、自主创业7户。户均受益2641.71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2016年脱贫户发展产业361户;2017年脱贫户发展产业251户。通过菜单式脱贫,每户都有了一项中长期增收产业项目,为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镇围绕奶山羊养殖、食用菌、中蜂等产业,积极申报实施产业项目,共计实施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2307.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37.6万元,实现了集体资金增值,为相关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持铁塬村、八龙潭村中蜂养殖产业、八龙潭村和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方向发展,张家山建立了2个标准化奶水羊养殖场,推出了一批农特产品,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221户。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基础,为下一步产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铁塬村中蜂养殖合作社收入达到29.25万元,195户贫困户分红户均1500元;张家山村陇玉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分红12.25万元,每户获得分红500元;xx镇王马咀村种植高粱100亩,10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350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

我镇现已建成“双百基地”8个,其中养殖基地2个,烤烟基地1个,旅游基地3个,种植基地2个,8个“双百”基地共流转土地500余亩、直接带动贫困户1540户,778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基地务工人数762人,8个基地分红金额达到4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到300元。基本实现“双百基地”镇域范围全覆盖。特别是关山旅游公司双百基地带动成效明显,采取旅游经营、债券分红、基地带动、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5种方式,直接间接带动贫困户600多户,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2018年八龙潭村,范家台村,店子村120户贫困户入股关山旅游公司,每户分红700元,直接兑付到户;陇县鹏程专业合作社分红1.8万元,每户获得分红180元。新天地奶山羊养殖项目收入达到30万元,149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350元。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增强基地带动能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6月份以来,我镇10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培训、清理核查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明晰产权归属、编制清产核资报告、公示公开结果、审查上报数据、健全管理制度、验收清查结果”等十一个程序步骤,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遗补漏,开展“回头望”,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清查,按照时序进度推进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共计清查资源性资产土地60033.85亩、林地8296.02亩,经营性资产427.4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54万元。目前,正在完善档案,进行系统录入。按照“折股到人,量化到户、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求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股份重新量化,按照1人1股设定了人口股,按照1户1股设定了扶贫优先股,全镇共计设置人口股13133股,扶贫优先股1289股。结合今年行政村撤并工作,对上寨子、王家庄、韦家庄、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进行了合并,及时更换了登记证书、印章和银行账户等。组织各村按要求悬挂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吊牌和相关制度牌,明确了专门办公场地和人员,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5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257.4814万元,以资金入股形式投入运营,并完成分红17.336万元。

一是“全域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施五种带贫机制。旅游经营。实施核心景区经营脱贫项目,动员6户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引导39户贫困户规范经营马匹,带动户均增收2000余元。债券分红。县财政局以投放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入1千多万元,签订《扶贫资金三方协议书》,6村526户贫困户连续3年享受景区分红,每年600元。基地带动。在秋菊山庄段,流转土地158亩,打造百亩菊花种植基地,给予25户贫困群众7.8万余元土地流转费/每年,并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管护人员,获得土地租金和花卉务工两份收入。

入股分红。3村120户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关山古帐营,每年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就业务工。吸纳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景点管理、卫生保洁、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人均年收入2.5万元。

二是张家山村奶山羊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收入,共有长期务工、短期雇工、项目用工3种方式。饲草种植收入,带动全村74户贫困户种植苜蓿、玉米520亩,每亩增收900元。分户扩群收入,合作社将积极推广“赊羔还羊”模式,引导鼓励贫困户分户扩群。入股分红。合作社吸纳150户贫困户入股75万元,至少按保底7%进行分红。资产收益,2个养殖场220万元资产全部已量化到户,可为每户增加资产6600元。

三是铁塬村中蜂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贫脱贫效果明显。为全村形成了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将来可带动100多户群众参与中蜂养殖;培训68户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直接带动33户贫困户个人养殖中蜂333箱,实现收入16.65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收(现已有8名贫困户就业,工资按照5300/3300元的两个标准执行);合作社和农户蜂蜜全部有长城公司高于市场价回收,解决销售难题;盈利无偿分配,全年盈利扣除管理费用及必要支出,其余盈利全部分给贫困户。今年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29.25万元,为19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

按照中、省、市、县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省、市、县产业扶贫督导考核发现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增加收入为重点,结合“百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狠抓整改工作,全面提升我镇产业扶贫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增强所有经营主体的带动脱贫能力,总结提炼产业扶贫特色亮点,形成品牌效应。二是全镇对产业脱贫户的帮扶措施进行一次“回头看”,施策不准的及时调整到位;对发展产业能力不足,不能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及时引导通过加入经营主体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督促完善村、户产业脱贫帮扶台账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规划。三是根据全县产业脱贫“110”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镇上及时与10名技术包村干部(贫困村各1名,非贫困村共2名)进行了对接,干部及时到村到户,对贫困户产业培训需求进行了摸底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以贫困户为单元,分类施策,精准服务,坚持贫困户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争取对270户产业脱贫户,开展全方位、多轮次的技术服务,确保每个脱贫户掌握1门生产技能,每个脱贫村培养1名技术能手,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现在大多数特色产业分布零散,集中连片的基地少,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体系。产业基地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部分产业基地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粗放式经营,种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市场融入效果不明显,产品销售不稳定。产业扶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市场的调研考察不到位,导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明显,有一窝蜂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围绕解决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来着力做好产业扶贫,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扶贫,为贫困户增收夯实基础。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三

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二)乡里多次召集了各村书记、主任就下一步产业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就各村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走出各村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释放出来,做到“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下一步我乡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和资源,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四)xx村、xx村具有种植油茶的悠久历史,为提高油茶产量,重点依托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抓好油茶低改,提高茶油生产质量和茶油品质及出油率,让茶农增收致富。

(五)xx村计划把村里14户红卡户和部分蓝卡户全部吸收进来,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四

澄城地处渭北旱塬东北部,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万亩,辖9镇1办163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县。20xx年17个贫困村摘帽,5817户21182人脱贫,现有贫困村77个,贫困户7700户25435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贫困户增收脱贫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因村制定,因户施策,在产业扶贫工作上有思路、有办法、有实招、有看点,产业培育主业突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种产业扶贫模式。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产业帮扶中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结合资源禀赋,通过支部引领,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户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特色产业,配套实施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提升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通过扶持,打造出了澄城县柏门村冬枣产业扶贫园、寺前镇和家楼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吉安城村苹果产业示范基地、段庄村金银花示范基地等。截止目前,发放产业直补资金3063万元,扶贫10000余户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大棚、特色产业等。

成立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和《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对有劳动能力、技能素质和个人信用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1-5万元限期三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截止目前,全县风险补偿金达到1400万元,累计发放到位扶贫小额贷款资金1.2亿元,扶持和引导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

在贫困村建立互助协会,既填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解决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支部引领,协会资金支持,对有劳动能力、需求资金少、年龄偏大、在金融机构贷不到款的贫困户发放5000-10000元小额借款,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建立1个县级互助协会和105个村级互助协会,入会农户达7278户,其中贫困户4615户,贫困户入会率达62%。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4858万元,累计为4100户会员发放借款7962万元。扶持设施大棚420座,标准化圈舍260座,发展庭院式养殖1840余户,新栽苹果8500亩,杂果5300亩,种植中药材6600亩,有效解决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不足难题,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助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思路,采取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在澄城县新农富专业合作社,选定4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利用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每户贷款5万元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一次为其提供30头仔猪(每年二个批次),同时搞好生猪的防疫、饲料配送、育肥猪保险等服务,确定出栏保护价和保底利益保障(100元/头),使贫困户彻底摆脱市场风险和疫病困扰,在无需投资的情况下,保证户均最少2万元利润收入,帮助带动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采取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群众分红的办法,投资10亿元建设了拓日新能农光互补项目,对3418户贫困户进行扶持,每户每年可获得3500多元分红。项目建成后,贫困户可以在土地流转中受益,可以得到入股分红,可以在农光互补项目中打工,实现了多层次收益,确保了稳定脱贫。

通过村支部组织村民确定产业,主导“三变改革,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建扶贫园,吸纳本村所有贫困户入园参与经营。全县共有27个村1082户贫困户依托园区有了增收产业。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重要举措,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今后,我们一定要深入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五

6、推广特色优质农产品4个(次、件);

7、新增农机动力100千瓦;

8、新建和改建人工饲草基地1900亩;

9、新建益农信息社27个;

11、新建或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个。

1、完成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250人。

2、完成新建或改建百公里产业示范基地1、05万亩,完成新建和改造农业产业基地0、16万亩,累计出栏牲畜1、62万头(只、羽),新建益农信息社27个。新招聘特聘农技员2人、目前正在做前期方案工作,6月30日前完成。完成改造林业产业基地100亩。

3、完成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调整、充实、全覆盖选派驻村农技员,完成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遴选等前期工作;指导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帮扶、示范基地运行;6月30日前报送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名单、半年小结。

20xx年我县产业扶贫项目已投入资金790、6万元用于产业发展。

1、抓产业规划编制,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引导贫困户发展市场行情好、增收见效快、“长中短”相结合的产业项目,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致富产业。

2、抓产业主体培育,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

1、农牧民受传统种植因素影响,种植积极性不高,导致项目落实困难。建议继续加强宣传教育,让贫困户、贫困人口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发钱、发物,而是要走造血式扶贫之路。

2、农业科技人员断层现象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工作发展的需要。建议加强现有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推进未完成项目力度,确保各项产业项目10月底全面完成。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六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召开联席会议,并征求各镇(街)、村的意见,制定《xx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xx区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和明确扶贫产业项目等相关措施,派出8名科技特派员到各镇(街)、村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3、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扶贫+”模式。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多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组织防城港市郑氏养殖有限公司、防城港市宝兴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在各自的产业基地设置工作岗位,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二是由企业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科学种养技术、岗松编织工艺技术等。

4、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村民合作社和各种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指导贫困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村民及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白沙村组建了力星和创富种养2个专业合作社、山新村组建了新富养殖专业合作社、栏冲村组建了海源水产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区共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94家,新增10家,家庭农场54家,新增11家。三个贫困村的村民合作社的设立工作已于10月份全部完成了选举、公示、登记、备案、刻制印章、银行开户等工作,每村50万元的村级集体发展基金转入合作社账户,10月27日三个贫困的村民合作社与区城投公司旗下的捷骏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其他业务工作。

5、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村级集体资产整合、电商平台建设。

6、精心组织,严密部署。产业发展专责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专责组根据工作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七

xx县农业局从20xx年4月开始部署扶贫工作至今,产业扶贫及相关扶贫工作主要开展在以下8个方面:产业扶贫项目入库、冷凉蔬菜产业规划、京蒙对口帮扶对接、实用技术培训、驻村工作队建设、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培育、政策宣传。

6月28日与市农牧业局刘明珠科长一行在xx县扶贫项目库的基础上制定《xx县农牧业产业三年实施方案20xx-》共104项目,涉及资金达3.96亿元人民币。9月8日我局到市农牧业局再次编写项目入库情况,将各科室计划项目与乡村振兴整形战略项目内容相结合再次制定产业扶贫项目,共涉及46大类,需要资金13.1亿。产业扶贫项目库在今后会随着政策与形式的变化继续修改填充,以求做到符合实际,争取产业扶贫利益最大化。

二、冷凉蔬菜产业规划。

6月12日与市农牧业局经管站站长薛秉仁在xx县农业局召集全县蔬菜种植大户商讨种植意见,制定《10万亩冷凉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冷凉蔬菜作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有一定的`市场远景,同时在团结乡蔬菜种植经验基础上进行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可实现20xx脱贫就业岗位,创收脱贫。

三、京蒙对口帮扶对接。

京蒙对口帮扶是一次人才、技术、管理、资源上难得一遇的机遇,近日落实了北京市振华国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与振华集团园艺公司洽谈的万亩菊花种植项目也在落实中;对接了北京市有意向的企业,北京“美菜网”(农畜产品仓储、销售)、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北京京西北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乡村旅游)、北京绿富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园)、北京市延庆区“世园会”承办单位(高中抵挡花卉种植、配送)等企业。

四、实用技术培训。

8月5日,我局在察尔湖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班,主要内容是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贫困户应该如何走上致富道路。xx县农广校20xx年4月8日对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和青年农场主的培训对于产业扶贫都有一定程度拉动作用。

五、驻村工作对建设。

农牧业局派出三支驻村工作队,牢记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脚下沾满三个村委会大地的泥土,以饱满的热情,扑下身子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走到田间地头,教农民防虫治病知识,从一件小事做起,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农民需要农用物资帮助,农牧业局及时为包扶的三个村小夭子村、小梁子村、西三道沟村115户贫困户每户解决化肥2袋、喷雾器一台,接下来农牧业局三支工作队帮助三个村委会建设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流转,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领头带动吸收贫困户打工、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深入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农牧业局三支驻村工作队为创新扶贫方式,拓展扶贫举措,以提高农民勤劳致富的激情,扶贫必先扶志的主导思想。邀请专家教授,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美丽察尔湖为农牧业局所包扶三个村50多名贫困户代表开展了“第一期精准扶贫专题技能培训班”,这次培训提升了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勤劳致富的思想。4月20日农业局驻村干部制定了《内蒙古xx县店子镇西湾村冷水鱼养殖扶贫项目初步方案》计划在西湾村发展冷水鱼虹鳟的养殖,以扩大贫困户收益。20xx年9月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一期工程规划实施并排6个标准水泥鱼池,每个水泥池60平方米,总共建设面积360平方米,预计9月20日完工,9月25日准备引进虹鳟鱼和史氏鲟鱼进行试验示范。

六、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

8月xx县农业局开展《xx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相关准备工作。计划全县土地流转40万亩,土地承包费用达到1个亿,带动农民打工人数上到20万人次,入股分红每个贫困户纯收入20xx元,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必将推动县经济的大发展。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4500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和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流动资金5000万元。企业自筹10000万元,申请政府投资40000万元。

七、龙头企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培育。

1、龙头企业察尔湖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建有机蔬菜温室大棚65座,滴灌露地蔬菜种植200亩,农作物种植面积7619亩。种植经济林530亩,其中大东梁采摘园180亩,总投资2400万元,需要政府支持1400万元。以李子、大结杏为主,妈奶沟采摘园350亩,以李子、苹果为主。

内蒙古察尔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城关镇哈拉沟、杏花沟、阳坡3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659户农民,牵头组建了察尔湖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困户279户,736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为主体的运营模式,根据依法自愿原则,带动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同时就地转化为基地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获得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2、雄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店子镇牙代营村,总投资550万元,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1020亩,其中种植区约740亩、养殖区约80亩、采摘区约200亩,以订单合作方式带动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xx-2020计划建立杂粮(藜麦、小米等)加工车间,建设地点位于xx县店子镇牙代营村,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用于加工包装周围农户藜麦、小米。预期带动周围贫困户100户,每户增收100元。需要政府扶持70万元。

八、政策宣传。

5月24日左右,xx县农牧业局陪同扶贫办等相关单位到xx县九个乡镇进行产业扶贫政策宣讲,普及相关政策法规。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八

石首市连续五轮“三万”活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县市。在第六轮“三万”活动中,该市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聚焦精准扶贫,突出产业培育,通过科学谋划、汇聚优势、加强培训、创新机制,努力培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实现了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和集体增收的共赢局面。

1、水田扩大综合种养。通过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模式,逐步向优势产业转型,努力实现调优提质增效。实行“水复旱、水改旱”8万亩,发展“稻?虾(蟹、鳅、鳖、鸭)”等稻田综合种养20多万亩,覆盖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调关镇发展虾稻连作7万亩,仅水田养虾亩平创收3500多元。高基庙镇发展水稻制种3000亩,建成全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团山寺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发展绿色农业,新增再生稻1万亩、稻鸭共育2000亩。

2、旱地主推果蔬产业。当前棉油种植效益低下,全市大力推进旱地结构调整,新发展瓜果面积2万亩、蔬菜面积5万亩,逐步建成万亩设施果蔬、万亩西兰花、万亩冬(南)瓜、万亩甘蓝等特色农业基地。充分发挥康星西兰花、南鑫蔬菜、天字号瓜蔬、群发南瓜、福友蘑菇等品牌优势,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加速脱贫致富。

3、山林发展生态休闲。以国家级保护湿地天鹅洲、省级旅游目的地桃花山和白鹭栖息地六虎山等优质生态资源为重点,大力培育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生态旅游产业,变产区为景区、变民房为客房、变产品为礼品,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增收脱贫。新发展农家乐145家,开发桃花山三菱湖湿地公园,建成荷花观赏区1000亩、桃林赏花区2000亩、泛舟游览区5000亩,年接待游客50万人,创收6000多万元。

该市谋划和推动产业发展,特别注重发挥镇村的主体作用、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和部门单位的帮扶作用,真正形成了上下齐心、优势聚集、共谋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

2、市场主体竞相带动。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投3.6亿元,带动周边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养,实现增收致富。大垸镇天字号瓜蔬合作社引导秦黄线3个村新发展蔬菜基地1000亩,帮扶贫困村古长堤村建设蔬菜大棚80亩。小河口镇组织5家合作社吸纳会员1170人,其中贫困人口345人,其中群发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6000亩,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社员人均可增收1.4万元。调关镇元丰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带动267个贫困户入社、入股、劳务、种植、流转等,获得土地流转和劳务工资双份收入,并与29户贫困户实行种植产销对接。

3、部门帮扶尽其所能。采取财政奖补、单位帮扶、支农捐款、金融扶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户自筹等办法,筹集整合各类资金11.9亿多元,投入扶贫攻坚和产业增收,实现融资投入“大聚汇”。增加信贷投放,相继投放了5000万元“助农贷”、1000万元“扶贫贷”等支农贷款,为带动脱贫产业的市场主体贷款2.4亿元。落实单位帮扶,各级工作队为联系村新引办各类经营主体1100多个,落实帮扶资金1361万元,一半以上用于生产发展。省供销社工作队结合白洋林村实际,重点发展虾稻、皱皮柑、散养土鸡三大产业,新发展龙虾2000亩、皱皮柑1万株、土鸡1.5万只。市财政局工作队联系绿源蔬菜合作社,在杨家潭村建立产业脱贫示范基地,新建蔬菜大棚220个,实现了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全覆盖,每个大棚年增收1万元左右。

针对部分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生产缺少技术的问题,该市逐一摸底,分门别类,组织有关部门会商,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做到参训对象精准、定向培训到人、资料分发到户。

3、创业就业培训注重“高精广”。力求技术含量高、参训人员精、创业平台广,通过整合人社、农业、教育、扶贫、商务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就业技术培训5100人次,在参训的1000多贫困人口中已有200多人自主创业增收。以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市为契机,动员电商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平台发展电商营销,带动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留守妇女、贫困人口等2067人就业。

发展主导产业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推动机制。该市重点在项目整合、跟踪服务和工作问责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并狠抓落实兑现。

1、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开展“三合三创”的实施意见》(即整合项目,创新投入机制;整合资源,创造聚集效益;整合力量,创优发展氛围),重点集中一批项目资金打造石首“三农”发展的特色与亮点,切实破解之前项目资金分散使用、“撒胡椒面”等现象。今年整合项目资金5亿元,重点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培育、农业示范、生态保护、农水建设等十大工程。每项工程都明确一个重点区域和投向,其中扶贫开发重点投入41个贫困村;产业培育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的乡镇;农业示范重点支持久合垸果蔬之乡和团山寺镇绿色发展模式;生态保护重点支持“绿满石首”、湿地和湖泊保护;农水建设重点推进骨干沟渠疏洗、村级泵站升级改造和联合垸片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2、跟踪服务贫困对象。按“项目到村、受益到户”的要求,重点扶持贫困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20个,把产业扶贫项目补助与促进低收入农户直接增收相挂钩。强化低收入农户动态服务,实行全年监控,对中途因病因灾返贫的对象,重新纳入帮扶范围,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对增收取得一定成效,已脱离贫困的对象进行密切跟踪,防止返贫。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全市5983个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其中仅龙虾养殖就使1300多个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子”。

3、实行产业发展问责。该市结合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引办主体、带动农户、产业增效等为重点,明确了乡镇、部门、村场发展主导产业的年度目标任务和考评验收办法,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评,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三农”和“三万”工作考核,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严肃问责。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十九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加快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区结合区情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公司与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共同合作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大型汽车修理厂),以固定投资收益及入股分红合作的方式增加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达到5万元以上。

(一)是根据区情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企沙镇的山新村、光坡镇的栏冲村、王府街道的白沙村是我区的三个贫困村。贫困村底子薄,发展集体经济的可利用资源缺乏。如何发展好贫困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是xx区重点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xx区工业发展态势更加向好,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进驻企业日益增多,大型物流车辆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园区内提供大型物流车辆检测、维修、保养及停放等配套服务的企业少,导致很多物流车辆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及妥善临时停放,物流车辆乱停于周边公路,既影响园区环境,也形成交通安全隐患。在园区内建设大型汽车修理厂解决物流车辆的维修、保养及停放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优化园区环境的必要举措。同时,发展大型汽车修理厂可以作为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也在xx区上下形成共识。

(二)是“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我区今年积极筹措了150万元,拨付每个贫困村50万元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并制订了《xx区大型汽车修理厂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目前xx区政府已审定通过该方案,正进入前期工作实施阶段。按照方案,三个贫困村集体(村民合作社)以150万元入股到与xx区城投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350万元,xx区城投公司出资200万元占股57.14%,三个村集体出资150万元占股42.86%(各占14.29%);现阶段主要建设经营项目就是位于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大型汽车修理厂。项目占地50亩,计划总投资470万元左右,主要收益为停车泊位收益、商铺出租收益及车辆维修收益,测算年收益(净利润)为140.58万元。公司每年根据盈利情况分红,各贫困村集体所得分红,必须提留50%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其余的50%作为村集体办公和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投入。

(三)是“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就业渠道。新公司同时采取业绩奖励机制,提取盈利的10%作为业绩资金,引导三个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和农户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如成功引进客户且完成业绩订单的,新公司登记在册,当年年底根据盈利情况、各村集体(村民合作社)总业绩进行分红和分享业绩奖金,再由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奖励引进客户并完成业绩订单的农户个人或团体。根据目前的规模,新公司管理人员及职工共为13人,通过培训后将优先接收贫困人口中适合人员就业。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二十

xx县农业局从20xx年4月开始部署扶贫工作至今,产业扶贫及相关扶贫工作主要开展在以下8个方面:产业扶贫项目入库、冷凉蔬菜产业规划、京蒙对口帮扶对接、实用技术培训、驻村工作队建设、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培育、政策宣传。

6月28日与市农牧业局刘明珠科长一行在xx县扶贫项目库的基础上制定《xx县农牧业产业三年实施方案20xx-2020》共104项目,涉及资金达3.96亿元人民币。9月8日我局到市农牧业局再次编写项目入库情况,将各科室计划项目与乡村振兴整形战略项目内容相结合再次制定产业扶贫项目,共涉及46大类,需要资金13.1亿。产业扶贫项目库在今后会随着政策与形式的变化继续修改填充,以求做到符合实际,争取产业扶贫利益最大化。

6月12日与市农牧业局经管站站长薛秉仁在xx县农业局召集全县蔬菜种植大户商讨种植意见,制定《10万亩冷凉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冷凉蔬菜作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有一定的市场远景,同时在团结乡蔬菜种植经验基础上进行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可实现20xx脱贫就业岗位,创收脱贫。

京蒙对口帮扶是一次人才、技术、管理、资源上难得一遇的机遇,近日落实了北京市振华国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与振华集团园艺公司洽谈的万亩菊花种植项目也在落实中;对接了北京市有意向的企业,北京“美菜网”(农畜产品仓储、销售)、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北京京西北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乡村旅游)、北京绿富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园)、北京市延庆区“世园会”承办单位(高中抵挡花卉种植、配送)等企业。

8月5日,我局在察尔湖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班,主要内容是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贫困户应该如何走上致富道路。xx县农广校20xx年4月8日对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和青年农场主的培训对于产业扶贫都有一定程度拉动作用。

农牧业局派出三支驻村工作队,牢记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脚下沾满三个村委会大地的泥土,以饱满的热情,扑下身子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走到田间地头,教农民防虫治病知识,从一件小事做起,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农民需要农用物资帮助,农牧业局及时为包扶的三个村小夭子村、小梁子村、西三道沟村115户贫困户每户解决化肥2袋、喷雾器一台,接下来农牧业局三支工作队帮助三个村委会建设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流转,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领头带动吸收贫困户打工、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深入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农牧业局三支驻村工作队为创新扶贫方式,拓展扶贫举措,以提高农民勤劳致富的激情,扶贫必先扶志的主导思想。邀请专家教授,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美丽察尔湖为农牧业局所包扶三个村50多名贫困户代表开展了“第一期精准扶贫专题技能培训班”,这次培训提升了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勤劳致富的思想。4月20日农业局驻村干部制定了《内蒙古xx县店子镇西湾村冷水鱼养殖扶贫项目初步方案》计划在西湾村发展冷水鱼虹鳟的养殖,以扩大贫困户收益。20xx年9月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一期工程规划实施并排6个标准水泥鱼池,每个水泥池60平方米,总共建设面积360平方米,预计9月20日完工,9月25日准备引进虹鳟鱼和史氏鲟鱼进行试验示范。

8月xx县农业局开展《xx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相关准备工作。计划全县土地流转40万亩,土地承包费用达到1个亿,带动农民打工人数上到20万人次,入股分红每个贫困户纯收入20xx元,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必将推动县经济的大发展。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4500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和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流动资金5000万元。企业自筹10000万元,申请政府投资40000万元。

1、龙头企业察尔湖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建有机蔬菜温室大棚65座,滴灌露地蔬菜种植200亩,农作物种植面积7619亩。种植经济林530亩,其中大东梁采摘园180亩,总投资2400万元,需要政府支持1400万元。以李子、大结杏为主,妈奶沟采摘园350亩,以李子、苹果为主。

内蒙古察尔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城关镇哈拉沟、杏花沟、阳坡3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659户农民,牵头组建了察尔湖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困户279户,736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为主体的运营模式,根据依法自愿原则,带动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同时就地转化为基地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获得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2、雄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店子镇牙代营村,总投资550万元,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1020亩,其中种植区约740亩、养殖区约80亩、采摘区约200亩,以订单合作方式带动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xx-2019计划建立杂粮(藜麦、小米等)加工车间,建设地点位于xx县店子镇牙代营村,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用于加工包装周围农户藜麦、小米。预期带动周围贫困户100户,每户增收100元。需要政府扶持70万元。

5月24日左右,xx县农牧业局陪同扶贫办等相关单位到xx县九个乡镇进行产业扶贫政策宣讲,普及相关政策法规。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二十一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阆委办发〔20xx〕12号)和《中共阆中市委办公室、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双联”、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和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阆委办发〔20xx〕25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负责思依镇大益湾村和河楼乡牛鼻梁村的驻村帮扶工作。现对我局20xx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

全市“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部署之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莫邦国任组长,副局长徐大钊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大益湾驻村帮扶工作组和牛鼻梁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并向2个村派出了“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上在过去的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经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局先后三次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对贫困户家里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全村符合精准扶贫条件的人数,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名单进行了公示。

(二)摸清现状,制定扶贫规划。

莫局长和徐局长多次深入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了解实际情况,与乡党委政府交换意见,共同规划精准扶贫项目,与村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把实施林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统一。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阆中市林业局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大益湾村工作计划》和《河楼乡牛鼻梁村20xx—20xx年帮扶规划》。

(三)抓党建、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针对过去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的实际,指导帮助大益湾村、牛鼻梁党支部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争取上级项目,筹集资金2.7万元,维修了村支部活动室、村委办公室、会议室、整理了村农家书屋。村上原来安装远程教育系统年久失修,已多年不能使用,又投入0.7万元进行了改造,让全村党员可以到支部开会、看书学习、上网看新闻,了解各类信息,一些老党员说现在党员活动有阵地,支部成了真正的党员之家。

(四)印发便民服务卡,为百姓解忧分难。

针对以往村干部,上门走访时间少,老百姓找干部要跑路的现状,安排每位村干部每月至少5天,走访农户。针对在村老百姓年龄大,记忆力弱,我们印发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将村社干部的联系电话印在上面,老百姓有事不再跑路,一个电话轻松搞定,村社干部上门服务。从印发便民服务卡以来,村干部为老百姓代办事项十余件。

三、利用林业发展资金,实施富村项目。

(一)大益湾村扶贫项目开展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林业项目资金30万元帮扶大益湾村实施扶贫项目。新建垃圾池16口,整治6社山坪塘一处,修通6&md随笔日记ash;11、12社断头路土路基础2公里,改造增设302线1、2社聚居点低压变压器一台。二是发展养殖业。根据当地人少地多,撂荒地多,林地草资源非常丰富的实际,成立了牛羊养殖互助社,实行技术、劳力、场地、资金(扶贫款)入股分红,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整村推进。已发展养牛重点户1户,第一批可出栏100头;养羊大户1户,已落实120只,一般养羊户50余户,每户养羊2—3只。已经联系好华珍食品公司,保证牛、养收购。三是发展核桃产业。争取四川省农发项目资金,利用本地撂荒地发展核桃100亩,已联系好引进核桃良种蜀苑三号、四号,种苗款全部由项目支付。预计5年后进入丰产季,每亩产商品干核桃400斤,亩收入可望达到4000元。

(二)牛鼻梁村扶贫项目开展情况。

一是发展蔬菜种植业。我们支持引进四川金穗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本村建立蔬菜基地,公司已提供种子、肥料、技术,已集中种植良种花菜50亩,分散栽植100亩。白菜50亩,并签定保护价收购协议。争取20xx年种300亩,20xx年种500亩。二是实施森林抚育间伐项目。我们还实施20xx年森林抚育补贴项目500亩,补贴资金5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让不长草的过密的林地内,长草作为山羊饲料。同时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基础。预计20xx年实施500亩,20xx年种500亩。三是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积极争取将我村列入四川省88个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也是我市唯一纳入该项目的行政村。我村以升钟湖为平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我们深知,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20xx年,我村利用移民后扶项目,投资295万元,建设沿湖旅游公路2km、村主干道3.83km。筹资40万元,修建社道1.58km。修建垃圾集中收集池16口,建设入村牌坊2处。

(一)完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我局将结合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实际情况和中、省、市有关政策,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20xx年度精准扶贫计划,为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的整体发展和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出实实在在,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的好“方子”。

(二)创造工作条件,抓紧实施帮扶工作。

结合我局分户帮扶方案,创造条件,落实驻村联户帮扶机制,让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户一对一制定帮扶计划,真帮实干,尽快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三)发挥山林资源优势,抓好扶贫政策机遇。

通过筛选、包装、策划,积极申报扶贫项目,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民生工程。积极挖掘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潜能,全力打造我局扶贫的新亮点,力争将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促考核。

进一步落实完善“精准扶贫”责任制,驻村帮扶工作制,完善档案管理,加强协调管理,加强督促考核,形成全局上下人人抓扶贫,真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热门22篇)篇二十二

201_年,我市认真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_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4.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45亿元,信贷资金1.14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5.53万人。目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5.3万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28公里,蓄水池63口。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对招商落地企业,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全方位服务招商企业。二是积极回引创业人士。借鉴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全民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针对在外成功人士特点专门制定推介项目库,积极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农,带领乡亲增收致富。三是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提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水平,推动贫困群众创业。坚持就近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积极拓展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农民朋友积极投身巴山新居聚居点、重点镇、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广大贫困群众就地务工、家门口挣钱。

(三)强化服务保障,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基金,重点从奖励资金、项目整合、金融扶持等方面,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二是加大项目整合。整合新农村示范县(区)、扶贫连片开发、乡村道路、小农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坚持用地优惠。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其所获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按照审批规划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修建用于种养业生产和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的,其占地按照农村三类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办理相关手续。

(四)创新建设机制,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土地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权量化、分红、租金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探索反租倒包零租金机制,对农户入股的原承包地,在不伤害已栽植苗木的前提下自收自种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并免收租金。二是探索产权改革推动机制。围绕构建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规范搭建县(区)、乡、村三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担保公司和产权评估机构,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八权一股”证书,规模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是建立市场带动机制。按照市场法则,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引进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会员制销售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支持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深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新销售方式,实现农产品线下实体营销、线上网络营销、举办节庆营销、借力境外营销等相结合,增加销售额。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对贫困户的带动能力较弱。

(二)产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我市地处盆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金银花、核桃、茶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经常遭受干旱、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袭击,产业基础较为脆弱。

(三)市域经济总量小,资金投入不足。我市所辖县(区)均属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市域经济总量小,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经济和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产业经营水平低,现代农业体系不健全。因利益驱动,企业与农户彼此缺乏信任,产销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和有序流转刚刚起步,与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一)经营集约化,在推动土地规模上求突破。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贫困山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在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四荒”开发等方面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抵押、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集团化,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上求突破。树立集团经营理念,打破地域界限,有效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围绕“六大”特色产业,以县为单位,培育一批又发展潜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逐步改变企业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提高效益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品牌市场化,在提升农产品竞争实力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巴食巴适”区域品牌,尽快出台区域品牌管理使用办法、积极争创1-2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商标,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扩大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农产品增收致富的路径。

(四)经营标准化,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求突破。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是用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技术化。鼓励经营主体健全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生产体系。探索利益分配市场化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服务者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联结在一起,以追求产业整体利益,推动广大贫困群众增收。

相关范文推荐

    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通用23篇)

    报告范文的写作要准确全面,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语言简练,能够给读者带来清晰明了的阅读体验。下面是一些来自专业人士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免除担保责任协议书(通用19篇)

    担保合同是担保行为的重要依据,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提前做好风险预测和控制。最后,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以上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甲方与乙方所签订

    app推广活动策划(精选19篇)

    活动策划需要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从中获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活动策划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保险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优质20篇)

    保险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估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保险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

    模拟仿真实训报告(精选18篇)

    在工作和学习中,报告范文对于记录和传达信息至关重要。这些报告范文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撰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实习内容:人机对抗,群体对抗(一)人机对抗

    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用14篇)

    通过阅读和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下总结范本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提升了总结的文采和形象感。近年来,双减背景下的课堂

    公司股权认购协议书(模板23篇)

    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保持竞争力。请大家阅读以下公司总结范文,了解不同行业和规模的公司在总结中的表达方式。丙方:________。根据《中

    水务局工作计划和目标(实用20篇)

    在工作计划书中,我们需要详细描述工作的目标、计划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负责人和资源需求等信息。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计划书范例,对比

    酒店开业主持词开场白(通用21篇)

    2.在过去的一个阶段,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现在是时候总结一下我们的成果了。希望这些资料对你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女)今晚我们xx酒店的全体

    起诉状孩子抚养费(实用17篇)

    范文是一种可以供人们借鉴和模仿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我想我们需要一些范文来作为参考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