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ZS文王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

在当今社会,公益事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公益组织的介绍和评价,供大家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参与机构。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一

摘要:基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环境,本课题将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这三者结合起来思考,试图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重要特征和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加以考察、探索,以寻求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良之策。借助于调查研究和反思实践等主要研究方法,课题主持者经过了纯粹文本、专题网站、问题驱动、面向探究和发现建构等五个阶段的实验之后,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三主一体”的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呈现了该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关于该模式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课题实验者认为学科课程、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三者的有机整合是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人概括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有人则概括为“重教轻学、重知轻感、重左轻右、重内轻外”,甚至还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样的概括,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学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性、周期长时性和内容综合性等重要特征,只有正确面对语文学科在当下环境中具备的资源丰富、思想多元、载体纷呈等现代特征,才能教好语文同时也让学生学好语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它必然带来现代语文教育的科技化,这是教育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从网络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来看,还是从教学双方非课堂时间对网络不自觉的沉迷而带来的潜在效果看,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现代与传统的境地。但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事实却是一方面似乎拒绝科技时代的到来,迷信着语文是“觉悟的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将科技对于语文的作用神化了,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忽视了人类是思想的动物的基本道理。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两个极端认识,我们的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问和失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作为现代科技重要成果的网络与作为传承人文精神重要载体的语文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中学语文教学之道,在四年前的课题建构阶段,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尤其是意识到必须着手进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当时的基本状况是,对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是基本孤立的,最好的研究者们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普遍模式和教学设计等,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三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理论建树上的代表人物分别有祝智庭、何克抗和霍益萍等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进入到一个阶段之后,开始有人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这些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以阐发,于是三者开始走向融合。问题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学科课程与其它因素整合的具体实践比较缺乏,理论融合的作用也不甚明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基本模式和教学设计应当是怎样的,是否具备其独特性,对于改进当前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等等。本课题实验从此出发,寻求整合与创新,试图获得有益于当代语文教学的某些策略。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网络引入语文教学,研究信息科学与语文教学的科学耦合,提高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建设者;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将建构主义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络,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建构原则。课题实施之前和过程中,我先后界定了本课题的一些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课题顺利而科学地开展。

1.网络环境。

在本课题研究中,网络环境一方面指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包括网络自身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留言簿、聊天室、bbs、e-mail以及后期兴起的blog等;另一方面指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赖以开展的背景。网络环境除了上述技术性和情境性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作为时代文化的背景性意义。形象地说,盛行网络的技术产生了盛行的网络文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时代的空气。本课题实验主要依靠因特网和校园网实施教学活动。

2.语文教学。

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与学两个主体方面均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中,“教”不排除教师必须进行的讲授行为,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也不排除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灌输,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学生的自学与研究。这种语文教学更多地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索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始终受制于网络环境。

3.网络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师生双方的主要活动阵地,一般指教室;在本课题研究中,“课堂”的外延扩大了,内涵也有变化,它是运用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这个“课堂”是在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甚至可以说就在网络上,在某一个专题网站或者bbs上,即所谓“网络课堂”。实际的课堂建在网络上,网络中有虚拟的课堂,这是网络课堂的两重含义。

4.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有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作品学习过程的研究式学习,也就是说它既有“求真”式探究、“寻疑”式探究,也有重在语感的培养和积淀的“品味”式探究。作为课堂学习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本课题重在探究从教材出发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而且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网络为主要教学环境的语文活动。

5.“虚实相融”的学习环境。

这里的“虚”是相对于“实”而言的。“实”指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虚”指的是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的学习环境。“虚实相融”的学习环境有着物理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物理性体现在需要通过一定的电讯技术经由互联网连接到世界各地学习资源的计算机设备;学习者通过这些设备查询有关资料、与其他人士进行交流。人文性体现在教师科学地组织各类信息,使其转化为有效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并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促进学生发展。本课题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活动,但不排除网络应用过程中或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所处的真实环境。很多教学活动是在网络环境与真实环境中同时进行的。

广义地看,凡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语文教学活动均可称之为“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将一堂讲授型的课共享给另外一个课堂的样式,还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加工样式,或者基于网络应用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等等都属于“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首先是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语文学科教学之中的实验研究,其次是实验这种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中渗透与开展的可能性。它是一个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题。换句话说,这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影响与作用的一个实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条件分析。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现实本身,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是本课题的主要理论支撑。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建构的多元创造,注重学习的互动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与传统语文教学的体悟式、讲授式、品读式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有助于语文教学的纠正。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因素,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在探索和协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建构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素养的目的。

2.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从语文教学的发展看,信息社会中网络作为最有活力和价值的媒体必然渗透到教育领域,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不仅无法拒绝这个媒体而且必然要走这条现代化发展之路。从学习方式的变化看,研究性学习带来的诸多问题是教师和图书馆无力解决的,让学生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探寻答案是教学趋势,这是实际需要。从实验硬件的配备看,我校有运行良好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并与互联网接驳,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硬、软件环境都随科技发展而不断升级更新,能保证实验始终走在网络发展的平行轨道上。从自身实践的情况看,课题主持者的教学能力强,使用现代媒体意识强,对相关理论理解较好,在申报课题前已经较多地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一些研究成果已见诸多家学术刊物,曾向全国同行成功开过本课题展示课。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1)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2)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

2.课题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适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呈现与特征剖析。

(2)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与基本特征。

(3)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教学方法。

(4)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建构主义的阅读与写作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为了解决传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运作原理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不断加强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渗透,试图以此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整个课题研究之中,我的基本思路可作如下表述:用已有的理论去观照教学实践,建构实验方案,探索内在规律,然后形成理性认识或学科内理论,再验诸实践,指导实践。具体说来,我主要运用了调查研究法、反思实践法和文献研究法等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课题实验的初始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主要指向如下三个方面:学习者状况调查――目前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与载体,学习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尤其侧重于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学习的现状与效果的调查。教学者情况调查――目前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与载体,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效率,尤其侧重于教学弊端、改进设想和措施运用等情况调查。基于网络环境语文教学革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调查――学校网络的建设与运用环境,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掌握程度,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于常规教学中网络介入的接受态度调查。在调查研究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相应的调查方式调查分析。由于实验对象是主持者自己的两个班级,所以开展个别访谈的条件比较好,不仅可以随时进行,而且访谈人数随需而定,也容易获取真实情况,;对同事、家长进行访谈的同时往往还兼以问卷法。为了比较全面、深入了解本课题开展时的现状与基础,在实验范围之内进行问卷调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本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教学实验提供改进策略的基础,现状分析只是手段。在本课题结题阶段,将最初的调查与中国传媒进行的最新网络阅读调查分析进行了比较,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本课题的实验意义和价值。调查研究之后,必须对所掌握的一手资料进行详尽细微的分析,从而确定整个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实际操作方案)。在试验过程中,每一个子课题或相对独立的试验阶段都必须认真贯彻这一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研究的顺利开展。

2.反思实践法。

反思实践法是在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我采用反思实践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子课题、形成假设,建构研究方案,从学情和理论等方面深入理解做好预案,严谨细致地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依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反思调节,通过实证和思辨同步进行以达到适度的理论概括和用理论改进实际工作的双重目的。反思实验法的方案和假设来自教育实际,又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和完善,再用来指导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反思实践法的起点是对教育实践的调查和总结,在有关理论指导下建构理论框架,然后在实施中进行评价和反思调节,完善研究的理论和方案,再进一步实践和反思,整个研究是循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个循环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建构、实施、评价和反思。“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计划实施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它包括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共同反思等三个层次。研究人员的反思所追求的是发现问题和一般的结论,在必要时对研究方案作出调整、修改。而实验教师反思是反省自身行为与设计要求的差距,使自己的经验进一步重构,追求的是教育活动的合理化、理论化。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深入思考后再开始新一轮研究。所以反思是一个循环圈的结束,又是新循环圈的开始,处于中介状态。这个课题中,我既是研究人员又是实验教师,所以理性思考和实际反思操作都由自己承担,虽然对自己理论储备和反思归因上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减少了两级层次中人员沟通可能带来的误读,利于课题顺利迅速的开展。

3.文献研究法。

在我进行本课题研究之初和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等都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样的,理论界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也已经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面对这些文献资料,我认真学习,细致分析,在理清基本理论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出了一些对于本课题而言是有价值的、可供课题研究参考的意见。但是,我也发现直接将这两者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进行的思考与探索还不十分充分,于是我就着手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存在问题加以进一步梳理,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进行研究,寻找可资课题研究的规律性和指导性的东西。我利用文献研究法,将搜寻掌握的多达上百篇的资料整理成网络与教育理论、网络与建构主义、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网络与语文教学、网络与阅读教学和网络与写作教学等多个专题,一方面做文献综述的研究,一方面做主题提炼和寻求依据的研究工作,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从中也获得了一些直接有益于本课题开展的宝贵财富。

六、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以网络阅读教学为例。

在研究性学习刚刚被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我在自己的摸索中发现,它所追求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理想境界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涵或者基本理念。由于当时自己对于互联网的兴趣正与日俱增,于是很自然的将互联网的种种好处与建构主义学习、研究性学习接合起来思考,我发现它们三者之间的契合实乃天成。在我的思考与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与互联网便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就是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中,互联网成为学生探索、体验、建构、交谈以及思考的工具,他们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与外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下面将以阅读教学为例谈谈课题的开展及反思实践的探索过程。这个探索过程中的实验研究对象为入学的高二(9)班学生和入学的高一(13)班学生。实验在两届学生当中持续,中间有一个融合过渡的阶段,其中第二届学生进入持续阶段之前的一段受培训过程略去,只陈述关于探索发展的这条线索。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胡塞尔现象学后期所大力倡导的“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在阅读活动中,文本沟通了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进而在两个“主体”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问答。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裂变”!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不仅对传统的文本阅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使长期困扰于“费时低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基于网络的文本阅读的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环境的开放性和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网络阅读强大的即时双向交互功能形成了网络阅读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特征。

基于文本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这个阶段笔者常常将自己网上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品资源推荐给学生,并组织学生上网浏览。这些精品资源主要是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网上评论和具有时尚或时事性质的文字等内容。在笔者的个人主页上还保留了第一批实验对象阅读篇目的某些痕迹(参见个人主页页面),只是这两个表格中的有关篇目是后来组织研究性学习时根据需要重新编辑过的。因为当初本地互联网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校园网始有雏型,家长和学校对学生接触互联网还持有观望态度,所以当初的主要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网络的热情和对网络资源的接受心理,使他们认识到世界在网络里成为一个可视的小小的村落,这个村落里可谓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广泛阅读,使得当时的实验对象几乎熟知网上所有的知名写手及其作品,他们在同龄人当中甚至产生了一种拥有非凡阅读经验的优越感。他们非常喜欢上这样的网络阅读课。

对这个阶段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网络阅读是不是必要的阅读形式,传统平面媒体阅读是否需要网络阅读的补充,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的网络阅读才是积极高效的,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网络阅读,网络阅读如何有效介入传统语文教学而不流于形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开始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网络阅读中,试图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和语文教学的效率。

基于专题网站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这是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初期,笔者对网络应用教学的理解还是比较机械和偏至的,主要体现是将网络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转换平台,进行资料搬家,本应写在教案簿子上的显示到了电脑屏幕上,本应消化吸收的搜索到的网络资源也被简单整合之后挂在一个课题之下。这样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专题学习网站也就诞生了,因为这个集中了同一课题资源的web综合体上还链接了基于校园网和互联网的两个bbs供学生讨论问题。教学清代散文《五人墓碑记》(参见个人主页)等篇目时,笔者就是采用了这样的网络教学方式。彼时彼刻笔者曾天真地认为这些东西放到网上去了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了。事实上笔者并没有将它作为资源供学生研讨,而是将它当作授课的脚本了。笔者非但没有觉得省力,反觉得花去了若干倍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效果并不比传统课堂教学来得更好,有些学生明显失去思考的动力、学习的压力和受到激励的活力了。

基于专题网站的网络阅读教学不再是纯粹的散篇阅读,也不再是纯粹的文本阅读,而带有了专题研讨性质,或者说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可能性条件。但是静态网页的更新速度慢,对于新鲜资源的灌入不是十分便捷,而且bbs的空间有限与发言审查制度使得交流不能以即时状态呈现,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但更主要的是笔者对于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层面,只是将网络作为一个可依赖的呈现工具而没有充分发挥它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没有将网络功能与人的能动性结合起来,某种程度上使网络处于一种被孤立和隔离状态。

基于问题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网络应用于教学也应当与其它媒体工具应用于教学一样,需要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笔者进行的第一步设计是网络教学问题化,这样使学生的学习不止满足于浏览教师准备好的专题网站内容或者学生自己搜索的网络资源,而是要将主要精力贯注于问题的思考以及讨论交流上。笔者在进行《〈宽容〉绪言》教学时即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即教师事先请学生对所学篇目提出问题,经过筛选之后的重要问题被发到个人主页的论坛上,上课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这篇课文的网络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学习本文要把握哪几个寓理形象?”等六个大问题,学生讨论非常积极踊跃,对问题的讨论也比较深入,甚至有很多新鲜独到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尤其是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表现出了投入的勇气,学习效果很好。不少学生表现出了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同和渴望。(详情参见个人主页bbs《〈宽容〉绪言》网络教学的主要讨论页面)问题教学法的介入使得网络阅读教学终于获得了生命,开始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问题的介入使得学生有东西可学而且有路径可循,再加上参与和发言的广泛性、交流和反馈的即时性,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是网络给阅读教学带来的令人惊喜的一面。但同时笔者又在思考另外一些相关问题,即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仅仅是讨论空间和介质的简单转换,先前实验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与专题网站的建构是不是可以成为这种问题介入式的网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这样整合起来它的运作又会是什么样的模式等等。寻求整合,以挖掘网络环境对于语文教学的潜能,这样的思考使笔者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视野之中,作者在“惟存教育”的启示下找到了新的实验点。

基于探究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引入webquest模式是我着手整合实验成果和拯救课题实验进入高原现象的重要手段。webquest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这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并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仅从模式定义看,它已经将我所思考的若干问题含括进去,指向了网络,指向了资源,指向了主题,指向了探究。一个标准形式的webquest教学设计包括选题介绍、任务描述、相关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方式和交流总结等七个部分,其中前三要素是活动前提,过程描述和学习建议是探究学习的关键,评价总结是对目标与过程的测量和反馈。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和学习任务在这里可以得到更细致、生动的描述与呈现,学习资源模块的建立解决了海量信息与专题网站对课题研究的有效性问题,学习主题的确立和探究过程的设置保证了学习主体不被网络冗余信息与噪音干扰,评价与总结利于学生对所建构知识进行再认知和科学重组,对于新主题研究能起到指导作用。笔者所做的《〈宝玉挨打〉的webquest课例设计》(参见本报告附件一)和教学实践遵循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既解决了实验前期的存在问题,又将实验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阶段,课题研究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对于这个阶段的实验,我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这在《〈宝玉挨打〉的webquest课例设计》的反思板块中已有说明,这里还要再次引述以作为探索的一个必要的阶梯。首先是问题意识往往是学生最缺乏的,“设问提示”环节正是基于刺激学生“知困”的需要而设置的,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这种提示容易使这种开放式教学回到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老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初衷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可能被冲淡甚至瓦消。第二点想法是这个课例或者这个探究阶段的设计层级分明的特征可否生发一个高中阶段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的总体设想,即基于互联网的webquest形式分层探究阅读方案。如果按年级依照“高一设计突出探究的示范性、高二提升层次强调探究的指导性、高三阶段强调探究的自主性”的序列进行设计,这个“设定”的流程,能否展示完整的探究阅读过程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基于发现与建构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求正确结构和意义。”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这个意义上的发现与建构主义的自我建构有某种相通之处。在探索中从发现走向建构就成为了我必然的选择。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尝试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学习等三种主要模式时,坚持以开放促发现,以发现促建构,以建构促生成,以生成促发展的理念,将开放、发现、建构、生成和发展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阶段,同时又将它作为学生高中阶段自主学习建构意义的几个阶段,试图在发现和建构两个关键环节的支撑下形成内外两个循环,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网络阅读教学。笔者的《网络环境下〈宝黛初会〉的教学设计案例》(参见本报告附件二)就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做的这样的尝试。虽然本课题的外循环并没有纳入其中,但是它与上一阶段的《宝玉挨打》的网络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研究学习《红楼梦》既有示范性又有启发性,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红楼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尝试,这个尝试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上的陈述。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

这个课题的持续时间相对而言比较长,所以实验过程中实际实验对象跨了两届,实验时间是前一轮学生的后半段在校时间和后一轮学生的前半段在校时间。可以说,实验的某些方面实际上是有两批实验对象,这两批实验对象的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是两批人,而在于是两批分属于互联网络不同发展时期的人。这种研究对象的变化给实验带来了实验设计之初没有设想到的诸多影响,有利有弊。实验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是实验实施者没有更换,我一直是实验的主持者。但是,不同的探索阶段,实验主持者的经验值发生了变化,实验的工具甚至理论都发生了很大改善与进步,于是整个实验对于主持者而言,也是一个从探索到结论到再探索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而言,这个实验研究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性或者说是一个动态结果的呈现。

实验后的学生状况。

语文学习心理显著改善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学生表现出来的最强烈的特征。无论是实验之初的引导,还是此后的探究的需要,甚或是实验之余自觉的投入,学生进入网络世界之后的语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都有显著改变。学生不仅非常投入地阅读了教师推荐的网络文学,而且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快乐的网络冲浪,他们几乎跟随着网络文学发展的每一个脚步,饱览著名网络写手的时新之作。他们对于阅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非常投入地欣赏和批评他们感兴趣的网络信息。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课内外阅读很好地结合起来弥补不足,形成一种自觉提升语文素养的良好态势。因为抒发的需要,他们已经习惯了自由发言,无论是跟帖还是发布主题帖都有很惊人的数量,在笔者主持的课内讨论的论坛中他们的发言的痕迹就有泛滥之势,甚至发展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驰骋论坛的地步。很多学生的帖子质量之高进步之快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第二届实验对象的热情和投入更是非同一般,这在笔者主持的bbs、passboy和他们的个人主页与论坛中依然可以看到。

语文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也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学生表现出来的强烈特征之一。狭义上的语文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认读感知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评价和鉴赏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在经过网络语文教学锻造之后,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在笔者主持的《雷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的文学鉴赏课实践》(参见本报告附件三)案例与实践中,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有了积累聚变而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才有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专题的出现,像《〈雷雨〉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真情”辩议》、《从叹词看人物性格》、《〈雷雨〉主题史纵观与述评》等等。这在一般的语文课上是怎么也上不出来的效果,只有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实现。而评价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则是更令人头疼的,可是学生在网络上看多了想多了写多了交流多了讨论多了之后,碰撞出来的那些富有见地的品评实在不可小觑。在笔者主持的校本课程《网络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我们组织过一次交流汇报,围绕展开的主题是《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学生思想之新颖、成熟与深刻使得来自全国的数百名参加活动的专家无不为之震撼。

实验后的教师状况。

教学理念和视野的改变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并在网络教学中实践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后,笔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怀疑,表现出来的是悖逆和批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尊重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将自己作为教的主体。在整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则作为一个参与者、引领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出现,使得学生的自我建构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在全国观摩课《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中,笔者除了完成指导、帮助等必要的义务性工作之外,没有更多介入而是真正放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观摩的专家们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台前的学生作为是了不起的,幕后的教师不作为同样了不起。正因为这种理念上的根本性改变,笔者的教学视野和理性触角才得以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为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

教学能力和艺术的获得也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一个曾经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语文教学思想浓重浸染的中青年教师,笔者的教学能力基本上是能够满足原有育人目标和教学模式需要的。然而,接受了崭新教育理念之后,笔者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教学认知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还是监控和评价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笔者主持的若干研究性课题中,譬如《宝黛初会》和《宝玉挨打》等教学中,教学设计更注重学生心理、能力和建构可能,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开展教学,保证了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个性的需要,同时保证了教师能够比较自如流畅地演绎驾驭课堂的艺术、沟通心灵的艺术和使用媒体的艺术。网络教学中监控与评价的复杂性和即时性,使得教师的教育艺术更具有了创新色彩、灵动色彩和人性色彩。学生的多元见解必然激发教师潜在的感性与理性储备,预设的被执行与被颠覆都必然激发教学生成的丰富与深刻。在这样的锻造之中,教师的潜能被充分调动出来或者说深入研究与演绎成为必然。

总之,从实验结果看来,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实践使得学生和教师双方得到了更理想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塑造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八、课题研究的分析与结论。

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承担这样的课题并想拿出一些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知困,所以我格外投入地进行实验,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不断修正当初设想,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在艰难的探索中终于坚持走到了最后。现在回眸,深感本课题实验确有一些值得咀嚼值得分析的地方,这也算是对课题的最后交待。

1.教学双方之所以会有研究结果中的良性呈现,主要因为双方改变了对教与学的认识,在新的认识层面上才达成了各方面的改进与提升。教师的改变是首要的,学生的改变是关键的。教师的理念、角色的改变,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改变,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传递给了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等必须改变的重要信号。学生在这种信号面前无论是起初的观望、怀疑,还是后来的理解、投入和强烈渴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终他必须改过来,必须抛弃陈旧的学习模式和保守的学习期待。只有这样两个轱辘一起转,改变教学现状才成为可能,发展学生独特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才成为可能。某种意义上讲,建构主义首先要求的就是师生双方对角色定位的改变,教师有自信将学生放手,学生有自信让老师脱手,学生的自我建构才有空间才有可能。中学语文教与学不是小学阶段的启蒙,也不是大学阶段的自由状态,而是从自觉走向自由的过渡,中学语文教与学不比小学阶段的游戏阶段,也不比大学阶段的创造阶段,它还有非常功利的非常现实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对于教与学的认识上的改变就显得尤其艰难,同时也显得特别重要。具体来说,在课题研究的五个阶段,学生对于全新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其实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适应过程的。把学生感到网络上并不难(他们很神往),但是让他明白网络可以用来学习而不纯粹是娱乐,他们不敢接受,害怕这种学习方式学不踏实。等实验进行到专题阶段,学生感觉网络的作用不仅在于休闲阅读,还可以用作“课堂学习”的工具,于是就有了他们名为“薛老师,以后的课都会像这样上吗”的提问主题帖。这一提问不可小觑,实在是观念和认识改变的一大步,这对于他们来说将享用终身。

2.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进行合理的改革探索,是课题实验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最后成功的重要保证。在课题构想之初,笔者正是受到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才有了对语文教学现状重新观照的勇气和底气,而且一直将理论学习坚持到最后,并内化为自我理念和学科教学思想。可以说,实验的每一个阶段都在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又是在用建构主义作检验。虽然笔者实验的五个阶段,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渐趋渐近建构主义理论,但事实上却是建构主义理论贯穿了实验的始终。始终如一体现在课题研究中的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观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观,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虽然并不是每一阶段都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这么说,每个阶段的实验和整个过程的推进,其实正是笔者对建构主义理论在理解与实践上的一次忠实建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笔者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原来陌生而作用巨大的理论:在众多教育理论中,只有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要任务的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让学生在宽松中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让学生在和谐中交往,让学生在自由中成长,建构主义思想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在本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主讲了校本课程《网络文学的欣赏与创作》。在主持这门课程时,我没有像传统课堂上那样选讲经典作家经典作品,而是采用了“呈现――引导――思考――交流――建构――反馈――再建构”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学生自我阅读,由喜欢作品而深入品味,发现问题,讨论交流,在探究之中建构起了自己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我们组织的辩论和小组讨论,给了他们更多的建构空间,以及建构所需有的必要指点和智慧的撞击。当他们在与社科院文学所专家们的讨论结果相印证时,他们因思考的成果而喜悦,而我则更因他们在改变了学习理念之后可以自主学习获得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而高兴。

3.互联网络是时代发展赐予语文教学改革的珍贵礼物,它既是传媒工具又是信息载体,既是物质支撑又是文化发展,它的诞生和被引入教学对传统教学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与途径之一,作为培养传承者健全人格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在狭义的网络环境和广义的网络文化背景中,都首先受到了冲击与震撼。网络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自主学习、多元互动等方面。网络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为解决阅读过程中不愿读、读得少和读不懂等三个问题提供了可能,至少提供缓解这三个问题的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阅读可以通过“链接”的形式轻易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读不懂的问题。网络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为键盘、超文本、粘贴的写作方式的被接受,空间平等、家园温馨的写作氛围被营造,自由自主、自然而然的写作心理的被舒展,抒写真情、展示成长的写作内容的被鼓励,开放真实、多元互动的评价交流的被采用都使得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得到根本改变的期待越来越接近现实。网络环境对语文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对语文学习方式和成果测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正视网络,引入网络,利用网络,反思网络,所以才有了课题实验五个阶段的不断深入和实验成果的不断扩大。

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来看,网络的教育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体现具体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教材多媒化,教学内容随着多样媒体的介入呈现出动态化、形象化的特点。在《宝黛初会》的教学中,我调用了视频、音画、网页、bbs、白板等多种媒体,营造意境,恰当呈现,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资源全球化,就是共享公共资源,使研究信息无限丰富,从而形成信息对等。《雷雨》的网络教学就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典范,网络上的虚拟信息和实际生活中网络那头的智慧头脑的介入,信息来源大大超过传统课堂的传播可能性。教学个性化,就是为了开展网络教学而研究学生和网络,研究自身实际,使得教学真正量身定做而不是套千篇一律的教案。学习自主化,是就学生建构的主动性和自由性而言,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宽容》时,学生自发组织编写课本剧搞演出,这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高度自主的表现。活动合作化,也是网络建构思想下带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本课题探索出的探究协作模式就是从这一点上着手并进一步提炼升华而来的。至于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和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开展实验的基本环境,在这里不再赘述。

4.对网络媒体与语文课程加以整合形成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的重要任务。在五阶段的递进深入开展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改进,同时参考同行研究成果,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加以整合,基本构建起了以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网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主一体”探究式教学模式,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探究协作探究相结合教学模式等三种基本模式。其中,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综合测试――自我小结”的纵向维度上展开,而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在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五种模式的横向维度上展开。像《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采用了辩论式协作学习模式,《雷雨》教学综合采用了协同式和伙伴式协作学习模式,都是最终形成三种基本模式的有益探索与积累。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参与写作的时刻表;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5.基于网络环境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主一体”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结构特点的探讨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韩军在讨论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时,从三个维度阐述这种模式形成与存在的合理性,即价值论上由灌输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阅读与思想的自由得到保障;本体论上由自主性阅读到探究性阅读,量变为手段质变为目标;操作论上由重分析理解到重积累感悟,使阅读写作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笔者在实验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这种变化确实是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深切感受到“三论”充分体现了“三主”的独立精神和存在价值。具体说来,这种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为核心驱动学习,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等。而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主要在教学过程的四要素上体现出来,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九、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在前行者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将语文学科、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进一步整合,探索出了一套在建构主义思想渗透于指导下,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一般特征、基本原则和教学设计模式,这些建构基本完成了当初的目标预设,对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都产生了较显著的作用。但是,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和语文教学的普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都给实验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也带来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信息资源的难于甄选,不是一个教师一台服务器一个校园网能过滤的;网络带来的学习自主与建构主义的淡化监控,都跟语文教学日益注重过程性评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这又不是短期的实验和肤浅的理论分析所能解决的,这是两种理论的矛盾,是理念的矛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网络环境中的科学性是否真的像现阶段实验所证明的这样能够无缝整合,两者的整合能在什么维度和切点上更切实际地走到理想主义的边缘,笔者常常为此枯肠。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课题实验虽然已经暂告一个段落,但是这样的思索无法停止。只有不断思索不断前行不断反思不断提炼,实验中和发展中的许多困惑才会慢慢散开谜团,虽然那一天并不是抬头可望。

十、结语。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深刻反思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只重视知识的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的基本形成,建构主义的全面渗透,语文教学的急切呼唤,都使得在最近一个时期内,大力促进网络教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努力实现网络教学与人文意识的整合,不断探索学科、载体和理论三者有机融合的科学模式,成为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而这也必将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十一、参考文献和附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版。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3.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4.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版。

5.张奇:《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版。

6.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版。

8.林华玉、卿平海等著:《中学教育整合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9.张铁明:《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版。

10.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11.祝智庭编著:《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12.王德华主编:《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版。

13.阎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14.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版。

1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16.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第3期。

17.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第3、4期。

18.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第3期。

19.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20.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第1期。

2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教育研究,第10期,

报告附录:

参见课题研究成果,另附目录。

江苏省第四期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部分成果目录。

案例部分。

1.《宝玉挨打》的webquest课例设计。

2.网络环境下《宝黛初会》的教学设计案例。

3.让“雷雨”下在网络的天空里――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实践。

4.网络文学研究性学习实例。

5.《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案例设计――正确看待网络文学。

6.《如何看待网络文学》活动简案(全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术研讨会观摩课)。

7.《如何看待网络文学》教学实录(全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术研讨会观摩课)。

论文部分。

8.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

9.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语文阅读教学。

10.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11.学习型网站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课程建设部分。

12.网络文学的透视与创作(校本课程)。

bbs摘录部分。

13.《宽容序言》问题教学的bbs摘录。

14.《宽容序言》教学后学生在bbs上的感言摘录。

15.《五人墓碑记》教后学生在bbs上的反响摘录。

16.开展网络学习之后师生关系转变在bbs上的言论摘录。

研究笔记部分。

17.《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笔记之一。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二

公益活动的对象和内容非常广泛,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

体育赞助。

体育活动拥有广泛的观众,往往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对公众的吸引力比较大。因此,赞助体育活动,往往是社会组织公益活动的重要选择。常见的有赞助某一项体育运动、赞助某一次体育比赛和赞助体育设施的购置等多种方式。

文化赞助。

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赞助,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感情,大大提高组织的知名度。这类赞助方式有:一是对文化活动的赞助,如对大型联欢晚会、文艺演出、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电影的拍摄等赞助。二是对文化事业的赞助,如对科学与艺术研究、图书的出版和文化艺术团体等赞助。

教育赞助。

教育是立国之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战略。社会组织赞助教育事业,不仅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融洽社会组织与教育单位的关系,有利于组织的人才招聘与培训,有利于树立社会组织关心社会教育的良好形象。常见的赞助方式有:

赞助学校专项经费。如专项科研基金和设立奖学金等;。

赞助教学用品。如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等。

学术理论。

各种学术理论研究活动,有的是直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有的是某些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可以自己设立机构,也可以长期支持某些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社会组织赞助学术理论活动,既可以利用学术理论活动在公众中的影响,提高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又有利于得到专家的咨询和建议,从而改进社会组织的工作。

福利慈善。

赞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是指组织通过出资参加社区市政建设,为各种需要社会照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和开展义务服务活动等措施。对社会承担义务和责任,既有利于组织搞好与社区、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又有利于扩大组织的影响。常见的赞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形式有赞助养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公园、少年宫,在一些地区或单位遭受灾难时提供资助,出资修建社区马路、天桥以及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赞助残疾人事业等。

此外,还可以赞助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如抗击“非典”医护人员奖、发明家奖、见义勇为奖等。例如经卫生部、民政部批准,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和上海雅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抗击非典殉职医务人员子女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日前正式成立。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名誉主席由吴阶平担任,主席为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设立助学基金的目的是为因抗非典殉职医务人员的子女提供受教育的费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以此表达全社会对为抢救非典病人不幸以身殉职医务人员的敬意和关爱。前段时间很火的冰桶挑战赛就是一个为als集资的。

爱心传递。

全名名称《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慈善机构成立,首次亮相是在北京朝阳剧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六一大型晚会,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主持,更有众多影视明星和著名书画家到场助兴,并奉献爱心。整合公益资源,为组织、个人和企业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公益互助平台是一个致力于整合公益资源,为组织、个人和企业搭建互动交流空间的公益产业平台。

公益中国正式上线运营。

爱心公益倡导智慧公益、社会公益、快乐公益真诚为ngo、npo、基金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专业的策划推广创新的公益理念以新颖的方式激励大众的互助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大众在参与公益时获得极大的自主权和乐趣。

植树造林。

比较知名的植树公益活动是“百万森林”,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百万森林项目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减碳行动”和“我要1棵树”,简称“减碳赠树”,目标是种植百万沙棘树,以每个贫困农户家庭5亩(每亩400块)的援助标准,帮助中国西部气候贫困地区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农户是沙棘树的所有者,通过将沙棘果以市场收购价格卖给当地的榨汁工厂,获得收入。

布莱尔、李冰冰均是推动此项事业的名人,3a环保漆、百度、中国平安、中粮集团、深圳发展银行均是加入环保公益项目的知名企业。201月开始,3a环保漆陆续在广西、新疆、湖北、四川、河北等各地的3a经销点推行、落地,在甘肃通渭地区捐植数十万棵沙棘树,构建“3a爱心生态林”,,3a爱心生态林在百万森林的基地正式立碑。

植树造林有益于治理沙化,改善气候,同时还可以生态扶贫,1棵成年的沙棘树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为1.66kg,而且这种树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栽植和后期管护劳动量小等特点,便于进行大规模种植。同时,沙棘的果实可以制作饮料,叶子可以入药,因此贫困家庭可以通过采收沙棘果、叶增加收入。据测算,资助1户贫困家庭种植5亩沙棘林,3-5年后可帮助其实现家庭年收益3000元以上。

更多。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三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结题报告“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实验已于20xx年11月获得了延边州结题验收。由于本课题具有更大研究价值,经全国中语会创新协作研究会的批准,于20xx年晋升为国家级实验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继续实验,于20xx年10月结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的宗旨和使命。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学校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而培养人才离不开创新教育。江泽民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现代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扬。

3、20xx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文是用文字、口头语言表达思想的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活动。它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创造实验。可以这样说,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基础,作文教学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造句以至修改等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则使这些基本技能增华生辉。

基于以上的思考,提出“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这一课题并于20xx年进入实施阶段。

(二)实验目的。

1、“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的实验旨在改变以往作文教学重视作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惯方法,探索作文基础与创新思维相互并重的方法模式,充分发挥作文的育智功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联想与联系思维)和潜意识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2、通过该实验,探索学生作文水平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方式与途径,实现作文多元化的“树人”、“立人”之目的,使作文的实践过程成为学生深化思维,升华情感,发展个性,陶冶和教化过程。

3、通过实验的研究,促进和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三)实验原则。

思想性原则:本课题立足于提高学生读写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我们认为升华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关注社会变迁,社会时事是本课题的目的所在。

科学性原则:本课题立足于心理学、生理学等有关思维训练理论,立足于作文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以更宽阔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描述世界的能力。

实践性原则:学生的作文能力、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否则它们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民生,关注时事,写出具有真情实感,有独到创意的文章,是本课题的重要原则。

创新性原则:本课题不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相联系,这是一个课改实验的新领域,把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通过学生的作文相联系,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借鉴,这就是需要参与实验的教师有开放性的思想和实践能力,不拘泥于现成的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开放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创新、作文创新、思维创新融为一体,创新是本实验的核心。

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提出的“四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创造性过程大体要经过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阶段。

创新思维在展开之前,必须有一个充分准备的阶段,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不能说是一种完全的创新行为,但它又包含了众多的创造性行为因素,要写出一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生动的作文是需要一个积累升华过程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烹调待客,手艺固然重要,但最要紧的还是要有“米”下锅。

(一)探索新途径。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的创新来源于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呢?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要让学生有“食欲”,有“饥饿”感,捕捉学生思维最佳状态,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写作状态中。

1、留意身边生活。写出切身感受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写日记,这是记录生活的最好方式。可以记录生活的最好方式。可以记校园生活,也可以记家庭生活,还可以记社会生活,因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

2、善学语言、巧用语言,方可文情并茂。

用课前演讲,口头作文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把握住课堂,扩展到课外,让学生涉足大社会,感受生活的丰富深刻。提出了三必看:一是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必看;二是有关时事的报纸材料必看;三是“四大名著”、《读者》、《青年文摘》必看。意在让学生找“米”。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载体,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并练习仿句、造句、扩句练习,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它具有灵敏、迅速、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点。

1、用创新法训练辐射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同题作文,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上立意,拓宽写作思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溪径,标新立异。

2、用质疑法训练多维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多维思维来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不迷信、爱思考、敢创新的学习主人。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

3、用演讲法训练创新性的抽象思维。创新思维不是脱离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外的别的东西,它寓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中。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开展演讲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新颖的看法。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四

摘要:基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环境,本课题将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这三者结合起来思考,试图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重要特征和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加以考察、探索,以寻求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良之策。借助于调查研究和反思实践等主要研究方法,课题主持者经过了纯粹文本、专题网站、问题驱动、面向探究和发现建构等五个阶段的实验之后,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三主一体”的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呈现了该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关于该模式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课题实验者认为学科课程、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三者的有机整合是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人概括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有人则概括为“重教轻学、重知轻感、重左轻右、重内轻外”,甚至还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样的概括,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学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性、周期长时性和内容综合性等重要特征,只有正确面对语文学科在当下环境中具备的资源丰富、思想多元、载体纷呈等现代特征,才能教好语文同时也让学生学好语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它必然带来现代语文教育的科技化,这是教育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从网络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来看,还是从教学双方非课堂时间对网络不自觉的沉迷而带来的潜在效果看,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现代与传统的境地。但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事实却是一方面似乎拒绝科技时代的到来,迷信着语文是“觉悟的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将科技对于语文的作用神化了,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忽视了人类是思想的动物的基本道理。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两个极端认识,我们的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问和失落。

在四年前的课题建构阶段,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尤其是意识到必须着手进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当时的基本状况是,对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是基本孤立的,的研究者们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普遍模式和教学设计等,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三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理论建树上的代表人物分别有祝智庭、何克抗和霍益萍等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进入到一个阶段之后,开始有人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这些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以阐发,于是三者开始走向融合。问题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学科课程与其它因素整合的具体实践比较缺乏,理论融合的作用也不甚明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基本模式和教学设计应当是怎样的,是否具备其独特性,对于改进当前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等等。本课题实验从此出发,寻求整合与创新,试图获得有益于当代语文教学的某些策略。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网络引入语文教学,研究信息科学与语文教学的科学耦合,提高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建设者;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将建构主义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络,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建构原则。课题实施之前和过程中,我先后界定了本课题的一些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课题顺利而科学地开展。

1.网络环境。

在本课题研究中,网络环境一方面指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包括网络自身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留言簿、聊天室、bbs、e-mail以及后期兴起的blog等;另一方面指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赖以开展的背景。网络环境除了上述技术性和情境性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作为时代文化的背景性意义。形象地说,盛行网络的技术产生了盛行的网络文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时代的空气。本课题实验主要依靠因特网和校园网实施教学活动。

2.语文教学。

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与学两个主体方面均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中,“教”不排除教师必须进行的讲授行为,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也不排除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灌输,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学生的自学与研究。这种语文教学更多地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索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始终受制于网络环境。

3.网络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师生双方的主要活动阵地,一般指教室;在本课题研究中,“课堂”的外延扩大了,内涵也有变化,它是运用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这个“课堂”是在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甚至可以说就在网络上,在某一个专题网站或者bbs上,即所谓“网络课堂”。实际的课堂建在网络上,网络中有虚拟的课堂,这是网络课堂的两重含义。

4.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有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作品学习过程的研究式学习,也就是说它既有“求真”式探究、“寻疑”式探究,也有重在语感的培养和积淀的“品味”式探究。作为课堂学习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本课题重在探究从教材出发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而且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网络为主要教学环境的语文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五

通过课题组的评审认定,同意立项研究,研究周期为二年。二年来,在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鼓楼区进修校教科室的科学管理和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下,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辅以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学习—实践—反思与探究—再学习—实践—反思与探究"的研究模式,于20xx年9月结束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阶段:20xx年9月到201x、

1准备阶段。

1、1、成立《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确定课题实验教师,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制度。

3、邀请鼓楼区教科室教研员论证课题研究方案。

4、撰写开题报告,并申报。

5、召开课题的开题报告会。

6、根据课题内容,采用文献法查阅一定量的相关课题资料,组织课题组人员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

7、针对幼儿园现状,对照课题研究内容,问卷调查教师在本课题的研究上存在的困惑以及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的调查并整理。

8、建立《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这一阶段进程,我们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在我园本土教育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入手,运用问卷,座谈、研讨等形式,目的在于对本土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具备的要素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教师的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尽快达到推进幼儿园本土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步伐。

在这个阶段的进程中,我们陆续开展了8次的活动,主要了解到老师们在进行这个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了幼儿园的本土文化的课程并进行了筛选,加强对信息技术有关文章的交流、学习,对简单的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进行了培训。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课题组的老师普遍的认为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本土课程的融合可以很好的解决本土文化课程中的难点,特别对于本土美术、童谣及民俗文化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帮助,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的成长也有着帮助,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有着更好的'了解。

第二阶段:20xx年2月到20xx年6月,实施阶段。

1、围绕着本土语言、美术、民俗、音乐开展多媒体课件融合合本土文化教学的观摩、研讨、反思、教学课件的制作活动。

22、定期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针对课题研究阶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换看法,同时,对下一步课题研究做出部署、做好安排,我们还向课题组成员推荐阅读书目,交流学习心得,组织课题组教师结合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

33、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等,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评价。

4、积极支持课题组骨干教师参加鼓楼区进修校教科室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以提高。

对教育科研的认识,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去。

5、分步骤、分阶段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融合的教学从活动的。

预设--—动态生成,交流反思——引领作用,大大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融合的实效性研究。

6、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师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验、感悟、

思考和实践,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随笔、个案、案例、论文。

7、进行专题总结、阶段总结。

在此进程中我们结合上一阶段的调查情况确立了本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内容:研究探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民俗活动、本土美术活动、本土音乐活动、本土语言中的有效运用的特点,并围绕此重点展开课题研究。本阶段中,结合每学期的课题计划,每月保证两次的研究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有理论层面的剖析、研讨,又有实践实施、公开课展示及研讨交流。

第二实施阶段,紧跟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课题组老师在研究中已有一些的心得课题组循序渐进式挖掘将本阶段的研究重点确立为寻求信息技术与本土课程相融合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进行经验的分享和总结,电子白板培训、教师技能大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素能。

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及教学技能大赛,如今的教师已具有初步根据本土教材选择素材、资源进行简单的课件、ppt、视频录像的制作的能力。在制作课件中教师已经具备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图片进行自由处理,让画面“动”起来;能将影音结合,让画面“活”起来的技能。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能够挖掘本土教材中需要借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地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寻找相适宜的素材,并结合自己掌握的一些简单的制作技能制作与本土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本土教学中正是有了这些先进手段的介入,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让幼儿的活动更具时效性。

第三阶段:20xx年7月到20xx年9月,进行总结结题阶段。

1、整理、统计课题组成员教育科研获奖或发表情况。(教学的实例、教案、论文、反思集和一些多媒体教学相关课件整理)。

2、根据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经历,积极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准备;。

3、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4、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结合平时实践研究,不断总结信息技术与本土文化课程融合的经验,两年中课题组成员们共撰写了22篇的教学经验总结,其中2篇与本课题相关的经验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分别为《有效地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传承本土文化》发表在201x.7科教导刊中;《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运用初探》发表在201x.3教育导刊中。同时还有3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获得各种级别的奖项,有《信息技术在福州本土文化活动中的有效融合》获首届学前教育管理与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浅谈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探讨》中国学前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同时获鼓楼区“三优联评”活动——教育技术文章三等奖;《多媒体信息技术让早期阅读精彩纷呈》获第十届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论文类一等奖。

在经验总结中,老师们主要引用了许多与信息技术及本土文化相关的专家的书籍和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借助专家的笔触更好地梳理实践中的经验。如在《有效地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传承本土文化》中主要引用了侯令在2006(2)期中《在平日的教学中用好本地文化资源》和江少莉在2006(4)发表的《闽都石语》中的一些关如何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传承本土文化的方法的关键信息。

论文是课题组的成员们在研究进程中不断摸索、尝试与反思、再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因此我们把老师们两年的经验总结汇编成册。在众多的论文中《信息技术在福州本土文化活动中的有效融合》很好地总结了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在本土文化课程中的有效支持,让不易于幼儿理解的本土文化变成易于理解与接受,又能有效提升福州本土课程的亲和力为幼儿所接受,让本土活动更具吸引力。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六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植物的建模可进一步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模型表示、建模方法与绘制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密切相关的,一般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该项目有极大的兴趣,现阶段包括未来前景表明,计算机中的动态建模将有很大发展,现在就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将来也可以倾向这一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对该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之前只有大概了解,并没有深入的学习、分析,但是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总的来说,该小组里,赵旭升和李雪梅同学总体来说善于接受新的知识,比较擅长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动手能力强,思考深入,能够很好的将新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思考达到融会贯通。

而作为组长,赵旭升同学能够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布局;李雪梅心思细腻,擅长处理复杂精细的部分。出于此考虑,由赵旭升主要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应用,李雪梅则重点攻克建模中最复杂的几个点,如渲染等。

而另一位组员毛玉婷则更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图形学的算法有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毛玉婷主要学习和研究对于建模的基础——图形学。

协调配合:

总体的知识是每个组员都要学习和研究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安排不同的组员重点研究不同的部分,然后及时讨论,向其他组员讲解,其他组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学习。导师指导情况:指导老师宋成芳老师对建模方面有所研究,带领我们探讨此科研的命题方向、创新点等问题,并向我们提供软件,推荐参考书目。除此之外,宋成芳老师还指导我们制定不同阶段的研究学习任务,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引导及讲解。总之,导师的引导在此科研项目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次科研项目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建模对于现代来讲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但是真实场景的植被建模涉及到户外的天气、光照以及植物的阴影等,特别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植被进行真实感建模仍然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项目着重于此,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

科学意义:

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直接从国外购买这些软件成本并不低(大型造型软件的插件价格大约100美元,提供源代码开发的speedtree软件的每个单机license价格为8500美元)。探索新的高效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开发自主版权的植被建模与绘制平台,对于我国在军事仿真,园林设计,森林防护和数字娱乐的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该项目自20xx年9月科研立项以来,在宋成芳导师的指导下,在我们项目组三个人(毛玉婷、李雪梅、赵旭升)的点点滴滴的学习钻研下,历经一年的时间,结题在即,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作一小结。

09年暑假和xx年9月,项目组三个同学进行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前期资料信息了解和选题工作,经过仔细了解,结合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组合,我们三个人选择了计算机图形学方向,并有幸得到了宋成芳导师的指导。宋成芳老师根据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情况及自己的研究方向,给我们选取了“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这一科研课题。在宋成芳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认真准备下,9月下旬,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校级科研立项。

第一阶段: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针对我们的情况,导师要求我们先掌握好计算机图形学支撑专业绘图软件vue5,在此,我们感谢导师给我们提供了vue5软件和学习指导书目。10月11月份,我们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抽出时间学习掌握vue5软件,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是一个专业丰富的三维建模画图软件,通过该软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这一部分也是比较富有挑战性的。在学习图形学的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阅读了相关生物学图书,对自然场景中的生物生长规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明确植物生长规律,遵循自然现象,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

第三阶段: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在该阶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研的艰巨与科研取得进展的喜悦,增强了对计算机的热爱和各位老师的敬爱。

回首这一年的科研时间,我们深切的体会的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和自己在科学面前的浅薄无知。“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充分利用几何模型在可控变形,图像在外观细节表达等方面的长处,实现融合几何和图像的混合式树的多分辨率表示。

植物的模型表示应当具有三维几何,便于动态模拟,能够提供不同距离和视角下的逼真效果,以保证模型在形态上的真实感;为了高效地获得真实感,以纹理图像来表达细节和外观。

本次科研项目基于导师的科研成果,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一年的科研立项“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又困惑,有喜悦,但无论如何我们收获了青春大学时代的一次美好的记忆。

友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之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走了过来,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体谅,共同思考解决的'思路,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老师的知道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我们一步一步,迈着稚嫩的脚步,一步步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几年以后我们工作后大家可能就不在是同学,不再是师生了,但是闲暇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偶尔记起在一起共同努力项目的开心,会记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了解到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前沿信息,学习掌握了计算机三维绘图软件vue5vue5中物体的创建与编辑;对物体的编辑有:选择,移动,旋转,扭曲,缩放,改变材质颜色,分散,复制,导出等。图像的渲染;取景;材质等内容。学习了解了植物的建模可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植被场景的绘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基于纯几何和传统光照明模型的真实感绘制;其二,基于预采样的光亮度重用方法。三维模型建模方法是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基础,是生成精美的三维场景和逼真动态效果的前提等等专业知识。这次科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学到一些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我们而言,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这次科研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些珍贵的品质。坚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坚持,“千淘万漉虽心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一种坚持,当我们面对困难,一连好多天找不到思路和方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我们不折不挠,因为坚持,我们一如既往,因为坚持,我们走到了今天,因为坚持,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感谢这次科研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纠结,感谢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挫折,在这些纠结和挫折面前我们坚持了,我们经历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觉得内心是强大的。“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生活,我极端重视由奋斗得来的经验,尤其是战胜困难后所得的愉快;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进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勤奋。来到大学之后,偶尔也会怀念高中高考时候的辛苦的充实着。因为勤奋,所以充实,所以有收获。在这个科研最初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计算机图形学近乎没有过专业的接触,所以遇到了好多困难。包括后期学习使用软件绘图和自己动手绘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好多困难,这些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勤奋。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尝试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戴尔卡耐基说:“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经过这次科研,我们更加认同。

很感触在大学时代可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科研经历,经历这次科研,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稚嫩和诸多不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好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阅读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更好的去锻炼历练自己,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我们会注重多和同学交流学习讨论,多和老师交流学习,我们会更加努力勤奋的度过余下的大学时光,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此,再次感谢我们的导师宋成芳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他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七

为了更好发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把育人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不断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为了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的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以课堂素质化为主阵地,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分解训练、小学思品课的情景教学为契机,从而探索小学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我们提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旨在培养小学生如何做人,为跨世纪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认为,现代社会所要求学校的,必须是以各种知识为基础,重于真实的人生观上的教育,更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做国家合格的公民。”本课题依据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搞好德育实施要点,从小学生的认知到行为,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从不自觉到自觉,促使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他们适应今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

思想品德课的情景教学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理解、判断、分析和表达方面的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符合心理学中的认识发展规律,运用情景教学法正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一般的东西形象化。总之,我们运用情景教学法作为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

1、通过各科教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各科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因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而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因此各科教学都具有德育因素,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各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风景名胜》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农活》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在《快乐的节日》一课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奇妙的眼睛》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总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深挖学科内在的德育目标,有机地、恰当地进行教育。

2、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专门学科,通过思想品德课能有目的、有计划、集中而系统地使学生获得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分析、表达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练之以行,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益的课外活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国情教育。在课余,我们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好动爱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玩,有时随意奔跑,大声喧哗,因此,我们把学生组织起来,教给他们一些游戏的规则,渐渐地他们学会了玩,也学会了遵守课间秩序,并从中学会了交往,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

各种形式的例会是向学生进行日常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例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及时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根据小学阶段的“两纲一规范”,制订了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分解训练细则,实施一周一重点、一项一训练,扎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如:班星评比、流动红旗竞赛、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写字竞赛、文娱联欢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相互交往的能力。

4、“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跨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我们把素质教育提到突出的位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动沟通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掘地区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的教育力量,构成各层次的延伸教育网络,为了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我们在镇敬老院、布厂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基地举行主题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品德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课题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现已基本完成预定的实验研究任务,收到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大部分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儿童,在社会上是好孩子。

立体化教育网络的建立和德育基地的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陶冶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日常行为,提高了学生自理、自学、自治、自律、自强的能力。学生在家勤动手,能做好孩子,讲礼貌,守社会公德,在社会上能做个好孩子。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三年来,实验班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

2、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由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各科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中有2名曾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27人次在市、镇各类竞赛中获奖。

3、带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展开。

通过三年扎实的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目前已有1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有关会议交流,其中有3篇获奖,有一项活动获市班队活动设计一等奖。有一堂思品评优课获市级三等奖。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八

项目类(级)别:

批准文号:

项目主持人:

所属单位:

结题形式:

项目起止年月:年月开始至年月结束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制。

一、参加研究人员及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序号姓名职称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其中:

二、

总结。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成果特色、推广价值以及尚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项目负责人(签字):

三、

项目成果目录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发表或出版情况注:“发表或出版情况”栏目,成果形式为教材的请注明出版社、版次;成果形式为论文的请注明发表的期刊名称、期数等。

四、经费使用情况。

五、系部审核意见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六、专家鉴定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

专家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七、学院审核意见公章: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九

作为xx省教育学会学习学委员会领导、xx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朱xx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化与学习素养养成”的子课题之一,本课题是由xx市进修学校校长蔡xx老师作为负责人向xx省教育学会学习委员会申请的一个子课题,而我校作为这个子课题的实验基地校之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贯穿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和教学质量。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教师的观念、态度、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料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同时,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生源素质低,学生的家教水平、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馈乏。

2.课堂教学的形式僵化、教条,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3.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的实效性。

4.大班化的教学让教师无法顾及各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5.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学习习惯不够科学有效。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这一基本的教育观下,我们选择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的形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理想课堂。

我们的选题主要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侧重于研究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隐藏在性格特征背后的学习风格,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次教学,实现个别化教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

*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我们对所在的忻州市东冶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一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20__年度—20__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讨论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结论”:简单、明了。

三、附录部分。

包含“参考文献”、“附件”两个内容。

“参考文献”:即时性强,不要引用许多年前的杂志或专着。格式如下:

专着的引用:作者.书名.出版社,版本及年代.

杂志上文章的引用:作者.文章名.杂志名,__年第_期。

“附件”:非必要,有就附上。

一般格式的标题序号撰写方式如下:

“一、”“二、”……。

“(一)”“(二)”…..

“1.”“2.”……。

“(1)”“(2)”……。

科技项目格式的标题序号撰写方式如下:

“1”“2”……。

“1.1”“1.2”……。

“1.1.1”“1.1.2”……。

“1.1.1.1”“1.1.1.2”……。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二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三

(-第一学期)。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如何解决上体育课学生在校园走动教研组体艺组。

主持人钟进华核心成员钟进华。

二、研究成果展示(请用5号字体录入)。

我体艺组同心协力,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调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具体如下:

1、体育课上,大部分学生能遵守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2、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3、在自主练习时,闲坐聊天的学生明显减少。

4、体育课期间,在校园里走动的学生明显减少。

三、课题材料目录(用5号字体录入材料名称,顺序装订成册)。

序号材料名称。

(必备材料)份数备注序号材料名称。

(参考资料、文献等)份数备注。

1微型课题申报表17问卷分析1。

2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计划)18。

4每月研究活动《记录表》310。

5个人研究总结(每人1份)311。

6调查问卷14012。

教研组长。

鉴定意见。

签名:教研究室。

鉴定意见。

签名:

四、微型课题研究评价(以下由教研室填写)。

(20分)研究过程。

(60分)评价。

总分评价。

等级。

五、课题组意见:

印章:

备注:

课题。

名称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

课题。

负责人黄桂华。

鞠靖红单位靖江市礼士中学。

课题。

类别语文学科鉴定。

方式鉴定。

日期

课题组。

成员。

丁夏波、陈婷、邵徐君、盛伟江。

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课题负责人黄桂华的论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浅析》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并收录于.6出版的《中国教研年鉴・论文篇》。论文《话题作文拟题技巧》在《作文指导报》发表。《散步》《皇帝的新装》等教学设计在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教学设计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2.课题负责人鞠靖红的论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于11月在《江苏科技报・今日教育》上发表;《双联两分语文观带来的教学命运》在国家级杂志、中语会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教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在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教学设计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3.课题组成员邵徐君的论文《让作业服务于素质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上发表。

4.课题组成员盛伟江的论文《语文课堂的创新要超越形式》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看法》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所上的研究课《散文阅读》《专题・叶》在市公开教学活动中成功展示。

5.课题组成员陈婷的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循的原则》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上发表。所上的公开课《说明文阅读》获优质课证书。

6.课题组成员丁夏波的论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发表,所上了阶段性研究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专题・鸟》获市教研室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

7.课题组成员平时的相关思考及教学随笔多篇。

8.《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实效性调查报告》一份。

(公章)。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四

合同编号:

项目名称:

所在单位:

电子信箱(email):

填报日期:

类别。

 

名称。

 

负责人。

 

职称。

 

研究期限。

计划完成年月。

 

实际完成年月。

 

实际参加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生。

硕士生。

其它。

 

 

 

 

 

 

 

 

完成论著。

(

篇\册)。

学术会议交流。

期刊发表。

专著出版。

 

大会特邀。

分组、展示。

已发表。

待发表。

已出版。

拟出版。

全国性科技期刊。

国外学术刊物。

 

国际。

 

 

 

 

国内。

 

 

 

 

研究成果(项)。

评议\鉴定。

咨询\调研。

发明专利。

已推广。

 

 

 

 

人才培养。

硕士(已获学位)。

硕士(在校)。

进修教师。

 

 

 

种类。

正常()、中止()、撤消()、提前()。

成果获奖情况。

 

研究经费(元):。

批准资助金额。

拨入金额。

经费支出。

经费。

结余。

合计。

业务费。

实验材料费。

仪器设备费。

实验室改装费。

协作费。

组织实施费。

 

 

 

 

 

 

 

 

 

 

研究工作总结是全面反映本研究工作的学术性总结。请按照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以学术内容为主,一般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如需要,可另加页。

1.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要说明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列出具体的内容和必要的数据。

3.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对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科学意义;对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重阐明其应用前景);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转入国家和自治区其它重大计划的情况。

负责人(签章):

序号。

主要作者。

论著名称。

备注。

(请注明:论文发表的刊物名称,日期,卷(期),起止页码;或著作的出版日期,出版社名称,出版社地址)

 

 

 

 

 

 

 

 

 

 

 

 

 

 

 

 

 

 

 

 

 

 

 

 

 

 

 

 

此页不够可另加页。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者。

组织鉴定单位。

及日期

获准专利国别、

类别及专利号。

 

 

 

 

 

单位盖章。

 

(盖章)。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五

20xx年10月,结合我班有一位新转入的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实际条件,综合其他有利条件,确定了题为《班级治疗多动症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在随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根据方案研究计划,笔者开展了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研究资料,上传独立撰写的读书笔记13篇,学生个案分析18篇,调查报告1份,课题方案1份,开题论证报告1份,总结性材料5份,结题报告1份,合计40篇。至此,研究工作已经到了结题阶段,现对一年来的研究工作做一个小结。

1、全面地了解了多动症儿童。

(3)通过访问多动症患者身边的同学,我了解了其性格特点、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情况。应该说,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已经成为了半个“儿童多动症专家”,通过实践,我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的研究对象。

2、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治疗多动症的办法。

(1)营造了一个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推行“班干轮换制”,引进“文明小组”评比办法,调动班级中一切积极因素,监督、帮助多动症儿童,对促进其正确行为的进一步养成,作用巨大。

(2)用“积分奖励法”,调动研究对象和同伴共同治疗多动症的积极性。特别是连带受奖,利用集体的力量带动多动症儿童的进步效果明显。

3、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已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其多动症的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其各科成绩均有进步,特别是我所带的数学学科成绩,较刚入学时有明显进步,让人振奋。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六

我市公益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我市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宣传认知力度不够。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认识非常模糊,慈善意识还比较淡漠。多数人都认为公益是企业家的事,是有钱人的事,公益活动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实际上公益是一个人人都能为、人人都应为的事业,它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成员具有的基本素质,它是公民权利和仁爱理念的结合,是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公众的点滴奉献成就他人梦想的善举。

二是社会力量盘活不够。关心、关爱弱势群众的发展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帮扶,但仅仅依靠慈善部门力量还显得有些薄弱,还需要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义工队伍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万众一心,共促和谐的社会效果。

三是救助项目开拓不够。目前,我市开拓的公益救助项目虽然涉及到医疗、助困等方面,但是远远不能惠及到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来说,我市特困单亲母亲3811人,据初步筛查,患两癌(乳腺癌、子宫癌)的农村特困妇女多达216人。这部分人虽然享受了低保照顾,但是家庭贫困,再加上高昂的医药费,生活十分困难。而社会救助手续繁杂,救助落实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且救助的方式为个人先治疗,再申请,使得一些特困妇女往往是望而却步,有的干脆放弃治疗和求助。还有孤儿收养、孤寡老人的赡养对贫困家庭等等的救助都还多多少少存在欠缺。

四是内生动力激发不够。目前我市的公益资金多依靠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贡献力量,反哺社会,然而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社会的回报不如人意,救助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引领和制约,导致慈善救助往往有头无尾,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慈善事业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借力生力,公益事业循环发展。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全民慈善理念。

二要争取社会联动,合力共推公益发展。

慈善事业要得到发展,政府、社会、个人的推动必不可少,尤其是在慈善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重视支持社团组织参与慈善事业,进一步整合公益力量扩大慈善事业的受益面。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要借助开发的“希望工程”、“春蕾圆梦工程”、“康海助孤工程”等公益品牌借力生力,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投身公益事业。要扶持社工组织发展,激发社工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中来,努力在全市形成慈善工作“全面开花、处处结果”、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气候和氛围。

三是拓宽扶助项目,增强慈善救助能力。

要在原有的扶助项目基础上,开发新的救助项目,尤其对一些家庭十分贫寒,救助需求十分迫切的帮扶对象,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做到能帮尽帮。与此同时,要确立“以项目进行募捐,以项目落实救助”的思路,围绕“老百姓急需的、政府关心的、捐赠者乐意的”问题,策划出一批慈善新品牌,以募捐善款。要重点解决群众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是规范透明运作,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要充分调动企业的慈善热情、激情,通过税收优惠、宣传报道、进行“慈善奖”的评选等鼓励形式,引导企业设立慈善基金,方便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企业知名度。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要研究慈善资金的使用方向,公开透明,将募集到的资金用到困难群众急需的地方去,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益,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最终实现慈善组织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有效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和谐发展。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七

【关键字】留守儿童问题,教学质量,资源分配不均,解决方案。

【正文】2010年7月22日至7月28日,我在郑州柳林村做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查和与家长的沟通,我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经过这次调查,我对农村的现况有了比较“感性”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发现三农问题,远非媒体上的一个点报道,而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看着那些斑驳的泥墙,房顶上破碎的黑瓦,农村真的是很落后,很落后。农村的落后表现在许多方面,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都远远跟不上城镇的水平。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通过几天的走访,我所发现的目前农村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与城镇经济的差异导致了人口的迁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真正呆在农村的人口数实际上并不多。大量民工子女不是被带入城镇,就是被荒置在农村的某个角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及城镇有力,每户农村家庭几乎要抚养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加重了家庭负担,而农村家庭收入较少,经济来源贫乏,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孩子送去接受教育。虽然这些费用数额不大,但对于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却是个很大的难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阶级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心留在农村,他们总是千方百计设法转入到城镇学校任教。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师只出不入局面的出现。而残留在农村的教师不仅数量上趋减,而且质量上也不断趋于下降。

三、家庭生活水平。

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于三千圆人民币。许多家长外出打工,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来源要么只是务农所得,要么再外加打工获得。在问及年收入时,许多家长模糊不清或不愿透露,似有隐瞒。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特别是家长,对当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了解,大部份学生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理想,也没有听说过知名大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知道读书很有用处,并且都表示是自己愿意读书的,并非父母所逼。

四、没有将教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有些甚至连孩子的成绩都从不过问,有些把对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给学校,没有做好家庭教育。经过分析和结合当地实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闭塞。在这么一个文化水平低,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交通欠发达的地区,许多新科学文化知识,新时时代教育科学模式,日新月异的新消息并没有很好的有效的输入。虽然说国家贯彻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到实处,但家庭贫困依然存在,特别是同时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上学读书的较为困难。

单纯的以学校为主要场地的单向教育模式,使学生缺少接触,了解,认识,适应社会的机会。学校,家庭,社会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通过社会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潜力,丰富课余生活。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

五、教育环境。

之间的共享。形成一种完全的自我学习状态,没有借鉴,也没有提高。农村落后的经济,无法为农村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即使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农村经济的落后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不起来,农村教育的落后又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经济的落后无法给农村的孩子提供优良的师资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相应的难以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没有杰出的人才,即使出了不少的人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贫苦的农村,因为农村没有吸引人才的条件,因此大部分人才都往城镇里面涌去。农村缺少了人才的引入,也就没有新鲜血液,根本没办法给农村带来质的飞跃。

解决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面的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性保证。正想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

(二)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使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师的山区补贴额。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还应注重农村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制定科学的农村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师德,教学质量高的老师予以重奖。

(三)使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才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

【社会调查的意义】。

权利。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名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感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学号:0905124001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王亚楠。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八

市人民政府: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工作计划,11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副主任杨开明的带领下,深入到姚家店镇、聂家河镇、潘家湾乡、枝城镇和陆城街道办事处,就我市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财政局、经管局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陆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和资金拨付等相关资料,实地察看部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并与部分村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情况,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我市成为全省首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市)。四年来,我市共实施奖补项目472个,累计落实财政奖补资金5726万元,其中:国家、省级奖补资金3739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987万元。分年度实施情况为,2015年投入奖补资金1017万元、市级配套399万元,奖补项目113个;2015年投入奖补资金1293万元,市级配套453万元,奖补项目113个;2015年投入奖补资金1583万元,市级配套554万元,奖补项目117个;2015年省核我市奖补控制额度1833万元、市级配套641万元,规划实施项目104个。从调研情况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财政、经管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一事一议工作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加大投入,严格管理,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与我市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了一批农民最期盼、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性项目,促进了一事一议工作得到健康发展,为加快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我市开展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及时下发《xx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市乡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市级在市财政局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了得力的工作人员,乡级明确由财政所具体负责,村级明确了工作专班,形成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保证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市、乡、村都制定了一事一议项目3-5年规划,市级建立了项目库。重点把小型农田水利人口饮水设施和村组硬化公路的断头路、晴雨路和路肩的完善等群众最期盼的民生项目列入项目库,并按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二是坚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在实施中做到不增加农民负担,不产生新的债务,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半拉子工程。切实解决了一些群众最期盼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三是坚持奖补范围和筹工筹劳标准。在奖补范围上,财政部门坚持按上级和市委、市政府规定的范围执行。在筹工筹劳上,经管局严格把关,按政策规定办事,没有突破政策规定的问题发生。四是突出工作重点。奖补项目实施中体现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需的原则,实行竞争性立项。把乡镇“普惠制”与村“重点制”结合起来,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支持群众反映最强烈、项目最需要建设的村;优先支持村级领导班子得力、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村规民约完善、上一年度项目实施好的村;优先支持村民建设积极性高、村民筹资筹劳踊跃并有村集体投入或社会捐赠的村,把重点放在解决小水利设施和村级道路交通上。

一是坚持议事程序。坚持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做到不增加农民负担,所实施的项目一般都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二是坚持申报审核程序。坚持由村委会向乡镇申报初审后,再经市经管局审核报财政局审批。三是进行公示。经审批的项目,坚持对项目议事过程、项目内容、筹资筹劳、收支预算等情况在村公开栏进行公示。

乡镇一级明确了由财政所为项目管理责任单位,并从立项、申报、招投标、施工监管、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联村干部参与监管。村一级除村委会加强监管外,还明确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理财小组的监管和受益农户监督。市财政局、经管局除在立项中加强审查把关外,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验收,保证了所建项目质量和财政奖补资金的专款专用。

我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中,在认真执行中央、省相关文件规定的同时,坚持创新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市财政局实行竞争性立项,把对乡镇“普惠制”与对村“重点制”结合起来,实行差额立项。对上年度工作不积极、项目建设未按预期完成的在下一年度进行淘汰,不予安排项目。聂家河镇丁家坪村在入户道路硬化奖补上,统一道路施工标准和资金补助标准,由村民自己组织实施,村里组织验收后予以补助,减少了村级筹资筹劳、组织实施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成本。村级公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化解了一些沉积的社会矛盾。

从调研的项目看,我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效益较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群众给予较高的评价。一是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为我市农民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政策及资金支持,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五眼泉镇借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村民自筹、社会捐赠、部门帮扶的前提下,整合安全饮水项目,使80%的村70%的农户吃上了城市自来水,而且大部分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极大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二是建立了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十九

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下面是的关于农村社会实践报告精选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的暑假,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社会实践潜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我在我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将进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活动,具体工作主要为撰写稿件,会议纪录,广播通知,撰写稿件,列席部分会议并发表意见,协助村干部搞好和进行各项工作!

放暑假后,我立即联系我村村委会,证明期望参加和帮忙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以期锻炼自我,同时为乡亲们服务的诚意。村主任刘兵经于部分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会挂名幷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工作。听到消息后,我异常的兴奋,不仅仅因为自我能够顺利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完成学校指定的任务,还因为自我找到了一个能够非常好的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潜力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最后能够运用自我的潜力为家乡的人们服务了,这是我20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在接到村委会通知的第三天,我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天“上班”,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非常顺利,例如在作会议纪录时,经常记住了上句记不住下句,而且为了赶时间,字迹十分潦草,整个会议过程我都手忙脚乱的,闹了不少笑话。但是会后村主任找我谈话,并没有批评我的“错误”,反而对我进行了鼓励,并告诉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让我受益匪浅!一天下来,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学会了怎样调整自我的心态,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去!

以后几天,我一向做着整理文件,清洁卫生,接打电话等一些较容易较简单的工作,但是即使从这些不怎样起眼的工作当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寻常的经验,小事情也不能马虎,一页文件整理错了,到需要它的时候就会非常难找到;卫生打扫的不干净,就会给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接电话的语言不得体,传达事情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工作效果。我加强了对自我的要求,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村委会的干部们都对我的表现大加赞赏,我也深深的感受到自我肩上的职责越来越重,我明白,以后我的工作资料将会提升一个档次,我暗暗地对自我说了声:加油!

献计献策,会议重点讨论了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问题。我在会上作了一篇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有自我特色的新农村道路》的报告,详细叙述了怎样结合我村的实际状况发展自我的特色产业,搞活我村经济,增加就业,完善农业和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会人员给予了我较长时间的掌声,我也深感到自我作为一名农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用自我所学的知识回报了家乡,回报了社会!

最终,我在村委会完成了我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这些天下来,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许多都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达。而透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潜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外,就是农村在这几年里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欣欣向荣,农民生活的巨大改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党和国家关注三农问题并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之后,农村能够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税费改革到减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制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无一不是关于农民民生的重大事情,这也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也更加说明了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农业兴,则百业兴,则国家兴!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能够在农村中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农村基层,这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透过这次活动,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潜力,而且还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我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也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礼貌精神礼貌和物质礼貌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理解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用心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忙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研究潜力,学校开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我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我的一些见解。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此刻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期望十分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农民一向在温饱线上徘徊。中国农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农民能够吃饱穿暖了,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成功。可我们应当到农户去看看,农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却一向非常难再向前发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极限,无论再勤劳,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再高的效益来,个性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风调雨顺的年境,解决温饱稍有节余,到了灾害年境,基本生存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农民应对有限的土地,除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之外,想不出别的出路来,农忙时忙一阵子,农闲时坐在南墙根太阳底下晒暖,“夜里想的千条计,白天还是眼巴巴地看着两亩土地”,想不出什么绝招来。农民应对看似无风险的庄稼活,看不到发展的期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在温饱线上徘徊。

2、天灾人祸使一些农民生存问题受到危胁。在温饱问题刚刚解决之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潜力还非常低,个性是在应对天灾、疾病时,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山东济南市一山区乡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将所有积蓄4万元花完,另借亲友2多万元,病还没有治好,在付不起医疗费的状况下,无奈从大医院将孩子拉回家中等待“奇迹出现”。这个家庭,本来刚刚解决温饱,可因疾病使这个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贫困线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来,恐怕十年内没有可能。另外一些农民,因残致贫、因伤致贫,或因养殖业经营不善致贫,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一些农民抵御风险的潜力非常弱,常常是手足无措,破罐破摔,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3、知识构成偏低,无致富门路而致贫。不少农村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农民的知识构成偏低。多年以来,一些农民总认为“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重复着古老的耕作方式,个性是边远山区,仍沿用着老祖先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对一些新知识,新的技术,因文化水平低,难以理解。即使有些农民有一点文化知识,也试图应用新技术,可由于需要投资,且有风险,而不敢去实践,其结果是越贫越胆小,越胆小越贫,构成了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非常浓,影响致富。农民非常容易满足,越是落后地区,农民的满足感越强,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钱,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满足了。一个人只要感到满足了,就没有什么进取心了。我走访了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家中人气非常旺,田园气息非常浓,可进到屋里,家徒四壁,除几把小凳子和吃饭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东西了。但这些农户显得十分满足,他们围着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着糊涂饭,或者与亲朋好友弄两杯劣质酒对饮一番,显得十分惬意。如果与其谈到今后有什么打算问题,他们会提出一大堆困难,应对困难,有些是无力克服的困难,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难,但是无论大小困难,都不愿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况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担风险的。

由于惰性思想严重,导致了家庭状况不能有大的改观,即使有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也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去带头往前跑,再加上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不少人有畏难情绪,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还是感到躺到南墙根晒太阳好。

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农村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拉他一把,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他们带给一个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去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我透过对不少农村状况的考察,认为帮忙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制定近期远期的发展计划,使这些弱势群体看到期望。人有了期望才有信心,才有盼头,才能够坚强地站起来,这是内因,这是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关键。

2、给其必要的扶持,使其能够站立起来。一些弱势群体,在遭受打击之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站起来的,我们在帮其理清思路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比如资金扶持等,应当把一些特困户登记造册,时刻关注他们的状况,并帮忙其联系小额贷款,帮忙其寻找项目,帮忙其培训技术,使他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敢于应对现实,使他们感受到期望就在脚下。这样以来,在乡村的帮忙下,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否则纯粹的思想引导是不行的,要双管齐下,要给其带给一个站起来的支点。

3、政策帮扶和农村互助相结合,引导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对一些贫困乡村来讲,财力有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忙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奏效。应对这种局面,需要走政策帮扶的路子,并且将政策帮扶与村民互助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帮忙他们摆脱困境。所谓政策帮扶,要根据特困户的状况给予政策倾斜,比如资金支持和就业帮忙等,为他们带给尽快站起来的机会。所谓农村互助,就是动员广大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给特困户的尽可能的帮忙,这种帮忙能够是无偿的,也能够是有偿的,目的是帮忙特困户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姊妹,他们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他们替我们承担了痛苦,所以,关心他们,就等于关心我们自我,农村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母体,农村弱势群体是母体的一部分,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去帮忙他们,使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会稳定,经济建设才有后劲,社会各项事业才会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全村都轰动了,因为我的村子并不富裕,之前也非常少出过大学生,全村的老少爷们都给我道贺,直到此刻我都非常感动。在我将要离开家乡。开启我的大学之路时,全村非常多人为我送行,我哭了,这是直到此刻最令我感动的事情。我当时在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我必须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村里的人们。

此刻的我已经大三了,虽然每年都回家,但是我感觉我们村的经济还是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发展,虽然我们也十分勤劳,村里非常多人出去打工了,但是还是没有非常大的改观。我想我就应更好的学习,将来回到家乡,为改善村里的经济状况做出自我最大的努力。

富。透过这次活动,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潜力,而且还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我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也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未来的挑战。

今年的寒假,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社会实践潜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我在我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将进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活动,透过此次在村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我们村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透过我的观察,我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我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村上的现状有了更多的认识,进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放假之前,我就委托家人联系我们村的村委会,证明自我期望参加和帮忙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从而锻炼自我,同时也能够为乡亲们服务。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会挂名并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对自我的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听到消息后,我异常的兴奋,不仅仅因为自我能够顺利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完成学校指定的任务,还因为自我找到了一个能够非常好的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潜力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最后能够运用自我的潜力为家乡的人们服务了,最重要的是这是我20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接到能够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我就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天“上班”,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非常顺利,例如在作会议纪录时,经常记住了上句记不住下句,而且为了赶时间,字迹十分潦草,整个会议过程我都手忙脚乱的,闹了不少笑话。但是会后村主任找我谈话,并没有批评我的“错误”,反而对我进行了鼓励,并告诉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让我受益匪浅!一天下来,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学会了怎样调整自我的心态,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去!

得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由村里出钱开一个公办的幼儿园,我把这个想法跟村委会的人说了一下,他们肯定了我个人的想法。

以后几天,我一向做着整理文件,清洁卫生,接打电话等一些较容易较简单的工作,但是即使从这些不怎样起眼的工作当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寻常的经验,小事情也不能马虎,一页文件整理错了,到需要它的时候就会非常难找到;卫生打扫的不干净,就会给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接电话的语言不得体,传达事情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工作效果。我加强了对自我的要求,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我明白,以后我的工作资料将会提明白,以后我的工作资料将会提升一个档次,我暗暗地对自我说了声加油!最终,我在村委会完成了我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这些天下来,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许多都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达。而透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潜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外,就是农村在这几年里的发展,农民生活的不少改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到学校后,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我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帮忙村里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此刻我们的想脱贫致富的情绪十分的强烈,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给我们投资的机会,我想我就应作出自我的努力。毕业后,我会回到农村,回到家乡,开始我的农村致富道路!

2023年公益项目结题报告(精选20篇)篇二十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公益项目志愿者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dare to dream 项目(简称dtd)是aiesec中国人民大学分会公益项目部运行的四川教育发展类项目,活动致力于通过提供互相认识世界的机会,引导世界青少年提升自我,获得梦想力量;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和以夏令营为主要形式的素质拓展课程,打破留守青少年和世界的藩篱,开拓其人生的视野,提升其包括英语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并且鼓励其勇敢梦想,引导其追求梦想,指导其实现梦想。

此次活动的负责人我的高中同学,他带领着15名国际志愿者,15名国内志愿者来到冰灾重灾区资兴市,选中资兴市立中学和寥江中学进行活动。因为来得人数比较多,大部分对这里不熟悉,作为本地人为之活动很好的进行与他们进行内外照应,我成为了此次活动的帮帮团中的成员之一,与他们一起进行冬令营的活动。因为之前的准备事项以及与校方联系都完成了,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他们熟悉周围环境以及和他们一起帮助留守儿童探寻他们的梦想。

活动主要形式为日常课时教学和文化交流以及主题活动,内容包括语言兴趣培养、多国文化交流及艺术欣赏、高效多元学习方法、敢于表达与自我意识培养、跳脱传统的创新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等。日常教学之余,志愿者会更注重与当地学校老师和社区群众交流,并且组织进行家访。了解留守青少年的切实需求和关注周边的社会观念。“hey wake up!”热身活动: 每天早上十分钟的各国风情舞蹈展示,让每一天由轻松的气氛和高涨的热情开始。

地球村(global village):各国志愿者在户外设立一个本国的风情展台,向大家展示本国的特色风景照片、物品或者舞蹈、音乐等。学生每到一个展台,就获得一个国家的邮戳;让大家在学校就能“环游世界”领略各国风情。奇妙旅程(amazing race):志愿者将设计一系列的行程路线,并在各个目的地设臵线索和团体拓展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团队协作和挑战的乐趣。达人秀(talent show):举办一场小晚会,鼓励冬令营学生勇敢地去展现自己和挑战自我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在此次活动中,我了解了一些异国的文化,当然也提升了我的英语交流能力,提高了自己与其他同学(尤其是外国同学)的合作意识,对自己来说这是一次很棒的经历,在我所属的这个城市,能与外国人这样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这里的中学生,他们的英语口语在真正的与外国人接触了才会有很大的提高。我自己本身觉得一个人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你了解很多东西,很多从书本上你得不到的东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视野狭隘,胆子小,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等情况,此次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来锻炼他们这方便的能力,因为是中学生大多数都还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记得有一项活动是要他们在一张很大的白布上用颜料画出他们的梦想,很多同学不以为然,把其当做他们平常画画的纸一样,在上面签名画上一些画,爱心桃似的,这让我们很难知道他们真正的梦想是什么,或许是他们接触的东西少,也可能是他们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那么具体,不能将其用画的形式很好的表现出来。

首先我觉得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所以我自告奋勇的成为帮帮团之一,留守儿童的成长应该让我们重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某些教育的权力,不应该因为条件困难就剥夺他们的,他们都仅仅是一些孩子,一些听话的孩子,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这不一样的生活 。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双减政策校长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独到、观点深入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7月24日中央发布了双减意见,要求各地

    2023年社会调查报告范例(优秀16篇)

    调查报告具有不同学科的交叉特点,能够提供多角度的视野和综合的分析。欢迎大家浏览以下调查报告,相信会对您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启示。笔者在网上搜阅相关资料的同时,发现郑

    2023年孩子上幼儿园的心得(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

    2023年挂职交流心得体会范文(13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感受和思考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这里有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挂职交流校长,是指校长担任另一个学

    2023年消费税总结与心得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重要资源,通过互相交流,我们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

    2023年加油站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优质22篇)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安全工作计划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安全工作计划,下面是一些实用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2023年仓库安全工作总结和计划(通用20篇)

    安全工作总结是为了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接下来,我们将会分享一些安全工作总结的案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书面材料的写作方式。

    2023年大一班级年度总结(通用18篇)

    通过年度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以下是一些经过精选的年度总结范文,我想这些例子能够对你撰写自己的年度总结有所启发。

    2023年中国人民警旗授旗仪式心得体会(热门21篇)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对于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习近平总书记重

    2023年读书说本源心得体会总结(热门13篇)

    真实、客观和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启示。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暑假是学生们期盼已久的假期,但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