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笔尘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经典作品的写作风格和内涵。小编希望通过这些范文范本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一

摘要: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位于该州中部,是江西历史文化名城。自信丰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县政府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县委的正确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拉动经济增长、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开创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信丰县;经济发展;报告。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

近些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府的监督支持下,信丰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使得整个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亿元,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比例为10%;工业增加值为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比例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为;实际利用外资为9843万美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比例为;出口总额为11875万美元,同比增长比例为;财政总收入为亿元,同口径增长为。在2017年赣州市“六大攻坚战”流动现场会综合评比中,信丰县获得了全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令人欣慰,与所有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1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现代服务。

在近几年的发展改革中。信丰县通过招大引优,加快了振兴发展的步伐。单2017年,就争取到355个项目,到位资金亿元。同时,招商引资成果也非常丰硕,信丰县已引进强达电路、五洋洲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整体项目建设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目前已加速推进了大广高速北互通等多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近130亿元。此外,赣深客专信丰段还在建设中,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诸如桃江湿地公园、农夫山泉等已经投入使用或投产。县文化艺术中心、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南大道、南山公园、信雄公路改造也得到了充分落实,这些发展都让信丰县改旧貌、换新颜,以更具活力的气势带动全县人民奔小康。

2提高工业水平、加快产业发展。

2012年到2017年,信丰县新增企业近70家,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比例为34%,有14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主攻工业、集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至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并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并全面推进工业,至今,开工建设了领创电路、骏达电路等多个项目,竣工或投产了瑞信新能源、文峰电子等多个项目。不断壮大首位产业并出台了相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同时不断完善园区平台,大力开展降成本、优环境的专项活动,出台近100条的惠企政策。此外,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全省电子器件产业的基地框架,并启动了脐橙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有将近140家企业投产园区建设,在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工业园也成为赣州市第一批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信丰县迎来了很多荣誉,息烽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等,并且还荣获了江西工业三年翻番奖。

3促进城乡面貌、完善配套设施。

新丰县实行规划先行、建管并重,促进城乡面貌换新颜。目前,县城人口达31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3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这些都是三城两区扩容提质的成果。发展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要迈着前进的走向辉煌,短短的几年时间,新丰县不断找寻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的完善,努力使自己迈向新的台阶。如今已完成了社会停车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6个专项规划选址,还编制了花园大桥、三馆两中心等设计方案,同时还实施了体育中心周边的控规编制。针对过去的脏、乱、差现象进行持续整治,充分发挥大群团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洁美家庭评比活动,引导群众转变生活陋习,改善群众的人居环境。经过一系列的规划完善后,不断提升了其城市品位,市容市貌也明显有了较大的改观。漫步在新建的桃江湿地公园,可感受到古木参天、优雅秀丽的环境,还可体味到鸟鸣啁啾、盎然生机的活力,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已成为市民在闲暇时游玩娱乐的好去处,既愉悦了心灵又陶冶了情操。此外,还加大了城乡“两违”的整治力度,对出现的违法问题进行了有效遏制。并且,不断提升城区绿化、美化水平,新增公顷绿地,打造新丰新绿城。

4日益彰显活力、改革重点领域。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二

在电视剧当中,导演是否把握好全剧的立意和风格,这个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的意境的深浅和高低的,虽然是相同的题材但是不同的立意,不同的风格,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和电视剧的面貌也是有所差距的。电视剧的风格决定了意境的形态,而意境的高低是有立意所决定。

风格是在创作中流露出来的个性,就是创作者的行为习惯和个性气质所致,因此风格具有稳定性同样具有差异性,而且风格直接决定了作品所拥有的气质,这就是风格对意境形态产生的影响。立意是对所需要传达的思想以及作品主旨的一种规划。立意包含了作者的设想、创作动机、创作意图以及全文的思想内容。在电视剧的创作中,立意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很多立意高的电视剧,都成为千古流芳的电视剧。

2.从实到虚,虚实相生。

在美学的范畴上来看,意境是由虚和实两部分构成的',实景是对情景的直接的表达,而虚景是在幻想和联想中表达出来的,但是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通过视觉艺术,就是通过镜头和画面呈现出来的,而画面和镜头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景和虚景表现出来的,只有虚实相交映的画面,才是完美的画面。电视剧中的实,是通过人物、事件、景物等表现出来的,电视剧中的虚,是通过一些彩色的布局,或者画面的关系,比如空镜头、蒙太奇、长镜头等等方式,营造出来的。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三

2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控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3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助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四

这是晚年的乔致庸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对时间流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叹,也是对自己经商生涯的否定。他本是一个可以考取功名的人,却不得不经商担起家族的大业。在电视剧开头,在他决定放弃科举时,将一盆水浇在了自己身上,他要洗刷自己过去的心思,抛弃自己过去的理想,其实他并没有洗刷干净,而是将它们深深的埋在了心底,在他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刻,他又重新找回了自我,和自己的“本我”来了一次亲密的对话,充满痛苦,充满无奈,他甚至恨着自己。这样的处理让观众看到了这部电视剧不一般的艺术魅力,对乔致庸的形象有了立体化的提升,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但在和别人斗,还是在与自己内心的不灭的梦想斗争。而这正视体验了乔致庸与自我内心的矛盾冲突。

而这种人与自我的矛盾冲突是更深层次的悲剧冲突。雅斯贝尔斯认为,“悲剧知识乃是不仅产生于外部活动,而且发生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历史运动的最初形态。冰心也说过,“悲剧必是描写心灵的冲突,必有悲剧的发动力,是悲剧‘主人翁’心里冲突的一种力量。n63毕竟,人在与外部自然、社会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的解决都要依赖自己的意识和意志,都不可避免的在自己内心深处荡起强烈的情感波斓。人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祭台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警句:“认识你自己。希腊人以神谕提醒人类认识自己的本质,这也是一直困扰人类的谜语。弗洛伊德的学说将人的意识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完整的动态的心理结构,与三者相对应的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最本原的一种冲动和心理状态;“自我”是受现实生活中各种伦理原则抑制和伪装了的本能;“超我”是理想的自我。尽管其性意识决定一切的“力比多”理论有些偏激,但是对人的意识的划分还是把握住了人内心的复杂性。

后来的拉康用“镜像理论”来隐喻一个人认识自己的过程。于是,镜子成了一个重要的道具,在照镜子的时候人往往才觉得里面那个人不是自己,或者从镜子中希图看到想要的自己。电视剧《青衣》的开始就是大家对着镜子化妆,配合着画外音:“风雨乾坤三声叹,天上人间一回眸,这不是别人的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这里的镜子中的人,她年龄、相貌以及理想与追求无疑成了记忆中的`自己。第八集中,筱燕秋三十岁这一天,她望着一座建筑的玻璃镜,又痴痴地发呆,而镜中的自己一会儿就变成她年轻时候的摸样,她也开始回忆曾经的生活:“站在这里,我才明白,自己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回到这里来。”特写镜头中眼泪轻轻滑落。这是她在面对自己时的无奈和无限的痛楚。

无论是前面的《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还是《青衣》中的筱燕秋,他们都是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过着他们不愿意过的生活,但是,又不能不做,于是他们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性格。人与自我的悲剧性冲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做到了,最后却发现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者是有不对的地方,特别是当这件事情又无法修改、无法弥补的时候,也有强烈的悲剧性。在电视剧《汉武大帝》最后一集,这位以战胜匈奴而自豪的皇帝去了一趟忠烈乡,在这里,到处是为了打仗而残疾的老人,他们过着无比艰难的生活。此情此景,让汉武帝追悔不己,回宫后,写了著名的《罪己诏》:“联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汉武帝以此举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和心中的痛楚。

3结语。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五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第四十五集,晚年的乔致庸回忆自己的一生,面对着镜子中的另一个“我”,像是面对自己的敌人,又或者是一位老朋友,发表了一番庄生梦蝶般的感慨:“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刮来刮去,这个房子,直接就刮到了自己的院子里。怪了梦见我变成了一阵风。刮来刮去,这院子还是这个院子。我都不认识了。那说的话,我都听不明白。穿的衣裳,我也没见过,怪了!你觉得你这辈子过的咋样?值吗?你就干了几件正事,挣了点银子,盖了个大院子,我还得感谢你。我恨你!我恨你!我讨厌你!你把我给毁了,把我一辈子给毁了!你知不知道,我有才学,我有智慧,我有勇气,我有热情,我要是能按照我自己的路走,我何尝不是一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现在呢?一个大地主。一个大地主坐在这个院子里,一个老财主。这不是我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我守着这个大院子有什么意思呢?我守着那么多银子有什么意思呢?你把我的一辈子给毁了。你还救国,你还救民,你连你自己都救不了。

我一想起来,我一辈子都没有了,都一去不复返了,我就感觉好像有一个她用手掐住我的脖子,勒得我喘不过气了。过去,什么他娘的过去,我也没有什么过去,我的过去葬送在一大堆莫明其妙乱七八糟的琐事上了,我的热情我的勇气,白白的浪费了。就像是一道阳光,落进了深渊里。真希望一天醒来我的过去都只是一场梦,都烟消云散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开始了,该多好呀。”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六

我国的证券交易,肇始于19世纪末。光绪年间,一些中国官吏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倡办“洋务”,建立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招股集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明白规定股票持有者可以自由转让,而股票除有其原有的价值之外,尚可随着公司的盈利增加获取一定的“红利”,因而有卖者,也就有买者,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股票交易。最初这种交易形式是买卖双方自由议定的,后来集中到某一茶馆内交谈,并且出现了中介人。由于上海是当时公司、企业集中之地,因而上海的股票交易最多且具有典型性。民国以前,上海的股票交易主要集中在大新街(今湖北路)的茶楼里,每天早上就有一些股票持有者和一些有钱人,如茶商、丝商,洋行买办、皮货商等,集中在大新街的惠芳茶楼里谈股票生意,双方买卖的有轮船招商局、汉冶萍公司、三星织物公司、商务印书馆、南通大生纱厂、浙江铁路公司、江苏铁路公司、粤汉及川汉铁路公司等发行的股票。这种聚会,被称作“茶会”。也是中国人进行证券交易的最初形式。这时,上海已有外国人在租界内经营股票交易。早在1891年,英国人首先在四川路南京路口的中央商场内开设了“上海股份公所”,以买卖外国股票为主。1905年,该公所改组为“上海众业公所”,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家以会员制形式组成的证券交易所,设定会员(经纪人)100席,其中外国人占87席,中国人占13席。该所除经营买卖外国公司的股票外,还经营外商在华公司的股票,如公和祥码头公司、会德丰拖驳公司、上海钢铁公司、上海电力公司、中国营业公司、中国垦殖公司(煤矿)等股票。

1918年春,几个日本商人也在租界内发起成立证券交易所,并由日本驻沪领事馆发给营业执照,取名“上海取引所”,资本100万日元,以经营棉花、棉纱期票及xxx公债为主。日本人为收买人心,特聘请上海工商界一些有名望的华人如王一亭、胡梅庵等为其董事,朱葆三为监察人,花纱业头面人物吴麟书、徐庆云为经纪人,还拉拢股票商业公会的几个会员当其股票部经纪人。该所开业后,所经营的纱布证券颇为兴旺,曾一度垄断了上海的花纱交易。

在1922年爆发的信交风潮中,该所又从中兴风作浪,扰乱市面,为中国人民所厌恶。以后业务日益清淡,于1929年宣告停业。在外国人设立股票公所的影响下,一些中国商人也在积极仿效。1907年,上海商人袁子壮、无锡丝商周舜卿等,在上海仿照日本证券交易所的形式,筹办上海(证券)交易所。由于清政府不予批准,加上上海工商界对于证券交易的底细尚不太了解,因而没有办成。真正由中国人自办的证券交易所,是在民国以后创立的。1913年9月,张謇就任北京政府农商总长后,积极提倡证券交易。这年底,张謇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商会议,讨论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大事,证券交易是这次会议上的热门话题。会后,张謇组织力量,仿照欧美及日本的证券交易法令,制定了《交易所条例》8章35条,于1914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1915年5月,又进一步公布了《证券交易所法施行细则》26条、《证券交易所法附属规则》13条。《证券交易所法》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凡为便利买卖,平准市价,而设之国债票、股份票、公司债票及其他有价证券交易之市场,称为证券交易所”。交易所需“察经农商部核准设立”。在第二章中明确“证券交易以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之”,“证券交易所限于其经纪人得参加买卖”。经纪人的条件是:“xxx商人,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上,关于证券买卖或与证券买卖类似之营业曾有经验者,由其证券交易所察经农商部核准注册,得为其证券交易所之经纪人”。第五章还规定了证券交易所之买卖,分为“现期及定期两种”。《证券交易所法》的公布,初步明确了证券交易所的性质、经营的范围及方法,为在中国境内设立证券交易所提供了法律依据。于是在国内第一次掀起了证券交易的热潮。

1914年以后,由于上海的股票交易越来越多,在茶馆茶会上参加股票交易的掮客也越来越多,遂有人提出成立“股票商业公会”的动议,以协调股票交易。经协商,上海股票商业公会在这年正式成立,地点在九江路禾兴坊的一座两开间小楼上,推举石路(今福建路)永和祥呢绒皮货店老板周韶笙为会长,并订有章程,规定每天上午集会,交易方式仍和茶会一样,由会员自行协议定价,尚无一定的标准时价,买卖的债券有政府发行的公债券,公司发行的股票和外国货币。股票公会从中收取5%的佣金。买卖的股票中有江苏和浙江铁路公司的股票,中国、交通、中国通商等银行股票、招商局、汉冶萍、中华书局、南通大生一厂及三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既济水电公司等股票。到1918年底,该会会员数已增加到40余家,这些会员大多是商人,原来是以经营纱布、皮货、杂货、生丝为主,由于经营股票交易后,所得的盈利大大超过原来经营的盈利,于是纷纷把商店改名为股票公司。在福建路九江路和汉口路一带,一时股票公司林立,形成了熙熙攘攘的华商股票市场。1916年,xxx为筹集革命资金,采纳日本友人意见,联络上海商界要人虞洽卿、赵士林、朱执信、洪承祁、盛丕华等,筹组上海交易所,租赁四明银行楼上办公室作为办事处,挂出“通记”招牌,并着手对证券、棉花、棉纱、金银、布匹、食油、粮食七类商品的交易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年底,以xxx、虞洽卿、戴传贤、张静江、盛丕华等9人联名,向北京农商部呈请立案。翌年2月,农商部批复准予备案。但其物品交易要“咨请江苏省县复查”。与此同时,李书平等也在上海发起成立证券交易所。后迫于张勋在北京搞复辟,xxx赴广东发动护法斗争,政局发生变化,上海的证券交易所没有办起来。

1918年,在北京也掀起了证券交易热,由王璟芳、岳守堃、李景铭等人发起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并得到北京政府的批准。这一行动,大大刺激了上海的工商界。这年4月,由上海商会会长虞洽卿、纱业公会会长闻兰亭、皮毛公会会长邹静斋、花业公所董事沈润挹、杂粮油饼公会会长张乐君,以及顾馨一、盛丕华等人出面,组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定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证券、花纱、金银三种。北京政府先批准其证券部,后批准其物品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后,由于有上海各行业公会为其后台,信誉较好,业务发展很快。初定资奉总额为500万元,分作10万股,每股50元,先收1/4,实收125万元。推选虞洽卿为董事长,理事会下设场务、会计、计算、总务四科。该交易所还耗银20万元,在四川路爱多亚路(今延安路)口长发客栈三层上设立交易所址,除设办公室、会议厅、经纪人事务所外,还设立三个交易市场和完备的娱乐设施。1920年7月1日正式开业,到场作贺的中外宾客达3000余人,所送礼品、联幛、贺电、贺信不计其数,蔚为壮观,轰动上海。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后,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而来,在头46天的交易中,仅手续费一项收入达82000元,平均日收入1700余元;不出半年,盈利达500万元,超过了原定的资本总额,年终每人分到的红利,少则百元,多则千元至数千元。于是原有的股东竞相缴足股金,使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声誉鹊起,交易所自己发行的股票也顿时身价倍增,每股价由50元猛涨到100元,许多官僚和投机商人纷纷把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视作发财来源。抢购囤积,使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成为主要交易品。据说当时因购买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股票赚钱最多的是时任京沪、沪杭两铁路局长的孙天孙(又名孙鹤皋),他大批吃进廉价股票,并做多头买卖,等股票上涨一倍后,及时卖出,发了大财。孙天孙的投机成功,使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内部的人也眼红起来,于是由赵士林、张澹如等人暗中组织“多头公司”,在南京路上挂出“大庆银公司”招牌,对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股票进行套购和哄抬,以牟取暴利,曾把该所的股票一度哄抬到150元以上大关。他们还使用“反套利”的办法,把近期股票和远期股票间的差价拉大,吸引顾客买进近期,进行套利投机;待客户吃进相当数量后,又反过来抛出近期,吃进远期,做反套利活动。他们把套来的大量资金,再用于其它投机活动。这批投机商在股票交易中赚了大钱。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不久,上海另一家证券交易所——华商证券交易所也在密锣紧鼓声中开业。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后的兴旺发达景象,刺激着许多人。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依仗人多力强,也在跃跃欲试开办证券交易所。他们首先撤除了暗中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有所往来的周韶笙的会长职务,另推范季美等人进行筹备。1920年5月,定名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正式在汉口路上挂牌亮相。

1921年1月正式开业。该所冠“华商”两字,表明区别于上海已经存在的两个洋商开设的证券交易所,另一意图是指责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内渗有日本人的投资,可见当时竞争激烈之一斑。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以上海股票商业公会的全体会员为发起人,初定资本额为25万元,分12500股,每股20元,先收1/4。初定经纪人40名,全部由会员担任。推举范季美为理事长。该所在经营方法上,采取“继续买卖”方式,上、下午各做两盘交易,既做现货,又做期货。开业后,由于已有股票商业公会多年积累下来的经营经验,驾轻就熟,交易兴旺发达,尤其在经营北京政府发行的“整理六厘”和”七年常厘”公债中,获得丰厚的利润。1921年4月,该所在《申报》上刊登增股广告,把资本扩允到100万元,分5万股,每股20元,所有的2万旧股,每股补缴元,经纪人数也由40名增加到55名,并以30万元巨款在汉口路昼锦里买了房地产,兴建企业大楼。这年五、六月间又进行第二次增资,资本额扩大到300万元,分15万股,经纪人扩充到80名。华商证券交易所大量增资,目的是想仿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办法,把自己发行的股票做多头买卖,哄抬起价,牟取暴利。经一番策划后,华商证券交易所每股价一度被哄抬到50元。但真正购买该所股票的人不多。大多为该所经纪人做空头。1921年底,该所经纪人吃进本所的股票竟达7万余股,几乎占总发行股的一半,致使该所流动资金枯竭,周转不灵。范季美在危急关头,接受了中易信托公司会计顾问徐永祚的建议,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等价交换积存的本所股票3~5万股,由中易信托公司为中介人,股票由中易公司保管,并由中易公司承担两所流动资金的责任。事情进展很快,两家证券公司两厢情愿地交换了股票。不久,矛盾开始暴露。因两所发行的股票面额一为50元,一为20元,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发行的50元面额股票市价已涨到180元,而华商证券交易所发行的20元面额的股票仅值30元,前者可以1股换取其6股,显然对华商证券交易所不利。并且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已存有兼并华商证券交易所的意图,双方交保的中易信托公司的总经理,又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理事兼总务科长。范季美觉得上了当,匆匆提出结束两家股票交换。事后华商证券交易所虽无直接经济损失,但苦于缺乏流动资金,业务一蹶不振。为挽回颓势,该所理事长一换再换,仍无起色,只得把所存股票以每股20元的原价卖给股东,以渡危机。1922年下半年后,该所在经营北京政府发行的“整理六厘”、“七年常期”、“六九公债”等方面赚了大钱,情况才有所好转。

事实上当时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在走下坡路。1921年起,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银根偏紧,物价低落,产品难销,原来一度兴旺发达的股票交易也冷落了下来,股票指数下跌。尤其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自己发行的股票,虽然每股价格被抬高至3倍以上,实际是靠自己大量吃进方能维持其身价。当金融市场银根偏紧后,许多股票持有者纷纷抛出,换取现金。1922年该所到了几乎无现金交割的地步,形成了第一次“股市风潮”。后来由张静江出面向xxx求援,得到xxx20万元的现金援助,再搭上一笔公债券,才勉强渡过了难关。从此,红极一时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一蹶不振,开始走下坡路。南京xxx成立后,新颁布的《交易所法》中规定:“买卖有价证券或买卖同种物品之交易所,每一区域以设立一所为限”。因上海一地有同类的交易所多家,遂进行了归并。1929年10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三个部——花纱部归并于华商纱布交易所,金银部归并于金业交易所,证券部归并于华商证券交易所。华商证券交易所遂成为上海唯一的证券交易所。

民国初年上海掀起的一股证券交易热潮,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公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集合了社会上的游资,使其转变为生产资本,对当时十分缺乏资本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来说,起了十分有利的促进作用,政府也通过发行公债而得以解决财政危机。物品证券的交易,不但可以促使工厂企业扩大生产,也加速了商品流通,促使商品经济发展。证券交易所的兴办,通过各种有价证券的交易,更进一步起了融通社会资金和活跃市场的作用。但证券交易的发展是受控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社会生产越发达,证券上市品种就越多,证券价格的涨落又是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誉而转移,证券持有者只有当发行该债券的企业盈利时才能获得利益,一且企业受损或是破产,债券持有者就有经济利益严重受损的可能。由于民国初年中国的近代工商业尚不发达,国内金融市场的融通资本不大,所以证券交易虽一时兴旺发达,其中很大成份是投机买卖造成的。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趋于清淡、冷落。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七

而在电视艺术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电视剧。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显示:“年在中国观众每天平均3个小时的收视时间里,收看电视剧的时间近三分之一,居各类电视节目之首;在中国多个电视频道中,90%以上的频道都有电视剧播出,而且电视剧的播出时间占所有节目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在一般电视台中,电视剧承担了70%的营收重担,从晚上七点到十点基本上都让位于电视剧的播出。”161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诱惑让中国电视剧的产量猛增,年达到14000多部集。

那电视剧艺术应该“教”我们什么呢?毫无疑问,“电视剧艺术的价值,是对其接受主体——电视剧观众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实现和满足,而不是迎合低级趣味。”162但是,目前看来,电视剧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这一点。“我觉得电视剧什么的是把大众的思想和艺术趣味往底线推,而不是往上边提。”要想把“大众的思想和艺术趣味”往上提,中国电视剧就不能缺少悲剧性的艺术品格。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戏剧诗是诗的最高发展阶段,是艺术的冠冕,而悲剧又是戏剧诗的冠冕。”

而且,“没有一种诗像悲剧这样强烈的控制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们如此高尚的享受。……我们深深同情斗争中牺牲的或胜利中死亡的英雄,但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这个牺牲或死亡,他就不称其为英雄,便不能以自己个人的代价实现永恒的本体的力量,实现世界不可逾越的生存法则了。”正如论文绪言指出的,悲剧性和悲剧尽管存在“度”上的区别,但是在“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关键点上二者是相通的。因此,电视剧的悲剧性可以更好的通过对真善美的否定之否定来满足并再生观众的价值需要。关于艺术的价值系统理论家们意见不一166,曾庆瑞先生认为,电视剧价值具有系统性,主要有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

四者相互之间正如敏泽、党圣元在《文学价值论》一书里所说的如盐在水中、糖在水中那样的体匿性存的存在形式。167而在这四点上,悲剧性电视剧都可以有所建树。一、超越的悲剧审美电视剧艺术中的悲剧性是我们现实实践难以达到的边界,而在悲剧欣赏、审美中,观众却可以实现“净化式认同”和“同情式认同”,实现我们心灵的解放与超越。“所谓净化式认同,是指已被亚里士多德描述过的那种审美态度。它把观众从他的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和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把他置于遭受苦难和困扰的主人公的地位,使他的心灵与头脑通过悲剧情感或者喜剧宽慰获得解放。”

3结语。

“所谓同情式认同,是指将自己投入一个陌生自我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它消除了钦慕的距离,并可在观众和读者中激发起一些情感,这些情感导致观众或读者与受难的主人公休戚相关。审美经验一再表明,钦慕和怜悯是相随相邻的。令人钦慕的主人公楷模可能看来尽善尽美,令人不可企及,也可能降低而成为人们白日梦的对象或者诱因。观众或读者可以在一种不完美的、较为‘寻常’的主人公身上找到他们自己可能有的种种特征,因而把主人公视为具有与自己同样的‘素质’而与他休戚相关。这种新的主人公规范与高不可攀或者颓废变成僵化而陈腐的形象的主人公形成鲜明的对照。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八

马克思指出,人类不仅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物质生存的需要,还从事精神资料的生产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艺术,因此而诞生。黑格尔提出,“艺术的中心是人!”朱青生在为《艺术:让人成为人》写的序言中也写到:“这里的人不是活着的人,而是作为人文的人。正在加强一种警示和呼唤:人本来不是‘人’,只有透过修养和教育,经由艺术和人文,方能成其为真正的人。只是艺术到底使人往上,还是往下,这的确还是个问题。”针对电视艺术来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电视在教室里的有效性是早已公认的,我们越是看电视就越是倾向于它所教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无论是教室之内还是教室之外。”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九

与此同时,保监会要积极鼓励投资方式创新,按照保险资金自身的规律,探索股权、债权结合的形式,对接实体经济的实体需求,积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组织机构的创新。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提升保险资金的配置效率为重点,全面深化保险市场的改革。继续全面推进寿险产品的利率改革。在定价权方面要还给保险公司,还给市场,让保险公司在公平统一的市场中更加灵活地开展运营。”周延礼强调,下一步要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条款的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保险费率管理制度。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早在2010年左右,我国就在部分省份实施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遵循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全面贯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1教学内容及结构的改革: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高中化学这门基础课程,由于教学背景的改变,其内容和结构都有了相对应的变化,教学内容得到了重新的界定,而教学结构也有了更深层的调整。新课程背景之下,驾驭改革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指导思想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题高总体学生的成绩水平,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一的第一章内容主体是从化学实验角度探究化学化学知识。该内容很明确的表达了希望学生能通过进行化学实验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打造良好的教学课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1.2化学课程实验的改革: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较少,且多为老师做,学生看,学生亲生体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导致了学生不能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并感悟化学知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兴趣不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育中,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实验过程有了新的要求,相对应的会增加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会安排学生进行体验,加强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印象。

1.3教学评价体系及相关课程设计理念发生变化:

在新课程的标准之下,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也有了改变,过去对于学生教学的评价只看学生的最终成绩,忽略了其他因素,导致评价过于形式化,加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新课程的化学教育评价体系除了根据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之外,还加入了综合能力考虑的因素,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潜能的激发都有着积极影响。并且在相关课件的设计上,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升学这一目的,更多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有更加长远的目标追求,使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后续发展。因此,在课件设计上应趋于实用性和科学性,尽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育的全新观念。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化学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变化,教育观念也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进行了革新。

2.1教学方式的创新化: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占领着主导地位,对于学生进行“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方式,忽略了时间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和引导,导致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受到限制,很多时候都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使得学生成绩难以提高。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性进行开发,教学方式逐渐趋于创新化,不再是传统的言传身教,而是根据新课程要求进行改革,加强了学生实践部分,使得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2教学观念的改变及革新: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老师应明确自己的引导者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努力使得学生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一学生为教学中心展开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还应树立人才教育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的现代化人才。

2.3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的改革标准之下,除了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学习方式上也应有所改变,教师应抛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自愿并积极的参加教育活动,并认真的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4教学中不断融入新技术: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根据教育改革理念,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开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授课过程之中,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改革要求,高中化学教学也应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在进行授课时,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图片以及相关视频的播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效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在教学方式上逐渐由“启发式”取代原来的“灌输式”,而在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中,也逐渐由“探究性”取代了原来的“验证性”,在新教材的编排上也以生动化、形象化为主要的编排方向,融入了较为生动的图片以及增加了“资料”、“阅读”、“家庭小实验”等栏目,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一

同时,电视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也广泛吸取着其它艺术门类语言表达的优点,特别是电影的视听语言,因为两者有着近缘关系,所以很多电影理论中针对视听语言元素的阐述对电视剧悲剧性的分析来说也是适用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再现或者表现它的艺术审美对象的工具或载体。这工具或载体里面,除了一些物质材料,最重要的是语言。电影、电视使用的视听语言与其它艺术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文学,以书面文字作为自己的载体,它通过文字的描述,把客观世界的特征抽象地展现出来,再现一种模糊的形象。美术,是以色彩、光线、形状、质地为元素的语言,诉诸于视觉,对对象进行“定格式”的表现。音乐以节奏、旋律、音色、音质、音量为语言等等。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本质的区别,也是视听语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借助更为自由灵活的视听元素使语言更大可能地摆脱了时空的束缚。它同时依托人的视觉与听觉,即通过画面和声音,特别是二者的灵活的组合来实现与观众的对话与沟通。另一方面,电视剧的内容首先以单个镜头的方式存在着,镜头是其基本单位,同时蒙太奇则赋予了更多的自由组合的深层意义,并刺激了长镜头理论的发展和运用。视听语言的这些言说方式和表达潜力,特别是蒙太奇思维,给电视剧的悲剧性表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镜头是电影的基本单位,而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语法。“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1928年,普多夫金的《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就是以这句话开始的,林格伦也说,“电影技巧的发展事实上主要是蒙太奇的发展。”

3结语。

这里“电影”指的是作为视听语言的特殊艺术,在这点上,以上的评价也是适合电视剧的。不可否认,在一个镜头甚至一个画格内可以表现言外之意,可以存在悲剧冲突与悲剧矛盾,但这种方法的潜力是有限的,“由于缺乏逻辑、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连贯性,人们至少是为了照顾叙事的明确性,而不得不依靠各种造型与心理联接或过渡,以构成叙事的‘纽’。”90加之,悲剧性情景的营造与情感的体现需要时间上的积累与积淀,所以,更多的还是通过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即蒙太奇来表达。蒙太奇不仅仅是把一个景分成几个镜头使之表现得更为生动和现实,同时,还由于连续的镜头中酝酿了许多的复杂关系,如思想上的关系、镜头长度上的关系、有形运动上的关系和形式上的关系,给予这些关系以巧妙的处理就可以有力的感染观众。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蒙太奇的表现潜力,使之成为支配观众思想和联想的一个有意的指挥者。蒙太奇一般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前者强调流畅的叙事,后者更强调情感、思想的表达,更突出产生原本在单个镜头中不存在的意义。因此,对突出悲剧性这种特定的情感和美学思想来说,后者更重要。

例如,《太平天国》第四十八集,李秀成就义时的三个镜头。从这一蒙太奇场景来说,并没有对李秀成的牺牲大加渲染,但是第三个镜头的处理却充满了悲剧性的情感力量,血红的山河赋予了李秀成的牺牲以肯定的意义和光辉的形象,同时,也象征着太平天国十四年的流血和牺牲,是历史的.最悲壮的注脚,而那无力的夕阳也不仅仅是对李秀成一人的哀悼,而是对太平天国最终命运的诗意暗示。另外,表现蒙太奇中的心理蒙太奇可以将人物心理活动的刹那感觉甚至是无意识的思绪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因其放入故事的时间——也就是前后镜头的不同,从而在深入人物心理上更上一个台阶。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因为谭纶的举荐而出任知县,在他离家赴任的时候,导演以仰拍的方式特写海瑞大步迈进的脚步,加上慢镜头的运用,这个海瑞脚步的特写充分表达了海瑞的义无反顾,立足于塑造他的悲壮的英雄形象,让观众感觉到他正是用自己的脚步、以自己的牺牲来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海瑞由此走向了历史的前台。作为海瑞一生命运的转折点,这个镜头在海瑞以后的生活中,在其思想斗争激烈的时刻都会在他的脑中——在电视屏幕上——浮现以自励。之所以先论述蒙太奇对表达电视剧悲剧性的可能性,是因为影视语言中的视听元素的悲剧性表达都与蒙太奇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二

摘要:鉴于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对于房屋管理领域市场化不断深入,各种房地产市场的构建也趋于完善的情况下,物业管理专业逐渐成为了一门“显学”。物业管理的学科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在学科开设、教学手法上也在积极地与行业情况相适应,尽可能地根据业界发展动态对自身学科建设、教学模式手法等内容进行改革。本文将在讨论物业管理教学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物业管理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物业管理;教学;改革;新途径。

一、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要求概述。

在当前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科的设置、专业教学上已经能够初步地按照物业管理的行业标准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但是由于物业管理专业在我国仍属于一个较为新型的概念,在80年代相关物业概念引入国内之后,虽然在规模发展与专业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总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速度,使得物业管理专业在进行教学时,很有可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无法与房地产业发展相适应,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尽用所学。此外,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加大,对于居民对于住宅、校区的要求除了传统的面积、位置因素的考量外,相应的服务与配套设施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这就对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业务素质与良好的服务意识新要求。

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从上文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业管理学科从创设之初就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在现阶段,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仍在不断继续,而其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课堂授课形式的积极变化;实践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深入两个方面。在课程基础设置方面,教师需要考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专业能力。教师对于专业能力的分析可以帮助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节约了大量通识知识的学习,提高授课的效率。同时在确定授课能力培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多种能力巧妙地安排多种课程以实践、探究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课程多样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实践的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环节,物业管理专业的业务错综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的从业经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养要求颇高。因此,教师除了需要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化的教学,还需要积极安排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

三、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在当前物业管理专业服务意识与业务能力双重提升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整个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沿着教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三方面进行开展。

1.教学课程的科学设置。物业管理专业在学科的`设置和安排上突出学科本身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而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教师需要根据这两个特性以及特性涵盖的具体能力和理论知识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课程。物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生需要对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学等基本原理等理论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其次,物业管理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相关的人机交往能力、案例分析、管理技能技巧等实践性的内容教师也需要进行详尽地讲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紧贴当下物业管理业界发展的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2.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于自身的授课方法进行积极地优化和创新。从原有的演讲授课、多媒体授课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主体的授课理念,在丰富翔实的信息支撑下,倡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来说,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安排生动翔实的案例,在保障案例数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优化案例质量,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作以学习和了解;在一些实际业务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情景代入、设置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场景,比较有效地运用自身所学的能力和技巧。

3.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入教学。实践模式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既是实际练兵的好方法,也是帮助一个系统学习、总结经验的训练场。物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融入来实现。首先在理论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演练从多个角度来证明理论在不同情况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并理解理论知识的正确概念。其次通过实践模式对各种应用能力的教学可以说是当前授课效率最高,收获结果最好的一种方式,有道是“教师讲千遍不如学生练一回”。同时,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所述,通过对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三方面的积极优化,相信在今后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肯定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良好的与业界相适应,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张喆.现代物业(上旬刊).(z1)。

[2]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我见[j].李霞.北京城市学院学报.(01)。

[3]浅谈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j].毛鹏飞.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01)。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三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未来趋势预测,包括通货紧缩,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体制,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等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若干问题论文。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现状及未来的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未来趋势的预测。

1.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过去20余年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这一高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下述三方面:

(1)由于改革,使资源的分配得以优化。

(2)由于推行市场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3)中国的改革是由农村改革开始。中国农村有将近9亿人口。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与产品种类的多元化。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成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流动,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低附加产值的农业转入到高附加产值的制造业、建筑业和各类服务业等。这点是国际主要经济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予以十分重视和强调的。在今后相当的时期,中国仍然必需十分重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以进一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

2.增长的核算(growthaccounting)。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过去及未来前景,国内外学者都应用了生产函数和其他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中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作了增长的核算分析及预测。结论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中国过去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应由9.7%调整到8.5%。对于增长核算的具体分析及预测数字上的差异,难作结论。经济分析工作者都知道,各类模型测算的结果都有赖于采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及所作的经济假设,经济学论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若干问题论文》。在本次会议中,相当的与会者都对中国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些异议。与会统计局的负责同志也对此作了解答。尽管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测不尽相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中国今后10年中gdp的增长率不会低于7%。邹至庄先生则对中国未来10年经济的增长,有更乐观的估计。从学术观点上,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数量经济工作者宜加注意的。其一,进行一般的宏观经济总量预测,适宜于采用简单集结的生产函数(aggregateproductionfunction),而不是方程式的数量愈多愈好。由于经济分析不同于自然科学与工程分析,大量的参数不可能十分精确,方程式的数量愈多,往往使参数及计算的误差难以得到纠正。而集结的生产函数,通过集结过程使经济参数成份中的许多误差,正负可以互相抵销一部分。其二,中国作为后进的国家,通过引进设备与技术,也会导致tfp值的提高。因此,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应十分注意加强引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的宏观政策引导,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关于通货紧缩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问题。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四

摘要:本文所说的当代文化是指在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下,人们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就我们生存的地球而言,此时所发生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行为从本质上说都离不开当代的制约,所谓的前卫只不过都是天才人物们立足当代所作预言式的一种尝试行为和表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各种文化的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观念及形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努力探讨全球化与当代文化包括本土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促使许多艺术批评家作出各自的表述。在中国,这种表述的角度和层面,影响着对中国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判断,针对中国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意义,部分学者认为它在观念上、形式上跟当代文化不相吻合,属于一种“落伍”的艺术形式,无法溶入当代文化潮流之中。其实这种看法在于他们都是以国画本体外形式为视角的。对中国水墨画的认读,如果从另外一种层面或另外一种角度来观望,仍然是有商榷的余地。

我认为,如果我们赞同汤因比的观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潜台词就是,当代人是按当代的观念和文化思想来解释历史、阐述历史,并不能真正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我们对中国画的观望和判断角度,也就是说我们是站在什么样的语境来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表述是显得极为重要的,说白了,是选择用什么样的语汇和方式来理解当代中国水墨画。这种选择对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画的创新是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经常有人在谈论中国画的创新和守旧、形式和语言、观念和文化,所有这些,说到底就在于论述者的角度问题,无所谓对和错。我们是希望站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也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对中国画的发展作一个评判。

董其昌可能是从中国画的某些笔墨造型和产生地域来区分南北宗,他观望的角度是文人或者个人化的东西,如个人的“逸”气等,其评判处境是在他所处的时代发生的。人们常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的理解是从笔墨的角度来反映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如果从一种历史存在来看笔墨的新与旧,我们可以说笔墨形式自身语言本身并没有多少文化内涵,可问题在于中国画笔墨运作潜结构中,跟个人本体上有一种内在联系,它几千年来是在人的人文基础上发展衍变进而程式化,虽是一种表意的形态,但笔墨传出一种超越笔墨之象且具有某些精神性的东西,讲笔墨又不讲笔墨,构成中国画一种奇特的现象,表面上看没有精神涵盖,可骨子里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中均有一种共识――心性和灵性,由笔墨而构成的中国水墨画变成了心性的流露。与装置艺术比较就可以发现,装置是一种外在思想的结果,讲究过程和存在,引发对某些方面的思考,也许思考范围与社会现象思潮密切相关,而在中国画中,笔墨运作乃至画面心境的表现仍是对人本体的一种思考和表达,是人心营构之象,其理论是心性不为物滞。不同的文化认读,会造成不同的角度和判断并影响到结果。也许会有人从艺术家个人面貌上,同时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观望中国画的发展,比如我们从徐渭、八大山人到石涛再追至齐白石理出一条线索,从他们各自的面貌看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寻找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大部分画家与他们之间的差别,也可以找到他们对新旧的阐述手法和艺术文化观念。因此我们所说的新与旧就当代而言,如果没有限定的角度,我认为是毫无意义的。新与旧只能存在于美术史的相比较,就中国画而言,就是当代也要从美术史上作判断。

那么阻碍中国画发展的障碍是什么呢?我认为正因为一千年来中国画的顺利传承,历代艺术家们从技术上丰富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巧,学习领会和表达这些技巧就须花费毕生的精力,笔墨的表现范围和形式就须多少人去钻研、学习、发展,并从样式上丰富我们的美术史,而这些相对于中国画来说还是很小的一部分,这是其一;第二,中国画在笔墨上存在着一套与之相符合的语义,它经过历代的`阐述已形成完整的理论,它从作品客体、艺术家本体及欣赏者三方面相互形成一种互动的状态。这套理论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因素。比如说,意在笔先对中国绘画和书法都是一种硬伤,它限定了一种思维模式,再如得意忘形、得意忘象,无限制地推崇玄学中的“意”,提高了个人的主体性,把一种审美主体付之虚无缥缈的东西,使观者理解的天地无限放大;第三,在作品笔墨中就可以窥视艺术家本体的某些性情、趣味,而这些正是中国画被中国大众欣赏和体验的客体,于是继承和发展笔墨所蕴涵的语汇成为中国画家们的首选,笔墨所附载的精神性元素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以中国画要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进行变革,单从笔墨的层面上就会遇到阻力,形象地说,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俩都说不到一起来。笔墨是中国画包括书法的限定词,如果没有笔墨,能否准确全面地描述中国画这个约定俗成的艺术形式吗?能进入中国画所谓的境界吗?上海一位艺术家的水墨装置,虽然用国画作品包裹茶具等,只能说里面有中国画的元素,并不能涵盖中国画的文化语汇,只不过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和语汇来表达一种当代文化里中国画的境遇。归类和艺术形式的文化语汇虽是两码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相离甚远。

中国画在制作绘制过程中,艺术家个人心境通过笔墨投射到画面,同时由于尚意理论的引导,把生命人格的观照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相互交错在中国画的表现和制作过程中,把审美层面从笔墨形式转换个人人格的张扬,同时反过来对笔墨进行渗透,艺术家和欣赏者共享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而艺术家个人情感的私密性被一定程度的侵入。既然中国画里蕴藏着生命人格,那么中国画还能远离人文内涵吗?虽然全球化冲击也使中国画人文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受挫。中国画注重个人的人性、人格,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人文意义,问题在于它是私密化、个体化的,而没有社会现实的普遍意义。在中国画中,内容只是一种载体,这种载体的意义被赋予笔墨、赋予个人,这也说明了人物画在中国画体系里发展缓慢的原因,且是主要原因。中国画关注人文的东西,并不需要通过人物画来表现,举个例子说明,郑板桥可以通过竹子、通过文字叙述来表达他的人文关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书画印的组合,通过形象视觉表达只是其中之一,诗文同样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西方文化界在解读中国画如单从视觉画面的层面上来观望,也许会认为陈旧没有变化,郑板桥只是画简单的竹子而已。西方文化界是站在他们自己认为的国际文化语境里来解读中国本土文化,多元文化共处经常是作为一种托词。中国艺术家们常站在传统笔墨的角度来探讨所谓的丰富和美感,意境的塑造使中国艺术家对传统生存环境有一种怀古的情愫,回归自然是情怀,作为心境是不错,但如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诸如环保、自然与人的关系,它只能交错其中的一部分。自然之道的张扬,讲究虚空的观念,使中国的自然坠入虚静,更多与个人自我表现有关,与整个社会生活无关,以此来显示人格的东西,因而无法进入当今时代文化潮流中。

制作材料也是限制中国画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多种材料的运用、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当代生活中是极为普遍的,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画材料一千多年来,变化甚小,如果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单单靠架上绘画和纸上作画是无法承受表达复杂社会文化主题的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文化的重负就突显出来了。我在故宫看到中国皇帝书房所悬挂的国画和书法作品时,我想,在糜暗的光线中,在狭小无灯的环境里,国画和书法的亮敞和山水意境的表述,对环境及所居住的人而言,从视觉到心灵都会有一种无法言明的冲击力。但随时光流逝,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电灯出现了,电视出现了,各种诱惑视觉媒体出现了,伴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艺术形式的改变已是必然的,要求中国画的发展同样是无可非议的,而且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其实已是可有可无的了。虽说早期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艺术被边缘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再也不能把艺术视为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它现在只是人们与世界沟通的且微不足道的一种工具。心灵的交涉更多地让位于其他形式的交流。

与中国画的对话方式,必须探究中国文化哲学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欣赏中国画必须立足于个人本性品质,感悟个人品性,由此引发的心境问题也是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国画的共享和私密,中国画的个体性,中国画面所呈现的境界,中国画的特殊语汇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观望的角度。西方文化人士观望中国画与我们在某个层面是相错而过的,我们的境遇和他们的境遇不尽相同,虽然他们已从现代走进后现代,对艺术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针对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已更着重于关注疑问性且带有全球普遍意义的东西,更着重于相互之间的对话和精神涵义,有学者认为:“在西方语境下所具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性和解构性的文化研究,在运用于东方语境时会不会与传统的文学研究形成对立?”(王宁,),对人的关注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解决了,不过我认为他们只关注于人性的复苏,很少从作品中关注艺术家的本性直至人类普遍的情怀、情感,再者,由于中国画对人的关怀曲折地暗含在山水、花鸟之内,不象他们直露地通过人物形象表达出来。因此参照系不同,比较就会困难些。在当代,西方艺术家们关注社会文化主题,直接沟通当代,中国不同,中国画可能还会保持一种传统――曲折地、象征地来关注社会文化主题,中西在当代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已取消艺术的精英性,变成消费品,而我们还保持原样。按照艺术的发展逻辑,我个人认为从来没有单线条,经常是多元并进,虽然封闭性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但如道家所言阴阳祸福相互轮转,是好事是坏事,也难说得清。后现代艺术社会学的东西太多,个人独特的体验能否近距离跟大众亲近,是是非非,艺术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但中国画不能承受如此之重,这是绝对的――因自身的形式及文化。对当今社会文化主题的感悟对话――我认为可以留给其他媒介形式或新的艺术形式,我们只能在知学致远范围内推进中国画的发展,在发展中强调中国画新的观念性。各个层面都要求直接对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变化与停滞永远是相对而言的。

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中国画的发展必须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从独善其身进入兼济天下的层面,根本上改变个人经验和个体生命观照这一模式,进入当代鲜活的生命状态,当然在这过程中仍然要保持个体意识,发扬涵盖在中国画中所持有的个人精神文化气质。关注当代社会文化主题并不是中国画这一形式的强项,但面向国际,寻找一种国际视野仍然是中国画的任务,在保持历史传承文脉的基础上,不必强求纯正经典的形式笔墨,以当代审美为标准,触及当代文化并画出当代的各种体验,使中国画重新纳入公众的意识之中,从而改变精英文化的概念,使中国画及文化变成一种可消费的文化。同时重新审视笔墨的局限性,审视其所附载的品味能与当代文化对话的可能性,把新的视觉经验放在首位,使个人的技巧、风格和程式化消解为过程,而不是结果。视笔墨的运作是个人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境界只是民族心理上的追求,更多地把我们的视点放在国际性超画面文本的解读和表现,寻求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个人对社会文化主题的感悟及体验,撇开个人的精英情结,认识自己语言及表现形式只能是当代所谓文化话语的一种,超越经典,创造一种符合中国画变革的全新文化境界。生命在演变中前进,中国画的发展未尝不是这样。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五

论文摘要:时代呼唤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作用都有崭新的定位,这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主体性发展教育改革。

学习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开发与人格建构、个性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离开了知识的丰富,主体性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认知方式的丰富、完善与主体性发展是统一于同一过程之中的。因此我们讨论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就必然关涉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何种关系?建构主义学习观较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充分发掘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一、主体性教育,时代的呼唤。

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人的主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人的主体性发展已不仅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但传统的教育思想,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因而促使人们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反思历史,变革现实。可以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构建主体性教育已作为跨世纪的课题提上日程。人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来培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是一种培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事实证明,主体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在日本,新教学大纲把原有的“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改为“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日本人”。韩国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等作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已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定: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由此可见,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正向主体性教育方向发展,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时代精神的呼唤。而如何进行主体性教育?怎样看待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回答迥乎不同。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有人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作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性: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应用;(3)不灵活性: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应用。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并非亲历体验,主动建构,而是靠灌输、苦学的手段强制性接纳,因此学习效果不好,迁移能力差。

反思我国的传统教育,也明显存在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讲,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互影响的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表现在行动上片面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将学生看成无主观能动性,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仅从主观愿望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极少考虑他们的接受水平、兴趣需要。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被纳人严格的条条框框之中。处于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游戏的余地,长期的被动状态使其习惯于按部就班、对知识全盘接受,而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怀疑与考证,主体精神弱化,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不能真正内化为其自身的精神财富。

传统教育思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造成种种弊端,必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社会的进步。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人们也同样殷切期望教育能张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其全新的视角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教育天地。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首先,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是以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流经验来确定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学习是主体建构的过程。其次,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学习者通过使用先前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并非从记忆中原封不动的`提取,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造和重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时刻保持“认知灵活性”。再.次,学习者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同时因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所以建构是多元化的。由此,我们可明显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从外部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为实现两种转变,必须以全新的模式.、方法和设计思想来重塑教学过程。它对于学生角色及教师作用的全新定位、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尤其是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

四、建构主义学习观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观提示我们,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论”应革除,教学中心应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其教学目的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学生应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则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青少年学生还只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全的主体,或曰‘潜在主体’。但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最大特征就是蕴含着丰富的潜能,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逐渐变为现实,从‘潜在’不断地、永远地向现实转变,就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主体性为条件,没有主体性,知识教学就只能是简单的灌输,同时又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数量的累积,而且取决于知识生成的建构过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一个附加的目的一,更是有效教学的内在根据。”“只有调动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驱动力,学生的学习才能摆脱外在力量的诱迫而成为内在的追求。”因此,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学的动力源泉。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关于教师的一些新的职责对教育改革颇有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因而教师的活动和职责要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深入的认识。

首先,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种角色转变是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前提。建构主义者提出支架式教学,其核心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式教学由预热、探索、独立探索等环节组成,强调在有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但教师的指导成分是逐渐减少的,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

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对学生认知活动的指导作用,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把握认知规律,提升主体意识。建构主义者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呈现一个整体的任务,让他们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完成的子任务,‘掌握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这种从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自然给学生造成一定困难,但正是在这种难度训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以前的知识经验,独立探索,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建构主义者还主张情景性教学,主张给学生提供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在这种真实性任务中,学生具有主人翁感,易激发内部动机。在现实教学中,情景性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吉林省毓文中学在《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课题实验中推行《东方时空》课,让学生根据节目内容写感悟文章。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情景,开辟了体悟人生的窗口。学生热情极高,把对社会的热切关注与对人生的冷静思考诉诸笔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写作能力,也锻炼了思维水平。这与传统教学中单纯训练写作,学生见作文色变的情况效果迥然。

再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应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组改造过程。而且,教师应注意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尊重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并加以适当引导。建构主义者建议组织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经过改组,分别针对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认知更全面,更深入。此外,合作教学和交互式教学则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让学习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讨论、争辩与交流中来,实现对问题的共同认识,建立更加完整的意义表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的基本阐释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化设想具有明显的现代教育价值,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它必将为教育改革注添活力,给传统教育带来一场教学革命。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六

尊敬的党支部: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在期待与猜测中终于定格为7.4%,虽然反映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多个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下文为20xx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年度数据看我国经济转型新起点。

(一)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在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关系趋于协调。

由于过去我们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占的比重大,消费占的比重小,因此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调整。比如说,20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高于经济增长的7.7%。20xx年投资和消费的贡献基本接近,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消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都在4%左右,净出口为负0.3%。出现负数说明我们的进口大于出口,而不是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负的贡献,这只是统计核算的结果。现在比较协调的三大需求结构是转型取得的进展,是将来我们往前走的一个依托。

(二)第三产业发展活跃。

服务业活跃的结果是就业容量扩大。曾经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将影响就业。20xx年、20xx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为7.7%,但这两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分别超出了预期目标366万、410万。这些数字证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拉动的主要力量,这是转型的结果。

但现在,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比重很高,第一产业吸纳就业比重也仍然偏高,而服务业仍然偏低,中国经济最终要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应该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大头,现在远远没有达到。

(三)国际收支和出口结构继续改善。

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顺差占gdp比重连续三年低于3%,在国际认可的合理水平以内。20xx年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高达10%以上,受到了国际社会攻击。其实,我们不是依赖出口,问题出在哪呢?因为我国属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比重太大。过去所谓的外商投资出口企业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而是车间,只是在完成订单,原料、销路都由跨国公司决定,我们]仅靠简单的组装来赚取一点加工费。例如,加工一个芭比娃娃我们赚几美分;一个出厂价150美元的苹果手机我们赚3到5美元加工费。结果国际社会却把账都算到了中国头上。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依赖出口,而在于出口结构不合理。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么一句话: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当年,站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港口,仰头看着巨型港口吊机上面赫然写了上海机床厂制造,真是自豪。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贸易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在一般贸易出口方面,我们要站到世界的制造高端;在加工贸易方面,要从低端组装向高端组装进军,向独立品牌、独立研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方向升级。

(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慢,但增长的质量提高了,优胜劣汰加快,企业亏损减,利税和微观的效益都有所改善,这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表现。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么一句话: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当年,站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港口,仰头看着巨型港口吊机上面赫然写了上海机床厂制造,真是自豪。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贸易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在一般贸易出口方面,我们要站到世界的制造高端;在加工贸易方面,要从低端组装向高端组装进军,向独立品牌、独立研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方向升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uexila。

xx年x月x日。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七

整合营销传播的本质是品牌营销,只有情景喜剧本身的质量经得起考验,整合营销传播才能为情景喜剧插上翅膀。离开情景喜剧作品本身去谈营销传播是舍本逐末之举。在这样一个“买方市场”中,情景喜剧制作方应及时转变观念,要积极发掘市场需求,改变“以产定销”的传统的“卖方市场”观念,深入到情景喜剧制作产业链的前端去,准确定位,创作出合适的剧本,打造出精良的作品。在拍摄之前,制片方应该首先锁定自己的受众。确定了受众之后,针对受众群体的特征,对剧本、宣转甚至广告招商有个大致的规划。这样制作出来的电视剧才能迎合受众的口味,才可能获得收视上的成功。

实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8篇)篇十八

摘要: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广大社会公众也更加密切关注并自觉地使用政府发布的统计信息,这使得地方统计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地方政府统计质量为研究目标,对影响地方政府统计质量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究。

关键字:统计;质量;核算制度。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面对着大量的数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天气预报,从人口预测到股票投资,统计存在于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据处理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统计质量问题与我们每个现代公民息息相关。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不仅增加了搞好统计工作的难度,而且也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统计体制中存在着诸如:核算制度不完善问题、信息混乱、数据失真问题等,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不是中国统计工作的主流,也不影响我们的统计数据总体上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如果不认真地加以解决,必然严重阻碍中国统计事业的发展。

二、影响地方政府统计质量的原因。

2.1统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备。

统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备,使得统计质量受到威胁的原因。一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资料不够扎实。gdp调整和修正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灵敏反映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内在机制;全面统计报表指标较为臃肿,但有些国民经济核算所必需的资料往往难以及时获得,部分数字要估算。二是现行gdp核算制度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现行的gdp核算中,它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体现经济发展、繁荣的一面,而不能反映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

2.2统计核算制度的执行难度加大。

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人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地区间、城乡间、各个社会阶层间的差异更加明显,统计调查对象数量成倍增加,变动相当频繁。被调查者更加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对统计的支持和合作程度有所下降。统计核算内容面临调整压力。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核算对统计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心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对那些过时的、用处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和指标进行清理和精简,增加反映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

2.3数出多门和一门多数而造成信息混乱。

统计综合部门和部门统计之间、统计部门专业报表的重复设置及各类普查与专业统计的重复性工作,常常形成同一指标在不同的部门统计存在多个数据,同一指标在同一部门当中存在多个数据的局面,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信息混乱,又影响决策的准确性。数出多门和一门多数而造成人们对统计质量产生信任危机。地方统计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领导,国家统计局专业司、普查中心、调查队在工作上各自为政,各司其职,对于普查和各类调查缺少沟通协调,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及全面统计报表中的指标设计不尽合理,重复交叉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同一指标在同一时期不同调查方法中数据相差很大的情况,使各种数据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缺乏协调性,浪费了许多信息资源。

2.4数据失真现象严重存在。

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统计数据与局部及个人利益更加密切相关,以权定数、以利谋数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了完成年度下达的计划,随意修改统计数据,直接违反统计法。同时,个别地方政府限制甚至干涉统计部门的执法活动。一方面统计执法力量薄弱,而统计调查对象量大面广,无法对所有的违法现象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织,使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难度加大,统计执法乏力,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使统计法律、法规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助长了统计违法行为的滋生蔓延,使本已非常淡薄的统计法制观念更加淡薄,直接破坏的统计质量。

三、确保地方政府统计质量的对策。

3.1改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

建立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统计调查体系,为改善核算基础提供保证我国现行核算体系基本上依赖于层层汇总的'全面性统计报表,这种方式比较稳定可靠,但同时又非常笨重,难以为宏观经济核算提供及时、系统的信息资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核算基础资料的缺口,因而,要改革我国现行统计调查体系,大力推广抽样调查,积极地逐步地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社会经济现象,同时注重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多渠道保证核算的依据资料更准确,如采用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等方法搜集核算资料。另外还要改进、统一核算方法,特别是制定和完善一套适合基层统计部门核算的方法,使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更标准、更规范。

3.2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健全的国民经济核算不仅能使人类更清楚地看清生产和生活的现状,使人类珍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能使环境和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整套的报表体系、指标体系,很多已不适应现今市场经济的需要,无用过时的统计指标要舍得抛弃,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统计指标要及时增加。比如反映社会、环境与资源、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对于专业交叉、重复设置的调查要坚决摒弃,对于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报表要坚决取缔。

3.3理顺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决定了地方统计对地方政府的高度依赖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经费干部任免主要由当地党委和政府决定,地方统计工作就必然会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干预和制约。因此,需要重新理顺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才能使统计质量坚持下去。一是改革统计隶属关系,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将统计综合部门的人、财、物归上级系统管理,不受地方条件制约。二是各级地方综合统计部门应加速业务职能为主向管理执法职能为主的转变过程。把职能、职责定位在该做的事上,用主要精力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准确及时进行经济预警、发展趋势预测、经济景气度测算,开展前瞻性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和权威性,提高统计数据的使用效率。

3.4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

要从制度上入手,健全和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包括上报统计数据质量负责制;上级审查统计数字质量负责制;统计数据质量举报制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建立经常性的数据质量调研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统计部门的自律、监督机制,在统计部门,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完善统计部门的自律、监督制度,以严格约束、监督统计工作。此外还要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办法,严格奖惩;扎扎实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以使统计数据所受到的人为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就目前来说,要象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一样,大力发展注册统计师事业,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社会信誉好、客观公正,数量充足的注册统计师队伍,使注册统计师审查行为具有独立性、公允性,充分发挥“统计警察”的作用。要按照新时期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统计师事务所体制,从制度上保证注册统计师的独立性,同时对注册统计师的公正性进行明确规定。另外,要将统计监督的中心和重点由事后监督转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参考文献:

[2]夏凡,李夏阳.浅议数据的衔接[j].统计与决策.,178:70.

[3]方军武.对现行统计体制的改革设想[j].统计与决策.2007,243:66.

[4]杜文平.关于统计法制建设及统计执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7,8:37.

[5]黄本春,李国柱.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468:215.

[6]巫建新.统计体制改革必须重视的两个问题[j].中国统计.,3:60.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奋斗演讲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下面是一些名人对于成功和幸福的心得体会,他们的言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2023年课外阅读讲座心得体会(案例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得出的一些宝贵经验。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我会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提

    热门北海旅游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回顾,并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想要写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吗?那就不要错过这些精选的范文,它们或能给予你一些帮助和启示。北海位于中国广西壮族

    热门面试时候的自我介绍范文(13篇)

    在自我介绍中,我们可以适当夸大自己的优点,但千万不要夸大其词,以免给他人留下虚假的印象。我整理了一些自我介绍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启发和帮助。

    实用学党史个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培训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态度和努力精神。

    优质贷款被骗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7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辨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经历。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能够从作者的角度看到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

    优秀员工股权转让协议书(汇总18篇)

    在转让的过程中,双方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纠纷或争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转让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出让方:公司(以下称甲

    最新党员自我批评发言稿大全(17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充分考虑听众的需求和心理预期,以此更好地与听众建立连接。小编希望通过这些发言稿范文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发言稿写作技巧。

    热门遵纪守法的演讲稿(案例21篇)

    演讲稿的写作过程需要注意结构、语言和情感的合理运用。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

    2023年消防安全知识演讲稿(汇总19篇)

    安全演讲稿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鲜明的事实和感人的故事来引起听众的共鸣。以下是一些精心策划的安全演讲稿,希望能对大家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