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薇儿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

教案是一种针对学生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组织的文本材料,它的编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三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条若干张,圆形纸片1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梨。

提问: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

2.分绳子。

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

3.分铅笔。

提问:把3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

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提问: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几表示?教师演示:把一个饼(实物图)平均分成两块,把分后的两块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告诉学生这样就把饼平均分成了两块。

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板书)。

(3)指导学生读。

(4)指导学生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

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教师在两块半个饼上分别写上。)。

(5)涂色练习。

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上。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标出。

(6)指导练习。

教师拿出画有下面几个图形的挂图,让学生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教学例2。

(1)先出示一个整圆,再把它平均分成三份。

提问:这个圆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个圆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导学生写出。

(3)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标上。

3.教学例3。

学生自己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

提问: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把这个分数写出来。(一人板书,全班齐练。)。

数一数这张长方形纸上有几个。

4.教学例4。

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再填空: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5.教学例5。

(1)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提问: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图上标出。

(3)数一数这条线段一上有几个。

6.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指出上面我们学习的、、、、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结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中的第1题。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让一些先折出来的同学示范怎么折。分数的折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折出最常见的几种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题。

这道题是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要说一说为什么。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四、课外作业。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凌晨1时。

下午1时。

凌晨2时。

下午2时。

凌晨3时。

下午3时。

凌晨4时。

下午4时。

早晨5时。

下午5时。

早晨6时。

下午6时。

早晨7时。

晚上7时。

上午8时。

晚上8时。

上午9时。

晚上9时。

上午10时。

晚上10时。

上午11时。

晚上11时。

中午12时。

晚上12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3)议一议:钟面上外圈数字表示什么?外圈数字和对应的内圈数字有什么关系?(如:1时和13时,2时和14时……)。

8.学习了24时计时法,刚才的请柬就可以写成19时了。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计时法?

9.24时计时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画面)。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来探究24时计时法这种计时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智慧来感悟新知,自然生成。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提升认识,总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那么二者之间的转化就非常重要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看课件自主总结方法。)。

小结: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针第一圈所走的时刻,也就是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把前面的时间词去掉就行了。第二圈所走的时刻,去掉时间词,再在时刻前面加12.

四、精心练习,巩固提高。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古代的计时法。(课件展示)。

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计时法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未来社会的计时法就靠你们去发明创造了,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作为。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p106—107。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四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围。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

依据的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与正、负数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3℃-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再次讨论。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立了正、负数的概念.对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第一题: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生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学生谈收获。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六

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了解测量的第一个阶段;在本单元,学生将要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二阶段,为后续学习面积、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测量奠定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

1、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以旧引新。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学习“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在教学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引导学生交流,说进率,论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算,以便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趣深究。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都有所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材的编写也充分地考虑了这一点,设计了课堂、操场、校园等学生熟悉的环境,将所学概念融入其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加深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重视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和体验,认识长度单位,建立长度观念。

1、在操作中认识“毫米”

首先,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并认识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毫米的表象。其次,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增强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毫米,启发学生列举更多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的感知。

2、在比较中认识“分米”

首先,在教学“分米的认识”时,注重分米、厘米及米的比较,通过米尺的介绍,认识10厘米的长度,直接向学生介绍10厘米是1分米,从而建立分米的表象。其次,通过用不同的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强化对分米的直观认识。最后,让学生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进一步在比较中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

3、在体验中感知“千米”

由于“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教材通过加强体验,并借助学生熟知的事物通过推理来认识。例如,在认识千米时,选用学生熟悉的操场跑道来介绍1千米。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如“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400米一圈的跑道,两圈半就是1千米。”为丰富学生的体验,安排学生实际走100米,感受10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同时,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1千米的长度,增强他们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三)关注现实情境的创设,认识质量单位。

本单元认识的质量单位吨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很难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教材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引导学生观察集装箱、货运火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大米和小学生的体重等素材,通过推理帮助学生认识1吨有多重。同时,利用“做一做”中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四)加强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为此专门安排了例题,并且在练习中提供了大量的估测活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地对物体长度或质量进行估测的意识,同时要注意对估测方法的进行指导。首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计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例如:教学“估一估,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时,除了教材中呈现的步行和坐公交车上学的情况外,请家长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接送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其次,针对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最后,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五)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列举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即经历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其次,在反思和交流中,要注意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最后,要注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

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课题。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让我们出发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1、选择合适的租车方案。

(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

(3)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

大车。

小车。

可坐人数。

租金(元)。

方案一。

3辆。

方案二。

2辆。

方案三。

1辆。

方案四。

0辆。

(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合适。

2、快餐店用餐。

师:到达目的地,同学们玩得真开心,转眼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快餐店用餐,这里的食品真丰富,有凉菜、热菜、主食、饮料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食品。

(1)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选择填在课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醒学生别浪费。)(2)汇报结果,看看大家都选了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3、买纪念品回家。

师:在快乐的游玩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返回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纪念品商店,让同学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家。

(2)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并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

(3)如果你有20元钱,你准备带什么纪念品回家?说说理由。

三、写数学日记。

师:同学们,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吧?而且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请你把它记下来吧。你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在游玩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感受?请按下面的格式写一篇数学日记。

_____年___月____日星期()天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延伸:清明节到了,如果学校要带六年级的同学们去茅家岭烈士陵园扫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填在课本第38页),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你试试吧。

板书设计:

旅游中的数学——春游。

1、租车2、用餐3、买纪念品4、写数学日记5、设计扫墓计划。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八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和分米度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3、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会换算质量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并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1、能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表示物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7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还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九

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十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

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

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三、教学例2。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问: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解书写格式。

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四、完成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五、全课总结。

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除到0前边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对齐被除数里的0,在商里写0。

六、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

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选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3。

独立找出3题的错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

七、作业。

想想做做4。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

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这样公平。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

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习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象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新授。

(一)认识1/2。

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

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

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

4、练习一:判断(电脑出示)。

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形的1/2吗?(用手势表示)。

()()。

说一说为什么不是?

5、练习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

(二)认识1/3。

(电脑显示)。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

(三)认识其它分数。

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小结:像1/2、1/3、1/4、1/8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

2、比较1/2,1/8的大小。

3、比较1/4,1/8的大小。

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五)练习。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

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3)议一议:钟面上外圈数字表示什么?外圈数字和对应的内圈数字有什么关系?(如:1时和13时,2时和14时……)。

8、学习了24时计时法,刚才的请柬就可以写成19时了。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计时法?

9、24时计时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画面)。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来探究24时计时法这种计时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智慧来感悟新知,自然生成。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热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3篇)篇十三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2、导入新课。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完美课堂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和体验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它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对所遭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我想我们需要记录一下

    优秀推进从严治党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经历或任务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一)。一直以来,本人觉得党

    最热开放心得体会和感想(通用17篇)

    在学习中,及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形成心得体会,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次团队建设活动让我体验到了协作和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心得体会是对这次活动的一种

    最新建筑工程用工协议大全(21篇)

    建筑的发展和创新需要结合科技和艺术,不断推动行业的进步和提高。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建筑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热争做文明大学生发言稿(通用18篇)

    在各种场合,例如会议、比赛、庆典等活动中,发言稿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发言稿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实用年轻干部心得体会在奋斗中(案例20篇)

    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我懂得了明确目标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文段,读完后或许可以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斜桥镇20xx年度

    优秀师德师风培训心得标题范文(19篇)

    师德师风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引导和学校的人文关怀。这是一份关于师德师风的范文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师德师风。我参加了小学学习培训。在培训学习期

    最优申报aaaa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经验积累的回顾和总结,是我们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实用农村跟党走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

    优质团圆·感恩心得体会(案例20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梳理思绪的过程,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