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

时间:2023-10-27 作者:琉璃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丰富作文的内容。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

她们的名字吗?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指导朗读:

4、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6、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板书:

6700千米1747千米。

像巨龙像绸带。

连绵起伏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二

1、通过品析两个小节的词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常识,体会它们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搜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同桌间互相检查、订正。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感知课文。

录音机范读,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a、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

b、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学生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

欣赏描写“长城”奇景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观,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2)穿行在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3)在作者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的前四句。(教师指导朗读,要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4)出示地图让学生找找山海关到嘉峪关所跨越的省市,深化学生对长城”长“的特点的.体悟。

3、了解长城的建筑、作用、规模等方面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样一座前看不见头,后看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们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呢?这奇迹是谁创造的呢?(我们的祖先)面对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赞美祖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赞美咱们的祖先。齐读最后两行诗。(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

三、自学课文第二节。

1、同学们,长城留给我们的是高大、雄伟、壮观的景象,而京杭大运河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请同学们各自读课文第二节,然后结合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小组交流讨论,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

2、学生分小组自学。老师适当进行个别点拨。

3、全班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着重体会运河如“绸带漂落大地”的美景,了解运河的基本常识。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所付出的艰巨劳动。

4、朗读第二节。

(1)各自练习朗读。

(2)指名感情朗读。

(3)同桌间互相品读。

四、总结深化。

1、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文章两部分的读法完全一样吗?(第一部分应该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1)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这首诗歌的层次和特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长城”、“运河”是中国的两大奇迹,本文仅仅是赞美了它们吗?

总结:“长城”、“运河”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奇迹,但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如故宫、圆明园、秦始皇兵马俑、三峡工程等。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和搜集相关的文章及资料。

板书设计:

长城(雄伟、壮丽)。

人间奇迹运河(秀丽、动人)劳动人民创造。

课后反思:《长城和运河》一文中所描述的两大中华奇迹,本班多数学生只是闻其名,并没有观光过,所以,对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秀丽动人无法感受到,对于它们修筑的历史背景,修筑过程及其作用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图,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凭借有关长城与运河的资料,美读成诵,让学生感悟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秀丽动人。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三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8、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9、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0、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1、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2、指名读,生评议。

13、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四

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比喻句。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感知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发明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用。

5自身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3、指名读,生评议.

14、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五

20xx年的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旅游。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水立方、鸟巢、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等景点。其中,让我最难忘记的是登万里长城。

一大早,我们从北京贵都大酒店出发坐旅游车去长城。我从车窗往外看:天空是那么高远,太阳是那么柔和,云朵是那么洁白——大约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就到了万里长城山脚下。

一下车,我就被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深深地吸引住了。极目眺望,一座座烽火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我跨步登上长城,爬到最高的烽火台向四面八方眺望,啊!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只见弯弯曲曲的长城,随着山势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卧在群山之上。城墙顶上铺着青灰色的方砖,有的地方已经斑驳,留下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通过整修,虽然是新砖,但依然是一副古老的样子。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又瞭望台,下面有射口。城墙每隔五百多米,就有一座长方形楼台。登上楼台四望,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古战场上英雄们为抵抗侵略而英勇拼搏的情景。关于长城有许多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等等。伟人毛泽东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次,我也做了一回好汉。

啊!长城多么雄伟呀!我爱长城!我爱她那辉煌的历史,我爱她那壮丽的.今天。生活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六

终于,我实现了这个从孩提时代到少年时代就有的梦想。

那一天,我第一次登上了心目中的长城!晴空万里,长城在阳光的照耀下是如此辉煌,让我错觉长城就是一条正在歇息的巨龙。每一步都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扰了这条巨龙的美梦。我感到全身充满力量,一直用力向前跑、向前跑……终于停下了脚步,放眼望去,我看见了祖国壮丽的河山,神州大地。站在长城上看中国,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感觉: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间不再流逝,我看见了沉睡了千年万年的身躯,被唤醒;我看见了君王争霸,战场上万马奔腾……站在长城上,我感到了长城博大的胸怀,它守侯在这里已经有几千年了。

啊,长城!你的背后,蕴含着多少真理啊!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挂图,多媒体,录音机。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课文录音,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曲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奇迹(像巨龙)动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市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课后反思: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现在看来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了。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一点愧疚。

在指导学生看长城和运河图片写话时,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词语供他们选择,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等学生写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话较多,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映像,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最后抒发感叹。本来我想:为了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可是我现在意识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细致的指导,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这个火只有在今天下午找时间补了。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八

五一节的一天,我和妈妈还有心茹妹妹一家一起去北京游玩。

那天,我们去登长城,导游阿姨说长城一共有8个烽火台。我们先坐滑车到达第5个烽火台,另外四个烽火台是我们自己走上去的。

听说烽火台是以前打仗时敌人来了传递信息的,点燃一个烽火台表示敌人来了,点燃两个烽火台表示有五百个敌人来侵略我们。

我和心茹妹妹是沿着两边的扶梯一路小跑跑上去的。大人却是拖拖拉拉的在后面跟着。

跑到最后我和妹妹都跑不动了,我们只能把手当作脚爬上去,最后爬到顶了,就拍照留念。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九

今天上午,我又做了一个实验,叫做“紫外光大搜查”。实验的主要内容就是教我们做防晒霜。首先拿出紫外光收集卡,再拿紫外光手电筒照射30秒,然后关闭手电筒,再看看紫外光收集卡,上面出现一抹紫色,然后老师说这就是紫外光。然后老师说,桌面上有一张报纸、一块黑布、一瓶护手霜,还有一个护目镜。老师把这些物品分给每一个小组,我们小组分到的是黑布。然后,我们用黑布盖住收集卡,再用紫外光手电筒照射30秒,接着,拿开黑布一看,收集卡上没有紫色了。最让我吃惊的是,我以为用护手霜盖住的那个小组也能挡住紫外光,但竟然没挡住!报纸和护目镜就和我们组的一样,都挡住了紫外光。然后,我们就开始做防晒霜。先将水加入大烧杯,然后再加入加强粘度的液体,然后再加一些水,然后搅拌。但当我把勺子放进去搅拌时,却发现黏稠稠的,很难搅动了。老师叫我们用勺子抹一点出来,说这就是我们做好的防晒霜,她让我们抹一点到纸巾上,我还在纸巾上偷偷抹了一点,涂在手上呢!嘻嘻!

下午,我还去了长城呢!而且爬到第8号烽火台上。长城上很脏,脏得你无法想象,妈妈还差点踩中屎了呢。但长城也有优点,就是空气很清新,比一般人想的更清新,风景也很美!!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俺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发明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时,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发明: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俺的眼前.

俺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用。

5自身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诗篇.”“不朽”有哪。

8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10“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2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4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5指名读,生评议.

16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局部.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局部。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局部,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局部结构完全同于第一局部,同学们自身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局部的语气一致?

6同学们无妨自身试着读一读.

7指名说说两大局部读法的区别.

8同座可分两大局部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师读两局部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局部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读两局部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俺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安排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一

“长城”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她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使她成为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成了一种精神和动力。“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是我多年的愿望。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相约北京采访大行动”夏令营,借此机会终于如愿以偿,也有机会饱赏长城的壮观奇景。

那是一个碧空如洗的早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北京郊外的公路上飞驰着。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呈现出起伏的山的轮廊。同学们都伸长脖子,向窗外张望。只见黛色的群山上,卧着一条灰白色长龙,蜿蜒盘旋。这就是以惊人的长度和雄伟的气魄闻名于世界的万里长城!不一会儿,车到了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山势依稀可辩,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我们走进了一座方形的城台。城台的砖垛上有嘹望孔和射孔,我蹲下身,好奇的从射口向外看,想象着古代战时士兵们在这里嘹望和射击的情形。走出城台,再向前,山势陡峭,长城也随着陡直起来。所谓的路,其实是用一块三尺见方的石级连接起来的阶梯,整个旅行就是一步一步地爬行在这无尽头的石级上。没走多久,大家都很疲惫了。

长城越来越陡。一位同学充满豪情地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今天一定要当好汉!大家冲啊!”我一想可不是啊?你看,山上白云飘飘,人们都在云中穿行,不就是上天了吗?这使我振奋起来,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因此一鼓作气登上了长城最高峰。

我们雄踞峰顶,站在顶上,居高临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我扶着砖垛,极目远望。万里长城沿着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向远处延伸,消失在雾蔼笼罩的群山间。隐约看见一条铁路伸进山谷,那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群山苍翠,山峦起伏,景色十分壮观。

此时,我抚摸着古老的城砖,耳边似乎响起了雄壮的国歌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你的名字在全国各地回荡。新的长城,需要我们这一代去建造。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色,我不禁骄傲地大声说:“我登上长城了!长城,你是祖国的骄傲!”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二

8天的北京夏令营行程,我们参观游玩了好多著名景点,有梦幻阳刚的水立方鸟巢、有雄伟肃目的天安门城楼、有辉煌壮观的故宫、有明丽清朗的什刹海、还有令人神往的清华学府,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登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早听爸爸妈妈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是,我们的队伍一到长城脚下,我便带好水,只待老师一声令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小跑着冲向长城,开始攀登,我用手扶着栏杆,头顶大太阳,一步一步往上爬,开始并不感觉累,但爬了不到两个平台,就感觉好疲倦,我低头观察了下,原来长城的台阶有高有低、陡峭不平,我心想先休息下吧,欣赏下长城的美丽风景,于是我抬头望去,只见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随着山势的陡峭蜿蜒盘旋在山间,如神龙摆尾般若隐若现。万里长城,果然名不虚传啊……休息完了,我继续往上爬,最终只爬了三个平台。

这次登长城的经历,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我不仅感叹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更感叹做任何一件事,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当我们即将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这条“巨龙”,心里默默地对她说:“我还会回来的,待我再来时,我一定会变得更强大”!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三

大家好,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卧在山脉之中,蜿蜒盘旋。

很多人都要去做苦工,孟姜女与丈夫才刚结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就因为做的活太多而累死了,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历尽艰辛万苦,来到长城边找他的丈夫,得到的却是丈夫去世的消息。她非常的伤心,在长城哭了三日三夜都停不下来,长城竟然被她哭倒了,露出他丈夫的尸骨,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我听到这个非常地伤心,劳动人民真的很辛苦,长城是他们的血汗建成的,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生牛一只溜。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四

大约五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这时雪停了,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城墙上,用手抚摸,能感觉到一股温热,就好比从沉睡中醒来。看到一群群清洁工叔叔、阿姨们正热火朝天的扫着雪,为了兴致勃勃的游客们能开心、顺利的登上这条“东方巨龙”。

于是,我加快了脚步,朝前方的烽火台走去。长城城墙1米多高,是用青灰色的砖砌成的,抬头一看,远处的长城随着山脉的高低,若隐若现,我不禁思索,它的兴起需要多少的人民,付出多少的汗水,心中顿时感慨万分。

长城途中,人声鼎沸的“勇士”们,像一个个蚯蚓一样蠕动着。有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不禁让我惊奇的是有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被两位身强力壮的叔叔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的向胜利前进,后来听见叔叔在跟旁边的阿姨说,老爷爷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登上长城,做一次真正的“好汉”。不仅让我为老爷爷的坚强与信心感到敬佩,也使我增强了登上最高顶的决心与毅力。

终于我登上了烽火台,已经满头大汗,汗水滴在砖墙上,就如同滴在大海里,立刻被淹没。一股清凉的微风吹过,我身上的燥热马上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凉爽,似清泉一般沁人,流淌于全身。

抬头远望,长龙般的城墙延伸于远方,连绵不断的山岭完全阻拦不了巨龙长城的身躯,它一会迎难而上,在山顶盘踞,像是一名智者,而我认为,他更像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那些理想远大的中国人,代表着我们的祖国,长龙勇往直前,在遥望无际的那边,有着更宏伟的建筑,显示出中华人民在前方道路上的进取与勇敢。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五

蓬莱阁以天下罕见的奇观“海市蜃楼”和关于“八仙”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今年暑假,我有幸与妈妈一起游览了蓬莱阁。

蓬莱阁坐落在濒临渤海的丹崖山巅,远远望去,像一条昂首的巨龙,随时都将腾空而去。我和妈妈手拉着手,迎着习习的海风,踏着花草丛生的崎岖小路往山上攀登。沿途参观了吕祖殿、龙王宫、隐仙洞、天后宫和古炮台等景点,当我们来到蓬莱阁前时已是大汗淋漓了。

我顾不得擦一把汗,端详起近在咫尺的蓬莱阁。这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古代建筑,被白云宫、平浪宫、涌月亭等多项建筑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雕梁画栋,庄重古朴,气势巍峨,使人不禁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走进阁内,吕洞宾、麻姑、曹国舅等神仙的泥塑,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各种名人字画,让人眼界大开;讲解员的介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世界......

站在蓬莱阁上放眼远眺,碧波万顷,海天无涯,长山列岛如撒在碧海上的颗颗珍珠,勤劳的渔民正驾船撒网,从那里传来阵阵渔歌。

点评:文章写得有条有理。观察蓬莱阁采取了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顺序,详略得当,把自己游蓬莱阁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能透过“蓬莱仙境”的传说抒发出自己的感想,使文章更有深度。

最优爬长城小学三年级(汇总16篇)篇十六

有一天,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313海宾去玩,我在沙摊上玩爸爸给我准备了一个小桶,一个小铲子我从一头开始队我拿小铲铲土我拿小桶装土,堆成了3厘米的墙,墙上做出几个小块块,两边都做上,中间放几块小石子当人走在长城上,做得像一个大楼,下坡是滑梯,上坡是石头做的小路,中间还有小桥,是用木棍做的,桥底下还有水,水里有一些我的兵人玩具,是保护游客的。

做完了,爸爸说:“这个长城很不错嘛!”我说:“堆得还不错吧?”妈妈说:“我的儿子也会堆长城了。”正当我开心的时候,我的观察兵对我说:“海浪来了。”我连忙派了我的护卫兵带游客离开长城,并派几个小兵堵住墙……到了下午,爸爸说:“我们回家吧!”我说:“好的。”可是一想到我要离开了,我就有一些情绪低落,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今天我建立了自己的小长城。爸爸说:“儿子,我们下周还一起来怎么样?”我非常的开心,好期待下周快点到来啊!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心血管外科进修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我在这个项目中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这些经历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教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心血管护理是一个关于心

    精选客户拜访申请书(模板20篇)

    无论是申请工作、学校还是基金会,一篇出色的申请书可以为申请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竞争力。这些申请书范文采用了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在拜访客户过程中,为

    最优采购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大全(14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状态和表现,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希望大家在写月工作总结时,能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提升自

    优质村委会改造申请书(模板20篇)

    无论是申请高校还是申请奖学金,更多申请书都是我们与招生官或评委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下方提供了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申请书,希望对你的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专业机场消防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在培训心得体会中,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启发。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思考方式。机场消防培训是机场员工日常培训的重要组

    热门中国教育思想史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累,通过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宝贵的财富。小编整理了一些富有感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会计思想作为一门

    热门传统村落调研心得(通用22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炼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是一些关于人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

    专业幼儿园未来发展规划范文(22篇)

    一个好的规划计划需要考虑到时间、资源、能力等诸多因素,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和目标设定。如果你正在制定自己的规划计划,不妨参考下面这些规划计划经验分享。当我写下三年(

    最优床垫行业分析报告(模板22篇)

    报告范文是对某个事件、问题或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的一种书面形式。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灵感。电器专营店的健康发展

    精选党员个人整改落实情况(模板21篇)

    范文是写作的一个好帮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领。范文是在学术写作中具有一定标准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它可以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帮助读者提高写作能力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