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10-01 作者:文锋2023年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大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篇一

活动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来,感受元旦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与元旦的环境布置,初步有空间审美能力。

3、通过元旦庆祝活动,幼儿参与包饺子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以及过节吃饺子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元旦》的故事、歌谣、儿歌。

2、收集有关《元旦》布置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乐,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元旦的由来,及过元旦的风俗习惯,引出装饰室内和包饺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元旦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元旦。

3、介绍饺子的由来,让幼儿了解有关元旦吃饺子的习俗。

4、师幼共同听音乐“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6、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7、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8、把准备好的食材弄好后,准备开始包饺子。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酒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包不好的给予鼓励。

9、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在小朋友的碗里,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饺子,都是谁包的饺子?)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篇二

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元旦,孩子和老师们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我们欢聚一堂举行“庆元旦,迎新年”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增强友谊。

2、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年龄小难以组织,放不开。

活动准备

1、准备好幼儿唱歌所需的光碟。

2、所需的奖品、糖果、水果等。

活动过程

节目单:

开场:新年好

1、小拜年,恭喜恭喜(表演者:全体小朋友)

2、歌曲《办家家》(表演者:刘世杰)

3、歌舞《踏浪》(表演者:刘亚楠)

4、游戏《手指歌》

5、歌舞《三只熊》(表演者:田鑫慧)

6、诗朗诵《暮江吟》(表演者:庞博)

7、赵婷老师表演节目。

8、歌曲《春晓》(表演者:任佳雪)

9、舞蹈《健康动起来》(表演者:所有女宝宝)

10、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表演者:汪小雨)

11、三字经(表演者:陈继楠)

12、幼儿游戏《纸杯传水》

13、魏雪宁老师表演节目。

14、自由表演时间段

颁发纪念品

1、优秀宝宝名单:

刘亚楠任佳雪田鑫慧刘世杰田帅汪小雨唐妮唐佳李邓佳武洲彤

(奖品:奖状、铅笔、本子)

2、颁发小礼物(每位宝宝一支铅笔)。

3、园长讲话。

结束:师生合唱《新年好》。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老师首先告诉宝宝们今天我们干什么,为什么给大家发好东西吃,然后引出元旦,再讲解元旦的来历,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开展的活动是庆“元旦”,为了庆祝新年我们今天欢聚一堂,表演节目高高兴兴地迎新年。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幼儿既快乐地参与了,在情感和态度、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又得到了提高,幼儿也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宝宝们之间互相团结,这样才能增进友谊。在这次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小,配合的不是很好,加之准备的不是很充分,质量不是很高。如果开展这此活动,一定做好充分准备,让每个幼儿参与其中。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篇三

活动准备

白板;磁铁;音乐:找朋友;操作板2块;操作材料:毛根、小木棍、火柴棒、丝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导入,引导幼儿归纳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请幼儿拿着材料找朋友,一样长的成为好朋友。

二、通过操作,引导幼儿不受物体摆放位置、形状等的变化,感知长度守恒。

1.通过改变物体摆放位置,感知长度守恒。

(2)小结:两个一样长的物体,摆放的位置改变了,但他们的长度不变。

2.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感知长度守恒。

(1)两个一样长的毛根,改变其中一根的形状,他们还一样长吗?为什么?请幼儿自主操作、验证归纳。

(2)小结:两个一样长的物体,不增加、不减短,无论形状怎么变,长度不变。

3.通过等长物体且数量相同随意造型,感知长度守恒。

(2)小结:相同数量的火柴棒,无论拼出什么样的线型,长度不变。

三、延伸

演示折断其中一根火柴棒,现在火柴棒变成几根了?这个线型的长度和原来的还一样长吗?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篇四

执教教师:郭妍妍

指导教师:翁云妲

选送单位:龙门中心幼儿园

活动内容:长度守恒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理解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不变。

2.能够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感知长度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两根不同颜色、长度相同的塑料管,两条一样长的铁线.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2根不同颜色长度相同的塑料管,两条一样长的铁线。

正方形表格一张,小塑料管8根。

活动预设:

(一)尝试发现比较两根木棍,长短的方法。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根不同颜色的木棍,这两根木棍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是的,一样长的塑料管,不管你怎么改变它的位置,斜着放,横着放,竖着放,交叉放,塑料管的长度都是不边的。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铁线,不管你怎么改变它的形状,它的长度是不会变的。

(四)游戏:走小路

提要求:

1.篮子里有红色的塑料管,也有蓝色的塑料管。请小朋友制定一条红色的路线,一条蓝色的路线。

2.这两条路线要一样长。

3.路线的塑料管的头尾要连接在一起。

教师小结:“只要数量相同、长度相同的塑料管,它们连起来的长度是一样长的。

老师知道小朋友还有很多的想法,想制定更多的路线,现在我们带着我们的教具回班上距续制定不一样的路线吧!

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分类(小熊和小精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篇五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体验通过数学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快乐情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活动目标:

1、知道数字可以表示第几个,初步感知和理解序数。

2、能听清楚操作的要求,并正确地找出小动物的位置。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清楚地进行表达。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排队、坐座位等活动中体验过第几的概念。

物质准备:教具:火车图片,小动物图片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听清楚操作的要求,并正确地找出小动物的位置。

活动难点:知道数字可以表示第几个,感知和理解序数。

活动过程:

1、小动物坐火车教师出事火车图片:这是什么?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幼儿目测并讲述。

教师出示小猫图片:小动物要坐火车去游玩。小猫坐第几号车厢呢?引导幼儿观察小猫手上的票的数字,理解小猫坐第2号车厢,请幼儿找第2号车厢,并把小猫送上火车。

2、小组操作活动找小猫。观察画面,找一找小猫在哪儿,说一说小猫排在队伍的第几个。

住在哪儿。请幼儿看看楼房里每一层住了哪些小动物?请连线表示小动物居住的楼层。并给居住在第三层和第五层上的小动物涂上红色的星星。

活动评价:

请7个小朋友上来排一排,请大家说说每个人排在第几个,进一步理解序数。

表扬能清楚地讲述活动的幼儿。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图形的不同颜色进行有规律排序。

2、发现颜色的排序的规律,并能够根据规律继续排序。

3、尝试自己设计不同颜色的排序规律,感受规律美,体验排序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彩笔,多种颜色的卡纸。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认识排序。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王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小兔子的家,你们想不想去啊。哇!小兔子的家可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现在来到了小兔子家的客厅,咦?客厅墙上的瓷砖可真漂亮啊,你们看看,在上面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它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来的啊?这种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法,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排序。

二、加深了解--探索排序。

现在小兔子家的厨房也想像客厅一样在墙上贴上漂亮的瓷砖,可是小兔子很烦恼不知道要怎么去贴,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展示纸板,让幼儿根据排序的颜色将后面的空白处涂上对应的颜色。

教师巡回指导

三、经验提升--设计排序。

幼儿操作摆放颜色卡片,(教师选择集中较好的排列,用手机拍下,传到多媒体上播放),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瓷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瓷砖用到了哪几种颜色,是如何摆放的。

四、知识拓展--生活延伸。

小兔子很感谢小朋友的帮忙,邀请我们一起来跟小兔子跳舞,听听音乐,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舞蹈的动作来表示排序,来看看王老师的动是如何有规律的重复。

小朋友们也一起来试试,你还可以设计出怎么样的动作,做出来。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跳得累了,我们一起回教室喝点水,休息下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认知各种不同的规律排列。

2、能够按照规律对图形进行规律排列。

3、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体验通过数学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快乐情感。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图片导入(看图认识规律排列)

2、师:谁来说一说这些树木都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看到的规律。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认识这些规律排列。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简单排列

2、师:小桥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3、请小朋友按规律把小桥修好。

三、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寻找规律

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果园,找出其中两种果树的排列规律。

四、请小朋友按照规律排列图形

1、小兔走出了果园迷宫来到了小巫师的房子前,小巫师说,“如果你帮我把房子按照规律装饰好,我就给你一个神秘的礼物”

2、我们一起来帮帮小兔子吧

3、请小朋友帮助小兔子装饰房子。

五、幼儿操作

2、看!这是小猴子要帮巫师装饰的房子,谁愿意帮助他?我请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来帮助他。

3、这是小狗要装饰的房子,我请第三、四两组的小朋友帮助他。

4、这是小猫要装饰的房子,我请第五、六、七组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助他。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展示操作

1、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请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2、师:你们的和他一样吗?

活动反思:

有了故事的衬托整个数学教学环节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动手动脑,解决小动物们遇到的困难。在为小动物们解决困难的同时,孩子们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了利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