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笔舞2023年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实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篇一

这篇课文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

二、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格。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学习作者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和积累作文材料的。

四、教具准备: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六、课时分配:二课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给课文分段,并学习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合作学习课文二、三、四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合作学习,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2、突破的方法和途径:

(1)、紧扣“游”,渗透整篇文章。

(2)、通过幻灯、质疑、小组讨论、朗读、精心设计练习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读、思、做、议、说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品味课题。

1、板书课题,审题质疑,激发情趣。

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板书:《鱼游到纸上了》。看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老师归纳梳理,出示两个主要问题:

(1)、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

(2)、鱼怎样才能游到纸上?

2、各小组自读课文,体会理解课题中“游”的意思。

(学生答)板书:画

三、品读“勤奋画鱼”。

出示学习提示:a、自由朗读课文:边度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b、讨论,并完成填空练习;

c、体会理解所填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 默读课文,划出青年画鱼的句子。板书(画鱼)

2 小组之间按提示要求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推荐代表读 填空练习:

3 小组议说――从所填词语中得到的体会。

师:有不理解的词吗?(用文中的句子理解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师:你能想象青年有多细致吗?画得怎么样?

生:(鳞、鱼眼)

4 出示图片

师:哪张是工笔细描,哪张是速写?为什么?

生:细描(细致)速写(形象生动)

5 师:我们怎样用读来表达青年画鱼的感觉呢?,试着读读吧!

生:自由读

生:评价

师: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齐读

6 品读“鱼游到的纸上”

师:从同学们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一条条鱼游到纸上。当时在场的一个小姑娘怎么说的?

生:指名读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游”

师:一个人鸟画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说?(鸟儿“飞”)

一个人猫画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说?(猫儿“跳”)

一个人花画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说?(花儿“绽放)”

师:这使我想到平时同学们在写作文要学会用词恰当,词用准确了,也就将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师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哟……啦”

生指名读 齐读

7指导朗读有关“画鱼”的段落,小组比赛读,达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8 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即兴表演围观者的赞叹、议论,肯定青年画画所取得的成绩。(创设情景)

四、体会“青年爱鱼”。

1师述:大家赞叹、议论、甚至惊叹,而他有什么反应呢?

生:(“专注”“聋哑人”“与鱼融为一体”)

2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与融为一体,画鱼很专注。

4 生 :找句子 轻声朗读这两段话

5 师:眼睛看的,笔下画的,心里想的全是鱼!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用书上的话说,这就是-----(忘我)

6师:让我们悄悄地走进青年画鱼的境界中,谁能把老师也带到那种境界,读读这两句话:

7 出示(围观……一体了我仍旧……忘记了自己。)

还不够痴,谁再读

8 你们能够将鱼画到指上吗?看见了为什么画不出来?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

9各小组自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他是如何观鱼的?并划出描写他“举止特别”句子。

10小组充分展开讨论,合作解疑。

小组推荐代表读:表现他“举止特别”的句子。

出示比较句子: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b、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不说一句话。

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体会哪个句子更好。

11生评议说:从“老是”、“呆呆”、“静静”、“从来”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2 创设情景理解观鱼忘我。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留意“每个星期天”什么叫每个星期天?

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见……他老是……

用书上的话说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一个观鱼如痴如醉的青年展现在我们眼前。

14指导朗读“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的句子。

通过练习、朗读、议一议、说一说这个重点句子的含义。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述:我们体会到这位青年的确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废寝忘食地观鱼,做到了“眼中有鱼 ”;一丝不苟地画鱼,才使鱼跃然于纸上。

15处理课前学生疑问1、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

16点燃学生对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的钦佩和感动。

师述:这位聋哑青年身患残疾,学画不到一年多,就把鱼画得栩栩如生,你们有何感想?(生议说)

生板书:勤奋专注 身残志坚等

五、感悟“画鱼心得”。

1各小组自读第四段,边读边想:鱼怎样才能游到纸上?

2划出有关句子。“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3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反馈。

“游”怎样理解?(生答)刻或印或记 ……板书(记)

4师述:胸有成竹再画竹,心中有鱼才画鱼 。

换课题为:鱼画到了纸上。

换句子:把鱼画到了纸上。

鱼被画到纸上。

生议说:行不行?哪个更好?板书:(活)

5师生共同合作,突破难点,理解“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

生用箭头表示“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出示句子训练: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说成一句话。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6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师述:由此可见,不仅要做到眼到,而且要做到心到,才能做到笔到。换句话说,只有全神贯注,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在加之勤练笔,多积累,才能做到下笔有神。

板书:细观察 勤练笔

师述:这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平时作文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就能写出内容丰富、生动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勤练笔) 画 勤奋专注

(细观察) 记 身残志坚

鱼游到了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媒体出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海中有什么问题?

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自读课文。

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纸上。)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3)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4)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5)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6)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7)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8)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

教师梳理问题

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教师随机排序并画上序号)

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

(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

2.师:“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板书:忘我境界)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看鱼)

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1.“唯一”是什么意思?谁还能再说说。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1.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

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1.“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2.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5.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6.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7.“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四、拓展、积累

过渡语: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

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篇三

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127页――128页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悬念叠出,篇末解疑是本文的主要特点。读这篇文章,会让你产生许多疑问。文题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文本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这位青年是谁?他的金鱼为什么画得那么像?当别人惊叹他画得好时他为什么毫无反应?等等这些层见迭出的疑团,直到文章最后才一下全都解开,使读者恍然大悟。这样写,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其次,本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篇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很好的语言学习范例。一方面,学生可以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能合理运用部分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几句话。

2、品味“游”字,懂得一个好的文题更能吸引读者。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练习抓住人物特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教学难点:用简要的语言描写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疑问吗?是啊,鱼只能画到纸上,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就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带着疑问自由读。

反馈: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

小结:同学们读得特别有味道,我想很多同学就是被这个“游”字所吸引。如果文章的题目用“鱼画到了纸上”,恐怕这篇文章就不能这么强烈激起我们读书的欲望了。你们看这就是一个好文题的魅力所在。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给自己的作文取这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题目。

2、第二遍读:带着任务仔细读。

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划出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反馈:字词检查第一组词:花港 厂徽 聋哑人指名读,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话。第二组词:清澈见底 一壶茶 金鱼缸 赏心悦目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几个词说几句话。书写指导:港 澈 壶 徽 (指导重点:写正确、端正)

三、品读“游”

1、交流:文中那些句子于课文题目相照应。小结:给文章确定题目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或者对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说法进行提炼,作为文章的题目。

2、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1)指名读,引导读出这样惊奇的感觉。(2)小女孩为什么这么惊奇?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金鱼? 小结:把一句话就读成了一幅幅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如果,我们再能把脑海中那幅灵动的画面又浓缩成这样一句话,相信你会读出新的感觉。(3)练习感情朗读。

四、研读外貌描写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神奇的青年?请你划出文中描写青年外貌的一句话。

2、口头填空:他( )身材,长得( ),一对大眼睛( )。

3、读了这样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小结:带给你这些感觉的无非就是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大家看,青年的外貌描写语言非常简洁。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青年的形象已鲜明地展示在我们眼前。看来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特点,三言两语,也能把一个人物形象写的鲜活。

4、出示小女孩图片,抓住人物的特点,试着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她的外貌。

五、研读动作描写就是这么一位秀气的青年,竟然把鱼给画活了

想不想看一看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找出描写青年画画的自然段,读一读。

1、出示描写青年画画的段落

3、圈出描写青年画画动作的两个词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怎样画是工笔细描?怎样画又是挥笔速写呢?你能比较一下这两种画法不同在哪里吗?(速度,细致程度,内容)

4、练习朗读,读出两种画法的不同感觉?

小结:青年不管是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都是那样一丝不苟,才把金鱼画得惟妙惟肖,让人觉得是鱼游到了纸上。其实青年不仅画画是如此一丝不苟,他还有更多的时间在一丝不苟地干什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真正秘诀是什么?我们下堂课再讨论。

教学反思:

语言的学习需要范例。这篇课文写作特点鲜明,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的语言学习才能最有效,这是我在做教学预设时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教学预案几经易稿,最后确定把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1)文题的特点解析。文章题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文题与文本内容相照应,是本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时确定文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实效;(2)外貌描写的品读与写作模仿。由于对本文的外貌描写已抓住特点,故学生在仿写时对这一写作要求了然于心,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仿写得精彩的句子,教给了学生一种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3)人物动作描写与人物的精神内涵。由于课堂节奏没有掌握好,前半节课有些松散,后半节课就显得仓促了。原来预设的从人物动作领略人物精神内涵的目标落实得不到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生成与预设有出入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及时调整教案,要以追求学习的实际效果为目标,而不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已完成。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篇四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写了“我”在玉泉观鱼时认识的一位聋哑青年,他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鱼画得又像又活。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课文叙议结合,情节生动感人。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可分四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我”常到西湖的玉泉观鱼;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讲“我”在后院的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三部分(第五至八自然段)讲“我”看青年画金鱼;第四部分(第九至十四自然段)讲“我”对青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是聋哑人,每个星期都来看鱼、画鱼。

本文安排在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对这一单元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组训练的重点:在阅读中,能边读边提出问题,边阅读思考、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注意情感体验,理清的表达顺序,大胆提出新见解,领悟的思想感情,学习如何做事。为后面学习《全神贯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作些铺垫。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和聋哑青年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的具体表现。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将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同步进行,让掌握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习作方法。并且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说教法学法及流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并将学法渗透到教学中去。

1、出示挂图,听课文录音,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反复朗读品词析句。”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难点和特点予以理解,以课后作业1、2、3题展开探索、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和作者的习作顺序。

1、以课后作业“青年的举止特别在什么地方?”展开讨论。

2、抓住重点理解青年的勤奋、专注的精神。学习自读讨论,小组进行交流。

3、师生抓住中的重点句子展开汇报讨论。

(三)美读课文

这个阶段,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达到学生的情文统一,进一步地深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三、说课堂练习

语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掌握这种工具的关键还在于运用,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通过对的重点词句的品析,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比较下面句子的异同,说说句子的意思表达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

(1)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通过对句子的训练,体会重点词语“呆呆”、“静静”的含义,体会青年看鱼的专注、投入。

2、细读课文第7自然段,填空,并说出填词的理由。

青年画鱼画得真(逼真、栩栩如生)啊!

通过这些试题的练习,考察学生对第7自然段的理解。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鱼游到了我心里,鱼游到了纸上。

通过对关联词的选用,辅导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同时让学生知道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材料,才把写得如此生动。

【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服务,板书设计的合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的思路和层次,学习人物的品质,同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的结构,从而帮学生理清作者的习作顺序。

板书:

32 鱼游到了纸上

玉泉观鱼 老是呆呆地

一丝不苟

举止特别 忘记吃饭、回家 忘我境界

(勤奋、专注)

游到心里 游到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几年级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忘我”,体会聋哑青年画画时的专注和勤奋。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一)、课前谈话

做游戏——“走迷宫”(拿笔记下自己的答案)

采访“优胜者”,说说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出迷宫,有什么秘诀吗?

我们学习也同样需要做到“四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聪

同学们,刚才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品质,知道是什么吗?(专心致志)你知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差不多的?随机出示词卡(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二)、激疑导入

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可今天呀,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游离了水中,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游到了纸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是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幻灯出示插图]瞧,这群鱼在纸上游得多快活呀!谁来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这幅图呢?(谁在干什么?)

(预设:一个年轻人在专心致志地画金鱼,他画的金鱼栩栩如生,围观的群众不停地赞叹着,议论着。)

(三)、整体感知

师:你真会观察!那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地写年轻人画鱼的呢?[板书:画鱼]请找出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别忘了用心地去读读书,尽量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

2、检查认读情况

师:读完的同学请站起来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花港 罢了 境界 绣花 挥笔 厂徽

一壶茶 金鱼缸 聋哑人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师:同学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了吗?

a、 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b、 字形上指导“港、徽”

c、 重点理解“清澈见底、赏心悦目”

师:看来同学是有备而来,预习得真充分。那老师刚才给你的任务完成了吗?

(四)、品读“画鱼”

汇报:年轻人怎样画鱼呢?指名读

[课件出示]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读完这句话,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或者问,有没有哪个词难倒了你呢?)

预设: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

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这就叫“工笔细描”;

师:对,这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从这个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青年画鱼很认真,很细心)正因为画的细,所以他画的速度就——特别慢,谁来读读。

生: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就是“挥笔速写”。

生:从“游”字我读出了青年把鱼画活了,跟金鱼缸里的鱼一样可爱,特别逼真。

师:画纸上的鱼那么逼真,你能用几个成语来赞美一下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师:看来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语很丰富,平时一定花了不少心思,真好,好习惯会受用一生呢!

(五)、品读“看鱼”

a [课件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话,体会青年人是怎样看鱼的?你又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呆呆地 静静地 ”

师: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很好,那老师就奖励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专心致志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全神贯注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聚精会神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我划了“呆呆地”,这里的“呆呆地”是说他看得很投入,入迷,入神。

师:那会是怎样的入迷呢? 引读

(可以想象那两只眼睛——目不转睛;两只脚——不动不动;就连旁边的蝴蝶飞过——觉得自己 …)

师:是呀,就是这样的投入、专注。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生:我从“老是”体会到他经常这样,不止一次。

生: “从来不说一句话”也能看出他看鱼时专心。

师:是呀,别人可能会边看边与旁边的人一起交流,而他却不是,哪怕说句话也怕打扰了缸里的金鱼。

齐读,那让我们一起读出年轻人当时的专注来。

师:同学们,如果把我们此刻所有的感受汇聚成一个词,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来说?

[板书:忘我]

师:多么闪光的字眼,多么执著的精神啊!它饱含了年轻人观鱼时的专注与投入。

b 那么你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看鱼时的“忘我”呢?

[出示课件]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女生读

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课件]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两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想象说话:请用上下面的句式来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青年看鱼时,看见了-------------,看见了-------------,忘记了-------------,忘记了-------------。

(指导:他看到一条金鱼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好象——他还看到——(说

悄悄话 捉迷藏 追逐嬉戏 )

(六)、总结课堂

板书:

鱼游到了心里(观鱼)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忘我

鱼游到了纸上(画鱼)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