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小蝌蚪变青蛙(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LZ文人2023年中班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小蝌蚪变青蛙(大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班活动教案篇一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课件《小蝌蚪变青蛙》,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中班活动教案篇二

1.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交往的语言,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2.通过小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的行为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3.以故事提供的'线索进行迁移性的讲述,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

(一)物质准备

1.小鸭头饰五个,其他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2.各种动物的卡片。

3.动物的录像、录音机、录音带。

4.布置情境:在户外布置成一条小河,河里有座断桥,一块木牌上写着“请到大柳树下乘坐带翅膀的小船”。

(二)知识经验准备

1.课前向幼儿介绍动物特征的有关知识。

2.活动前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看布置的场地。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桥为什么会断?桥断了你用什么办法过河?

2.情境表演,练习交往的语言。

老师以妈妈的口吻告诉小朋友,有一种小动物能帮助我们过河。引导小动物按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鼓励小动物与小鸭子大胆地对话。

3.引导幼儿找出小鸭子的特征:会游泳、身体像船、有翅膀。

4.迁移讲述。

提问:其他动物有什么特点?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从动物的名称、有什么本领、可以成立什么公司、怎样帮助别人几方面完整地讲述)如小猫捉老鼠,可以成立“消灭老鼠公司”,专门消灭老鼠。

5.让幼儿看动物录像,找动物图片自由讲述。

6.将幼儿分成四个组,比赛讲述,看看哪个组讲得又快又完整。

科学: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重点了解动物对人类的好处。

介绍人类通过类比法,根据动物的某种特性创造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如:飞机类比小鸟、直升机类比蜻蜓等。

社会:鼓励幼儿用自身的优点去帮助别人。

鼓励幼儿去发现自己和同伴的优点。

将各种动物的卡片布置环境,让幼儿边看边说。

让家长向孩子介绍动物百科知识,了解动物的特征。

(略)

中班活动教案篇三

1、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图片录音课件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三、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1、师: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它从泥洞里慢慢的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过了几天,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只非常可爱的小青蛙了。

3、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

4、提问: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什么?

卵慢慢变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又长出什么,什么不见了,最后变成了什么?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6、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和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8、游戏:蝌蚪变青蛙。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2、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五、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青蛙的嘴巴里会分泌一种黏液,当看到有害虫时,它就会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如果离它远的话,它就会轻轻的跳过去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

3、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4、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中班活动教案篇四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活动小鹿跳过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学习双脚立定跳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在创设的情境游戏中,通过不同宽度(30cm至60cm)要求的小河,逐步提高技能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塑料泡沫垫、口哨、音乐、地垫、小树教具、水果教具。

一、热身

1.进场,引出情境。

2.泡沫垫操。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探索

1、每位幼儿自选一块30厘米宽的“小河”泡沫拼板,自由选择场地尝试跳过“小河”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教师示范,幼儿学习。

1、师分解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双膝屈成半蹲准备,双手摆臂起跳,全蹲落地膝屈,帮助我们站稳。

2、幼儿练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3、孩子掌握动作要领后,尝试加宽两块泡沫板,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

4、将泡沫板拼成一条长长不同宽度的小河进行游戏。

(三)综合游戏《捡果子》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讲解游戏规则。

2、第一遍游戏:熟悉游戏玩法。

3、第二遍游戏: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捡的果子多。

4、幼儿玩两遍游戏结束后,师幼小结,游戏结束,感受喜悦。

三、放松部分

1、缓冲:请孩子把捡到的果子给听课的老师看看,围着场地走一圈。

(1)轻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

(2)收拾器械,带着成功的满足回教室。

中班活动教案篇五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变青蛙》

炎热的夏季来了,我们班好几个孩子过完周末,就在教室里说昨天在公园看到小青蛙了,我问了他们一些关于青蛙的信息,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蝌蚪,但是对于怎么变的过程都不清楚,孩子们都在旁边议论:有的说是先长出前腿,有的说是先长出后腿,有的还说肯定四条腿一起长出来的。为了让孩子们对青蛙有正确的认识,我设计了《蝌蚪变青蛙》的科学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1.物质方面:ppt课件、青蛙的叫声音效、蝌蚪头饰、青蛙头饰、贴有宽15—20厘米平行线的地板、蝌蚪成长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2.认知方面:见过青蛙。

3.身体准备:已有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经验。

重点是知道青蛙的成长过程;难点是引导幼儿都能爱护青蛙。

(一)蛙声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播放第3张ppt,出现蛙声和青蛙)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教师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播放第四、第五张青蛙和蝌蚪图片的ppt)

1.教师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并说出青蛙的主要特征。

2.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三)了解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播放第6到第16张ppt)

1.师:“真奇怪呀?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故事。(播放第7到第13张ppt)

4.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5.教师发放蝌蚪成长卡,幼儿给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与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片,巩固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认识。

7.游戏:蝌蚪变青蛙。

幼儿分成4组,站在起跑线后,一起念儿歌:

小蝌蚪游啊游,摇摇尾巴点点头,长大变成大青蛙,荷叶上边跳着走。

儿歌念完,第一位幼儿扮小蝌蚪做鱼游,在平行线中走,走到终点拿青蛙头饰带上,再扮青蛙从荷叶上双脚跳跃回到起跑线,依次进行,以速度快的一组为胜利者。规则:依次接力进行,要求幼儿尽量不踩线。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播放第17张和第18张ppt)

1.青蛙生活在哪里?青蛙吃什么?

(五)通过视频了解青蛙的本领,教育幼儿爱护青蛙。(播放第19和第20张ppt)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呢?(播放视频)

2.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3.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她呢?

教师总结:不要去捉捕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事情看到周围有人伤害青蛙我们要去组织,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好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