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HT书生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4页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实践,学生更进一步的整理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统计学生的身高,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在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示有所不同。

本次测量身高,旨在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教材提供了一个身高段的划分,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你选择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让学生主动去探讨。让学生进行比较,从数据中比较信息。

让学生看书中提供的图片,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喜欢学生将自己班级与这个班的身向的颁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一些。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的身高拍成照片。

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就身高的问题中,进一步整理和学习统计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二

1、体会音节中间有无介母“u”在读音上的区别,注意读准带介母“u”音节的字音。

2、提高用“音序”“部首”两种查字法查字典和据词定义的能力。

3、积累词语和句式,能用“为了”“难道”造句。

4、能按预定的三项要求读懂短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独立完成文后作业。

按预习的三项要求阅读短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独立完成文后作业。

读句子,用“为了、难道”分别仿写目的关系的复句和反问句。

投影片

第1课时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指名读题,明确题意:读、比,体会有无介母“u”的三拼音字与二拼音字读音的区别。

2、自由拼读两行字,体会读音的不同。

3、指名读,并说说带介母“u”的三拼音发音特点。没有读准的,指出原因,正音后读准。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目,明要求。(查字典有三种方法,此题要求用两种查字法查字典,据词定义,第一行音序查字法,第二行部首查字法。)

2、学生独立查字典,字义写在课本上带点字的下方。

3、汇报,反馈。

馥:香应:应付乖:听话莫:不

微:细小漫:没有限制信:相信举:全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完成作业。

3、反馈,评议。

亲爱的祖国认真地思考

亲密的战友刻苦地锻炼

亲切的教导耐心地帮助

亲热的招呼辛勤地耕耘

4、纠正错误后,按正确答案读、记。

四、指导练习第5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名说说6个词语各自的意思,再想一下4个句子中应各自填上哪一个词语?

3、学生各自读读4个句子。

五、指导练习第5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找出课文中与2个句子意思相同语气不同的句子。

2、在《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各自轻声读一读。

六、独立完成练习本第4、5题,反馈、评议后获得正确答案用投影仪显示:

第4题:日新月异变幻莫测信心百倍举世瞩目

第5题:(1)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耻辱吗?

(2)这一届的冠军不属于西多还能属于谁?

出示正确答案后,指名读一读。

第2课时

一、指导练习第6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用“为了”、“难道”造句。

2、读范句,明句意,具体搞清造句要求:(1)“为了”表示目的,第1句是目的关系的句子。“难道”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第2句是反问句。在读句子、体会语感后会用“为了”、“难道”分别造表示目的关系与反问的句子。

3、用“为了”、“难道”口头造句。

4、完成《作业本》第6题,再作反馈、讲评。

二、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目,按预习的要求阅读短文,说说预习有哪三项要求。(联系文后问题)

2、学生自学短文,划出生字和不懂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懂6个词语。

3、完成第7题(1)(2)

4、再读课文,回答第(3)题,先按题目所问在短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再加以归纳整理,完成第(3)题作业。

5、评议后,以投影片显示正确答案:

第(2)题酷爱:非常喜爱。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道歉:认错、表示歉意。

知识渊博:懂得的知识既深又广。才智超群:才能和智慧超过一般人。

第(3)题毛泽东同志酷爱读书,他一边读,一边想,做到了眼到、手到、心到,并加批注,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

1.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 区别4组形近字。

3. 读一读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4. 熟记成语。

5. 读背《腊梅花》。

6. 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7. 观察图画,展开想象,会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再练习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说话、写话训练。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5。

作业 设计:

课内:填表、组词、写字、说话、写话、读背。

课外:读背。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脸”,让学生读准字音。

(2) 教给学生音序查字法。

a.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节lian,看清后面的页码。

3. 练习。

(1) 按老师教的方法,分别查“祝”和“忘”。

(2) 学生试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出示:己——已。

a. 按书写笔顺分别说说两字的笔画名称。

b. 说说它们异同。

c. 口头组词。

3. 同步骤学习其他几组形近字。

4. 练习。

(1) 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 口头扩词,选择一个写下来。

5. 反馈。

(1) 检查学生组词情况。

(2) 出示卡片,指名读读这几组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话)

(2) 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 让学生试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 出示:我喜欢跳绳、跑步和滑雪。请学生认读。

(5) 指名读这两句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6) 老师告诉学生: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 反馈。

出示句子,让学生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 我家有电视机,有收录机,还有冰箱。

(2) 果园里有苹果,有梨子,还有柿子。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认读要写的字:克、苍、家。

(2)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 指导书写。

3. 学生练写,师巡视。

4. 反馈。

表扬写字认真并写姿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成语。

(2) 指名试读。

(3) 教师范读。

(4)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背诵。

(2)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儿歌。

(2)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3)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这首诗的意思。

3.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

5. 反馈。

(1) 检查背诵。

(2)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让学生弄清话题的意思,知道说话时该针对着什么话题说。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问题。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启发学生弄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指名回答。

2. 指导说话。

(1) 你长大了想当什么?

(2) 你为什么想干这个工作?

(3) 联系自己,展开想象。

(4) 提供句式:我长大了想当,因为。

我长大了想当,因为。

三.练习

1. 指名练说。

2. 练习写话。

3.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读读自己写的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四

练习七

1、结合生活情境,掌握除法的试商、改商的算法。

2、体会商不变规律,运用中小括号进行运算。

3、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比赛。

2.同桌一组完成75页第1题和76页第5题。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二、综合练习

1.估一估,连一连,算一算。

完成75页第2题。

2.填一填。

完成76页第4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对乘数、积进行比较,然后说说变化的规律。

3.想一想,算一算。

完成76页第6题。

让学生先说说这些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三、联系实际运用数学

完成75页第3题。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写出方案,再小组交流。每个学生的购物方法可能不同,只要学生设计的方法合理、符合题意即可。)

四、趣味数学

学生完成76页第7题。

此题方法较多,也可以用方程解。

五、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教学设计篇五

1. 巩固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会在生活中联系数学,运用数学知识。

:2—3课时

一、 复习引入

说说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 新课练习

1. 第2题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评析。

2. 第1题出示

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3. 第3题出示

学生独立审题,解答题目,校对。

4. 第4题出示

先报出得数,再帮小熊投篮。

5. 第5题出示

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6. 第6题出示

读懂题意,独立完成,校对评析。

迁移训练,换一个得数试试看。

7. 第7题出示

自由读题,指名读,说说怎么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8. 第8题出示

学生自主完成,校对。

9. 第9题出示

先审题,再独立完成。

10.第10题出示

自由审题,独立试做,评议。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1.第11题出示

有只淘气的小狗把墨水瓶打翻了,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数?

神奇的算示:

请你填一填,算一算,会发现什么?

三、 小结

介绍算盘。

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