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乘整十数整百数教学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紫薇儿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乘整十数整百数教学反思(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一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总之,我感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整十数、整百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二

1、相信一年级学生提问的能力。

“给”永远只能给死的东西,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来自于学生的口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相反的.结果,经过了一番引导,而学生仍然不能理解,不能正确回答,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太小,让他们在课堂上提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总怕无法实现。其实小孩子天生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最爱提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了,作为教师,不能把孩子们的天性给抹杀掉。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提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更多的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适时地引导。本节课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创设情境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经过碰撞、启发,学生提出了一连串非常到位的数学问题。长期坚持下去,将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想象力。

2、相信一年级学生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只会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但千万不可因此而限制了所有孩子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本节课上,我注重让学生多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虽然只有一些学生零碎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经过教师不断地鼓励、不断地肯定,有更多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说理、明理。

3、相信一年级学生创新的能力。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地探索、发现、创造,并对学生的点滴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本堂课中,正是由于教师有上述认识,学生才不至于只掌握书本上的一种答案,不拘泥于一种思维,而是有根据地提出了多种创见,如:在计算10+20时,学生想的“因为1+2=3,所以10+20=30”;“因为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所以10+20=30”;“因为30-20=10,所以10+20=30”;“因为十位上1+2=3,个位上0+0=0,所以10+20=30”等方法都是教师没有直接传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创新想法,教师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如果教师只局限于一种算法,就看不到这节课中学生出现的创新成果。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它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得到共同的提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就是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单位的数再相加减.通过左芳老师试上,并接受教科院李光杰老师指导,我再次试上,发现学生算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所以教学的着力点就放在说算理上了,刚开始以为学生很会说,上课时他们能理解算法,但完整、有条理地表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的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就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三

成功之处:在教学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由我校的社团手工课买彩纸引入,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例题后,请同学提取数学信息,并发现问题。60页彩纸平均分给3认,每人多少张。然后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之前地学习中对平均分地概念掌握的很准确,快速列出算式。接下来利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来摆一摆,有的利用6捆代表6个十,有的直接用6根小棒代表6个十,通过平均分成3份,发现了每份为2个十就是20,找到了答案。小组成员有的不理解时,能够通过摆小棒时进行指导,既帮助了同学,有进一步的理解了算理。有的学生直接能意识到60就是6个十,平均分成3份,思维敏捷。接下来通过想一想计算出600÷3的结果,讲两道算式一起总结找到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算理,学生接受的比较好,练习正确率高。

不足之处:三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好动,小棒用完后不能及时收好,将小棒作为玩具,容易分心。

改进措施:摆小棒环节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将小棒收起,用5个数字约束整理时间,这个习惯养成后可以,可以不用查数快速整理。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篇四

上了本节课后,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问题:

1、进度太慢。

学生说算理时,不用吧算理的过程板书出来,只要学生能说出来就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

小部分学生做练习的速度慢,等待他们完成练习,耽误了时间,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

学生说的能力差,提出问题之后,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耽误了部分时间,平时教学要注意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2、练习量少

造成本节课练习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根据教参设计了过多的例题,压缩了练习的时间。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学生吧以前所学习的先关内容忘记了,所以在开课导入了时,点了多个学生,才答出老师提的问题,所以耽误了部分时间。

3、本课教学重点的疑惑

个人觉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几百的加减法口算的方法,知道算理,会计算口算加减法,至于方法,学生可以用自己认为子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了,其它的方法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但是,又听到听课的老师说,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并会说200+300应该是2个百加3个百这个算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

人教版二年级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五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节课,应遵循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设计了课前小研究、课中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时空。

课前布置了课前小研究,其实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已有的乘法口诀、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布置课前小研究能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收回检查后发现孩子们都会做。在课中开展了小组对小研究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

2、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均是能正确进行整十、整百和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所以本节课重点放在对乘法意义的复习和计算方法上。

3、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借助教材的主题图,为学生营造出愉悦的、轻松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先让孩子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然后对问题提出进行转为,如:要求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这样一问可以把问题转为乘法的意义,让孩子明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存在问题:

(1)在口算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口算卡片,并在小组中互答,这样可以更广泛的让学生参与到口算复习。

(2)小结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来自行小结。

(3)小组汇报时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来进行汇报,不用每个小组都说,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节省时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