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XY字客

一年级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构成,它起到了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这些一年级教案范文进行个性化的改编和调整。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一

复习内容:

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齐背乘法口诀。

根据“四六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能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1、问:46=24表示什么意思。

24÷4=6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46=24表示4个6相加或者6个4相加得24。

24÷4=6表示24里面有几个6或者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问:在46=24中,“4”叫什么“6”叫什么“24”叫什么。

问:在24÷4=6中“24”叫什么“4”叫什么“6”叫什么。

巩固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赛一赛谁做得又对又快;

指名说个别题是如何算的;

集体订正;

2、完成总复习第2题。

a、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

b、指名回答,集体核对;

课堂作业:

1、口算册。

2、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二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如果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

2、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准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始的,结束时是。

(3)坐龙船的同学是开始的,结束时是。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始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三

1、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直观的、文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3、创设情景,在乐学中感知数学,在用数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是文字信息的处理。

1、出示停车场情景图,一个小朋友说:又开来了6辆。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同桌讨论汇报。

3、教师指导。要求现在有几辆车?,就是把停着的汽车和开来的汽车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问:这道题能算吗?为什么?

1、出示堆雪人图(第121页第11题)

(1)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来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2)请把你的解答填在书上。(指名反馈)

2、出示对话图(第121页第12题)

(1)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根据对话,提一个问题。

(3)反馈。

从你们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根据9+5的算式,提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来。想一想,怎么编?可以与同伴讨论,可以与老师、与爸爸妈妈讨论,看谁编的问题好。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编题练习,深化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四

第96---97页。

1:借助“假日小队”这个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验每个假日小队中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假日小队”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使学生熟悉本课内容并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再通过师生共同反馈,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更能体会书本上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提出书本以外的问题。

1:导入新课:

2:指导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1;出示;“唱歌”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的`有几人?伴奏的有几人?

(2)谁能说说蘑菇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3)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指名汇报,板书:15-3=12

(5)你能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先讨论,再指名回答。

(6)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出示:“浇水”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两个条件?

(3)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要求“已经浇了多少棵?”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5-8=27

(5)谁能说说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指名回答

3:出示:“看节目”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4)教师强调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出示:“照相”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4)提问: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

(5)小组讨论、汇报。

5:出示“捡废电池”情景图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图上的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小组讨论。

(5)各组汇报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教师分别板书出来。

(6)教师带领大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五

教科书第38——39页。

1、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一、复习引入。

1、师报数,学生写数。

十六七十三五十一百二十五九十九四十八。

2、谈话引入:刚才我们写了几个数,你们知道100以内还有哪些数?它们之间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相关知识。

二、问题探究。

1、出示第38页例7的百数表。

引导学生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

1)、第一横行的5个数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是单数。

2)、从左上到右下这个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3)、从右上到左下这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2、学生独立填表中空格。

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

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

4、进一步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

4人一组,讨论并找出规律,然后全班交流:1)、每一横行都是十个数,除第一横排外,每横排中每个数的十位相同。2)、每一竖行也都是十个数,这些数的个位相同,且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大10。3)、整十数排在最后一行。

三、练习:完成练习八第一题。

学生先独立填数,然后集体订正。

四、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1、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

1)分小组讨论比较,再全班交流。

a、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最后一行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b、根据数的组成来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c、根据数的顺序来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

3)、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得出用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来进行比较。

4)、同桌同学一起自学例8。

5)、展示学生比的方法,然后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练习:完成例8下面的做一做。

4、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100和99,问:100和99谁大?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00大于所以的两位数。

五、巩固应用。

1、练习八第2题:同桌拿卡片,一起从小到大把卡片重新排列。

2、练习八第3题。

3、完成第39页的思考题。

六、小结:

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六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一分,共21分。).

110个十组成的数是().,它前面的一个数是。

256的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

3.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47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5按规律填数.

1015()()()()。

()()()424446()。

二按要求填一填。

1看数画珠子(每个2分,共4分)。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

707。

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下面各数排列起来.(每空1分,共5分)。

4554405034。

()()()()()。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每空0.5分,共5分)。

15-8=12-9=14-6=11-2=。

6+7=4+8=18-9=5+9=。

12-5=11-6=。

2.在()填上““”“或”=“。(每空1分,共6分)。

14-6()815-2()619-7()14。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1分,共6分)。

()-5=87+()=15()-6=6。

18-()=714-()=9()+6=16。

四.动脑筋,想一想(共16分。)。

1.观察物体。

五.用12.5.7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每道小题6分共24分)。

1.我们16人约好一起去郊游,已经来了9人,还缺几人?

2.一辆公共汽车,到和平路下车8人,车上还剩11人,公共汽车中原有多少人?

3.林林已经写好15个生字,还有5个生字没写,他要写多少个生字?

4.少先队员学雷锋,一班和二班共做好事18件,其中一班做8件,二班做多少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七

一、口算(10分)。

13-7=14-5=4+9=5+8=。

15-5=18-9=59-9=50+8=。

23+4+9=54+30+4=24+30+5=86-6-50=。

二、填空题(32分)。

1.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由8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2.一个一个地数,()个一是100;十个十个地数,()个十是100。

3.34的十位上是(),表示()个十;它的各位上是(),表示()个一。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5.6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6.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2560191008246【小学生期中考试】。

7.18连续减3:18,____,____,____,____。

9连续加7:9,____,____,____,____。

三、数一数。(6分)。

()个()个。

四、在里填上“”、“”、“=”。(5分)。

355378691331。

6560+510090+93736+5。

五、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8分)。

七、看图列式并计算。(15分)。

(1)(2)。

(3)。

八、解决问题。(16分)。

1.妈妈买来10米布,做衣服用了4米,还剩几米?

2.明明参加60赛跑,已经跑了2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跑?

3.38只小动物参加运动会,现在已经来了16只,还有多少只小动物没来?

4.商店里有85个风车,又送来10个,商店现在有多少个风车?

聪明题:(10分)。

你能把1,2,3,4,5,6,7,8,9这9个数字填到下面的格子里吗?要求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八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情分析评论。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让他们更加巩固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重难点。

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难点: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评论。

一、导入:跳跳虎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智慧岛上,藏有一个智慧宝箱,听说打开宝箱的人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带着大家一起寻找宝箱,你们愿意吗?但是智慧岛上机关重重,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练习。

1.第一关:填一填。

我们来到游乐场,闯入第一关填一填,在做题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第4组:2个+15。表扬:你很会思考,满十进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规律填一填:。

刚才我们顺利的闯过第一关,要进第二关,必须要来乘坐刺激的过山车,要想让过山车开动,我们必须按规律把这些数填完整,在填数之前,你们要先判断什么?顺数还是倒数,几个几个数。请大家动手填一填。

汇报:和它们填的不一样的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语言准确)。

过山车已顺利开启,你们做的好进入第二关准备了吗?

3.送小鸟回家。

我们进入爱心城堡,这里有一群迷路的小鸟,我们只有把这些小鸟按要求送回各自的家,才能顺利过关。

汇报:小鸟给大家爱心竖起大拇指。

4.第三关:比一比。

离开爱心城堡,我们来到池塘边进入第三关:比一比。

动手画一画,和上面小朋友画得不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第四关:拨一拨:。

小朋友对100以内的数大小比较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才顺利的进入第四关:拨一拨。

小结: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6、想一想试一试?

用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258。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打开宝箱吧!

你们每一队派1个代表上来,领取你们的神奇力量吧!

三、小结:。

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九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约4课时20以内的数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难点20以内数的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字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教学后记:

学生很多知识掌握很好,就是数位顺序表不会画,有点不理解,但他们猜数字游戏很有兴趣,看来还是要兴趣促使学生爱上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异同点。

2、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让学生举一个正、反比例的例子,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指生在班内说。

2、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

生答后师板书

正:y/x=k(一定)反:x×y=k(一定)

(二)归纳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1、小组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2、交流。

我们组是用表格表示的。

正比例反比例

相同点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

不同点比值(商)一定x/y=k(一定)积一定xy=k(一定)

(1)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归纳板书:a一定,b和c成正比例;

b一定,a和c成正比例;

c一定,b和a成反比例;

提问:为什么根据一个乘法式子就能判断两种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呢?(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相当于除数和商。)

(4)自己举一个熟悉的三种数量关系,说一说它们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3――64页的练习。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66――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发展数感。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师:(教师巡视一周,仿佛在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人)问:你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呢?

生:在书我们班级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来了,那你能猜出老师刚才是怎样数的吗?

生:1 2 3 4 5――――――(板书)

2 4 6 8 ――――――

5 10 15 20――――――

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被你们猜中了,这几组数你们能接着数下去吗?

生:能

师:谁愿意给大家数一数?(指名数)

师:大家都会数吗?(会数)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前面的几个数就能接着数下去呢?

生:因为这几组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都找到了这几组数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练习教科书66也1小题。

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6――65页的练习。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平面图形。

(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

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断。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

1、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小组共同回忆: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4)梯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复习圆。【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复习圆的特征。

(1)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

(2)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

(板书:对称轴)

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三、复习立体图形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68页的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一

第93---95页。

1、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提高计算效率。

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通过情境,培养计算的正确率。

时间掌握在2.5分钟。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明确估算是通过判断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进行的。

帮助学生弄懂题意,理出解题思路,再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提问,求差,求和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两只小蚂蚁要过河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不过,帮助小蚂蚁的同学要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一定要把题目算对,小蚂蚁才能安全地过河。

出示课件:第7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1、第8题。

学生自己做题,然后同桌对答案,说算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74+5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我们会估算了,下面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检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1、第9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怎样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各队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计算得分,看谁的动作比较快。四人小组合作。

三队的得分算出来后,你有办法给它们颁奖吗?

看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回家把第9题提些问题考考爸爸妈妈,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教学后记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板书设计:

9、小熊队:15+7=22。

小兔队:10+7+7=24(最多)。

小狗队:10+10=20。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如果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2、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准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始的,结束时是。

(3)坐龙船的同学是开始的,结束时是。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始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三

1.理解并掌握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连减应用题.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什么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什么样的应用题,该怎样解答.

2.教学例3.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什么?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四

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表的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卡片。

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给出规定的数,同桌之间先后出数,使之相加等于规定的数。

二、10以内的加法。

1、交流。

说一说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哪些,边说边口算,并把能想到的算式写在卡片上,在交流中体会,这样的算式有很多。

2、算式。

我们把这些算式一下吧!

(1)讨论按什么样的顺序排列这些卡片。

(2)算式,初步完成加法表。

3、观察、讨论。

(1)你们这样排列是怎么想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2)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3)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

三、10以内的减法。

1、玩“送信”的游戏。

让学生算出手中的卡片上的题目,比比谁最快送出手中的“信”。

2、小组游戏结果,完成减法表。

3、讨论、观察。

(1)你们是怎么想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2)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3)观察减法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四、回顾。

设计意图。

游戏活动。

小组讨论、交流,产生算式的愿望。

小组活动算式,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排列方式,也可能不完整,但可在下面的讨论过程中逐步完善。

游戏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加法表。

课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说说。

我学会了。

我最喜欢,你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六

3、反义词(括号里是学写过的字)。

(是)——(非)(长)——(短)(大)——(小)(远)——近。

(有)——(无)(高)——矮、低(前)——(后)(出)——(进、入)。

(晚)——(早)(笑)——哭(上)——(下)(去)——(来)。

(左)——(右)旧——(新)(冷)——(热)甜——(苦)慢——(快)(南)——(北)(古)——(今)闲——(忙)臭——(香)丑——(美)(东)——(西)(合)——(分)。

(收)——(放)(去)——(来、回)死——(活)(答)——(问)。

(以后)——(以前)(冷淡)——(热情)黑暗——(光明、明亮)(男)——(女)湿——(干)红——(绿)。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欢歌笑语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风拂面春暖花开五颜六色百花盛开。

和风细雨万紫千红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蒙蒙细雨古往今来。

千山万水诗情画意四面八方各种各样自言自语万里无云。

5、相对应的内容连线或填空本册要求学生积累掌握的词语主要有下面这些类型:

(1)、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说)兴冲冲地(走进来)。

难忘的(节日)长长的(小河)。

(2)、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小路长长的——长长的小路。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七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1)、先口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38-2=33-1=。

2、例1:口算。

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

3、试一试。

想:869个百-349个百。

4、小结。

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速算。

3、计算。

4、找朋友。

5、综合练习。

见课堂作业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八

1、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

2、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灵活地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具,钟表。

一、认识物体。

1、举例说明物体的形状。

说一说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哪些形状,每一种形状分别举出3个例子。

2、学生动手操作。

师:把铅笔盒放课桌的左上角,把练习本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把小刀放在课桌的左下角,把橡皮放在课桌的右下角。然后打乱顺序,同桌两个人,一个说一个摆。

3、总复习第1题。

左上图长方体有几个?圆柱呢?球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

二、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1、数一数。

从0数到20,再从20数到0,(一齐数。)完成总复习的第2题的第1个表格。

2、分别观察第2、3个表格。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可以说都是双数,也可以说每次都加2,还可以说隔一个数写一个数等。)。

3、补充练习:按规律填数。

19、17、()、()、()。

10、()、14、()、18。

三、数位的意义。

1、画一画。

在计数器上最右边的一位是什么位?

15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15的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

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6、17、18、19、20,谁能在计数器上表示?

它们的十位和个位上各是几?

2、完成总复习的第3题。

四、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抢答。

13-6=14-9=15-7=。

6+6=9+9=12-5=。

2、完成总复习的第4题。

五、认识钟表。

谁能说一说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几种时间?

在学具钟表上分别拨出这几种时间: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然后认一认总复习的第5题钟面上的时间。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案范文(19篇)篇十九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1.做第14题.。

2.做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第16题.。

4.做第17题.。

5.做第18题.。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第二问缺少什么条件?缺少的条件在哪里?

二、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补充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第一单元示例(热门15篇)

    优秀作文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以飨读者们的眼福。每当我回老家时,都会

    初中英语地震(优秀15篇)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掌握好英语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生活都非常重要。通过参加英语角和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地震(earthquake)又称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大全(21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阅读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有助于教师进行经验借鉴和教学观摩,促进教学思路的拓展和更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通用19篇)

    在五年级教案中,通常会列出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辅助工具,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优秀五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

    教师发言演讲稿(优质18篇)

    在教师演讲稿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学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启示和借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教师演讲稿,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二年级个人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回忆与思考的结合,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引。

    新年快乐英文(精选18篇)

    英文是一种富有表达力和流利度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文学习实践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

    二年级未来的梦(实用24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于所写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洞察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评选结果,大家可以看看并进行借鉴。我驾驶着一架时光机,来到一个未来的

    身边的感动的小学生(优质15篇)

    优秀作文是才情的流露,每一个字句都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和才华。每篇范文都经过精心编辑和润色,结构合理、语言优美,堪称经典之作。身边的感动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寻找

    幸福时光小学(优质18篇)

    优秀作文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阅读背景,能够展现作者的学识水平。范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描写,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