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

时间:2023-11-06 作者:琴心月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

一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接下来是一些一年级教案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许帮助和启示。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一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

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四、拓展训练。

1.背两首古诗。

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

二、写字教学。

1、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扩词练习。(吴字除外)。

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

7、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师巡视。

8、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完成我会填的作业。读一读。

三、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三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四

1、口头扩词:

古( )( )( )声( )( )( )。

多( )( )( )处( )( )( )。

知( )( )( )忙( )( )( )。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夏日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夏日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学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欢(干什么)。

2、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教师:《池上》这首诗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8、齐读全诗。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品味情趣。

1、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过渡:小孩撑小艇干什么?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偷采和偷盗不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4、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朗诵全诗。

1、读出节奏、抑扬顿挫。

2、读出情感。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再掀情趣。

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池上》的朗诵中转入另一首体现夏日情趣的古诗--《小池》:夏日,可爱的小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而杨万里这位大诗人却对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独钟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课件出示画面(与课文中插图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我看见了,听见了。

3、引出古诗《小池》:诗人杨万里可别有一番独特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较难认的字。

(3)抽读重点(抽学困生读)。

(4)全班齐读。

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8、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5、美丽的画,需要同学们动情的朗诵来衬托,让我们一起尽情朗诵吧!

四、指导书写。

1、呈现“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五、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写的夏日可真美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夏日的诗吗?(引导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其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可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温暖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就要迎来好玩的夏天了。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生自由发表意见)。

2、你们的夏天可真有趣。可以放牛、可以捉虫子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首《所见》。

(板书课题)配乐指名读,

谁认识这两个字?你怎么认识的呢?指名读课题。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人袁枚看到的和你们所说的一样吗?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录音范读、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小牧童、树上有一只蝉、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

3、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多读几遍。

4、离开了古诗,这些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生字认读――指名读并小老师读---齐读)。

所:(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门+才,大家做动作:闭上我们的眼睛、闭上我们的嘴巴。

立:立正、起立就是这个立。

牧童:放牛的孩子。

捕:是一个动作。

5、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的。齐读古诗。

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同学,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三、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课件出示画面(播放音乐):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课件出示一、二句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学生自由练读----男生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齐读)。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好听吗?“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课件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

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在牛背上听到了什么呢?(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学生体验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齐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指名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指大树上的“蝉”)。

师: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么办那?快帮小牧童想想办法呀!(生讨论交流想到的各种方法)(踩石头、踩牛背)。

师: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指导背诵,读出第一句的愉快语气,读出第二句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诗、林”,学生认读。

2、师范写,生跟写。

3、分析结构和字形,给生字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练习书写。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七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课文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意象同于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

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二、讲授新课:

(一)《房兵曹胡马》。

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朝诗人杜甫)。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

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

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

(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

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晓在线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

(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

1、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

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马诗》。

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代李贺)。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

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

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

(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

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

(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

1、小组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2、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学生充分发言,体会诗人由一开始扫兴到兴奋的感情变化。

(五)这首诗与《房兵曹胡马》都是写了马,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诗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

四、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 马诗。

唐朝 杜甫唐朝 李贺。

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预习充分课上学生可以完成背诵。

《房兵曹胡马》和《马诗》从不同侧面入笔,反映了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每首诗蕴含的意思以及明白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目的。本节课在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和拓展学习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尝试。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能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八

导语:下面是关于小学一年级下册学习过的古诗词中的字句默写,快看看你们的'学生还有哪些字句是不会写的吧。

( 唐 ) 孟 浩 然

( ) 眠 ( )觉 晓,( )( )闻 啼( )。

夜 ( )( )( )( ) ,( )落( )( )( )。

( 唐 ) 贺 知 章

碧( )妆( )( )( )( ),( )( ) 垂( )绿 丝 绦。

( )( )细( )谁 裁( ),( )( )( )( )似剪刀。

( 唐 ) 李 绅

锄( )( )( )( ),汗 滴( )( )( )。

谁( ) 盘 ( ) 餐 , 粒 粒 皆 辛( )。

( 唐 ) 杜 甫

迟( )( )( )( ),( )( )( )( )香。

泥 融 ( ) 燕 ( ), 沙 暖 睡 鸳 鸯 。

( 宋 ) 徐 俯

( )( )燕( )( )( )( )?夹 岸 桃( )蘸( )( )。

( )( )断 桥( ) ( )渡,( )舟撑( )柳阴( )。

( 宋 ) 杨 万 里

泉 眼 ( )( )惜 细 流,( )阴 照 ( )( )( )柔。

( )荷( )露( )( )( ),( )( )蜻蜓( )( )( )。

( 唐 ) 李 白

朝 辞( )帝彩( )( ),( )( )( )陵 ( )( )( )。

( )岸猿( )啼( )( ),轻舟( )( )( )重( )。

( 宋 ) 杨 万 里

篱 落 疏 疏( )径深,( )( )( )落未( )阴。

( )童 急( )追 黄 蝶,( )( )菜( )( )处寻。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九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4、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2、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邀请了一对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媒体:小白兔和小灰兔手拉手走过来的动画情景)。

2、揭示课题:22小白兔和小灰兔(读课题)。

3、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

说明:“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课开始出示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多媒体整个故事的动画)边看动画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听懂故事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说说大意,教师可以提示。

3、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标上小节号。

4、指名分节读,纠错并正音。

5、提问:读了课文后,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说明: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记的习惯,能说出故事的大概意思,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感受内容。

(以下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一)如第三节。

1、小组学习:(1)四人合作分句读第三节。

(2)学习生字“蹦、施肥、除”

(3)找一找描写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用“——”划出,并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1)抽四人小组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找出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看看动画(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做做动作读一读。

(3)看着动画试着背一背。

说明: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小组中学习既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培养团体意识,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时要有组长负责,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临时指定或轮流做;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3—4分钟;组内学习生字注重字音准确,识记字形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或学着说一说;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找句子,看动画,做动作背一背,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熟悉种菜的过程,体验种菜的辛苦,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劳。

3、提问:小白兔在辛勤地种菜,小灰兔在干什么呢?出示多媒体(小灰兔躺在床上吃菜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师生配合读第四节,学习生字“运、饿”。

(二)如第二节。

1、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要白菜,要菜子?

2、齐读第一、二节。

(三)如第五节。

1、自由读第五节,用“——”划出小白兔的话,用“~~~~”划出小灰兔的话,同桌对读。

2、出示句子:小灰兔疑惑地问:“小白兔,你的菜是从哪儿来的?”

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1)学习生字“挑、担、疑、惑”。

(2)用“疑惑”“自豪”来说一句话体会含义,指导读出语气。

(3)各种形式练读。

4、分角色朗读。

5、拓展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怎么做?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读,紧紧抓住“三个不同”来教学:1、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不同。2、它们回家后的表现不同。3、它们的结果不同。在对比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如:小白兔的种菜的动作“翻土、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小灰兔的“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义。

四、复习巩固。

1、小灰兔种白菜游戏。(读生字)。

2、小灰兔收白菜游戏。(读词语)。

3、指导写字“运、送、挑、担”。

说明:以上两个游戏是顺着拓展说话练习安排的,为了给小灰兔一次“改错的机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第一个游戏是把各个生字写在每棵菜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长高一截;第二个游戏是把各个词语写在菜叶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跳进箩筐里。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只海燕以为灯塔爷爷很孤单,通过谈话才知道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故事告诉我们:心里有朋友,独自一人时也不孤单;心里无友情,身处人群也孤独。你把别人当朋友,自己就有了许多朋友。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十个生字,并学会书写“爷”、“明”、“交”、“立”、“好”、“乐”、“明”这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灯塔爷爷说的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读、书写、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拼读、朗读,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灯塔爷爷的话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2、启发学生要以诚待人,以真心待人。

1、识字,写字。

2、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3、激发学生以诚待人、以真心待人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一、歌曲导入,引入新课。

(一)听歌曲《找朋友》,板书“朋友”一词,指导书写。

二、看课题,学生质疑。

(一)齐读课题。

(二)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就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到书中寻找答案。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读。

(三)自主读书,边读边思,画出所寻找到的答案。

(四)检查自读情况。

小海燕考考你:

课件出示生词:灯塔独立您好奇怪好哇汽笛谈心身旁。

课件出示生字:塔独立您怪哇笛谈身。

四、走进课文,找朋友。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灯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感受:你看后觉得灯塔爷爷怎么样?(孤单)。

课件出示对话内容,分角色朗读。

2、围绕中心问题“灯塔爷爷孤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你是从书中哪些地方知道的?用笔在书上画出,和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灯塔爷爷的朋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我明白了,您把别人当做了朋友,您也就有了许多朋友。”

2、谈谈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走出课文,谈朋友。

(一)让学生介绍自己有哪些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

(二)课件再次出示海燕的话,听歌曲《朋友》,加深感悟:只要我们把别人当做朋友,他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我们周围的一切都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三)谈一谈:

1、说说我的好朋友。

2、小鸟、花朵……都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去和它们说说悄悄话。

二、海燕引领,学写生字。

(一)课件分类出示生字。

(二)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三)自悟书写要领。

(四)教师展示,范写生字。

(五)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纠正写字姿势。

(六)展示学生作品。

(七)师生共评。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一

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说出来)图上画的是一盆带刺的仙人掌。

b出示声母c,告诉学生:c的发音方法与z差不多,但送出的气流要强一些。

c教师范读,指名读,检查,正音。

说说z的样子,引导编顺口溜帮助记忆:(谁来说说c像图上的什么?像弯曲的仙人掌)“c像弯曲的仙人掌。或c像开口向右的半个圆圈(引导)”。看c有几部分组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一笔写成,中格,半圆饱满)

ac和i也是好朋友,它们组成的音节也是整体认读音节,出示音节ci

b引导学生推测读法:ci不要拼读,只要将c的音读得长一点就行了。

c领读、齐读、指名读。

d出示z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引导用它的四声练习组词。

刺溜;组词;从此;一次

(3)教学声母s的读音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很多层。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

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

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

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1.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时反馈。

四、再读课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教师解说。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4)“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思考交流: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5.听老师总结。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如果孩子能力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5个生字;3、会写2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2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5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2、齐读易错音。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重点理解“偷采、不解”

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

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

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

1、书写2个会写字,并组词。2、试背诵古诗。

七、板书设计。

12、古诗两首池上偷采不解。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小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

2、能认识古诗中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认识偏旁“水”、采字头。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5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7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这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2、齐读易错音。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认识偏旁“水”。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小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2.理解题目意思。3.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读三、四行,演示课件。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指导朗读。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

课件演示。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

六、小结学法。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四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听歌曲《亲属歌》,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出示“亲”“立”字下面一个“小”是亲。

1、小朋友们,在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2、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亲属,好吗?

3、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4、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

2、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

3、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6、认读生字。

注意分类识记“女”字旁的字。

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7、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灯排列好。

8、练习。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1、随乐曲唱《亲属歌》。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

出示“亲、伯、兄、外、叔”,请同学认读,讲讲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三、练习

1、读一读。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现。

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试着写一写。

2、涂色,会写的写下来。

仔细观察图画,试着读一读气球上的词语。

照样子涂一涂,该怎样涂?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书写生字。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五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

2、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1、重点句子的理解(两个拟人句、一个问句),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2、让学生感受虹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1、课文最后一个问句的理解。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感情朗读词语和感情朗读课文。

1、引入课文

小朋友,喜欢虹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35课《虹》,谁能读好课题(指名读课题)

2、复习旧知

1、通篇感知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经常会下雨吗?

(2)下雷雨前,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那雷雨过后呢?你们看!(出示雨后大自然的动画图)

(3)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感觉怎么样?(自由说)

2、学习第1段

(1)雷雨后的景色多迷人啊,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读读第1小节(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色)

(2)谁想来读读、指名读。

(3)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4)山啊,树啊,好像洗了个澡。

a、喜欢这个句子的小朋友来读读。

b、说说你们从这个句子读懂些什么?

c、你还读懂了些什么?

d、那么舒服,他们肯定很开心,山和树会说些什么?想想这时你就是山,你就是树,你想说些什么?(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可以站起来)

最热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模板16篇)篇十六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咏华山》,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根据课文叙述寇准跟老师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我为本课制定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交流、检查读课文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议,深化理解了课文内涵,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双向互动的交流得以实现。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也注意到这一点:新课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华山挂图来创设情境,让生首先对华山有感性的认识,再激发学生去爬山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这样,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而去自发性进入阅读。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利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去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文包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诗文联系,借文悟诗。因此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品描写华山高、雄伟壮丽的句子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贴图的形式,理解华山高耸入云的壮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在充分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华山巍巍,耸入云霄的特点后,出示诗句,让生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这首诗,充分地相信学生,让他们在读中自悟、诗文对应,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我设计的教案:

1、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导入。

请大家看这座山(指图)-这就是华山。

2.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是呀,我也觉得华山雄伟壮丽,高耸入云。看到这么高的山,老师情不自禁的想吟诵一首诗来赞美它(只要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

3.喜欢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古代一个7岁小孩写的。

4.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写这首诗,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24课《咏华山》,读了以后,你就懂了(板书)。

请大家翻开书p135页,自己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先拼拼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2.同桌相互检查。

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可真高(像这位、这位同学读得可认真了,他们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反反复复的读,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认为难读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如果还有读不准的词,就请他教你)(生互相练习)。

3.检查。

我瞧瞧,哪位小老师教了同桌(请生回答)你教了哪些词呀?(学说,师板词。板后齐读)。

4.生第一次读课文。

我们把难读的词语读会了,现在试试读读课文。

5.生边读,师边板词。

老师还发现,有几个词语也很难读,谁能来教教老师读。(齐读词语)。

6.再读课文。这回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得比上次好。

三.品读。

1.导语。

刚才大家看了华山,都觉得华山非常高,如果让你去爬这么高的山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答)。

2.引句子。啊!华山真高哇!

3.品读句子。

a自由练习好,大家自己先练一练,看谁能把华山读得最高。指名读。

你们读得都很高,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高的。齐读。

4.品后两句。

华山到底有多高呢?让我们一起跟小孩(帖小人)到山顶去看一看(出示句型)。

a自己读。同学们,先好好的读读这两句,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b生答:a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我们脚下去了呢?

b太阳为什么显得这么近呢?说明什么?

c白云不在天上,干嘛跑到山腰去了?

c结束语。我们看到的这些景色都说明了什么?

d分组合作练读。我们分组练一练,练习读这些句子。争取每个人都能把华山的高读出来。

e检查反馈。那一小组先来,比一比哪组读得最高(指黑板读)。

f师范读。讲朗读的方法。要读得好,有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想。

g生齐读。好,照老师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到太阳那去。

5.品古诗。

a、说说自己的心情。

b、引诗。

c、练习读诗。

a自读。

b诗文对应这些诗与这些句子是有联系的,你们能把他们对应起来吗?

1、讨论交流。

2、提问你认为哪句话,对应哪句诗?(这两句诗应该与哪句话对应呢?)。

3、总结、读诗句这首诗和前面的句子一样,都是写华山很高很高。

男女赛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四.品第三、四段。

你们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写得好吗?

1.课文中老先生怎样夸他(好诗好诗)。

2.生夸我们一起也来夸夸他!

3.他是谁?(寇准)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读。他今年几岁?(7岁)用手指表示出来!

他和谁一般大呀?

4.总结。(再读全文)。

五、总结结束。

1、华山的雄伟、壮丽。

2、小寇准的聪明、能干。

3、鼓励。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大学生党员抗疫心得(汇总13篇)

    每个人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参考一些范文范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习

    实用我的梦想初一大全(12篇)

    梦想是一片洒满阳光的田野,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关于梦想实现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烟花不只给大家带来了喜

    优秀银行信贷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即将进入新的一个月,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对你的工作有

    精选初中家长会学生主持词(汇总23篇)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的窗口,可以通过与教师和校长的互动,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以下是一些家长会相关的报告和讲座材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

    最新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及反思(模板18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接下来是一些备受好评的大班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

    2023年采购农药报告(案例14篇)

    在采购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以保持竞争力。以下是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采购指南和规范,可以帮助我们规范采购行为。市政府采购工作,以“完

    专业土地转赠协议书大全(17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需要双方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确保合法合规。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合同协议要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合同编写工作有所帮助。甲方:乙方: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优秀培训班启动仪式主持词(模板22篇)

    作为主持人,我的责任是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和合作。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将会为你提供一个更宏观的视角,让你看到更多不同的思维方式。尊敬的各位领导

    最新单位综合鉴定材料(案例15篇)

    单位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各种活动的重要基础单位。下面是一些单位管理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入党综合鉴定材料是一份严肃又严谨的材料,那么你要怎

    热门月国旗下讲话稿小学教师(案例13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可以培养师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引人入胜的国旗下讲话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