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字作文(九篇)

时间:2023-05-29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火把节篇一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起火把,寨子里灯火通明,分外热闹。

火把节还有一个不朽的传说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钱财和粮食。如果谁敢反抗,这两名大力神就会把他弄个家破人亡。

彝族百姓苦不堪言,推选了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当统帅,率领大家与大力神作战。聪明的阿提拉巴把一位大力神引到山上,跑了九天九夜,直到大力神站不住时,彝族百姓齐心协力将他摔死在山下,另一个大力神则气急败坏地跑到天庭报信。

天神大怒,拿出了个小盒子扔向空中,原来那个盒子里装的是一大群一大群的蝗虫,他命令蝗虫攻击彝族村庄。顿时,震耳欲聋的蝗虫拍打翅膀的声音远远传来,铺天盖地的蝗虫扑向庄稼。百姓们惊呆了,但阿提拉巴却冷静地让百姓们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掷向空中,结果把蝗虫全部烧死了。

人们最终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从此,每到这个时候,彝族人民都会拿着点燃后的火把,到处狂欢。还把这个欢快的节日叫火把节。

这就是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篇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

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

赛娇狡

塞骄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5、理解词语。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落实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字词题。

4、思考书后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内容,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家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德。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彝家的火把节,去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出相关的语句。

“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

b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四、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补充课外知识: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见教案p35)

板书设计: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情准备节日的饭菜。【不惧恶

2、斗牛。势力

火把节3、摔跤勇敢坚强

4、点燃火把不屈不挠】

5、围着篝火跳舞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题。

2、预习第五课。

教学反思:

火把节篇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积累“激情四溢”等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我要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要把课文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要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提示: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近义词、造句等方法。)

(4)、画出其它还不懂的词查字典理解。

2、默读课文,我要思考: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什么?(课文主要内容和段意完成在书本上。)

二、合作探究

1、互相检查书写情况和词语理解情况,互读生字词。

2、在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读自己喜欢的小故事,组内互听互评。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和对思考题的理解。

三、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      )   (       )  (       )   (        )

2、多音字组词。

zā(        )       bēn(      )      shuài(      )       shèng(      )

zhá(       )       bèn(      )        lǜ(      )        chéng(      )

3、比一比,再组词。

蒿(     )  矫(     )  蝗(     )    毡(     )  粘(     )  熊(     )

嵩(     )  娇(     )  煌(     )    沾(     )  贴(     )  能(     )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色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默读5—10自然段,想:描写了火把节的哪些场面?按什么顺序写的?(用“﹏”标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给每个场面拟小标题)

2、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课文哪些语段能体现出“盛典”的特点?(提示:标画出体现特点的词句,读一读,在句段旁写感受。)

3、作者几次邀请大家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盛情”?(提示:标画出体现特点的词句,读一读,在句段旁写感受。)

二、合作学习

读读语段,抓关键词句,想象当时的画面,谈感受。

3、感悟理解火把节“盛典”的“盛情”: 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盛情”?(抓几次的邀请,抓关键词句谈感受。)

4、我喜欢火把节的             场面。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感受表达出来。

5、视频欣赏——火把节。

三、汇报展示

小组按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汇报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四、达标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火把节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缩句)

(2)、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缩句)

五、本课小结:

火把节篇四

我的家乡普格是凉山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是火把节的故乡。

火把节是祈祷幸福、祝福吉祥的节日。火把节原旨是驱虫灭害,保佑庄稼获得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普格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日子。

火把节的第一天,各家各户清洗炊具,杀鸡宰羊,筹办丰盛的节日晚餐。吃晚饭前,大人们把饭盛进簸箕里,把莱放进盘子里,筷子与勺子放在菜上,然后一起摆放在门前。希望已过世的老人们回来吃顿饭,来看看儿孙,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长寿,并把家中的不吉利带走。祭完过世的老人,全家才开始吃饭。晚饭后,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来到寨口,用火把烧几堆熊熊的簧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围绕火堆念起火把祝词。人们迎着金灿灿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词一声高过一声,欢乐一浪压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火把节的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个固定的场地。火把节的场地是一块圆而平坦的草坪,外围是浓浓密密的树林,过节的人们坐满了草坪四周。这天要进行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普格彝民的摔跤与人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日本相扑运动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赢,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输,而要看谁的双脚先离地,谁的双肩先触地。能参加火把节摔跤比赛的小伙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们时而这个被抱起,时而那个被摔倒。战败者不气馁,战胜者也不骄傲。他们都冷静地迎接新的挑战,直至成为无敌手才算胜利。

家乡的火把节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成为集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和民风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盛大节日。近年来,每逢火把节都有大批的外国朋友和港台同胞来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节。

朋友,请来普格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将会看到精彩纷呈的一幕又一幕……

火把节篇五

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是小龙女的生日。这一天,小龙女化做一条大鲤鱼到人间去,可是,却遭遇了不幸,被一个叫辛巴的人拿去炖了。

“是!”蝗虫大将军高兴地说了一声,便召集了成千上万的蝗虫向人类的庄稼飞去。

善良的百灵鸟把这件事一字不差地听在了耳朵里,不想让玉皇大帝的阴谋成功,也不想让人类受到伤害。并把事情从头到尾地告诉了村民。

村民一听很着急,因为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庄稼成熟的日子。正好,这件事被辛巴听到了,他为自己的行为很自责,便自告奋勇地对村长说他可以制服蝗虫。于是,辛巴把他的办法告诉了大家。

他才说完蝗虫就来了,蝗虫的到来,让晴朗的天空变得乌云密布,瞬间,蝗虫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地向庄稼冲去,不一会,一亩田就被吃光了。辛巴便立刻举起火把向蝗虫扑去,村民们也不甘势弱,跟着辛巴一起冲了出去,当蝗虫向火把飞来时,便成了灰烬,人们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终于把蝗虫消灭得影子都没有一点。

火把节篇六

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到了。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二、幼儿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

(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跳。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项目,与彝族娃娃共同庆祝火把节。彝族姑娘分别参与、观察、指导各组的活动。

3.捕捉害虫:请幼儿帮彝族人民捕捉害虫。(练习纵跳)

4.彝族姑娘与幼儿一起点燃火把,烧死害虫。(提醒幼儿平时不能玩火)

5.在彝族姑娘的带领下,幼儿围成圆圈,在彝族音乐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庆祝胜利,庆祝丰收。

附:火把节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就派了个凶神到人间来危害人类。老百姓齐心协力杀死了凶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撒下天虫千千万万,想吃绝庄稼,饿死人类。彝族人聚集在各个山头上,决定举火把,烧天虫。于是,男女老幼人人手举火把,三天三夜在田间绕行,火把不歇,火种不灭,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天虫,保住了庄稼。可是还有一部分未烧死的天虫,钻到地下,第二年又钻出来吃庄稼。这样,害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一年一年传下来,就形成了火把节。现在,火把节已成为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以点火把、燃火,载歌载舞的方式来纪念驱逐虫害的祖先,并预祝来年丰收。

火把节篇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奇葩,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香味弥漫着中华大地。其中,最具魅力的就是彝族了。

彝族的魅力具体表现在火把节上。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第一天是祭火。在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都要宰牛杀羊,欢聚一起分享,并且准备酒肉祭祖。到指定的地方拿起篙草扎成的火把,点燃祭台上的圣火。父母都带着孩子游走田边,向孩子讲述古老的传说。

第二天是传火。青年们要骑马、斗鸡、斗牛、摔跤,而姑娘们就要唱起歌,跳起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则是选美大赛了。年老的长辈,要按照传说中的女孩一样善良、漂亮、温柔的美女,跟传说中的男子一样勇敢、强壮、勤劳的美男。再让美男、美女带动大家一起载歌载舞。

第三天是送火,是把火把节推上高潮的时刻。夜幕降临,大家高举手中的火把,再把火把扔在一个地方,堆起一个火堆。所有的人拉起手,在火堆外围成一个圈,对着火堆一起唱歌跳舞。

看着电视上这么高兴的彝族兄弟姐妹,我也恨不得钻进电视机里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

多么有趣的火把节啊!

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彝族山寨一对情侣相爱了。魔哈贪图阿雅的美貌。阿查经奋战战胜了魔哈。魔哈不服,施计困住阿查。经乡亲相助,他回了家,发现阿雅的爸妈都被魔哈害死,而阿雅也惨死于山脚。阿查痛不欲生,带领乡亲烧死了魔哈。为纪念这天,人们称为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一般两到三天。第一天:祭火,人们举着火把祭奠祖上,供奉各种神灵,大仙。第二天:传火。每家每户都会派一人(往往是青年)于各家传递火把。晚上,以村为单位,举行篝火晚会。所有人拉着手,围成一个圈子又唱又跳。第三天:送火。彝族人爱美的天性无人不知、这天,彝族的姑娘会打扮好自己,聚在一起。村里的长辈会作为评委选举姑娘们。经过重重选拔,最后一位获胜的姑娘会被大家祝贺,围着她唱歌跳舞。

彝族的火把节没人不接受。热情的他们一定会请你加入篝火晚会,希望有机会我也能去。

火把节——是纳西人民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火把节的前几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火把。第一天是在家装饰火把,有多美就装饰多美;第二天则是去亲戚家、朋友家祝贺节日,并各自谈论着自家的火把;第三天就燃烧火把,高举着火把走进田野,走进万家,给人民带来幸福,祝愿农田五谷丰登。

第三天夜幕降临时,就到火把节的高潮了。

这时人们欢呼雀跃,分外热闹。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艳装,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他们高举着火把,挤进人群,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他们融为了一体,高举的火把格外闪耀,把原来漆黑一片的夜晚一瞬间变成白昼。

年青的几个小伙子跳起了火把舞,姑娘们也不甘示弱,高举着火把舞动起来。场内人山人海,人们举起袖子似乎一片云,挥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整个场内灯火辉煌,,格外耀眼。

午夜过后,人们又拿着火把游行,在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放上一束还未燃尽的火把,以示祝贺。此时此刻,人们把整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欢呼着,条跃着。那欢笑声、歌声、尖叫声汇成一片。

看那一束束火把,像一条游龙,到处乱撞;像一条青鱼,到处挪动;那微弱的光芒像一只只萤火虫般美丽。

火把节这一天真是热闹非凡啊!

火把节篇八

;

很久以前,维西地区遇上大旱,太阳把山上石头都烤红了,天热得连野兽都躲在岩洞里不出来,打猎也打不着。种下的玉米刚长到齐腰那么高,就全枯死了。人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就这样,大鬼主(古代彝族的奴隶主)还一个劲儿地要各种东西。村村祭天祭地,哭喊着祈雨,盼天神救星。

就在这危难的时候,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带着四川兵马,沿着澜沧江翻山越岭来到了维西地区。他们刚一下山,可把当地的人吓坏了,藏没处藏,躲没处躲,有的整村地往深山里逃。诸葛亮和大鬼主在澜沧江边上打了一次大仗。大鬼主吃了败仗,只好跪在村寨外面的路口投降了。

老百姓听说诸葛亮打败了大鬼主,可高兴了,敲着木鼓,吹着木叶,跳着舞,唱着调子,从森林里拥出来迎接。各村各寨的头人带了几个猎人去见诸葛亮,他们没带长刀,也没带毒弩箭,只带去了一些麝香、熊胆和兽皮。

诸葛亮听到守寨门的禀报,说有当地各村寨头人来拜见他,可高兴了,亲自到寨门口来迎接。头人们来的时候,还有点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可他们一见到诸葛亮那和蔼可亲的样子,就不再害怕了。

诸葛亮摆上酒给大家喝,摆上煮羊腿给大家吃,还给大家蒸了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大伙儿吃得可香啦!原来这里的人很难吃到大米饭,因为一没有种子,二没有种水稻的田地,当地人也不会耕种。要想吃大米饭,只有拿兽皮到丽江或者剑川去换。山高路险,野兽又多,也没有几家人去换的。所以很多人一辈子吃不到一点大米饭。

诸葛亮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和头人商量,决定派人回四川调兵往这儿运稻谷,同时又派出很多汉族士兵教大家开辟水稻田。

开辟水稻田可不容易。先要放火烧掉山上的乱木和乱草棵子,赶跑野兽,然后再动手搬掉石头。石头太多,大块的搬不动,小块的搬不完,很是费劲。开水田就得刨土搬石头,从山坡往下滚石头砸伤人的事经常发生。开着开着说不定哪块石头滚下来,近处干活儿的,躲闪不及就会把腿砸断。干活儿的人有当地的各族各部落的,也有诸葛亮带来的四川兵。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躲着石头刨地,可还是有不少人被砸死砸伤。有人把这事禀告了诸葛亮。

诸葛亮骑着马来到山坡,见死伤了不少人,田地也没开出多少,他皱起眉头想起了办法。后来,他传下一道号令,把大伙儿召集到山上,排成一个横排,一齐动手,搬的搬,推的推,满山满坡大小石头一齐往下滚。遇上大块的石头,诸葛亮就叫大伙儿架起大火来烧,把石头烧酥了,然后再往上泼冷水,石头就会碎裂成小块的。这种搬大块石头的办法,一直使用了许多年。有些小块的石头没有滚到江边,停在半路上,大伙儿又照诸葛亮的办法:停在哪儿就在哪儿垒起一道道石埂。接着就平土修渠,把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引到田里。经过汉族士兵和当地人的共同努力,荒山坡上终于开出了第一块水田。

有一天夜里,一个探马来给诸葛亮报信,说运稻种的大队人马快到了,现在正停留在森林里,路上很黑,野兽又多,还有瘴气,不少人坐在地上休息,一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死了不少人。

诸葛亮一听,连夜请来了当地一些有经验的老人,向他们打听瘴气是怎么回事。有人说这瘴气是一片一片的,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怎么才能知道是遇上了瘴气呢?就是走近森林沼泽地的时候,突然觉得腿发软,眼发黑,头发胀,胸口憋得慌,张着嘴呼哧呼哧地喘气。

诸葛亮就问:“遇上瘴气你们怎么办呢?”

诸葛亮想了一会儿,又和头人们仔细商量,决定让附近各村各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到森林沼泽地去迎接运送稻种的汉族士兵。

各村各寨的男女老少,每人举着一束火把出发了。人多,火把也多,一下子把瘴气全赶跑了,连附近的毒蛇猛兽也被赶跑了。于是,人们把稻谷和棉籽迎回了村寨。各村各寨的男女老少,高兴地举起火把,一面纵情地跳舞,一面唱起了欢乐的调子。

这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就从那时起,维西、巨甸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和棉花了。诸葛亮还留下一大批四川兵在这里屯田戍边,教大家插秧种稻谷。诸葛亮安排妥当后,又带着汉族士兵南下打仗去了。临走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夹道欢送,替他们牵马背东西,一直送到剑川坝。留下来的那些汉族士兵,有的一直没有回去,讨了当地的姑娘生儿育女。他们称自己是“客家人”,至今仍住在山上,那是他们屯田时建立起来的村寨。

以后世世代代,每到農历六月二十四,这里的人就点燃火把,唱歌跳舞,庆祝这个带来幸福的日子。人们称它为火把节。

(搜集整理:周樵)

(发稿编辑:田芳)

(题图:豆薇)

相关热词搜索:;

火把节篇九

1、带着感情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的特色和风俗。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以及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品德。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纪念意义。体验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第一,独立调查

1、默读第5—10段,思考:描述了火把节的哪些场景?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将单词按顺序标上“﹏"、给每个场景一个字幕)

2、火把节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节日。课文中哪些段落能体现“大典”的特点?(提示:标出反映特点的单词,读一读,在句子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3、作者几次邀请大家参加彝族火把节?在哪里可以体会到彝族的热情好客?(提示:标出反映特点的单词,读一读,在句子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第二,合作学习

1、感受和理解火把节“节”的“繁华”: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场景,

读短文,抓住关键词,想象当时的画面,谈谈感受。

3、感受和理解火把节的热情好客:在哪里可以体验到彝族的热情好客?(抓几个邀约和关键词谈谈感受。)

4、我喜欢火把节的场景。我可以带着感情读课文,表达我的感受。

5、视频欣赏—火把节。

第三,报告和展示

小组根据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汇报交流,老师轻推镜头。

四、标准检测

1、根据文字填写空。

①,老人来了,演奏通常的秦越;年轻人来了,吹了很久的笛子;姑娘们来了,高兴地跳着舞;孩子们来了,围着篝火坐,坐,坐,坐……火照亮了每一个彝族家庭的脸,也照亮了每一个彝族家庭的心。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火把节是我们彝族人民勤劳、勇敢、坚毅的象征。(缩略句)

(2)森林里有一只体型巨大,性情凶猛的盲熊。(缩略句)

(3)(造句)...不约而同...

3、拓展延伸:场景描写很有特色。请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段。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火把节作文5篇(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

    亲子游乐场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

    小学生保护环境演讲稿(精选7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2023年小学生保护环境手抄报(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初一春节作文字(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最新火把节作文通用(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夸夸我的小伙伴三百字 夸夸你的小伙伴作文大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夸一夸我的小伙伴字作文精选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初一作文甜甜的回忆优选题材 作文甜甜的回忆(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2023年初一作文甜甜的回忆优选题目通用(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