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二年级(七篇)

时间:2023-08-02 作者:储xy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工作总结 个人 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二年级篇一

1、落实高三年级各处室管理条例,本根据管理条例修正班规,争取到住

位。

2、抓好班会,利用各种机会锻炼,教育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举

行主题班会,讨论会。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如演讲比

赛,罗征桦获一等奖,庆祝建国50周年的文艺晚会,澳门回归主题班会,迎新世纪文艺晚会等。

4、抓好常规工作,考勤、卫生、安全、交作业,出黑板报等。

5、鼓励先进,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立学习奖,考勤奖。

6、组织学习好文章,好电视,电视散文,学习了《匆匆》《儿嫌母丑》《魂断篮桥》《音乐之声》等。

7、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年级规章制度。

8、慰问学生王雪霏、陈宏观、为陈宏观捐款432元。

问题:

1、良好的学风没有形成。

2、落后面较大

下学期需改进。

班主任工作总结 个人 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二年级篇二

新的一学年开始了,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我制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业绩始于计划,当然计划也不是唯一的,一味的照着计划按部就班,那就失去了工作本身的意义,所以根据学校要求及班级的情况初拟一个计划,使得日后的工作更具规范性与效率性,工作中如有特别的情况再特别解决。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重组以后的班级。现有男生22人,女生27人。住宿生共38人(男生16人,女生22人),还有许起国中午在学校代伙。班级的同学除了上学年我带过的一(2)班全体同学外,还有17名来自原一(1)班的学生。从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一(2)班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活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但来自一(1)班的学生还对他们缺乏了解,需要有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班级中有几个特别的学生,其中许起国同学身体残疾,行走不便,年龄偏大,但学习自觉性颇高;潘祥同学患癫痫,身体不好,学习上其父母不对他有任何要求,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一直处于年级末位;李程父亲残疾,钱燕、沈伟母亲残疾;朱生疆同学从小没有母亲的爱抚;宗海鹏同学的父亲07年初因患重病离世,家境较困难;景妍馨同学小时候患过重病,学习上反应较慢,等等。这些同学都需要特别的关注。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巩固良好班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1、周周讲安全,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让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每天一总结,针对学生的实际行为强调文明礼貌,加强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

3、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做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4、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者。

5、适时开展青春期心理专题会。

1、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2、每半个月换一次座位。

3、配合学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适当调整大扫除、平时值日轮流表,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卫生检查制度。

4、作好班级美化布置工作,营造学风浓郁,充满青春朝气的班级氛围。出好黑板报和橱窗小报,做到每月一换。

5、出操做到快、静、齐。

1、加强与各任课老师的联系,抓好各门学科的联系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1、组织庆祝教师节的活动。

2、进行新学期的学习动员主题班会,开展一帮一活动。主题班会:新学期,新打算。

3、参加学校开学典礼,表彰一批标兵。

4、挑选班团干部,制订班、团活动计划,强化常规管理条例。

1、进行学习常规教育,加强夜自修的管理。

2、主题班会:迎国庆文娱联欢会。

3、组建班级运动队,迎接学校运动会。

1、主题班会:谈自己的理想、目标。

2、期中考试动员、考风考纪教育。

3、复习迎考。

1、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得失谈。

2、学习方法指导。

3、主题班会:特长展示。

4、常规纪律教育。

5、一二·九纪念活动。开展学习团的知识活动。

1、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

2、期末复习动员。

3、期末考试。

班主任工作总结 个人 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二年级篇三

我们知道,中职学生基本上就是中考失败的学生,是初中学校的后进生。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既没有扎实的学习基础,又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造成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困难。我们幼师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女生,基本特点是:活泼好动,吱吱喳喳,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大多数还是有一定的上进心的,虽然学习基础差导致她们对文化课学习感到困难,但是她们对专业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兴趣,对开展各种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结合班级的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作为1201幼师班的班主任,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组织学生练习幼儿律动

幼儿律动是根据儿歌的歌词和音乐节奏做出的一系列模仿性的动作组合。幼儿律动非常符合幼儿的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在广大幼儿园里是非常实用的,我就把组织班上学生练习幼儿律动作为一个活动来开展。我主要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实习时间向幼儿园学习等途径,收集了很多幼儿律动的视频资料,在上学期练习了九个幼儿律动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组织本班学生练习了十二个幼儿律动。

我不是专业的音乐或舞蹈老师,而主要是用自己的办法来组织指导学生练习:第一步,熟记歌词,利用u盘和扩音器学唱并且唱会儿歌;第二步,利用本人的晚自习时间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借助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模仿练习幼儿律动;第三步,利用本人的阅读课时间,把学生带到校园的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巩固练习;第四步,不定期地抽出一个晚唱时间在教室里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巩固。

2.引导学生进行节目排练

我们每届幼师专业的学生主要承担了学校的秋季迎新晚会和冬季元旦晚会的节目表演任务。这也是我们班主任开展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在组织本班学生练习幼儿律动的同时,就在思考,怎样把这些幼儿律动编成节目,让学生排练和表演,把律动活动的教育意义引向深入。在带1001班班主任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尝试,把幼儿律动、幼儿手指游戏和幼儿舞蹈揉合在一起编成一个节目,取名“幼儿之声”,在学校“春之声”晚会上表演,得到了音乐老师和许多班主任的肯定,并且获得了学校的创新奖。现在我继续在利用幼儿律动进行节目编排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尝试:如我把已经学习过的“全国第二套幼儿广播体操”、“小白兔体操”、“幼儿礼仪操”这三个体操性质的幼儿律动进行组合,对它们的音乐用电脑进行适当裁减和拼接,全班同学分成三批上台表演,取名“幼儿运动之歌”,然后又进行修改。在网上查资料的过程中,我找到了“游子吟”、“咏鹅”、“锄禾”、“春晓”四首唐诗改编的幼儿舞蹈和幼儿律动的视频,我当时突发奇想,可以把这四首唐诗幼儿律动和幼儿舞蹈组成一个“唐诗串烧”节目。我先把时间长达十几分钟的四首儿歌的音乐裁减、组合成六分钟的节目。在全班共同练习的基础上,挑选合适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游子吟”、 “锄禾”和“春晓”、“咏鹅”三个片断。全班师生共同努力又改编出歌伴舞节目“手牵手”……本学期我们一共初步排出了八个各种类型的节目,为下学期的秋季迎新晚会和冬季元旦晚会的节目表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自认为班主任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通过开展这两个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反思:

⑴作为幼师班的班主任,虽然对音乐、舞蹈是外行,但是只要肯学习和钻研,并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同样可以组织和指导学生练习幼儿律动。

⑵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勤于思考,尤其是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如何将活动引向深入,使活动的教育意义得到延伸。

⑶在这两个集体性的`活动中,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协商、谦让,融洽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友谊,促进了团结。

⑷在活动中,既增加了班主任对学生的能力、态度、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又增加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的机会,融洽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⑸不少学生利用饭后休息时间自发地进行节目排练,既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又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或做违纪的事情等。

可以说,班主任组织和指导这两个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无形的管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指导开展好每周的班团活动

每周一次的班团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专门德育的重要途径。职业中专的班团活动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班主任。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要求,针对班上的实际情况,我亲自设计、制定了以下四个班团活动计划(每月一次):讲文明、懂礼貌;创建平安班级;莫让情感之船过早靠岸;做有责任心的人。据此,本人本学期获得了学校的“班团设计优秀奖”。

通过指导开展好每周的班团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反思:

⑴班主任要对班团活动的主题进行把关。班团活动的主题要有针对性,特别是要针对班级存在的实际问题、或按照学校的要求、或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等来确定主题。对于团支书报给我的一个学期的班团活动主题名称,我仔细审查,凡是属于娱乐性的、或者针对性不强的、或者缺少教育意义的主题全部要求学生更换。

⑵班主任对班团活动的环节、过程也要关注,要指导学生把班团活动过程要尽量设计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自然地就把同学的注意吸引过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能把多媒体手段运用到班团活动中,使声、光、影等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效果会更好。我们班在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了“讲文明、懂礼貌”的班团活动后,不少学生在晚讲、期末自我鉴定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受到了印象深刻的教育,表示再也不会随便乱丢乱扔东西了,其实这就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班团活动所产生的效果。

4.协助抓好学生的普通话练习

对幼师生来说,普通话是否过关(即是否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是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办理教师资格证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普通话测试是口试,普通话要想达标,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读、多说、多练,没有什么捷径。作为班主任,我主要是积极协助语文老师和口语老师抓好学生的普通话练习,主要在练习的时间上提供保障和采取措施进行督促:⑴本人每周的三个早自习,另外再安排两个操前读,全部让学生用来读普通话;⑵每周的两个晚讲时间,要求学生主要就是讲普通话测试教材中的30个口头说话题目;⑶每周二、周四、周六、周日的下午只上3节课,要求学生这几天的晚自习提前20分钟到教室练习普通话,要求纪检委做好考勤记载,班主任经常提前到班督促检查;⑷每逢放月假或放寒暑假,班主任都强调要求学生把普通话书带回家,每天坚持练习普通话。⑸普通话测试结果出来后,在学生座位安排上进行调整,尽量把普通话过关的同学与没有过关的同学安排为同桌,实行以优带差。在4月份的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全班45位同学参加考试,一级乙等2人,二级甲等24人,一共有26人达标,通过率为57.76%。现在对于普通话还没有过关的同学,继续实行以上措施。

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我有以下两点体会与反思:

⑴我不管是带普师还是幼师的班主任,我认为自己采取的协助语文老师和口语老师抓好学生的普通话练习的几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从我带的前几届学生普通话测试的效果来看,0701班学生的普通话全部过关,都顺利地办了小学教师资格证;1001班45位学生,有43位学生的普通话过关,正在办理幼儿或小学教师资格证;1201班第一次测试的通过率为57.76%,在四个幼师班中略有优势。

⑵我采取的协助抓好学生的普通话练习的这几点措施,是带有点强制性,部分学生当时可能不理解,普通话测试结果出来后,思想就通了,不少学生在期末自我鉴定中就谈到了自己学习普通话的体会,开始理解了班主任采取的督促措施。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做的就是一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但是教育无小事,即使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也要当大事来做。这些小事做好了,即关注工作的细节,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容易做好。下面列举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经常性地检查寝室的卫生和内务整理

每天早操后都安排值日班干去寝室检查卫生和内务整理,班主任不定期去寝室抽查,发现问题后马上回教室通报,要求本寝室值日生或内务整理做得不好的同学利用早饭时间回寝室“返工”,促使学生养成做好寝室卫生和内务整理的好习惯。一直以来,从学校学工处检查寝室的通报来看,本班寝室卫生和内务整理的分数在幼师班中一直排在前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