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实用6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笔尘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实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篇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一) 复习 :

(1-3年级)复习儿歌、复习灭火知识。汇报家庭调查结果。

(4-6年级)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成果。

(二)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 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 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篇二

答: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校园暴力的类型有哪些?

答: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校园暴力简单地分为以下八类:1)本校或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2)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3)某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纠纷而到学校殴打其他学生;4)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5)老师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如要求学生当众做出一些有损人格尊严的动作、辱骂学生等;6)校内外高年级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抢劫、勒索学生钱财,使学生不但损失钱财,而且心理受到极大伤害;7)老师以及校内管理人员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8)同年级甚至同班同学之间的斗殴。

3、校园暴力行为有哪些特点?

答:1)暴力行为有日益凶暴的倾向;2)暴力事件的普遍性;3)暴力事件的共犯日趋普遍;4)校园暴力的施暴地点,多在空教室、体育馆、楼梯间、厕所内、运动场或其他视角上死角处,而且多在上学或放学时发生。

4、施暴学生有什么特点?

答:1)依赖性强,缺乏自主、自信和负责任的精神;2)具轻佻性,缺乏忍耐性,抑制挫折和不满的能力薄弱;3)在群体中,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活动力甚强;4)以我为中心,罪恶感淡薄,常带给他人困忧、麻烦等;5)完全没有体谅对方的立场和心理的意识。

5、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有哪些?

答: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2)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3)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4)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力度;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对学生家长的教育指导;6)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7)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8)清理学校周边环境;9)学校加强门卫制度。

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篇三

昨天我们在班会课上观看了法制教育讲座,这一堂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04月至今,未成年人引起的案件有439件,而上海市户籍的未成年人引发的案件就有54件。由此看出法制教育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他教育我们在人生的转折点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导致他们断送了美好的未来,让他们后悔一生。

例如:初二的几名学生,晚上无所事事,相约一起出去喝酒,喝得半醉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和一位女士擦肩而过时,由于看到那位女士背着一个包,不知出于什么心态,他们上前去抢那个包。而那位女士也出于人的本能,去抢回属于自己的包,后来几人就厮打在了一起。结果导致那个女士被那几名学生用刀捅死了。

看到这样的教训,我们作为学生也要引以为戒。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一些坏行为不及时改正,往往会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就很难改正,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比如说,你去便利商店买东西,你认为偷一件1元或2元的东西,是无所谓的,但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让你胆子越来越大,说不定你以后就会去盗窃抢劫。

我们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社会是十分复杂的,我们要清楚的辨别什么该做而什么又不该做。

我们要增强自我控制力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在生活中就有许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的未成年人。为了让我们不重蹈覆辙,我们更应该要有自我控制的意识。

我们要加强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方法。在学校里,有些高年级的学生经常欺负比他们小的同学,严重的还会出现殴打、勒索等不法行为。但是那些被欺负的同学受到他们的威胁,不敢告诉家人,很胆小,只会躲避。其实你们要学会机智勇敢的去面对,要向学校报告,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转眼瞬间,只因疏忽,便会导致悲剧。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也警戒自己。

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篇四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英]狄更斯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篇五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答案: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答案:不正确

法制手抄报内容可以写篇六

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

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