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灵魂曲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教学计划是对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和组织的计划,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阶段教学计划样板,适用于学生初接触某一领域的学习。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少个点子”,即课本第16、17页的内容。

1、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进一步巩固简洁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盛情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1、教学重点:会用简洁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点子图、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现在在做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谁来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交流说一说)。

那我们这节课就和淘气、笑笑一起玩一玩吧。(析书课题:有多少个点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图形写出简洁算式。

(1)让学生进一步说一就淘气和笑笑摆的点子图,以及如何根据点子图列出算式的。

(2)师摆一个点子图,让学生根据点子图列出算式。

师:我这里了有一个点子图,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点子吗?应该怎样列式呢?(课件出示点子图)。

a、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b、全班汇报交流:

生1:5+5+5=15。

生2:5×3=15或3×5=15。

师:你能解释下你列出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汇报时适时的进行引导。

2、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图形的不同表示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熟练地帮老师数出了点子图上点子的数量,谢谢你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你们还大愿不愿帮老师这个忙吗?老师这里有一个乘法算式,你们能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这个算式吗?(出示:4×7)那就让我们快开始吧。,线段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1)学生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

3、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1)独立在点子图上圈画。

(2)全班汇报、展示。

2、课后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全班订正。

3、课后练一练第2题。

组内完成,教师巡视。

(四)回顾整理。

1、家有什么收获?

2、在这节课上的表示怎么样呢?组内相互评价一下吧。

有多少个点子。

5+5+5=15。

5×3=15或3×5=15。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二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三

学习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学习过程: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 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            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7、师生小结。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四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探索小括号的作用及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材中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需要几只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得到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玩吗?都是怎么去的?你们坐过船吗?有一些小朋友正要乘船出去玩呢!

(出示情境图:书中第17页图。)。

教师行为:看看这幅图,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活动: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说完整。

(评析教师通过与学生亲切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读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独立探索。

学生活动: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行为:关注学生参与情况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方法。

2.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活动: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比较、借鉴、反思。

3.全班交流。

教师行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教师行为:看看这些不同的算式,你想说点什么吗?请与组内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学生活动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讨论,给予适当点拨。

(评析教师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确定运算顺序后,产生请小括号来帮忙的内在需要。)。

教师行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

4.探索出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活动:在本子上脱式计算(29+25)÷9。

教师行为:展示一名学生的书写,并请这名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先独立想一想,可以相互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评析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及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活动:选择一道题,脱式计算。

(四)实践活动。

留意身边的、生活中能用到小括号的数学问题,想办法解决它,并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评析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去应用它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我结合“过河”这一情境,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楚,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全班交流以下算式的算法:a.29+25=54(人),54÷9=6(条);b.29+25÷9;c.(29+25)÷9;d.29÷9+25÷9,使学生探索出正确的运算顺序,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五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1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知道“倍”的含义。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看算式编题。

3×8=2428÷4=7。

二、学习新知。

1、摆小棒认识倍。

第一行摆:2根。

第二行摆:3个2根。

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数目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摆:4个圆。

第二行摆:8个圆。

8里面有(2)个4,

第二行的圆片数目是第一行的圆片数目的(2)倍。

8÷4=2。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法?(除法)为什么?

一倍数就是每份有几个,倍数就是就是有几个这样的一倍数。也就是平均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三、练习(46页情景图)。

1、鹅()只松鼠()只孔雀()小猴()小鸟()小鸡()。

2、摆一摆,圈一圈,再填一填。

1)鹅是松鼠的几倍?

2)小鸡的数是松鼠的几倍?

谁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2?

3、说一说。每一题找出总数、一倍数。列式。说明算式的含义。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找准一倍数,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四、巩固练习。

1、老鼠是猫的几倍?(猫是一倍数,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蜻蜓是蝴蝶的几倍?(蝴蝶是一倍数,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2、淘气的身高是机灵够的身高的几倍?

机灵狗的身高是一倍数,就是求9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3、天气调查。

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几倍?(雨天的天数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3)。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六

数学最开始的启蒙是从数数开始,通过数数,更好的去了解数学认知数学,下面是二年级数一数教学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

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

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七

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直尺,铅笔、数学书。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是吗?

今天呀,奇思和妙想利用咱们所学的知识,也在忙着测量呢?(出示情景)。

同学们快看看,奇思妙想在量什么呢?生:课桌。

师:今天我们就和奇思妙想一起来研究:课桌有多长(出示课题并板书)。

1、活动一:说一说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奇思妙想是怎样测量的?他们的方法你看懂了吗?同桌说一说!

生1:奇思是用手量的,她量的结果是6拃长。

生2:妙想是用铅笔量的,他量的结果是4支铅笔长。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同学们她们的课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的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师:同样的桌子,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小组交流,讨论。

2、活动二:认识厘米。

师:看来呀,用不同的东西量,不好交流,因此呢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通常呢人们统一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短。(1)认识刻度尺。

师:同学们尺子上都有什么呢?把你的尺子拿出来看一看,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师巡视)。

师:同学们瞧,陈老师这里也有一把尺子,它是尺子的一部分,快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停留1分钟学生进行观察)——课件出示直尺。

师:谁来说一说,在尺上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看到尺子上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我们看一下,(用课件演示数字。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cm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当我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师:谁还想说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到尺子上有0,

师:嗯,0在尺子的最左端,是吗?那它在尺子上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起点。

师:还有什么呢?

生:尺子上还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直线。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他发现了尺子上有很多长短不一的小线,我们看看,(课件演示)这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

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在尺子上能找到这么多的小秘密。表扬一下自己。

(2)介绍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从刻度0到刻度1中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呢?生试说。

指名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发现什么了?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是吗?(课件演示1厘米的长度)。

(3)体会1厘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试着用拇指和食指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生相互讨论,并做手势比画。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用手指比画1厘米的长度,有的大约是这么长,有的大约是这么长?究竟1厘米有多长呢?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1段1厘米长的'小棒,请同学们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老师发的小棒,再把小棒轻轻的抽出来,那么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师: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看你们的1厘米长度一样吗?生回答。

(4)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师:同学们除了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之外,你还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是2厘米?从哪到哪是3厘米?赶快找一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找,并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生1:从0到2之间的长度是2厘米生2:从0到3之间的长度是3厘米。

师:同学们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

生回答: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这几厘米就有几个1厘米。

3、活动3:学生测量铅笔的长师:同学们写作业时都会用到什么呢?生:铅笔。

师:没错,那你能估一估你的铅笔的长大约是几厘米吗?生回答(2位同学回答)。

师:到底是几厘米呢,大家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量一量。

(这一环节,学生在测量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和书中一样的错误的几种情况,教师组织孩子进行讨论。)。

师总结:谁能说一说在测量铅笔的长度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板书)。

4、活动4:说一说它们这样量对吗?

生:我发现第3副是错的,因为从1开始最后到6,应该是5厘米,从1到6中间有5个大格,应该是5厘米。

5、活动5:量一量,画一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怎样量和画的。

师总结:孩子们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时,要注意什么呀?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一端要对准尺子的0刻度,并且要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三、挑战新知提升能力。

(一)基础练习图。

第1题:教师可让学生估计,再组织学生实际测量,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孩子的估测能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可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二)变式练习图。

第3题:本题体现了学科整合,既可以学习测量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4题:做题时,教师要让生注意到积木的高度不同,组合摆放后就出现了不同的高度,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判断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的。

(三)拓展练习。

第5题:此题是一道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和体会吗?

生: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生:还知道了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

生:直尺上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看来我们不但帮助我们学校解决了定做课桌的问题,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八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说说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生自由说),有些游戏既好玩又有许多奥秘和数学知识,你们玩过抛硬币的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抛硬币的游戏,看看在这个游戏中有那些奥秘和数学问题。

1、(屏幕显示)看老师这有一枚一角钱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把准备好的一角硬币拿出来,找到写有一角的这一面,我们把它看做正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徽的.一面叫反面。现在我把它扔一下,你们猜一猜看哪面朝上?(生猜)请一名同学到前面看一看,师在抛一次,生猜。

2、学生抛硬币,并记录。

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好,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抛,一个同学猜,并作好记录。(本次活动为4分钟)。

共抛()次。

正面()次。

反面()次。

哪组愿意来汇报一下,汇报后再把你组的结果,和你的前后桌说一说。

3、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师:通过刚才抛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不确定现象可能发生。(板书,可能)。

师:我们用刚才发现的知识再来做一个游戏。“摸球”袋子里有3个白球,3个黄球(摸一摸,猜一猜,活动要求:每人摸一次,每摸完后要把袋子搅一下)并做好活动记录。

“摸球”活动记录单。

黄球。

白球。

我组有()人摸白球()人摸黄球()人。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师:在口袋里可能摸到黑球吗?(不可能)为什么?

师:老师这有一个袋子,里面有一些球,谁愿意摸,老师猜,(袋中全是白球),板书:一定。

1、笑笑、淘气、机灵狗也在猜球,请你们来猜一猜吧!(书93页)。

2、老师想去北京玩,准备了一些物品请你们帮老师参谋一下应带些什么。

3、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情吗?

板书设计:抛硬币。

可能不可能一定。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九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钟面教学具。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挂图出示:钟面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引导学生从1开始依次数出12个大格。学生数好后板书:12个)

4.认识小格。

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板书:小格)

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板书:5个)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

(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提问: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走到7呢?

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

小结:要知道钟面走了几小时,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6、认识分。

讲述:分针走1小格是1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分针是怎样走1小格的。

这个绿色部分表示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

提问:走这样的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7小格呢?

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教师用实物钟演示并提问: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多少分?再走3小格呢,一共走了多少分?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分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10分,25分)

小结:要知道走了几分钟,要看分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几小格就是几分。

7、认识时、分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时=60分

8、感受1分钟。

过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

大家做眼保健操,1分钟大约做几节眼保健操。

请两名跳得比较快的同学出来跳绳,同学们分别数个数。

做“想想做做”第5题,了解有多少同学能在1分钟内完成。

指名背古诗,看1分钟内能背几首古诗。

追问:你觉得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总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7、感受1小时。

过渡: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做“想想做做”第7题。一节课时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

《7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第72页的内容。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一、自主探索。

1、引入。

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图。

教师: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

教师: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1个7是71×7=77×1=7一七得七。

教师: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或乘法口诀是什么?

教师继续完成相应板书。

教师:像这样,同学们能根据这7个图案试着编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诀吗?

2、编制口诀。

打开课本72页,尝试在书上填写。

3、全班交流。

(1)汇报,并上黑板写。

(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7的乘法口诀。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拼板的块数?相对应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为什么只能计算一道乘法式题?

二、记忆口诀。

1、刚才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大家拍手齐读口诀,读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

教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容易记?为什么?

教师讲述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联想记忆口诀。

教师: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

2、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

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

教师:为什么积依次多7?

让学生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之后再进行对口令的游戏。

三、灵活运用。

1、看算式说口诀。

7×3=7×5=7×6=3×7+7=。

7×4=7×7=7×2=7×1=7×7-7=。

2、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事物、现象和故事与7有关呢?

(1)算七星瓢虫身上的点。

(2)算诗的字数。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本周经典诵读古诗,你们会背吗?学生齐背。

这里有7吗?你们知道诗中一共有多少个字吗?怎么想的?

教师:每句7个字,所以又叫“七言诗”。

教师:加上题目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列式?

(3)编一编。

1个矮人1顶帽,7个矮人7顶帽;

1个矮人2件衣,7个矮人件衣;

1个矮人3条裤,7个矮人()条裤;

1个矮人()双鞋,7个矮人()双鞋;

四、课堂总结(略)。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一

课本第5—6页“分草莓”及“试一试”、“算一算”、·练一练”练习题.

本节课通过平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的试商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下面的认知基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对被除数数目较小的余数的除法,能较快的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竖式计算。这节课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稍大一些时,如火热借助惩罚口诀进行试商,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电脑课件,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余数要比除数小。

2、10÷516÷518÷520÷522÷525÷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完毕,引导学生对以上小题进行分类,并请学。

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引导学生按余数的情况分成两类。

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索试商方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5页“分草莓”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指名口答。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课本第5页“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页“练一练”的第1~5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二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一、在比较中逐步清晰。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

呈现:

1.第一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1:其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样,你能找到它吗?并说一说什么地方不一样。

学生找出:

揭示:其他图形都围起来了,这个图形没有围起来。

2.第二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学生找出:

理由:其他图形的线都是直的,这个图形有一条线是弯的。

揭示: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3.第三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学生找出:

理由:其他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这个图形只有3条边(3个角)。

揭示:三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4.这些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认识一般四边形。

揭示:四边形家族里除了有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还有其它的`四边形。

总结:刚才,找出了与众的三角形。看的是什么?

5.进一步清晰“边”的概念。

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边是怎么样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6.画一画:

如果要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要画出几条边呢?在白纸上任意地画一个四边形。

交流。选择任意四边形呈现。

提问: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旋转一下再问:那现在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7.找四边形。

8.再次分类,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剩下的图形再次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板书:5条边。6条边)。

分别取个名字。

揭示:五边形,六边形。

9.创造多边形。

像这样的五边形、六边形你们以前见过吗?

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

二、小结。

三、课本练习。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三

1.掌握四位数中间和末尾同时有0、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2.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敢于探索,在小组活动时能主动合作、积极思考的数学素养。

中间有0、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算盘、课件。

一、先学探究。

1.老师说,你们拨。

(1)8个千、2个百、1个十、6个一组成的数是()。

(2)3个千、4个百、2个十组成的数是()。

(3)5个千组成的数是()。

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没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面。

比较第(2)、(3)两题的数,你发现什么特点?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读出下面各数。

309、101、304、905。

上面的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中间有0的时候怎么读。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

二、交流共享。

出示教材例7.

请同学们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并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的。4个千怎样写?(写0占位)怎样读;6个十怎样写?怎样读?个位上没有怎样读写呢?(板书)。

我们合起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老师说,你们拨:3个千、6个十。

8个千、2个十。

这两个数怎样读。

这个数合起来读作:七千零三。

老师说,你们拨。

5个千、8个一。

2个千、3个一。

小结: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是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是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用0占位。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如果让你把这三道题目进行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

第1幅图、第3幅图都是中间只有一个0的,我们读一个0.

第2幅图中间有两个0,我们也读一个0.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后师指名回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

在做这一道题时先来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

(1)我们读数时都是从最高位开始还是从最低位开始读的?

我们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开始写。四千在千位上写4,那有几个百?没有应该写几?2个十在十位上写2,8个一在个位上写8.

(2)谁来说一说第二幅图中的.数应该怎样写?

六千在千位上写6,几个百?怎么写?(0)几个十怎么写?(0)几个一?(在个位上写9)。

(3)一万怎么写?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写数的时候一定要从最高位起,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去写。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独立完成后,师指名问问是怎样想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后师说: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指名汇报你发现的规律后完成这一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哦0,末尾的0不读。

2.写数时,要从最高位想起,千位上是几就写几,百位上是几就写几,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四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

讲解法分析法引导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检查预习)复习。

1.能填几?(指名口答)。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仔细观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深入探究)。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2.全班交流总结。

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交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诊断)完成练一练1,2,题。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五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使用函数模型研究生活中简单的事物变化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重点让学生理解现阶段函数的概念,定义域的概念。

难点用函数模型去研究生活中简单的事物变化规律时,如何确定定义域。

学情。

分析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有朝气,有活力,爱实践,爱生活。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函数概念,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法与学法教法:微课视频中包含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使用。

1.动画设计《世界在不断的变化》。

2.专业录频软件;

3.视频后期处理软件;

5.其它图片、背景音乐。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世界在不断的变化》。

老师解说:这个世界在不断的变化,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这个世界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这个世界一直在改变”。聪明的人类为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生存,想出了很多记录世界变化规律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好办法,它就是数学函数,函数是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之一。

1看视频。

2听老师解说,函数是研究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之一。

3了解函数的作用,对函数产生兴趣。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对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函数是用来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之一,这样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函数的功能,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又回顾初中学习的数学函数的定义。

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更x和y,在某一法则的作用下,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相对应,就称y是x的函数,这时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用一个生活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例:到学校商店购买某种果汁饮料,每瓶售价2.5元,那么购买瓶数x,与应付款y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y=2.5x.瓶数x在自然数集中每取定一个值,应付款y就有唯一一个值与其对应,我们可以运用对应关系y=2.5x去进行方便的运算。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自变更x只有在自然数集中取值才有意义,其实如果我们细心研究所有已知函数,就会发现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使用函数模型描述世界变化规律的前提.所以我们重新定义函数,将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集合d来表示.函数的定义:

知识总结。

(1)函数的概念。

(2)强调用函数来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前提是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定义域。

学生回顾本次微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重点,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环节四实例检测。

实例:文具店出售某种铅笔,每只售价0.12元,应付款额是购买铅笔数的函数,当购买6支以内(含6支)的铅笔时,请用表达式来表示这个函数.要求学生把做题结果拍成照片,发到邮箱,及时反馈.学生练习,并把做题结果拍成照片,发到我的邮箱,并通过qq与学生进行交流实例巩固今天学习的函数概念。

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六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结合具体情景,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思想。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师:教师出示电池,问:“这是什么?”生回答师板书“电池”。

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过电池?

生:玩具车、钟表、遥控器……。

生:扔掉了。

生:回收。

师:同学们,废电池的危害很大,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还会污染土壤、污染水……。

一颗钮扣大小的废电池,污染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用水量。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补充板书课题:回收废电池)。

二、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开展环保活动,这是二年级1——3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如下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2)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3)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4)二班比三班少回收多少节?

(5)一班比二班多回收多少节?

(6)三个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

三、估算、计算结合,构建方法。

1.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

师: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都很强,现在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加法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计算之前先来估计一下,一班和二班大约一共回收多少节?并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师:估计的`对不对呢,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122+77=。

师:怎么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自己尝试算出得数后全班交流。

(1)画数线的方法。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列竖式计算。

师:与估算结果比较一下,计算出的准确结果与估计的结果接近吗?估算能起到帮我们检查计算结果的作用。

2.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位)。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一班和三班大约一共回收多少节?

学生说出不同估计方法。

师:我们估计得准不准呢?算一算才知道。

列式:122+149=。

学生先尝试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最后全班汇报。

3.比较异同,总结计算方法。

师: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1)都是加法;(2)列竖式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满十呢?

生: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

师:如果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你会说吗?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师:结合我们的计算,大家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环保小卫士(课本46页第3题。)。

师:同学们,我们应当怎么做呢?让我们现在行动起来吧!回收废电池,争当环保小卫士。做对一道题,就回收到5节废电池,谁收集了20节废电池,就是我们班的环保小卫士。

245+172433+158166+329306+275。

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算前先估算,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拓展练习。

二年级一班、二班、三班都回收了废电池,我们二(5)班想不想回收?我们计划回收多少节?(数不超过200)自己标在课本的统计表上,再根据统计表提出一个和我们二(5)班有关的加法问题并解决。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回收废电池的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大家不但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还知道了废电池的危害。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废电池回收起来。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表(通用17篇)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班主任工作总结的参考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

    小学教研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0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它可以激发我们更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一份完美的总结。

    大班艺术领域教学计划(实用20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计划的编写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做得更好。以下是一些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通用19篇)

    在大班教案的编写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接下来是一些经过实验验证的大班教案,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灵

    医院保健科工作计划(模板14篇)

    通过医院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下面是一份经过精心编制的医院工作计划,其中包含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和时间表。

    转士官留队申请书格式(专业16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一种用于申请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的书面材料,它可以说明申请人的动机、理由和目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成功转专业申请者的申请书范例,从中汲取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卫生(优秀16篇)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或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后进行整理和分析的一种文书形式,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详尽的调查结果,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调查报

    电气工程师工作工作总结(通用21篇)

    写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它能让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表现,找到提高的方向。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认清工作的优势和不足。如何写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教案全册(精选17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不同教师的编写风格和教学方法都会在这些一年级教案中有所展示。教学目的:一.通过聆听,《小青

    大学生发传单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案例,从中了解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即将升入大四的我们,面临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