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LZ文人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优秀8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考虑,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下面是一些五年级美术教案,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2.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三、德育渗透目标

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3.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二、整体感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3.【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二

作者:班固

文本

译文

原文

文本

[1/7]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1/7]

《苏武传》

2003/03/21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三

"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语文高二下册《苏武传》教案,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生网。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1、前两课时翻译

2、第三课时主要是教师引导

3、第四课时主要是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4课时

课前预习:运用古汉语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通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苏武留胡节不辱!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很多同学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感觉,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难,总想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因为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们现在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这样一来,曲折复杂的情节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方法:同学们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1、小标题概括文章情节,因此我们从小标题中就能概括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小标题概括出的苏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们还需从细节的分析入手。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这部分主要是人物对话,找几个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务必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四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教学反思

我本次讲课所抽题目为《张衡传》,抽到这课时心头便是一紧。这篇课文是传记性的文言文,而且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到底是要侧重“文”,还是要侧重“言”,这的确是个问题。说实话,这令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后来感觉课文文言难度不大,字词较好理解,加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觉,如果不深入探讨文本的话,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对张衡这个人,自然并不陌生,但绝对不熟悉,除了知道那个基本上就是个词语概念的“地动仪”外,其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去了解并学习他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了。所以我就决定将字词含义及文意疏通等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对大部分字词的理解和梳理。然后在课堂之初将文章涉及的几个最为重要的字词句,以检测的方式做一简单回顾,课堂的重点放到研讨张衡的成就和性格。

然而,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在经历四易讲稿,五次试讲之后,5月19日在公开课上还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我做了认真的反思,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详尽、具体。

如果文言文想要将思想意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就一定得确保学生们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布置预习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详尽、具体。不能只笼统地告知学生要预习,要会翻译,一定要具体到字词句上。这次公开课上学生在梳理字词时表现出的生疏、迷茫,应该说,和我对他们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有很大关系。

二、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就如党老师评课时所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华丽,过于延伸,架空教材。教师飘飘然,津津乐道,学生却是昏昏然,一无所获。

语文课,老师要踏踏实实地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

总之,这次参加优质课比赛,从其他选手的,以及自己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学中自己忽略的诸多问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五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疆:通“强”,强壮。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位列将古义:位;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六

1、读通,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子,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读懂,把握文章思路,领会苏武坚持民族气节的形象内涵。

3、会读,学习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学起来是很难的。一是因为它的篇幅长;二是文中陌生的文言词语太多,文言现象比较复杂。因此,让学生先读懂,是课前准备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首先,让学生用他们经常采用的独学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把文中的字词障碍扫清。其次,利用他们平时对学的方式,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细读。我让他们互相合作,对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感知。最后,通过导学案上几个问题的探究,引导他们在预习课后再去研读文本,寻找答案。

一、导入新课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也可以说“读书可以明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汉书》中的《苏武传》,去聆听一曲精神的壮歌。(板书课题)

课前我们通过独学与对学的方式对字词进行了疏通,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有针对性地作具体落实。

二、整体感知

师:贯穿全文的一对矛盾是什么矛盾?

生:是投降和不投降的矛盾。

师:能不能说得细致一点?

生:是单于想让苏武投降,但是苏武就是不投降。

(板书“降”与“不降”,中间拉开一定距离。)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了让苏武投降,匈奴先后使用了哪些手段?(幻灯片展示此问题)

生:我认为是采用了四种手段。首先是恐吓他,然后是引诱他,还有折磨他,最后还让李陵去劝降。

师:他说的比较准确,那匈奴拿什么来恐吓苏武呢?

生:杀苏武。

师:好,以死恐吓。(板书:以死恐吓)那用什么来诱惑他呢?

生:用利益诱惑的。(板书:以利诱惑)

师:用什么来折磨他呢?

生:用痛苦。

师:是什么痛苦?

生:身体的痛苦,还有精神的痛苦。

生:原先是同事。

师:文中说“陵与子卿素厚”,说明他俩还是好朋友。就概括为故友劝降。(板书:故友劝降)

三、人物品读

生:卫律拿剑要杀苏武。

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字?

生:拟。

师:“拟”如何理解?

生:比划。

师:在这里卫律只是比划一下,那卫律前面有没有动真格的?

生:有,卫律杀了与苏武同来的使者虞常,然后要杀张胜的时候,张胜就投降了。

师:那我们可以看出张胜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齐):贪生怕死!

师:那么通过张胜的贪生怕死可以看出苏武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武不动”。

生:他自杀的情节。

师:苏武为何自杀呢?

生:“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师:能不能给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于节操有损,又辜负了自己的使命,虽然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

师:“虽”字能不能翻译成“虽然”?

生:应该翻译为“即使”。因为这里只是表示假设,不是事实。

生:“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是用地位和富贵的生活!

师:苏武是什么反应?

生:“武不应”,他不为利益所动。

师:如果说前面苏武面对匈奴以死恐吓是“威武不能屈”,那么这里就是——

生:富贵不能淫!

(板书“富贵不淫”,与前面“以利相诱”相对。)

师:苏武除了“不动”“不应”之外,甚至还骂卫律,是个“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的无耻叛徒!真正地体现出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节!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齐读第5段,再去感受一下苏武的这种大丈夫的气节。(生齐读第5段)

(选一生读第6段)

师:他刚才读的时候一些字的读音出现了问题。“饮食”应该都读四声,解释为“提供吃的和喝的”。还有“去”是个通假字,应该通“弃”,是“收藏”的意思。

师:请大家说一说哪些是对苏武肉体上的折磨,哪些是精神上折磨。

生:肉体上的折磨是“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还有“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廪食不至”。

生:把他关起来就是让他失去自由,就是精神的折磨。还有,让他去北海放羊,说“羝乳乃得归”,公羊是不可能生下小羊羔的,所以这是断掉他回归汉朝的念想,也是想摧残他的意志吧。

师:说得很好,这个“乳”是什么用法?

生:名词作动词,解释为“生

师:还有其他地方也能说明精神的折磨吗?

生:“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匈奴还把苏武的手下都流放到了其他地方,就让他一个人在北海,让他忍受孤独和寂寞,来消磨他的意志。

师:大家从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看到了匈奴的阴险和残忍,那么苏武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生:“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在这种极度贫苦的环境中,也没有改变他的意志、他的忠诚,可以说是“贫贱不能移”。

生:我看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一句,他无论是躺着还是起来,都拿着汉节,说明他把这个东西看得很重,也就是把对汉朝的忠心看得很重。

生:李陵对苏武可以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李陵对苏武说了苏武家人的遭遇,是想说汉朝对他的家人很薄情,希望通过这一点来打动苏武。他还说皇帝已经老了,不值得效忠了,不如投降匈奴。

师:他分析得很有条理。对李陵的劝降,苏武是义正词严地拒绝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李陵的口中说出的只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都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而苏武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使命的。他的不屈维护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节!(板书“私情不动”,与“故友劝说”对应)

四、课堂小结

这让我想到郑板桥有一首诗——《竹石》。(幻灯片展示《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大家一起齐读一遍。苏武不正像这竹一样吗?任你匈奴使尽千般伎俩、万般手段,我苏武自一心向汉!苏武所有的坚持,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字——节!(粗笔板书一个大大的“节”字)这“节”是对使命的铭记,是对国家的忠诚,更是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

五、课后作业

(幻灯片展示《李陵答苏武书》中的一段文字。)

在“降”与“不降”这对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苏武守着这份民族气节,最终回到了汉朝。可是他的老同事、老朋友李陵,却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李陵是在替苏武不值!学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苏武这祥做到底值不值呢?请大家以此为话题,在课后写一段文字,说说自己的观点。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七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篇八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1)欲自杀 (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相关范文推荐

    圣诞公司祝福语一句话(大全8篇)

    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能够更加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包括项目策划和执行,资源调配和进度控制,与客户和团队进行沟通和协调。

    2023年军训完后的总结(优秀8篇)

    军训总结是对自己在军训中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一种总结与归纳。想知道如何写一篇出色的学期总结吗?不妨看看下面小编精心搜集的范文吧。军训完后的总结篇一__年的

    最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包括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心得体会(优质13篇)

    岗位职责是指企业或组织对于特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能要求的明确规定。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初中英语教师学期工作总结(实用9篇)

    通过审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下面是一些优秀的社区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和借鉴。初中英语教师学期工作总结篇一一

    正能量句子励志短句子加(精选20篇)

    在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给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改进现状。如果你正在寻找灵感来完善自己的个人简历,这里有一些实用的范文可供参考。正能量句子励志短句子加

    经典正能量励志说说短句(汇总8篇)

    意见建议是沟通的桥梁,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决策依据。这些个人简历范文展示了不同求职者的优势和特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经典正能量励志说说短句篇一

    付出美丽的代价的句子(实用8篇)

    范本是我们写作的参考点,通过分析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写作的规范和要点。这些范文范本包含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满足大家的不同学习需求。付出美丽的代价的句

    2023年写含羞草精彩句子(汇总12篇)

    在撰写个人简历时,我们需要注意言之有物,突出重点,使得招聘者能够快速了解到我们的优势。岗位职责的不断完善和适应变化,是职场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写含羞草精彩句子篇一

    2023年舒婷经典语录(大全8篇)

    自我介绍的方式可以灵活运用,可以写成文字形式,也可以口头表达。以下是一些关于意见建议的范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舒婷经典语录篇

    元旦祝老师快乐的祝福语有哪些(汇总8篇)

    最后,个人简历的语言表达应该得体、规范,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自我介绍是一种向他人介绍自己基本情况的方式,能够让别人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自我介绍时,应简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