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碧墨2023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优质5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篇一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车间打磨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包括手工或使用打磨工具进行的金属和其他材料打磨作业,也包括在喷漆等易燃易爆现场的打磨作业。

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l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l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打磨作业

(通用)

使用过程中用力过猛砂轮片断裂,残片飞出击伤人员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电动打磨工具电源线破损或接地不良造成漏电

触电

操作人员

现场通风、除尘效果不良或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吸入打磨粉尘。

职业病

操作人员

使用升降平台、梯台等,设备故障或人员不慎,人员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

易燃易爆场所打磨作业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

周边人员

打磨现场粉尘堆积,防静电装置失灵或违规使用明火、打手机等,引爆粉尘

粉尘爆炸

操作人员和

周边人员

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4.

1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

2作业人员应佩带防护眼镜和活性炭口罩,打磨产生有毒有害粉尘,或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作业时,应戴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呼吸器的活性碳盒每月更换1次;

4.

3梯台无稳定站立面,且登高超过2米的,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并将安全带固定在牢固的位置;

4.

4打磨作业时应佩戴耳塞。

5打磨作业安全要求

5.

1作业前准备安全操作

5.

1.1作业前对打磨工作环境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l打磨室,或车间内设置的打磨区内除尘、通风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l现场打磨站立的升降平台、梯台,是否带有防坠落的栏杆、防护板并完好有效;

l易燃易爆打磨现场的防静电接地装置、灯具、开关和排风装置等防爆电气等是否完好、有效。

5.

1.2作业前,对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工具及其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5.

1.3需安装砂轮片前,核对砂轮片是否与主轴直径相适应,不准使用有裂纹或缺损的砂轮:

l安装时,应采用专用扳手进行紧固,压紧到砂轮转动时不产生滑动为宜;

l砂轮装好后,必须进行试转,空转5-10秒钟,砂轮转动时,不应有明显振动;

l调整砂轮防护罩时,必须在砂轮停转后并关闭电源,方可进行。

5.

1.4作业前,应先开启现场通风和除尘装置。

5.

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5.

2.1打磨时应夹紧工件,用力不得过猛;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l禁止用砂轮端面进行打磨,禁止随便开动砂轮或用他物冲击敲打砂轮片;

l作业中假如砂轮片被卡住,必须关闭工具方可处置;

l正在转动的砂轮机不准放在地上和工作台上,待砂轮停稳后,放在指定的地方;暂时不用时,必须关闭开关,并切断电源。

5.

2.2使用电动工具、风动工具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l工作时将电线放置于工具的后端,严禁接触旋转的砂轮片或钢丝刷;

l发现电动工具电源线缠卷打结时,要立即解开,不得手提电线或砂轮强行钉拉动;

l使用风动工具时,气管不得接触尖锐物品,防止气管破损漏气。

5.

2.3使用升降平台、梯台登高打磨作业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l使用梯台登高时,梯台固定应牢固,人员不得在梯子上向下扔物,注意力集中。

5.

2.4现场打磨粉尘、刮灰时滑落的腻子等,应随时清理。

5.

3作业结束后安全操作要求

5.

3.1工作结束后,工具等应放置于工具柜内。

5.

3.2清理现场地面打磨粉尘、滑落的腻子,检查现场无危险物品,关闭电源、气源后方可离开。

5.

4作业现场禁止性要求

5.

4.1进入打磨作业场所严禁烟火、禁止打手机,人员进入时应交出火种。

5.

4.2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打磨现场。

6岗位应急要求

6.

1机械伤害处置

a)被砂轮残片、切屑击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包扎治疗,若碎片嵌入身体,切勿随意拔出,应由医师负责清理。

b)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严重的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6.

2发生设备、工具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

6.

3易燃易爆场所发生易燃气体、液体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当班带班人员;不得在泄漏现场使用手机和其他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工具,并立即开启通风装置进行通风。

6.

4周边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车间当班带班人员(带班室电话-----);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东北大门处集合。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篇二

1.

上岗前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三紧扣严,戴好防护眼镜,必须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2.

车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独立工作能力方可操作。禁止非岗位作业人员擅自操作车床;

3.

作业前应将工具、工件摆放整齐,清除作业区域妨碍作业人员活动的杂物;

4.

对车床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后,低速空转2~5分钟,正常无误后再作业;

5.

装卡导辊、压榨辊、托辊、压光辊、施胶辊及大型工件时,床面上必须间隔垫上不少于两块的枕木,防止脱落掉下损坏设备或工备件;

6.

车床运转时,禁止戴手套进行操作和用机布擦拭清理工件上的污物、铁屑,严禁隔床传递工件、物品;

7.

进行锉削、抛光、加注润滑油、冷却剂时,必须检查衣服、袖口是否扣严能够达到安全要求;

8.

更换刀具、卡盘、装卸工件及测量尺寸时,必须停车,并将刀架摇至合适位置后方可进行上述作业;

9.

装卡各种辊类工件时,必须检查顶针孔完好无损,顶尖顶住后应将紧固螺栓紧牢,防止脱落;

10.

车削作业时,禁止非作业人员在车床附近逗留,防止飞削飞出伤人;

11.

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完成作业,禁止闲聊或做与本作业无关事情,甚至离开正在运转的车床;

12.

作业完毕,应停止设备,将手柄摆至适当位置,切断电源。清理切屑、杂物及机床和作业区域卫生。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篇三

1、

机床上应设局部照明,机床上的照明灯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照明变压器应有接地(零)保护。

2、

摩擦离合器应能控制主轴的转动并起过载保护作用。

3、

脱落蜗杆机构应起走刀过载保护作用。

4、

在设置行程档块时,脱落蜗杆机构应能在行程档块的作用下起程控制作用。

5、

溜板箱内如设置非脱落蜗杆式过载行程控制机构,如齿形离合器安全机构、摩擦离合器安全机构等,亦应起过载保护及行程控制作用。

6、

溜板箱内设置的互锁机构应能防止丝杆、光杆同时传动。

7、

机床必须设置保护接地(零)线。

8、

三角胶带防护罩、挂轮箱罩、主轴尾端防护罩应齐全完好,固定可靠。

9、

应设置木质脚踏板。

10、

制动装置应在离合器脱开时起制动作用。

操作要求

1、

机床开动前要观察周围动态,机床开动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以避开机床运动部位和铁屑飞溅。

2、

不准在机床运转时离开工作岗位,因故离开时,必须停车并切断电源。

3、

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夹工件和刀具、以及擦拭机床时都要停车进行。

4、

装卸工件要牢固,夹紧时可用接长套筒,禁止用榔头敲打。

5、

加工细长工件要用顶针、跟刀架。车头前面伸出部分不得超过工件直径20~25倍,车头后面伸出超过300mm时,必须加托架。必要时装设防护拦杆。

6、

攻丝或套丝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准一手扶攻丝架,一手开车。

7、

切大料时,应留有足够余量,以便卸下砸断,以免切断时大料掉下伤人、小料切断时,不准用手接。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篇四

作业人员要掌握本岗位职业安全健康防护知识,经过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工作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设施和通风、除尘设备,并设专人定期维护保养;

3、

男工不得留长发,女工上班必须将头发向上盘起并佩戴工作帽;

4、

作业前,要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及时更换。作业时,佩戴好防尘口罩、护耳器、手套等,否则不能作业,应先启动除尘装置,后启动主机;

5、

严格按照所使用的打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

作业结束后,应先关闭主机、后关闭除尘装置。结束后要清扫场地,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置在专用器具内,不得到处乱扔乱放。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源辨识心得体会篇五

1.

遵守机床工一般安全规程。

2.

装卸工件要与行车工配合好,动作要协调,以防工件装卸不当发生事故。装卸及测量时要停车切断电源。开车时人要站在安全位置,工作场地要清洁畅通。

3.

刀架处不准探头伸手,人体不准碰触花盘、工件。

4.

花盘上的附件要紧固牢靠,不得松动。

5.

加工过的产品应放在不妨碍工作和通行的地方。摆放要稳妥,容易滚动的工件要垫稳。

6.

装卸工件及操作位置的地面上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

7.

停车时要先退刀,然后停止床头转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