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翰墨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下面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本,为我们写好总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一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

电网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自身特点,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从业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短期之内,其在校期间的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偏差;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细化和加强;储备人才结构单一化,以专业性人才为主,缺乏具有经验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型人才;人力资源闲置现象,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合理分配资源。

电网企业应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将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力资源利用好,合理分配。

结合企业经营体制,为企业人才储备做足充分的准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整体素质,改变以往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人力资源库的引入要注重梯次配置理念,打破只注重高学历的观念,除了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开展培养员工的管理才能和其他方面的培训,发掘员工的潜力,不断补充企业的人才储备库。

二是绩效管理。

电网企业员工对企业设备、参数缺乏认真、踏实的工作精神。

对于电网企业这种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无疑是巨大的隐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此类问题,企业应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合理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做到“一个问题一个奖,一个失误一个罚”的目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工作面貌。

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在电网企业中集中体现在落后的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针对于此,电网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往一人决策的错误体制。

在企业内部,通过内部技术经济的可行性评价,对项目的决策做到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

五、结束语。

电网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大型企业,在投资、经济管理上的决策、制度等一定要与目前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发挥企业的最大优势,同时电网的投资建设方案应进行区域技术经济综合性比较,考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正确的经济行为决策,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海宁.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凝聚力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4).

2.郭梅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资源效用最佳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6).

ghumanre-sources4e[m].清华大学出版杜,2007.

murray,叶泽.电力市场条件下企业投资绩效评价[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金根兴.金融危机对无锡供电的影响及对策[j].电力技术经济,2009(2).

6.孟艳涛.王凡电网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改革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6(2).

7.宁瑞琪.简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期对电力企业的冲击及应对思路[j].电力技术经济,2006(1).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二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解析中国经济启迪。

1.次贷危机的原因。

1.1表面上看: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1.2而分析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潜在原因是在于。

由于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状况的赤字状况,美元持续贬值,使得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产生的从来没有过的消极预期,美国为了维持美国经济霸主的形象,为了防止经济衰退。

首先就需要要保持国际资本的净流入,来祢补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它美元坚挺,进而保持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美元现在的对手是欧元)。

1.3归根结蒂,我们认为美国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是人为的阻碍经济周期所造成的,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寅吃卯粮总是要还的”。

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到目前阶段,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处理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

“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

为什么那么短?因为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林毅夫,10月,达沃斯论坛)”。

美国在经历了大约的经济持续繁荣(高就业,低通胀)之后,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早在20就出现了经济周期调整的迹象(当时的“网络泡沫”的破灭),而那时正逢小布什上台后的第一年,这时的政府正是需要一个“繁荣”的经济来表明政府的有效和能力,网络经济破灭了,经济还需要其他的部分来拉动,所以当时的美联储便通过了减息来刺激经济,而减息政策在当时正好就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在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最终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大量衍生,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因此,今年危机产生和发展,我们也不能完全看经济方面的问题,政治方面也是有其发生的土壤的,例如今年的大选年的影响也不能忽略,两党都试图与次贷危机的责任划清界限;同时,同时又都指责对方是导致今天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一种局面,也从某种程度上放任了次贷危机的发展。

也为今天席卷整个美国经济金融风暴埋下了伏笔。

2.次贷产品产生原理解读。

2.1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3.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3.1本次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

在次贷**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

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和当前的中国房市存在一定相似性。

导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

加息导致次级债购房者无力归还贷款,引发资金链的断裂,从而使得在这方面投入巨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破产。

对于中国的启示就是:由于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

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网络暴力论文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3.2美国次级债危机正导致美国消费市场出现疲软迹象,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企业受到了牵连。

“首当其冲的是美国零售商。

”而零售商的压力直接传到了中国出口企业。

在中国制造受次级债危机以及内部成本压力之际,国际订单的转移正在加速。

跨国公司纷纷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更具备成本优势的地区和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加工也影响巨大。

即使在国内的还在接受订单的企业,也很有可能接受不了跨国公司的低价要求而倒闭关门。

3.3虽然达目前为止,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具体影响还不明朗。

但从宏观上看,央行研究显示美国经济放慢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全球经济将增长5.2%,其中美国经济将增长1.9%,比去年低1个百分点。

3.4货币政策不是万能药降息虽然现在看来似乎是的经济发展好于预期,但是由于人们对于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信心已经见底,所以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陷阱,这种前景还是不容乐观的。

危害有可能蔓延,最终解决方案还有待遇综合的宏观政策的出台。

4.我国经济现状的根本原因:出口导向和没有按市场供求的利率体系。

4.1次级债危机殃及中国出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赖以生存的法宝,就是出口退税与本币低汇率,而今年以来的出口退税降至最低水平,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使得占我国贸易出口主要部分的制造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压再压,这时再加上这次“次贷危机”带来的作为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国的美国整体消费需求的剧减,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4.2我国所面临现状的根本原因:我国没有按供求形成利率,本国货币规定的汇率很低,使得外汇存底大量积累,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变差。

借助低要素价格和低附加价值产品的出口,花费很大的气力,搭上了资源和环境,但得到的实惠不多,东西卖得很便宜。

所以在美元储备大量积累的情况下,美元一旦贬值,辛苦赚来的钱就缩水了。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我国现行的办法,是由央行入市干预。

我国央行的入市干预实际上是造成了流动性泛滥的恶果。

所谓入市干预,就是收购外汇,把本币压住,不让其升值。

做到这一点,各方面都很高兴,出口企业产品也很容易出口了。

但是由于大量地释放货币,到月,论文网我们的外汇储备就到了1万亿美元,这1万亿美元,需要中央银行拿出大约8万亿的中央银行货币即“高能货币”,这种“高能货币”,由于乘数效应,1块钱在国内市场上大概会形成5块钱的购买力。

8万亿的高能货币形成的购买力就是40万亿人民币,40万亿货币的出现,就形成了流动性泛滥。

实际上这种手痛医手,头痛医头的措施是不足取的。

而流动性泛滥最终还会导致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暴涨,造成股市楼市的泡沫。

第二种可能,就是消费物价上涨。

消费物价的上涨,一般时滞比较长,起码两年以上。

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同时来了,兼而有之。

我国这两年经济中的的问题,就是第三种可能性成为现实,问题集中爆发了。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control)提出了启示。

主要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

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对某些具体市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三

摘要:汇率,是使商品和劳务等在国与国之间交易顺利实现时的交换比率。人民币汇率,是我国作为开放经济中影响广泛的宏观经济信号,1994-20xx年,是中国经济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渐进推进的时期,其中,外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尤为突出,与我国的经济长期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外汇制度;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外商投资。

1994年以前,我国实施以计划为主的外汇直接管理制度,对现实的经济并不适应。为了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改革开放,我国外汇体制向着市场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推行间接管理的外汇宏观调控模式,国家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方法进行外汇管理,汇率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得到了大幅增长。

汇率,主要承担着跨国经济交易间商品和劳务兑换比例的任务,其变动不仅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短期影响,而且会在长期内导致生产要素等经济资源在国与国之间、国内不同贸易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只要一个国家实行了对外开放,就必然面临使用不同货币进行交易的问题,也就必然使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外汇制度变迁的初期,贸易拉动效应特别明显。如1994年我过取消外汇留成与上缴,减轻了企业负担,鼓励了公平竞争;取消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审批,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当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66.2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5%,并一举扭转了我国出口增长乏力、进口增长过猛的被动局面,使我国对外贸易由上年逆差122亿美元,变为顺差54亿美元。1994-20xx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平均为3.1%,贸易顺差的增减直接影响着当年经济增长。

1994-20xx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当年gdp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单位:%)从表中不难看出,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较大。199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7个百分点,贡献度为21.3个百分点,即当年超过五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是对外贸易顺差拉动的。而在1999年,尽管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大顺差,但由于顺差总额减少,从而使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为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全球总需求下降所致,同时也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相关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但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顺差减少。

1981-1984年间实行的是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年人民币又引进了一种外汇调剂价格;1994-20xx年,这10年的变迁,中国外汇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外汇资源,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对外汇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从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分散的外汇调剂市场,发展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逐步过渡为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下部分可兑换。这有利地配合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改善了外商投资的环境,维护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

1994年至20xx年,我国的外汇制度改革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深远的经济影响。20xx年与1993年相比,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国际收支总额、外汇储备分别增长了4.9倍、1.2倍、5.8倍和27.7倍;1994-20xx年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上升了6.7%和31.5%。

1996年实行人民币经常性项目可兑换以来,外汇管理极大地推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切实满足了微观经济活动合理的用汇需求。

具体表现在:企业出口积极性的明显提高,用汇需求的充分满足,促使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国,有利于保持外商对华投资的大幅增长,有效地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缺口;个人购汇数额标准不断提高,使我国居民处境旅游、留学、探亲成倍增长;境内居民个人参与b股交易,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稳步增加,改善了资本市场股票持有者的结构,增强了市场流动性等等。

汇率制度是一个对汇率决定、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安排。汇率制度的目的是要与经济主体的最大化行为和预期目标相一致,同时也符合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要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推进金融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市场化,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的人民币可兑换,才能更好地发展总体经济。

目前阶段,新的汇率机制导致人民币一定程度的升值,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贸易顺差以及外资对国内投资的增加带来的大量资金涌入。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随着美元地位下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特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对接和互动加深,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和地位逐步提高,承担的权利和责任同时增加。在全球重心逐步转向人口和资源强度较高地区,以及中国经济规模扩展效应日益释放的新背景下,人民币在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实质性变化。

20xx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也就是说,今后人民币会以一定幅度循序渐进升值,维持中国以低价输入资源、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有着深远的宏观经济影响,会逐渐改变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将财富从出口商向消费者转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吕进中.中国外汇制度变迁,20xx,7.

[2]晓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展望.金融论坛,20xx(08).

[3]刘迎秋,韩强.利率、债务率、汇率与经济增长,20xx.

[4]刘巍.汇率与利率.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四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本文的内容是信息经济学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经济学;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

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五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8岁(1988年2月14日)。

居住地:北京。

电话:180*******(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5个月]。

公司:xx有限公司。

行业:银行。

职位:外汇经纪人。

最高学历。

学历:硕士。

学校:北京大学。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银行。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外汇经纪人。

工作经验。

/7–/12:xx有限公司[1年5个月]。

所属行业:银行。

业务部外汇经纪人。

1.主要负责公司客户的开发和维护及各项日常工作。

2.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咨询服务,与客户一起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不断努力。

3.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开发客户,具备独立策划实施营销活动的能力。

/8–2013/6:xx有限公司[1年10个月]。

所属行业:银行。

业务部外汇经纪人。

1.直面挑战,不断进取,为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公司寻找更好更新的解决方案。

2.外汇保证金业务拓展,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以科学的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为其提供专业的理财投资规划。

3.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进行风险规避,服务和维护存量客户,定期回访客户。

教育经历。

/8—2011/6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硕士。

证书。

/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自我评价。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主动积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于新环境能很快适应并投入到新环境中,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有韧性,能吃苦,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熟练的运用办公软件。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富有创造力,做事认真,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六

以下题目仅作为选题的大致参考,具体题目自己可以重新定: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

(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

(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

(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

(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

(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

(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

(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

(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

(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

(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行业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威胁和挑战。作为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物业市场上立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地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问题;发展策略。

1物业服务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是指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专门进行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的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为业主和使用人提供服务的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宗旨是“综合管理,全面服务,为业主和用户提供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2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现状。

物业管理从20世纪80年开始进入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物业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多,物业管理的社会地位也显著提高,整个物业管理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底,我国已有10.7万家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00多万人。去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已超过8100亿元。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举步维艰。

2.1服务内容单一,企业盈利能力较低。

大多数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提供住宅物业的服务,而其他物业类型如写字楼、商场、工厂等较少涉足。同时主要提供一些常规性公共服务,对于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项目较少,不能有效地满足业主个性化需求,使得物业服务企业的创收能力不强,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培训力度不够,物业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利润偏低,为了节约成本,企业直接招聘一些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不强的人员;同时企业对上岗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方式陈旧、内容单一,只强调技能培训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训等,流于形式的培训使员工整体素质偏低。

2.3企业文化欠缺,服务意识不强。

大多数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提出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企业员工并没有真正把它实践到日常服务行为中;其次,企业员工服务的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对业主的需求关注度不高,不能及时为业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策略。

3.1打造特色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物业市场竞争中,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服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服务内容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不能只提供绿化、保安、清洁、设施设备维护养护等常规性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业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业主提供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如家政服务、室内装潢、房屋租赁、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

该满足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以多样化服务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更多的物业市场。二是服务方式专业化。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它可以弥补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不足的缺陷,为业主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因此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承包给专业服务公司,如保安秩序、园林绿化、清洁卫生等,由专业服务公司向业主提供物业服务,充分发挥其专业化优势。三是服务手段信息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在企业内外部及时传达信息,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以通过app等核心载体向业主提供在线增值服务,如在线水电煤缴费、手机充值、生活信息查询及在线预约下单等服务,满足业主对居家生活和社区商务的多元需求。

3.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大部分员工的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高级物业管理人才缺乏。为优化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邀请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到企业来讲座,加深员工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派一些优秀的员工到其他物业服务企业参观学习或到高校进修深造,有利于员工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按照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安排培训内容。比如物业服务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应接受物业管理政策制度、战略管理、知识管理、危机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应进行管理职责、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人际沟通、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而一线操作人员应强化具体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及管理规章制度的培训。

3.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意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统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一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共同的愿景。由于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经验阅历、社会地位有差异,这也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因此,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业主需求为导向”“全心全意为业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并且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自觉把这种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具体的日常服务工作中去,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二是建立“顾客满意”的企业文化。

顾客满意文化是指企业以提高顾客满意指标和顾客满意等级度为核心,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分析、判断、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文化。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要以顾客为导向,切实把顾客满意理念运用到物业服务中去,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业主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同时还要处理好业主的投诉。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接收通道,如设立公众意见箱,开通投诉热线等,使业主投诉更便捷。面对业主的投诉时,物业服务企业更要认真对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尽快做出解决方案,并把处理完毕的结果及时回复给业主。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物业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龙玉来.浅谈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j].经营管理,(2).

[3]张文利.构建顾客满意的服务营销战略[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八

摘要:。

第二板市场又称创业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第二板市场的客观必然性。为此,我国应汲取发达国家和香港成熟运作机制的经验,综合考虑系统的机构设置、市场中介机构培育等方面的工作,尽快建立我国的第二板市场。

关键词:。

第二板市场;高科技公司;创业资本。

一、第二板市场概述。

第二板市场(secondboard)又称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市场或小盘股市场,是与主板市场(mainboard,或称第一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特指主板市场以外的专门为新兴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筹资渠道的新型资本市场。它依托计算机网络进行证券交易,并为创业投资提供退出通道,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要求较宽,但对信息披露和主业范围要求相当严格。

第二板市场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主板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不同的上市标准,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各国经验表明,二板市场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设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新兴的中小型科技公司提供新的融资途径,因为这些公司在成立初期由于风险大,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单纯举债又会使资产负债率过高,间接融资渠道不畅;而主板市场上市标准对这些企业又显得过于严格,使其很难进入主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板市场应运而生。

第二板市场对创业资本和中小型科技公司发展具有独特的资本市场支持功能,能为它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氛围,包括连续筹资、推荐和优化等一般性功能。二板市场主要是解决创业过程中处于幼稚阶段中、后期和产业化阶段初期的企业在筹集资本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企业和资产价值评价、风险分散和创业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此外,二板市场具有独特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创业资本的特点在于以资本增殖的形式获取投资报酬,并使其资本活动保持周期流动收稿日期:-09-13性。当创业资本帮助公司度过最具风险的时期后,就应通过二板市场、场外交易,或兼并、清算等方式撤出,以获取投资效益并进入下一轮的创业。其中,二板市场被认为是创业资本撤出的最佳通道。

通过二板市场,可以帮助创业企业直接融资,促进创业投资机构的股权转让和变现,实现资本增殖,激励新的创业投资,保证整个创业投资链条的循环。可见,创业资本的发展和二板市场的运行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创业资本的发展可以为二板市场培育大量高成长性公司,这些公司的上市又将活跃证券市场,二板市场为创业资本提供退出窗口,一个趋于完善的证券市场将极大地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因此,在常规股票市场之外设计独立的第二板股票市场是许多国家发展创业投资的通行做法。

二、发达国家二板市场分析。

许多发达国家的新兴公司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技术创新和提供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高科技公司在欧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司的重视。例如,美国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六成,80年代以来约七成的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完成的。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管理好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以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都相继建立了以发行高科技风险公司股票为主的二板市场。例如,美国的柜台交易(otc)市场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斯达克(nasdaq)市场(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就是为不具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的股票交易而设立的。nasdaq从1971年开始运作,成为全美国发展最快的股票市场,现已拥有5千多家上市公司,每年总成交量已超过纽约交易所。目前最热门的第二板市场是德国的新市场(newermarket),它自3月推出以来,已一跃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此外,目前国际上主要的二板市场还包括英国另项投资市场(aim)、法国新市场(lenouveaumarche)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欧洲新市场(euronm)、欧洲证券经济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easdaq)、新加坡证券交易及自动报价系统(sesdaq)、马来西亚证券交易及自动报价系统(mesdaq)等,另外还有我国台湾的财团法人中华民团证券柜台买卖中心(rose)。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如英特尔(intel)、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等,都是在二板市场上市后才获得高速发展的。

在发达国家的第二板市场中,美国naseaq最为成功,影响也最大。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将要与美国交易所(amex)合并。它主要的成功经验是:nasdaq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和明确的定位,保持了市场的流动性,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为nasdaq提供了有潜质的上市公司。这也就使得nasdaq成为许多第二板市场建立的范本。发达国家二板市场具有以下特点:面向新兴的高成长和高科技公司;上市要求较低;上市公司要披露的资料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一样多;载有明显的风险警告声明,投资者风险自负;公司都被要求有正规的监管;市场有正规的管理等。

二板市场是高科技公司的摇篮,而高科技公司风险大、建立时间短、资产规模小,从而使得二板市场具有较高的系统风险。这就要求二板市场的制度架构应适应高科技公司的特点。分析发达国家二板市场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成功的经验,不难发现,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监管机制是二板市场良好运作的核心制度保证。

1.上市标准。新兴高科技公司若按照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历史盈利表现、净资产规模、经营业绩等的规定,一般达不到上市的条件。因此,二板市场的上市标准比主板市场低,更看重新兴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但由于创业资本的成功率一般为5%~20%,高科技公司风险较大,使二板市场具有较高的系统风险,同时宽松的上市标准会给部分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因此,制定上市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二板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利益和国家产业政策之间的均衡。

2.交易制度。针对中小企业股票普遍存在的流动性差的问题,发达国家除了不断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规范化外,还通过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加以解决。典型的例子是美国nasdaq的交易制度,它实行竞争性的做市商制度,通过电子网络交易,形成有上市标准的场外市场。做市商的最大作用在于活跃证券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nasdaq规定每只股票至少应有四家做市商做市,以限制其垄断报价能力,并允许做市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同时,60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为做市商提供交易资金,使市场资金供应充足,从而提高了市场流动性。

3.监管机制。针对二板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市场运作质量和效率,必须进行严格的公司监管和市场监管。监管机制一般有两种:(1)在强调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证。这是因为高科技企业的综合风险系数高,对上市公司规定很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从而保证市场高度透明,便于投资者及时评估公司的发展前景。(2)强调监管机构对发行者质量的要求和对投资者保证的责任,对公司上市相对应地采取注册和审批制。由于审批制不符合高科技公司发展规律,引发问题较多,因此,发达国家一般采用注册制。

三、香港第二板市场分析。

1986年香港联交所就提出在香港设立第二板市场的构想,此后十年均因故未有进展。19,联交所成立专责小组,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将“第二板”改称“创业板”,旨在表明该市场与原有市场地位相同,无主次之分。5月,联交所着手设立创业版的模式,9月,联交所理事会正式通过了设立以高科技公司为上市对象的创业板交易市场的决议,随后该决议得到了香港证监会和立法局的支持。12月,联交所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创业板市场的初步上市要求,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运作,首批推荐20~30家高素质公司上市。193月底,联交所将拟定的创业板上市规则递交香港证监会审议。至此,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香港创业板市场的构想终将付诸实施。

香港设立创业板市场有着深刻的原因:。

(1)有利于香港经济的转型。发展创业资本服务于高科技公司,可使创业板市场成为高科技公司的孵化器。同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符合主板市场上市标准,创业板市场是它们筹集资金的最佳途径。

(2)香港和大陆高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以便筹集资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并推动大陆与香港的良性经济互助关系。

(3)在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条件下,香港面临严峻的挑战。设立创业板市场有利于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增加市场层次,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设立创业板市场的目的主要是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融资渠道,促进其发展,同时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方投资者。它作为两岸三地企业共同融资的板块,是香港发展科技产业,加强其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发展战略。香港创业市场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与主板市场地位相同,拥有独立的前线管理和上市规则。挑选上市的对象主要是大陆、香港、台湾的需要筹资扩张且有成长潜质的中小型公司,上市申请程序比较简便快捷。

2.与主板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申请在主板上市的公司要有3年的盈利记录,而在二板市场上市不需要盈利历史,甚至可以是亏损的,但需要有2年的活跃记录,公司的业务必须单一,管理较好。

3.采用附属市场模式,在交易所内主板交易市场外开辟独立的交易板面,交易系统以公告形式显示交易情况,与主板市场上市标准不同,拥有独立的运作权限管理体系。

4.只接受股本证券和熟悉投资技巧的投资者,接受公司的.注册地区为所有合法地区,结算及交收由中央结算系统完成。

5.被视为以信息披露为重的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严格,披露是该二板市场的精髓。中介机构对公司资料真实性负责,联交所将提供创业板的独立网页,作为市场参考者的主要信息交流渠道。

6.创业板的基本监管方针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市场持正操作。监管制度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市场使用者、投资者、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等参与者,相信市场是廉洁公正的。保荐人、联交所和证监会负责对创业板的监督,遵循“买者自负”原则。

四、对我国设立第二板市场的分析。

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国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我国的主板市场在总体经济改革和投融资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风险资本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建设截然不同,由于常规的主板市场对公司筹资有很完整的标准要求,而这些针对成熟企业制订的标准,是以创业为发展基础的高科技公司所不具备的。近来,随着香港设立第二板市场计划的落实,大陆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希望在我国设立第二板市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综合分析国际经验和具体国情,我认为在中国建立上市标准较低的专为中小型公司服务的二板市场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

1.我国高科技公司的创立和发展受到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难以转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瓶颈。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缺乏,特别是民营高科技公司受现存投融资体制中“唯成份论”的影响,难以进入主流融资渠道。而设立第二板市场,可使企业在有效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培育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

2.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小盘股市场。针对银行作为资本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而在放贷行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建立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促进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紧迫性,而二板市场的设立是形成风险投资机制的关键环节,并可使风险资本安全退出,获取预期收益。

3.风险资本更多的是需要国家政策法规上的引导和规范,核心是提倡社会资本直接参与高科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政府除了实行倾斜政策外,还应借鉴国外经验,直接建立适合国情的二板市场,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4.二板市场的运作与主板市场的综合发展是我国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的内容。主板市场是资金的“买方市场”,旨在鼓励成熟的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提高运作效率;二板市场是资金的“卖方市场”,在为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融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和大众投资者参与投资。这二者之间良好的互补关系对当前我国商品买方市场的经济现状有积极作用。

5.主板市场门槛相对较高,这对于刚进入扩张阶段或稳定成熟阶段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来说,在净资产规模、盈利水平、经营业绩等方面都达不到主板市场的要求,而靠降低沪、深股市准入条件是不现实的。

6.在目前制度框架内,主板市场上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这与风险资本通过转让股权而一次性退出以实现投资回报的根本特性相冲突。

7.在主要服务于国企改制的倾斜性政策背景下,以非国有企业为基本成份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进入主板市场。主板市场严格的指标管理机制,也不可能满足大量高科技公司的融资要求。对这些公司来说,二板市场不仅提供了一个融资渠道,而且是一个企业价值实现的场所,是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完善退出机制的窗口。

二板市场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风险资本的形成和风险企业的成长,社会资本只有通过正式的二板市场才能流向新兴的高科技公司。资金支持是促进科学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资源,其中又以在资本市场中高科技公司得到的资金支持最为有效。面临结构调整的中国经济已更加重视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和现有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我国政府已开始加大对科技产业化的资金支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的中国大陆高科技企业股票市场的筹划工作已经展开,这就是我国资本市场第二板市场的设立背景。在设计我国二板市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汲取发达国家和香港成熟运作机制的经验,更要综合考虑具体国情,从我国现实的制度架构、法制状况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争取在“质”上有所突破。

下面就对此展开探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对促进二板市场的设立与建设有所裨益。

1.认真学习国外成熟的第二板市场的先进经验,在市场设计过程中发挥后发优势,力求谨慎、全面和周到,增加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我国二板市场的组织形式可采用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板面上为高科技公司单独开辟一个板块,共享交易设施、清算体系和监管体制,但实行不同的上市标准和交易制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建设步伐。而美国的做市商制度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制度架构。

2.二板市场的管理体制基本采用现有的监管模式,主板市场的基本监管原则应同时适应于二板市场。但应降低首次上市标准,使二板市场服务对象为在较稳定产业中有一定经营风险且又极具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股本规模可小于5千万元但不低于3千万元,经营年限相对较短,可不设最低盈利要求。

3.股票发行由主板市场目前实行“控制总量,限制家数”的指标管理方法改为标准控制,突破现有额度计划的控制,避免按行政性条块分配指标而倾向于选择较大型企业,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状况。只要申请上市的公司达到规定标准,就可发行股票并在一定时间后上市。同时要求作为上市推荐人的投资银行须在一定时期与所荐公司合作,并对公司上市后出现的经营不善、违规等问题承担连带责任。

4.第二板市场应打破目前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的界限,公司股份实行全额流通。这可以满足风险资本通过股权转让一次实现,从而不断进入新一轮高科技项目投资的要求,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公司所形成的股权应视为公众股。

5.应尽早安排上市对象的培育工作,将培育备选公司列入工作重点,解决好其中的民营企业产权不明确及资产状况不清等问题,使之与二板市场的制度建设进程相协调。同时,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发展,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和高科技发展基金等风险投资机构,使之成为未来二板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从而稳定市场,使投资行为更趋理性化。

6.为保证在第二板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成长的连续性,可将创业股东与管理层股东的利益与公司发展相联系,使这些股东在公司上市时至少持有三成以上公开发行的股本。公司上市后,主要股东要出售股份应达到一定时间的限制。这不仅可满足创业股东和管理层股东变现的要求,而且解决了公司资本扩张和风险投资退出的问题。

7.为促进在二板市场上市的高新技术公司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益,对公司在挂牌期间达不到监管机构认定的继续上市标准的,应给予摘牌处理。同时建立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对在二板市场上发展较好、经营稳定的企业,可到主板市场申请再上市。

8.不断完善二板市场健康运作所需要的综合市场环境,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市场中介机构的优质服务。应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投资者进行创业投资的积极性,建立适合高科技公司上市要求的法律框架,加大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并制定一套明确界定高科技企业或为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定级的标准和方法,提高我国现有评估机构的市场性和独立性,更加规范信息披露、政府监管等方面的运作,降低二板市场投资者风险。同时,建立比较规范的风险投资体系还应完善场外交易市场。

9.推荐几家内地高素质的高科技企业到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培育市场基础,积累经验。同时推动国内金融投资机构的兼并重组,加强机构投资者实力,使之成为未来我国二板市场的主力军。

综上所述,高科技公司需要创业资本的培育,创业资本的发展也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深化和发展重要步骤之一的二板市场构建应加快进程,发展二板市场是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要看到,建立二板市场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现阶段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尚不完善,相关法律准备不足,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主板市场行政色彩浓厚,上市指标成为由政府高度控制的“稀缺”经济资源。考虑到八十年代末世界多数小盘股市场失败的教训及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具体国情,在二板市场构造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利用创业资本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全面开展对潜在上市资源和投资者的调查、上市标准的确定、交易制度和市场法规设计、监管系统和机构设置、市场中介机构培育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投资者信心为目标,确保市场规范操作和高透明度,从而构建集中管理、统一监管、规范运作、符合中国特色的二板市场及其运作体系,进而建成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和场外市场整体上协调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关于我国构建二板市场的思考[j].江苏金融,1999,(4).

[3]何光辉、杨咸月.风险投资、二板市场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j].财经研究,1999,(5).

[4]邵文海李华敏.第二板市场及香港创业市场的筹建[n].证券市场导报,1999,(4).

[5]贲奔.开启二板市场的四道大门[j].经济管理文摘,1999(15).

[6]郭凯,王燕.创业板:一个有限的空间[j].资本市场,1999,(8).

[7]查里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m].经济科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校对:封俊国)46金融教学与研究第1期(总第69期)。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九

摘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活跃领域。为了明确出口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法考察了出口贸易与山东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本文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概括,然后建立模型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贸易不是山东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本文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山东出口贸易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沿海经济省份,山东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确立经济国际化战略,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亮点来抓,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历经32年的发展,山东省外贸出口总额已接近千亿美元台阶,20xx年达到931.7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约46倍。因此,对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现状。

1.1山东省出口贸易现状。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在对外贸易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出口贸易历史悠久,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在施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名牌战略等政策后,山东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从绝对量来看,出口总额逐年攀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改革开放初年,与山东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截止到20xx年,这些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20个,除四大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外,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所占比重趋于提高,占比已高达43.1%。其中,东盟、南美、印度等新兴市场所占比重分别高达9%、7%和3%。图1是山东省1995~20xx年出口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图。

图11995~20xx年山东省出口总值趋势图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xx》1.2山东省经济增长现状1.2.1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xx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897亿元,达到1985年的49.81倍、1990~20xx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4.49%,扣除物价、通货膨胀等因素仍高达12%。可见,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较高。

总的来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均居全国前列。20xx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794元,比同期全国水平25511元高出10463元。20xx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04元,比上年增长16305.41元增长9.2%,人均月收入1484.3元。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各项构成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呈现出新的收入特点。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13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增幅最高,增长最快,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7.3%上升为今年的7.7%。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3元,比去年增长16%,增幅仍保留在第二位。人均工资性收入13985.83元,增幅为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8.5%,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412.76元,比20xx年增长19%。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

2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1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本文的数据全部引自《山东统计年鉴20xx》,样本区间为1985~20xx年,变量为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其中出口额用当年平均汇率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出口额,然后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

2.1.1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由于大多数的经济时间序列都非平稳,在协整检验前必须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只有当变量序列都为同阶单整序列时才可以进行协整回归。本文对各变量分别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可见,在5%的水平上,各变量对数序列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各变量的对数序列都为i(2)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2.2协整检验。

本文选取engle-granger两步法,对两变量lnx和lngdp时间序列关系进行分析。以lngdp为因变量,lnx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其中c为常数项。由于lngdp与lnx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可用ols法进行协整回归,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i=1,2,……,25)若lnx与lngdp具有协整关系,则回归方程中的残差项应该是平稳的。检验残差序列是否是平稳序列,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这里使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看出,检验结果表明估计模型的残差项是稳定的。所以说lnx与lngdp是(1,1)阶协整的。说明了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消除上述模型的自相关性后,最终估计结果为:(i=1,2,……,25)(18.8)(32.3)f=1396.2dw=1.782.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根据协整分析,得出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同向变动的均衡关系,对于它们之间的前期信息是否会影响各变量的当期信息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分别采用滞后1~2期,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滞后1期内,在5%显著性水平上,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3结论。

长期来看,山东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尽管各自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带来规模经济和产业升级,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进而提高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推动第二年出口的增加。但山东省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这有可能是山东省出口贸易增长不是经济增长格兰杰原因的一个因素。

4对策与建议。

经济理论认为,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上述实证分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所以山东省应调整相应的出口政策,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调整优化出口产业、产品结构山东省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这种贸易格局强化低水平产业结构,只能在短期内获益。如任这种现状持续下去,产业机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反而可能会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低级化。因此,山东省应以传统大宗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为基础,以机电产品为主导,以纺织服装和创汇农业为两翼,以工业制成品的小型成套设备为突破点,全面提升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国际竞争力。加快促进全省由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向精加工、高附加值的结构升级。

4.2建立灵活机制,加快各种资源在外贸与非外贸部门、省内和省外之间自由流动山东省经济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很高,因而国际市场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当国际市场突然收缩时,如果资源不能自由、低成本地在外贸部门和非外贸部们间以及省内和省外流动,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不久前刚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十分明显。因此山东省应该打破地域限制,鼓励资源自由流动,以有效抵消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4.3积极开拓出口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市场结构过分集中会削弱出口贸易的灵活性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贸易多元化,能够增强抗风险能力。上文曾提到,山东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后期加大了对北美、南美、非洲和东欧市场的开拓,出口市场渐趋于多样化。但从整体来看,传统市场在出口市场中仍然占有很高比重,对新兴市场的开拓远远不够。因此,山东省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和实施市场开拓策略,根据市场不同需要,实施各具特色的营销方案。争取形成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为支撑,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均衡分布的合理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1]刘鹏,赵丽敏.山东对外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xx(02).

[2]张灿亭,江凌.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xx(06).

[3]孙焱林.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xx(2).

[4]周阳.我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xx(05).

[5]许晓红.对外贸易与山东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分析[j].中国商贸,20xx(15).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十

1引言。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及文献综述。

1.2.2国内研究及文献综述。

1.3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课题来源。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方法。

1.4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1.4.1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研究的创新之处。

2畜牧业经济效益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畜牧业经济效益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经济效益。

2.1.2畜牧业经济效益。

2.1.3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2.1.4畜牧业经济效益的结构因素的理论分析。

2.2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投入产出理论。

2.2.3成本收益理论。

2.2.4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分析。

3.1畜牧业成本变化情况分析。

3.1.1畜牧业总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3.1.2畜牧业成本结构及其变动分析。

3.2畜牧业收益变化情况分析。

3.2.1畜牧业产值变化情况分析。

3.2.2畜牧业净利润变化情况分析。

3.3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及特征。

3.3.1成本收益率变化情况。

3.3.2成本收益变化总体特征。

3.4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现状总结。

4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1应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畜牧业效益影响因素的可行性分析。

4.1.1灰色关联理论原理。

4.1.2可行性分析。

4.1.3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过程。

4.2影响因素指标选择。

4.3灰色关联度测算。

4.4灰色关联度结果讨论。

5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旳投入因素分析。

5.1黑龙江省畜牧业投入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分析。

5.1.1总体费用变化情况分析。

5.1.2仔畜费用变化情况分析。

5.1.3饲料费用变化情况分析。

5.1.4其他费用变化情况分析。

5.2黑龙江省畜牧业投入的人工费用分析。

5.3本章小结。

6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市场需求因素分析。

6.1黑龙江省畜产品的总体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6.1.1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趋势分析。

6.1.2黑龙江省城乡畜产品消费总体情况总结。

6.2黑龙江省畜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市场价格水平因素。

6.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6.2.3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因素。

6.2.4市场发育程度因素。

6.2.5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因素。

6.2.6人口数量变化因素。

6.3本章小结。

7种养结构对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7.1种养结构对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7.1.1提出优化问题。

7.1.2选择决策变量。

7.1.3确定g标函数。

7.1.4确定约束条件。

7.1.5确定规划模型。

7.1.6结果分析与讨论。

7.2畜牧业内部结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7.3畜牧业经济效益结构的优化分析。

8发达国家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先进做法及主要启示。

8.1发达国家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先进做法。

8.1.1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8.1.2提升畜牧业规模效益。

8.1.3不断优化畜禽产品结构。

8.1.4发挥现代市场组织功能。

8.2发达国家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启示。

9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对策建议。

9.1有效控制投入要素成本。

9.2合理优化种植养殖结构。

9.3妥善配置畜禽内部结构。

9.4适当简化流通环节链条。

9.5积极强化市场体系设置。

9.6不断加强价格调控能力。

9.7有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10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十一

人们对环境与林业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入,国家及地方政府等给予林业经济的关注也更多,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促使我国森林资源在面积和蓄积上实现双增长。但由于同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林业自身特点等条件的限制,林业对资金的需求跟实际的资金投入之间始终存在差距,阻碍进一步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此外,我国主要的林业载体是国有企业,其发展势必要走三方并行道路,包括国家、地方和企业,因而适宜基于全社会建立完善的以政府导向为主、银行信贷作补充的投资机制。

(二)拓宽林业资金来源途径。

当前我国林业投资模式的主体是地方财政、国家投资,应积极尝试加强开拓资金来源途径,可通过发行农林债券、林业发展券等手段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尽量改善林业生产环境和条件,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支持。尤其要对投资林业的组织或企业等推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致力于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为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条件。

(三)促进林区个体投资林业。

林业经济增长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林区的居民及投资主体,所以促进林业发展需要居民个体投资的支持。尤其是对从事林地包管及种养殖行为等的个体,地方政府应适当延长相应期限,维护居民投资林业的长期收益,并改进林区金融工作,为个体投资者提供小额贷款,促进个体积极投资林业。

(一)开展技术培训与能力建设。

通过林业技术培训的组织与开展,就能够将林业生态建设引入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之上。基于市场的基本需求,也可以将林区居民的行为、政府行为以及科技行为相互融合,最终实现林业科学顺利的研究,统一技术的生产需求与推广需求。

(二)加强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

针对林业生态事业所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可以通过集中攻关的方式,再配合适地种树与抗旱保活等有效措施,还有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改革措施等,重视攻关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加强引进创新、自主创新,坚持生产与科研的结合,加强成果转化,不断推广、汲取先进的林业成果,扩大技术适用面积和覆盖率。

(三)确保投入林业科技推广经费。

上述两点保障措施无法脱离科技推广经费,因而务必要增加对林业的投资,科学制定适应于林业的、切实可行的科技支撑方案,充分把广大林业科研单位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三、有效途径———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扩大林业优良品种。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里,面对林业产品品种逐年递减的不良趋势,林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的首要内容就是扩大林业优良品种,在追求量变的同时重视质变,不断提高林业产品的品质,扩大林业产品市场中优质产品占据的比重,以优质产品为主实现产业的精深加工。

(二)调整林业产业布局。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各个地区的林业经济增长失衡,无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所以,各地林区应结合当地实情,注重协同发展区域产业,尤其是一些国有林区,应基于森林资源培育基础性林业产业,以带动发展环境产业,同时关注关联产业的制约性。当然,国有林区的非林资源也非常丰富,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解放产业压力、主导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三)推进建设重点工程。

不断推进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重点工程,以不同程度缓解、控制各个地区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的国土荒漠化现象、频繁发生的水旱等自然灾害等,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这对林区生态状况的恢复意义重大。只有地方政府认真落实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才能有效保障林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取得良性循环的发展,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一)加快改革林业产权制度。

政府部门还应该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等原则,将林业使用权和经营权进一步放开,再做好林业所有权的稳定,如此就能够加大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真正地分给林区居民实惠,将其造林与护林的热情激发出来,同时,快速建立健全落实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保障利益、明确划分责任、规范顺畅流转、落实监督服务等内容为主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加强流转管理森林资源,进一步规范具体的流转程序,严防发生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砍滥伐、国有资产流失、改变林地的公益性质等现象,为完善建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提供条件。

(二)改革林业综合行政执法。

国家林业局应严格遵循一个机构执法的原则,把各个林业都归纳到综合行政执法的范围内,统一组件行政执法机构,并统一对林业行使行政处罚权;规范建设林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机构,分离处罚权、监督权,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争取能从程序、实体两个角度着手,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管理、执法、监督等。全国各地在林业执法工作中都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及时研究一些新的办法、举措,并坚持完善改革林业综合执法的具体工作,为林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执法保障。

(三)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

当然,我们在推进林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牢牢把握立法重点,加快在地区建立相应的法规,尽力建立健全林业法律体系,并抓紧落实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于既定的执法责任制要严格履行,有效提高林业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好林业普法工作,大力提升公民,尤其是林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从而促使林业法制环境得到更好的优化;针对林业经济增长中的法制建设问题,全国各地的林业都应加强推进依法治林工作,建立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从而确保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构建一个高效的林业执法监督体系。此外,林业普法教育体系也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便为实现我国林业健康协调发展和林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林业经济增长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及公众一定要尽量杜绝林业投入不足、科技生产力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的继续蔓延和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采取保障措施促进林业经济增长,未来一定能实现科技兴林和依法治林,一定能全面推进林业经济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十二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较低,经济增长仍然靠高投入来维系。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环境等众多条件的约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转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全国其他区域类似,也存在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性障碍。东部地区的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具备自主创新必须的人力资源与物质条件,理应成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力军。然而,体制性突破难度很大,要耗费的时间很长。体制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决定了经济转型的长期性。在艰难而富有挑战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东部地区的低经济增长将使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率先开放的政策,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经济增长的制度性障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东部地区从区域政策上的经济增长获益空间趋窄。相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受我国改革开放梯度战略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在享受区域经济政策上存在时间上的滞后。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政府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这样,区域经济政策性的区域差异将不断消除,东部地区不再具有区域经济政策上的优势。已有的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弱。相反,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的时间较短,改革、开放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为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而配套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处于不断落实之中,这些区域经济政策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由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决定了中西部区域经济政策将不断得到深化和细化,区域经济的深化与细化的持续性将使中西部地区取得较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将具有稳定性。

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化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化率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升到2008年的43.9%。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仍然较低,城市化仍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从城市化水平提升中的获益是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2006年,东部的一些最发达地区城市化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高城市化水平使东部地区从全国城市化提升的进程中获益的空间相当有限。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刚处于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鉴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西部地区的低城市化水平为将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中西部地区将从城市化的提升中获益更多。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正在发生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迹象相当明显。中西部地区将凭借强大的成本比较优势迎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这种成本优势首先体现在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上。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庞大的劳动力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接受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培训,形成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特征相契合的人力资本。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这些人力资本必将大幅回流,就近就业。这将大大降低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西部地区变得更有吸引力。不仅如此,中西部地区历来自然资源丰富,企业入驻中西部后,将缩小企业的原材料等成本。中西部地区将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得益于产业转移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将从区域经济政策中获得后发优势,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政策将使中西部地区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东部地区经济转型的长期性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阻;而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也将使得我国在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有更多的收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得以保持。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十三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维特经济思想形成。

第一节成长环境对维特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家族层面的影响。

二、社会角色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对维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一、李斯特的经济理论概述。

二、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对维特的影响。

第三节维特的经济学观点。

第二章19世纪80年代沙皇政府的政策。

第一节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

一、社会环境、政治进程。

二、经济政策实施机关的变迁。

三、经济政策的社会效果。

第二节维特担任财政大臣前的俄国财政状况。

一、姆·赫·赖滕时期。

二、尼·赫·本格时期。

三、伊·阿·维什涅格拉德茨基时期。

第三章维特的经济政策。

第一节维特的财政政策。

一、维特时代国家的财政状况。

二、维特推行的税收政策。

三、财政支出政策。

第二节国债政策。

一、吸引外资。

二、俄国的债务管理问题。

第三节维特的金融政策。

一、货币改革政策。

二、银行体制与信贷。

第四节商业政策。

一、商业状况。

二、贸易政策的措施-保护关税。

三、贸易政策的评价。

第四章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对俄国工业的影响。

一、国家干预力度加强。

二、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三、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节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状况—1861年改革后的农业经济。

二、服务于工业的农业经济。

第五章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评价。

第一节维特经济思想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维特经济思想的阶级性。

二、维特的经济思想的时代性。

三、维特经济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第二节对维特经济政策的评价。

一、实施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

二、维特经济政策的评价。

第三节研究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十四

改革开放打开了奢侈品消费的大门,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奢侈品消费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如何看待日益增长的奢侈品消费规模,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成为了学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99-20xx年经济增长和奢侈品消费的相关数据,以人均gdp和奢侈品消费总额为序列,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介绍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法概述。介绍了奢侈品的相关概念、奢侈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以及var模型的相关理论。

其次,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奢侈品消费的现状。从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从市场规模、消费者结构、市场供求结构、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心理五方面分析了奢侈品消费的现状。

再次,选取奢侈品消费总额和人均gdp为两个时间序列,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var模型,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是奢侈品消费的原因,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最后,依据经济增长是奢侈品消费的原因这一结论,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从企业、政府、社会、消费者四个层面提出以发展本土奢侈品产业为核心的完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经济增长;奢侈品消费;本土奢侈品产业。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1奢侈品的相关概念。

2.1.1奢侈品的含义。

2.1.2奢侈品的特征。

2.1.3奢侈品的分类。

2.2奢侈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2.2.1基于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和恩格尔定律的分析。

2.2.2基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分析。

2.2.3基于垄断模型的分析。

2.2.4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

2.3var模型的相关理论。

2.3.1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2.3.2协整检验。

2.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3.4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2.3.5方差分解。

2.4本章小结。

3.2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3.2.1奢侈品市场规模分析。

3.2.2奢侈品消费者结构分析。

3.2.3奢侈品市场供求结构分析。

3.2.4奢侈品销售渠道分析。

3.2.5奢侈品消费心理分析。

3.3本章小结。

4.1数据选取。

4.2模型选取。

4.3模型构建。

4.3.1单位根检验。

4.3.2协整检验。

4.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4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4.4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5.1企业层面。

5.1.1培育本土奢侈品产业。

5.1.2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5.1.3借鉴国际知名品牌发展经验。

5.2政府层面。

5.2.1调整进口关税税率。

5.2.2规范奢侈品市场秩序。

5.3社会层面。

5.3.1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5.3.2加强国内外奢侈品文化交流。

5.4消费者层面。

5.4.1建立正确的奢侈品消费观念。

5.4.2合理利用消费信贷。

5.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经济小论文(实用15篇)篇十五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明显不同。

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发达国家纷纷借此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

贸易保护领域不断拓宽,由原来的货物向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延伸。

贸易保护手段更是多样,由原来的关税措施到非关税措施再发展到环保、社会责任措施。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共遭遇2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434亿美元。

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上升了368%和76%。

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对本身力量薄弱的中小外贸企业冲击很大,中小外贸企业立足国际市场更加艰难。

(一)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弱。

由于美、日、欧等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滑坡,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外贸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面临海外货款回收困难[1]。

(二)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频遭贸易壁垒。

广东是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省份。

广东省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3以上,所受到的贸易摩擦却占全国的2/3以上。

据统计,广东省目前至少有八成以上出口企业遭遇过技术性贸易壁垒[2],主要涉及的行业有纺织品、服装、鞋类、陶瓷、家具等中小外贸企业集聚的产业。

(三)国际金融危机使广东中小外贸企业本身存在的各种内在问题更加凸显。

主要表现为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低下、核心竞争力不足等。

再加上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出口退税补贴政策收紧,中小外贸企业各项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高涨以及存在融资困难等问题,为广东中小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外贸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3]。

二、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一)企业服务能力偏低,传统经营模式发展受限。

中小型外贸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单纯依靠外贸经营权,买低卖高赚取差价或是满足于代理进出口收取佣金。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国内原来自营生产但没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逐渐转为自营进出口,生产商和零售商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中小外贸企业受到来自价值链内部上游采购和下游销售环节的利润挤压威胁[4],中间商发展空间受限。

(二)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出口市場过于集中。

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出口商品主要是塑料、纺织品、橡胶及其制品、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化工产品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纺织类商品是最大宗出口商品。

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国家,其次是欧盟和美国,这几个主要出口市场的比重占到出口总额的70%以上[5]。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战略远景规划。

中小外贸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品牌、差异化和创新优势,核心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一旦外需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都将面临生存压力,举步维艰。

加上国内外诸多因素导致外贸交易成本大幅上升,中小外贸企业若依然依靠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竞争模式,已难以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因此,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下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选择。

(一)转变发展理念,培养核心竞争力意识。

广东中小外贸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战略转型,使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培养核心竞争力意识,创新战略经营理念。

企业不但要注重价值实现,更要注重价值提升,注重通过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得产品的定价权与话语权,实现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价值提升。

中小外贸企业只有树立良好的战略意识,实现企业与环境互动,培养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新环境下的发展机遇,获得长远发展,实现更大抱负。

(二)转变发展模式,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

由于资源和竞争力有限,中小外贸企业无法像大企业那样开展规模经营,也不具备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外贸中间商的地位受到影响,但是中小外贸企业自身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是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运营经验及多年积累的贸易信息、商业信誉;二是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信任关系。

流通型外贸企业为生产、加工企业销售产品,二者具有天然的.纽带关系,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市场网络,与客户保持着良好的商业和个人关系,比较了解客户需求,能够把握国际市场新动向;三是拥有熟悉国际业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其他技术人才。

因此,广东中小外贸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专业化经营。

专业化经营要求一方面为目标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以此确立竞争优势。

成功的专业化经营是集中传统中小外贸企业的有限资源,以向顾客提供内涵服务为主体形式,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

应由行业协会牵头,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参与推动整合中小外贸企业进出口服务资源,积极发展出口促进体系和贸易中介,统一服务流程和代理收费等标准,提高出口效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另一方面要求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实施专业化分工,放弃效率较低的经营内容或环节,以此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高层次的差异化服务和规模经济[7]。

(三)强化供应链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制造商到批发商、零售商到顾客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在公司内部和伙伴公司间对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并使之一体化,从而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广东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单纯的贸易代理型为主,仅仅作为客户与供货商之间的交易中介。

这种简单、低层次的中介服务工作缺乏创造性,业务附加值低。

广东中小外贸企业要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就不能仅仅作为中间商,而应该对供应链进行战略规划,成为供应链的参与者与整合者,重新确立在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1]。

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合适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

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并明确自身的核心优势所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具备较强市场调研能力的中小外贸企业,应以研发为核心业务;拥有较强国际商务磋商能力的中小外贸企业,应以销售为核心业务;拥有开拓国内市场和落实货源能力的中小外贸企业,应以采购为核心业务;具有办理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外贸业务操作能力的中小外贸企业,应以物流为核心业务[4]。

企业钻研核心业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供应链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其他业务领域横向拓展,打造核心竞争力。

(四)积极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中小外贸企业由于内部资源有限,宜采取向价值链延伸的方式,一是向上游工厂延伸,充当中小制造企业出口的领导者和信息获取者[9]。

广东中小企业的产业和区域集中度较高,产生了较强的产业集群效应[10],中小外贸企业可以立足于本区域产业集群,与中小制造商结成战略联盟,控制一部分加工企业及原料来源,广泛联系货源。

联合出口管理就是一种可取的经营模式,它是传统外贸经营模式中佣金采购代理模式的一种衍生,是指在一家或多家公司采购并整合货物以满足现有订单或投放到国外市场[11]。

二是向下游销售终端延伸,在国外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加快“走出去”步伐,是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促进广东中小外贸企业转型的有效途径。

外贸企业主要有两种形式来延伸价值链:一是设立境外子公司;二是委托当地企业作为总代理,直接跟零售商交易,减少中间环节,可以提高利润[1]。

目前广东中小外贸出口型企业大多只关心出口额的增长和出口效益的提高,而不关心最终用户的需求,缺乏高效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全球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能力严重不足[8]。

相关范文推荐

    敬老活动策划方案(专业14篇)

    策划方案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它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家可以从这些策划方案中学习到一些好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借鉴到自己的项目中。尊老爱幼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教案(模板18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

    客户经理经验总结(通用14篇)

    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进而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如果你正在写总结,不妨阅读下面的一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思路。

    初一地理组教学工作总结大全(20篇)

    在教学工作总结中,需要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范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和启示。因为第一年工作对教材和教法的认

    团委组织部部长的竞聘演讲稿大全(16篇)

    在竞聘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以获得更好的机会。以下是一些优秀竞聘者的个人简历和自荐信,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些启发作用。大家好!我很荣幸能担任这

    今天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和经验的记录和整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写作要求

    超市客服述职报告(优秀20篇)

    在撰写述职报告时,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陈述。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对我们写好述职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酒的危害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读书沙龙活动心得体会(模板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过去,为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心得体会让我明白了成功的背后是汗水和努力,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不断成长。我会时刻保持对自己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心得体会(实用17篇)

    编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下面是一些写作心得和技巧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雏鹰要经历一次次试飞才能翱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