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灵魂曲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交流的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希望以下的优秀作文范文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的思考,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所借鉴。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一

今天晚上,奶奶拔了一棵卷心菜。奶奶在拨叶子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很大的虫子,就抓出来给我看。我觉得它真的很大,再看看奶奶已经拨下来的叶子,都是一个个的小洞洞。

我又看看奶奶手中的,居然已经被虫子吃了很多了――成了一个大洞。我心里想:这条虫子真挑食,外面的叶子不吃,专门吃里面的嫩叶子,真是的。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二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收玉米”,这一有趣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理解题题意的基础上,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

我先通过收玉米这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分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在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求结果;有的学生用竖式计算;有的学生用数的组成,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答,我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掌握多种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学一学、想一想,在实践反思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通过本单元四节课的口算练习,学生都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答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退位的加减法。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三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我和妹妹一边念着儿歌,一边高兴地向田野里奔跑。

我们家的玉米地里,一行又一行的玉米比大人还高。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迎接我们,一阵秋风吹过,玉米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欢迎您!”

大人们忙着掰玉米了。我也想试一下,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玉米使劲往下拽。没想到,不但玉米没拽下来,还把玉米秆扯断了。唉,真没用!

接着,我和妹妹便开始捡玉米棒子。玉米棒子奇形怪状的:有的像老爷爷咧开嘴笑,有的像刚出生的娃娃,全身光光的,见不到一个玉米粒。

我拿着一个光秃秃的玉米棒问爸爸:“这些玉米还没长大,为什么现在就把它们掰下来呢?”

爸爸说:“它们是玉米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娃娃,营养不够,是长不大的!”

我听了恍然大悟:“噢,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逼’我喝牛奶了,原来是害怕我也长不大呀!”大家听了都笑了!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四

本节课是教学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让学生懂得解决此类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小熊的年龄比小兔的年龄小、小汽车的价钱比小飞机的价钱贵、苹果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多等等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多哪个少。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10以内的图形比较,让学生通过摆图形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关键和方法,突破的教学的难点。最后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为练习让学生去解决。

同学年的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去通过读一读和想一想理解小红收集的饮料瓶子的个数比小林的多3个的意思,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动手摆小棒直观的感知数量,理解含义。在学生计算解决问题之后,反复地用多种提问的方式解决了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的难点。然后第二个例题进行了放手,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利用提问的方式落实了重点。最后进行了多道练习题的训练,在每道练习题中反复的让学生巩固和熟练应用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我的教学课堂和李老师的教学课堂对比,总结了如下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设计中处理的还不是很完善,缺少更细致的思考和设计。

在对比中,我的教学设计虽然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教学重点。虽然学生能清晰的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花费的课前铺垫很多,因此在教学中,我在给孩子搭建跨越难点的桥梁过于细致,反而就使我的课堂容量就很小。这是我本次设计中的不足之一。

2、在教学环节中我过于牵制学生思维,放手不够。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一直是我薄弱的地方。在对比中,我发现我在整个课堂中时刻的带领着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没有充分的相信学生,让他们去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而且在解决问题中,解决的方式步骤过于惯性化,始终没有变化。应该在处理中,多学习李老师的问的技巧和方式。

总之,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五

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了许多梦幻般五彩缤纷的记忆:那清澈见底、白如玉带的白河,那灿若繁星、许多叫不出名的美丽的花朵,那望去像铺撒着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都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令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玉米。玉米不喜欢单个儿独处,总是成片成片地生长,它们团结成一个绿的集体,哪怕连狂风也不能把它们刮倒。

你看,那高高的玉米秆碧生生、绿油油的,迎着夏日的阳光茁壮成长。玉米的生长期是一百天,到秋天就能收成,是大众喜爱的食品。瞧,被叶包裹着的如金豆般的玉米籽吃起来香美可口,是故乡最好吃的玉米。

玉米的秆很长,有的比大人还高。玉米的叶子又细又长,玉米的根像鹰爪般紧紧地抓着土地。黄澄澄的玉米棒外面包裹着几层绿皮,上面长着黄色的“头发”,像一个胖胖的小娃娃。

爷爷说:别看玉米朴实无华,但它全身都是宝。

全身是宝的玉米叶子可以做成纸,还可以包出又香又美味的粽子,也可以卷起来当成哨子,吹出悠扬动听的乐曲。有的玉米上面还没有结籽,妈妈说那叫“哑巴”,“哑巴”的秆可以当甘蔗吃,秆上的汁特别甜,吃了能清热去火。

故乡的玉米是这样令人喜爱,令人难以忘怀,一想起那美如画的故乡,就会想起故乡的玉米。

我爱故乡,也爱故乡的玉米。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六

这一年,小白兔种了好多好多的玉米。她天天去给玉米们浇水、除草,可忙了。

玉米长出了幼苗,可是,蝼蛄天天夜里爬出来偷吃玉米的嫩茎。眼看不少玉米的幼苗枯死了,小白兔焦急万分。

癞蛤蟆知道了,自告奋勇的对小白兔说:“不用急,我来帮你消灭这帮坏蛋!”

小白兔见蛤蟆长得非常丑,她挥挥手,说:“请离开这儿,我不需要你的帮忙。”

过了几天,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土壤板结了。小白兔挥着锄头,用力松土,累得满头大汗。

小蚯蚓知道了,钻出泥土,对小白兔说:“别着急,我来帮你松土吧!”

“你帮我松土?”小白兔看了小蚯蚓一眼,瞧不起的说:“你还是钻到土里去玩吧!”

小白兔种的玉米,一天一天在发枯、变黄。蛤蟆和蚯蚓,决定暗中帮忙。蛤蟆趁小白兔不在,将田里的蝼蛄一只一只吃掉。蚯蚓不分白天黑夜,在土里钻来钻去,松翻土地,还顺便给玉米试了一次肥呢!

巡夜的猫头鹰,看见蛤蟆和蚯蚓这么辛苦,连声夸奖,说它们是助人为乐的好模范。

秋天,小白兔种的玉米丰收啦。她非常高兴,独个坐在院子里啃玉米。猫头鹰飞来了,他说:“你知道你的玉米为什么会丰收呢?”

小白兔自豪的说:“全靠我辛勤劳动得来的呀!”

猫头鹰摇摇头说:“要是没有癞蛤蟆、小蚯蚓的帮忙,你的玉米,说什么也不会丰收呀!”

猫头鹰把癞蛤蟆帮她捉蝼蛄、小蚯蚓帮她松土施肥的事情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惭愧的低下了头。

猫头鹰说:“请记住,别随便小看别人,不要拒绝人家的善意帮忙,要不然,你会失去好多朋友,会碰到好多克服不了的困难。”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生4:有2只松鼠。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

(二)讨论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

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

(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

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

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

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

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

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

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

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

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

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

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第1题(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生:19-9=10(颗)。

2.第2题(出示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生:25-2=23(米)。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积极举例:

(1)34+5=39,5+34=39;。

(2)21+7=28,7+21=28;。

(3)83+4=87,4+83=87;。

(4)52+7=59,7+52=59;……。

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

生1:47+68=,68+47=。

生2:395+126=,126+395=。

生3:1000+800=,800+1000=。……。

(四)课堂总结。

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

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

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

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八

今天上完课,我和爸爸去吃大大冰激凌,我和爸爸一人点了一个大大冰激凌。

爸爸很快就吃完了,我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吃的那么快?”爸爸说:“因为我嘴大。”不一会儿,我也把大大冰激凌吃完了,最后我们回家了。今天我真快乐呀。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九

下午,我去了口腔医院看牙齿。开始我很害怕疼就哭了,后来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那个药是红色的和蓝色的,一点都不疼,我就不哭了。叔叔说,以后要保护好牙齿。

做完了,叔叔给我了礼物,一个是小粘贴,一个是2分钟的沙漏,可以帮助我刷牙的时候刷够时间。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板书:25+4=25-4=。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4=26+3=54+4=。

48–5=87–7=66–5=。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9=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23(米)。

4.独立完成第3、5题。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一

暑假,我和姑姑回老家,看奶奶。

一路上,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田,满眼是绿色。每一棵都笔直笔直的,结着大大的玉米棒,就像草原_草原的卫兵,神气十足的举着两三个手榴弹。

这一天的下午,我和表哥跟着叔叔一起去了玉米地。刚到玉米地,就感到有一阵阵凉风袭来。一看,原来,玉米把太阳遮住了。我们一起走进“林子”里,耳边不时的传来知了的歌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和风吹着玉米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我们就像进了迷宫,走来走去,一会儿又回到了原处。

不一会儿,一大袋子玉米出现在眼前。叔叔夸我们真能干。看着满满一袋玉米,我们都不觉的累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丰收的喜悦。

我好想再来一次这里掰玉米啊!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二

大前天是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外婆家的第三天。之前妈妈一直不带我们去地里,好在,今天终于有机会了。

到了目的地,我们开始收玉米。

“每人两列,开始!”听到妈妈的“号令”,我便以最快的速度干起来。我先用手剥开玉米的叶子,然后把叶子拢到一起,最后从叶子和玉米连接的部位用力一掰,玉米便被我掰了下来,“狠狠”地扔到了玉米堆里。而三姨姨收得太快了,我怎么也追不上她,所以,三姨姨得了第一名。当然三姨姨也帮我收了很多。等我收完了,我也帮妈妈收了点儿,等妈妈收完了,大家也都收完了。

接着收第二波。

这次还是每人两列。收着收着,太阳公公升得越来越高了,我热得厉害,就跟妈妈说:“妈妈,以后,咱们要不――早上七点到八点收玉米,或者下午四点到六点收玉米,这样就不怎么热了。”

“好主意,我也好热呀!”二舅见我越来越慢了,就笑着对妈妈说,“姐,杨雅丽的三分钟热度用光了,呵呵……”我听了火冒三丈:“谁只有三分钟热度啦?我有三百分钟热度!”然后,我又精神抖擞地干起来,可是,只收了一会儿,我就又累趴下了。好累呀!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在十点的时候收玉米了。

也许,这些天还有很多的小朋友们也在帮大人们收玉米,那么,我有一句话想对大家说――咱们现在先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一定要研究一台玉米收割机,人工收玉米实在是太累了!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三

朋友说馋街头叫卖的玉米很久了,要我过一会儿陪她去买。我答应着,才想起如今已十月了,正到了丰收的月份。

想着想着嘴里倒生出几分甜腻来。

小时候帮奶奶剥玉米,那玉米真是好大一个,一只手都握不过来,奶奶笑我手本就很小了,让这玉米一衬,像个娃娃手。

秋风不似夏风般燥热,更不像冬风般刺骨,洒在身上,清凉舒爽,惬意地很。那玉米褪去青衣,在阳光的照射下粒粒闪着金光,像个大金豆,一颗颗挤在一起,谁也不让谁,感觉轻轻一戳,它就要爆出乳白的浆汁来。

我好像明白了,古代诗人为何都喜爱雨后景象了。秋雨不猛不烈,它细而柔,落在身上,如同羽毛般轻拂而过,让雨抚摸过的玉米更显丰满,像个好胜的孩子,极力向人们展示他有力的肌肉。这么一想,倒有了几分可爱。

煮过的玉米好像更大了,冒着热气,很是烫手。那黄中带白的玉米粒诱着人,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大口。甜而不腻,糯香而不绵口,让人沉醉在口中的甜美。胃中暖意满满。这可能便是孩子们馋地紧的原因吧!

“卖玉米嘞!新鲜出锅的玉米,又大又甜的玉米!”叫卖声响起,我回过神来,脑海中闪过一幅幅画面:劳作的身影,奶奶的笑容,冒着热气的玉米,这一幅幅画面拼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晚景图。

朋友拉着我跑出去,轻柔的秋风拂过脸庞,亲切的叫卖声传入耳朵,熟悉的香甜味扑鼻而来,思乡的感觉涌上心头。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四

秋天,对我来说,最有趣能让我快乐的活动,就是到乡下收玉米了。

十一那天,我正在姥姥家喂羊。突然,我听到一阵阵吵闹声,我顺着声音走了过去,看见二舅手握方向盘正在倒车,想办法把车开出小院呢。而妈妈,爸爸,还有大姨夫和其他人正在那换长长的厚厚的衣服。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穿这么长的衣服呢?”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样到田里收玉米才不容易划了口子。”我连忙说:“你们到田里收玉米也带上我吧?”大姨夫和其他家人都不同意,我摇着妈妈的手用恳求地眼神对她说:“妈妈我想去嘛!”妈妈看我这个样子,无可奈何的答应了。

这时二舅把拖拉机开出了小院,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坐了上去,我和妈妈坐在前排,手握栏杆。我们颠簸着不一会就到了田里。我看到了灿烂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我让妈妈把我抱下了车。那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而且颗粒饱满,一个个就像一个胖娃娃。姥爷正在满头大汗的割玉米,喜气洋洋地对着我们说:"今年玉米收成特别好!”

我们开始捡玉米了,我用双手捡了四个玉米向车里扔去,因为玉米太沉,有三个掉在了地上,只有一个扔进了车里。我很不服气,心想:“扔个玉米也这么难啊?”这次,我只捡了三个玉米用力向车里扔去,三个都扔了进去,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就这样,我一个一个扔着,不管扔没扔进去,我都不气馁。我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让我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伯伯的辛苦。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粮食!太阳下山了,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所有的玉米都收完了。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五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六

我在花盆里种下了八棵蒜瓣。,有七颗埋在了土底下,还有一颗露出了小脑袋,我把这些小蒜瓣中下土就像是小饺子要下锅似的,他们好像在说主人,主人我们要下锅洗个澡。

小蒜苗还没有发芽。我把他们端到外面让他们透透气。

今天我来看我的蒜苗已经有三颗发芽了,不过露出头的那颗还没发芽,发牙的其中有一科已经有三四厘米了。最低的那棵也有两厘米啦!蒜苗的头上是淡紫色的,中间小段是嫩绿色的,最下面是深绿色的。小蒜苗细细的,尖尖的,像一根根针,不过摸起来并不扎手。

八颗蒜苗已经都发芽了,有的都8cm了。有的才刚发芽,最高的那颗中间从嫩绿变成碧绿头上的淡紫色越来越浅。

我的小蒜苗们排着整齐的队,就像一个个小士兵,我要为这些正在努力长高的小蒜苗加油,真希望他们能快点儿长大啊!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七

“下地掰玉米!”叔叔说,“你要不要去呀?”

“好!”

说干就干。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和叔叔一道到玉米地里去掰玉米。

来到玉米地,我看见一株株玉米整齐地排列着,好象卫士保卫着田野。看样子,玉米棒肯定遇上好事,你看,它们都笑破了肚皮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玉米粒。

叔叔左手抓住玉米棒使劲一压,“啪”的一声,一个胖胖的玉米就从杆子上被掰下来了。叔叔随手将它仍进背篓里,接着只听“啪——”“啪——”,那玉米棒就陆续被叔叔仍进了背篓里。

我看得手心发痒,就学着叔叔的样子掰,可我就没那么好的运气,没掰下来,我使劲拧也没用,只好用嘴啃的,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一个玉米棒啃下来。

“你这样啃,不把牙齿啃坏才怪呢?”叔叔看了,笑了,亲切地说,“掰玉米棒是有窍门的。一要抓紧:左手紧紧抓住玉米杆子和玉米棒的连接处;二要快:右手抓住玉米,用力要猛,动作要迅速,这样才能将玉米掰下来。”

我用叔叔的方法试了一下,玉米被我掰下来了。我情不自禁地高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啪!——”“啪!——”我又掰下了一个个玉米棒,叔叔笑咪咪地夸我心灵手巧,将来一定有出息。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八

碎玉米是我们在四寨体验农场生活的活动之一。下午三点左右,大家带着自己亲手挖的红薯来到一片玉米地。

玉米很高,头上有芦苇花一样的东西。老师告诉我们是玉米的雄花。玉米长在齐腰高的地方,让我们手痒。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田野。史密斯校长拦住我们说:“孩子,玉米要断黑胡子,不能断白胡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调皮的陈鸿儒忙不迭地说:“一定是黑胡子的玉米长嫩了,白胡子又老又难吃!”

“错了错了,白胡子玉米还没熟!”校长摸了摸陈鸿儒的头。

“这玉米咋不同于我们人类呢!哈——”陈洪儒用小沈阳的样子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出了场。轮到我留白胡子的时候,我向前走了一步,停在一个黑胡子的玉米前面。我先把玉米棒子包着的叶子弄碎了,比水竹宽多了。然后我握紧玉米棒子,使劲往下拉。咔嚓一声,玉米棒子乖乖投降了。我像拿着什么贵重的东西一样离开了田头,仔细地研究着。突然,我发现玉米芯的根部流出了汁液。我舔了。嘿,真的很甜!蔡老师见我馋,道:“好甜。我们小时候都是把玉米秸秆当甘蔗吃!”我暗暗想,我也要吃“玉米甘蔗”。

晚自习结束后,蔡老师突然对我们说:“吃夜宵吧!”说着,奶奶在食堂端进来一大锅玉米,一股浓浓的玉米味扑面而来。我拿了一个大的,剥开壳,金黄色的玉米就露出来了。我咬了下去。啊,真的是一个甜香的人间极品!又是“咔嚓”一声,我的渴望永远定格在蔡小姐的镜头里。

(小学四年级,)。

秋天来了,这是农民最快乐的季节,因为他们已经收获并收获了劳动的果实。

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去奶奶家帮她收玉米。一路上都很开心。我哼着小曲儿,想象着玉米丰收。一想到整个玉米地都是金黄色的大玉米,我的心就已经飞到玉米地了。

然而一到玉米田,我就真的很想回家。——太阳火辣辣的照在我脸上,粘着玉米秆的人很难受。到处都是苍蝇和飞蛾,还有可怕的蜘蛛和毛虫。太可怕了!

大叔说:“你是最外面的,外面不绑。”我不得不学着像个成年人一样,撕开包在玉米穗里的皮,把它们掰下来。

啊,突然,一只可怕的绿色小虫子从玉米穗里出来,它的肉在喃喃自语,爬上了我的手。我感到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每一次休息,我的手都在颤抖,我的心会跳出来。我连续破了十几次,但再也不敢破了。爷爷让我回外地。

路边的野花真的很美,红、黄、紫、白…。

爷爷,爸爸,他们已经分手很久了。我虽然不怕,但还是不敢下地。

我觉得:农民断玉米真的很难。要是我能发明一种机器来碎玉米就好了!

(六年级,400字)。

今天做完作业没事干,爷爷说我们一起去掰玉米,我就和爷爷妈妈一起去快乐农场掰玉米。一路上,鸟儿欢呼雀跃,仿佛在为我欢呼。

走进“快乐农场”,看见玉米秆像哨兵一样站在地上,背上背着“手榴弹”,守护着爷爷的“快乐农场”。

《快乐农场》中绿色的玉米叶子随风起舞,像仙女的绿色丝带。有的玉米像婴儿一样裹在绿色的衣服里;一些玉米被他们笑破了肚皮,露出晶莹剔透的玉米粒;还有玉米,像个小姑娘,羞涩地躲在叶子哥身后。

爷爷说要挑有胡子的玉米,胡子越黑越好,因为胡子越黑的玉米越老,可以吃。

我径直走向一个留着深色胡子的角落。我一伸手去摘,就看到一只虫子躺在玉米上休息。我吓了一跳,大叫:“救命!”说完,以比百米冲刺更快的速度跑到安全的地方。这时,我看见爷爷和妈妈哼着小调,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迈着轻快的步伐摘着玉米。我终于鼓足勇气又去找玉米,只听到一声噼啪,玉米被我掰断了。“是啊,我打虫子了!”我对着蓝天大喊。

俗话说: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如果是这样,工作很辛苦,收获却很甜,让我想到了学习。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就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

(小学四年级,)。

实用掰玉米一年级(汇总19篇)篇十九

周六起床,爸爸神秘的对我说:“快点收拾,今天带你去个特别的地方”。我想,肯定不是去爬山就是去游泳,于是我问爸爸:“去哪儿玩啊?”可爸爸却卖起了关子。

在车上,往车窗外看,咦?这不就是去奶奶家嘛,我恍然大悟,想起前段时间爸爸对我的许诺。

到了奶奶家,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屋里:“奶奶,是不是玉米已经熟了,我们去收玉米吧,我等不及了!”奶奶一边笑着拿了两个篮子和几个袋子一边说:“收玉米可不是好玩的,你可要小心啊。”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我心里想:收玉米有什么难的,奶奶太小看我了。

我们到了玉米地,一株株玉米像一排排士兵,它们一个个纹丝不动,玉米叶就是它们的铠甲,玉米就是它们的武器。一阵风吹过,它们就探头张望,随风摆动。正当我欣赏玉米的时候,爸爸喊我:“快点收玉米吧!”我跑过去问爸爸:“怎么收玉米呀?”爸爸教给我,我很快就学会了,先把玉米和玉米秆的“关节”找准,再用力一掰,玉米就下来了,放在篮子里,篮子里满了就倒进袋子。我干了一会儿,就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疼,胳膊上划了一道道血口子,被汗水一浸钻心的疼。没想到收玉米还这么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终于明白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了。

回到奶奶家,我累得筋疲力尽,但却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是收玉米就这么辛苦,整个玉米的生长过程,需要人们付出多大的努力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感谢爸爸带给我这次独特的乡村体验!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学校节约用电倡议书(案例21篇)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一个让我们塑造品格和培养能力的地方。这里有一些学校学习总结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专业挖机股东协议合同(通用15篇)

    合同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预防纠纷的发生,确保合同履行的顺利进行。在制定合同协议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以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优秀元旦趣事的初中快乐的元旦(案例17篇)

    优秀作文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对思想的再次深化和升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我们迎来了在学校的第一次元旦通

    实用学习自勉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

    专业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汇总20篇)

    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过程更有条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阅读以下教学计划范文,可以提高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能力。高一政治是高中政治的基础,相关的教学

    最优化妆品服务的心得(汇总19篇)

    服务月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旨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以下是一些成功举办的服务月活动的图片和文字报道,让我们一同领略其魅力。1、专业专助,全新服务。2、你只管开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计划(通用13篇)

    在教研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请大家花一些时间阅读下面的这些教研成果,相信会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热门残疾人申请承诺书范文(19篇)

    在写作过程中,范文范本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总结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灵感。尊敬的各级领导:女xx岁农民家住

    最热幼儿园课程思政心得(通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一种自我评价和激励,也是对他人分享经验和启示的一种方式。在以下的范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实用劳动小明星自我介绍(模板16篇)

    无论是在求职面试还是社交场合,自我介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让他人更好地了解我们。如果你想了解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例句,可以查看以下范文来获取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