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曼珠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

教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以下是经过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一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观察、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松树、桃心、葫芦。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三)、小结知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三、拓展练习、运用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

(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5、欣赏教材p31页的“生活中的数学”——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感受生活的中对称图形的美。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五、板书设计、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二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的读写法,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各数。

8201003511612034。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六百一十四二千零七十四百八十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读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的小数:

0.58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提问:谁能读出黑板上的小数?”

学生读出前两个小数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小数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后面一个小数的数值比较多,它们的读法也是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就读点,小数部分通常就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2、教学小数的写法。

师:写小数过去我们学过一些.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写一写。教师报出教科书第36页例4和“做一做”第2题中的小数,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完后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讲解。

小结: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巩固提高。

1、读出下面各数。

(1)小强身高1.38米。

(2)这串香蕉重0.89千克。

(3)大象重3.6吨;。

2、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点三六。

零点一五。

零点零七。

3、完成p37第10。

四、课堂小结:在读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0.58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三

重点分析。

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不仅要求会动手,而且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关键点。思维过程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剪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理解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辨析错例,理解剪失败的原因。

2、直观演示对折和画的过程。

3、通过讨论、探究得出对折次数和得到小人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交流,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过哪些知识?(轴对称,平移,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让我们动手来剪一剪。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这样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吗?

先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试试(出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一)、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

1、独立操作:?你知道一个小人怎样剪吗?(课前布置过剪一个小人的实践活动,课件展示操作方法)。

请同学们试试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怎么做。

2、交流正例?(成功的作品)。

说一说你的方法。一张纸对折一次可以剪出一个小人,对折两次后再剪就能得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3、交流错例1(两个分开的小人)?你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吗?

要保证小人是手拉手的必须要把手画到边(师用笔画),剪的时候也要一直剪到边。

4、交流错例2(有两个半个小人)。

(展示两个半个人小人)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引导学生总结:小人的身体必须画在纸的连接处,也就是靠近折痕的一侧。

讨论、探究:

首先需要对折几次?(师生对话交流:对折1次,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2份,每份有半个小人,就得到1个小人;对折2次,2层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几份,就得到几个小人;对折3次,纸就变成几层?想不出来,那就拿出一张纸对折3次,再打开看看,纸被分成了几份?)。

看来,要得到4个小人,对折3次就可以了;至于对折4次能得到几个小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折折看。对折完了,接下来的步骤老师不再说了,大家有信心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吗?那就按照步骤开始吧!看谁剪得又快又好。(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其实,折纸的方法可不止连续对折这一种哦,大家请看(课件播放折纸方法的视频),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折折看。

小组交流汇报,课件展示结论。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能剪四个这样的小人了,大胆地说说你还能剪什么?

2.出示教材36页练习七第12题,观察思考:怎样折、画、剪?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怎样折、怎样画才能剪出来??(学生说一说,再课件出示提示)。

动手剪一剪,播放视频参照。(也可课后完成)。

小结。

回顾我们剪小人的过程,它用到了这一单元的哪些知识?(轴对称)。

一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三个小人也是轴对称图形,四个小人还是轴对称图形),正是这一次次的对称我们才得到了四一样的小人。既然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样的,我就可以由一个小人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大家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种现象?(平移)。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做个有心人,你一定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问题呢!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8~1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建筑物结构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出示课件中建筑物的轮廓)。

师:不只是建筑物的形状,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就来更加深入的研究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

(贴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并贴出画有长方体平面图的卡纸)。

(过渡语)师:我知道同学们也带来了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拿出来给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摸,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师:接下来跟着老师来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种感觉吗?没错像这样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长方体的面。(板书:面)。

2.师:那除了面,我们还能摸到长方体的其他组成部分吗?

(预设1)生:我还摸到了长方体的棱。

师:那请问长方体的棱在哪里呢?(请生上台指出长方体的棱)。

(预设2)生回答不出来。

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接着让生在自己的长方体物品里找出长方体的棱指出来给同桌看看。

3.指导学生观察顶点。

师:同学们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板书: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4.师小结: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巩固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具体位置。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生朗读活动要求。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和面的数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对(没有公共边的面)及相邻的面(有一条公共边的面)。

(2)若学生(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板书: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出示课件,并让生把长方体的定义齐读一遍)。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请个别生读活动要求。

小组讨论2-3分钟,请生回答。

(预设)生:我要用细木条来当长方体的棱,橡皮泥用来黏住细木条,同时橡皮泥充当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师:我也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材料开始制作吧。

注意:请每组拿出一本书垫在下面再制作长方体框架。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制作)。

(2)师:仔细观察长方体框架,你发现长方体用了几根细木条?

生:12根细木条。

师:这些细木条其实就是长方体的12条棱,如果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生1:分为三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预设)生2:我想分为四组,每一组里有一长,一宽,一高。

2.认识长、宽、高。

(1)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生: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2)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

3.课堂小结: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生:我还知道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练习巩固。

1.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状不相同。()。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2.想一想,做一做。

书本第21面练习五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五

1.10个0.1是(),100个0.01是().

2.0.23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数由8个一,4个十分之一,6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4.0.089扩大()倍是8.9;0.73缩小10倍是().

5.9.38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6.把2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7.把369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亿.

8.不改变数的大小,把105.30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二、判断1.小数部分的位是十分位.()。

2.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9.()。

3.8.5和8.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5.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6.整数比小数大.()。

三、直接写得数(6分)。

0.55×10=0.375÷10=4.05×100=。

10.04×1000=0.03×10=2.01×1000=。

7×59÷100=0.7÷1000=7.8×100=。

4.5÷100=0.516×100=7.05×100=。

四、读出下面各小数。

(1)0.8(2)10.4。

(3)24.05(4)0.04。

五、写出下面各数。

(1)十五点零八(2)二百点九三(3)零点零七五。

六、改变计数单位写数(26分)。

(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6分)。

0.800=()20=()8.530=()。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2075千克=()吨()千克。

2米9分米=()米。

0.85米=()分米=()厘米=)分米()厘米。

4米2厘米3毫米=()厘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8分)。

684900=()万720300900=()亿。

67万=()亿10万=()亿。

七、化简下面的小数(12分)。

(1)8.9060=(2)203.4600=(3)0.0074000=。

(4)0.807060=。

(5)6.060600=(6)9.400000=。

八、比较小数的大小(12分)。

(1)0.87○0.870(2)8.09○8.9(3)7.65○6.75。

(4)2.99○3(5)7.009○7.09(6)8.5○8.487。

九、应用题(12分,每题3分)。

1.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4.甲数是3.8,乙数是38,在它们的末尾都添上两个零,这时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六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七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剪一剪、移一移、看一看等过程,增强观察力、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一、新课导入。

问题: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课件播放动画,由此引出对图形的运动的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师: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也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运动动画作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这些剪纸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

课件出示图片: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剪纸,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教师出示图片: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生:蝴蝶、脸谱这两张图片都是对称的。

师:大家都认为是对称的图片,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吗?

师:同学们可以拿出手中的这些图片折一折,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小组内交流)。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谁能说说?

生: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后,两边是完全重合的。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就是对称现象。

2、在实际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找出对称轴。

出示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对生活中对称现象的交流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都有对称。

三、巩固练习。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第一、三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找出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下面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

3、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答案:0,3,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动脑筋想一想这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有几种画法。

答案: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找一找。通过亲自的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观察,发现物体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松树、桃心、葫芦。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三)小结知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

(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5、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九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

(2)风车。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想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1、认识旋转的含义。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3)完成做一做。

2、认识旋转的特征。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1)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2)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辨认出轴对称图形。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情分析:轴对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好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电脑课件、剪刀、彩纸。

一、激法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现在它们就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那就快点儿拿出来看看吧。(学生分别拿出图片)。

谁能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图片?(学生汇报)。

二、讲授新课。

1、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观察图片?(电脑课件,大屏幕出示)。

找生读问题:思一思,想一想:

1、你手中的图片有什么特征?

2、你用什么方法验证?

3、验证后你发现了什么?

温馨提示: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根据问题来说一说?(听汇报,同时板书:特征、两边形状完全相同、方法、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师:像你手中的这些图片那样,沿图片中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黑板上贴“对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对称现象。

2、欣赏剪纸,体会对称图形的美。

师: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在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对称现象吗?谁来说一说。

师:的确,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很多,我国的剪纸艺术中有很多作品就是对称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

3、动手操作,感受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也制作了一个剪纸作品(展示小衣服)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对称的吗?你能把它剪出来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只有全组的同学都剪完,才能获胜,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剪,教师巡视。

师:请获胜组的学生说一说剪衣服的方法及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演示的同时教师板书:剪、纸对折、画一半图形、不能剪断。)。

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剪出其它图案吗?同学们试试吧。

教师边巡视边收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轴”、“图形”。

(大屏幕出示课件)小组讨论:谁来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图形中间有一条折痕,折痕两边形状完全相同。(大屏幕同时出示课件)。

4、认识对称轴。

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画对称轴的。

谁能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画的?

(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画对称轴、中间、穿过、虚线。)。

现在请剪纸作品在黑板上的同学来画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了,现在就用你的火眼金睛来判断一下,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吧。(大屏幕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数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哪些数字是轴对称的?(大屏幕出示课件)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2题。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3、(大屏幕出示课件)刚才同学们做了剪纸,老师这也有一些作品,这些作品都出自于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但剪下来的图案和剪下来的纸边并不对应,你能猜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吗?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3题。看大屏幕集体订正。

用你手中的纸来折一折、画一画吧。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发现将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吧。(大屏幕出示课件)。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一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轴对称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出示笑脸和花瓶的一半,请同学们猜一猜(真聪明,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呢)。

2、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蜻蜓和蝴蝶图片。

师:小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说。

师:你们说的真好,它们左右都是一样的`。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特征的东西吗?

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好孩子,老师要给你们点个赞。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记住喽,像这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在数学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对称。(板书:对称)。

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有争议的图,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折一折)。

师:老师把它变出来,请大家折一折,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

1、折一折。

师:我们就用折一折的方法看看它们是不是对称的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折一折,以小组为单位。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对折后的两边,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板书:两边完全重合)。

2、剪一剪。

再出示花瓶。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这样的图形吗?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请大家先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师师范剪,介绍方法--(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你喜欢图形的一半,沿着虚线剪下来)。用老师的方法,还能剪出很多图案,比如刚刚我们见过的小衣服,试试看,相信你们一定会做的很棒!

生剪出不同的图案。

展示。

师小结:对折后再剪出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手中的图形,谁能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说出: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板书)。

师:再次轻轻打开手中的图形,你看见了什么?

生答中间有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小结:画在中间、画直、画虚线。

三、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师:同学们画的很用心,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一个任务,有信心完成吗?我们一起去轴对称图形博物馆看看吧。

1、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1)简单的图形,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数字。

(3)小组合作说说字母和汉字。

(4)平面图形。

四、总结收获。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吗?

老师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课!

五、图片欣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图片。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对称轴。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二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三

1、了解、认识、感知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

2、通过探索掌握平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讨论、探究、归纳的过程,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直观感受平移这种现象,理解平移是在做直线运动。

掌握平移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引导探究法、观察操作法。

多媒体课件、推拉式的黑板。

课件出示在商场和游乐园的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三幅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图片的三个物体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出示情境图给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这三个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大小、形状、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做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吗?(学生根据刚才的`所学思考发言)。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举例:拉抽屉、坐公园里的滑滑梯、电动伸缩门、电动推拉门等等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属于平移。

大家真的很善于观察,知道的课外知识真多。老师相信大家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那么,本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形象,举例说明。

平移。

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轴对称。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1、出示例1。

(1)这幅图对称吗?

(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4)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5)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6)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五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观察、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松树、桃心、葫芦。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使学生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备注。

一、创设情境。

1、师用图片在画有方格的磁性黑板上演示:一个小船从左移到右。

师:小船做的是什么运动?(板书:平移)。

仔细观察。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它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操作。然后同桌学生一个提要求,一个操作。

2、小结: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虚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实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二、探究与操作。

师:你是怎样平移的?

2、指导学生画出平移图。

小组内学生进行操作。然后用图表示出平移的过程,再相互说一说,是怎样平移的。学生进行大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与汇报及时板书)。

3、组织交流不同的移法: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这个位置?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4、师:我们研究过平行线,谁会画平行线?

出示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

师:利用直尺和三角尺就能很快画出平行线,谁会?

5、教师指导:让三角尺沿直尺平移,平移前沿三角尺一边画一条直线,平移后再画一条直线。

三、巩固发展:

1.组织学生完成p88练习二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观察后,完成书上填空。同桌学生相互数平移的格数。

2.组织交流反馈方法。组织学生完成p88练习二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图后,组织展示交流反馈方法。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研究,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把学到的知识向你的同桌展示吗?

五、布置作业。

1.p88练习二十一第4~6题。

2.配套练习册相应练习。

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虚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实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教学反思要教给学生平移的方法,认清一个点为参照物,平移的时候一定要弄清从什么方向平移,以及平移的格子也要数清楚,有的学生还搞不清。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七

数学的教学就是这样,时而生动有趣、时而枯燥乏味,每天都在接触新鲜事物,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这一周已经进入到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的学习了,在讲完轴对称图形以后,学生的练习情况和上课的反应都值得我深深回忆并思考我的课堂。

如何让数学课堂摆脱枯燥乏味转向生动有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个老师思考并研究的问题,课堂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接受量。在讲认识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时候,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多种剪纸和不同图形的铅笔等等来丰富我的课堂。虽然课堂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我个人觉得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有的孩子并没有很好的理解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应该怎么画、有几条等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我会在下周的复习中着重强调,设计更多有效的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有更多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课堂上一味地听老师讲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还是要给孩子们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更好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善于利用课堂与老师交流,积极反馈出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也更有利于我今后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模式。每周一反思,每次静静地想总能想出很多自身的不足,我一定会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有尽可能大的进步。

实用二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案例18篇)篇十八

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小黑板、课件。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生: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注意什么?

生: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过程,称作平移。

生: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生: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统计预报心得体会范文(22篇)

    适当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促进交流和沟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经典的心得体会文章,感受作者的思考和反思之道。统计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分

    专业资金帮扶协议书(模板21篇)

    在合同协议中,应当严格明确各项权利义务,以避免引发争议和法律纠纷。请您参考以下合同协议的内容和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甲方:乙方:被帮扶户为了进

    优质采购部经营分析报告(通用15篇)

    采购管理需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以优化采购决策和流程。接下来是一些关于采购成本控制的实用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掌握苏州市人们对婚庆的了解和自己对婚庆

    优质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总结范文(18篇)

    教师工作总结还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和理解。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写作素材,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查寝室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向。寝室s是我在大学里度过的三年中最重要的地方

    2023年村委会跟班学习心得体会(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获得经验后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形式。在写作心得体会时,范文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

    专业兵团职工的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次旅行的思考和感悟,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在范文中,作者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展示了自己对经验和事件的

    精选工程图纸识图心得体会范文(12篇)

    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心得体会样本,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字表达方式。工程识图是一门

    最优参观环境创设心得(案例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感受和收获的总结和概括。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如果大家需要写心得体会可以参考一下。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

    2023年多元教育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成绩。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光阴似箭,任职以来我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