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乘法教案(通用13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文轩2023年三年级乘法教案(通用13篇)

编写高二教案需要教师综合运用教材、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学习安全教案的编写经验,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观察、分析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能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口诀的记忆;在解答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编写口诀:

1、贴黑板上,一幅图是几块三角形?二副图呢?……六幅呢?将结果填在书上格子里。

2、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一格表示一个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3格、6格呢?在书上写算式。

4、看着算式编口诀,写书上。

三、记忆口诀:

1、仔细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口诀前2个数,积是最后一个数。

(2)两个因数,小的在前面。

(3)口诀从“一六”开始,第一个数字每次增加1。

(4)提问:为什么会相差6?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几?

2、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并记一记。

3、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对口令游戏)

四、巩固提高

1、书上做一做,练习题十四。

2、数蚂蚁游戏。

教学反思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出合理性的判断。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

主题图、、游乐项目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铺垫孕伏

师:学校将要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想去吗?在秋游前,学校安排老师去买一些饮料和水果。(出示图片)

问:谁能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老师买酸奶用去153元,买果汁用去102元;买苹果用去101元”。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买饮料和水果大约用了多少钱?

生:153+102+101≈350

150100100

师:如果老师刚好带350元,你认为够了吗?指名生说理由。

师:刚刚我们在计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加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怎样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的方法;2、初步理解估算结果的意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师:这次秋游,我们将要乘车去游乐场玩(出示课本60页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准备多少钱买票比较合适?)(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准确把握题意。)

师:谁来把这道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指名学生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用估算,算式是:49×104)

2、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一种估算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估算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50110

方法三:49×104≈5250(元)(此种情况较少出现)

50105

3、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师:肯定同学们的方法之后抛出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切合本题题意?为什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此环节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生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并说明理由。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a: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题,因为它把第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把第二个因数看成整百数,计算又快又简便。生b: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好,因为把104看成105,估算出来的钱数更接近准确值。生c: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它把104看成105,不便于计算。生d: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由于把104估成110,这样算出来的5500元肯定超过准确值,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游乐项目,老师还可以应付得了。这个同学考虑问题真周到,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准确值。那么我想知道准确值是多少?(5096)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5、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归纳总结。

三、创设情境,轻松一刻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此环节的设计依据是:1、四年级学生高度注意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课中要注意调节;2、四年级学生仍然倾向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师:既然大家都想玩这些游乐项目,你们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师:摩天轮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游乐项目,并从中选择一道数学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2)自选题。

b:玩超速风车每人每次需要18元,四年级104名学生,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

2、解决返程的数学问题。

师:秋游活动即将结束,我们准备乘车返回学校,请同学们算一算: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路程是125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时,客车每小时行63千米,3小时能否返回学校。

五、反思回顾,自主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了“秋游活动”,请大家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1、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200本书放得下吗?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

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200

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200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3、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大家同意吗?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4、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8乘10得180)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第2、3小题让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比一比,看谁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交流。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四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理解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法。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课件

1.复习导入

口算估算

20×3=97×4≈

300×4=215×6≈

6×500=489×7≈

7×800=316×6≈

课件出题插图

师:怎么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2.探究新知

学习例1

指名读题目。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12×3=36(枝)

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36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尤其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及个别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1)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注意怎样书写?

(2)应该从哪一位乘起?

(3)每一次乘得积的位置该怎样呢?为什么?

(4)每次乘得后的积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方法一:可以把12×3看成3个12相加。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分别与3相乘,再把结果相加。

10×3=30(枝)

2×3=6(枝)

30+6=36(枝)

也可以用竖式

方法三:

师:考考大家,大家想一想,如果列竖式计算213×3,怎么计算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梳理小结: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时:

1、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各位乘起。

2、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3、乘得的积写在横线的下面与相应的数位对齐。

火眼金睛

师:学校买了4个电水壶,一个122,一共用去多少钱?

指名读题。

独立完成。

一辆校车可载客21个学生,学校共有4辆这样的`校车,可载学生多少人?

独立思考。

附答案:21×4=48(个)

3.拓展提升

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1户,这栋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附答案:21×4=48(页)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1、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2、能够用运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一)

个位:8×3=24,个位上填4,再向前一位进2。

54十位:1×3=3,3+2=5,十位上填5。

用多位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五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尼(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

学生:2只白蝴蝶,6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

(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

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

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

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

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分组讨论: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学生:4倍,有4个2只

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三、集体练习:

1、图片展示:

教师:的个数是的几倍?为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摆

教师:的个数是的2倍,谁会摆?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摆或用印尼在练习本上印。

(请一个同学上台摆,教师来回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2、拍手游戏:

教师:第一次拍几下?(3下)第二次拍几个3下?(2个3下)

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师生对拍:

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4倍

教师:拍1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5倍

同桌对拍练习:

3、组织分小组找倍数关系比赛:

分小组说一说:

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把谁看成一份,谁是谁的几倍。(对一题加10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5个2只,2只)

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4个1只,1只)……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将板书完整:倍的认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

(5个2只,2只)

(1份)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

(4个1只,1只)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18×4=24×3=25×2=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第48页6--9。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25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个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精疲力竭地从马拉松村一直跑到雅典,通报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死亡。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比赛项目,歌颂了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了解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马拉松”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马拉松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平时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2、你们真是一群爱运动的好孩子,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组体育比赛,大家边看边想,这是什么运动?(播放课件并板书:马拉松比赛)

3、你们想了解这项运动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马拉松》(板书:马拉松,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完成习题,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

1、同学们,课前你们收集了哪些有关马拉松运动的资料,拿出来一起来分享吧!生交流资料,简单询问资料来源,并适当评价。

2、真不错,看来你们都用功预习了,老师也用心准备了,给你们带来几道题,答案就在文中,看:

(1)、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举行。

a、英国

b、雅典

c、意大利

(2)、第一届奥运会举行是哪一年?

a、1876年

b、18

c、19

(3)、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____??。

(4)、马拉松比赛是用来纪念____,纪念____。

3、刚刚大家的回答既迅速又准确,你们的自学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那这的马拉松之战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板书:马拉松之战)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去经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吧。

三:品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配音课件:马拉松之战)

回想刚刚的影片,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并用文种的两个词语来完成下面的填空:

()的波斯帝国——十万大军

()的希腊人民——一万人

(2)、野心勃勃是什么意思?(野心非常大)

(3)、谁来说说波斯帝国有什么样的野心?

生1:波斯帝国想霸占希腊的土地。

生2:波斯帝国想让希腊人民做他们的奴隶。

生3:他们想抢夺希腊人民的财物。

……

(4)、对于波斯帝国的野心,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我很愤怒

生2:我很生气

……

(5)、让我们带着愤怒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出示句子: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

生1:他们将会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生2:他们会变成波斯帝国的奴隶。

生3:他们会无家可归。

……

师:希腊人民不愿让这些灾难发生。于是﹍﹍

(出示句子,引读:“希腊人民奋起反抗……)

(7)、孩子们,希腊人民的这场胜利来得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是啊,希腊以一万人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这是一场怎样残酷的战斗啊!多少烈士用自己的身体抵挡着不断刺来的长矛,多少勇士任凭鲜血不停的流淌,依旧奋勇杀敌,而这些英雄的亲人们,正在首都雅典——(翘首以待)

2、指导学习第二段

(出示:翘首以待)

(1)、谁能用动作来演示“翘首以待”吗?

生1:我在等着这场战争的结果。

生2:我希望能够得到胜利的消息。

(2)、是啊,他们急切地等待着战争的结果,那是谁为雅典的同胞带来了胜利的喜讯呢?

生:是战士菲利比斯(板书:菲利比斯)

生1:他受伤了。

生2:他很累。

……

(3)、是啊,又累又饿的菲利比斯——

(出示句子,引读: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4)、过渡:菲利比斯不顾一切,向雅典跑去

(出示句子: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从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跑啊,跑啊”知道了菲利比斯一定跑了很久很久了。

生2:我从“终于”体会到这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

(5)、是啊,这是怎样的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啊,在奔跑的途中,菲利比斯经历了哪些磨难呢?(出示课文插图)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先交流自己的想象,然后用笔记下精彩的片段。

你们的交流真热烈,下面,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丰富的想象力?

生1:菲利比斯的伤口流血了,他从衣服上撕下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往前跑。

生2:菲利比斯口渴极了,他随手扯下路边的树叶,塞进嘴里嚼,他的双脚仍在不停的跑着。

生3:天黑了,看不见路了,菲利比斯好累好累,他多想躺下歇一会儿,可是,一想到雅典的同胞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胜利的消息,他就不顾一切的往前冲啊,冲啊!

……

师:是啊,菲利比斯经历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祖国雅典的城门。

(6)、孩子们,你们知道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到雅典究竟跑了多少路程吗?

生:42千米195米

正因为如此,跑到雅典时,菲利比斯已经——

生齐答:筋疲力尽

师:他用最后一口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

生高声回答:“我们胜利了!”

师:随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如此筋疲力尽,他为何还要高呼?

生:因为他想把胜利的喜讯告诉给他的同胞们。

(7)、读到这里,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此时你心中的英雄菲利比斯吗?

生1:菲利比斯,你真顽强!

生2:菲利比斯

(点名汇报:坚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师:是的,这是一个(板书: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菲利比斯,就请孩子们带上你的体会和感受,在这段音乐中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配乐朗读。

(8)、师激情小结:正因为菲利比斯的勇敢、顽强和坚持不懈,使他成为了希腊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成为了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也正是为了纪念这场的战役和这位伟大的英雄,才有了今天的马拉松比赛。

四、总结、升华: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菲利比斯这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英雄,

老师通过上网查到了一位英雄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播放比赛视频)课件简介:她叫佟文,是本届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金牌得主。比赛一开场佟文便落后对手9分,而这个分数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前15秒钟,在这期间,佟文一直在紧咬住对手不放,不到比赛结束的最后一秒,她绝不放弃拼搏,而她的坚持让她最终获得了胜利!

五、作业布置

现在我们的通讯方式有很多,请你们利用各种方式去收集像菲利比斯这样的英雄故事,下节课我们举办一个英雄交流会。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八

(一)通过直观,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三)通过教学及反馈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难点: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和学具

(一)教具: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小方块图.

(二)学具:小棒、反馈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谈话: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2.口算:(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现下列各题,指名口算,其他人判断对错)

10×5+620×3+9300×2+60

10×7+820×2+8400×2+20

3.口答:(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下列各题,采用指名答的形式,其他人用反馈牌做判断)

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8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40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百几个十?

320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百几个十?

120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百几个十?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口算12×3.

提问:每行有多少个正方体?一共有几行?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式?(12×3)让学生用两种读法读一读.(12乘以3,3乘12)

仔细观察:左边是3捆小棒,是几个十?(左边是3个十是30)右边是几个2?(右边是3个2是6)一共有多少根小棒?(36根)36根是怎么得来的?(30加6得36)

教师把算式补充完整:12×3=36.

(3)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30是怎么得来的?

6是怎么得来的?

36又是怎么得来的?

(5)指名学生按口算步骤算出得数.

14×221×342×2

(6)口算下面各题.

12×423×232×3

(同桌二人互相说说口算步骤,再举手回答口算结果)

2.学习例2:口算120×3.

(1)让学生试做.提问计算结果及思考过程.

提问:120×3得多少?怎样想的?(120表示1个百和2个十,1个百乘以3得300,2个十乘以3得60,300加60等于360)

教师把结果板书出来:120×3=360.

(3)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解题方法,再口算出结果来.(指名回答)

120×4140×2230×3

提问: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先讨论再回答)

(三)巩固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1×2

130×3

指名回答,多找几位同学来说.

2.全班笔练:

130×2410×2430×2

110×7110×320×4

3.视题直接写得数.(做在书上)

做完之后,集体订正,指名个别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列式并口算出结果:(投影打出)

(2)5乘600得多少?

5.列式并口算出结果.(独立完成)

(1)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钱是21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元?

(2)校园里共栽了21棵槐树,栽的松树是槐树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树?

(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

(四)课后小结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利用了直观与操作,使学生通过操作,在动手活动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板书设计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

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题目是《元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能结合预习说说对诗题的理解吗?(板书:解诗题)

预设一:生1:“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板书:正月初一,春节)

生2:“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

师:对!像元始、元旦、元年、纪元这些词语中的“元”都表示开始、第一的意思。

预设二:生1:“元日”就是过年。师:对!农历正月初一(板书:正月初一,春节)

生2:元旦师:你说的是公历新年,如的第一天,而元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4、再读诗题,显然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说到春节,你会想到什么?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5、是的,每到春节我们总会感受到这样的欢乐场面。那么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一起来读读古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古诗,明诗意。

任务呈现:1、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自主学习: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展示交流

(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第一个展示你的朗读?(指名读。)

2、你读得真响亮!音真准确!谁还想读?

(第一次读就读出了诗的节奏和韵味,真了不起!谁还能像他一样读?)

3、不仅字音准确还读出了诗的韵味,很欣赏你!我们像他们一样一起读。读准,读响,读出节奏。(生齐读)

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古诗读正确了,真不错!不过学习古诗仅读正确还不行,还得!(理解诗意)

你们平时都有哪些理解诗意的好方法呢?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改怎么办呢?

(二)理解生词,学习生字

任务呈现:2、再读古诗,用你喜欢的方式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自主学习: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展示交流:通过自学,同学们都有了不少收获,谁来说说你掌握了那些词语的意思呢?

1、“爆竹”是鞭炮的意思师:在古代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在竹筒里装销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鞭炮。

1)生字“爆”怎么记住它?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2)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除”的意思就是过去。“岁”是年的意思,“一岁除”什么意思?(一年过去了)

3、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师:谁对喝屠苏酒这一风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喝屠苏酒吃从年少者开始,庆祝年少者一天天长大。

师:“屠”现在的意思是宰杀牲畜,屠杀。

4、“曈曈”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光亮的样子。

(你说的真好,他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

5、桃:桃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样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桃符。瞧!这就是桃符(出示课件:门神对联)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或像这样画上画,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明代以后演变成现在的春联。都是祈求全家平安、生活幸福。

师:新桃就是:新春联;旧符:就是旧的春联。“新桃换旧符”就是——?

7、理解词语的同时还认识了3个生字。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生字来描红。注意写字姿势。

(三)理解诗意

借助字词的意思我们能很快读好诗句的意思。谁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

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诗意。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问、补充。

1、课件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

2)、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人们是那么开心、快乐。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

(读出送旧迎新的喜庆!)(读出欣喜、兴奋!)

2、课件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人们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2)、阳关普照着大地,家家户户都换上了崭新的大红春联,沉浸在暖洋洋的喜庆中。多么美好的景象!谁来读?指名读。

3、、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在我们同桌合作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可以一人一句,也可以你说前两句,我说后两句。

4、了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涌现出哪些四字词语?指名说。

出示词语,齐读。

鞭炮连连欢天喜地举杯同庆欢聚一堂旭日东升喜气洋洋红联祝福辞旧迎新

任务二:想画面、悟诗情

同学们,经过努力我们读懂了词语,理解了诗句。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时候,老师相信我们还会看到诗背后的画,进一步体会到诗背后的情。再来默读古诗。

{学生默读}

谁来说说透过每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爆竹声中一岁除”

(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4、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场景吗?

生:辞旧迎新万象更新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是啊!一年之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

3、再看“除”字。在清脆的爆竹声中送走的是什么?(生:一年的不如意。一年的烦恼。苦涩的一年。)迎来的是什么?(生:充满希望的新年)

4、让一切陈旧的东西在爆竹声中逝去!读

从你们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四处响起了鞭炮声,一片热闹的景象。

预设2:春风送暖人屠苏。

1、1)(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

(教师板书:喝屠苏)

2)课件出示: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喝着屠苏酒,心里暖暖的。孩子们会说:年轻人会说:()老年人会说:()

师;说的真好!把全家人的理想蕴含在酒中。

3)这浓浓的屠苏酒中蕴涵着全家人对新得一年的?(希望,祝福,理想,企盼,希冀)

2、再读这句,有一个字值得我们品味?(暖)说说你体的理解。

(生1:鞭炮声中辞旧迎新的快乐温暖。生2:喝了酒心里暖洋洋。生3:小孩子长大了感到快乐,年轻人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心里又责任感,老年人非常幸福,健康长寿,心里高兴。)

(所有的中国人在春节这个创痛节日里的欢天喜地。)

真实人暖、心暖、天地暖,神州一片暖洋洋。读出你体会到的暖。

预设3:“千门万户曈曈日”

1生1: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教师板书:迎红日)。

3、对~!有阳光就有温暖,有温暖就有希望。让人觉得前途无限光明美好!读出这种感觉。

4、让新年的太阳更温暖更明亮一些。

预设4:“总把新桃换旧符”

1、从这首古诗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再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教师板书:换春联)你帮家长换过春联吗?当时你有什么想法?人们的这个举动有什么含义呢?(除旧布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第二句古诗。)

5、短短的28个字在同学们的细细品读下成了一幅幅热闹的画面。相信同学们读了这段资料后,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联系背景,领悟诗情)

1、出示:背景资料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在他心中新的国家政策能改变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曈曈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思想。

“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的不仅是旧得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

师:理解的真好!把你的理解放进读中。生读。

师:一个“总”感受到王安石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我们一起向他一样读。

3、再读题目“元日”。(齐读)仅仅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吗?

生:美好生活的开始。心得政策的开始.......

元日仅仅是描写春节欢庆的吗?

生:抒发自己为民造福的情感。

4、四年级的孩子能基本读懂几千年前的经典诗句,真了不起!边读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汇聚成诗中的一个字就是“暖”

这是经典诗词传递过来的温暖,这是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生:当上宰相心里快乐

师: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喜悦,一个智者内心的温暖。

此时,王安石刚刚当上宰相,对改革充满了信心。在他眼里,那声声爆竹是那么悦耳,那迎面而来的春风也有了暖意,就连刚哪出的屠苏酒也有阵阵暖意,一切事那么美好。

让我们带着这份踌躇满志,这份春风得意,带着这美好祝愿再读古诗。

5、暖洋洋的晨光中,响起阵阵喜庆的鞭炮声,这时王安石看着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忍不住大声吟到:“爆竹---”(男生齐读)

诗人的志向就是在全国上下推行新政策,让老百姓过的更好,当时身为宰相的他对做好这件事充满了自信,口中不由吟到:“爆竹---”(女生齐读)

学生自由背诵。

师:这热闹的场景已经深深地的扎根在你的心中。指名背

师:王安石的志向就在这28个字中。指名背

6、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首诗读懂了,记住了。真了不起。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出示检测题:

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我们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写的。

看能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体会到他诗中景,心中情。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这座宝库,再次领略古诗的美妙情境。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

想一想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

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

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

板书:14×3=42.

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

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

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

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投影出示

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

2.填空练习:投影出示

明确题目要求后,在课本上填括号.

订正时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左面三道题,被乘数添一个0,再请同学说出结果,并说明口算过程.

3.找朋友游戏.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题一题出示)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

45

36

60

56

70

880

720

100

910

96

52

960

48

90

72

42

480

900

480

520

4.文字叙述题.

投影片出示,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做.四个同学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用.

(1)乘数是7,被乘数是12,积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xx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三年级乘法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30647010053200

3xxxx00310006232123

2、抢答: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同学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1)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3)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同学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后汇报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实践应用

1、生完成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独立完成第60第3题,然后同桌交流。

3、开火车口算竞赛:第60页第1、2两题。

四、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2、全课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国学馆教案中班 国学经典的教案(模板15篇)

    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及教材的教学要求。幼儿园教案的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学理论。国学馆教案中班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

    最新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六上数学教学计划(优质14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一些优秀创业者的创业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一这一册教材

    2023年小班安全教案保护嗓子(大全6篇)

    小学教案是小学教师为了有效教学而制定的一种有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的文档。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安全教案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小班安全教案保

    最新幼儿园各种安全应急预案(优秀8篇)

    幼儿园各种安全应急预案篇一根据上级的布置,为切实做好我园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组长:副组长:成员:1、幼儿园工作领导小组按上级

    参观煤矿心得体会 参观煤矿学习心得体会(大全5篇)

    读书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书中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下面是一些读书心得的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参观煤矿心得体会篇一20x

    2023年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人教版(精选8篇)

    发言稿的语言应该具有亲和力,能够与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共鸣。在撰写发言稿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得体和用词的准确,以确保信息的传达和理解。发言稿范文一:《激情与智

    2023年班长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0篇)

    工作总结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出纳工作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班长个人工作总结篇一在匆匆过去的半年里,作为xx班新

    2023年参观幼儿园的心得(实用5篇)

    工作心得是对工作目标的评估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军事训练中写下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鼓舞。参观幼儿园的心得篇一

    2023年沉香救母的故事读后感(汇总11篇)

    梦想是我们追求幸福和满足的指南针。梦想的实现需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阅读一些有关梦想的故事和感言,可以让你更加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沉

    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实用15篇)

    高中教案应该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并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要求。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安全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小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