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优秀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雨中梧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优秀8篇)

梦想可以是一个具体目标,也可以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让我们充满希望和激情。培养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这是成功的关键。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士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一

又一毕业季上演,三年复三年,如今的我们,都成了离人。

微雨醉凉,如初见你的模样。

高考的那两天,总是伴着细雨,潇潇地上演一场,最紧张又最放松,最激动又最麻木的思维之战。笔尖在雪白的考卷上,跳完一支又一支舞曲。曲终,舞尽,人亦散。

记忆里,当考完最后一科,回到教室集合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各种情绪。考得好的,考不好的,将离别不舍的情绪,渲染了全部的快乐和忧伤。

当讲台上那个一身碎花长裙留着齐肩短发的身影,是陪着我们一路走来,给我们鼓励,给我们批评,给我们一个依赖的班主任。她当时说的话都已记不清,但那句“同学们,再见了!祝你们未来更美好”。让我突然心里意识到,我们真的要离开了。当我们拥抱彼此后。背着书包,穿梭在身着泛白校服的人群之中,心底渐渐滋生起一股似甜似苦涩的味道。本是离开,却好似初来是,一切都还陌生的模样。不是说我们突然变陌生了,而是太熟悉的人,到了离开的.那刻。不敢去怀念。因为害怕不舍。所以,我们彼此都给了彼此一个微笑。此刻头顶,正飘着微微细雨,就如初见你一般。那抹微笑竟是如此醉人。

三年,最美好的时光。最纯真的年纪里,一群天真的孩子,没有说好却相聚在一起。一起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在同一个教室打闹,起哄。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回宿舍,一起去教室。一起的一起,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曾经的我们打过,闹过,吵过。矛盾过,同心过。哭过也笑过。那些曾结下的误会,到最后的那张毕业留言,早已把一切解开。那些曾一起主演的快乐时光,也好好贮存在彼此的记忆里。

毕业别离的那个晚上,女生们都脱下校服,穿上裙子。男生们,也都换上最帅的衣服。互相猜想着,“今晚,哪个男生又约走了哪个女生。谁又会向谁告白。”那个晚上,每个人都玩得好疯,似是要把备考是那股压力全部发泄完。

高考后的我们,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打暑假工的去了历练自己。去上课学其他东西的孩子,在丰富自己。跟同学一起结伴去旅游的孩子,在放松自己。

而我,正是属于那个,去了上课的孩子。因为最初的梦想在音乐,尽管自己不是音乐生,在放下高考这个包袱后。就要努力追梦。高中这三年,我不敢胡乱自夸:品学兼优,每次第一。但我却已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从一张白纸,到最后画成一幅画卷。不管结果怎么,我从不后悔。

这青春,我想说,它很美丽。

接下来,我们这群刚刚毕业的孩子,会更努力,去勾勒自己未来的美丽蓝图。毕业是上一段光阴的结束。却是下一段人生的开始。18岁,我们都成年了,我们的人生开始了。

在最美好的年纪,在我们都还有一颗一尘未染的心的时候。去追逐最纯最初的梦想,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去开始我们最精彩的生活。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二

白天突然黑了。

我坠入白天的黑夜。

我希望坠入黑夜的,不是我,而是风。

我希望听着你说,希望我说分手的那个人,不是我,而是风。我希望听着你说,你一边爱着我一边推开我的那个人,不是我,而是风。

不是我,却是我。

在黑夜里,读到雪小禅的《不是我,而是风》,心更痛。

不是我,而是风。多美的语境,多美的浪漫,多美的纯粹,多美的爱情。

亲爱的,不是我,而是风。是风陪伴着光阴中的你我慢慢变老。没有铿锵有力的山盟海誓,没有动听悦耳的甜言蜜语,却是在风里经得起光阴的打磨,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我只想,说爱着你的,不是我,而是风。风轻轻的吹拂着你我由黑变白的头发,柔柔的吹拂着你我苍老的容颜,陪伴着你我的日日夜夜。

风在,情在,爱在。

风是充盈的,是曼妙的,是无处不在的。

心一摇曳,风就生了,就风生水起了,就风起云涌了。

风是暖暖的,也是凉凉的,也会冷冷的。暖的是你我的心扉,凉的是你我的炎热,冷的是你我的`沉默。

风一直在,风一直吹。

爱情是一场春风。

春风吹一吹,吹开了桃红柳绿,吹开了红男绿女的心扉,吹动了痴男怨女的爱恨情愁。

春风多美呀。把心吹活了,把水吹媚了。

不是我,而是风。将诗情画意搬进你我的心房;将美好的世界关着你我的情深意长。将你我的容颜不疲不倦的慢慢吹老。

不是我,而是风。守着执着,见证你我的天荒地老,永恒。

爱情中也司空见惯离分。也有飘散如风。

张爱玲爱胡兰成,众人皆知,爱得那么烈,那么盛,那么狂,那么固执。胡兰成还是走了,张爱玲还在原地。

爱情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永恒的,复杂的东西太多,有时候没有理由。如同爱一个人的开始,说不出理由,就那么爱了,就那么恋了,就那么沉沉迷迷了。

爱将人升华,不管是美好还是惨不忍睹。

所有的艺术,融入了爱,大放光彩。

我和你,你的独特或许会融入我文字的风格;我和你,或许只能是不能言说的秘密;我和你,或许只能是看点在风起中文网写的那篇《我是你眼中的一滴泪滴》。

我仍然梦幻着,我们回到从前。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三

优秀不是突击,而是习惯。好的习惯很重要,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而今房市低迷,很多人的房子放在市场上,过了年把还卖不出去。我们的邻居,房子挂牌21天就卖了出去,而且是按照她的要价卖出,一分钱没少,这简直是个小小的奇迹。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排除有人见贤思齐孟母三迁,迫不及待要成为我的邻居,也可能是邻居运气好。但是俗话说得好:你越是刻苦,你的运气就越好。

这位邻居是一个单亲的母亲,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儿子高中没上完,就结婚了,生了个孩子。说美国青年的独立真不是虚的,看一家三口住在家里,这位母亲就把他们全部赶了出去,让他们自己去住,只是偶尔让其回来探望一番。这样反倒减少了很多矛盾。

中国人常说三代同堂何等福气,个中滋味,只有置身其中才知道。我越来越能接受美国人这种亲兄弟明算账的`关系。不要说这样没有人情味,其实这样才有人情味,因为你是让人去独立经营各自的生活,留出各自的生活空间和隐私,界限明确才能进退有度,来往自如。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扯不清。关系铁的时候说你的我的分什么彼此,一翻脸,恩怨与亏欠,利害与得失,什么问题都会扯出来。何不学习一下,先小人后君子,让好篱笆促成好邻居(goodfencesmakegoodneighbors.)。

巴以冲突,印巴冲突,珍宝岛之战,南海争端,麦克马洪线,北纬38度线,世界上大部分战事,都和界限不清有关。

儿子一家三口轰出去后,邻居和她的女儿一起住。她的女儿在上高中。这种年纪的小孩,一般事情比较多。三年前我刚来的时候,邻居就说:不好意思,我们家两个teenagers,以后要是吵着闹着你们了,尽管告诉我。后来我发现这两个人根本没给我们添任何乱子。邻居的女儿还给我们看过一段时间的小孩。邻居自己跑出去度假的时候,特意过来,把自己的电话邮件丢下,说要是我们看到小孩太闹,人太多,要我立刻打电话与她联系。

我后来想,这也是一种负责的行为,是怕自己一走,两个小孩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开晚会扰邻。这么提前跟我警告一下,不让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感到吃惊,继而强烈反弹。顺便说一句,在美国居住,如果你预先知道家里请客,比较吵闹,最好预先跟邻居打个招呼,免得什么也不说,让人大吃一惊继而怒火中烧抄起电话就拨911。

由于邻居平时对邻里相处很敏感,她和邻里关系都很好。人们买房的时候,四周去打听,大家都会说她的好话。别看表面上是远其亲,近其邻,匪夷所思,实际上这样才算“拎得清”。(励志名言)对自己的儿子,该放手的时候及时放手,让其自己出去住,不让其破坏家庭氛围,让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对自己负责,从长远来看,是一种帮助。

这位单亲的母亲十分能干,我经常下班回家的时候看到她在拾掇草地,浇水。她的家里始终绿草如茵,门口的花圃里,始终开着各个季节的鲜花。一旦换季,以前的花死了,她立刻就换上新的花草。她在砖厂工作,所以还批发了一些砖块回来,自己修了个游泳池。

我有几次去借东西,无意中走进她的家,发觉家里也干干净净,一丝不苟,就这样她还经常抱歉,说乱,我四周一看,没看到乱在哪里,看来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就这样她都还说乱。

从我们这种文化里走出来,比较好面子,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很多中国家庭对自己的环境比较马虎,不把自己和环境的相处当回事,往往是在有客人到来之前,才使劲去打扫。而屋子往往是越收拾越容易收拾,越不收拾越不容易收拾。平时不扫一屋,到时候莫说扫天下,回来扫这一屋都难。

房子已经卖掉,很快就要搬走。但有意思的是,每天我看她照样到时间就浇水,到时间就割草,收拾得干干净净,不因为马上有别的人要接手就撒手不管。曾经看到一本书名,叫《优秀是一种习惯》,书名的这个说法我完全能认同。优秀不是突击,而是习惯。隔壁这个邻居能把她的环境维持成这样,不是要卖房的时候才想起来拾掇,而是平时就一直保持着整饬有序的习惯,不论何时,有人来看房的时候,她家都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她在一个砖厂上班,还是个单亲妈妈,生活压力一样很大,能把家里维持成这个样子,可见生活的艺术,和物质条件关系不大,和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关系更大。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四

是呵,生活就是旅程。

在旅程中,走过很多路,遇过很多人,在经历了风雨和坎坷后,我们才认清了正确的方向。而在旅程中,经历的故事,留下的影像,是最佳的见证,也是最好的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旅程的延伸,容颜在改变,阅历在增加,我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会明白: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短;世界那么浩瀚,个体那么渺小。但是,因为自身的成长,渺小的个体又能爆发出无限的可能,巨大的能量。

我想,这既是旅行的意义,也是生活的意义吧。

作家毕淑敏也说过,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想来,如果想认识世界,认清自己,超越现实,只有出门去旅行!

宁波的一家三口在旅行途中身亡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停下外出看世界的脚步。

这次车祸,只是一次小概率的意外。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减少它的发生。

这次不幸的事件,提醒我们:外出旅行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规避风险。

在去往一些路况不好或路途遥远的地方时,最好还是选择跟旅行社走。如果非要坚持自驾游,在特殊路段,可以考虑找一名有经验的向导,还有就是,开车一定要小心、慢行!

有人说,青藏高原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祈愿他们一家三口在美丽、圣洁的天堂里,永远幸福地相依相伴!

扎西德勒!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五

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鼓吹者们言之凿凿地举出不少例子:隔壁村的张二,小学都没毕业,生意做得有模有样:刻苦用功十八年的老同学,还是个拿死工资、从牙缝里还房贷的小职员。底气之足,让我瞠目结舌。

在众声喧哗的读书无用论中,我比较注意三种声音。

一种读书无用论的鼓吹者,自己真没读过几天书,但或是其他能力突出,或是运气较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你的旧友聚会,或许也有这样一种悲凉的酸楚:极没文化的发小,居然成了大款。我们这些读了十七八年书的,除了学位哈也没有。他们给你倒上茅台酒、递来中华烟,再送你一句加了冰块的风凉话:文化能当饭吃啊?不错,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执行能力,确实很重要,“成功者”不见得都是读书人,但读不读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究竟能够走多远。

另一种读书无用论者,确实读过几年书,甚至还有相当漂亮、镶着金边儿的学历背景。你跟他聊哲学,他能把纯粹理性批判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你跟他谈美学,他能把斯宾诺莎、海德格尔诸人的美学观梳理得脉络清晰。回翻他的在校表现,还真是可圈可点。但眼下,知识和财富之间的转化很不尽如人意,甚至在清贫愤懑、怀才不遇中挣扎。在功利意图的驱使下,读书不是为性情的雕琢、底蕴的贮藏、襟怀的开阔,完全是为了换得利益,一旦变现受阻,就觉得读书无用。

这些人怯于面对的事实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自己无用。你确实是个不错的考试选手,确实从字里行间咂摸出了些墨水味,但失去了书本的荫蔽,你再没有半分优势。你的视角局限在那几本偏狭的书本里,却不知大干世界的无限可能。你只能在故纸堆里与前人对话,却不具备在现实世界里周旋的本事。种种无用中,最无用的是将自己的一事无成归结为读书所致——我失败不赖我,赖读书没用,要不是当初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读书,我也许就有用了。读书无用论,给他们提供了那么舒适、有面子、有理由的庇护所,那么理直气壮地回避了自己的无能。

种种读书无用的论调中,最可恶的一种是别有用心者。明知道开卷有益,却巴不得周围所有人都沉浸在玩乐中虚掷青春。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这么几个同学:熬夜的黑眼圈挂在脸上,偏偏大言不惭地告诉别人自己从来不学习。明知课堂所学东西的价值,非要激进地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毫无意义。他们几乎是人格分裂的——一边拼命地读书,一边一脸厌弃地说读书无用。

在他们看来,如果读书无用论能大肆风行,那么每多一个信奉者,自己就少一个对手。如果班上的'同学都不读书,那么寥寥几个的保研名额非他莫属。如果同年进单位的新人都不读书,那么获提拔擢升机会的更有可能是自己。目光灼灼盯着一己之位,置社会风气于不顾,是为自私。比自私更浓烈的,是自卑的心理底色。这种人看似很有“谋略”,其实最没用,他不敢光明正大地迎接任何一种透明公开的挑战与竞争,只能动用这样卑劣的手腕,遮掩迫切求胜的病态竞争心理。

在这个涌动着反智情绪的社会中,读书无用论总轻易地受到众多赞扬,读书人的悲凉处境总是被带着嘲讽的态度围观,读书人的负面信息总是被满含鄙夷地放大。说实话,我也被无数次问过,你读北大出来能干什么?不还得跟我一样工作挣钱吗?读那么多书不还得嫁为人妇吗,有什么用?对此,我想说的是:哪怕我们做着同一份工作,我不会同你一样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得失;哪怕我们都将归于家庭的琐碎,我知道琐碎之中也有诗意与温情;哪怕我们都将面对生活的苟且,我会为我的子女在嘈杂中开辟一道安静的缝隙。

而如果我一无所成,我绝不拿读书无用来遮掩我的无用。因为我读过书,油墨已融入骨肉里,而你没有。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六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条让人震惊的消息:为庆祝女儿保研,浙江宁波一家三口自驾青藏高原,路遇事故车毁人亡。

这条消息的下面,死者爸爸所在单位宁波市鄞州中学发布的一条官方微信证实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

该微信说,7月28日17时许,该校接到甘肃省天水市高速交警通报,得知该校的陈忠铨、全静霞老师一家三口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速公路上发生严重的交通意外。

陈忠铨和全静霞都是鄞州中学的老师,同车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就读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本科毕业,刚刚被保送到本校读研究生。

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美满的家庭呵。

本来,这次的自驾游,是一次开心的庆祝旅行,一家人的目标,是把车子开到神往已久的青藏高原上。

可是,谁会想到在返程途中遭遇灭顶之灾呢?

出事前一天,陈忠铨老师还在朋友圈晒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在310国道上和车子的合影,一张是一家三口在青藏高原的象征地——唐古拉山口的合影。

巍峨的唐古拉山应该是幸福的圣地,怎么却成了死亡的沼泽?太让人痛惜了!

据知情者透露,他们的车子当时可能遭遇了强烈追尾,车子在瞬间爆燃了。因为烧毁情况严重,一家三口可能要比对dna才能鉴定身份。

真是惨不忍睹!

针对这件事,有同事就说了,我们还是不要整天想着出去游山玩水了,大人跟孩子安安稳稳地待在家里比什么都强。

说实话,我不赞成他这样的观点。

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外出旅行有风险,就谈旅行而“色”变呀?什么事情没有风险?睡在自家床上还可能被失控的汽车撞呢。人生在世,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因噎废食,画地为牢呀。

她在演讲中说,每年都会带孩子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她来说,以学习的方式旅行,用旅行的方式成长,已成为一种传统。旅行,会让孩子观察更仔细,感知更敏锐,胸怀也更宽广。

她还说,当人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心中才能更宽容,才能更坦荡,才能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因而,旅行是了解世界的`途径,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而从小开始的旅程,就是扩展生活广度的起点。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七

喜欢风,是从很久之前开始的。许是那时的忧愁太多,总希望被带走一些?所以,经常站在窗口,凭栏远望,想看看自然万物,暂时忘却世间烦恼。时不时吹来的清风,倒是使我的心情好了不少。于是,风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长久而美好地存在着。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爱春风的。从“春风得意”这个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没有夏风得意,秋风得意或干脆冬风得意呢?想必,这是对春风最大的褒奖吧。初春,此时的风,还是有些冷的,但比起严冬的烈风,算是温柔了许多。轻轻吹来,吹绿了杨柳,吹绿了小草,吹开了色彩艳丽的小花儿,吹醒了沉睡一冬的小动物,吹来了新一年的新气象。

4月,踏青的季节。携一家老小,漫步于公园湖畔。微风徐徐吹来,女孩子们飘逸的长发随其在空中翩翩起舞。虽有波动,但不显凌乱。吹拂的力度恰到好处。有的人会选择在树荫下铺个席子,将自己融入自然中,或者别人的欢笑中。轻风如少女的手一般,温柔地拂过脸颊。好一阵惬意。此时的我,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温柔的使者带给我的春的气息。微风虽柔,却并不是我最喜的.。

转眼便到了夏季。夏季的风常常伴随着大雨而来。此时的它已经全然没有春天的温柔。有句话叫“山雨欲来风满楼”说的就是这种风。风来时,树冠被吹的东倒西歪,行人的衣服被吹向统一的方向,有的还发出“噗嗒噗嗒”的声音。那架势,仿佛要吹走天地间所有的污浊一般,为即将到来的清雨,扫平道路。等到那做足气势的雨点真的到来的时候,有的行人带了伞,撑起,本来是打在头顶防雨,可走着走着,伞便朝向了风来的方向,与其说是挡雨,不如说是挡风;有的行人没带伞,赶路,本来是走在路上漫步,可走着走着,路便变成了漫长的折磨。

雨借着风的力量,更加肆无忌惮的洗刷着大地的一切。这还不是最厉害的,真要是遇上最厉害的风,恐怕是连伞都无济于事了。它发怒的时候,人们稍微一个不注意,手里的伞就要彻底翻过去了。到时候,不知是伞遮人,还是人修伞了。大雨过后,便是全新的空气,空气中的青草香,沁人心脾。有的小孩子脱离大人的管家,蹦q着小脚丫在水坑里踩出水花,同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此时,人们好像已经忘却了刚刚离去的大雨和它的使者――大风。完全沉浸在一片清新之中。

秋天的风总是伴随着成熟的味道。风吹麦浪,遍地金黄。此时的风,不怒不娇,在田间地头,吟诵着农民的辛劳和收货的喜悦。当它吹进校园,吹来了新一届的莘莘学子,也吹散了那一树的艳丽。记得上大学时,学校有一处,最富诗情画意,却被赋予了一个极枯燥的名称――植物园。初来学校时,一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什么搞科研或者展览植物的地方。学文的我,自然是没兴趣去的。一日,赶上小假期,有些同学都回家了,我没什么要紧事,便不想浪费那车票费,于是,留在了学校。一个人,闲来无事,便在校园里闲逛。去了几处平时基本不会去的地方,这其中就包括这个植物园。

植物园,果然不辜负给它起名的人的希望。不大的园子里,满满的翠绿。而且,让我倍感惊喜的是,这里所修的小道,弯弯绕绕,颇有走进园林之感,在小道两边,还安置着几张石凳。它的主干道却是由鹅卵石铺成的,一端是出口,另一端,是一个木制的小亭子,可以容纳两个人。早晨,还有人在这里晨练。想想都觉得惬意无比。我来的时候,正巧赶上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我也走累了,便就近找了个石凳坐下。离我不远处,是一棵开满白色小花的树,紧挨着它的树,开的是粉色的小花。他们的树干上都被标记了所属的纲、属什么的生物信息。我对这些自然是没兴趣的。只是,单纯地欣赏这盛开的朵朵小花。耳边时不时传来摄影师帮忙摆动作的声音。我正欲离开,一阵秋风吹来,我的动作被这瞬间的美景打断了。又重新坐下。之间那满树的花瓣纷纷落下,白色的和粉色的混杂在一起,阳光透过叶子间的缝隙照进几缕光束,将那白色和粉色的精灵照的斑驳陆离。真有落英缤纷之感。再看地上,已经铺上了斑斓的地毯,再加上绿草的映衬,美不胜收。原来,秋风不仅能带来凉爽,还能带了这人间仙境般的美景。

冬风,可能北方的人们体会的更加深刻。还是上大学时,一位来自重庆的朋友看我,恰逢隆冬时节。她来的那天,狂风大作,那张狂的程度,好像是刚被放出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地在炫耀它的厉害。我们穿着厚厚的冬衣,却依旧能感到往袖口和脖子口钻的寒风。冬季的风,干冷干冷的,吹在脸上,生疼生疼的,如刀割一般。这种感觉,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可能觉得我是在夸张了,真正体会过的人可能在回家后照镜子,看看脸上是不是裂口子了。

她只在我们学校留一天,所以只能在那天陪她逛逛学校。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这种学习类的建筑,到食堂、宿舍、水房、澡堂、超市这种生活类的建筑,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顶风。吹的最猛时,我们不得不以手挡面,定在原地不动,不是不想走,是顶风顶的根本无法挪动一步。

各位一定想不到,我最喜欢的恰恰就是这种烈风。每年的冬天,总有那么几天是刮这样的风的。我把头发散开,任它飘在空中,随着狂风疯狂地起舞。那风也不客气,仿佛要吹进头皮一样,那一刻,黑色的头发,似乎是自己的,又似乎不是自己的。然后,仰起头,将自己融入天地之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那些所谓的烦恼,与自然万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于是,收拾好心情,又开始新的一天。

不是我而是风的散文名篇篇八

世界上值得怀念的人很多,可我不想去想,去回忆。因为那些,都是我已经错过的了,已成定局。我抓不住、留不下的人们,也只能任由他们愈走愈远了。

或许很傻,以为我们当初许下的永恒就是誓言,以为誓言可以锁住时间。因为我相信爱,相信我们点点滴滴的甜蜜。可是,时间是把残酷且锋利的刀啊,将我们分割成七大洲,以四大洋来阻遏,曾经的在一起,只是也只能是回忆。

毕竟人各有志,时间在走,终究是劳燕飞分。不动且不变,就这样匆匆结局的一直只能是回忆。

活在当下,不必追忆过去,不必憧憬未来。我一直把它敬作座右铭。但或许有些时候,活在当下更是种逃避,逃避尴尬,逃避破碎,逃避争执,逃避我一切一切不愿面对的事。怎能就这样活着,怎能不去追忆不去憧憬。

翻阅着我们的专属记录,那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个的笑颊粲然,你们留下的痕迹,就这样辗过,将那疲倦的心扯痛,泛起一丝丝的悸动。

我不是神,不能掌控世界,不能制约时间,不能修复破碎。只能怀念……

我怀念的不是那些值得怀念的人,而是我们那永不可能改变的曾经。

我无法更改过去,就让怀念只是怀念吧,怀念我们的小甜蜜,怀念曾经的美好。

我怀念的不是哪个人,而是我那回不去的曾经。

12岁的毕业季,那年我们离别。

高一:邓媛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