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论读后感 家庭教育读后感(汇总6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雁落霞家庭论读后感 家庭教育读后感(汇总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论读后感篇一

从网上无意中搜到《家庭教育密码》,觉得挺好,就读了起来。读完其中一篇,我就收获很大,感悟非常多:教育孩子时,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不要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牵引着孩子顺着自己的思路,逼迫着他毫无兴趣的疲倦的痛苦前进。

“孩子对很多东西开始时都是有兴趣的,这时父母应该培养他形成好的习惯,等到他有些烦躁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他获得成功。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中,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品味,真正找到一种成就感,他可能就有兴致了。因为人的大脑就像一扇一扇的窗户,当你打开一扇窗户使孩子充满了兴致,他以后就会对这方面充满兴趣;如果打开一扇窗户使他充满恐惧、充满压力,可能窗户就关闭了。但是这一扇窗户跟下一扇窗户是有关系的,所以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一个方面入手,找到感觉和成就感,然后就会影响其他的方面。”这段话说得多好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许多方法与技巧的`。

睿睿身上呈现了许多不足:不爱读书,学习时精力不很集中;小胆,不敢主动与别人(尤其是陌生人。)为何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现在分开来研究一下:之所以他没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最主要的是在他幼儿时期,我没有给他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一是没有给他提供读书的条件,比如:书籍、时间、地方,另外对他缺乏必要及时的鼓励与反馈为了让他尽快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我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了:为他提供必要的读书环境与条件,适时鼓励。

为了培养他主动交流的能力,我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尽量鼓励他,少批评,尊重他,力争让他的主动性更强一些。

假,我读了《家庭教育密码》这本书。原本我是不爱看书的,可就在我读了这本书几页的时候,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阐明了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孩子的父母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这本《家庭教育密码》上讲了教育孩子的十四条黄金法则,还有讲述知心姐姐如何帮助那些失败的、有着不良习惯的孩子找回成功的案例。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相机,每天拍下父母的形象。”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我的眼睛就常常“拍下”父母犯的错误,当他们犯错时,我会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再犯了,因为他们知道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孩子。

这本书还讲到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两只青蛙在觅食中,不小心掉进路边的牛奶罐,罐里的牛奶足以使青蛙遭遇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全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啊,我永远都爬不出去了,它很快就沉了下去。而另一青蛙看见同伴沉没在牛奶中,并没有沮丧,而是不断地对自己说:“上帝给了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不停地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奋起、跳跃,由于它反复的践踏和跳动,牛奶罐中的液状牛奶慢慢变成了奶酪,它终于跳了出来。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这本书还讲了长辈的虚荣心,我觉得那是最可恨的心态。书中讲到一些孩子自杀了,那都是大人们的虚荣心所致。其中提到一位小学体育老师,一心希望儿子出国留学光宗耀祖,但因儿子分数差了一点儿,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父亲着急得不得了,到处托人找关系花了两万美金,终于把儿子“弄”到美国。儿子出国以后,先后把自己挣的1000美金寄回了家。父亲立刻“牛”了起来,穿戴也讲究了。后来,儿子被打伤了,他给父亲打电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及提出回国的想法。父亲很不高兴地说:“你真不给我争气,回来丢我的脸!最好找个没人看到你的地方呆着去!”从上面父亲的言行看出虚荣心是多可怕的东西,父母的虚荣心会给孩子带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希望大人们不要有虚荣心。

家庭论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了家庭教育观的一些资料,觉得很有感触,资料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涉及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但却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莫测,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

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陈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未来的幼儿教师,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特别是以下几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一、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不管该书发行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管教始终是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当看到有些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的现象,他指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提出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同时他也指出,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先生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作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作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作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

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放弃无规律的生活,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我觉得这里的一致性应该是一种比较宽泛的概念,不仅指家园或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也指家长教育的一致性做父母、祖父母的对于幼儿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父母、祖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长辈,甚至虚伪等流弊,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门崭新的学问。陈先生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为我们将来做一名合格并且优秀幼儿教师的提供了向导。

家庭论读后感篇三

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

——题记

很荣幸有机会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如何对孩子成长陪伴,学习指导等优质的书籍。书中的智慧分享,案例故事和现身说法等都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智慧分享中《天堂与地狱,就在父母的口中的神奇力量》一文中,我知道了经常接受消极暗示的孩子,有的会过早的失去对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信心,有的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而那些经常接受来自亲人,朋友或者老师正确积极暗示的孩子,后来都会无一例外的具有一些优秀的美好的个性品质,即使他们在某一天失败了,但总有一天会爬起来,重新开始,向着人生新的目标前进。

这让我想起来一位非常和蔼可亲又教学有方的吉他老师,记得女儿刚开始学习古典吉他时,因为音阶总是按不紧,弹得曲子总是断断续续,慢慢的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每当练吉他时,总是敷衍了事,磨磨蹭蹭。当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每次女儿上课,出现失误时,他都会说:没关系,已经比上次好多了,就只差那么一点点,只要你在坚持练习一下,这个地方的弹奏效果就完美了。但是老师相信再给你点时间你肯定会做到的。有信心吗?每当女儿听到老师这样说,都又会自信的点点头说:有信心。正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积极暗示与鼓励,才让女儿一次又一次的充满信心,坚持下来;才让女儿不敢懈怠,最终也能弹出优美动听的古典吉他曲。并去上海参加全国的古典吉他业余吉他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拿到了江苏吉他十级优秀考级证书。

是的,我们一定要相信,相信有一种超现实,神奇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一定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的心灵能量,从而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

家庭论读后感篇四

《和美家庭》这本书以如何建设和美家庭为主线,从家庭美德的弘扬、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家庭理财的实用知识、家庭阅读习惯的养成、低碳与智慧的生活六个方面。下面我就结合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一下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家庭更温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和谐美满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自由、平等和健康、全面地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一个幸福的家庭不在于家有多大,富裕不富裕,而在于家庭是否和谐,美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需要和责任。只要用心去体味,用心去创造,就能不断打造出这样一种境界:家人之间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的情感,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努力,使其他家庭成员获得幸福,每个人又感到在家里生活是相当轻松和自在快乐的。我国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是三代家庭,上有长辈,下有子女。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决定性因素。

这样,婆媳关系就容易融洽,不会再发生婆媳吵架,儿子两头受气的尴尬局面了。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分歧,矛盾,冲突,主要是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差异造成的,这就是“代沟”。在有些家庭经常出现父母管子女,长辈帮子女的现象。“代沟”在家庭中,是不能完全消除的,只有在思想上互相沟通,多进行“换位”思考,互相理解,这样才能让子女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邻里关系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又一组成部分。常言说:“一家有难,众人相助”“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司马光的举手之劳,挽救了一条生命,而你的举手之劳,往往给邻居带来莫大的帮助。桃收之季,弯一下腰,帮忙装几箱桃子;逢年过节,煮好吃的,多煮一碗送邻居;自家田里摘了蔬菜,多摘一把,问问邻居需要不需要……点点滴滴,琐碎平常,简单的让人难留印象,只有那淳朴的真情,让人感觉踏实、温馨。

和谐是每个家庭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理想境界。和谐的家庭是一道不起眼的风景,却让人赏心悦目;是一种简单的心境,却让人轻松惬意。如果说富裕的家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那么,和谐的家就充实着我们的精神境界。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的和谐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和谐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小音符,却能奏出和谐社会最强音。

家庭论读后感篇五

此书系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于1925年著成出版,至今再版20余次,可谓经得起历史考验,日久弥新。

本书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经验的语言介绍了儿童的心理,列出了若干的教导原则与方法。详细讲了卫生习惯、游戏、害怕与哭、接人待物、责罚和创造良好环境。即尊重孩子,又符合国情实际。

例如,针对孩子独自睡觉一事,陈先生这样说到——“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不肯独自睡就去抱他(很多父母祖辈很不愿或者说很怕孩子哭,一哭就抱,一哭就哄骗),也不应当听他哭不去睬他(也有些父母以为这就是好的教育方法,狠下心让孩子一个人哭到昏睡过去。福爸的同事就曾让1岁多的孩子一个人哭了2个小时,哭睡了),应当用种种方法去安慰他使他独自睡去(其实何止对待独睡问题,对待孩子的多数问题都可以采取这类方法)。假使我让他去哭而不去安慰他,他虽然因为哭的疲倦会睡的,但是他的心境是很不安宁的。我用这种方法去教育他(即让他哭一阵子,过去抱抱他歇一下,如此几个晚上就能独睡了),一方面使他知道他应当独自睡的,一方面使他心里觉得很安宁,这种方法是宽猛并济的,比较纯用硬逼的方法是好得多了。”

对于孩子的提问,书中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拒绝小孩子的问题,也不要以‘有问必答’的方法对付他。我们应当利用他的问题来实行我们的理想教育。”如何利用问题来施行教育呢?书中举了个例子——5岁的孩子同父亲去散步,看到有个小孩放风筝,就问父亲那个小孩在做什么。父亲说你要去看看吗,就同孩子一起过去看。走到近前,父亲说那个在空中的真好看,你看那小孩子手里拿了什么东西,要走近看一看吗。孩子离开父亲走到那个小孩子旁边,看到了他手里的线,回来告诉父亲是线。父亲又问你要同那个小孩子那样做吗。孩子说要,父亲就领他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个风筝给他,第二天一同去放风筝。这比起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不知要好多少倍。

对于阅读的评述,可谓点中做父母的死穴——陈先生在东京,看见黄包车夫在没有生意的时候看报纸,还是英文报,并且告诉陈先生报上说现在上海霍乱很厉害。不禁感叹道“一个黄包车夫竟然也爱看报,这种习惯多么好!这种习惯,影响着小孩子多么大!试问我们中国的家庭怎么样?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不少受过教育的男女除了学校之后,对于看书,也都没有大的兴味,好像书是属于学校的,于本身的职业,于本身的修养,于本身的娱乐,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实在要叹有血多人对于世界大事的认识程度是非常浅陋的,就是对于国内的事,也不甚关心,什么各种科学上的新发明,史地上的新发现,都置若罔闻。这种环境,怎样能引起小孩子喜欢看书阅报呢?”说来惭愧,回顾我工作8年间的买书记录,除了在读研究生时为了写论文,买过100来块钱的书外,到了有孩子前就没买过几本书。感谢孩子的降临,那种使命感促使我重新与书结缘,2年多陆续购进了5000元的书,大多是家庭教育和童书,少部分是饮食健康家政的书。有朋友问,买了那么多书,有时间看吗?有!时间从来不缺乏,只是看怎么用和用来干什么。怀孕和产假期间,我在床头、洗手间、客厅都放置了若干本书,走到哪看到哪,就是坐在饭桌前等齐家人开饭前我也可以看上几段文字。刚开始看书,分不清好坏(指的是作者的独创性,观点合理否),但当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后就能自然而然分辨出了,不再从头看到尾,遇到不好的书,略看几眼便打入冷宫,省出来的时间就去看好书了。正是有了这些明人智者的言辞,才把我从一个粗陋的母亲引入了正确的道路,甚至还能够为身边的朋友育儿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这种成就感远比我的代码通过测试来的强烈的多!

书中用整章篇幅讨论对孩子的体罚问题,他的结论是:如果做父母的'自身受过良美教育并能施良美教育于子女的,体罚当然可以免用。但是普通的父母虽不应常常鞭挞孩子,然有时也可能用到。如果能用别的良法指导孩子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用别的良法而不得不用体罚,也要善用。陈先生非常忧虑一般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样责罚孩子,以致损害孩子和自己的人格。他详细列出了责罚小孩子的条件,真的是用心良苦。

这本书是陶行知先生推介的,他写道“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里面的确有很多科学的教育方法。看来其实在我国不乏善育人者,只是少了善学育人者。再好的老师也只能带动周围少数的家庭,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名师名校,关键还是做父母的自身努力,施以良美教育。所以,父母们哪,甚至祖父们哪,如果你们想要教育孩子,请先教育自己做好(祖)父母,拿出对生命的崇敬,拿出谦卑之心态,从读书开始学习吧!

家庭论读后感篇六

最近读了美国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的作品《原生家庭》一书,该书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同时,本书不仅给予受伤子女挣脱的勇气和力量,还传授了具体方法,帮助他们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个两岁宝宝的母亲,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思考了另一个问题:父母总是会无意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一些伤害,那我们怎么来克服这些行为来做一个有爱的父母呢?
众所周知,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厚。而一些父母对子女的伤害实可称之为“有毒”。但为顾及家长读者的感受,以下都将“有毒父母”称之为“问题父母”。那么,什么样的父母是“问题父母”呢?作者认为:当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就是问题父母。但这里的“持续性”和“反复性”也有例外,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巨大,往往一次就可以给孩子造成重大伤害。
作者将“问题父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类父母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子女在其影响下,构筑了一个完美父母的假象。他们否认父母对自己行过虐待,否认父母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他们会自欺欺人地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2.不称职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易察觉且难以界定。他们的伤害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疏忽。他们的子女就像没有父母似的,不被关爱,被剥夺了童年,甚至要承担父母角色该承担的责任。
3.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他们的操控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即公开的、具体的,甚至赤裸裸的控制,经常包括威胁、恐吓和羞辱。比如,他们会说“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理你”“你必须……否则我就不爱你了”;另一种是巧妙控制,常见的是“帮手型”父母,他们会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对子女的操控常常表现为诚意十足但根本不必要的帮助。而操控型父母导致的结果,是子女常出现两种情况:投降和叛逆。前者,是子女屈服于父母的操控。后者,子女则与父母对抗,造成“适得其反的叛逆”。这种叛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与父母分割开了,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却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4.酗酒型父母
作者说,酗酒就像客厅里的大恐龙,生活其中的人,无法驱逐,只能装作视而不见。“不认账”对酗酒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受酗酒父母的影响,其子女至少有四分之一也会成为酗酒者。另一种情况是其子女的配偶也常常是酗酒者。其原因,一方面是人都有重复熟悉情感模式的需求,无论这些情感痛苦与否;另一方面,人们重现过去的冲突,是希望这一次能让事情进展顺利。此外,酗酒父母的子女易对亲密关系心怀畏惧,这是因为他们最初且最重要的关系教会他们:他们爱的人也会伤害他们,而且非常难以捉摸。
5.身体虐待型父母
这类父母有几个共同特征。一是他们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二是他们对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几乎毫无意识;三是体罚孩子已成为他们的惯性做法;四是这些父母往往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而暴力是他们学会的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6.言语虐待型父母
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这类父母也有两种行事风格。一是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比如,骂孩子愚蠢、没用。二是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比如,取笑挖苦孩子、给孩子取侮辱性的绰号。
7.性虐待型父母
很多人认为这类现象不多,但实际上比例并不低。据相关研究及数据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在18岁前曾遭到家庭成员的骚扰。而这类伤害会造成3d遗毒,即肮脏(dirty)、伤害(damaged)、异类(different)。受害者的生活因这3d而严重扭曲。他们觉得自己肮脏,认为自己是异类。他们受到的心理伤害就像心理癌症,令其痛苦的同时,也让其生活严重受损。
8.有问题的家庭体系
这一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它不是独个父母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它们是逐渐累积而成的。这种体系的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模糊。它要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保持一致;认为不同即不好,不允许任何自主和独立。为了避免家庭中各种力量的均衡被打破,所有人都须遵守家庭规矩。当家庭现有的秩序被打破时,问题父母将通过否认问题的存在、推诿指责、强行阻挠等方式来应对失衡的危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叫做“阴影”: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在阴影里,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呈现。那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加阳光,更具有自控力和幸福感呢?那就需要我们成为有爱的父母。要做一个有爱的父母,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父母要先让自己内心能量充足,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如果父母要种下爱、尊重和独立的种子,那父母首先得具备这些特性。所以我们说,父母也需要不断的修炼。让自己内心充满爱,充满尊重和独立性。
2.回归平等,不要总觉着自己是父母,高高在上,排除“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样的想法。不要总想着给孩子制定规则,进行审判。尊重孩子,平等地与他们交谈,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
3.做一个称职的父母,让孩子做个孩子。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必须要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必须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4.自信的父母无需去控制孩子,如果您会为了孩子该穿什么什么衣服而和孩子争论,您会因为孩子不回家过节而恼怒,您会总拿别人来对比自己的孩子,那您可能就是操控型的父母。在子女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时,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停止对他们的控制。在正常的家庭里,这种控制权的交接往往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便应该开始了。
5.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不要酗酒,吸毒,更不要对孩子进行任何身体上和语言上的虐待。研究表明,就算是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只是暂时的,但它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很明显,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如果说身体虐待是用小鞭子抽打,那言语虐待无疑就是插在心口的一把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可以转化为他们的自我评价。所以,不要贬损孩子,甚至对他们说出一些侮辱性语言!
6.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里的难点,但是父母们其实不知,真正的性教育都是自然而然发生在生活里的,异性父母在家庭里的着装,言语方式都是性教育很好的媒介,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以身示范教给孩子什么才是一个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该有的样子,有时候身教大于言传,便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父母只有成为更优秀的父母,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孩子。希望每一对父母都能坚守一个原则:孩子是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活。关注呵护孩子的独立性,让我们的孩子活成他本该成为的样子。(王菁)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阳光读后感 读后感读后感(实用7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

    2023年至强英雄读后感(大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

    2023年边城读后心得体会(实用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

    鲁迅小说读后感(精选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

    2023年自传读后感(通用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

    泥土读后感 高二暑假读后感读泥土有感(精选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

    最新读弱点有感(优秀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

    2023年侏罗纪公园读后感 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读后感(汇总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读母狼的智慧有感 母狼的爱读后感(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2023年读后感点引议联结西游记(汇总7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