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小说教学反思 小说教学反思(通用7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碧墨2023年语文小说教学反思 小说教学反思(通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一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多重性,表达的思想具有多元性,小说教学反思。”欣赏小说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需要借助于读者自身的生活阅历,结合作品特定的背景,去理解人物形象身上的个性特征、形象的现实意义。也就是由读者来完成对作品的二次、三次创作。

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时,由于审美距离把握不准,对作品的阅读及二次三次创作,却很不尽如人意。

通过反思,我发现原因有二:

一、对学生能力估计过高,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平时的教学中,无论篇幅长短,课前预习,只是作一般阅览要求,学生到底看了多少,思考了多少,课堂上虽然会反映出来,但没有做过研究,为什么预习质量会如此低下。课堂教学时,按照一般的模式套路来,从作家作品到背景介绍,再到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最后到小说主题归纳。

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般地是,文学常识和背景由教师介绍,其他的内容会由教师设计出一组问题,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要求他们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并回答,一个回答不出,再找一个,三四个学生都回答不出,就由教师代劳,最终,皆大欢喜,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原本不会的问题,也从教师那里得到了答案,教学任务完满完成。

所有的文本基本上都是这样上,为什么换到学生起来评点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呢?因为,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始终没有真正地得到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不等同于起来回答教师设计好了的几个问题,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

然而,由于课前盲目地读书,课上,对教师设计的问题,无法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探究。因此,课堂学习,在学生,则是忙于应付那几个问题,至于展开质疑和争鸣,时间根本是不可能有的了。没有质疑和争鸣,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就无从培养。

二、学生审美距离把握不准,教师缺乏引领,教学反思《小说教学反思》。

一部优秀小说,“总是以个性鲜明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审美的愉悦和启示,让读者认识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

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人物形象,一般停留在个性特征的分析上,比如,“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文字,思考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对于基本的描写方法早就已经掌握了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难度系数不是很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个形象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对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是什么,基本上很少去作深入的分析。

于是,文本的学习,学生得到的只是贴标签似的孤立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学生很少走进文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阅读情况。

鉴于此,在这单元的小说文本的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变旧的课堂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一、精心设计好预习题,让学生结合学习资料、各种媒体,对文本进行阅读、比较,筛选信息,形成自己对问题独到的思考,然后带进课堂,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争鸣,通过争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形象的社会性、典型性的理解。

我在后来组织《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教学时,就放手让学生事先根据手里的学习资料,对故事情节的真实性、人物悲剧的根源进行分析,再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展开争鸣。最后,学生对整个故事的把握就很到位。

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可以慢慢养成借助资料、各种媒体来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培养他们比较、鉴别阅读的能力;在争鸣中逐步培养出文学批评、鉴赏的能力。

第二、在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注重引导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比较文学形象。因为,文学来自于生活,人物形象极有可能就是身边某一个熟悉的或者曾经见过的人,让学生结合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或认识的、或曾经见过的人的情感体验,再回到文本中来解读,对形象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经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就自然地能结合现实来进行,从而实现了文学的实现价值,而学生可以借助于课堂上掌握的这些方法,对自己观看到的其他文本或影视作品进行有意或无意鉴赏,慢慢地鉴赏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二

小说阅读复习课 年级:高三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步骤和答题模式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先请同学回忆小说阅读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点,教师板书。然后下发两篇小小说, 把班级同学分成两大组四小组,要求两个大组各自研究一篇小说,先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弄懂诗歌,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纲要求各小组设置45道题目,并附有答案及详细的评分标准。接着研究同一首诗歌的两个小组进行竞答,甲小组提出问题,乙小组回答,甲小组评判并打分;乙小组提出问题,甲小组回答,乙小组评判并打分。这样进行两三个回合,评出最佳设题小组、最佳答题小组、最佳答题能手、最佳出题能手。对最佳的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一句名言,一幅画,一个本子等;不理想的要让他为大家做一件好事,可以是诵读一首诗,或者讲诉一个带有哲理的故事,或者背一句名人名言等。最后教师总结,对两篇小说作一简短的分析,对小说阅读的技巧及答题策略再次强调,对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一点评。

二、分析 这堂课有下列几个特点: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常常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运行的.是一种师对生的单向灌输,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给,学生收。教多少,学多少,不教则不学。即使以学生为主体,也是以教师为主导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权威和专制,只有传授和被动接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消磨,甚至被扼杀。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与生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像这一课,教师完全处于次要地位,整个课堂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积极性、主动性高了,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获取知识的技能就能得到加强,也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一定要舍得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就是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和资料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合作”就是通过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从而解决自主学习、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探究”就是对学习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这一课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这一点也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明显不同的地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即使采用讨论式,也是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的所谓标准答案上去引导,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新课程理论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精神,这对学生的将来和国家的未来都是有深远影响的。 把竞争的模式引进课堂,激活了课堂。 《心理学新论》一书告诉我们:“所谓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进某种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刺激,对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效应:激发动机,发挥潜力;增强自我意识;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当我们 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学之时,学生为了弄清楚问题,必然要充分地挖掘自己所蕴藏着的潜能,丢弃陈旧、落后又俗套的解答,追求新型、独到的见解,由此,就得打破自己已有的思维定势,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的极富创造性的解答。这样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跨时代人才。像这一堂课,两个小组的竞答,最后的奖罚都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之中,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内容一定记得非常牢固。而相比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采用“满堂灌”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就像一汪死水,波澜不惊,学生的思维处 于一种停滞状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满头是汗、青筋直暴, 而学生在底下思接千里、神游天堂。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离开教师就不会学习,又何谈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课堂搞活,这既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反思。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三

在此基础上,我又带领大家重点讨论桑桑、杜小康、秃鹤这三个人物。

桑桑:在通过具体的事例感受他善良、热心、勇敢、仗义的同时更加感受他在面对怪病时的坚强乐观。

杜小康:以“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为突破口,在了解他的经历之后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杜小康战胜了他自己,令人钦佩。

秃鹤:先交流大家都怎么因为那颗光头而去捉弄,欺负他的,他是如何进行捣乱,报复的。然后引出:“纯净的月光照着大地,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继而引导学生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转变,感受秃鹤那颗善良的心。

通过讨论,认识到书中几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历经苦难,变得成熟、坚强了,明白了成长的美丽,人性的美丽!这样,很自然的加深了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

品尝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我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次课外阅读交流课,我结合了承担的分课题“批注阅读”,安排在交流人性美之前,让学生用批注这种形式加深对书中孩子们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也为之后的交流做好铺垫,但这一阅读方法要让学生真正习得,还须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上花心思。

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小小的尝试和实践是我们课外阅读探讨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能力的提高,批注式阅读让他们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活动,还是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四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已经会念这首《春晓》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思维进行提问。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在问中想象,在想象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喜欢了学古诗。

同时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我要在进一步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将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们会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学生会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2】

这节课,通过《春晓》这首诗的学习,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认识9 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小朋友在没上学前就能把这首诗倒背如流了。现在请会背的小朋友试着背一下。背不下来的认真听一听。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课上我充分利用《春晓》意境悠闲,学生早已耳熟能详,采取配乐读、比赛读,感情读,组内读、领读、跟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在头脑中形成古诗描绘的画面,达到流利背诵,在识字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本课的形声字较多,因此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生字,并试着给会认的字组词,或说说生活中哪里能用上这些字,在小组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探究精神。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五

《大熊猫》是一篇说明文,第一自然段总写大熊猫是一种最可爱的吸引人的珍奇动物,后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说明。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伊始,我出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以此调动学生的热情,为全文教学创设良好的“乐学”氛围。

二、以读为本,以读促讲。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以,教学时,我运用了齐读、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三、引导感悟。教学时,我让学生图文结合,以及板书,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可爱的外形,以及它吃竹叶的可爱样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四、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的训练和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运用文中叠词对大熊猫的外形进行填空式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以此强化学生的词语积累的运用。同时在课外知识的延伸上:我让学生收集大熊猫的资料或给大熊猫画一幅画,这样既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这节课,不足之处也还很多,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读得不够充分,不到位,精读部分能读懂,但感情还不够投入,这些都待于今后加强指导,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六

过去我们反对语文教学中过多的传授知识,但语文本身并非不需要知识,恰恰相反,我们的许多教学目的,都需要知识教学这个载体,以知识教学为渠道来实现。我们不需要陈旧的知识,但我们迫切须要新知识。这新旧之别就在于,旧知识是客观的陈述教学对象的特征。新知识是从学生出发,帮助学生“阅读”的知识,帮助学生“实践”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是“管用”的知识。在小说教学中“叙事视角”知识就是这样的知识,它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小说的知识。

在不断的反思中我有更深的体会。小说的教学要注意扎根语言教学。从文体的特点考虑,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是形象塑造的艺术,但它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根,叙事是干,形象是果。有时候教师见了这种形象之“果”就忍不住要从学生嘴里抢过来,自己津津有味的吃下去,结果小说课成了老师人物形象的图解演说。小说教学要扎根语言教学就要把“说”的机会,“说”的权力交给学生。小说的美是学生自己品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情节的波澜,在语言的表达、交流中去构想鲜明的形象,体验独特的情感。

还有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学习如同登高,给学生一根绳子,让他们自己爬上去。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教学中不光需要匠心独运的构思与设计,更要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有区别的去肯定他们的每一个发现。真正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及个体性的充分而真诚的尊重与关怀。小说教学还要让学生读出他们的个性来。人们在现实中是有很多无奈的,无奈之一就是人在现实中的活法不只是一种。你选择了这种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千百种活法。小说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体验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精神享受的王国。因为文学是引领人走向真善美的艺术形式。读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理想的小说阅读境界大抵如此。

总之,在小说教学中我们不断反思,就会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语文小说教学反思篇七

第四单元的课文精选了4篇外国作品,其中后两篇是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篇课文的形式很相近,都是略读课文,都是由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最后设置了几个开放性的小问题供学生参考。

这两篇小说很多学生之前就看过,对故事内容并不陌生,也谈不上兴趣盎然,这可怎么进行教学呢?实在是有些困惑。阅读了一些教参书之后,我仍然比较迷茫,决定想办法试试看。

我将两篇课文合并起来教学,与学生一起把故事梗概理清楚。首先,我们一起概括《鲁滨孙漂流记》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让他们自己拟出小标题,然后找出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并且要用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我让学生抓住“历险”二字,去故事梗概中寻找出现了哪几次历险,用短语概括出来。故事梗概之后是精彩片段,我觉得书本上的肯定不够,所以布置学生课后阅读,摘录认为精彩或印象深刻的情节,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还可以参考课后的小问题,下节课进行分享。后来我花了两节课时间给他们,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先组内分享,再选出代表上台,组与组就有了竞争的性质。没想到孩子们还挺踊跃的,而且组长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分享了一些东西,这让我感到欣慰。

不管怎样,这两篇小说我算是稀里糊涂的上完了,还是感觉差点什么似的,不够理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