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时间:2024-01-15 作者:储xy

写工作心得可以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此处整理了一些同学的实习心得和经验分享,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实习之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一

上星期,参加了市组织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听窦老师等这些全国知名教师的课,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但收获的同时,仍有着不解之处或者说是困惑。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一、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

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二

绍兴县柯岩街道阮社小学,浙江绍兴312000。

课堂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所做的表扬或批评。其目的是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一部分。

一、评价的误区。

1.吝啬评价。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语文课。女教师备课充分,上课时游刃有余,成竹在胸,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她对班上一个学生的两次发言的评价却给她的课大打折扣。在一个男孩很流利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后,这位老师让他坐下,并随口说了一句:“你说得很多,但是答偏了。”当时孩子面无表情地坐下了,而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这名学生又获得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与其他同学相比,他的发言是最深刻的,我以为这次老师一定会为他鼓掌,没想到老师又说了一句:“你的答案也不是很完整!”听完这个老师的评价,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老师对孩子太吝啬自己的表扬了,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过分表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为了活跃课堂,过分地表扬学生也十分常见,学生的回答明明只有一般般,老师则笼统地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得好极了!”“你是最棒的!”“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如果老师过分地对学生进行夸张性的表扬,一方面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以为只要我参与了,我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注重质量了。

3.方式单一。老师大都喜欢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评价,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就越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反应冷淡,表扬不表扬都一回事。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追求新鲜。

4.回避错误。许多老师担心,否定学生的回答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而对学生的错误回避了。在一次听课上,老师让学生闭上双睛,想像夏天暴雨来临前的景象。两三分钟后,老师点一位学生口头表述,学生这样说道:“轰隆隆,雷声响了,一道闪电亮了,接着便刮起了狂风,风吹得小树微微摇晃,树叶慢慢地从树上落下来。”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的评价是:“你想像得非常合理,具体,真好!”大家都知道:下雨时是先有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而这位学生在表述时,没有注意说话的先后顺序。接着写狂风时,又说成“小树微微摇晃,树叶慢慢飘落。”既然是狂风,怎么能用“微微”“慢慢”这两个词呢?如果说老师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不对学生的错误做出指正,学生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评价方式方法。

1.真诚表扬,恰入其分。同样是表扬,有的是恰入其分,发自内心,有的听起来却轻描淡写,味同白开水。只有发自肺腑的表扬,才能促动孩子的心弦,唤起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比如:在一次写字课上,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子写得比班上许多同学都要好。我看了他的字后,当即在班上这样表扬他:“你的字写得还不错哟,尤其是这个‘欣’字,间架结构摆得很好,以后写字都要这样。”这个学生听了,拿着本子欢欢喜喜地回到了座位上。以后每节写字课,他都非常认真。

2.委婉批评,维护自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老师也要客观地指出。但是要注意语气的委婉。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学生把“哑口无言”写成了“牙口无言”,我打趣地说:“哟,牙可不会说话哟。”学生一愣,但立即明白,赶紧翻字典查……这些含蓄委婉的批评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评价方法要多样性。首先,我们可以在评价的语言上机智多变;其次,我们可以将口头评价和体态评价相结合,如爱抚地摸头,深情的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当我的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时,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你的字写得真好,老师看了真舒服!”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骄傲!”当一个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我会在发试卷的时候和他来一次深情的拥抱。再次,可以尝试用小实物来评价,比如:奖星星,分发小糖果、作业本,都会令学生信心百倍,激动不已。

4.分层评价。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基于平时的学习情况,学生大概分为三大类: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我赞扬鞭策优等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如对优等生的表现,我通常是点点头或笑一笑,表示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而对中等生,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发现他们的长处;对后进生,以宽容的爱心,鼓励他们值得肯定的某个部分,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不断相信自我,发展自我。这种分层次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家下午好。

有幸今天站在这里和家交流,感到非常的幸运,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是我们在做的各位教师值得深思的教学话题。今天聆听几位教师的献课,显示各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勾画出赛什斯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一道道亮丽的教学风景线,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教学流程上都有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可谓教学有法无定法,同时也映出一些在教学中一些需要共同谈讨的问题,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结合辅导站举行的小学数学同科异构的活动,就小学数学有效地教学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指教。

“减负增效提质”是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其最为重要而有效地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更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教前要精心设计。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2、教学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3、教后的练习要优化。

(1)练习要有“方”。每一次练习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练习要有“味”。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3)练习要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4)练习要有“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2、注重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实践活动课”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教材增设“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3、讲究实用。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的关注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发情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等。所以说,媒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对教学有助,只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助,那就是好的媒体。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体,实用才是硬道理。

4、追求实效。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乃至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与低的惟一指标。不管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利用什么教学媒体,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1、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20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遇到有些家长他们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他的孩子学数学应该没问题的,因为孩子算题目很快。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那些以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的作业总是出现错误,考试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的。家长觉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他们误解了数学。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通过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以准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2、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四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阳光师训”活动。听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讲座我感触颇多。教育专家让我们学习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答疑解惑,使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得心应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觉得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

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参加这次“阳光师训”后,我把所学、所感都化作对教育教学的新鲜注入了我的教育教学。从备课、上课到讲评、反思,都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定位。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李萌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各位老师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心得。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老师们交流交流,以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使其学习变为爱学,乐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把多读多练,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来训练。因此我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一,课前预习开学初每接一个新班,我首先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把预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逐条逐条地熟记,并写在纸上,贴在语文书的第一页,学生每学习新课之前都要严格按这几条去做:预习的第一个要求:读书五遍。每遍又都有具体的要求:第一遍要求,清除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义,并将拼音和查出的词义工工整整的写在书的空白处。第二遍,要读得通顺流畅。第三遍,每读一段时,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或者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个意思)全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遍带着课后问题边读边思考。第五遍,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把问题写在卡片上夹在书中,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课,参与课堂活动。预习的第二个要求:查阅课文有关的资料,图片。然后摘抄,粘贴在资料本上,(这是我特别设计的`,要求统一的16开软皮的本子)。这项作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家长一块查阅资料共同完成。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能积累两本资料,同学之间能资料共享,也为语文总复习备好了材料。许多家长打电话,开家长会都说,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和孩子共同学习,也增长了不少知识,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他们的资料本每一页都像一幅漂亮的内容丰富的手抄报,写什么样的标题,用什么字体,什么颜色,怎样排版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再加上同学之间交流时的欣赏与羡慕,使每个学生对这项作业都乐此不疲。这项作业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老师再抓住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理解训练,就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第二,关于读书一是课内的,一是课外的,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先说课内的文章,我们教科书上都是精选的经典名文,所以我们要很好的运用。因此我要求学生每篇课文至少也要读20遍,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原汁原味的背,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更不能走了样。不要求背诵的课文,不看书也要知道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是重点段?哪个词哪个句子是老师重点讲的?这就要求学生读书时用心读,听课时认真听。对此我又教给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复述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表达出来。我把复述细分为三种,第一是详细复述,不是背诵,只是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段和重要细节来复述。第二是简要复述,就是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复述。第三种是创造性复述。可以变换人称复述,续编故事复述。颠倒顺序复述。学生明白了复述的不同要求,平时我就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复述课内课外的优秀文章。这样,不仅积累了优美词语和段落。还掌握了一些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转化的过程,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再说读课外书,我们知道,要学好语文必须多读书,怎么读?我也迷茫了好久。在不断的摸索中,我采用了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起书走进教室和学生一起读。所以每学期我采用了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一是师生共同读一本书,我每天至少要挤出10分钟的时间来,给学生朗读故事书。从《爱的教育》这本书开始,因为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日记的形式来写的,和他们同龄,内容也是他们喜欢的,还有利于学生写日记。

所以同学们很喜欢听,读完后我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再让学生抄在摘抄本上,再抓住空闲时间,给学生讲这些词语段落的好处及用法。给学生朗读课外书,不仅锻炼了老师的朗读水平,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另一种是学生每人每天书包里都要有一本课外读物,有空就看,看完自己的,再和同学交换着看,每月把自己看的书的内容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手抄报上有本月所读的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简介,精彩片段及体会感悟。这就是每月一次的课外读书笔记交流。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六

俗话说,朗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良好的朗读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就理解能力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基础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朗读与理解以及表达方式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要注重提升朗读能力。

一、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深刻的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小学生无论从年龄上还是心智上都较不成熟。因此,也缺乏对于朗读重要性的认识。通常只是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机械的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缺乏问题意识。此外有些教师往往认为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因此,对于朗读方式没有过多的进行讲授,只是让学生读出来就可以,不注重其语感、语速、情感的表达等等。这样的额朗读形式对于学生毫无意义。

2.教学中忽略了对朗读的指导。

因为教师缺乏对于朗读方式的讲授,进而导致学生在朗读时,只是单纯的用读的形式将文字进行表述。通过这一简单的朗读形式并不能让小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如对于有角色的文章,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对于每个不同的角色如何拿捏其情感,有的老师虽然会对学生的朗读方式进行相关的指导,但仅仅注重一些表面上的技巧,进也就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朗读内涵,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二、朗读教学具体应用方式与策略。

1.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朗读便是学习语文最好的形式。在语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适当的情境创设的方式展开。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于朗读的学习与表达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素养。例如,当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画,并在播放的过程中选用较为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融入桂林山水的美景当中。相信学生在观看后可以感受到山水的美。随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身临其境的美,进而将朗读情感全面的激发出来,并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欣赏。

2.创设生动的朗读情境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对于许多事物不能看到其本质,进而缺少对于一些事物的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了解与探索,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了。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解,随后设计出适合的朗读教学情境。例如,对于语文教材中《小动物过冬》这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并根据文中设定的人物以及语言,通过简短的故事结合文中的语境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文中角色的情感,并将其情感以朗读的方式表现。

3.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榜样。

小学生潜意识中的朗读就是将文字念出来,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的对小学生的这种观点进行更正。让小学生明白朗读不是简单的将文字以念的形式表述,而是要走进作者的内心,结合作者的情感,以及所处的语境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先对文章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在高潮部分或者作者情感强烈的部分,应放快节奏或者声音高亢,要全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对文章《母亲的恩情》进行示范性的阅读时,要注意将自己完全的融入于这一情境中,并且注意语速、语气以及声音大小的变化。通过对文章进行通读后,让小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朗读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及时的改进。

4.适当地开展朗读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的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因素,并且不断的增强朗读的范围与朗读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合理的配置课堂时间,用5到10分钟用于学生进行朗读学习的时间。例如,在学习文章《父亲的菜园》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此外,在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将文章的主旨融入后进行朗读,并根据个人的理解将其进行升华,进而体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综上,朗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艺术。因此,要积极地运用一系列的朗读措施,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

但纵观当前学校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新课程改革到现在有一段时间,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五类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偏: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细细想来,这些现象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低效、无效的主因。

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呢?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从解读文本、制定目标、实施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等几方面谈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几点看法。

一、潜心文本――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认真解读文本,做文本的知音,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新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开阔了视野,观念进行了更新。积极响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号召,为了和新课程接轨,教师唯恐被教材束缚,纷纷费尽心机,在教学形式与手段方面不断创新。于是课堂花样百出,异彩纷呈。但是由于忽略了深入钻研文本,课堂中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有的课脱离文本,有的课甚至放弃文本。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着眼于对单个词、句、段的品悟、品读,使文本支离破碎而无视文本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本学科活动,导致学科本位缺失。针对这种弊端,所以我们仍要提出:“钻研教材”.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潜心研究文本,这是有效教学最基本的要点。

怎样对文本进行解读呢?佛教在概括人生的三重境界时,是这样说的:第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比喻,教育专家把它同样用在了对文本的解读上。

1、进入文本――“山是山,水是水”

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研读文本。反复诵读,读得琅琅上口,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章情感,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同时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停于对课文内容的表浅理解,还应该沉浸到文字中去,去发现文本的特色,把握文本的内涵,领悟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这是解读文本的第一步:“读懂”文本――“山是山,水是水”.

2、跳出文本――“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读文本的时候不是把目光聚焦在教材本身,而是要读出广度,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如:作者本人、作品时代背景、同类型的文章、整组、整单元、全册、整年段的文章安排特点等等。即把书“读厚”――“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3、回到文本――“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有了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文本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可以十分深入透彻,但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得一样多,感悟得一样深,成人的阅读与儿童是不一样的。因此把书读“厚”之后还要将其读“薄”,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再读文本,看他们所看到的,想他们所想到的,感悟他们所能感悟到的。不把课上成拓展课,回到文本,文本才是课堂的主角。即把书“读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二、目标制定――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按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说,即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终目的。就像跋涉中的人们,准确的目标是他们能轻松到达目的`地的向导一样,教学中的目标同样也是我们教学中的指挥棒。它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目标制定要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目标难度要适度。

目标过于“高广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通过教学达到;目标过低,在教学中学生感到没味道,失去意义。所以,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性格特点及智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根据学生具备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设置最好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2、注重目标的全面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于全面性――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3、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预设性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定教学内容,在课前预设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它带有一定的规定性,但由于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超出、偏离或达不到教师预先设计的要求。面对学生在课堂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对能够提高学生能力或深化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适当调整教学,看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有针对性的给予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目标,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是否有效。提高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主体的认知需要,然而学习的实际发生则常常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就是说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无法发生;但是没有环境的外在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巧留思维空白。

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画家画画,不会铺天盖地,布满画纸,而总会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有名的留白之作。“留白”观画者便有了暇想的余地;作家作文,讲究含蓄,“纸有尽而意无穷”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音乐家演奏,时而“千山咆涛”,时而“万马齐喑”,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想音乐,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样,有经验的教师从来不会“满堂灌”,而是在细针密线,精辟入理的同时,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使课堂教学开合有度,点到为止。

教学中,有时有意对所学的教学内容引而不发,激起悬念,让学生对被所学的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有时有意对有些教学内容秘而不宣,给学生以研究、咀嚼、发挥的空间;有时延伸课堂教学的给学生以无限的回味和想象,让学生去探索。这实际给了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创设民主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4、善用评价语言。

语文课堂学生的答案远不止正确和错误两种,教师需对复杂的情况做出及时、准确、具体的判断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修正错误,强化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并且要提倡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教师有利的评价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作出的评价,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心理暗示或是有着导向性。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正逐步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也就是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5、充分预设和动态生成。

课堂有如约而来的风景,有不期而至的精彩,这里告诉了我们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预设是一节课的奠基。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充分、科学地预设,如:预设目标――以人为本,发展语文素养;预设文本――深入研读,挖掘文本资源;预设学路――了解学情,确立学习路径;预设生成――充分预设。只有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引导生成。

但是,事实上课堂情况变动不居,稍纵即逝,预设再完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想得再周到也无法预知下一步课堂里会发生点什么。于是“课堂呼唤生成”.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对“课堂生成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随着探索与实践的深入,课堂生成的有效性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关注点主要是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增加或减少教学的环节,学习目标和重点、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随机升降、可在生成中替换。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教师简单、机械地解读了“生成”,误以为“生成”仅是预设之外课堂中的“节外生枝”,有的甚至错误地将“预设”完全摈弃,出现了“放羊式”课堂,如: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旁逸斜出、无谓争辩;陷于一点、纠缠不清;漫无目标,听之任之。这种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成。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非常重视课堂动态生成,但她“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强调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明确要求在教案中要有三维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设计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然后就是按预设开展教学,动态生成。

可以说不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课堂教学,信马由缰式的教学,是“目标虚化,内容泛化,生成无效”的主要原因。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6、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人文性,也要重视工具性,只有二者有效结合,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有性。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关注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对学生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语文学习,需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但不是通过花哨的形式来实现,而应渗透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真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四、教后反思――“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教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师在自己上完一节课后,处理一个教学情况后,随即进行一种反思,以便有目的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提出并修正下一步的教学主张,从而更加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坚持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教师自己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可生长出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使原来的教学走向“有效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把握以上五个要点,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璐: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月。

2、诸葛宏:有效教学策略探微,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4月。

3、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研究,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1月。

4、陈旭远、秦玉友:关于教学质量与效率几个问题的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1月。

5、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八

以前我存在这样一些教学误区:总感觉一堂课给我的时间不够,时间到了却还有好多的内容没有传达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给你的时间不够,而是你没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时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你这堂课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们很多老师常犯一些认识性错误。例如:那就是讲的太多太分类化,本来是上语文课,可给人的感觉又像是在上一堂思品或历史,结果导致课堂教学主次不清,或教学方式采取满堂灌,这样下来当然时间不够,而学生也听得很累。就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确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但我认为,这个目的是贯穿于你的整个课堂内容教学,是让其它知识完全的融合在所上科目中的,而不是老师到最后强加给学生:“通过这我们要怎样做,做怎样的人?”

所以我认为应删去很多多余的知识,做到敢于有所放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就好比渔夫撒网,收网的中心点只有一个,而他的涉及面去是宽泛的,网铺开了,就要求老师做到收放自如,从容指导,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三年级课文《燕子专列》核心是人类的友谊,那么围绕这个核心就可以展开教学,从而理解政府是呼吁,人们是纷纷,贝蒂是寻找。当老师把握这一核心点时,就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展开教学。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个人认为我的教学总目标就是一个“趣”字,而不是灌输式或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趣”贯穿于整个课堂,课文内容是否有趣,学的人是否乐“趣”,就要看你的教学策略问题,然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读、说、写的能力。

学生容易审美疲劳,最初的几堂语文课,可能会吸引所有学生的眼球,但时间长了,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千篇一律,那么这时学生对你,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减弱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反感。这时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表演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而又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有人说:“教师就是一位舞者,穿上你的舞鞋,尽情的在属于你的小天地中卖弄你的舞姿。”课堂表演只是换一种很直接的、易理解的方式将内在的思想感情等传达给学生。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会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所以我认为小学语文可以常采取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去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在演中觅趣,在趣中显智。如付源老师上的《赶海》,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表演理解“俘虏”的意思。她先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大虾,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武将,这时老师表演“我”轻轻伸过手去一捏,这武将被“俘虏”了。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得到语文情境、语文内涵、语言情感的熏陶,得到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表演让学生直观理解感悟词语意思,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表演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表演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才能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实现教学形式的“百花齐放”。小学语文课型有发现型、辩论型、欣赏型等,但现在有专家提出“生活实践型”,意思就是老师把鲜活的人物请进教室,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比如这次去遵义学习,我听了赵国华老师的一堂综合课《走进英雄——感悟崇高》赵老师就是将鲜活的人物——消防队员请进教室,让学生走进英雄的生活、感悟他们崇高的品德。从而让学生有兴趣学,有兴趣说,有兴趣写,并且有写的内容。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两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收获却是丰盛的,听完资深名师的课堂演绎,我才深刻认识到百年教育,来不得半点浮躁,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而自己就像森林中的一株小草,比起教坛这芸芸般的原野是多么的渺小。通过这次学习,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努力改善教学上的不足,强化专业知识,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以求进步。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九

实践验证 

重新构建 

(二)反思方式方法 

2.从瞬间的灵感中给人以感悟  

3.从教与学的.错误或败笔中汲取教训  

4.及时对教学行为进行记录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设计  

四、研究方法和原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原则 

本课题研究遵循自主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 五、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 

1.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 

3.探求教育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4.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研究步骤 

1.前期研究阶段(2014.9-2014.11) 

3.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14.7) 

八、预期研究成果 

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教学反思典型案例、教师反思论文、课题报告   

参考文献 

1.袁 坤. 培养反思力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关注智慧的教育。教师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必须树立以学生多方面发展为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应该使师生真正互动起来。教师应真正走过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过程,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有效教学实施环境。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了。学生积极参与了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方向的和提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想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赞赏学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课堂上教师总是脸带微笑,用亲切自然的目光注视学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使学生知道老师正期待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就热烈了,教学效果当然会更有效。

三、充分发掘教材内涵,以情感培养丰富学习模式。

语文课程是一门最适宜开展情感教育的.课程,因为小学语文课本中载有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伟大作家的篇章比比皆是,如古代的诸子百家,近现代的老舍、朱自清、鲁迅等等。(教学论文)这些伟大的作家协同他们经典的作品传递给后辈的除了恰到好处的修辞、激发与意境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包括这些篇章的延伸知识,都涉及很多的人文历史等知识。而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学生喜欢读一篇文章或者推崇一份读物,往往是因为这其中包含很多可以触及他心灵的情感流露,或者可以让他心潮澎湃的元素。所以,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对于那些跃然纸上、观点鲜明的古代文化与思想遗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心底感染与激励学生树立阅读的兴趣。另外,教师也要通过自身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对阅读教学的真正重视来激励和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道路上的楷模。

四、及时丰富与更新教学手段,立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以往很多学校小学语文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读”的授课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视觉与听觉疲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学校背景,举办类似演讲、知识竞赛、辩论、讨论、话剧等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对一些经典的篇章,尤其是一些话剧、小说、寓言故事等类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感情投入;对于一些经典的诗歌,可以让学生采取朗诵比赛的方式;学习一些科教类的素材,可以采取知识问答或者知识竞赛的方式,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课堂教学充分更新教学手段,还体现在对多媒体的利用上。

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六、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更多彩。

多媒体设备因其强大的音频、视频处理能力,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课堂上轻易达到“化静为动、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具有其他教具无可替代的作用,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自觉运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语文,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感受美、体验美。同时,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七、实施激励评价,推动学生自主发展。

据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注重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推动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对学生提出的不足以及独特的个人见解,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哪怕学生提出的不足或见解是错误的,也要对其勇于质疑与发言的勇气进行肯定,然后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推动学生自我修正。同时,还要在学生间开展互评互议活动,营造张扬个性的和谐、融洽、民主的课堂氛围,以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十一

小学语文课改热热闹闹、日新月异,于是我对怎样吃透新课改的精神,不让自己迷失在花哨的形式里进行了反思:

新课改后,孩子们上课思考回答问题:由一行行、一列列变成了一圈圈、-堆堆。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合作学习,但是也有误区:孩子们更乐于参加热闹的合作,课堂上孩子们高高兴兴,争得面红耳赤。在老师的示意下,孩子们停下来,课堂回复了平静。但喧闹的背后,少了冷静的自我思考。“合作不能让孩子们回避独立思考”,所以尝试着给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课堂“留白”,孩子们可能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渐渐提高,因为有了思考的空间,他们的'表达也有了独特的见解。

新课标规定,小学高、中、低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几十万字,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于是乎,老师们掀起了孩子读书热潮,教室图书柜,学校阅览室,家庭阅读建议……一些相应的设施、措施相应出台。慢慢的我发现,不少孩子把时间都用在看网络文学上了。网络文学直白易懂、朗朗上口,孩子易于接受,但也有不少弊端,如语言缺乏规范性,不如传统的诗歌、神话故事、对联等语言精练;想象力强,让孩子们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认识;教材的范文例文较多,使得很多孩子用了拿来主义,省去了许多写作环节,有碍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老师和家长要作适当的引导。我们应指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书,学会有效阅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这就是我关于小学语文课改的三点体会,课改之路还长,相信有许多教育者的耕耘,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专业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篇十二

整个竞赛过程,选手们竞相展现识字教学理念。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他们围绕参赛课例,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巧妙设问,各环节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展示了优良的教学水准和课堂驾驭力。陈林校长表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艺,课堂亮点纷呈,高潮迭起。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看图组词,用汉字种子“包”开出汉字花。随着课件的显示以及学生的回答,由“书包”“包子”“包菜”解释说包可以做名词,“包饺子”“包粽子”此时的包当做动词,“一包薯片”中的包是量词,“包公”中的包又可作为姓氏。简简单单的几张图片就把“包”字进行了诠释。在这节课的最后,陈老师又展示了“一字开花”,随着“汉字花”的不断增多,学生越来越惊叹。不仅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们也连连称赞。“生字花”中的汉字有许多我们一线的小语老师都没见过,这样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汉字探索的兴趣。张盈老师在上《梅兰芳学艺》一课中,通过“游动的鱼儿”“没有神儿”“不是料子”等儿化音及轻声的指导,充分体现出其语言的魅力。汪东玮老师教学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为诗词配乐唱词、用吴音方言朗读课文,设置情境,加深了文本理解,也增强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张盈老师上《梅兰芳学艺》时,用写信的方式练习书写生字,同时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凭借生动的课堂氛围,灵动的教学智慧和扎实的课堂效果,老师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讲课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丰富多彩。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黄兰老师在上二年级上册《识字》的评价语言:当一个学生读“塞”字时,夸其“字音读得准,声音也洪亮”;当一个学生记忆“塞”时,夸其“你学会了用熟字换部件的方法,真好”;当一个学生大声的读“椰树”时,夸其“哎呦,椰树长得可真挺拔!”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孩子的内心深受鼓舞、激励,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材的一项重要目标。老师们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刘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待学生齐读课题之后要求看课题质疑,再带着疑问读文章,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写《夕阳真好》这一课生字时,白洁老师提醒学生要做到“三个一”,并且学生齐声喊出口号: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贯穿于每一位老师的每一个课堂的细节处。

大赛中,选手们将“认认真真读课文,扎扎实实学写字”落到了实处。讲课老师在指导写字这一环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从字的间架结构、字形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笔画,老师进行范写,在小黑板上洋洋洒洒、挥笔一蹴,有的苍劲有力,有的俊美清秀,字体结构合理,规范美观。用笔轻重适宜,顿挫分明。使听课的老师叹为观止!因为那是板书艺术的完美体现,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细节的处理无不蕴藏着选手的.智慧:殷岚老师在上二年级下册《识字6》教学象形字“鹿”时,以图画的形式展示,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认识,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奇妙,“开小火车”的方式令学生喜闻乐见;沙彩虹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石头书》中的生字“煤”时:一个瘦一个胖。火做偏旁瘦又长,最后一捺变为点。教学“炭”时:火在右下坐稳当,最后一捺要舒展。这些写汉字的小口诀,琅琅上口,简单易学;陈林老师在投影仪下现场进行示范书写,学生临摹例字,练习书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课堂教学基本功还有上升的空间。通过本次观摩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立足于课堂,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勇于探索创新,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和学生一起实现我的七彩梦想!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知识禁毒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童年》读书心得字 《童年》读书心得字左右精选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开学周记(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开学周记篇一

    2023年小学生休学申请书(优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大学升学宴家长致辞精选(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实用讨论会会议纪要(模板16篇)

    致辞致谢是一个展示演讲者情感和态度的机会,能够让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真诚和诚意。最后,在致辞致谢中,我们要注意掌握好语速和语调,使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最

    2023年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汇总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

    管理病例心得体会 病例管理心得体会(模板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

    2023年物业邀请领导的邀请函 邀请领导的邀请函用语汇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

    最新邀请领导的邀请函内容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