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曼珠

小学教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阅读小学教案范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一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1、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近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书记录的是我国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二

2全班齐读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讨论、交流、理解。

3媒体出示句子:“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句子意思和养羊人的心情。

4邻居和养羊人的看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6总结寓言:亡羊补牢。亡:丢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丢失了再修补羊圈。比喻: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为迟。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三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养羊人这样做,对吗?从哪知道?(课件)从此,什么意思?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四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1课时。

投影。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教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过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的过程。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增删。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六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一、揭示课题。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二)揭题解题。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板书:赶快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深切的感悟,将学习文本与追本溯源,学习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七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他们不知道咱们三一班同学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用心读书,愿意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吗?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小寓言(板书:亡羊补牢)谁能读?谁再来试试?齐读一下吧!“亡”是本课的生字,看来你们都认识了。看到这个题你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看到题目你们就提出这么多问题,可真棒。能解决吗?你们想怎么解决?好,旧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读书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请你和平时一样做个小记号,试着解决一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呆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

开始吧。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牢)”牢“字字意也有变化。请看大屏。

课件出示:“牢”字字义演变。突破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说到寓意)在这儿,老师有一句名言送给同学们。

课件出示出拉封丹名言使学生更清楚了解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寓意)两部分。对《亡羊补牢》的故事和寓意理解更加深刻。

你还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么一个小故事,你们却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其实,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收获。你的问题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啊!同学们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想找到答案吗?好,就让我们走进寓言的广阔世界。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八

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3、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理解题意―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习。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九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坐井观天)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

1、认读“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生字。

2、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1、板书“寓言”,学生齐读,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读课题《寓言两则》,怎么理解“则”(篇,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2、生词过关:羊圈、窟窿、叼走、劝说、街坊、后悔。

(1)小老师领读,重点关注:窿、坊读轻声,多音字“圈”

(2)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过关。

(3)全班齐读。

1、起因:

(1)指生读第1自然段。

板书关键词:“窟窿”(指导书写,注意“窿”中间有“一”,什么是窟窿?根据“穴”理解,破洞)。

(2)用因为……所以……说话。板书关键词2:“叼走”

(3)概括:一个人的羊圈破了窟窿,羊被叼走了。

2、经过:

(1)羊叼走了,谁来帮助他了?(街坊,指导朗读,提醒轻声)怎么帮助的?(劝说)。

板书关键词:“劝说”是怎样劝说的?

ppt出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指生朗读(有一点点着急,你比她更着急)齐读。

ppt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的意思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补充板书“不听”

(2)ppt出示第3、4自然段,关键字:“又叼走”

(3)用上因为所以把经过说清楚(因为不听劝说,所以羊又被叼走了)。

3、结果:

(1)结果是什么?关键词1:“后悔”

ppt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

出示: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男女生读,提问: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

ppt出示红字提醒“双重否定句”“肯定句”。

师:把不字去掉,双重否定句就变成了肯定句,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男女合作读这两句话,相同句型练习。

(2)填空:他很后悔,是因为。

接受劝告,他堵上了窟窿,羊也。

(3)关键词:“堵上”关键词:“没丢”

(4)概括全文大意。

4、理解“亡”、“牢”的意思。

本来“亡”“牢”的意思是什么?那联系课文,你知道他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连起来说一说。

5、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揭示寓意。

ppt出示:一个人有错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纠正,就不算晚。

用同样的方法读寓言,再讲给大人听。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一

(一)复习检查。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图文结合。

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

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

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2、分节读文,质疑。

纠正读音:街坊。

坊读轻声。

窟窿。

窿读轻声。

质疑:

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a: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b: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c: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d: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

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a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b比较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c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

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d

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5、朗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人小组讨论: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

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三)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谈谈。

(四)堂上练习。

1、指导造句:从此……。

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子。

(五)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二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三

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片)大家刚刚看了有趣的动画片,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亡羊补牢]齐读课题--《亡羊补牢》。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四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五

(学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学生回答:蕴含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是人虚构的……)。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再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六

字词掌握的不错,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5名学生读课文)。

同学们概括的真清楚,讲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羊丢了之后,街坊和养羊人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分角色朗读。)。

3、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句式变换(一、二)。

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句式变换(三)。

5、讨论交流。

6、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七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2)揭题解题。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板书:赶快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八

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十九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4)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寓言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求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寓意中得到教育。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二十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二十一

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牢)。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的……。

3、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羊丢失了把羊圈修补好。)。

小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教案(汇总22篇)篇二十二

媒体选择上,有如下目的:

(1)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字意时,利用课件出示“牢”字的字义演变并出“牢”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生动清晰的了解“牢”字古今意义的转变。

(2)出示名言,突出重点。学生揭示寓意时,用课件出示拉封丹名言,既明白又简练地概括出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道理)两部分。通过名言进一步牢固掌握《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开阔视野,扩展课外。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学生又产生有关寓言知识的许多问题。于是我就把知识延伸课外,通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求更多寓言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将计算机多媒体融入语文课堂,以学说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智能地学习,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趋势。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教育周讲话稿校长(专业15篇)

    在讲话稿中,合理安排篇幅,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重要。有关于领导力的讲话稿范文,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优秀领导的思考。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酒店总经理会议讲话(优秀18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通过总结和回顾,强化演讲的主题和重点,使得演讲更加紧凑和完整。演讲稿范文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尊敬的各位领导,尊

    航空专业面试时候的自我介绍(模板17篇)

    在面试中,自我介绍是获取面试官第一印象的重要环节,需要准备好并展示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价值观。以下是一些成功自我介绍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自我介绍能有所帮助。

    村干部年终个人述职报告(优质19篇)

    述职报告是员工与上级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为了帮助大家写出更优秀的述职报告,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范文样本,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国梦精彩演讲稿(实用18篇)

    演讲稿范文是在特定场合下,将演讲者的观点、主题和意图通过书面形式展示出来的一种文体。演讲稿范文中的引言和结尾设计得恰到好处,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共鸣。

    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汇报(实用21篇)

    一份好的工作汇报应该有明确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工作的目标、方法、结果和反思等内容。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激发你写作的灵感。

    游恐龙园六年级(通用15篇)

    每篇优秀作文都承载着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世界的独到观察。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国庆节那天,我们一家到常州的恐龙园游玩

    国旗下讲话稿后勤工作(通用15篇)

    国旗下讲话稿需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事热点,以使演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下面是一些在国旗下演讲过程中,展现了领导才能和感召力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德能勤绩廉教师述职报告(热门12篇)

    这是一份能够展示员工工作情况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材料,对个人发展和职业晋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你需要写一份好的述职报告,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

    友谊的小学生演讲稿(精选17篇)

    演讲能够帮助小学生克服胆怯和紧张情绪,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坚持能力。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演讲水平,特意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学习。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