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薇儿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写作的。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一

“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了。”据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20xx-20xx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xx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多个省份文理科“状元”,被女生夺得。

听到这组数据,我的感想很深。身为一个男生,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是证明了男人比女人弱,而是证明了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应各种特质的孩子。

男生和女生,生来就不一样,不是有句话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吗?现如今的'教育方式显然更适合“金星人”,女生天生比男生细致、忍耐、安静、听话,这无一不是老师们喜欢的特质。而男生则思想活跃,调皮捣蛋,喜欢挑战老师,所以一直是老师心中的“头痛人物”。这并不是男孩有意为之,而是男孩大脑中控制冲动的区域———大脑额叶发育缓慢。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小男孩比小女孩更淘气。到了幼儿园或小学,男孩难以像女孩那样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话,他们上课时小动作更多,更容易违反纪律;语言能力也普通弱于女孩,不善于沟通与背诵。但是男孩通常创造力、空间感知力、动手能力都强于女生。这种种特点都表明了,男孩的特性更不适合现如今的应试教育。

所以,我觉得“男孩危机”并不是我们本身的错。最根本的原因,是男孩的反叛意识较强,而现在的学校大多忽视学生兴趣,强迫学生循规蹈矩,这会让大多数男生产生反感,并讨厌上学。因此,我认为“男孩危机”再一次显示了改革教育模式的迫在眉睫,敲响了教育改革的警钟。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二

早上,我被电脑的滴水声吵醒了。我朦胧地睁开眼睛。电脑显示:欢迎,公元21,我的主人。

到处灰蒙蒙的,长满了红毛,毫无生气,摆弄着花草。一个红头发的女孩带我去了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个老人和一台21世纪的电脑。我问:“为什么这里会这样?”老人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既然有了电脑,人就可以不离开家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人就忘了怎么走路。自从有了电脑,人们就可以在电脑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成为一群在网络上游动的网虫。自从有了电脑,人就没有开始说话,所以人的语言功能就退化了。有一个人对互联网非常了解。他发现电脑上的人很容易控制。他把太阳风病毒输入了电脑。他做到了。他控制了全人类,同时也杀死了全人类。”老人突然发疯似的说:“是我,那个人是我,我杀了全人类。”

那个红头发的女孩拉着我的手逃出了房间。

我猛的睁开眼睛,它还在我房间里。21世纪的电脑还静静地躺在那里。网络有利有弊。如果用的好,用的不好也会有利弊。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三

一家宠物店门口贴出一张“出售小狗”的广告,男孩和小狗作文。一群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挤过来,想看看小狗。其中一个小男孩问店主:“老板,一只小狗需要多少钱呀?”店主回答说:“30-50美元不等。”小男孩摸摸了口袋,他只有2.37美元。他对店主说:“能不能让我看一眼小狗呢?”店主同意了,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一群小狗跑了过来,有的小狗活蹦乱跳,有的.慢慢吞吞地走过来,只是后面还落下一只一瘸一跛的艰难走路的小狗,老板告诉小男孩,那是一只没有臀骨的残疾狗。小男孩看到了那可怜的小狗,立刻对店主说:“我就要那只小狗!”店主很奇怪地问:“我说过,它是一只残疾狗,又不能陪你玩,你要它干嘛呢?”男孩立刻蹲下来,卷起裤子,露出他被钢筋支撑的右脚,气愤地说:“我们都是残疾,我理解它的感受,我们可以做相互陪伴的朋友!”小男孩从口袋里拿出2.37美元,把它放在柜台上,郑重地对老板说:“剩下的钱我会尽快凑齐给你的,我想从现在开始就照顾这只小狗,可以吗?”店主看着这位善良的小男孩,疑惑不解地点点头,可仍旧放心地把小狗交到了小男孩的怀中。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四

莫尔特曼认为,用“生态灾难”来描述当今的生态危机是准确的,因为当今的生态危机是整个系统的危机,不仅是人类自然家园的丧失,而且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丧失.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的错误的上帝观,即人认为因为其与上帝的相像而自认为是自然的主人,为此,他提出人类的'自然化,认为自然具有主体性,而人类才是客体.莫尔特曼的生态思想突破了传统教会对待生态环境的主要模式,既不是简单的伙伴模式,也不是管理模式,更不是统治模式,而是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生存共同体.这种以生态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对于人类改善自我意识和洞察力,对于基督教在现代发展中的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思考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磊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刊名:自然辩证法研究pkucssci英文刊名: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年,卷(期):200420(9)分类号:n031关键词:生态危机宗教根源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五

自然界的“先在性”并不直接影响人作为主体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与人以外的存在物的.差别确证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属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将不断被“人化”,“人化”的自然才显现其意义,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危机”最终只能由人来解决,从而构成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的第二重确证.

作者:张焕明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南京,210093刊名:学海pkucssci英文刊名:journalofxuehai年,卷(期):2001“”(4)分类号:关键词:人自然界主体地位确证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六

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而且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怀着焦急的心情在极力探寻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但在以往探索中却陷入了迷途和误区.本文从别样的`视角提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首先解决心态失衡问题.

作者:穆艳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xuekan年,卷(期):2003“”(6)分类号:b845.65关键词:生态危机心态失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七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环保主义确实通过经济、法律、科技等方法在提升意识和改变行为方面有所成绩,但是人们太重视打败对手和寻找公共手段,以至于忽视了这些反映的都是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新的环保思想将重点转移到价值观和世界观,从人们传统的宗教、哲学乃至诗歌、艺术中寻找方法,认为更深层的问题是世界观决定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环境,我们如何看待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能够在世界中做什么,以及世界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问题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所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传统宗教思想。

在现代社会之前,并没有观点是关于人们可以改造世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观点第一次把自然视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客体,认为自然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甚至可以索取的。人们可以决定生活和世界,这是人类的能力,而人类也是这么做的。当人们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时候,环保主义的现代概念是我们有责任照顾我们的星球,这种观点也是把自然作为一个客体考量的。但传统宗教,尤其是道教对此有着不同的思想。

二、道教思想对大自然的看法。

在道教中,自然并不是人的客体,而是天人合一、内外如一的。

白云观中有一幅内景图,这是关于人体内部最著名最精明的'地图,将人体内部描绘为一个有星辰、大山、动物、植物的广阔天地。

《太上老君内观经》中写道“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这篇经文生动的描述了我们是如何获得生命的。不只是靠父母,而是来自于宇宙的各种力量,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生命,宇宙来到生命之中。

这些图景和经文反映出来,在道教的思想中,人是内化的自然,自然就是人,人与自然两者是内外如一的。它们看起来不同,但是实际上是一样的。道教与环保主义的区别也正在于此,环保主义将世界作为客体被照顾,而道教则认为世界就是主体。这样一种思想对生态保护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如果外界环境变差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道教实践与中国生态文明。

道教哲学提供了一种基础,使我们能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解进行范式转换,人与自然同一的观点为水源问题、空气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都提供了新的解决视角,道教的伦理能够承担起创建一个中国本土生态文化的责任。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伦理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有着特殊价值。西方文化要想摆脱人以自然为对象的思路,要从东方文化中寻找方法,从古老的道教思想中学习智慧。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八

太阳公公刚刚升起,森林里就有一只活泼、美丽而又少见的小梅花鹿。别的小动物都很想和它作朋友,而它却很瞧不起那些小动物。一会儿说小猴子太顽皮;一会儿说孔雀的羽毛不太鲜艳;一会儿又说杜鹃……百灵鸟……它总是说别人不好,认为森林里没有一只小动物配做它的'朋友,自己实在是太好了。

有一天,人类组成了一个小组去森林中打猎。小猴子赶紧跑去告诉小动物们,它们都赶快躲了起来,而只有小梅花鹿,还顺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就连太阳公公都为它担心了。小梅花鹿心想,我这么美,人类怎么可能伤害我呢,就因为它这样想,才落入了陷井。被锁进了笼子里,小梅花鹿还以为人们要好好地招待它呢,可它越看越不对劲,这才明白自己有危险了。

危险过后,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只是少了小梅花鹿,经过太阳公公的一番解说,大家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它们准备找一个小动物去救小梅花鹿,经过推选,它们打算让小猴子去,因为小猴子它个头小,手脚又灵活,让它去,大家庭都很放心。

到了晚上,小猴子进入了人类搭起的账蓬里,拿来了一把钥匙,然后打笼子,可小梅花鹿还在睡觉,怎么叫也叫不醒,猎人听见有声音就出来看看,幸亏没发现笼子开了,于是,猎人又回去睡觉了。这时候,小梅花鹿也醒了。看见笼子已经开了,又发现了小猴子也在这儿,就一下子全明白了。

回到森林之后,小梅花鹿看着大家,不好意思地低下一了头,它明白了,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和大家成为朋友们。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九

今天,妈妈带我去理发,我很怕理发的叔叔又像上次那样把我的头发剪得很丑,所以不想去。妈妈说我的头发已经很长了,再不剪就可以像女孩子那样扎辫子了,没办法,我只能去理发。

到了理发店,妈妈让我自己跟理发的叔叔讲,要理怎样的地方。我告诉那个叔叔,理一半,叔叔还以为我是要把一边的'头发全剃掉呢。后来我告诉他,是把头发的长度剪掉一半。那个叔叔剪得很小心,生怕我说他头发理得丑。

理完后,叔叔问我:“丑不丑?”我觉得不是那么丑,就高兴地跑回家了。

妈妈说我是爱臭美的男孩子:挑衣服、挑鞋子、挑裤子,唉,我真像我的爸爸啊。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

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而且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怀着焦急的心情在极力探寻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但在以往探索中却陷入了迷途和误区.本文从别样的`视角提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首先解决心态失衡问题.

作者:穆艳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xuekan年,卷(期):“”(6)分类号:b845.65关键词:生态危机心态失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一

我的观点可以归结为,sciencestudies的全部框架就是从社会和人文的角度考察科学。由于这种考察是借助于不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实现的,从而形成了这些不同领域中的分支学科,构成了研究科学的学科群。根据以往的工作基础和近年工作重点,仅述以下三个问题。

一、历史中的科学和科学的历史:从学科史到科学通史和科学社会史。

二、社会结构中的科学和科学中的社会结构:科学社会学的贡献。

从学科史到科学通史和科学的社会史。

马里奥・邦格曾经说:科学史是研究科学诸学科中的长者。[bunge,1974:244]我们的讨论先从在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科学史入手。科学史是以各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历史为起点的,可以说没有各门学科的历史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科学史这个大的研究领域。但是作为一个学科,科学史的出现,并且得以立足于学科之林,却是由于科学通史的出现;而科学通史的倡导和确立,是人文学者的功绩。

1)各门自然科学学科的历史是科学史发展的起点,但是没有独立的学科意义。

我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学科史的出现,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各门学科的学者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时候,需要了解自己学科的历史,最早的学科历史出自科学研究第一线的人物,也就是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就是为了看看前人做了哪些工作,什么工作是当前必须进行研究的。他们的历史研究也是为了告诉后来人: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什么成果,新手应该学习什么,才可登堂入室;应该关注什么,才能有所前进。先从科学研究来说,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需要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近期历史,如,十八世纪的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在1767年写了一本带有插图的《光学和电学的历史和现状:最初的板极实验》,这本书当时很受欢迎,作者在世时就曾再版五次。原因是这本书根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的报导资料,翔实地描述了各国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进展,对于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受到这本书的鼓舞,他又出版了另一本学科史著作《视觉、光和色的发现的历史》。[peacock,1919:20-21,27]这两本学科历史都是为了使从事研究的人员知道别人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些什么工作和问题是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的。再说教学,人们打开某一学科教科书的前言或绪论,往往就有简洁而明白的学科历史,那些优秀的教科书更是如此。19世纪的地质学家赖尔在他的名著《地质学原理》一书的开头,就以好几章的篇幅阐述地质学思想的历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也有简短的前言叙述生物进化思想的历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当代,物理学家狄拉克曾经有《量子力学的发展》的演讲,以后收入《物理学的方向》一书[狄拉克,1981]。杨振宁教授也有《基本粒子发现简史》一书[杨振宁,1963],并且在他的多次演讲中都是从历史的观点考察物理学的学术问题。[宁平治等主编,1989:第二部分]优秀的教师在讲述本学科的知识内容的时候,经常要回顾某项知识发展起来的历程。可以说,从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引导学生,是训练新手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如此,最先从事科学史研究的往往就是科学家,如前面说的普利斯特列等人。对于学科历史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也就是这些领域中年高德韶的优秀科学家。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所有的科学家都是科学史家。但是,科学史研究毕竟是要求专门的时间和精力的,特别是当各门学科的知识已经有相当程度积累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专业的学科历史著作大约在18世纪出现。从学科学术队伍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撰写学科史的专门著作,例如著名的数学史家莫里・康托尔(moritzcantor,1829-1920),他是和著名数学大师乔治・康托尔(georgcantor,1845-1918)有亲属关系的数学史家。医学史专家苏德霍夫专职行医28年,53岁专任医学史教授。[sarton,1962:25-26,30-31,38-39]最早出现的学科史就是最先发展起来的那些学科的历史,如天文学史,力学史,数学史等等。1因为在这些领域,知识的成熟最早,积累最多。应该注意的是,此时的各门学科史,仍然显现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部份。因为无论从研究目的还是人员的训练背景看,确实只是分属于各个学科的。所以说,最早出现的学科历史并没有独立的学科意义。

2)科学通史是科学史学科独立的标志。

这个独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科学史家库恩指出,“科学史的研究者把实证知识看作是整体,用科学通史代替专科史。这种看法作为一个纲领可以追溯到培根,特别是孔德”。[库恩,1981:107]培根在他的《theadvanceoflearning》[bacon,1952]中讨论了知识的进步,但是那个时候各门自然科学并未充分发展,他的论述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下的科学通史。以后,十九世纪的科学家惠威尔写作的三卷本《归纳科学的历史》2可以说是科学通史的起点。这部著作被誉为是“一本无与伦比的,...对于从古代希腊到十九世纪科学的重要概述。”[butts,1970:292-295]惠威尔是19世纪科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由他来写作综合史著作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真正把科学史放在人类历史中考察的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他的著名的历史发展的三阶段学说,就是从知识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与此相应,人类历史(社会组织和政治统治)发展也是三个阶段,祭司和军人统治(古代),牧师和法官统治(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工业家和科学家统治(现代)。显然,这种分析明白地表现了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但是他毕竟是在历史的框架中讨论知识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支配,他极力推崇科学史的研究和学习,并且主张把科学史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他明确指出,“为要了解人类思想和人类的历史发展就必须研究不同学科的进化”,又说“仅仅研究一个或多个具体学科是不够的,必须从总体上研究所有学科的历史。”早在1832年,他向当时的法国首相基佐提出“一项请求,要设立一个讲授一般科学通史的教授席位。”[转引自萨顿,1987:27-28]。所以,科学史家萨顿说:“应该把奥古斯特・孔德看作是科学史的创始人,或者至少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对于科学史具有清晰认识的人。”[同上]这一建议的实现是在1892年,也就是孔德死后35年。此后,欧洲的著名大学也开设了相近或者类似的课程,如,著名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在1895年在维也纳大学开设《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对于科学史学科进一步体制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比利时裔美国学者乔治・萨顿。萨顿(1884-1956)出生在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时代,他曾攻读哲学,后来学习科学,在化学和数学方面取得优秀成绩。他深受法国人文和哲学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孔德的影响。早在19,萨顿就勇敢地选定了他一生的目标,就是“把科学史建立成为一个能和其他学科相比美的独立学科”。为实现这个目标,同年他创办了科学史专业杂志《isis》[e.m.e.,1944:xi-xii],他主持这份杂志达40年之久。萨顿骄傲地宣称说,《isis》是他的两个孪生女儿之一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家园惨遭占领,年青的萨顿离乡背井,仍然矢志不移,继续为他确立的目标竭尽全力。他几经困顿,从故国来到美国,坚持办杂志,而且开展研究,寻找机会。最初是卡内基研究所任命为研究助理,以此身份进入哈佛的温德纳图书馆(当时世界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数年之后,在19成为正式成员;在1940年成为哈佛的正教授。那时的他,已经教授了许多学生,得到了许多国际荣誉,终于建立了迄今仍然存在的哈佛科学史系和科学史的学位教育(1940年授出科学史的第一个博士学位)。科学史确实已经和其他学科一样,屹立于众多的学科之林了![thackeryandmerton,1970:107-114]我认为,萨顿的人文主义思想,支持了他的一生。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的人文主义化,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从创刊时的《isis》的编委会的人员组成4,就可见到他完全是把科学史的研究作为一项社会和人文的事业来完成的。这份杂志作为科学史学科的优秀杂志,直到现在始终坚持创办时立下的宗旨,突破纯粹内史研究的藩篱。从他有关科学史的论文可见,他是从整个人类的历史角度观察和推崇科学史的。真、善、美是他的历史主题,是他推崇的人类精神的重要内容。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核心,科学史研究科学的发展史。他要继承孔德的衣钵,建立起以科学史为核心的人道(人文)主义的宗教。显然这是一种唯心史观,我们并不认同;但是,分析他的唯心史观不是本文的任务。我们讨论的是萨顿对于科学史的贡献。他在《新人文主义》一文中强调地说:“新人文主义是双重的文艺复兴,对于人文学者,是科学的复兴;对于科学家,则是人文的复兴。”[sarton,1956:159]“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和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科学和人类本性的关系。这不是贬低科学;相反地,科学仍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及其最高目标;使科学人文主义化,不是使它不重要,而是使它更有意义,更为动人,更为亲切。”[萨顿,1987:51]萨顿认为,在当代社会,出现了经济问题或是各种社会弊端以及混乱,“没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它们”;但是,“任何一种有效方案都必须有科学的人文主义化。”[sarton,1956,184]正是在这样一种信念支配之下,他才以最为严谨的精神,从事历史研究;才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热情,把科学史纳入了教育体系。5如前所说,萨顿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物,他不仅得到许多国外学术机构的荣誉和称号,而且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史的活动。1928年,在他参与之下,国际科学史研究院成立,是领导人之一。1934年,在葡萄牙举行的国际科学史学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他是大会的主席。在1938年,他被授予科学史学会的荣誉主席。由于他对于科学史学科的巨大贡献,国际科学史学会设立了萨顿奖章,是科学史学科的最高奖励。[e.m.c.,1944:xiii-xiv;刘bb,1984]总之,科学通史的出现意义非同一般,它的出现是人文和科学融合交叉的产物。孔德的倡导只是一个开端,萨顿的一生才是最为生动具体的代表。

4)社会历史中的科学和科学的社会历史:历史学的变革和社会学家的贡献。

前面已经指出,在孔德和萨顿看来,对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方面的研究是科学史研究的内在目的,他们在倡导科学史的一开始,就是把科学史的研究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但是,在科学史的长期发展中,以内史的研究占据着科学史文献的主流和优势,也就是说“孔德和萨顿的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并没有真正形成西方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潮流。”[刘bb,1985]但是孔德和萨顿撒下的种子,以后由于默顿的工作而开花结果。科学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和社会学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早在1933年,在英国召开的国际科学史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苏联科学史家就以《牛顿力学的经济基础》一文,打破传统科学史的研究的框架,首次宣布了研究科学史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接着,英国一流科学家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从唯物史观的立场描述了科学的发展。贝尔纳的另一重要的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作为姐妹篇,也在30年代末期问世。在30年代后半期,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默顿,在导师索罗金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索罗金的《文化动力学》,把科学作为大的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考察,要求默顿为他搜集大量数据。于是他在萨顿的指引下,在温德纳图书馆,开始了从社会学角度考察科学的工作。默顿也就是在这项研究中,开拓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广泛接触了有关科学的历史资料(传记、手册等等),确定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的选题;终于以《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以下简称《十七世纪》)获得了社会学的博士学位。这是一篇国别的、断代的科学社会史,1938年发表在《isis》的专刊《osiris》。事隔30多年,1970年《十七世纪》出版了单行本。这说明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为60年代以来,科学社会史研究成为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潮流,在某种程度上压倒了传统的内史研究。有人说,这是“最新的运动”[库恩,1981:159,111];有人说,科学社会史使得“科学史失掉了科学”。[broad,1980]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深刻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人类历史和社会本身重大变化所导致的历史学的重要变革。20世纪中期以来,历史学描绘的再也不是帝王将相和少数贵族绅士等上层精英人士的活动,而是过去从未进入史册的布衣、市井、妇女等芸芸众生的多重生活画面;历史学研究的领域,不再只是编年史、政治军事史和帝王将相史。社会科学的影响,包括社会学的、人类学的以至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的引入,计量手段的采用,都促使历史学面目改变。“历史学的重点转移到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和心理等方面,历史学的工作范围也相应地扩大了。”[巴勒克拉夫,1981:13]在历史学领域进行工作的不再只是传统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人口学家以至心理学家都进入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历史学的主要新潮流是社会史。这样的史学革命必然影响到它的各个领域,科学史也不例外。科学史的变化是母体学科历史学变化的后果。不仅如此,科学史的变革直接以科学本身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面临的社会环境的为背景。20世纪是科学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变革引起了社会生活面貌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日益强大。这就引起全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普遍关注。科学技术专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等社会各界人士从各自的角度关怀和讨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关系。这是科学和社会关系方面。另外,科学本身也有重大变化:从过去的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成为从业人员众多,耗费资金巨大,成果累累的事业。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科学史研究,就必然会要突破单纯内史,单纯编年记载的传统,走向社会。科学史的变化还要以本学科内部的学术准备为前提,要由本学科的优秀代表人物来实现。《十七世纪》一书就是这种准备。它是关于某个时期某个地区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的讨论,这正是断代的和国别的科学的社会史。《十七世纪》也就被誉为科学社会史的开山之作,被称为科学史研究中的“默顿命题”。[库恩,1981:113-116]它在沉寂几十年后,以单行本为标志,走向前台,引领风骚。这就是科学社会史的开山之作。时至今日,科学史的英语文献之中,科学社会史的新著使人目不暇接,不过这里没有篇幅说明了。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二

副总指挥:____。

成员:____。

指挥部下设值班室、现场处置组、应急分队、后勤组。

1、值班室。

主任:__。

成员:__。

值班室负责学校安全事故的接报工作,及时准确地为指挥部提供事故信息。根据总指挥指示,上报下达指挥部指令、联络协调各参战部门工作。

2、现场处置组。

组长:__。

成员:__。

负责第一时间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协调现场应急分队和后勤组开展工作。

3、应急分队。

组长:__。

成员:____。

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保护教职工和学生及学校财产安全。

4、后勤组。

组长:__。

成员:____。

负责车辆的供给、其他所需物品的供应、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

二、应急行动措施。

1、值班室接到发生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是否起动应急预案,如果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室要通知各部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现场处置组要及时奔赴事故现场,勘察事故现场,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及发展动态,供指挥部决策,确定是否动用应急分队或后勤组。

3、应急分队或后勤组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采取行动保护现场人员及财产安全,维护现场秩序,救治受伤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扩大。

4、遇到重大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后,全体教职工及物资必须服从指挥部统一调动,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应急行动。

三、处置安全事故的原则和要求。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经常对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2、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上好安全教育课,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自防自救知识。

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并落实各类责任人员及其职责。

4、处置安全事故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有关职责人员的责任不追究不放过,采取的补救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5、各部门的负责人要严格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克服松懈大意思想,要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确定广大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三

摘要:在当今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自然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色彩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构成要素之一,它对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何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体现生态性是当下我们应该思索的一个问题。本文紧紧围绕着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展开论述,以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为例,从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界定到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体现依次展开,最后重点对以自然为主题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表达进行了构想。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生态性。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整个博物馆由四个大型基本陈列组成,一层古生物陈列,包括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无脊椎动物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生命的起源厅;二层植物陈列(植物世界)和动物陈列(动物之美);地下一层人类陈列(走进人体)。这四大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通过多种陈列手法以及综合运用空间、色彩、照明等展示设计要素对自然界进行了诠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整个展示设计中,不仅仅是让人们通过展品来传递大自然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运用色彩这一要素,使人们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而让人们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能够获得愉悦。

一、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界定。

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是指人们在生态意识的指导下,将这种生态意识运用到整个博物馆展示设计系统中,使色彩与人、色彩与展品、色彩与色彩之间构成一个子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最终使色彩与其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展品、展示空间)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

二、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体现。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对于色彩与人、色彩与展品以及色彩与色彩这一生态关系,主要体现为色彩在表现展示主题的特征和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两个方面。

1.表现展示主题的特征。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展示主题和内容的表现需要依靠多种因素,色彩就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展示主题文化。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把握大主题的同时,并且注重小主题的展示。以丰富的色彩来展示自然这一大主题,人们可以充分感受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小主题比如说无脊椎动物厅大面积红色的运用,阐述了无脊椎动物的繁荣。植物陈列中,使用明朗新鲜的绿色、蓝色和橘黄,展示了植物世界的五彩斑斓。在动物陈列中的动物的奥秘中,一部分运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展示动物体色的变化、动物的休眠、北极的春天,另一部分运用色彩极度饱和的暖色调如橘黄展示动物生存的奥秘。

通过展示色彩的设计在彰显展示主题的同时,也避免了人们在参观时视觉的疲劳,尤其对儿童来说,激发了他们对展品的兴趣。而不同主题运用不同色彩进行展示,使整个展示空间有节奏、有韵律。更重要的是,不同主题所使用的不同色彩,局部点缀其它主题的色彩,这种主与次、整体与局部色彩的运用,使整个博物馆展示色彩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

2.营造展示空间的气氛。

全面地、系统地、合理地进行色彩选择、组合设计,可以起到营造展示空间气氛的效果。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一层古生物陈列中以古朴的灰色为基调,并运用蓝色、红色进行点缀。古朴的灰色将人们带入一个古老而遥远的古生物时代,而蓝色和红色的点缀,又拉近了人们与展品的距离感,从而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在植物世界里,一方面运用植物固有的颜色,模拟真实的场景,将人们带入一个虚幻的自然界。另一方面使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如黄、橙、绿,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欢快的环境气氛,从而展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在动物陈列中,通过再现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固有色彩的运用,营造了一个凝重但不压抑的环境氛围,把人们带入一个深远的动物世界里。尤其是专门用于儿童的探索角中色彩的组合、搭配和设计,完全形成了一个儿童的乐园。

三、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构想。

笔者在前期对北京自然博物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展示色彩设计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其色彩设计所体现的生态性这一方面进行了重点的阐述。然而仍旧需要以点带面,就如何在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体现生态性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构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内在”与“外在”的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面临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森林锐减等环境危机问题,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与自然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系统、完整地诠释地球演化史规律,展示环境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为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自然博物馆应采取积极的向导作用,引导更多的观众进入自然博物馆。

基于以上阐述,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表达中,首先要注重“内在”的生态性,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有一种生态的意识和生态精神,不仅要考虑到色彩的绿色设计,而且要考虑到色彩设计搭配的和谐性、对比性,以及色彩对人们所产生的情感性。其次在这种生态意识的指导下,把生态性通过色彩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展示色彩设计的环保化。这种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展示专业的课程中开设与生态相关的课程,比如说环境生态学,有了这种生态意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会有意识地把生态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这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生态思想的一种培养。唯有如此,才使“内在”和“外在”的生态性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避免外在的恶化(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由内在的缺失(思想和精神)所引起。

2.色彩创新性的运用。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随着人们对任何事物的不断接受,都会不自然地产生厌倦之感。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厌倦感需要进行创新,特别对于设计师来说,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基于这一点,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灵感,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创新,一方面来自大自然的色寻找灵感,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和体验自然景物在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变化中呈现的各种复杂的色彩现象,有目的地寻找大自然中色彩美的形式,丰富色彩的形象思维,并将大自然中的色彩进行联想和想象,概括和归纳出比较理想的色彩形象,运用于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配色中,这种从大自然中寻找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的色彩。此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说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准确及时的社会信息,分析和了解人们对于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审美需求心理,由此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色彩。这种利用万变的社会信息来指导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构思,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人群的需求,这也是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一种表现。

3.展品固有色的采用。

伴随着中国欧洲自然博物馆高峰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来自法国、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十位著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专家和国内著名的自然博物馆界专家,从各自自然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展示形式、展品以及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环境、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博物馆展品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主题的博物馆,由于展品地域性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特色,自然博物馆也不例外。

我们在设计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色彩时,可以充分利用展品本身的色彩,也就是使用展品的固有色,因为对于自然博物馆的展品来说,展品种类繁多,各种展品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色彩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的一种色调,所以利用展品的固有色组成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也是对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一种生态性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生态造景,即将某一特定生态栖息地的生物,以实物标本或模型的形式,配合其生活环境一起展出。通过这一形式可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气氛,使人、展品、色彩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然而在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如何体现生态性,目前国内研究的并不多。

色彩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关键一环,它的生态性不仅仅对自然博物馆尤为重要,而且对于其它主题的博物馆也不可或缺。笔者通过对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生态性表达这一案例的分析研究,以及提出生态意识的培养、色彩创新性的运用以及展品固有色的采用这三个方面构想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希望对今后的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工图书社编:《博物馆展示设计》,台北,美工图书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四月一日。

2毕靖华:《对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陈列形式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2003-3。

3张浩:《博物馆展示中的色彩生态设计》,中国博物馆,2003-4。

4张慧红:《自然博物馆的演进》,博物馆研究,2009-4。

5中国欧洲自然博物馆高峰学术研讨会,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四

在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有一个小孩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和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倒塌的房屋。

我能想象到,轰炸前。火车站,人山人海,很拥挤,只要摔跤就会死亡。过了一会,天空来了几架飞机,敌机声让火车站更混乱了,导弹从天而落,在地上发出了“轰轰的巨响”。这时人们四处逃跑,乱成一团,有的看这家人被导弹炸死,就在伤人那大哭起来了。日本鬼子走后,天空布满了滚滚浓烟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房屋倒塌,地上布满了碎砖碎片。有个小男孩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看着死亡的母亲。地面上横七竖八的人,有的腿没了,有的手没了。火车站现在一片狼藉啊!小男孩现在无家可归,流落街头。这真残酷的战争。

小男孩在医院的护士姐姐的帮助下生存下来。

小男孩他发出了呼吁:日本鬼子你炸死了我的父母,我要报仇,我要代表中国消灭你。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五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下午,奶奶买完菜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来了。奶奶很累,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便走到衣柜前,边拿衣服边对我说:“晴晴,你先看会电视,我很累,去浴缸泡泡。”我大声应道:“哦”说完,奶奶便走进了浴室泡澡去了。

我很快被电视里的动画片给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突然觉得家里特别的.安静,我心想,奶奶不是回家了吗?哦,对了奶奶去泡澡还没出来,不对呀!奶奶进浴室都两个小时了呀!我感到很奇怪,便跑到浴室门前直敲门,可奶奶不出声,我用耳朵紧贴着门,只听见里面的水在哗哗的响着。我心里既感到奇怪又感到害怕,便用力地直拍门,可是,奶奶还是没有出声,我迫不得已,只能推开门,门一打开,一阵刺鼻的煤气味直往我的鼻里钻,浴室里雾气腾腾,只见奶奶昏在了浴缸里。看到了这个情况,我愣了一下,心里非常的害怕。突然,想起爸爸教我遇到这种紧急时刻的处理方法,我马上跑去关煤气,打开窗户,把水关了,再把奶奶扶到大厅的椅子那,便跑到电话机前,拨打了120救护车后,连忙打电话叫爸爸妈妈回来。很快,救护车来了,爸爸妈妈也赶回来了,奶奶被送到了医院。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危急的事情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六

电视机里正播着这样一则新闻:“今晚有一群来历不明的“吸血鬼”要来袭击我们人类,请各位观众做好预防准备”。我一听急了,心想:一定要阻止他们。正在这里,天上掉下来一个精制的盒子,盒子上写道:“请把盒内的物体戴在手上。”,我立即打开盒子,发现盒子里有个貌似手*的东西。我刚把它戴在手上,一阵电击冲击我全身,我当场晕了过去。

迷迷糊糊中我被什么东西吵醒了,我一看,我手上已经拿着一把火枪和一个飞行器,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我马上背上了飞行器;拿上手*,急忙飞到了那些“吸血鬼”的生存地。吸血鬼一看到我,便疯狂的向我扑来,我机灵一跃躲过了它们的攻击。我纵身一跃,举起手*猛烈回击,“吸血鬼”一个个都死在我的神枪之下。经过一番苦战,我终于击败了所有的敌人。为了让人类更加安全,我用烈火把它们的老窝烧得片甲不留。

人类终于度过了危机,可正当我准备庆祝胜利的'时候,我听到了一阵呻吟声,原来医院里的一位病人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我想:一定要让病人好起来。我用手拉着病人的手,我手指上的电脑芯片正在对病人的病情全面周密地分析。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滴药水,滴在病人那干枯的嘴巴上,经过喉咙时,发现一支细菌队伍正在津津有味的喝着病人的血,我气坏了,就开始与他们搏斗。那些细菌成群结对地向我扑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快速拿出火枪,对准那些细菌猛杀,不一会儿,就把细菌杀了个落花流水。当我听到病人均匀的呼吸声时,我的心里甜甜的很安心……。

“叮铃铃”闹钟响了,这原来是一场梦。

生态危机小学(汇总17篇)篇十七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7年8月28日,人们跟往常一样拿着包袱,扶着老人,牵着孩子,他们盼望着火车能快点到来,把他们带到远离战争的地方去,在这里,战争是他们的不速之客,战争经常降临在这个地方。

就在这时,他们还不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将要来临。轰——轰——日本侵略者开着飞机投下了无数个炸弹,天桥断裂了,房屋倒塌了,铁轨扭曲了,火车站立刻变成了一片废墟。

哇,哇,哇······哭声一声一声的传来,是一个满身是血的小男孩正在哭泣。他还不会走路,他的爸爸妈妈被日本侵略者那无情的炸弹给炸死了。他的哭声好像在警告日本侵略者:“你们还有没有人性,我们同样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我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有血性是顶天立地的,不会给你们日本随便欺负的,我们为什么要互相残杀呢?”

相关范文推荐

    日落即景三年级(通用18篇)

    优秀作文的核心在于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并被感染。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思路。

    中学生一道风景线(专业14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独特的观察力展现出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思考,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深意和美丽。伴着第一片枯叶

    军训动员会上的讲话稿(优秀19篇)

    在撰写讲话稿时,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背景,以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理解和接受。无论是学校活动、企业会议还是社会演讲,每次发表的讲话稿都是重要的参考材料。因此,我

    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优秀18篇)

    开学典礼是学校为了展示学校文化和对新生的关怀而举行的特殊活动。以下是学校多年来较为优秀的开学典礼总结范文,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贷款公司实习报告(实用20篇)

    撰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回顾和再次强化。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实习报告样本,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目的:强

    上班未请假检讨书(模板16篇)

    检讨书不仅是对自己的自我反省,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通过阅读下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写好一封检讨书需要关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大全(20篇)

    自查报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为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自查报告是对自己工作的一次总结和梳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通用17篇)

    在进行调研报告时,我们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定合适的调研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调研报告样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

    最简单租房合同最简单的租房合同(实用19篇)

    租房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租房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租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有

    我的布娃娃小学(专业19篇)

    通过读一篇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这里有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给你一些灵感。妈妈在10月6号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