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GZ才子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感悟,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以下是一些创业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创业者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一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的教导的工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管理让班级能在良好的氛围下不断的成长。为此,我也在工作中做了很多的学习。现对这段时间来自身工作的心得总结记录如下:

班级是由老师们来一起引导的,而并非是班主任一人来主导。为此,在工作中我非常的注重班级间老师的团结!在工作中,我们xxx班的老师经常聚集在一起召开教学会议。做到在教育前,我们几位老师能提前统一教育方式,做到教学一致,共同来引导学生的成长方向。

除了在教学上,我们在各项活动中也同样是一致规划,让幼儿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到一致的方向,不至于出现因为老师管理的分歧导致班级学生的分化。

在教学当中,我们作为老师积极的互相讨论教育问题,通过与各位同事们的探讨,我不仅对班级的幼儿们有了更更多的了解,在个人方面也有了很多的进步!也许,这正是所谓的团队力量。

在幼儿的教导上,我们一直都以引导和鼓励为主。我们会在教学中设定明确的规定,并一步步的帮助幼儿们学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来遵守规定。并且,我们还在推出了“积分制度”,通过孩子每天的表现来发放分数卡,累积了一定量的分数可以的兑换奖品。在老师们的引导以及奖品的吸引下,慢慢的同学们也能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平常的活动中也更加的活跃。

幼儿的教导不仅仅幼儿园老师能完全做好的,对于家庭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加强联系。不仅通过网络来展示幼儿们在学校的表现,还同时会联系幼儿父母,和幼儿园的教学建立互动关系,让幼儿们在家中也同样能锻炼自己,加强学习的巩固。

不知不觉间,我们班的孩子也都长大的了。在下个学期的教学里,我作为班主任,也同样要引导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幼儿们能在xxx幼儿园里开心快乐的成长为一群出色的幼苗!今后,我们老师也会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好xxx班。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二

观看了陈老师的专题讲座后,我受益匪浅,她讲到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互动,让我理解了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正确身份以及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并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师幼关系的质量决定了班级管理的质量。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要想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在和孩子成为朋友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不是老师一味的干扰,不要因为孩子不规矩而去强迫他。没有秩序的班级,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和各种游戏时,教师应与幼儿共同探讨。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三

班级管理和班级常规一脉相承,直接影响幼儿发展,如果方法欠缺,孩子将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养成好习惯、发展各项能力的机会。身为年轻老师,我小心翼翼,生怕不当的方式会对孩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近段时间在班级管理方面遇到很多疑惑。喝水时总有小朋友见缝插队,饭前孩子们爱叽叽喳喳,如厕用纸无节制等。这些规则几乎每天都强调,但孩子像海里的鱼,只有短暂的记忆,扭头就忘了。我在想是引导的方法不对,还是他们没有达到对规则理解的水平。说来凑巧,xxx平台这一期播出陈老师的课程《做个妙管家—谈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互动》,对于迷茫期的我来说弥足珍贵。

首先陈老师的课程带给我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一直以为管理重在老师引导。而陈老师讲到管理中的互动,我恍然大悟,意识到管理的双向性,规则的动态性。平日里苦口婆心,试图用语言让孩子理解规则是苍白的。科学有效的班级的.管理一定不是老师单项的引导,逐步让孩子在自我的动态管理中,在亲身体验中建立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最终达到内心认同才是有效管理的追求。

陈老师谈到值日生工作。值日生总是欢迎的职位,他们或能在这项工作中找到优越感,或觉得有趣。但我们忽略了值日生的职责:服务。所以,身为老师首先不要在无形中给予值日生一种拥有特权的错觉,相反要渐渐渗透值日生的服务意识。在平凡的服务中建构责任感。

其次,陈老师讲解了很多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幼儿园常规可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越熟悉越容易养成思维定势,忽略其灵活性和发展性。陈老师提醒我们要打破思维常规,用动态思维来制定和执行常规,和孩子联动起来,共同商量。自主的气氛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规则的意义。

最后,陈老师讲了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创建班级特色。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总陷入异想天开的歧路。但无根之花不会长久,陈老师从特色的来源和形成让我对其有了全面细致的认知。特色从来不是来自老师一个人的奇思妙想,而是从本班孩子的现状出发,结合家长以及班组成员的特点,在幼儿园一个大的文化环境里建构。陈老师还用几种颜色来帮我们深入了解班级特色的性质,彩色意味着要帮助孩子全面的发展;本色说明要从孩子本身状况和园本特色出发;并通过物色和着色逐渐形成稳定持久的班级特色。

听完课程,我获益匪浅,也在思考自身存在不足的原因。从教时间短,经验缺乏确实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对每一项具体细致的教育工作缺乏理念的支撑。大学里着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些宏观知识框架是身为一名老师的底色,然而想要做好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宏观的框架里更需要不断的物色,着色,填充具体的内容,让自己的理论构建丰满细致,从而更好指导教学工作。总之,一名老师永远是发展中的人,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成长,让自己更具备教育素质,才能更好的影响孩子,助力孩子成长。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四

新学期的开始,对一个已工作两年的我来说更具有挑战性自己已经熟悉了幼教的工作,也对孩子们有了一些深层的了解,学了很多的幼教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当中,这也给我带来了思考和挑战,我是否能在原有的2年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升?是否能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这些还需要从反思中得到答案。

一、自身素质特点的反思。

2年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园中我坚持参加每项培训活动,力求比别人学的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育幼儿的负责,因此我一直都注重做好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品质,以及积极的生存心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在教学上――我已能顺利的带好一日活动,在每次活动前总是会认真地去准备教具,以多样的形式贯穿一日活动。就这样在自身的努力下,教学水平有了提高,也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保育工作上,从细小的事情入手,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我都看在眼里,并能引导幼儿独立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班级中,他们总爱和我一起说一说、玩一玩,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快乐了许多,所以总会得到家长的信任,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成长。

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有时因操之过急和方言不通,与家长交流时会出现考虑不全面和无法沟通的情况。也因自身性格个性不爱张扬,对于幼儿园分配的任务或是交流的问题,处于思路不宽、无自己独特的见解的状态。

总的特点:我是属于何种类型和层次的教师。

二、成长环境的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我们教师就要不断学习进取,一味的认为教师职业就是铁饭碗,不去提升自己就会让自己变得堕落而缺乏竞争的意识。当前新园舍即将新建和园与园之间的竞争,给我们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也鞭策我们要给自己充电加油,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新园舍的建造成功,我园力求往省级示范幼儿园发展,我也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幼儿园整体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不是本地人,常年与自己家庭分开,虽然这对我与家长的沟通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影响到与同事的相处。因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坚持自己的工作,也希望我能在幼教工作上有所成就。

三、教学活动过程的反思。

师”。在教学实践中,既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我来说都是财富。每次课后我都会把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再来指导实践;通过将零星的教学经验,不断加以总结与提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凸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我总结了以下两点进行反思:

1、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就是教师在对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及对提供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是教师教学过程得与失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进教学。

2、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反思。

反思是要求我们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五

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班主任工作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按照有关高中招生政策,示范高中把优秀学生招去后,我校招的学生素质较低,概括为“一薄两差三问题”。一薄即学生文化课底子薄,两差即学生主动学习性差、自律性差,三问题即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率较高,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较多;很多学生没有好习惯,小毛病不断,从小到大在批评中长大,抗批评能力很强,或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或有各种借口和理由或专挑教师的毛病和教师比;缺乏感恩心,认为父母、教师、他人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应份的,没有感激之情,花钱如流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学习、研究、思考有一点体会和心得,与各位教师探讨。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因材施教,面对“一薄两差三问题”的学生,我们别无选择。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了解学生,这是贯穿于班主任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内容。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住址、家庭情况、家长电话,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健康状况、个性差异。

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听其言、观其行,尤其要把重点放在观其行上,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要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学生。任何学生都有优点,不同的是有的学生优点多一些即所谓的“好学生”,有的学生缺点多一些即所谓的“坏学生”。我们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所谓的“坏学生”转化为“好学生”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进而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2.加强安全管理。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安全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幸福的大事,对“一薄两差三问题”的学生,这方面工作更应加强。

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说,身体安全方面,大多数学生文化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心思不在学习上,自律性又差,必然无事生非,逃课到网吧包宿上网,打架,吸烟,男女生交往过密等等都是安全隐患。为此,我校从课上到课下实行无缝隙管理。上课实行任课教师签条制度,任课教师将缺课学生名单写好挂在门口,学生处收条后核对请假学生,有问题的及时通知班主任查找学生下落。课下时间值班人员巡视学生的吃饭和休息情况,同时保卫科人员在监控前观察学生活动情况。

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安全问题。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时常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观察学生的言行、神态,如有异常现象马上采取措施应对,防止心理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特异体质的学生、身患疾病的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性格特殊的学生等情况要及时向各位任课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通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防止意外发生。大型活动班主任一定要和学生在一起进行管理和保护。

3.加强制度管理。我认为作为高中的班主任,应该轻“管”重“理”,教育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精心选配班干部,给全体学生和班干部更多的自由空间。班级无小事,事事有人做。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明确专人负责。从空间上讲: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从时间上讲: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养成常规,到哪个时间做哪个时间的事。高中的班主任,不能是保姆,也不应该是保姆,班干部能管好的事,自己不插手、不干预,有难度的事,做好参谋、顾问,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分值日组,实行自由结合,特别是分宿舍更是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实行自由组合,避免因性格、脾气差异过大而闹不团结、闹矛盾。如针对早自习学生起床跑操回来,不愿读书、背诵;晚自习讨论问题声音太大;女生小病大养,无病呻吟,泡病号,老往宿舍里跑的情况提出“三个来”的奋斗目标,即早自习读起来,晚自习静下来,缺勤人数降下来,每周进行总结和奖惩,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4.做好表率。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育,教育学生时,并不是简单地下命令,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有的女生到教室很晚,甚至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为了使学生能提前几分钟赶到教室,我坚持每天上课前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学生到全后才离开,一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不知道我在干什么,逐渐他们会感觉到我在等晚来的,并且来的晚的也总是那么几个人,通过无声的行动,让他们觉得应该早点来教室,这项工作三五天不见成效,见效后停下来就会反弹,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坚持经常,坚持帮他们养成习惯,现在不管哪一天上课前,再到教室转,学生已到全了。

以上是目前我对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一点粗浅体会和看法,高中班级的管理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一个话题。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威;它不会因为你是个新手,而拒绝你,也不会因为你有多年的经验而青睐于你。今后我还要在这方面不断地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六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块基地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六个字——热爱、严格、周到。

一、热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我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近上,如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新衣服时,孩子们会说“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当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得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二是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近、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二、严格:一是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幼儿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两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不再哭闹,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三、周到: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们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班级管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小朋友从小班升入中班是一个跨度,老师也有变动,使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都产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各位老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教师之间的和谐。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刚一配班时,有些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

1、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脏,尽力把孩子教好、照顾好。

2、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励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针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3、教师之间要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甲老师a要求,乙老师b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翻阅很多班级管理的论文和资料,很多老师把家园联系都放在了最后。但是我觉得家园合作应该放在工作之首,放在班主任工作重点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牢牢抓住家长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老人更多关心孩子们有没有吃好、睡好、是否听话、是否调皮捣蛋,这些方面确实很重要,既然老人关心,那我的沟通就从这里切入。我会象“唠家常”一样先和他们谈谈用什么办法来增加孩子们的食欲,改变他们的偏食习惯,用什么办法使孩子们睡的好,要从孩子们的优点谈起,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谈孩子们的不足,这样循序渐进,使老人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态度,争取老人配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而对待年轻的父母时,我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建议,并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指导,这样他们会觉得老师很有办法,就会信服你。有时,我还会随机地写一些小便条或发短信给家长,他们往往会觉得很贴心。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网”,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园论坛”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

三、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其实衡量你的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班级幼儿的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第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例如,从小班起我们就要求对玩具进行分类,收拾玩具,在幼儿玩玩具之前,首先引导幼儿按类别、颜色分好类,认识每一种玩具,了解每一种玩具的玩法,这样即便于幼儿操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一举两得;又比如,物归原处,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分类、收拾、整理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否则就一遍二遍的反复练习,当他们发现反复练习的结果是角色游戏的时间缩短了,立刻就觉得“不核算”了,从此每次活动后玩具就能整齐“回家”了。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班级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沓了,在花九牛二虎之力,也会无济于事。例如,我让孩子在起床后折叠被子并放在枕头上面,然后和搭班老师、保育员通一下气,不论是谁带班都这样老要求孩子;对吃饭慢的孩子班内教师要意见统一,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中乱串找老师;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班有许许多多,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增强学习管理理论的意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和新观点。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七

教师要通过常规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处理好班级的各种关系团结协作共同搞好班级的工作,班主任要充当好双重角色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幼儿,同班教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参加游戏,学习、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好班务工作。做好本班教师的领头人,带领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项工作,对出现问题时协调解决,使大家一直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团结一致。

班内教师共同配合,班级中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善于与家长沟通,要有的善于常规管理工作,有的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等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个老师的才干,给老师发挥才干的舞台。例如: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三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当幼儿进行洗手时,我们老师之间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洗手,这时保育老师将桌子进行消毒,一位老师在组织幼儿室外游戏,一位老师在水房组织幼儿洗手,这样使我们活动进行地有条不乱。教师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园内班内组织的各种学习我们班是全园幼儿年龄最大的一个班,每位幼儿的自理能力都特别强,经常想帮老师干活,幼儿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涨,精力旺盛,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为幼儿设置了各个岗位的小组长,每位小组长都有一个胸牌,如:浇花组长:每天早上来园首先把我们班的植物浇一次水,卫生组长:每天观察那位小朋友随地仍垃圾,淑口组长:每天吃完饭后检查那位小朋友没有淑口,那位小朋友做的很好,我们就连冲厕所,摆椅子都有专人负责。每周我们还要选出文明小标兵。现在我们班每位小朋友都有事情做,人人有活干。而且现在,许多平时打闹难的幼儿,都因为有事在身,没有时间打闹了。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成为班务工作的合作者开展班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家长工作,工作仅靠幼儿园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为此,幼儿园每个学期初每个班进行家长会,对上学期的总结和对本学期的安排给家长详细的传达;还通过办“家园联系窗”来展示我们每周每月的计划,以求取得共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并通过这些办法进一步了解到幼儿的实际情况,使幼儿园采取的教育实施更有针对性。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八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九

案例一:衣服也会做早操。

天气渐渐变热了,做完操后,好多孩子出了汗,纷纷脱去外套,按老师的要求把衣服放在床上。我进去检查了一下,发现好多孩子根本没学会叠衣服,将衣服胡乱一团就算完成了任务。怎样才能教他们快速学会正确地叠衣服呢?这时耳边传来小班早操的音乐声,我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让我手中的小衣服、小裤子也活动几下呢!于是中午午睡前,我喊口令,请小朋友让衣服“伸伸臂”(将衣服拉平,将二只袖子向外拉直)、再“拍拍肩”(将二只袖子向内叠)、再“弯弯腰”(将衣服对折整齐)。叠裤子时,要求孩子先让裤子“立正”(拉直拉平二条裤腿)、再“二腿并拢”(强调一条裤腿不动另一条裤腿叠上面)、再“下蹲再下蹲”(将裤子对折整齐)。孩子们边听口令边操作小衣服、小裤子“做操”,都学得特别开心、快乐。不知不觉中将叠衣服的技能学会了。从今以后,衣服乱卷的现象从此杜绝了,衣服叠得出奇的好和快。

案例二:衣裤找朋友。

在寒冷的冬季,小朋友们给大人穿得又棉又厚地,就像一个大粽子。衣服一多,麻烦就来了,孩子的上衣和裤子常塞不妥贴,这样一来很容易感冒。

在检查中我发现经过训练的孩子已基本学会了塞裤子,只不过常常一股脑将所有的内衣内裤不等理平就塞在外裤内,看上去塞好了,但摸上去鼓鼓囊囊的,一弯腰就又脱出来了。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找朋友”这个游戏,心想何不利用它呢!于是我拿出一件毛衣,告诉幼儿毛衣哭了,因为找不到它的老朋友毛线裤了,你们快帮忙呀!看到小朋友热心帮助寻找时,我连忙拿出毛线裤,告诉孩子快点把自己的毛衣塞进毛线裤里,让二个“好朋友碰碰头,拉拉手,这么一来毛衣就不会哭了。接着又用此方法教会了幼儿让棉毛衫、棉毛裤找朋友。就这样,在形象的比划及讲解下,幼儿很快掌握了塞好衣裤的要领,每次起床及小便后,值日的小检查员一问,被检查的孩子会立即掀起外套,骄傲地告诉他:“我的好朋友找到了”。

1、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生活管理是一大重头戏,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构成了班级管理的基础。如果该块工作做不好,那孩子闹,家长怨就会屡屡出现,老师虽然忙的焦头烂额却常事倍功半。所以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十分的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有很多事是孩子们不仅能做,而且能做好,可老师们却吃力不讨好地全包办代替了。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工作负担很重,在工作中,要善于开动脑筋,努力探索方法巧妙工作,如案例“衣裤找朋友”就通过拟人的训练方法让幼儿很快掌握塞衣裤的要领,这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切实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所以可以通过一些训练使幼儿在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会大大减少老师的管理工作量。

2、抓住幼儿心理,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实践中我发觉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的主要特点,尤其对拟人化的语言、美观化的物品特别感兴趣。老师只要抓住幼儿的心理,运用一些生动有趣拟人的游戏化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快乐无压力的氛围中掌握做事要领,并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们学习的效果一定特别好。

如以上两个案例中老师教幼儿叠衣服、塞裤子的活动过程就特别有趣、形象,由于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使孩子们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迅速学会了这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寓学与玩”的原则。孩子们的能力提高了,就可以减少教师的很多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形成良好的常规。只要常规建立好了,其他班级管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二、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可顺利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案例三:以长制短。

凯凯是班内个子最高,胆子最大,精力最充沛的孩子。每当课堂提问,他总是不举手就大声嚷嚷;区域活动时,带着一群男孩子模仿奥特曼的武打动作,东打西杀,玩的让人心惊肉跳;平时总有幼儿来告状,说他打人。以前总批评他为什么老喜欢打人,批评多了,慢慢失效了。于是我把他列为重点观察对象,决定采用以长补短的计策,来改变他。利用他语言表达能力的特点,把好插嘴转化为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发言;利用他自我服务能力强的特点,把好动转化为热心为同伴服务;利用他号召力强的特点,把打人变成约束自己争做小老师。这样,他忙着帮这帮那,也就没时间淘气捣蛋了,他的短处逐渐得到了克服。半年下来,他变成了班上的小骨干。

案例四:区别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提问,常有一些幼儿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总是坐在一边,冷眼充当旁观者。为了使每个幼儿得到发展,我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回答,但效果总不甚理想。后来在教学中渐渐发现了孩子不举手的几个原因,并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效果甚好。比方说对待能回答但胆子小而不敢在集体面前说的卜黎丹,我平时注意为她创设说话的环境,鼓励她大胆勇敢地说,先让她大胆与老师、同伴说,再在小组或几个人活动中说,最后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她举手发言,并及时表扬。而对待怕说错、不想说、自尊心强、好面子的王俊辉,我常用的方法是在个别指导中有意识的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及时肯定正确的回答,引导他回答完整。由于已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因此孩子自信心大增,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最后对待那确实不知道、能力弱的竹杭丽,我不会让她首先回答问题,而是让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或重复别人回答过的问题,多提供给她在集体前讲话的机会。

1、要努力发现幼儿的潜能。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常会遇到许多类似上面所诉的问题幼儿。上面案例“以长制短”中所诉的事件给我的启发是: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如以前对赛凯淘气捣蛋采用否定、批评的方法去处理他,所以他不理解也不接受导致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我没把赛凯看成是发展中的人,不知道他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也能改错误。

而像“你老喜欢打人”这样带有责备语气的话本身就意味着不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似乎孩子只要错过一次,下一次必定还会错。但当我站在赛凯的角度,走到孩子身边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努力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并及时以长制短法调整后,效果就马上很显著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多方面的潜能,需要教师充当伯乐去努力发现。

2、要充分了解幼儿,顾及个别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幼儿会因年龄、成长中的生活经验、个人的情绪、健康水平等状况而导致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要熟悉每一个幼儿,在实施班级管理时顾及幼儿的个别差异,不用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幼儿。教师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尽早发现并区别对待。如在案例“区别对待”中针对孩子不举手的几个原因,我就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想了想,多问了问为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启发、引导幼儿,在教学中顾及个别差异并区别对待,就收到了好的效果。

3、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幼儿和成年人一样,同样希望受到尊重,所以无论幼儿所做的事是对是错,都要对事不对人,尊重幼儿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但决不放纵。如案例“以长制短”中我抓住机会,让赛凯小老师等职务,并加以赞赏,使赛凯在小朋友面前建立起一个好形象,所以帮助他改变了不好的行为。

所以老师不可只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并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幼儿的心是很敏感的,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该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犯了错误也少对他们斥责,应该循循善诱,我认为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在实施班级管理时老师要常设想如果自己是个孩子,会如何看待周围的一切,会怎样理解老师的话。另外,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立刻被幼儿接受,我们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体验、理解,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实践。

三、引发幼儿的群体意识,采用他们的建议。

案例五:小管家。

新班级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常把玩具材料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物品管理责任到人的做法。把活动区分成几个区,并设计了徽标,每周一上午评选“小管家”。具体方法落实为“建筑区”小管家负责带领该区幼儿整理积木;“毛巾区”小管家负责检查毛巾收挂情况,如发现毛巾没挂好,及时提醒;“图书区”小管家负责检查图书损伤取放情况,及时制止撕书行为并要求修补破书等等。面对一双双热情的小手,共选出了七个岗位的小管家。孩子们都很高兴教师分配的工作,并把它看作是一个荣誉。到了周五,再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小管家,奖励大红花。然后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这么一来由于小管家常清扫整理,本班在任何时候都很整洁,物品也有了明确、标准的位置。所以无论幼儿还是老师存取东西都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事,而且由于物品摆放合理,使班上的事故也明显降低。

案例六:标制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由于人多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每天来告状的孩子也真不少。为了使班级里少发生告状的事情。于是我引导小朋友在班级里制定出一份规则。至于是什么规则,我让孩子自己说。可说了很多以后,又有小朋友提出了,说记不住这么多的规则。丁金杉就说了,把它画下来。我说这个办法不错,就画下来,至于用什么图形还得你们自己讨论,最后定下了以下图形代表。

“床”的图形代表午睡不乖的。

“拳头”的图形代表打人、推人。

“书本”图形代表撕毁图书,扔图书,卷图书。

“人”的图形代表躺在地上。

“嘴巴”图形代表骂人,午餐时说话或是说不团结的话。

“椅子”图形代表午睡、放学没放好小椅子的,搬椅子推的,上课椅子坐不住的。

“脚”的图形代表着课间追跑、踢人以及上下楼梯、去洗手间等追跑现象。

自从这个规则在班级实施以后,第一周被写上学号的还真不少,特别是户外活动结束以后回教室,以前都喜欢跑进教室。现在把那些跑的孩子的学号都写在上面。此后,班级外出回来再也没有争跑的现象了。每天有一个小老师在观察记录着,但并不是说一开始就会写上学号,而是在小老师或是老师的提醒下还不改正的小朋友。但也有去掉学号的方法,就是在一整天的活动中受老师表扬的,那么就可以将功抵过去掉他的学号。通过轮流来当小老师互相监督,孩子们逐渐自觉起来了。

1、让幼儿学习分工和合作。

分工和合作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学会的一个方面。也是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与同伴一起合作劳动,是一种培养合作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要打扫活动区的卫生,就要和同伴讨论出分工、合作等细则。这样一来幼儿在活动中就学会了分工合作、责任义务方面的技巧及知识。运用小管家制度把班级管理权交给每一位幼儿是我做班主任后一直都在运用的班级管理策略,几年下来这种方法很好。把班里的事情分配给小管家管理,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还能使班级井井有条。更把我以前需多提醒都不能达到效果的问题都很轻松的解决了。不过实施这一制度并不是让老师“放假”,无事做,而是加重了担子,需要动更多的脑筋。既要了解班级情况,又要掌握各位小管家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2、让幼儿享有平等的权利。

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抓两头,忘中间的现象。过分偏爱优秀的幼儿,或者一味关注问题幼儿,而忽视掉默默无闻的孩子,所以要记得把目光放到每个幼儿身上,当分配工作时,不论幼儿能力的高低都应让他们有机会去做,无论他是把工作做的好或不好。如果教师只让工作能力强的幼儿去做,能力较差的幼儿便没有机会学习了,这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每个幼儿都很高兴老师分配工作给他,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荣誉,由于幼儿有这种感觉,老师更要注意让每个幼儿轮流获的这种荣誉。

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每当周五,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从而让班上的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来体验当小管家的荣耀感。有些老师喜欢把工作分配给那些被认为乖的幼儿,试图以此来激励其他人向他们看齐,这种做法不好,这会误导幼儿,以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宠爱,因而不把它视为责任去履行。

当然,引导幼儿遵守班级常规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幼儿能主动遵守规则,教室常规就会井然有条,顺利实施。当然规则的制定应该考虑对象,最好让孩子来参与常规的制定,通过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来引发他们的思考,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在案例“标制的作用”中当班级里因磕磕碰碰的事情导致幼儿受伤告状,该怎么办?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所以,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了许多规则,如不能追跑、踢人等等。在成人眼中,这些规则显得很“小儿科”,但这是孩子自己达成的规则,他们能理解并觉得合理更愿意遵守。

实践证明在规则执行方面,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只要老师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制定规则,孩子们一般都会乐意遵守班级常规。当然规则制定后,要给孩子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对规则的内化与把握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完成,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如本文所提到的案例“标制的作用”中当老师告诉给孩子如何实施规则后,幼儿便会自动地相互督促,无需老师过多的干预和管理。最后通过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掌握规则。

三、有效的班级管理,应具备的基本技巧。

如果,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更进一步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那么,我觉得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技巧,这些技巧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凡要求幼儿做到那些行为习惯或卫生习惯,那么老师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这样才能影响孩子。比如要培养孩子轻轻放椅子的习惯,你自己就必须轻轻放椅子。孩子们就象一面镜子,你对椅子轻放,他也对椅子轻放;你把椅子重放,他当时可能不会学,但过后他会象镜子一样折射到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学你的样子重重放椅子。

2、要求统一、持之以恒。

对孩子提出的班级规则,点要小,一次不能订太多。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规则要加以归纳、删改,最后制定最基本的几条来实施,并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订立这些规则。只有把要求讲得明白、透彻,孩子们才能够理解。主配班老师之间要经常沟通,要求要一致,不能用双重标准来执行规则,更不能在相同问题上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导致幼儿产生茫然的心理,不知该听谁的。另外提出的要求要幼儿能够达到的。在日常教育中要经常反复地提醒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3、把握角色、收放自如。

在幼儿当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他们的师长。在孩子们游戏、自由活动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但是一旦你提出要求,要孩子们达到这些要求的时候,就要以师长的身份去严格要求他们,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结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件琐碎而繁忙的工作,但只要抱着一颗充满爱的心,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先进的班级,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神不散。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幼儿就像一颗颗玲珑剔透的珠子,要想把他们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智慧而充满爱的班级管理就是一根最合适的线了。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

一、了解和关爱班级孩子是做好大班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孩子是班级工作的主体,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我们管理孩子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而是在于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掌握必要的规则,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首先,我们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大班的孩子处于学前晚期,他们身体状况与3—4岁的孩子相比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平更高了;他们好学好问,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个班级的每个孩子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特点,多角度地去评价每一位幼儿。在日常的教学治理中,应该加强对个性化的教育。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各种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当然幼儿的个性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就需要每个教师有教书之热情和育人之爱心,有耐心,有奉献精神,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加强家园沟通,有效促进大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所以说家园合作是幼儿园班级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家园共育的关键就在于有效地沟通。

1、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现在,家庭都只有一个独苗苗,有些父母对孩子看的都很重,老怕孩子在幼儿园不习惯,会吃亏,对老师总是不信任。这时,教师就应真心与家长交朋友,慢慢与家长建立信任感。于是,我们班级的两位教师齐心合力,把家长的小事当成一件大事来做,一份辛苦一份收获,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彼此的关系也就亲近了。

2、用平等、谦虚的态度和家长交流。

与家长的沟通中,讲话是要讲究技巧的。教师不可总是以教导的口吻对家长说话,有的家长也许比你还懂得多。大班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最关心所以,教师要经常把幼儿在幼儿园的事情主动与家长交流,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事情,不要让家长去乱猜、乱想,尽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多种家园沟通方式,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

入园时,要走上前去主动为孩子脱下大衣,并热情拥抱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下午孩子离园时,要主动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家长有错也要敢于提出,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平时及时沟通共同切磋育儿经验。只要每位老师都能热诚地接待家长,每位家长都会满意而来,满意而归。还有对于某一特殊性格孩子的教育,就需要教师个别与家长交流,帮助家长共同来教育孩子,以减少家长的自卑心理。还有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吵架、打架、摔伤等,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向家长说明原因和经过,用真诚的心向家长道歉、赔礼,争取得到家长的原谅和理解。

以上是我对于大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总之,教师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为我们的幼儿、教师、家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一

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班集体,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面貌和孩子成长的状态,所以,对于一个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巧用指令,规范幼儿的基本行为。

使用,一个指令不要连续使用多遍,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及时表扬,及时批评,起到规范的作用。

二、妙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人们常说,孩子在玩中一点点长大。其实,游戏是培养孩子能力和激发情感的有效渠道,尤其是对幼儿,他们是在玩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而我们幼儿园又有这样优越的条件,体育馆,游戏大厅,室内拼接游戏,户外游戏等等,孩子们可以充分地玩。在组织游戏时我便把一些规矩潜移默化地训练在其中。如玩羊角球时要排队,要有先后顺序,不能随便插队,培养孩子做事有秩序;玩踏板车时要学会合作,两人一组一踏一扶,轮班儿玩,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增进小朋友间的友谊;玩丢手绢,培养孩子学会等待,学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玩拼接游戏,鼓励孩子创新,比比谁拼出的玩具样式多,与众不同等等,总之,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惯用评价,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选择有代表性孩子喜欢的小动物作为标志发给孩子,孩子将每天获得的粘贴帖在评价表里,一个月一总结,每个月初发家里一张新的评价表,月末回收,根据获得粘贴的总数评出一至十星级宝贝,每项获得最多被评为“〃〃〃〃〃〃小明星”,孩子在这样梯级的评价中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要求,习惯自然会慢慢好起来。另外,评价表发到家里,也增进了家校沟通,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我在第一个月下发评价表的同时给家长发信息告诉他们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已经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家长非常重视,每天和孩子一起贴粘贴成为家中每天必做的大事,有时孩子的粘贴落在学校,家长便会亲自打电话让老师帮忙找一下,保管好,第二天再如数地拿回家。现在,粘贴在孩子的心目中已经超过了金钱,超过了玩具,超过了小食品,因为它是他们荣誉的象征。

五岁的幼儿快乐,活跃,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对周围他人的要求及感觉更加敏感,也喜欢自娱自乐。怎样让其尽快融入一个新集体中生活,且有礼有序,最重要的是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五勤”,即勤指导,勤督促,勤检查,勤纠偏,勤鼓励,坚持真爱幼儿,让爱润物有声。

一、晓之以理(勤指导)。

走廊安静:去厕所右侧通行,一个接一个悄悄走。因为好孩子知道,公共场所不喧哗,如果跑跳,容易摔倒或和下楼的高年级学生相撞,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吃饭安静:吃饭的时候静静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做好等待老师的手势。因为好孩子知道说笑一但食物误入气管,老师叫救护车都来不及。

站队安静:男生要做小绅士,女生要做小淑女。

室内要说悄悄话,见到大人主挥手问好。上课坐姿优美,发言声音洪亮等等。

二、动之以规(勤督促,勤检查,勤纠偏)。

在幼儿明确了为什么做后,就要开始漫长的督促、检查,纠偏。也就是“反复抓,抓反复”。

三、言之有果(勤鼓励)。

幼儿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纠偏的过程中要幼儿心中有目标,自己努力去做才行.教师还有灵活对待,给自律差的幼儿机会,因为等待的时间太久,这样的幼儿就会丧失信心,所以要及时把握,帮助他上一个台阶。每位教师只要坚持,时刻关注幼儿,耐心等待,幼儿一定会有进步。

了解幼儿,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学前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自制能力比较弱,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有一些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在家里自由惯了,缺少一种规则意识,往往表现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班级是一个集体,只有有秩序地做事,集体的效率才会更高,1、以情动人,和幼儿讲清道理。

2、画图演示,教给幼儿方法。

3、变换评比方式,鼓励孩子。

养成习惯善用评价方法。

班级有部分小朋友没怎么接受过幼儿园的教育,还有的一直在家,对于习惯和规矩,一些小朋友都很陌生,习惯决定一切,所以我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培养习惯上:

1、讲故事,把孩子比喻成小动物,把好的事情、好的习惯渗透给孩子。

2、看图片,让小朋友自己总结,有哪些是不好的习惯、哪些是好的惯。

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经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在这里,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处理好各种关系。

你对他多一点关心,他会学着慢慢看你的脸色行事,甚至有时他。

会主动和你说这说那拉个没完,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你在关心他,他就会有好地表现。

1、班内教师共同配合。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三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上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配班老师密切地配合,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做好相关的配班、准备工作。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调皮、吵闹、不专注等情况时,配班教师及时地给予提醒或制止。户外活动时,我们老师之间总是在活动前统一要求,向幼儿说明要求,然后再出去。这样,在活动中,才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在生活活动常规管理中,当幼儿进行盥洗时,我们老师之间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盥洗和室内游戏,使各个活动开展地有条不紊。

2、学会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我常常主动承担任务,善于安排好班上的工作,班内工作都由老师(包括保育员)共同完成。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做好班主任,除了要“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之外,还要学会分解任务,有效引导他人去做事,促使整个团体能通力合作,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但应切忌居高临下的“指挥作风”,要学会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3、积极参与园内组织的各种学习。

通过各项学习,吸取同行的教学管理经验。大班的幼儿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班,每个幼儿自理能力都非常强,经常许多幼儿想帮老师干活,但却没活干,这怎么办,孩子们精力旺盛,没活干,我们来给他们找活干。窗台上总是比较乱,这个由一个小朋友负责,每天一来就开始整理,这一天里她都负责,整理好了就有奖励。如果今天她没来怎么办,没关系有替补的。班上的书柜,两个小朋友负责。电视柜、书包柜由两个小朋友负责。就连冲厕所,摆椅子,都由专人负责。这样班上每个人都有事情做,人人有活干。那么许多平时打闹的幼儿,都因为有事在身,没有时间打闹了。

二、建立开放民主的班风,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或提醒,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再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活动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坐好,等教师分发好操作材料、要求其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之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2、教师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确职责。

班内教师之间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才谈得上是成功的合作。这样,工作才不会因职责不明而遗漏,也不会因界限太清而延误。

三、取得家长的信任,让他们成为班务工作的合作者。

开展班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家长工作。我任班主任期间,家长与幼儿园都能建立很好的互助协作的关系。主要采取了这些方式:平和亲切的态度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放心。家长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心中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因此我和配班老师都是持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让家长感觉我们的真心,坚持每天的来园和离园都有老师在班,方便家长,安抚家长。还有,要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承认并积极改正,我每次遇到家长提出的问题时,我都会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再尽力去做好,让家长相信把孩子放在这个班是十分放心的。与家长有什么误会或班上没有做到的地方直接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谅解。而不是避开不理睬,让家长觉得你是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从而让误会越来越深,直到真的班上出现有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会新账旧账全翻出来。其实,有时一些很小的事情,可能就感动了家长,让他足够的相信你。

四、提高法律意识,加强班级安全意识。

幼儿活泼好动,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老师稍有个疏忽就有可能负法律责任。种种相关的报道常见诸报端,时刻提醒我们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提高法制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例如,外出散步时,有法制意识的老师,就会检查孩子鞋子的鞋带有没系好,会叮嘱孩子不要乱跑。在游戏中眼睛不离孩子,及时制止孩子的一些冒险行为。

五、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班级。

篇三: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培训的学习心得(新)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培训的学习心得。

4月10日上午,由镇教办组织了教师在中心幼儿园培训,此次培训由南京康轩多元智能探索课程的教研员仇安平主讲,培训内容围绕《常规概念解析、一日常规细则、班级常规培养注意事项》。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班级管理、环境创设上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引领和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但懂得了常规的定义、知道了常规包括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和学习常规,还明白了常规建立的意义。仇老师还详细的对各个环节常规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应对对策。这给我们以后如何抓好班级常规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根据该次培训内容,再根据自己日常工作积累的经验,我也有了一定的启发和看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1、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在传统观念中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孩子及家长只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目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管理时教师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规划开放自取、丰富有序的教学空间,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语言区、认知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分、种类齐全的玩具及操作材料,其中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学习资源柜架结构可以移动并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自由观察、取用与学习。提供的学具、材料应有挑战性,符合幼儿兴趣及能力发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更换。

5.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我们知道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常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要改变班规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都非常积极的向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样的角色看齐。但是我们不仅要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转变以往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要转变角色,也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

教师成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希望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甚至是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了。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服务者,不仅对孩子要有耐心的服务态度也要对家长有高度的服务精神。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大都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在家园交流中,通常情况下,家长都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一些反馈意见,并且希望这些意见是积极的、良好的。但是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等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在班上教师之间要做到经常换位思考,相。

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事情自接沟通当时解决,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篇五: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2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一学期又快结束了,对于这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我也通过很多渠道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抽空看了许多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从新学习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班级的管理,重新学习小班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智力及各项能力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小班幼儿日常生活技能方面:3—4岁的幼儿能在别人的帮助下穿衣服、穿鞋、自己能够用勺子、叉子吃饭,能辨别日常的声音,能说出自己的年龄。行为能力方面:能用单脚站、平衡和跳,喜欢玩粘土和面团,能画圆和方,能把一个物体和一张画有该物的画联系起来,能辨别颜色红、绿、蓝、黄等颜色并进行搭配,会拍球、抓球和滚球。

每学期我们都会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抽测,总会出现不理想的效果,我们常在怀疑老师的方法不好,但很少反思孩子的年龄特点,这也让我突然想起开学出幼儿生日的统计,数字就是最好的见证,四个园上半年生日的孩子少,下半年生日的多,所以一个班的孩子年龄的差距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的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只知道教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教,开学出的家长会,数学的内容在周园的指导下,老师们重读教材,不再把目光放在类型题上。我在反思如何进行教师专业指导,我们要多读专业书,引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教,做好教育随笔的书写,对幼儿的观察要深入,学会记录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二

幼儿园班级概述所谓幼儿园班级,是指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他的组织和管理成效与幼儿园这个大系统休戚相关,具有相互依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实现幼儿园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年,财,物等资源,并且还应把这些资源组织到保教工作的基本结构——半截组织之中。

a幼儿园班级的基本单位一.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

1)保教人员。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指出,教师和保育人员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肩负着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因而对幼儿的健康起着核心的作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六条已有明确的规定。

(1)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本班的幼儿园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的实际情况制订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观察和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上火和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接受其检查和指导。〈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指出保育员的主要职责(1)负责本班房舍,设置,环境的卫生工作。

(2)在教师的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1.空间条件。

空间条件也就是房屋,场地条件。他直接影响到幼儿活动的充分度及活动质量。包括室内条件和室外条件,其中室内是每一个幼儿不得少于2平方米。

2.设施。

1.渐成性。

是指具有使人信服和威望的人和事。

3.单层性。

运作是指事物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存在形式和属性。

1.幼儿的生理和心理节律性。

生活功能。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即实现社会价值的功能.d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1)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2)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3)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检查和计划的调整4)幼儿软班级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1.幼儿园白净工作计划的含义及重要性。

3.计划具有领先和预见作用.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依据;1)依据原物工作计划。

1).认真研究上学期的做总结。

制定半截工作计划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本学期的工作的主要目标3)具体要求和措施。

(1)教师见要有明确的分工。

1)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本班房屋,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b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c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

d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2)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起主要职责如下。

a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指定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b观察,分析并记录有热发展情况。

c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安排,卫生保健制度,知道宾个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作好卫生保健工作。

a协调本班幼儿教育,安全,卫生保健,财务保管等工作,保证全班工作一致性,主持班务会,研究改进本班工作。

b及时传达和贯彻园领导的决定,向园领导汇报本班工作。

c负责安排本班教师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主持研究全班每个儿童情况,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采取协调的教育措施。

d帮助本班保育员进行教育,配合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2)对幼儿进行编组。

具体要求是,合理搭配,优势互补;在适当的时候可设小组长译一名;定期交换小组的位置。

(3)合理规划幼儿活动的空间。

具体要求是:1,湖外活的场地最好进靠班级;2.寝室除了每天供幼儿睡眠外,还可以考虑在幼儿游戏时间,自选角落活动时间作为幼儿的活动空间。3.过道和走廊也是可供利用的宝贵空间。4.活动室的充分利用。

活动室是幼儿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活动室的一景一物对幼儿起者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年来越来越受到老师的普遍关注,环境的净化,美化,童化,教育化已得到老师的普遍重视。这里要注意;1.墙饰的高度要和幼儿的实现平行。2.环境布置要真正体现出师幼的共同参与,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3.墙饰要随着季节的更替,教育内容的变化及周围环境的改变作适当的调整。4.坚持勤俭办园,提倡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5.墙饰布置要坚持疏密有当,色彩协调。物品的拜访和活动区的设置也很重要。

(4)合理安排好幼儿在园的时间。

1)安排好一学期的时间。

班级物品的摆放得当,能给幼儿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作用。

班级物品的摆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即,关于班级活动应该怎样组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的问题。

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评估,这是幼儿园工作的四个基本环节。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对以往工作进行全面检察、,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1.班级工作总结的主要内容。

其中班级工作质量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儿童的健康状况,教育改组状况,家长工作。

在进行工作总结是要注。

1)总结本身就是对班级工作的评价过程,应注意以目标计划为依据,对照工作结果,判断工作的成绩与差距。总结还要依平时的街道小结为基础,凭材料和事实说话。

2)总结应是一种班级集体行为,具有激励和教育作用。3)。

总结应注意探讨规律。

2.班级工作总结的意义。

1)具有知道今后实践的意义,对于成功的经验,可以延用,对于不组的经验,力求改进。

2)具有班级见相互学习的意义,班级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

现象和实践作出比较科学的分析,逐步学会把教育的实际经验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作出贡献。

3.班级工作评估。

班级工作评估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含义;是指全面,系统地获取幼儿云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的活动。

重要性;1)幼儿软班级管理评估的知道作用2)幼儿园班级管理评估的考核作用,3)幼儿园班级管理评估的反馈作用4)幼儿园班级管理评估的诊断作用5)幼儿园管理评价的教育作用。

幼儿软班级工作评价的原则1)日常评估2)整体评估3)相对评估。

幼儿软班级管理要求协调好班级保。

教人员,幼儿及其他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名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1.生活管理,意义;可以满足幼儿在园生活的物质要求,为其提供良好生长的物质环境。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部分。

内容;学期初的工作学期中的工作学期末的工作2.教育管理。

意义;幼儿园班级教育管理对幼儿教育目标,优化幼儿教育方法保证幼儿教育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班级保教人员最经常和基本的管理工作又是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部分。

内容;开学初工作学期中的教育常规管理期末工作。二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

有五种,规则引导法情感沟通法,互动指导法榜样激励法,目标指导法。

1.规则引导法。

是指用规则引导幼儿行为,使其与集体活。

2.情感沟通法。

情感沟通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师生见或。

幼儿见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其步骤一般是;1)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活动中,要观察幼儿的情感表现。2)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3)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形象。情感沟通的基础是教师对幼儿的爱。

3.互动指导法。

是指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因为班级活动的本质是幼儿参与的,同指向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即班级活动过程就是幼儿不同对象互动的过程。互动过程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对幼儿指导的适当性。2)教师对幼儿指导的适时性。3)教师对幼儿指导的适度性。

4.榜样激励法。

就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

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的目标。其使用要领;1)榜样的选择健康形象具体。2)班级集体中榜样的树立要公正,有权威性。3)及时对幼儿表现的榜样行为做出反应。

5.目标指引法。

是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具体。2)目标要切实可行,要具有吸引力。3)目标与行为的联系要清晰可见。4)目标有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两种,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对这两种目标都加以注意,并努力注意这两种目标的结合。

整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高小性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是制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有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导地位。

运用这个原则是要注意;1)明确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职责和权利。2)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并把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3)教师还应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2.整体性原则。

是指班级管理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

其作用的发挥要注意几点;1)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不仅是对集体的管理,也是对每个人幼儿个体的管理。2)教师应充分利用班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熏陶作用和约定作用。3)班级管理不仅是人的管理,还涉及物,时间,空间,等要素的管理。

3.参与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以管理者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要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与犹如共同开展有益的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参与活动应注意角色的不断变化,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要。2)在某种场合教师参与活动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取的幼儿的许可。3)教师在参与活动中,指导和管理要适度。

4.高小性原则。

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是,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取的更多更全面更好地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

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班级管理的目标的确定要合理,计划的制定要科学。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要严格而灵活。3)班级管理方法要适当,管理过程中重视检查反馈。

一,小班儿童的发展特点;

1.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1.他必须乐意来园,愿意和幼儿园里的人来往,并喜使用欢那里的物质材料。

2.他必须克服一些矛盾心情,即。减少读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依赖才能愉快的在幼儿园为他提供的新天地里生活,并在那里住可能得到的新的满足。

入园常见的不适宜现象;

1.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情绪不稳,哭泣不止。2.人性专横,强占霸道。

3.行为散漫,不会学习,生活不习惯。出现上面的原因;

外部因素是;1.环境变化的因素。

2.家庭因素。

3.教师的因素。

内部因素是;1.儿童对新事物的反应个有起特点。

2.儿童的行为取决于他的个性特点和过去的经验。幼儿由于疾病而身体不适,也会在幼儿园哭闹。

入园引导。

a原则;1)切合幼儿的能力2)拟订明确的工作步骤3)给予充分的时间和重复联系的机会4)提供适当而充足的设备。5)给予赞赏和鼓励6)持之以恒。b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来园活动幼儿活动常规,p131——p135c小班常规管理的方法;示范模仿法,文学作品的妙用;在游戏中学习;红五星的作用;个别教育。

教学活动;p138——p142游戏活动的管理。

活动区的布置的原则和饿应该注意的方面;活动区的不止应着重整体的构思,划定每一活动区的范围,动态和静态活动地域的分配,方便幼儿的取用和走动,不阻碍成人的视野。

小班活动区一般设置以下内容;谈话空间叫色游戏角积木区图书角自然角美劳角。

家园活动的管理;口头形式。

文字形式参与活动形式。

1.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身体发展的特点。

;机体组织的发展。

运动技能的发展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健康情感的萌发。

强烈的好动欲。

2.中班班级特征及引导。

班级的正向特征;

1.自我富翁能力进异步增强2.游戏蓬勃发展3.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始萌发。

班级的负向特征;

1.攻击性行为成因是。

幼儿心理特征的影响,认知与行为的脱节,成人不正确的教导方式,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2.告状特点是初期的告状多是直接与有关的.中班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善于观察关心周围环境因此易向老师“告状”检举。告状与幼儿的个性有关。

告状会导致同伴的关系紧张。中班班级的引导。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给必要的社会行为技能。

来园和离园的常规要求。生活常规的管理的常用方法;

榜样示范法。

行为练习法及时补强法图示图表法。

1.大班幼儿的发展的特点;他们的耳生台状况与3——4岁的有了明显的不同,经历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平更高了;他们好学多问,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教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三

一、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小班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

1、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2、身体动作的发展。

(二)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1、认识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展。小班幼儿的视觉发展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辨色力发展两个方面。

(2)注意的发展。小班幼儿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

(3)记忆的发展。小班幼儿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

(4)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是小班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

(5)想象的发展。想象的特点之一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

2、情感的发展:(1)同情心。(2)荣誉感。

3、社会性发展。

(1)语言的发展。

(2)自我意识的发展。

(3)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社会性交往、助人、分享、合作、攻击性行为)。

(一)入园的意义。

1、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

2、幼儿入园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入园常见不适应现象。

1、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情绪不稳,哭泣不止。

2、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3、行为散漫、不会学习、生活不习惯。

出现入园不适应现象的原因:

外部原因:

1、环境变化的因素。

2、家庭因素。

3、教师的因素。

内部因素:

1、儿童对新事物的反应各有其特点。

2、儿童的行为取决于他的个性特点和他过去的经验。

(三)入园引导。

教师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入园前的家访。

2、召开家长会。

4、合理安排好幼儿园之初的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老师要通过观察和交往,努力与新来的儿童建立关系。

再者,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

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

家长应做到一下几点:

1、先让孩子熟悉新环境。

2、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

3、重视入园的头几天。

4、随时了解幼儿园在园里的表现,及时和教师沟通。

1、促进幼儿社会化。

2、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合理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利于儿童的身体。

健康发展。

3、有利于集体活动的开展。

1、为了达到小班的生活及教育常规目标,我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些管理目标。

(1)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

(2)班级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在教育技能方面,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掌握以下教育技能:科研能力。心理咨询、心理诊断能力。电化教育软件设计、应用及电脑操作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观察与评估能力。意外事故处理能力。)。

(3)要创设良好的物质共和心理环境。

(4)注重家园联系。

(5)注重个别教育。

1、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原则:

(1)切合幼儿的能力(2)拟定明确的工作步骤。

1、教学活动的管理。

如何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呢?

(1)教学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3)要注意活动过程,不要单纯追求具体结果。

(4)要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5)教育活动的途径、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6)随机教育。

2、游戏活动的管理。

小班游戏的种类按游戏的内容和作用可分为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好和规则(教学)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按场地可分为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制定规则的游戏。

具体管理措施:1)为幼儿游戏提供场地和时间。

2)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印象。

3)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我们给小班幼儿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一。

般要注意以下几点:多提供成型玩具和游戏材料;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品种要少些,而相同的种类的玩具数量要多些;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新玩具和游戏材料。)。

4)对游戏过程的指导。

建筑游戏也称结构游戏,主要是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沙粘土等材料,进行建造、插接,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建筑劳动、建筑物及各种物品的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的一种游戏。

具体管理措施:1)设立积木角。

2)提供材料和辅助玩具。

3)指导要领(鼓励尝试、如何观察、指导语的使用、不断激发幼儿的新需要、因材施教、模拟构造)。

幼儿在由无目的的玩弄和堆砌建筑材料到有目的的搭建简单建筑物的发展科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创造阶段。

小班幼儿活动室墙面的设计、装饰及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

(2)参与性。

(3)综合性。

(4)适宜性。

(5)生动性与美观性。

活动区布置的原则和应注意的方面:(1)活动区的布置应着重整体的构思。

(2)划定每一活动区的范围。

(3)动态与静态活动地域的分配。

(4)反便幼儿取走和走动。

(5)不阻碍成年人的视野。

小班活动区一般设置以下内容:(1)谈话空间。

(2)角色游戏角。

(3)积木角。

(4)图书角。

(5)自然角。

(6)美劳角。

4、家园活动的管理:(1)口头形式;(2)文字形式;(3)参与活动形式。

幼儿园小班工作中家长工作系统内容,是指对小班幼儿教育及各项工作以时间顺序形成计划,其中突出表现的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各项联系工作,促进双方的配合及工作。

国际活动管理指的是在班级参加全园性活动时对班级的管理。

班际活动管理指的是在班与班之间举行活动时,老师要参与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四

随着管理理论的实践作用不断得到证实,管理的重要性被人们广泛接受,幼儿园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下属概念,也成为近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的一个热点问题。幼儿园班级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下位概念是由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率先提出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概念的提出也反映了对于研究型教师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加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能够达到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一直促进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班级计划执行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管理班级物品和幼儿的纪律,按照幼儿园一日常规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组织好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

2、班级秩序方面在班级管理中,大部分班级管理比较有秩序,幼儿有比较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自律意识,能够遵守老师的要求,听从老师的话,比较有序的参与活动。

3、保教结合方面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重教轻保现象。

4、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方面吸收家长资源参与班级管理明显不够,班级中的规则仅限于在教室中使用。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教育者之间的教育行为、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等方法,使幼儿得到最佳发展的管理活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班级中幼儿的管理、班级财务的管理、班级物品的管理、班级活动的管理、班级活动时间的管理、班级活动空间的管理。班级管理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管理对象是幼儿。要做好班级管理,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而不能把他们看成是被动接受管理对象,要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想法。

在班级管理中购买和使用的物品和材料都是需要使用经费,在经费的报销方面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所以在班级的设施、设备、用品、材料的更新中会遇到经费不足但还能继续使用的东西教师会因为繁琐的手续而放弃购买新东西,可能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优秀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保障幼儿园教学高质量的基础。教学计划就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保育和教育任务,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安排幼儿舒适生活和有效学习,让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幼儿以及家长信息的难以把握造成了班级管理的又一困难。在班级中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同样每一位家长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做好班级的管理与教学工作必须对幼儿家长以及幼儿的信息进行很好的把握,但是我们知道幼儿的发展虽然在阶段上是存在一致性的,但是在个体差异上却存在着差异性。另一方面在幼儿的家庭情况的了解也是一项工作十分庞大的任务,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抽时间对每一位家长进行了解,还不能影响到日常的常规进行与教学活动的质量。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班级教师的素质与班级教师之间的关系与班级管理是紧密相关,不能分离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幼儿园教师的年龄特点决定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正处在青春期的尾段,性格上都存在着很强的独立性,同时又由于教师之间的年龄,利益关系等影响,没有能够直接影响幼儿园教师之间利益关系的因素。所以对于同班幼儿教师的管理是困难的。幼儿园教师还是以女教师为主考虑到女性的特点又增加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难度,目前了解到幼儿园女教师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是,表面看上去关系很好,但在背地里会对对方进行言语攻击。第二种情况是班级内三位教师会非为两派进行“明争暗斗”不利于班级管理,更不利于幼儿园的管理与保教质量的提升,对幼儿的发展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指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还包括保证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

3、参与性原则,是指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开展有益的活动。

4、高效性原则要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地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

1、班级常规制定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幼儿园班级常规简言之就是幼儿在班级中要遵守的规则。只有制定了规则幼儿潜意识里才会有自我约束的意识。各班常规的制定还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

2、要利用环境的作用,环境创设教育是对幼儿的隐性教育,即隐性课程。新纲要明确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环境对于幼儿的教育之重要。以操作活动与直接经验为发展心理基础的可塑性强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但也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要求的环境。像小班幼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生动活泼鲜明的环境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像娃娃家的创设,在与幼儿的角色扮演中,他们会找到家的感觉,愉悦的体验慢慢增多;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占主要地位,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大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语言和抽象概括水平的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有所发展,好奇心强爱提问。我们通过创设环境,以满足幼儿不断提出的问题。

家园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应从根本上提高家园互动的质量,加强家长的参与意识。向家长交流幼儿在园表现,在家表现,双方达成教育共识;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提出建议,解决问题;家长言谈举止做出表率家园形成合力,幼儿潜移默化举止动作优雅,良好品格逐渐建构。班级管理顺势提高。

幼儿园班级管理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教师、家长、幼儿。三者间能否和谐发展并形成凝聚力,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一)抓教师管理。

1、教师要树立很强的责任心以及能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如果没有很强的责任心,不能吃苦,很难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打造一个能吃苦、责任心强的班级团队。在一个集体中主班就是班级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带头人,是班组内其他成员的一面镜子。作为班主任,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班组成员共同开展好班级工作。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其他成员,使他们自觉成为一名有责任心、能吃苦的优秀教师,形成良好的班级工作作风。

2、班级工作分工明确细致,但又能团结协作虽说班组成员要团结协作,但也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确保自己的工作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3、互相尊重,班级工作有商有量班主任应尊重班级教师,认真听取班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班级工作有商有量。可以每周组织召开一到二次班会,交流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或困惑,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达成共识,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4、强调工作细节,确保幼儿安全担任班主任以来,笔者越来越发现“细节”一词对于工作的重大意义:教育教学中蕴涵细节,游戏活动少不了细节,孩子的生活管理离不开细节,班级的环境创设需要细节,细节对于教育具有着特殊的魅力。幼儿园的工作多而杂,在工作忙碌时细节问题常会被忽视。可是细节非常重要,一旦被忽视,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班级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是我在抓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从孩子们的文明礼貌中可以看出。因此抓孩子们的礼貌教育是班级工作中的首要工作。

2、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良好的常规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

3、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有。可是责任心不是与生就有的,它需要从小培养,作为幼儿教师,这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三)抓家长管理。

1、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家园关系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有时会听到有些家长对班级工作有些不满和意见,如何解决家长的批评和抱怨,也是主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作中,应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在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

2、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有几点好处,一是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让我们的工作透明度更高;二是减轻我们的工作量,取得家长更多的支持。

3、组织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能增进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幼儿得到更多的锻炼,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做事风格,从而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鉴于以上班级管理现状,目前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1、班级计划执行方面教师班级系统管理意识淡薄。所谓管理多是班级事物管理与班级生活秩序的管理,缺少系统规划。制定班级计划与班级实际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相脱节,教师缺乏主动管理的意识,缺乏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反思与改进。

2、班级秩序方面班级管理中以教师为中心现象比较普遍和突出。教师权威性表现过于显性,很多班级教师管理行为表现出随意化、随性化,缺乏规范。幼儿多处于被动地位,常常被动服从教师的指令,没有体现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3、班级规则方面部分教师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维持秩序、纪律。没有意识到班级管理应当是师幼共同完成。班级规则多是由教师制定,往往是以有利于整顿班级纪律,有利于教师管理为出发点,班级管理过程中忽视班级主体——幼儿,在管理过程中往往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对幼儿的观察了解不够,教育缺乏针对性。4.师幼互动方面。很多规则基本都出自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少有与幼儿共同参与讨论的规则,幼儿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服从教师的要求。

6、在管理实践中不能正确运用班级管理理论。

7、利用家长资源存在误区。

五、产生问题的原因。

我们认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受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师生比例、社会和家长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内在、外在两大因素。1.内在因素首先是班级内部人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幼儿,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1)教师教师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理念、教育观与价值观、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管理效度的直接因素。不同取向的班级管理观念引发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策略、行为,从而呈现不同的班级管理效果。(2)幼儿幼儿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来自不同的家庭,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原有经验、学习方式、发展速度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动作、社会化发展等身心发育程度有限,导致需要得到保育教育并重的关照的同时,必须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这使得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外在因素除班级内在因素外,幼儿园班级管理不可避免地要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包括幼儿园领导管理水平及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文化建设,以及家长和社区资源等方面的影响。(1)幼儿园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和价值取向、幼儿园的管理文化,幼儿园领导的管理艺术和水平,幼儿园的生源状况和经济效益,保教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是直接影响和制约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背景因素。(2)家长由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职业背景,不同文化程度背景,不同个性品质等诸多差异的家长个体组成的家长群体,面对幼儿园班级管理,既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要求,经常对班级管理提出各种挑战,家长因素既可以推动和促进班级管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班级管理。(3)社区资源地域分布,地区的人文背景差异,以及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教育职能发挥程度,是否有利于在班级管理中挖掘和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在客观上也对班级管理间接产生着影响。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积极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有效协调各种因素于班级管理之中,使班级组织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五

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在这里,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我深感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幼儿、同班教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游戏、学习、共教的积极性,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做班主任,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与人和睦共处且促使整个团体能通力合作。例如,在与老师和家长沟通时,我会用最忠诚的心与他们交流沟通,但要注意沟通方式技巧,如对别人的不足,用先扬后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话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提醒,总之,要尊重别人的感受,才能做到更有效的沟通。又如:班主任要学会关心他人,坦诚宽容、加上与班组成员的情感互通,使我们彼此间产生敬佩感、信赖感、亲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比如:有个别孩子就想欺负我,企图试探我的脾气,他调皮时我一连喊他几声没一点反应,直到看到我变了脸色,才有些收敛;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是发火也没用,于是我就试着和他交流,例如闫枫昊、马海洋两位小朋,看起来很调皮,当你对他们多一点关心,他会学着慢慢看你的脸色行事,甚至有时他会主动和你说这说那啦个没完,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你在关心他,他就会有好地表现。

1、班内教师共同配合。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三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上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配班老师密切地配合,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做好相关的配班、准备工作。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调皮、吵闹、不专着等情况时,配班教师及时地予以提醒或制止。户外活动时,我们老师之间总是在活动前统一要求,向幼儿说明要求,然后再出去。这样,在活动中,才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在生活活动常规管理中,当幼儿进行盥洗时,我们老师之间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盥洗和室内游戏,使各个活动开展地有条不紊。

2、学会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我常常主动承担任务,善于安排好班上的工作,班内工作都有老师共同完成。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做好班主任,除了要“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之外,还要学会分解任务,有效引导他人去做事,促使整个团体能通力合作,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但应切忌居高临下的“指挥棒作风”,要学会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3、积极参与园内组织的各种学习。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观看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经验的学习。

我们班是全园幼儿年龄最大的一个班,每个幼儿自理能力都非常强,经常许多幼儿想帮老师干活,但却没活干,这怎么办,听了魏老师的一番话,我也学起了魏老师,孩子们精力旺盛,没活干,我来给他们找活干。窗台上总是比较乱,这个由王雅雯负责,每天一来就开始整理,这一天里她都负责。整理好了就由奖励。如果今天她没来怎么办,没关系有替补的。我班的书柜,宋明茜、马铭浩负责。电视柜宋开宁,衣柜是吴英特、妞妞。就连冲厕所,摆椅子,都由专人负责。现在我们班每个他人,都有事情做,人人有活干。而且现在,许多平时打闹的幼儿,都因为有事在身,没有时间打闹了。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座右铭,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使每一位老师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再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活动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坐好,等教师分发好操作材料、要求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2、教师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确职责。

班内教师之间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才谈得上是成功的合作。这样,工作才不会因职责不明而遗漏,也不会因界限太清而延误。

开展班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家长工作。我任班主任期间,家长与幼儿园都能建立很好的互助协作的关系。主要采取了这些方式:平和亲切的态度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放心。家长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心中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因此我和配班老师都是持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让家长感觉我们的真心,坚持每天的来园和离园老师都在班,方便家长,安抚家长。还有,要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承认并积极改正.我每次遇到家长提出的问题时,我都会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再尽力去做好,让家长相信把孩子放在这个班是十分放心的。与家长有什么误会或班上没有做到的地方直接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谅解。而不是避开不理睬,让家长觉得你是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从而让误会越来越深,直到真的班上出现有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会旧账全翻出来。其实,有时一些很小的事情,可能就感动了家长,让他足够的相信你。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六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

1、突发事件典型特征是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

2、构成现代学前教育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3、针对幼小衔接问题,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

4、儿童自信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3-4岁。

5、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3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6、班级主题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区角活动。

7、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处。

9、依恋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最早用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10、11、12、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幼儿园班级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是安全。

13、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

14、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全管理的内容有饮食和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游戏活动安全、睡眠安全、心理安全。

15、幼儿常见问题行为有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注意力问题-多动症、幼儿退缩性行为。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秋游、节假日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3、心理环境。

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人、事、物。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氛围、幼儿园的及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突发事件。

是指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在没有预知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幼儿人身伤害等的安全事件。其典型特征是事件发生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偶发性、随时性,若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或处理事件不利,还会导致更严重后果。

5、分离焦虑。

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它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出现于学龄前期,一般分为反抗、失望和超脱三个阶段。

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等过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适当的方法以达到高效率实现教育和保育目的,使幼儿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

7、自信心。

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8、依恋。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鲍尔贝最早用依恋这个术语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亲子依恋是指抚育人在日常的抚育如哺喂、梳洗、搂抱中,经常慈爱地满足婴儿的需要和愿望,使他们感到安全,婴儿逐渐与抚育人建立的依恋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幼儿游戏的具体指导方法有哪些?

(二)行为指导。1身体语言,指教师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2提供材料,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幼儿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3场地布置,以此影响幼儿的行为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4动作示范,教师要给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玩法,理解并掌握规则。

2、简述幼儿园应如何对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幼儿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构特色园本课程。园本课程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把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整体办园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简析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1情感上的依恋性,大部分幼儿在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产生情感上的恐惧与不安,这与幼儿的依恋性有关;2习惯上的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3能力上的压力感,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挑战,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压力害怕上幼儿园;4人际对象和关系的变化,进入幼儿园幼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5对环境的敏感,幼儿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果环境能够吸引他,幼儿就容易适应环境,反之幼儿就会选择拒绝并企图逃避。

4、什么是一日常规?它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什么意义?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二是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三是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二能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三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四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5、简述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的基本形式一般由4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和区角活动,每种形式各有其特点。(1)集体活动:一般是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对全班幼儿实施的活动。(2)小组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教材的不同,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的活动。(3)个别活动:是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兴趣、需要,提供多层次的、能满足各种不同水平幼儿的材料和活动内容,并结合以个别指导的活动。(4)区角活动: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

6、简述2-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心理学上说,2-3岁幼儿有一下特点:1身体发展方面(1)2~3岁幼儿身体的各方面较柔嫩,骨骼继续骨化,具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表现出耐性差、易疲劳,不易做过分剧烈的运动。(2)动作发展迅速,手眼动作协调,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2认知发展方面(1)2~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关键期,此时幼儿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简单句型。(2)2~3岁幼儿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通过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3)3岁幼儿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此时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3社会性发展方面(1)自我意识初步萌芽并发展。(2)情绪与情感体验促进社会性行为初步发展。(3)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7、简述教室环境布置中的总体原则。

1安全性原则,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使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环境创设中应积极主动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经济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原则;3参与性原则,要鼓励、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4目标导向原则,要以各类计划的目标为原则创设环境;5发展适宜性原则,环境创设要能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使每个孩子从中获益;6审美性原则,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7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试述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理念是幼儿园的一日教育要注重学习内容的生活化、童趣化和游戏化,采用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学习评价,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感悟快乐,在游戏中感悟快乐,在同伴交往中感悟快乐,在成人爱护中感悟快乐,在教师的尊重和宽容中感悟快乐。

四、论述题(每题30分)。

1、分析造成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造成幼儿自信缺乏的原因主要有:

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二)可以通过一下途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创设和谐环境。

(1)教师积极评价和激励幼儿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2)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

2创设成功情境,体验成就感。

(1)幼儿各方面能力技巧的培养。

(2)自我表现是载体,成功体验是动力。

3促进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要培养幼儿的耐挫精神。

(2)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

4家园携手共同努力。

2、你认为针对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的措施?

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应认识到区域环境能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使幼儿在行为习惯、情绪、能力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其次,在布置的过程中,要达到以下目标:

(3)是能让幼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通过音乐、绘画、制作等形式自由地表现出来;(4)是能让幼儿掌握幼儿园的基本生活方式,并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

第三,教师应学会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各个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活动区域,体现合理、开放、宽松的教育理念,使幼儿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第四,教师应学会合理地投放材料,体现地域文化及园本特色。

幼儿午睡及起床前后教师和保育员常规工作有:

(1)睡前应提醒幼儿如厕。(2)提供温馨宁静、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睡室。(3)上床前检查幼儿口袋里是否有异物。个别幼儿好动好奇心强,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特别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4)指导、帮助幼儿穿脱衣服,提醒穿脱的顺序与方法,鞋放在固定位置。(5)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6)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值班人员不得离岗。

(7)安慰入睡困难的幼儿。(8)特别注意午睡期间起床如厕的幼儿的安全。

(9)认真观察幼儿午睡后的状况。(10)指导或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袜,梳理头发。保育员打扫好教室卫生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11)指导或帮助幼儿学习整理床铺被子,从小培养自己的事学着自己做,并且愿意帮助别人做事的好品质。(12)提醒幼儿如厕,进行午睡后的盥洗活动。(13)组织幼儿用午点,等幼儿吃完点心后,清洁消毒寝室。

2说明:只要选择其中的2项阐述需要注意的方面即可。

如:针对(6),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教师和保育员一定要坚持巡视,为幼儿盖被子,观察幼儿面色,注意个别幼儿的危险小动作,尤其是孩子躲在被窝里做的事情,不容易被发现,比如有孩子带小豆豆或石子,很有可能就会塞到耳朵或鼻子里去,还有一些癫痫的孩子如果在睡眠的时间发作,很可能错过抢救的时间,直接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8),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教师应让幼儿穿上鞋子和外套,以防感冒;另外,睡眠期间起床的孩子可能还未完全睡醒,教师应陪同前往盥洗室,以防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

2.室内活动时,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

3.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

4.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

5.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6.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7.加强药品的管理。

8.午睡时,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而造成的伤害。9.起床时教师和幼儿都较忙,应加强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

10.户外活动时,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要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11.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了解沿途路线,事先请幼儿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

其次,应做好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

1、要选择贴近生活、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内容,寓教于乐。

2、安全教育在每个时间段里都要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会达到更明显的效果。

1、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2、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精选17篇)篇十七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相关范文推荐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状大全(18篇)

    租赁合同的签订是租赁双方共同遵守的法律约束,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租赁合同的签订是对租赁关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减少纠纷和争议。地址:北京市海淀

    工作总结文档格式(专业20篇)

    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善方法,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工作总结的实用写作指南,供大家参考借鉴:(接下来是实用指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人力资源招聘专员工作计划(热门19篇)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中与员工相关的各种资源,其中包括人员招聘、培训、激励和福利等方面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

    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目标(汇总15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能够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并协调学生的家庭问题,有效解决各种困难。需要写一份班主任工作计划时可以参考以下实用的范文和指导。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出

    医务人员年度考核个人述职报告范文(21篇)

    进行述职报告时,要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尊敬的领导、亲

    幼儿园用电的安全教案(通用17篇)

    幼儿园教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和组织幼儿学习的计划和安排,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仅供参考,请大家共同探讨。

    电子采购合同从大全(15篇)

    采购管理要做好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以下是一些关于采购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希望对大家的采购工作有所启发。甲、乙双方本着

    最新健康促进学校承诺书范文(12篇)

    学校是一个为我们打开未来之门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接受了多方面的培养与教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生活感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广大干部职工:健康是

    最新生态恢复方案(优秀24篇)

    计划书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任务而提前规划和安排的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

    毕业节目策划方案(实用17篇)

    策划方案是指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安排来达成特定目标的一种方法,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策划方案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