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GZ才子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的一种详细计划。它可以指导教师有序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我觉得我们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制定了。在这里,我们将向您展示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教学计划样例,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一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

生:

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

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

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

生:………。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

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

(出示练习题见课件)。

1、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

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一些物体的图片。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今天的数学课呀,我们要从一张纸开始。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一张纸,连续对折两次,然后展开。

(生操作)。

师:你把这张纸分成了几份?大小相等吗?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指其中的一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板书:1/4)(指另一张分成不平均4份的纸中的一份)这种分法中的一份也可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没错,只有平均分的情况才可以用(指1/4)这样的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它表示什么意思?(指两名学生来说,引导学生具体完整地回答)。

师:其实,早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认识分数了,你还记得它各部分的名字吗?(指4)这是分母(板书:分母)(指1)这是分子(板书:分子)(指分数线)这是分数线,它表示平均分(强调平均分)。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来了解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1.描述以“一个物体”为单位“1”的分数表示法。

师:除了这样的一张纸,还有什么物体也可以表示出它的1/4?(比如一块蛋糕、一支铅笔……引导学生举例并描述1/4)。

小结: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然后用分数来表示。(同时板书:一个物体)。

2.探究以“一些物体”为单位“1”的分数表示法。

(1)操作探究。

师:如果给你一些物体,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表示出1/4吗?请同学们从学具中选取一张物体的图片,试着画一画,来表示出这些物体的1/4.

学生动手操作。

表示完的同学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1/4的。

(2)展示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4的?(选3名同学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具体表述,示例:我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归纳,认识单位“1”

师:很好!看来,可以被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板书:一些物体)。在这里,我们把它们都叫做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现在来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交流。指名回答。

师:(课件出示)1米可以看成单位“1”吗?对,比如1分米就是1米的1/10.像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板书:计量单位)比如1千克、1小时……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

4.再次认识几分之几。

(生动手画)。

师:那你画出来的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板书3/4)为什么?

师:说得太清楚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分数,再和同桌说说你写的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选2名同学汇报,板书相应分数。

三、认识分数单位。

师:同学们介绍得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6页,完成做一做。

汇报:这里把什么看成单位1?

师:(指课件)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学生分别汇报课件上一些分数的分数单位。

师:同样把这一堆糖看成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表示出来的分数单位也就不同。

四、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看课件演示)。

师:分数是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时,或者计算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结果的情况下产生,它来源于生活和数学的需要,也正是这样的需要,我们以后还会继续认识更多的数。

板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三

标知识。

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

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相关信息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搜集有关百分数的材料。

教师准备:智慧树(智慧果)、课件、方格纸。

教学流程。

节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对!植树节那天,我们双语实验学校开展了植树活动,(随机展示图片)一个多月过去了,在同学们的精心呵护下,小树苗的成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是四、五、六三个年级的植树情况统计表。

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出示表格:

(前一部分)。

年级成活棵数植树总棵数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四年级8108/10。

五年级212521/25。

六年级172017/20。

观察表格,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学生植树情况好些呢?为什么?

(出示植树总棵数)现在呢?哪个年级的学生植树情况好。

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你们在比较未成活的棵数,未成活的棵数少的植树情况就好。

师:这样比较可以吗?(引导学生质疑、冲突)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有的学生提出用减法比较不合适。

师:你以为用什么方法比较才合适呢?

学生讨论得出比较成活棵数和植树总棵数的比。

(2)看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在对比、讨论中进行优化。)。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自学课本,解决问题。

生自学课本。汇报交流:

2、举例验证,解决问题。

a:师:老师去超市买了这两种饮料回来,让你选,你喜欢喝哪种?为什么?

品牌价格(元)果汁含量。

鲜橙多3.0010%。

农夫果园3.5030%。

出示: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用百分数的意义解释果汁含量。

教师出示两件毛衫的图片。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能用百分数的意义合理的解释。

同位互选一个百分数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3、联系实际,教学百分数的写法,解决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教师出示三杯水的图片。

师:老师这儿有三杯蜜水,你能从图中看出哪杯蜜水甜吗?

学生回答,说名自己猜测的理由。

师:(出示1、2、3号杯,第一杯蜜13克,蜜水25克;第二杯蜜27克,蜜水50克;第三杯蜜11克,蜜水20克)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请你们四人小组研究研究,把你们比较的过程写下来。

四人小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汇报1:第一杯蜜水中有水12克,第二杯蜜水中有水23克,第三杯蜜水中有水9克,水越少,蜜水就越甜。因为9﹤12﹤23,所以第三杯甜。

汇报2:只要比一比蜜占蜜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也就是比较一下13/25、27/50、11/20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就可以了。13/25=52/100、27/50=54/100、11/20=55/100,所以第三杯水最甜。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呢?(大部分同意第二种方法,但解释不清第一种方法的症结)。

明确: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只求出差,而要求蜜占蜜水的几分之几。师:有时候只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把它们通分,再比较。既然它们都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了,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分母是100得分数表示什么。

学生明确,54/100就表示蜜占蜜水的百分之五十四。

同位互相说一说,另外两个分母是一百的分数的含义。

学生汇报,百分数应用广泛,便于比较。

师:那么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后面不能带单位的。

四、回顾质疑,巩固新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师:我们这节课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一个百分数形容我们这节课解决问题的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

师: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

(课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四

真分数与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三、编排特点。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

2.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4.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原来安排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现在挪后。

(2)分数大小比较,不单列一段,而是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

(3)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

四、具体编排。

1.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产生。

通过测量与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体现了分数的抽象性。

(2)分数单位的概念。

分数与除法。

(1)体现了分数的数学来源: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用分数来表示。可从数系的扩展角度来认识分数的产生。

(2)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3)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作准备。

例1。

把除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进行统一:把1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到每份是。

例2。

(1)把许多物体(3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3÷4,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到每份是,在这儿,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理解:a、把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样的3份是。b、把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2)通过图示得到分数结果,方法多样:一、用操作或图示法。二、推理:1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块,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3个块,是块。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总结。

根据例1和例2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这儿,可以把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扩展,它既可以表示作为结果的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种运算过程。

(1)可以解决整数除法中商不是整数的情况。

(2)分数与除法可以互逆,可看作同一种运算。

(3)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母不能为0。

2.真分数与假分数。

以前学生只接触过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现在介绍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分数。

例1。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写出分数,并重点观察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并借助直观把它们和1比较,再介绍真分数的概念。

例2。

让学生重点观察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并把它们和1的大小比较,给出假分数的概念。需指出这里的单位“1”是一个圆而不是所有圆的总体。

例3。

(1)从生活语言“一个半”引出带分数的写法及读法。

(2)让学生仿照着写出其他的分数。

例4。

(1)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是因为要培养学生对于分数的数感。

(2)化的时候有不同的方式。

a.根据分数的意义:4个就是1。

b.利用直观图。

c.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可引导学生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一般方法。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通分的基础。

例1(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

(1)通过直观图观察得出三个分数相等。

(2)从两个方向观察三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3)通过自主举例,从具体到一般,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内在一致性,引导学生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把分数化成分母不同(分母扩大、分母缩小两种情况),但大小相同的另一分数。

4.约分。

与九义教材相比,把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移至此,更体现了求公因数的必要性。

最大公因数。

例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1)利用实际情境(用正方形铺满长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引出求公因数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因数,又是宽的因数,从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因数、公因数,与第二单元相响应。

例2(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前面没有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因此这儿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2)多种方法。

a.分别列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再找公因数。

b.从较小的数的最大因数开始找,看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也可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从较大的数的最大因数开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更合适。

(3)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做一做。

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两数互质。

约分。

例3(最简分数的概念)。

(1)通过实际情境引出两个分数(根据不同的素材引出:具体的米数、分成四段)。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两个分数相等,为后面的约分设下铺垫。再给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例4(约分)。

(1)原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相等的最简分数。

(2)方法多样:可以逐步约分,也可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约。

(3)给出约分的简便写法。

5.通分(编排方式与约分相似)。

与九义教材相比,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此,更体现了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最小公倍数。

例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利用实际情境(用长方形铺满正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引出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从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倍数、公倍数,与第二单元相响应。

例2(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前面没有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因此这儿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2)多种方法。

a.分别列出两个数的倍数,再找公倍数。

b.从较大的数的最小倍数开始找,看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也可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从较小的数的最小因数开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更合适。

(3)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做一做。

让学生接触两类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两数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两数互质。

通分。

例3(分数大小的比较)。

(1)通过实际情境引出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2)和的比较方法多样(三年级上册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a.根据分数的意义。

b.根据分数单位的多少。

(3)让学生通过一些特例,自行总结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三年级上册有了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两个分数相等,为后面的约分设下铺垫。再给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例4(通分)。

(1)从实际情境引入,出现分子、分母均不相同的情况,比较大小时产生认知冲突。

(2)原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改写成分母相等的分数。

(3)通分时,可以把分母都化成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也可以不是最小公倍数。

(4)作为比较大小的方法,还可以把两个分数改写成分子相同的分数。

(5)区别通分与约分:约分是对一个分数的运算,通分是对两个分数的运算。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例1(小数化分数)。

(1)用小数和分数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除法运算的结果,建立起两者的联系。

(2)利用小数的意义给出小数化分数的一般方法。一位小数由教材给出范例,两、三位小数由自己类推。

例2(分数化小数)。

(1)创设六个数比较大小的数学情境。

(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多样;。

a.分母是10、100……的,利用小数的意义来化。

b.分母不是10、100……的,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的,也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化。

整理和复习。

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分类。

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五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有关单位的进率。(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

2.p80,1。

3.说一说比较两个或三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4.p80,2,3看清要求,分清大小。

二、应用练习。

2.p81,4-6。

三、巩固提高。

1.选条件编应用题:苹果有5箱,梨有10箱,桃有20箱。

2.根据自己的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米尺,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分数的知识。

( )。

( )。

( )。

(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可能会回答分数各部分的组成,也可能讲到分数的意义。)。

(2)点击出示:

师:这个分数如何读?

师:你能说出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根据学生回答分子、分母、分数线点击出现结果。)。

2、复习分数的表示方法。

(1)师:回忆一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

(学生可能回答: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

(2)点击出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发现大家对于分数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但分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些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了解分数。

二、新授。

探究一:通过故事和动手实践,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点击出示书60页第一幅图片。

(学生可能回答:用分数表示。)。

师:对,古埃及人将一根绳子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再去测量。这样就能具体记录石头的长度,古埃及人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不足一段绳子长度的石头或超过一段绳子长度的石头用分数的表示方法记录,才能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将金字塔建造得非常坚固,石块的接缝也是非常紧密,这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2、实践感知。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用到了米尺、三角尺、直尺等常用的学习工具,但在具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不一定正好是整数的结果。下面就请一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块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看看能否用整米数表示。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

(学生可能回答:不能)。

师: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点击出示)。

探究二:用分数计算。

1、点击出示书60页第二幅图片。

师:大家看图,小明和小丽在分东西,桌上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

师:如果把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人,可以怎样分?你可以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可能回答:1÷2,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能回答出个。)。

师:1÷2的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师:我们知道1÷2就是将1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

师:那么将一个西红柿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呢?(个)。

师:看看小明和小丽是如何分的?

(点击出示:       )。

2、小练习。

师:那么同样的,小明和小丽每个人平均分到几块蛋糕?几包饼干呢?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并简单表述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块。)。

3、小结: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

(点击媒体出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是常用分数来表示。)。

4、资料介绍。

师: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而且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现在的表示方式。

点击出现: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教师提醒,补充说明。)。

三、练习。

1、说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

( ) ( ) ( )。

2、填空。

(1)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个苹果。

(2)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个苹果。

(3)4个小朋友分一块蛋糕,如果每人分到的蛋糕相同,每人分到 块蛋糕。

(4)将1堆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这堆糖的 。

师:这里可不可以说每人分到粒糖?(引导学生辨析将1粒糖平均分成5份与将1堆糖平均分成5份的区别。)。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很早以前我们人类为了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不能用整数表示结果的问题,就已经开始用分数来表示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对于分数的应用也变得更熟练更广泛。希望通过学习,我们每一位同学也能更多的了解分数,更好的学习分数知识。

五、作业。

将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平均折成若干份,然后将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用分数表示。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七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分数的产生,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整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明确分数单位。

3、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弄懂单位“1”。

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一、导入: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分钟)。

出示:1/32/57/10。

师:老师黑板出示了三个分数,记得在三年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三个分数读出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会读,还记得哪些分数的知识?

(生汇报)。

师: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交流预习,明确任务(3分钟)。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都爱学数学,因为数学里埋藏着好多奥秘,数学是一个藏金的宝藏。不知道你们在昨天的预习中挖出了什么宝贝?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情况。或说出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提炼板书)。

师:大家真的用心预习了,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

三、新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联系实际,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

(学生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分数它却走过一段及其漫长的旅程。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拿出已经准备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线段图。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它的1/4。

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二)、更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单位“1”

我以组词游戏的形式引出单位“1”。

课件出示一个苹果(1个苹果)。

再出示两个苹果(1双、1对)。

4个苹果呢?(1组、1盘、1斤)。

24个苹果呢?(1箱)。

小结: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发现,自然数“1”不仅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多个物体。我们把这些多个物体也看作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课件演示把这一箱苹果打开,再把这24个苹果看作是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表示。

通过我们观察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和分苹果活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以上的表示过程,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相同点:都表示1/4。

(2)不同点:有的用长方形纸表示、有的用正方形纸表示、有的用圆形纸表示、有的用线段表示、有的用24个苹果表示。

指着黑板与学生沟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分数是什么呢?从而概括出(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3、学习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教科书46页做一做的练习题。

通过练习让同学们,认识当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巩固反馈,拓展提高。

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资源文件列表: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八

2、感受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实践中产生的,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分数单位,并会找分数单位;。

多媒体课件、小棒、一米长的绳子、小正方体、长方形纸等。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出示,这个分数读作?你能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课堂新授。

1、介绍分数的产生。

生活中,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初步感知:

ppt出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如果这样把一个饼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没有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强调在谈到分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平均分。

3、活动一、动手操作,再认识。

(1)准备。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学具,(出示学具)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表示出吗?找同学为大家朗读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汇报展示。你能表示出一张纸的吗?4跟小棒的应该如何表示?你还用什么表示了?

(4)总结,认识单位“1”。刚才我们都是把哪些物体平均分的?像把一张纸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成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4根小棒、八个小立方体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成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介绍这个单位“1”同我们之前学过的1不一样所以要加引号。

4、活动二、联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1)你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的例子吗?你能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个计量单位的例子吗?你能举出用单位“1”表示一些物体的例子吗?总结,单位“1”可小可大,自然界中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整个宇宙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2)活动。你能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你写的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抽签决定第几小组给大家分享自己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6、认识分数单位。

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等,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分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以为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5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所以的分数单位是。举例练习。

(三)生活中的分数。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ppt出示:据统计五三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你能说一说这里的所表示的意义吗?五三班在午托班吃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你能说一说这里的所表示的意义吗?人从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直在变化,新生儿的头长占身长的,5岁时头长占身长的,成年人的头长占身体的。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九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交流。

练习十一的习题。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第十册(第23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百分数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本节课从实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学习百分数。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搜集整理百分数的信息,课上再说说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教学时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类推、辨别,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搜集标有百分数的实物(商标、说明书、合格证、报刊信息……)。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1、情境出示:

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组织一场投篮比赛,规定每班派一名选手参赛,不过五(1)班有三名同学报名,他们投篮的水平都不错,这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情况:

队员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2。

2号队员17。

3号队员43。

(1)同学们,如果你是五(1)班的班长,你会推荐第几号同学参赛?为什么?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如下几种回答:

会推荐3号队员参赛,因为他投中的个数最多。

我觉得光比较投中个数不够公平,还需要看他们共投了多少个。

2、师小结后,继续出示:

队员投篮的个数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522。

2号队员20xx。

3号队员5043。

(1)有了投篮总数,现在你准备推荐谁呢?(学生思考过后,会想到:直接算出投中个数是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再去比较。)。

(2)那谁来说说怎么算?(生交流,师板书:22÷25=17÷20=43÷50=,然后再通分===)。

(3)是呀,得出后仍不便于比较,进一步通分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现在谁能说说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呢?(学生回答出三个分数的意义)。

3、小结,引出百分数。

(1)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分数,这三个分数比较特别,分母都是100,都表示某一个同学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一种关系,这些特殊的数数学上通常不把它们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88%。(板书:88%)读作: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在原来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一起再看一遍。(板书:85%)。你会了吗?拿出手指来,我们写写看。画个圈,画条斜线,再画个圈。(众生高举一手在空中书写)这就是百分数的写法。会不会写?像这一类的数就是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2)谁能说说这三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学生分别说出这3个百分数的意思)。

(3)现在你能确定几号队员投篮水平高些了吗?借助这三个百分数,很好地解决了选择哪个学生参加投篮比赛的问题了,看来百分数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在教学伊始就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呈现给学生,也为后面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

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百分数意义。

同学们,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收集标有百分数的标签、合格证等,都带来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些百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下面想请几位同学带着你的收集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4、补充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百分数,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从中能看到百分数吗?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又出示了几个百分数,看似随意,实则是别有用心,这几个百分数不只是与学生收集的百分数的简单重复,而正好是学生所收集的空白所在,它们的出示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完善。

1、回顾整理。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百分数,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在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时,全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法呀?(引导学生交流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归纳小结。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观察分析。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咱们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疑问,百分数和分数一样吗?百分数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让我们仍以四人为小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别之处。

4、学生谈发现,师引导整理。

(1)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只有是100,而分数的分母是可以变动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小学教学设计网)。

(2)写法不一样。

(3)读法不一样。

(4)百分号前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5)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100,可以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意义不同、写法不同、读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5、实例中体会不同。

设计意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百分数仅仅“形象化”地理解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教材中又没有涉及百分数与分数区别这一内容,因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并设计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去辨析、去感知二者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拨开心中迷雾,认识“庐山”真面目。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要求: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生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练习中,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读,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选择地读。学生在回答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以及这些百分数的分子为什么千姿百态时,其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问题包装、形式变化,枯燥的百分数的知识放射出迷人的色彩。每个学生都乐意读出自己感到特别的百分数,都乐意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发现,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来说明已经写的百分号的个数,对于刚学习百分数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是通过这个练习,形成思维的阶梯,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屏幕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百分数的读法,而且从这两句话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却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中足以看出我国的强大。让学生感到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感觉从珍惜土地的角度出发更好一些,强大?有点勉强)。

同学们,短短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想在一节课时间里真正弄清百分数的所有知识那是不现实的,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不断去研究更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好吗?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这几年,我们烟台的变化可太大了,这一点咱们是有目共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展开专题研究,向家长、亲戚了解了解,或者到报纸上、网络上去查找查找,收集收集有关我们烟台近几年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的百分数,相信当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全班交流时,你一定会被我们烟台的变化之大以及变化之快所折服!

设计意图: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从“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及价值,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百88%、85%、9。3%、100%、110。7%,……。

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数和分数区别:意义不同、读法不同、写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思维对话与碰撞。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本节课: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学有用的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情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发现,自我感悟并初步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学得既轻松、快乐,又扎实、灵活。

1、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

本节课伊始,围绕推荐几号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引发学生思考。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学生思考思考、创造出更趋完美的比较方案,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应运而出了。

2、把数学活动建立在思维的提升处。

在学生自主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的探讨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辨析与感知,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了百分数的本质,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较好地的解决了数学与生活,数学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和谐统一的问题。

数学的魅力在现实,数学学习的魅力在现实问题。教学中,我们找到学生经历过、体验过的本真现实,也就找到了吸引学生的魅力。本节课,执教者追索到篮球比赛派谁上场这一现实。在学生的经历中,派谁上场就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性行为,其实不然,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悬念和设问中,抖露出一系列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在的学向和发人深省的数学问题,数学价值、数学学习的价值昭然若揭,学生在派谁上场的研究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具体的,思维必然由感而发。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数学问题发生碰撞,通过思维对话,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本节课,执教者通过该派谁上场的确定过程,让学生算出答案——每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是表示三个人投中率的分母不同,不容易比较。此时,事实说明和呼唤新的表示方法,使大家容易比较的方法,至此,百分数在“呼唤”中闪亮登场,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在百分数意义的解读过程中,执教者又再次运用已有的事实。

(1)从投篮比赛结果生成的的百分数中去解释每个百分数的意思。

(2)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的百分数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去解读。

这样把百分数的学习纳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事实研讨与解读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为学生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数学知识是延续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空间永无止境。在数学知识中,探求其联系性,在数学学习中,把握知识的生成与联系,这是组织建立和谐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的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为使学生形成结构,执教者组织学生去解析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异同,这是建构的得力举措。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读本节课的设计,执教者既重视了通过百分数的引入与学习,使学生在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百分数意义的认知过程,获得了应有的体验和感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对教材、教学处理的人性化、教育化。从课的引入开始,教师就把教学活动设计成教给学生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练习设计中,又透露出种种人文关怀:“你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责任。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十一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单位“1”。

3.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正方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个苹果、6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3、(1)概括意义。

学生试说,教师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4、巩固练习。

课本62页做一做,填在书上,学生汇报。

5.学习分数单位。

(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

(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与哪个数有关?

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总结。

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十二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位”1”的建立。

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一、单位“1”的意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二、研究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师: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学生汇报……。

【评:生成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拨动着思维之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

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如果学生说出类似5/5这样的分数)。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分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三方房屋转让协议(热门16篇)

    转让需要双方达成协议,明确转让的内容、条件和方式,确保交易的合法和公平。转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转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房屋转让协议要怎

    教师研修述职报告范文(13篇)

    在工作岗位上,撰写一份精确、有条理的述职报告是被高度推崇的表现。以下是一些写得很好的述职报告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结构的参考。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

    高中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优质17篇)

    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书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里有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记自我鉴定(模板17篇)

    范例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和修改过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范文范本启示录:这些范文范本能够启发你的思维,帮助你发掘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一、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切入

    版劳务合同书(汇总18篇)

    劳务的工作内容多样,可以包括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可以包括一些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下面是一些关于劳务合作的经验总结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迎新年初中(优质15篇)

    新年给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让我们对过去的错误有所反思、对未来的期许有所抱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新年总结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了丰富广大教

    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总结(模板14篇)

    教学反思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反思让我明白了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运动会加油稿二百五十字(热门20篇)

    运动会是一个集体竞技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展示团队精神。这里有几篇经典的运动会总结范文,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吧!冬天到了,天气非常寒冷,天空下起了鹅

    一分钟课前演讲小故事(热门14篇)

    一分钟是人们常说的时间单位,在这短暂的一分钟内,我们或许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又或许会错失很多机会。范文四:总结了学习一门课程的经验,提出了对老师的建议和对自己的期

    早教工作计划及目标范文(16篇)

    通过撰写工作计划范文,我们可以对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使得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