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笔舞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合理的学习评估方式。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教学计划范文,从中提取有用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挂图、课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不知不觉间,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美丽的乡村去玩一玩,想去吗?准备好,我们出发了!

(齐唱歌曲《郊游》)。

2、导入新课。

出示插图:小朋友,我的家乡到了。怎么样?谁来夸夸我的家乡?

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湾。(板书课题,“湾”加拼音),“湾”是生字,前鼻音,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弯曲的“弯”,“湾”的意思本来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谁能美美地读读这个名字?一起读!

3、月亮湾到底有多美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课本到24页,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看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月亮湾多美呀!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预习时圈画出来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绕rao是翘舌音指名读字、词绕着从绕的部首看,绕与什么有关?(用丝线缠绕)这个字还可以组哪些词?(围绕、绕道、绕口令、绕弯子)。

出示选词填空:

再把这个词读一读缓缓地(又轻又慢)。

把词语放进句子读。指名读,左右分组读。

2、倒映、倒影(读并区分)。看这个字映这是一个(后鼻音)开火车读字词,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熟字换偏旁)。

放进句子再读读。老师听出来了,你在这里加了停顿,听起来很有节奏感。还有谁来读?越读越流利了。

3、像xiang朝zhao朝霞灿烂。

烂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左边一个火,右边一个兰)熟字加偏旁。灿烂都是火字旁,指光彩很鲜艳、耀眼。指名读好灿烂。(读到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男女生赛读。

在生活中,你还观察到什么像什么呢?谁能模仿着用“像”来说一句话吗?

4、坡山坡指名读(简笔画画山坡)。小朋友看,这是一座山,下面是山脚,上面是山顶,那中间斜斜的地形就是坡。坡跟什么有关?(泥土)坡上有泥土,坡是土字旁。

读好最后一段。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小朋友们真不简单,不但认识了生字,读准了词语,更读好了句子,相信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比刚才有进步!

生自由读课文。

2、梳理脉络。

下面老师请三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哪位小朋友来?其他小朋友来做小评委,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有一个关键词,下面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你知道是哪个词吗?(板书:美丽)。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月亮湾哪里的景色?(板书:村子的前面)。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介绍了月亮湾哪里的景色?(板书:村子的后面)。

课文先向我们介绍了村子前面的景色,再介绍了村子后面的景色,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以后我们在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四、学习生字。

1、那村子的前面和后面到底有哪些景色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

细细地读读,美美地欣赏。

2、小朋友字音读得准,老师相信一定能把字写得更好。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法上都是左窄右宽)。

刚才我们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它们,下面我们动手描红吧,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美村前。

丽村后。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二

第二课。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

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读了《月亮湾》,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对月亮湾的了解有多少?请大家谈谈看。(板书:美丽)。

二、利用录像、整体感知。

月亮湾到底美丽在哪儿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让我们跟着一段录像(课件),由老师做导游带大家到月亮湾去看一看。

三、细读品味、体会美景。

1、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刚才看到的月亮湾的美景?

(第2——3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美景?第三自然段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自由轻声朗读地二自然段。读后和同桌交流:你最喜欢哪。

(3)一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生读交流,师巡视)。

(4)全班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下面是交互按钮,生谈到哪一句,就出示哪一句文字以及背景图片)。

第5句: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桃花的多和美?

b、出示桃花图:你们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粉红的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朝霞你们见过吗?出示朝霞图与桃花加以比较。

d、时间上再看远一点,到了秋季,这里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e、齐读。

第1句:你喜欢这一句里的什么?

看图感受月牙一样的小河。指名读、齐读。

第3句:生谈。师看图引说:清清的河水像镜子一样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谁喜欢读第二句?喜欢读的一起读读看。谁来谈谈你为什么喜欢?(生谈:我好像听到了……好像看到了……)。

指名读、品读、齐读。

第6句:绿油油这个词用得很美!齐读。

(5)配乐朗读课文第二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村后景色怎样?谁来读一下?

村后有什么?看图。

4、配乐欣赏课文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介绍:网上资料月亮湾渡假村。

四:布置作业。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看图发挥想像,把月亮湾村后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三

1.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2.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多媒体课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呢?

老师送大家一首歌,听完后把你听得感受给大家说一说.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把课文读一遍.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2.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3.整体回顾。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4.小结。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采蜜集上。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读中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并巧妙的衔接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巩固本课的“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月亮的心愿也正是孩子们的心愿;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心愿和行为。

4、课外衔接《小乌鸦爱妈妈》的歌词,初步体会童话和诗歌不同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阅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导读法。

一、谈话激情,导情入境。

1﹑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天上的月亮也有自己的心愿?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探讨月亮的心愿。(板书课题)。

2、孩子们我们昨天认识了14个“好朋友”,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他们的名字记住。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

二、品析全文。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小朋友们可真能干,生字宝宝为了奖励大家给你们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快来看看上面都画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插图一、学生自由发言)快快打开书它画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的内容。谁原意用声音做画笔,把这幅美丽的画面读给大家。(指导朗读)。

3)月亮来到这个小女孩的窗前也许了个心愿,他的心愿是什么呢?答案就藏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等待爱思考和爱读书的孩子去发现。(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能告诉大家你发现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板书:好天气)。

月亮为什么会有这样地心愿?

这是一个﹙﹚月亮。

2、学习课文(第3—8自然段)。

1)月亮又悄悄来到另一个小女孩窗前,它看到了什么?(课件)。

2)让我们去课文中听听珍珍和妈妈的对话吧,看看月亮听了他们的对话心里是怎么想的?(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

3)分小组表演课文。

4)采访小明星(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板书:下雨吧)。

5)课件出示两幅图对比月亮的心愿,引导学生质疑(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变了?)这是一个﹙﹚月亮。

(图文对照读课文不仅充分培养了孩子认真观察的习惯,也潜在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序表达,教育学生应润物无声,牵引无痕。)。

三、总结拓展,情感熏陶。

1、师:月亮姐姐的心愿真美好,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吧!

2、师:月亮姐姐的心愿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去郊游,你知道课文中第二个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照顾生病的妈妈)小女孩是懂得关心父母的好孩子,昨天老师让同学们了解乌鸦长大后是怎样照顾父母的,谁知道?师:是啊,除了人,许多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懂得关爱父母呢,有一首歌唱的就是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小乌鸦爱妈妈》(播放flash歌曲)。听了歌曲,我们一起读一首童谣:小乌鸦。

(1)小乌鸦和文中的珍珍有什么共同的品质?

(2)读诗歌和读童话有什么不一样?

3、上天总是偏向董事的孩子,我们都在爸爸妈妈的爱中孕育成长,他们的爱带给你无限温暖,也带给你快乐和健康。父母把爱全部给了我们,真诚祝愿我们不管时间怎样推移我们的孝心永远不变。在这个充满爱的氛围里,让我们闭上眼睛,为爸爸妈妈许下一个心愿,并贴在心愿树上。

(课内外衔接即激发了情感,又体会到了文学表达的多样性)。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字和认识“禾”字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新词。

3.同桌互读生字词,纠正错误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7.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纲读感悟。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请画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3.自选读,并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指导学生读段落。

5.质疑释疑。

三、朗读积累。

四、总结全文。

1.你喜欢李小文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五、布置作业。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

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读了《月亮湾》,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对月亮湾的了解有多少?请大家谈谈看。(板书:美丽)。

二、利用录像、整体感知。

月亮湾到底美丽在哪儿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让我们跟着一段录像(课件),由老师做导游带大家到月亮湾去看一看。

三、细读品味、体会美景。

1、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刚才看到的月亮湾的美景?

(第2——3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美景?第三自然段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自由轻声朗读地二自然段。读后和同桌交流:你最喜欢哪。

(3)一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生读交流,师巡视)。

(4)全班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下面是交互按钮,生谈到哪一句,就出示哪一句文字以及背景图片)。

第5句: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桃花的多和美?

b、出示桃花图:你们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粉红的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朝霞你们见过吗?出示朝霞图与桃花加以比较。

d、时间上再看远一点,到了秋季,这里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e、齐读。

第1句:你喜欢这一句里的什么?

看图感受月牙一样的小河。指名读、齐读。

第3句:生谈。师看图引说:清清的河水像镜子一样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谁喜欢读第二句?喜欢读的一起读读看。谁来谈谈你为什么喜欢?(生谈:我好像听到了……好像看到了……)。

指名读、品读、齐读。

第6句:绿油油这个词用得很美!齐读。

(5)配乐朗读课文第二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村后景色怎样?谁来读一下?

村后有什么?看图。

4、配乐欣赏课文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介绍:网上资料月亮湾渡假村。

四:布置作业。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看图发挥想像,把月亮湾村后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地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月亮湾的美丽。

2课时。

多媒体生字卡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配乐介绍,初步感知。

1、听听导游小姐的介绍。

2、听了介绍,你们觉得月亮湾美丽吗?你们最喜欢这儿的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出示:映灿坡。

3、指导书写。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数一数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想一想,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丽景色?你最喜欢哪一地方的景色?2、学生交流,指名讲述。

1)板书: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2)这些地方是怎么的美呢?

3)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读好吗?评议。

4)谁能按照课文顺序,说说月亮湾村前的美丽景色吗?

5)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村子前面的景色真美丽,那村子后面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2、指名读,提出不懂的地方。

3、“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表明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2、练习读全文。

3、背诵全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识字。

2、指导书写,学生临写。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笔画一画月亮湾的景色。

2、仿照课文,说说你的家乡的景色。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读了《月亮湾》,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对月亮湾的了解有多少?请大家谈谈看。(板书:美丽)。

月亮湾到底美丽在哪儿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让我们跟着一段录像(课件),由老师做导游带大家到月亮湾去看一看。

1、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刚才看到的月亮湾的美景?

(第23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美景?第三自然段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自由轻声朗读地二自然段。读后和同桌交流:你最喜欢哪。

(3)一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生读交流,师巡视)。

第5句: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桃花的多和美?

b、出示桃花图:你们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粉红的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朝霞你们见过吗?出示朝霞图与桃花加以比较。

d、时间上再看远一点,到了秋季,这里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e、齐读。

第1句:你喜欢这一句里的什么?

看图感受月牙一样的小河。指名读、齐读。

第3句:生谈。师看图引说:清清的河水像镜子一样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课件倒影图(春景、秋景):多清的河水!多美的倒影!这多么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呀!你们看,一群群鱼儿也被吸引来了。

第2句:谁喜欢读第二句?喜欢读的一起读读看。谁来谈谈你为什么喜欢?(生谈:我好像听到了好像看到了)。

指名读、品读、齐读。

第6句:绿油油这个词用得很美!齐读。

(5)配乐朗读课文第二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村后景色怎样?谁来读一下?

村后有什么?看图。

4、配乐欣赏课文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看图发挥想像,把月亮湾村后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本课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氛围。

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师生谈话导入。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7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尝试让孩子去。

总结。

概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和你的小伙伴体会着读一读,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自读-小组)。

1.秋天月夜的美好。

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师: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课后作业。积累描写景色的段落句子。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

谁会读这个词语?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的心愿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同学们现在已经春暖花开了,郊外的景色一定很美,在这个多彩的季节里你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郊游)有个班的小朋友也要去郊游了,我们去看看吧?今天一起和我们去的还有月亮姐姐哟!

1、出示图1、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2、图上有画了什么?

2、聪明的同学一定发现这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月亮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遍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一定要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加字。

3、老师看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如果老师把词语单独抽出来考考大家怎么样?出示词语:

窗帘背包装着照顾生病太累医生悄悄(轻声)离开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生自由读、师教读、生齐读、男女赛读、抢读(以各种形式读词语)。抽读——评议。

3、看着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但是老师读的时候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师范读)。

(一)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一天,月亮姐姐在空中散步,她来到一个小女孩家的窗户前,看到了什么呢?

(2)什么是自言自语?谁来表演一下?练习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2、思考: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3、情景再现:月亮找到太阳公公会说些什么呢?太阳公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表演)。

(二)角色表演,理解体验。

1、可是,当月亮来到另一家窗前时,又改变了主意,想让明天下雨,为什么呢?女生读3——8段。

2、引导看图:月亮看到了什么?妈妈和珍珍在说什么呢?

3、此时的珍珍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珍珍,你会怎么样决定?(老师渲染:一年就这么一次郊游,我们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盼来了春游的这一天,东西我老早就准备好了,可是妈妈却病了。)。

过渡:是啊,珍珍真是个好孩子。如果你听到了珍珍与妈妈的对话,你会更感动的。(师范读对话)。

4、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珍珍她真的不想去吗?她的哪一句话可以泄露了她心里的秘密?(可是)。

听到珍珍说的这些话,相信大家更了解珍珍了。现在,你们想读一读吗?(小组合作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

5、学生表演读。

6、你觉得珍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一句话夸夸她。

7、明天别的孩子都可以去郊游了,可是妈妈病了,珍珍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如果你是月亮又会有怎样的心愿呢?为什么?月亮的心愿与我们一样么?找出来读一读。齐读月亮的想法。

师:月亮姐姐跟咱们班的孩子一样都是热心助人而又善良的人。

8、月亮是怎样离开窗户的?(悄悄地)谁能用“悄悄地“说一句话?我们一起悄悄地读第八自然段。

9、学生与老师表演月亮与雷公公的对话。

(三)合作讨论,联系实践。

1、月亮姐姐既希望有个好天气,又希望下雨,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呢?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书上有一个词语叫“艳阳天”,今天是艳阳天吗?什么样的天是艳阳天?)。

2、想想最后一段的课文里什么让你感到高兴?

a、(都去郊游了),哪里知道都去了呢?板书:(一个都不少)。

b、妈妈的病好了。

师指着板书:是啊,月亮姐姐的心愿就是希望在一个艳阳天里,大家一个都不少地快快乐乐地去郊游。

(四)配乐朗读,升华认识。

1、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2、说一说自己孝敬父母的事。今后你会怎样做?

3、同学们一起为爸爸妈妈做一首小诗。“如果爸爸妈妈是……我就是……”

给学生讲讲乌鸦反哺的故事并送上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明白了月亮的心愿是什么,还认识了不少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还知道了怎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像珍珍一样的好孩子。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读了《月亮湾》,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对月亮湾的了解有多少?请大家谈谈看。(板书:美丽)。

月亮湾到底美丽在哪儿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让我们跟着一段录像(课件),由老师做导游带大家到月亮湾去看一看。

1、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刚才看到的月亮湾的美景?

(第23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美景?第三自然段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自由轻声朗读地二自然段。读后和同桌交流:你最喜欢哪。

(3)一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生读交流,师巡视)。

(4)全班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下面是交互按钮,生谈到哪一句,就出示哪一句文字以及背景图片)。

第5句: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桃花的多和美?

b、出示桃花图:你们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粉红的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朝霞你们见过吗?出示朝霞图与桃花加以比较。

d、时间上再看远一点,到了秋季,这里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e、齐读。

第1句:你喜欢这一句里的什么?

看图感受月牙一样的小河。指名读、齐读。

第3句:生谈。师看图引说:清清的河水像镜子一样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课件倒影图(春景、秋景):多清的河水!多美的倒影!这多么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呀!你们看,一群群鱼儿也被吸引来了。

第2句:谁喜欢读第二句?喜欢读的一起读读看。谁来谈谈你为什么喜欢?(生谈:我好像听到了好像看到了)。

指名读、品读、齐读。

第6句:绿油油这个词用得很美!齐读。

(5)配乐朗读课文第二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村后景色怎样?谁来读一下?

村后有什么?看图。

4、配乐欣赏课文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介绍:网上资料月亮湾渡假村。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看图发挥想像,把月亮湾村后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多角度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1、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景色。

2、生字词语卡片和课文的相关图片。

习惯养成教育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规范书写;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小朋友们,回去认真观察夜晚的天空了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自己观察的结果)。

2、导读: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认真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秘密呢!(教师板书课题:月亮和云彩)。

3、出示生字“亮”,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

4、指导读课题,特别是轻声词语“月亮”和“云彩”。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教师的停顿以及情感表现。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指名读,教师适当地评价。

3、全班齐读,反馈读的情况。

4、教师适当地评价。

5、指名读,其他同学,再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6、反馈圈画生字新词的情况。

7、学生自由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8、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再强调。

9、用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练习。

10、游戏:运用摘云彩和月亮的方式,检查熟读生字新词的。情况。

11、再读课文,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导读:同学们,大勇和小文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2、学生自由反馈。

(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2)大勇发现月亮比云彩跑得快。

(3)小文发现云彩比月亮跑得快。

3、品读,理解。

(1)教师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像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云彩和月亮的图片,请学生演示“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帮助理解‘穿行“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3)请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教师导读,看着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大勇说:。

(5)讨论,小朋友们相信大勇的话吗?说出你的理由。

(6)集体交流。(理解“相信”。)。

(7)教师导读:可是小文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

(8)大伙一开始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

(9)不相信,会露出怎样的表情或是说什么?(指名上台表演,并说一说。)。

(10)小朋友们,如果小朋友们不相信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怎么做呢?

(11)小文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课文二自然段。

4、了解判断云彩、月亮谁快的方法。。

(1)小文是怎么做的?(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图片:树杈。)。

(2)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3)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一读。

李小文是对的,“云彩跑过去了,却看不见月亮在动。”

(5)如果你们是那几个小朋友,会怎么夸小文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地说一说。)。

四、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第二课时。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带读。(出色完成任务的送一朵小红花。)。

2、大家齐读生字。

3、用生字口头组词。

4、教师出示词语:“云彩”、“穿行”、“树杈”,大家一起读一读。

5、用这些词说句子。

1、学生自由反馈用小文的办法观察云彩和月亮的情况。

学生自由反馈,教师引导体会:观察认真,仔细思考。

3、教师总结,李小文真是一个观察认真,又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1、教师导言,激发兴趣:我了解到,上节课的课后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收集了许多关于云彩和月亮的知识或故事呢!

2、学生自由反馈收集到的资料。

1、教师提出角色朗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配,自由朗读。

2、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角色朗读的情况,组间互相评议。

3、学生推荐各组的优秀学生,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照着笔顺表书空生字,全班一起拼读书空、组词。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强调注意点。

5、认识部首“玄字头”,并指导书写。

6、学生写生字,教师巡视辅导。

7、集体评议作业。

丁大勇:月亮跑得快。

认真观察勤于动脑。

李小文:云彩跑得快。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三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也感觉到这节课中有不足之处,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唑的不是很到位,在过渡型语言方面有的话不够简洁明了,有的语言用得不太恰当,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制,又是对孩子的回答评价没有及时跟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练习,争取有更大进步。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四

1、认识生字“帘、顾、累”运用字理识字,“女,背,装、病、离”结合生活实际认字,“另,,医,户”结合课文认识生字,“悄”运用拆分的方法识字。

2、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女,气这2个字。

3、细读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词语“夜深了、照顾、自言自语、太累”了解两个女孩的心愿,明白月亮真正的愿望是——让孩子们一个也不少愉快的去郊游!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小女孩关心体贴父母的美好品质和善良的月亮的美好心愿。

1、理解词语心愿,自言自语,商量商量,照顾,太累,悄悄,愉快的含义以及这些词语为了表达心愿的作用。

2、随文识字,理解词语、体会月亮、小女孩、妈妈的心情朗读,积累词语自言自语、心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心愿”。

师:同学们认识这两个字吗?齐读"心愿”,解释愿字,在词典中,愿,解释为愿意,愿望,都是心里所想,“心愿"是心里的愿望的意思。所以它是"心 ”字底。

同学们,谁能谈一谈你们有什么心愿呢?

(设计意图:认识“愿”,讨论心愿,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心愿,结合自己谈想法,培养语言的组织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出示课件月亮),月亮姐姐也有一个愿望,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月亮的心愿)齐读课题。

师:好,那么,我们就来读读这篇课文,找一找月亮姐姐的心愿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师:同学们大声的读课文,并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标出自然段。

三、精读感悟,结合课文理解字义词义,读懂月亮的心愿。

1、读第一、二自然段

(1)理解生字“帘、背、装”。

(帘,原字是簾,是形声字。从竹,廉声。本义:门帘,帘子,遮蔽门窗的用具。)(背、装的意思学生都很熟悉了。背,原意是在脊背上放东西,装,把东西放进背包就是装。)

(2)书写“女”字,要求第一笔是撇点,首先教师示范,其次书空、描红,最后书写。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月亮姐姐看到了什么?(板书:小女孩 睡觉 背包)小女孩已经为出去游玩做好了准备。

(3)看到小女孩准备好了,月亮姐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

(设计意图:这时的表情和第二幅图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月亮的善良。)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月亮姐姐此时在想什么呢?读第二自然段。

(4)体会词语(自言自语、商量商量,郊游)的意思。

(自言自语,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这里,自言自语的声音就不会很大,而且,大家都睡了,月亮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自言自语的内容,表现了月亮的美好心愿。自言自语与内容联系,也与课题有了联系。)

(郊游,结合上文准备行装,到效区或人少的地方游玩。)

(商量,不是生字词,但是,跟商量商量,意思有区别,区别在于商量本身,是一种动作状态,商量商量,则表示一种意愿,说明事情还没发生。商量则可能没发生也可能发生过了。这里,用口语化的商量商量,表达的是月亮的“心愿”——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孩子们好能够更好地郊游。这里,商量商量,跟自言自语,跟心愿,跟郊游,需要结合在一起来体会。)

(5)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月亮的心愿。

(板书“好天气”)

教学书写“气”强调最后一笔是横斜钩,示范写,书空写。区分“气”与“汽”的不同。

(6)请同学们也带着高兴的心情,美美的把这一段读一下吧。

2、读3-8段,体会月亮姐姐的第二个心愿。

(出示课件第二幅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小女孩正在照顾生病的妈妈,月亮姐姐的表情很不高兴。)

师:月亮姐姐为什么这样不高兴呢?

(1)请同学们接着读,读第三段,结合课文和图画理解“另”和“照顾”意思。

(“另”是区别前一个,这一个的意思。书写“另”,强调口+力=另)

(“照顾”是用心看护的意思。介绍顾的字形演变及部件变化,体会顾,原来的左半部分是“雇”,是形旁,还是声旁,在家中养鸟,有看护的意思;右半部分,头的意思,表示关注。这个字本身,就是用心看护。照顾,就是用心看护。结合图画,小女孩正在在端着水准备给妈妈洗脸洗脚,床边还放着水杯和药-----这就是照顾。)

(2)这个小女孩去不去郊游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读第四到七段,理解“太累”。

(“累”字上面是田,田和小中间那部分好像重叠的,那么小孩在田里干很多的活感觉很累。累了,是因为干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感觉到累了,干得很多了还在干,于是就太累了。为什么这么累啊?结合第三段的“照顾”理解:因为妈妈生病了,小女孩一直都在照顾妈妈,所以太累了。书写太。)

(板书:小女孩 照顾 太累 不去郊游)

分角色朗读4-7段(请同学们带着小女孩对妈妈的关爱,妈妈对孩子疼爱的心情来读)

(3)这时月亮姐姐又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读第八段。

结合课文理解“悄悄”

(悄,是个生字。左边是心,右边表示小,悄悄地,这里指的是动作,可以从字理开始分析,过渡到悄悄这个词语表示的动作及动作发出者月亮的心情:这是一个表现月亮内心的动词,动作小而轻缓,别人不会察觉,这里,是月亮怕惊动了孩子和母亲,表现了月亮对小女孩的妈妈的同情,对小女孩的怜爱。 )

指出词语中读轻声的字(窗户,雷公公,说说)。

学生答:不,是下雨。(板书:下雨)

好,那我们一起来带着月亮姐姐失落的心情来读一读第八段。体会此时月亮的心愿。

3、精读第九段。

师:月亮姐姐一会一个心愿,这个照顾生病妈妈的小女孩有没有去郊游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这里有一个词语叫“艳阳天”,今天是艳阳天吗?(出示幻灯片) 这就是艳阳天,就是好天气。愉快,就是高兴。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月亮的最终心愿是什么?

(幻灯片:一个都不少的去郊游。)(板书)

4.总结全文

月亮姐姐的最终心愿是让所有的孩子一个都不少都去郊游。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吧!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五

2、说几个含有心字的词语:心情。爱心、耐心、关心、心愿。

3、谈谈自己有什么心愿,老师也一个心愿,大家想听吗?老师希望同学生这节课表现更精彩。能满足老师的心愿吗?(能)谢谢你们。引出新课,月亮也有一个心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我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同学生真会思考。学贵质疑,方始为学。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读课文。下面我们来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拼读课文中生字词。

3、出示课件检测词语。

4、去掉生字朋友剩下单个儿的认读。

5、识字生字。

6、齐读生字把生字送回家。

1、自由读课文。

2、说说你们知道什么了?

生:月亮来到两个小女孩的窗前。

生:孩子们明天要求郊游。

生:月亮有两个心愿一个心愿是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另一心愿是让明天下雨。

师:书只读了一遍你就知道月亮的心愿,你很会思考,待会儿我们深入地读课文你会有跟深的认识。

生:月亮有两个心愿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月亮想让明天有个好天气,还有同学说月亮想明天下雨,我读课文时也注意到这儿,有意思。出示课件两段话,读看发现有什么问题。

生:月亮为什么想明天有个好天气了?板书“好天气”月亮为什么想让明天下雨了?板书“下雨”

生:月亮为什么开始想明天有个好天气,后来又让明天下雨了,他为什么要改变注意了?

师:现在我们脑子里面产生问题了,能自己解决吗?(能)怎么解决?品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1、我来品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想想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孩子们特别想去郊游。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孩子们身旁放着水果和点心。

师: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遍。读,还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月亮为什么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师:第一个问题你都知道啦,来说说看。

生:因为明天孩子们要去郊游。所以要有好天气。如果下雨的话他们就玩的不开心了,所以明天要有个好天气。

师:月亮想让孩子们快乐的去郊游,是吗?读了这两段有没有不理解地方?

生:老师“自言自语”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个新词她不理解,谁愿意帮助她。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你怎么知道的,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给我讲过,

师:你平常就注意学习注意积累真好。现在你明天了吗?明白,你怎么知道的,他告诉我的,那你该怎么说:“谢谢你”学习就应该这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现在你自言自语地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的不错,但她读时候声音还得小一点。那你来读读。

生:我知道什么?妈妈生病了,我知道小女孩叫珍珍。还知道什么了?珍珍在照顾她的妈妈,我知道珍珍很关心她的妈妈。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她关心她的妈妈的。

生:妈妈叫珍珍去郊游,她不想去因为她的病还没有好。

生:读

师:来说说这位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她读的不错,但是他读妈妈的话应该声音小一点,要不然就感觉妈妈没有生病一样。

生:接受。那你再试一试。

师:这一次比上一次好点了,大家觉得珍珍怎么样?

生:评价不出那你读读。

生:她想去不过妈妈生病了,她要在家照顾妈妈,(谁还想说说)她想去可是妈妈病了,等妈妈的好的再去。

生:她正在给妈妈端洗脸水。

师:大家想想她还会给妈妈做些什么事情了?

生:帮帮妈妈喂药,帮妈妈煮饭。

师:珍珍真是太懂事了,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读她们之间的对话,分男女同学读。

生:读。

生:雷公公,您好,珍珍不能去郊游,她要照顾生病的妈妈,明天您还是下点雨吧!

师:那我明天下雨了不是大家都不去郊游了。问题没有解决。你试一试。

生:雷公公明天天气,同学们去郊游了留下珍珍她多孤单呀。

师:你替珍珍担心了,你来。

生:雷公公你好,还是明天下雨吧,等珍珍的妈妈病好了,您再天晴吧,她们可以一起去郊游。

师:你是想让珍珍的妈妈病好了一块去是吗?是,你们这些小月亮心思真好,那就好吧,明天就下雨吧,谢谢雷公公。你真有礼貌,不用谢。咱们都是为了孩子们好,从你们的话中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明天为什么要雷公公下雨,月亮想明天下雨是想珍珍的妈妈病好了,珍珍也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是珍珍的爱感动了月亮,板书 “爱”才是月亮改变了主意,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自己通过读书解决的,你们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那么你们读了最后一段你们会更高兴的。不信,一起读,读到哪儿很高兴。

生:孩子们都去郊游了。

师:都去郊游了你高兴,从哪儿知道的?

生:这儿,读读

师:孩子都去了你高兴,你说

生:我知道珍珍的妈妈病好了,你怎么知道的,一个都不少,珍珍的妈妈的病好了她才去的。

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我高兴。

生:月亮的心愿是让孩子们郊游一个都不少。

生:月亮的心愿是让每个孩子都去郊游。

师: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珍珍爱妈妈,妈妈爱珍珍多么感人,珍珍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要向他学习。

老师小结:课文中处处充满爱的气息,月亮爱小朋友,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读了课文就想起了一首歌想不想听,让爱天天住我家,怎么让一家充满爱的气息。你们将怎么做?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我心里暖融融的,你们会坚持把关爱送给家中每一个人吗,我相信会的,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爱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把爱送到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吧,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六

《月亮的心愿》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借助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准备的美好品质。本文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

本文有些词语比较深,但经过上学期的学习以有一定的能力,相信他们会利用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对课外的学习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朗读理解、分组自主学习。

投影仪、电脑、录音机。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教师直接揭示课题。

2、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便于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二、读文、识字。

1、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请把你愿意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学生圈出本课要认的生字,读准字音。(先独立阅读,然后小组成员互读正音)。

4、这些生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是怎样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和伙伴交流。

5、投影随机出示生字,指名读字,在文中找相应的词、句子。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展示第一幅图。

(1)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2)感悟句子的意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2、展示第二幅图。

(1)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2)感悟句子的语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两人小组互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

4、再次通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课文,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互相释疑,教师加以点拨。)。

四、拓展结课。

1、谈谈本节课的新收获。

[培养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太阳出来下雨。

教后反思: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发展。以读为主,读出情,形式多样,采取同位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平等和偕气氛中学习,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七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

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渗透学法。

4.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借助提示,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

弄懂重点词语,学会自学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图一张。

教学过程 。

第一节。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二、标画出自然段,划出不懂句子。

三、借助提示边读边思考。

1.猴子为什么到井里去捞月亮?

2.猴子是怎么捞月亮的?

3.猴子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二节。

一、导入  。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几只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小猴子)。

这节课就学习小猴子捞月亮的一个故事。

齐读:课题。

二、学文。

请一位学生读全文。

这篇课文几小段?(7小段)。

出示问题。

1.小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哪几段说的是这个问题?(1~4)。

读1—4小段。

板书小猴子叫起来。

大猴子跟着叫起来。

老猴子也跟着叫起来。

附近的猴子都跟着叫起来。

它们一个跟着一个叫,月亮是不是掉在井里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吗?(没有)。

这就是盲目地说。

出示问题。

2.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

哪几段说的是这个问题?(5—7)。

读5—7小段。

挂图:

说说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

什么叫“倒挂”?(老猴子的爪子抓住树干、头朝下、勾着另一只猴子的爪子。)。

猴子们在没弄清月亮是否真的掉到井里了就去捞,这是盲目地做。

遇事不动脑子,盲目地说、盲目地做,结果如何呢?

出示问题。

3.猴子捞到月亮了吗?

哪小段说的是这个问题?(7)。

读第7小段。

猴子捞到月亮了吗?(没有)。

为什么没有捞到?(原来它们捞的是月亮的影子。)。

读全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遇事要多动脑,不盲目追从。

三、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八

1、通过读课文理解词语窗帘,女孩,背包,装着,另一家,生病,医生,窗户并认识生字帘,女,背,装,另,病,医,户这些要求认识的生字。

2、再次精读课文理解词语自言自语,商量商量,好天气,照顾,太累,悄悄,艳阳天,愉快并通过理解这些词语来了解月亮的心愿。“心愿”通过这些词语表达出来,看似两个有分歧的心愿其实就是——让孩子们一个也不少愉快的去郊游!

3、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女,太,早,气,亮,去这6个生字。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小女孩关心体贴父母的美好品质和善良的月亮的美好心愿。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心愿,自言自语,商量商量,照顾,太累,悄悄,愉快的含义以及这些词语为了表达心愿的作用。

2、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板书“心愿”。同学们认识这个词吗?顺学生回答,注音。并找同学说说什么是心愿?心愿,是心里想的事情,就是内心的一种愿望,期盼,想达到什么目的的想法。(老师举例子)

(设计意图,讨论心愿,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心愿?)

师:老师真心的希望大家的心愿都能实现!同学们在天空中的月亮姐姐也有一个美好的心愿,你们想不想知道?(板书:月亮的心愿)齐读课题。

过渡:好,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看看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勾出生字词。

(1)小组内利用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检查认字情况。

(2)用横线画出这些生字所在的词语,小黑板出示词语找学生读词语,开火车读,男女竞赛读。(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汉语拼音认识生字词)

3、精读感悟,随文识字,读懂月亮的心愿。

(1)学习“帘”“背”“装”。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课文学习帘,背,装。“帘”穴字头,下面一个巾,巾就是布片,那么“帘”就是居室用来遮挡东西的布片。背包和装着都不难理解,把东西放进背包就是装。

总结:月亮姐姐看到了什么?(板书:小女孩睡觉准备郊游)想:小女孩的心愿—郊游

(2)看着小女孩的心愿,月亮姐姐的心愿是什么呢?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自言自语,商量商量的含义。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因为小女孩睡着了,月亮姐姐怕打扰她,自言自语的内容:好天气。(想让小女孩愿望实现)商量商量表示一种意愿。想一想月亮姐姐会怎样和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理解商量商量。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再读第二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月亮的心愿。(续写板书:好天气)

(3)认识生字另,顾,病。

读课文3段,月亮姐姐看到了什么?(板书小女孩照顾妈妈)。另就是别的,照顾,小孩子需要照顾,老人需要照顾,病人也需要照顾。介绍顾的字形演变及部件变化,体会金文(雇,在家中养护鸟禽)(页,头,表示关注),造字本义:用心养护、照看。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晚期隶书将早期隶书的简化成。顾就是用心看护,照顾也是用心看护。“病”形声字,丙是声旁,加一个病字框就是“病”生病,不难理解。让学生想像:小女孩会怎样照顾妈妈?体会照顾的意思—对啊,这就是照顾,用心看护。同学们齐读这一段。

(4)学习累。

通过读4—7段并结合图画,看一看小女孩在干什么?这么晚了她还在给妈妈端水准备帮妈妈洗脸,床边还放着水杯和药,体会小女孩关心体贴妈妈的美好品质。妈妈也很心疼女儿,不想让她太累,“累”早期篆文(畾,堆积)(糸,结绳记事),造字本义:用大量绳结计数、计事,备忘、统计。晚期篆文将简化成。三个田,那么多的田都得中,忙都忙不完啊,多累啊。在文中小女孩一直都没闲下来的照顾妈妈,有多累?那么小女孩儿是怎样做的?(不嫌累,继续照顾妈妈,不去郊游,希望妈妈病好)反复读这段话并体会小女孩珍珍的心愿(看似不去郊游,实际是妈妈病好)。(续写板书妈妈病好)。

(5)体会月亮心情变化,心愿的变化。

师(过渡)看到小女孩这么累,刚才还信心满满的月亮,她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比较月亮姐姐看到两幅画面,找不同,再结合图片看一看月亮姐姐的表情变化。

此时此刻,她的心愿是什么呢?学习“悄”、“悄悄”“离”。悄悄是怕惊扰了小女孩和妈妈。

读月亮的想法,体会月亮的心愿——下雨(板书)

(6)读最后一段:体会,从这个结果中,我们看出,月亮最终的心愿是什么呢?朗读最后一段(板书:都去郊游)

(7)梳理全文:月亮看到了什么,心愿是什么,最后的心愿是什么,梳理关键的生字词,填空,朗读词语和句子,强化对生字和词语的认识,促进积累。

(小黑板出示课文,一边提问,一边将关键的字词(其实要实现积累的)填空。然后,读词语,读句子,读出月亮当时的心情)

8、书写生字:女太气早去亮

(老师板书,讲字形,学生描红,然后书写。)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十九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准备: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2.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

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又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师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8.《月亮的心愿》(齐读)。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本课的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自由读,男女生分读。

(2)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4.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注意多音字“得”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问的?

请一名学生带读。(或指名读)。

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

1.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齐读第1-2自然段。

2.

(1)用“自言自语”说话。

3.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读第3-8自然段。(同桌读对话)。

(1)用“悄悄地”说话。

(2)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它的心愿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对话。

4.那么最后到底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二十

最近,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波先生主编的“琥珀美文丛书”,云南的儿童文学作家吴然的《走月亮》列为“乡土篇”出版读了吴然这部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散文集,感受到主编在编辑出版这套“美文丛书”的良苦用心。那就是要在众多的儿童读物中,通过美文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儿读者,从而塑造孩子们美的心灵。吴然的《走月亮》就是一本审美价值较高的儿童文学品。

吴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几十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直到今天,他仍童心未泯,责任不减。他始终以一种美好、善良的心态去审视他创作的题材,用孩子那种天真清纯的目光去关注周围的一切。吴然的创作天地,是一个无不充溢着美的童趣世界,吴然的儿童散文,也可谓真正的儿童美文。因此,他的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作品奖,宋庆龄、冰心儿童文学奖。去年他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天使的花房》在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后,作为云南省的礼物,赠送给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活动中的中外嘉宾。

《走月亮》是吴然创作的儿童散文的一个精选本,是作者儿童文学中美文中的美文,入选“琥珀美文丛书”当之无愧。

《走月亮》是一本写云南之美的儿童散文。作为云南人的吴然,对故乡、对云南爱得很深。他的儿童散文,几乎都取材于这片土地。50年前,著名诗人徐迟一踏上这片土地,就用“神奇、美丽、富”6个字来抒发他的感慨。吴然的《走月亮》,用一根很美的彩线,牵引着小读者的目光,漫游在这片大地上,让他们从作品的形象中,去感受“神奇、美丽、丰富”的内蕴,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可以说,云南的美,走进吴然的散文;吴然又用美文,让云南的美走进孩子们的视野和灵。

《走月亮》较全面地展现出云南的风光美、民俗美、人情美和各民族的心灵美,立体塑造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真善真美的云南形象。在吴然的笔下,风光民俗、神奇而别具魅力。读《歌溪》,能听到一条爱唱歌的溪流”的奇美歌声;《一碗水》、《珍珠泉》、《月亮池》,如诗如画,美文美景,一片神奇天地;《杨梅会》、《闹春牛》、《抢春水》、《满月儿》、《贺新房》,素朴的民风民俗,涵蕴着几多期盼和浪漫。一些地名入文,如《清碧溪》、《玉带路》、《绿水河》,单看题目,就会神往,顿生读要读之情。读这样的作品,孩子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真善美的影响,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要用美去塑造孩们的灵魂,首先在于儿童文学作家定要有一个纯净善良的美好心灵,作家能否在自己的创作中,保持一份童真,其关键也在于此。吴然总是以一种善良美好的愿望,为孩子们写作,以孩子的身份去审视创作题材,神奇美丽的云南的一山一水,一花一叶,也就多了几分天真,几分童趣。于是,花朵可以和他说悄悄说,在作者听来,花鸟虫鱼皆通人性。《走月亮》中的孩子,被妈妈带着在月下的洱海畔行走,海水那么蓝月儿那么明亮。“月亮是在洱海里洗过的么?”一句天真的发问,让我们听到作家的心和孩子们的心,是相连一起的,也是天真而美好的。吴然在最近写的一篇《云南儿童文学的新气象》中说:“儿童文学是未成年人的成长读物和心灵相通的伙伴”,《走月亮》中的散文,就是作家实践其创作主张的丰美成果。

《走月亮》还是一本有较高审美境界的儿童散文,除了真善美的思想内容外,还以浓郁的诗情画意强化其作品的外延。不少作品不仅语言美,而且有诗的意象和诗的细节。三者相融合,便使《走月亮》充满了一种孩子的诗意美。“清碧溪”畔的那些小水塘,清明洁净,在孩子的心目中,小水塘就成了甜甜的、亮晶晶的小酒窝。诗的语言、诗的联想和诗的细节,便构建了《清碧溪》的清丽而迷人的境界。《那只红嘴鸥》,作者别写了被偷猎者射杀的一只红嘴鸥,“它无力地扇动翅膀,动了动脖颈,向桥下的人们看了看最后一眼。”这是何等顽强又充满着期盼的生命细节啊。作品悲剧的诗美,感人心魄,令人思索。《踩新路》写一条公路在遥远的独龙江畔落成,独龙族同胞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去踩公路,一个“踩”字,几多期盼,几多欢乐,几多幸福,就这样传神地写了出来,同时也使独龙族“踩新路”的风俗有了一种时代的诗意美。

用眼睛种植散文的情致——吴然散文集《天使的花房》读后。

王昆建。

吴然写过很多散文,也得过很多奖项,受到评论界较高的评价。收入《天使的花房》中的作品,除了在总体上体现了吴然散文的惯有特色外,其所显现的作者的发现才能令人叹服。这部将诗情融入风光描绘的散文集承载了作者多重的发现。他不仅发现着云南这块神奇土地上丰富的美,还在自己笔耕的足迹中发现着自己。这种发现,使吴然对他眼中的一切做出了最能体现其主体特征的文学展示,并因之而提升了这部散文集的美学品位,也支撑并坚固了作者的文学地位。

吴然对自然的发现是独特的。在《天使的花房》这本“纯云南题材”的散文中,作者抛弃了一般人善用的大视野观察和大意象表现,也没有刻意于对民俗风情或文化景观做艺术化的陈述和翻新,而是以小视角采撷,用融情于物、渗情于叙的文字去捕捉云南独有的“不可思议的捉摸不定的神秘气息”和情调。《沿着怒江的激流》一文,作者以轻笔点染发怒狂跳的江水、薄雾之中的雪山以及阳光下色彩纷呈的林木花草,用浓墨凸现从山上飞滚而下的巨石,古驿道上赶马人的身影和怒族姑娘的裙袂乃至两岸不时传来的对歌声……跟着作者的游踪,读者自然置身远离喧嚣的古朴世界。《大理素描》包括一组散文,作者将注意的焦点投射于云雾、花色、溪流等自然之物,用非本土独有的物象来展示最具本土特点的风光景色,从而浓缩了大理山之静、路之险、水之情、花之闹等别样的风情。同时,由于吴然对其笔下的每一对象上都融注了其主观化的感悟,因而读者不仅能读出作品美的韵味,更能读出作者非同寻常的感觉与发现。

“发现”造就了吴然散文美与情的叠交,散文家的感觉又驱动着他充分个性化的文学表现,于是这部作品便有了独异之美。在他笔下,普通的青稞架其实是一道承载着希望和苦乐的风景线(《我们在香格里拉》);泸沽湖丰富的蓝色中也包孕着久远的文化(《摩梭人家》);而通向碧塔海的小路上,阳光能从草根上长出(《小路通向碧塔海》);丽江古城彩色条石的街面也布满了四海之客踏出的花纹(《丽江二题》)……这一切,发现于作者心灵的眼睛,它所传达的那种大山深处的淳美和悠远的古风,足以使这部散文集情韵充溢,具有有别于作者其它众多作品的美学品格。读这样的作品,我们不能不以新的眼光去审视、评价作者。

吴然对自己的发现是客观的。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散文家,多年的耕耘造就了他散文的风格,这标志着吴然创作的成熟,确立了他在文学版图上的位置,同时也给他提出新的课题:如何在艺术发现和艺术把握中突破自己,打造作品的更高境界,以新的成就塑造自己在读者中“熟悉的陌生人”形象?吴然清醒地意识到突破自我于自己创作生命的重要意义,因而他不断地进行着新的尝试。他在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小霞客西南游》中,就将小说的构思和散文的纪实相结合,对少年旅行文学这一新的文种做出有价值的探索。而《天使的花房》这一散文集,却在多种笔墨中表现出其语言运用上的突破和飞跃。作品中的不少篇什,具有他惯用的叙述方式和直接对话式抒情,更显出其鲜活的文学表现。他充分利用方块字的组合优势,自然地给每一个物象、每一处景观注入生命的灵性。因此,他笔下的洱海能“听得见太阳的声音,听得见月亮和星星的声音”;洱海夜色中的水鸟,会“飞鸣啄食月光的花瓣”,而水鸟飞翔的路上“都是月光的飞翔和歌唱”(《大理素描》);他笔下的阳光是欢乐的:“姑娘们每走一步,都掀起一片彩色的阳光”,“老人摇着的转经筒,摇着旋转的嗡嗡作响的阳光”(《我们在香格里拉》);他写秋天的灵气,用“蓝色蒸发所有的水分,浓缩夏天的那些眼泪”《关于秋天·四题》)……这类充满艺术张力的语言所给予读者的,不是刻意的抒情,而是作者对真切感受的捕捉和凝固。在这样的语言世界中,我们随处可以感觉到作者心泉的流动和他融于字里行间的思想的光辉。它们是自然平实的,但又实在因其所放送的那份情致而深嵌于读者心中。这或许可以认为是吴然散文创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吧。

发现可以找到美,更可以铸造永恒,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从求索的足迹中发现,这将是保持艺术生命永远鲜活的根本所在。吴然笔耕的事实就是做着这样一种追寻。

走月亮教学设计(优质21篇)篇二十一

师:孩子们,你们在晚上总能见到月亮,你眼中的月亮什么样?月亮下的景物又是什么样?今天我们就和一位朋友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月光。师板书课题。

1、师:什么叫走月亮。(走在月光下欣赏月下景)。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走”字的?

师: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晚上周围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安静)谁来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你看连课题都这么赋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篇优美的散文。

2、师: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师:这篇课文中一共有十个生字,老师准备找几位同学来当当小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他的识字方法,现在拿出你的生字卡和同桌说一说你准备怎么给大家介绍。

3、师:要想走月亮,先得让月亮升起来,课文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

4、师:课文里的月光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板书:月儿明亮、月光柔和——美)。

默读课文2——4段,想一想,作者笔下的月亮美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月亮的美。

师:自己读一读,找一找月光都照亮了哪?

师:听老师来读,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个自然段。

读得有点急。“柔和”的月光是什么样的?谁能读出来?(先后两个学生读,体会不够。)听我读——叫富有磁性的声音弥漫开来。)知道“柔和”是什么意思了吧?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学生明显读得轻柔了。)。

这一段的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月光还能照亮哪儿?

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月亮的美?

(2)多媒体出示:细细的溪水……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夜晚的村庄很寂静,你依稀还能听见溪水哗哗哗的流动声,再走近一些你就能闻到溪水里夹杂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溪水缓缓的流着,月亮的倒影也缓缓的流着。

现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闻到了什么?一棵草一枝花能让溪水夹杂着香味吗?是很多的花和草。

这样的景色多美呀。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美吗?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七女生节活动总结(优秀24篇)

    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青春活力的理念替换传统的

    部门会议通知(精选20篇)

    部门的设置和调整往往会影响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协调性。部门管理范文:研发部门持续进行科研和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政府各组成部门

    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辞职报告(实用16篇)

    编写辞职报告是一种成长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辞职报告范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样例,供大家参考写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思

    国庆节的发言稿(优质23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准备一份精彩的发言稿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能力。每一个发言都是一次挑战和机会,通过认真研究这些范文,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言方式

    公共卫生个人工作计划新人(热门16篇)

    卫生工作计划还要注重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卫生环境符合标准。以下是一些卫生工作计划的案例分享,供大家学习和借鉴。2020年,我院以“申硕”,“搬迁”为中心工

    推优自我鉴定(实用17篇)

    范文范本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评价和检验,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范文范本的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学习。

    藏地密码读后感(优秀23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对书中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和解析。小编精选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九年级。授课时间。使用

    门诊专科护士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于某一特定主题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于生活中点滴细节的思考和悟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个人退股协议书(精选15篇)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仔细阅读并确保自己理解其中的各项规定。以下提供的合同协议范文,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常见合同类型。甲方姓名(退股方):乙方姓名(受让方

    劳务协议书和劳务合同(热门18篇)

    合同协议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各方都能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责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合同协议案例,希望能够给你起到借鉴作用。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