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

时间:2023-11-06 作者:FS文字使者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

范文范本提供了实例和示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一

部队人才是最重要也最关键的资源之一,因为他们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和平的力量之源。而部队人才的培养则是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部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的观察和理解,希望对其他的军人带来一些启示。

一、注重基础训练,落实细节。

我认为,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品质。训练基础不只是一个科目或一个技能,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把每一个细节都看成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严谨地去对待基础训练。不要因为训练只是一些简单的东西就忽略了他们,只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够将基础训练做到完美。

二、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任务执行能力。

在军队中,能够正确执行命令和完成任务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但是对于一名“优秀”的士兵来说,不仅要会听命执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我曾经看到少数人只是单纯地听从命令,但在实践中,他们没有积极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军人最终都会被淘汰。

相比之下,那些拥有实践能力的士兵往往能够更快地执行任务,因为他们不仅知道如何听命执行任务,还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我觉得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于多参与实际演练,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总结经验教训。只要掌握了实践能力,我们就能更好地为部队效劳。

三、注重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尝试。

在部队中,创新常常都是背离传统的。那些拥有创新能力的士兵通常更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而那些被禁锢于在传统训练方法中的士兵则往往会流于平凡、不切实际。如果我们要在部队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我们就需要重视创新的能力。

然而,创新也要有度。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想要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而胡乱尝试,而要在实践中经过多次试验,再对尝试的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以确保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勇于尝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部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注重道德观念,树立高尚形象。

道德观念是一名军人的重要品质,也是军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部队中,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士兵的道德观念,树立每一名军人都应该有高尚品质的形象。通过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军人道德意义的培养。

在此我想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始终做到以身作则。只有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才能带动部队中的其他人,树立道德观念。只要我们能够牢记身为一名军人应该保持的高尚品质,我们才能取得光荣,创造出良好的成绩。

五、综合素质提高,成为优秀军人。

在部队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需要拥有很多方面的素质,其中包括:业务方面的技能、管理方面的能力、办事能力以及健康素质等。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我们需要定期参加各类专项培训和学习。我们需要学会并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以适应当前的环境,准备迎接新挑战。通过全方位的素质提高,我们不仅能够成为优秀的军人,更能为部队战斗力增强作出贡献。

总之,部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断深入的过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脱颖而出。我将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二

摘要:培养是手段,使用是目的,使用是培养的“试金石”。只有学用一致,才能把高职院校人才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践、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协调统一,才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坚持训用一致,为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效性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对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优化环境。

一、依据岗位要求培养人才。

适应岗位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心和基点。因此,应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统一部署,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章可循。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缺什么人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类人员缺什么,差距多大,要做到心中有数;每类人才重点学什么、练什么,怎样搞好定向培养,都要分门别类地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紧贴社会急需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防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工作中摆不上位、排不上队和随意性大的问题,着重对培养内容、方法、手段及保障措施进行规范,形成抓机制、抓工程、抓整体的工作思路。具体指导中,要紧紧围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设备、练好新技能、研究新方法,始终坚持用社会岗位的需要牵动人才培养,从实际出发,把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在高起点上筹划,谋求整体素质的跃升,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可持续发展储备一大批高素质新型高职院校人才。

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合理的资源配置出经济效益,同样,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也出人才效益。当前一些单位看似缺乏人才,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人才,而是由于配置不当、管理不善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毕业学生的考核和推荐工作,对学生的使用应有一定的建议权。要根据社会实际和人才特点,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毕业学员分配信息库”,并为其建立人才档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分析,给他们定准位,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工作需要,力争把他们推荐到最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正确对待和使用高职院校毕业学员,自觉接过人才培养使用的接力棒,在本单位内部合理配置、优化使用。

其一,建立动态分配机制。对岗位不合适、专业不对口,在本专业无发展潜力的高职院校人才应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整安排,打破一次分配制,建立“再生工程”,进行再分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二,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使有限的人才“聚”起来。对高职院校人才实行矩阵式的双重管理,即高职院校人才可到各单位,遇有新任务时,由各级教育部门分层统一调整使用、适时参与,使有限的人才实现“联合作业”,形成拳头。其三,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对部分通用性强的岗位,可以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竞争上岗。

对“待岗”人员实行有计划的交流调整,采取计划强制和措施引导的方法,加强人才合理流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更好合理配置高职院校人才,逐步形成才岗匹配、人事相宜的局面,为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搭建人才工作平台。

雄鹰翱翔大海,终会力竭;五湖水族,亦不敢愈越池潭。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尤其是不断的进步壮大,是要有后天的条件扶植培养的。当今时代,多维复合和持续更新的知识,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益差呈倍增趋势。要开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益这一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必须把粗放自流的传统培养模式,纳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当前条件下,要想迅速扭转人才素质滞后的局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途经之一是我们必须为其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要积极改善高职院校人才的工作环境,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硬件”,并提供不断学习深造的机会,加大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力度。

其次,要提供良好的精神条件。体贴暖人心,理解出动力。如果人才在单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宽容,就会获得很大程度的心理满足,对工作单位产生“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决”的认同感,就能不断坚定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的信念,发挥出最佳的效能。单位的领导者必须注重非权力影响,多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在工作中善于放手放权,充分尊重人才的自主精神,要秉着“择其高峰,舍其深谷”的态度,坚持用适用性强和操作性强的各项措施作支撑,确保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高职院校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辩证地对待人才的个性,正确对待人才在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通过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认可,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使人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充分发挥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人尽其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充足的机遇。

四、优化人才任用环境。

万木葱笼需要阳光和水分,人才辈出需要良好完善的任用环境。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用人公,事业兴;用人歪,事业衰。历史一再证明,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良好的人才任用环境往往是高职院校人才的“孵化器”,是激励人才加速成长的关键,因为用人导向是鲜明的旗帜,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昭示。有了适宜的环境,在纵向上就会因师承效用形成人才链,在横向上就会因共生效应形成人才团。所以,在人才使用上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注重实绩,公平公正,超常举措用人才。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使用人才,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打破“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和“凭个人印象好坏定优劣”的封闭、半封闭的选人方式,形成“靠实绩进步,靠环境提升”的良好局面,同时建立“上”的破格晋升制度,引入“下”的竞争淘汰机制,实行“活”的柔性管理办法,使高职院校人才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干有目标,干有标准。让素质强的“香”起来,素质一般的“慌”起来,素质差的“学”起来。

其次还要大力营造鼓励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浓厚氛围,让高职院校人才的聪明才智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竞相迸发。把那些有真才实学、政绩突出的优秀人才用起来。要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抓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抓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大张旗鼓地表彰学习成才的先进个人,对学习成效显著、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使各类优秀人才都有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豪感,献身事业的成就感,得到广泛尊重的荣誉感,从而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使高职院校人才成长始终有一个自然的、绿色的、生态的和谐宽松环境,让一切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智力财富充分迸发出无穷力量,不断把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三

[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基地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模式,既能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平面设计;校企合作;学以致用。

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师的职业能力需要具备两点: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自如的平面设计职业技能。为此,专业教育务必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习计划、真题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既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避免培养出理论不全面、实际操作能力低的学生。

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要使学生获知平面设计的一般规律,系统掌握视觉传达基础理论。无论是设计的整体构想、构图布局、色彩协调还是文字配置都能深刻植入脑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控,才能指导和胜任平面设计工作的专业需要。目前的教学现状显示,由于沿用原有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够,学生对平面设计意义认识不足,使教、学、实践脱节。专业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理论与实践牢牢结合,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理论课程教案,才能让学生学而顿悟,形成平面设计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一生受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企业、客户需求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精良、素质过硬的专业设计人员远远不够,经常有设计人员对企业所需不知从何处入手,专业技能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大批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在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中,要循序渐进,教师应结合大量真实、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以致用,特别是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积极输送更多的出类拔萃的平面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与沟通能力,使其具有正能量的艺术设计鉴赏力,从而才能使其成为大胆又含蓄、智慧又谦和、热情又耐心、善解人意又坚持原则的高情商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国内市场潮流,了解企业、客商的实际需求,更好与制作者、生产者沟通,设计出理想的作品,获得客商的满意,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成功案例是“教、学、实践”创新的最好借鉴。

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积极尝试的创新教学方法,成功案例很多。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李春萍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三宅瓷舍》(指导教师黄宗池),由于其设计理念的新颖、设计形式的古朴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再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叶宁的设计作品《自然的味道》(指导教师黄宗池),从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各种碟、碗、盅、匙,乃至包装使用的芦秆、草绳,无不充满乡土气息,足见其在设计过程中深入生活,高于生活,该作品最终荣获“20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近几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先后担任中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证书设计、广东省第十二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吉祥物设计;在广东设计之星大赛获得金奖、铜奖,在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在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获得优秀作品奖,在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中获得银奖,等等。

四、校企合作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平台。

如何让“教、学、实践”综合教学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位平面设计教师都务必深思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校方和企业双方的教育培养合作,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为实践性教学创作提供稳定的良好环境,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

2.校企双方在培训合作上搭建广泛的合作空间,校方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人员培训,辅导专业理论知识。

3.企业可以为教师现场实习和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教师在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用灵活的授课手段,力求用活教材,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课程,能使学生充分深入到平面设计的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真题设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承担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又解决企业的市场需求。

5.积极与企业、会展业等外界沟通联系,学生的作业可以直接参加投标和展览,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荣誉感,学生能认识到不是为做作业而学习,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寒暑假期,安排专业老师和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勤工俭学,让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的关系,理解和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髓作品,为日后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总之,“综合性”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可行。

目前艺术院校在学科改革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设施,平面设计师资队伍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教学改革、教学应用及提高,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保障。多年来,各艺术院校也与多家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如果教师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设计人员能通过“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基地平台更紧密地配合,就能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上成长得更加快速,让他们在走入社会之前就具有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定能力。这是体现高校的“开放性”“实践性”“协同性”与“创新性”,适应设计行业新环境、新需求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四

(一)旅游产业形态转型。

广东省推行旅游产业园的建设,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在政府和企业的协作下,将旅游资源充分进行整合并加以有序的开发,打造了如广东中旅南海旅游产业园、深圳东部华侨城、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等十几个品牌旅游产业集聚示范区,推进广东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旅游产品结构转型。

广东旅游产品逐步从单一的自然文化观光产品为主,向能满足多样需求的观光产品、主题产品、度假休闲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的复合体系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交通也由以往的大巴、火车、飞机,逐步转型至现在的高铁、自驾车、房车、邮轮、游艇,旅游产品形态越来越多元化。

(三)旅游运行方式转型。

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以及散客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广东旅游产业体系正由“点线旅游”体系向“版块旅游”体系转变,即从以传统旅游社为主体转向以旅游客源地的各种旅行代理商和目的地集散中心为主,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旅游服务进行合理配置。广东省为了加快旅游产业运行方式的调整,积极构建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和发展各类旅行代理商,为旅游者顺利出游提供便利。

(四)旅游企业组织转型。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旅游产业模式,众多传统旅游企业正向智游企业转型。广东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先驱,旅游企业正实现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来重新构建其组织模式。为了指导智慧景区和智慧酒店的建设,2014年11月广东省旅游局发布了《广东智慧景区建设指引》、《广东智慧酒店建设指引》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文件。按照《意见》的指示,广东省一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如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正在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实现网络化规模经营。

(五)旅游营销模式转型。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使得旅游营销的方式除了使用电视、报纸等传统旅游营销手段外,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借助各种影视剧、互联网、短信推广平台、节事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促销。还有一些地区如广州、中山、江门三地,根据各地资源的差异性、互补性的特点,一改以往“单打独斗、各自推广”的旅游营销模式,通过跟周边区域合作成立旅游营销联盟进行联合营销。同时还利用手机终端、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手段,增进旅游宣传协同带动效应。

二、旅游业转型背景下对人才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

俗话说,“国以才治,业以才兴”。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就需要不断开发人才资源。广东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所急需。随着旅游业进入“四化”(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时代,广东省旅游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服务、策划与营销人才的支撑。

(一)个性化服务人才。

新《旅游法》颁布以后,游客个性化和深度游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旅游体验与服务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的形式、服务模式等方面也在随之变化。为了提升游客旅行的体验度、舒适度和满意度,首先需要旅游工作者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与游客的沟通来挖掘游客的需求,尤其是他们的潜在需求和隐性需求。其次,旅游工作者要注重细节,做好个性化服务,才能为游客的深度体验之旅打造完美服务。

(二)旅游产品定制人才。

随着个性化、多元化的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旅行社按照游客的需求来做线路的定制旅游将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大量能够整合世界各地优质旅游资源并制定特色旅游方案的工作人员。他们既要有对线路上每个点的美食、住宿、地理位置、特产、人文历史等充分调研的能力,又要具有产品研发、策划、设计、包装的能力,以便为游客创造绝对专属的旅游体验。

(三)高层次规划设计人才。

由于旅游景区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光旅游,而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因此,需要景区功能设计方面的人才来规划整合。同时,随着房车、邮轮、游艇、高尔夫球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旅游市场亟需具有这些高端休闲产品规划设计能力的人才来满足高端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

(四)智游人才。

旅游信息化作为智游发展的首要环节,随着“智游”时代的到来,广东省旅游信息化建设需要大批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五)旅游电商人才。

随着旅游产品线上销售的火爆,许多传统旅行社为了从巨大的在线旅游市场中分一杯羹,都正抓紧布局网络营销,因此亟需大批既对旅游行业和线路都有敏感度又能掌握网络营销技巧的人才。

作为一个强调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行业,旅游业相对其他行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联系较为紧密,旅游业转型升级也给高职旅游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培养出满足旅游产业需求的职业型、实用型人才,需要改革旅游教育理念,转变旅游人才培养观念,为广东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改革创新旅游人才教育理念。

尽管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现实中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偏向,旅游学科更是被疏远,局限在二级学科之列。在当前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这种学科地位难免导致旅游院校及相关系列的旅游教育处于不断萎缩的态势,其软硬件教育资源配置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培养与行业发展建设相适应的旅游人才建设,首先必须转变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对旅游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测定,应加大对其服务意识、敬业精神、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量。

处于转型期的旅游业需要大量具有跨界思维、能够跨行业进行资源整合的人才,所以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间、专业间、院系间以及校际间的壁垒,用跨界思维来打造旅游人才,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2.推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双轨制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由原来的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学历教育与行业全员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各种形式举办各种层次的旅游人才专题培训班,为旅游从业人员搭建了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

(三)开辟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高职旅游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要以市场为导向办学,以学生为本,通过校企合作打通学校到市场的通道,实现校园模拟工作现场,把企业搬进教室,实现课堂对接市场,培养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学生。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与旅游企业合作来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人才规格的创新,实现旅游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从而使校企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校企共建教育产业链、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项目课题、共同开展员工培训,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共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偏重理论。要想培养出实用型旅游人才,必须先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走出传统的模式,结合产业需求及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与企业用人的方针紧密结合,共同研讨优化课程组合,依据人才的实用技能技术要求,对接配置专业核心课程。

3.改革教学内容。

应在教学中突显核心(能力)课程的主导地位,创建考证系列优质课程,使学生毕业前至少获得一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剔除重复、陈旧的内容,对准考证、就业开设一些新课程(如旅游电子商务、智游、信息系统、大数据挖掘、休闲旅游等),以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还应注重文化经典对内容体系的渗透(如国际国内文化、艺术经典欣赏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举创新。

应结合课程特色,制作模拟现场优质课件,充分利用校内数字旅游综合教学平台,有效地开展模拟仿真教学、示范操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借助网络优势资源,利用好翻转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数字化、个性化学习。同时积极采取“以赛促教,以赛带学”的训练方式,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技能比赛,激励教学相长。考核方式上,开展注重技能测试的考核方法改革,并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5.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通过单独开设实训课、单独考核评分、建立专项实训室等措施,改变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加大旅游实践教学管理力度,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实践制度,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采取专业实习与考证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专、兼职教师组织现场考证上岗培训,提高考证通过率及专业技能。

6.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高职旅游专业是一个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应鼓励教师做到同时重视理论提升和实践经验积累,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与自身专业相关信息的最新动态,提炼出新的理论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为了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可以适当引入旅游企业技术能手来担任专兼职教师,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高职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四、结语。

转变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思路,促进广东旅游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广东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成功实现这个转变,才能使广东在下一轮的旅游产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可行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同时,行业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需要创新旅游人才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开辟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而最关键的在于探寻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东旅游经济发展转型能否顺利进行,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迎合新的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开辟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新途径,推进广东旅游转型升级。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五

书法艺术具有抽象之美,这种抽象之美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书法通过线条的笔势、顿挫和笔意来营造一种意象丰富的艺术境界。古人认为,骨和筋是支撑书法艺术的主要元素。骨是指下笔劲健,它可以支撑汉字的形体;筋是指点画运笔灵活,筋能够使汉字充满灵气和活力,骨筋兼备才能使汉字富有弹性和表现力,才会显现出生气与活力。此外,书写汉字时还要做到“肥而不肿,瘦而不削”,从而使汉字成为一种美的艺术。书法艺术之美还表现在气和韵两方面。所谓气就是指气势,具有阳刚之美;所谓韵就是指情感,具有阴柔之美。风神气韵主要用来指书法作品的内容。书法作品是书法艺术与文字内容的有机结合。“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书法作品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书写者通过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组合来表情达意,与观众实现情感共鸣。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艺术修养不同,因而在用笔、布局和结构上会倾注不同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同的特点和境界,每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也会在个性鲜明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书法艺术既不直接表现客观世界、反映客观内容,也不直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书法家只能在不违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对抽象的艺术符号进行艺术加工。[2]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表达书法家的审美观,原因在于它是书法家从自己的审美观出发进行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使得书法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达到了书法之形与审美理想之意的和谐统一。欣赏书法艺术时既要善于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入手,还要学会透过汉字结构领略作品的意境,这样才能引起情感共鸣。

(一)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需要遵循形式美的原则。

点、线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书法艺术通过点线组合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书法中,书法家主要通过对点、线之间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来表现书法的形式法则,它讲究均衡和韵律的美学法则。平面设计是一门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艺术,它要求以简洁的形式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传达信息,它注重对称和平衡。此外,无论是在书法艺术构成形态上,还是在平面设计的构成形态上都讲究空间和动态感。

书法作品是以点、线为基本元素来表现各种对比关系和篇章布局的,所有的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平面设计本身就是设计意识的体现。由此可见,二者在某种意义上都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识。此外,书法作品的装裱也是一种设计,体现着设计意识。对书法作品进行装裱既有利于保护作品不受损害,也能够有效地美化作品,书法装裱的这种功能与现代商品包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不仅是由于它能够传达汉字符号的基本意思,更在于它能够将单纯的汉字符号提升到艺术的境界,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如古代的甲骨文是由尖锐之物凿刻而成的,因而,字体笨拙,充满了诡秘之感;帛文是以竹片作为承载字体的工具,因而,字体游走自如;金文是以模铸为书写形式,因而笔画粗壮而朴茂;汉隶以笔墨作为书写工具,因而端庄秀丽。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此外它还借助于一些图形、色彩来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表达情感,这一点与书法艺术具有相通之处。[3]平面设计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韵味,尤其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更方便、更美观、更规范,但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相比还缺少艺术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书法艺术代替一般的汉字书写,既能够增添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又能够美化设计作品,增强作品的审美性。

(一)书法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既是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媒介,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现代许多平面设计公司都将书法艺术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印章和篆书作为会徽设计的主要元素。篆书具有端庄、凝重、匀称、丰满的特点,既能够彰显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凸显奥运会的运动主题,表达出一种热烈的气氛,其中毛笔书写的汉字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完美结合。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设计时将“世”字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进行构图,形成了三人相拥的图形,很好地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主旨。[4]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既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也有效地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商品包装上运用传统书法艺术既能够使包装带有浓重的民族气息,又能够增添包装的民族文化气息,书法艺术的这种独特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和其他汉字形式都不具备的。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中的作用是以汉字符号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信息。如在茶叶外包装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书法艺术书写着的一个飘逸洒脱的“茶”字,旁边还会再配上一幅雅致的图画,书法艺术在这里既与商品的内容完全吻合,也起到了良好的装饰美化作用。书法艺术在书籍封面包装上的应用更是多姿多彩,如在一些文化意味较为浓重的书籍封面上,常常会出现著名书法家的题字,以体现典雅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一些学术意味较重的、严肃的、权威性的书籍封面,如字典、词典、学术性专著等,一般多采用沉着稳重、端庄严肃、中规中矩的楷书来书写,以体现书籍规范庄重的特征。此外,根据商品的定位、使用对象的不同也需要选择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在一些小朋友使用的物品包装上多使用自如洒脱的草书,以传递活泼、快乐之感;在中老年使用的物品包装上则多使用楷书或隶书,以传达稳重之意。在电子商品的包装上多运用醒目的字体,以体现商品的时代性与技术性;在烟、酒等商品包装上则使用豪放的字体,以追求奔放的气势;在女士用品包装上则多使用具有含蓄、阴柔的字体,以体现女性的温柔与婉约。现代社会中,将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既能够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商品的文化档次,又能够使消费者有效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商品进行区分,拓宽商品的市场销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书法艺术在平面媒体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运用书法艺术对媒体进行形象包装,以及对电影海报、电影片头进行设计。书法艺术在平面媒体设计中应用最典型的案例当数央视新闻频道的包装,既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更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5]而在电影海报和电影片头设计中使用书法艺术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如国内许多大片在宣传时也都充分地运用了书法艺术,提高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书法艺术在电影宣传中的应用从早期的粗糙到现在的耐人寻味,真正地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深刻内涵和文化特征。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字符号,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觉审美艺术,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同和共融之处。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间不断地进行碰撞、渗透、交融,平面设计也面临着民族化和个性化的矛盾。西方设计理念固然先进,更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意味,但如果舍弃民族性而一味地追求西式设计风格,必然会阻碍中国设计水平的提高和独特风格的形成。为提升我国的设计水平,避免出现平面设计“文化上的贫瘠”,我们应当吸收传统书法艺术中的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增强平面设计的艺术性,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特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六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之后的一段时间,独立学院不断进行改革。独立学院在专业的设置,及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一系列特殊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机制上也在不断更新以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来说,在对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突出地方,在依赖于母校的承载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独立学院是一种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相互合作举办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在独立学院的办学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上学的选择。虽然独立学院与母校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但独立学院也有自己的独立权,可以拥有独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更具有竞争力。相对于专科院校来说,独立学院的教学更为开放,校园环境建设更优美,师资力量更强大,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基础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设计上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二、设计专业培养特色分析。

1、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一方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是许多学生的热门选择之一。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学院为了有更多的生源,基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为导向,将设计专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独立学院重视对设计专业的培养,将艺术设计独立于一个学院,在学院下将设计专业作为整体细分为各种类型的专业,如环境艺术专业、视觉传达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和室内设计等,更加符合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多种选择。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涉及多个学科,如设计美学、心理学等等课程,希望能够在立足于专业特色下,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

2、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心有多大,设计的舞台就有多大,有一个好的想法比什么都重要,而一个好灵感的迸发来源于多种文化的交流,融会多元化的元素。独立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自身办学特色下,积极与西方大学进行交流合作,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带来多元文化的碰撞。例如,有许多的独立学院通过与国外大学建立友好的教学平台,通过聘请外国教师来学校授课或者是杰出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教师海外交流和学生留学交换等交流方式,鼓励学生多看多了解西方的文化,在不同人类文明的碰撞下,吸收精华,融会贯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脑子有更多的灵感涌现,这样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表现也更具有活力与张力,更能够打动人心。

3、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

设计专业与其他工科类的专业不同,需要更多感性的思考。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上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全然的适合于对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有系统全面的设计方面知识,还要时刻掌握最新的时尚流行资讯,时刻向学生传递新的时尚理念和创新理念。所以,在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时,在学习上,教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或者案例导入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和思考,多和教师同学交流想法,提倡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作品上更有可能产生出更多新的想法。在实践中,要重视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多练习基础画工,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表现的更出色。

虽然,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教学领域上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就目前而言,它的教育机制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在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依附于母校的教育体制下发展的,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教学体制上也多照搬母校的教育体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对人才培养机制上的目标定位上界限较模糊,与其他类型的本科院校相比,在人才的定位上没有突出之处,竞争性不高。其次,由于独立院校是在和社会机构下合作建立的,从本质上说具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太过关注于学校所带来的效益,却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没有形成较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

四、对设计专业的特色改革。

1、立足优势,加强实践性。

独立学院在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除了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养成自主探究性强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对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设计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适应社会,有更多实习的机会,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积累经验,为就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对独立学院来说,校企合作不仅是学院的特色也是一大优势所在。独立学院可以把握住这个优势,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了解实际的设计业务过程,通过企业中的各项活动,设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参与真正的设计工作,了解现代企业的需求,提前适应工作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学有所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获得更大的学习效益。

2、课程内容设置要与时俱进。

时尚流行元素总是在不断的改变。而这对设计人员来说,就要时刻关注时尚流行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迁,这样对他们的设计作品来说更有认可感,也更具备张力。因此,独立学院在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上,对课堂设置应该不只是将学习内容拘泥于传统学科知识的内容,还应该重视作用现代媒体的教学手段,即向学生传输新的元素和不同的设计理念,让学生能够吸纳贯通,与时俱进,对流行指标有敏感的把握,在进行设计作品的时候,才能够把握好市场的需求,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有一个整体性的理念贯穿于整体课程的始终,把设计专业的特色发挥出来,落实到培养目标的实际上。

3、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独立学院在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中,应该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融合贯通新的元素,为我所用,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探索,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所以,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在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上两手都要抓,都要重视和发展。同时,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应该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要重视教学的效率,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同行学校之间的交流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借此反思自己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学习其他学校的特色之处,结合本校的基本情况,创新出一套最优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在教学模式上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吸收其他学院在教学管理的精华部分,提高了学院的竞争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4、发展具有特色的师资力量。

学校是否具有竞争力,师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在对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进行改革,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聘请有名望的教师在学校教学,或者定期组织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经验和见识,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作为设计学院的教师,教师的自我艺术风格和品味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课程人才的培养机制下,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掌握时尚流行的指标,才能够及时教授学生有用的东西,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发展出独立学院自己特色的师资力量。五、结语独立学院下的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改革应该符合市场需求变化和工作的导向,学校应该从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情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道路,最大程度的发挥独立学院的特色之处,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培养出具有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设计人才,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促进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方清。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和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9)。

[2]朱建华。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观察与思考[j]中南论坛,2008。

[3]赵美川。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j]成人教育,2012(5)。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七

据电商数据,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9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物流订单4.68亿份;随线上交易而来的线下的商品物流运输,成为支撑网络交易平台的重要环节。作为为商品交换的而服务的包装设计,理所当然应该研究现今的物流环境下包装设计的新问题和新形势,而培养具备这种新形势下能解决新问题的包装设计人才,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一、现代物流运输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现代物流环境要求的商品包装应该具备一些新的特征来应对商品损耗率上的趋势。那么从商品所历经的各个环节来看,运输、仓储、库存、包装、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外包装结构、外包装材料,形态、内包装材料、结构、形态,以及物理上的抗压、防碎、防潮、防堆积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包装设计所遇的新问题。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有:

(一)外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现代商品流通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它没有可参考性,不能为追求控制成本而选择不适合物流运输的材质。材质的选择应慎重,还应该注意外观的形状的特征,多件商品连包形态等。

(二)内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外包装的材质和形状是必须谨慎和考虑的,但内部的包装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内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包装中的商品,现代物流过程中保护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因商品经历的流程复杂,运输过程漫长,且转换时空过程中接触商品的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商品尽可能不受损伤,我们在设计商品内包装时就应该注意更加严格测试商品内包装的结构和抗损能力,应提高抗损级别和测试强度。

(三)商品包装和物流包装的物理抗压新要求。

现代物流运势往往是多件商品的同时运输,货仓式货车的运输路途中颠簸强度,以及大件物品压力都是比以往要更加增大的,且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因为某件商品而改变摆放位置,所以任何商品的包装都要增加抗压级别,已达到现代物流运转中的抗压测试最高级别,否则一旦出现出现外包装垮塌,直接影响商品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还会导致损坏其它商品的可能性。

(四)运输包装的防碎、防潮、放堆积垮塌新要求。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中,一般级别的防碎、防潮、放垮塌的商品在商品的外观上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大件商品的各种测试都应增加相对于传统运输模式的级别和强度,以防运输过程中中因为外力原因而导致商品的损坏。现代的物流运输,为节约成本,不断增加商品的堆积和挤压,以节约空间和增加堆放件数,物流运输企业往往和销售企业不是同一个商家,这样造成的各阶段对商品的损坏重视程度不一致,会导致商品的损坏程度加大。

二、现代物流环境对包装设计人才的新要求。

现代的物流运输环境要求,包装设计人才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只有熟悉了现代物流知识和现代电商销售模式以及商品的流转过程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创新,而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往往是滞后于社会需要求的,这种新形势和动向,带来的是对人才培养方式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要求。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具备这种有前瞻意识的眼光和魄力,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创新材料等各个环节纳入包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将这种有时代特色和背景的思维纳入学习的范畴,并使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必备素养。

(一)包装设计人才需具备现代物流运输知识。

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以及运输知识,与物流运输管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必须纳入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范畴,应在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所辖范围,否则设计人才不能接触到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了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环节,就谈不上所谓的创新和优化设计了。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流转包含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而网络购物时代的物流运输已经和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商家连成一体;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和储存、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中,如何创新优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损耗,更大程度保护商品,并起到推广商品的品牌辨识度,是有益于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一环。具备现代物流知识体系的设计师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设计商品包装,使之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传达品牌信息;并设法解决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运输过程更长、转运次数增加、堆积层次增加、相互加压程度增加、分拣次数增加、地点转换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二)包装设计人才需要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

现今的设计人才所面对的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如今的商品随着网购订单,运输转送、分拣次数都增加,并且所历经的路程与地点转换更是超过以往的传统模式销售,为到达消费者手中,商品历经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人工转运等等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些过程,需要我们设计人去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并根据现代各类运输的特殊性而增加商品包装的保护装置,并对包装设计内部做相应的优化处理,这种优化处理可以改善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并能够是商品外观完整,内部商品不受破坏。现代物流运输的特殊性,需要当今的设计人才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掌握现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只有了解各种运输形式的不同之处才能根据这种不同,寻找新的有益于商品流转的优化设计,为现代商品包装寻找新材料、新结构、新思维,从而让包装设计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因此具备了解和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的设计师,对电商销售行为更加清楚,也能针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需求,给予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中,优化客户和商家对于商品流转过程中损坏的担忧,以更加优化包装设计的内部结构,提高外部防压、防堆积、防垮塌的级别,从而减小商家与消费者的忧虑。

(三)包装设计人才应更全面掌握包装技术。

现代物流的运输特征导致商品流转的过程加长,这种流转过程延长、转换次数增多、人员接触量加大、搬运和中转次数更多的情况,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的包装设计包含的了内外包装的结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装潢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的流转的过程延长,运输过程的增加带来的商品运输损耗的加大,使得现代的包装设计不得不对包装设计做出改良和优化创新。商品流转过程中,多次暴露可能经历很多的恶劣天气和运输环境,在此对于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现代物流运输过程的繁杂,将防水、防碎、防摔、防颠簸、防撞击、防潮、防污染等等外力因素纳入优化设计的范畴之内。要求设计人才应更加全面掌握包装材料的各种承受指数,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相关数值,并使之与现代物流环境过的要求匹配和一致。现代物流环境下,对于包装工艺的选择应避免过于脆弱,设计师应谨慎选择包装工艺,尽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感而导致商品的包装脆弱不堪,应充分考虑运输过程的种种外力因素,尽量优化设计,将扁平化外包装设计、标准化外、多件组合设计包装设计等适合物流运输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的选择中去,减少运输损耗。对于现代物流环境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设计人才应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只有了解物流的过程,知晓商品流转的特征,才能更加具体的了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为优化设计找到方向和切入点,且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基于深入了解和知晓的前提之下的,基于现代物流的种种创新包装的设计,可以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包装缺陷,更加完善包装设计的材料、结构、形态、工艺等。

三、改变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应成为必备素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培养目标是建立一些专业理论基础,不具备新的电商环境业务实践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如何培养同时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包装技术、设计能力并同时具备物流管理流程控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目前我们高校的设计专业应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技巧等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应贯彻到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中,而不是仅仅流形式和口头的表述。以电商销售模式为基准的包装设计新的要求,应加强设计人才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对物流运输过程的熟悉。懂电子商务的设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运输,也熟悉包装设计的流程所以能够在创新包装设计中优化结构、材质、视觉等,除了保护商品以外并加强品牌视觉表现、结构设计人性化等特征。

四、适合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

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更高要求使得我们包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包装设计人才能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从现实顾客需求出发,了解物流流程,并对各种中转过程了如指掌,才能奠定人才创新的基础;而包装设计的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思维创新、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要求,高校设计教育就应该从招生体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艺术实践上整理规划和思考;并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前瞻性,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府和是社会支持下促进“校企联合”的实施,包装设计本来就是应用型专业,结合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新型设计人才,只有到现实中能为消费者才具有生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一场商务大革命,它打破了区域和国界,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消费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处于被运输被物流状态,这种状态要求我们应该加强提高包装设计的要求,以更新更细更符合市场要求的设计思维来进行相关设计,而我们的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是具备相关的各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和输送具备现代物流知识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具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这种具备行业综合素质的人才进入社会后能够解决行业所遇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并能够将创新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实际流程中去,解决损耗率,为企业和消费者减少运输流程中的忧虑。

参考文献:

[1]马永胜.浅谈折叠纸盒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包装世界。

[2]柳学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中国电力教育。

[4]迂跃庭.论现代物流包装的作用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商场现代化,。

[5]金国斌.论现代物流包装的作用及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八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多年技能教育的过程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技能人才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有效保障方面还不够完善。现结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的实践,对此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1.由自发到自觉。

我院的校企合作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自发的合作阶段。在最初的校企结合项目中,大多是短时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成效参差不齐。近几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得到学院、企业、政府、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逐步成为校企双方的自觉要求。

2.由单一到多元。

初始阶段的校企结合,通常是一企一校合作。现在,我院各系(各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企业与多个专业、一个专业与多个企业的合作网络,同时在合作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3.由简单到全面。

我院早期的校企合作仅局限于实习阶段,企业仅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指导教师。现在,校企合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由单环节向全方位过渡,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现在已发展到联合举办技能竞赛、为企业培训员工、共同开发课程或产品等,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4.由无序到规范。

在我院校企合作的初始阶段,大多是关系单位之间的合作,不少合作只有口头上的承诺,没有规定各方的责任和相关的权利义务,没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现在,我院的校企合作已由初期随意性较大的约定,发展到细节上的规范,大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规定双方的责、权、利,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不断完善校企共育人才工作机制。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模式化、制度化。

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等都应该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技能型人才教养的重要意义,克服怕麻烦、认为干扰了常规教学等“困噎废食”思想,只有坚定校企合作的信心,才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出适用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目标。

一是紧密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定企业、定人数、定就业的特点;二是半紧密型,如专业的实习基地,定企业不定岗位,定方向不定人数,选择合适者就业但不包就业;三是松散型,特点是不签订书面协议,双方口头约定相关事项,存在事实合作关系。

一是在办学资源的使用上,以优势互补为合作条件,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在办学的职能上,以效率优先为原则,实行分工合作。三是在办学的管理上,以责权对等为基础,确定双方的责权关系。四是在办学的利益上,以各自提供的资源为依据,分享办学成果。

(1)合法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为主体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校企合作办学应以《职业教育法》、《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处理合作关系。(2)质量第一原则。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学生的实训技能是检验职业学校质量的主要指标。校企合作形式下的技能培养,应该紧紧围绕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展开,努力达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都满意。(3)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原则。校企合作办学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项长期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否则很容易导致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讲信用、定合同,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合作的成本,共同分享社会效益。(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原则。校企合作办学,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多渠道开辟合作办学途径。(5)为市场服务原则。学校应该努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培养各类专业的、多层次的技能人才,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使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灵活。

6.做好校企合作的管理工作。

(1)慎重选择目标企业;(2)坚持诚信合作;(3)明确合作的约束条款;(4)合理分派学生;(5)。

加强合作管理;(6)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

1.深入了解企业需要,共同完善专业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以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根据企业生产方式的要求,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采取“订单式”培养,使所教、所学、所用三者对接,培养企业适用人才。

2.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实习可以有认知性的参观、体验式的短期实习及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无论哪一种形式,走出校门、走入企业,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了解工作环境、适应岗位要求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通过学生项岗实习,企业有机会挑选所需人才。所以,这也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一种形式。

3.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培养师资队伍。教师走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要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产品、参与生产,同时吸纳企业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做专职或兼职教师,为教师学生授课,只有把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有执行者,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技能型人才。

4.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丰富校企合作的内容。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

5.加强校企文化交流,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学校有学校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两种文化各有特点,也具备相互交流的条件。双方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文体竞赛活动,开展师生员工论坛,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注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校企合作成为双方的自觉要求,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仕斌.走校企合作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2]傅新民.论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的内涵与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31).

[3]周跃红,王世豪.珠三角地区产学研结合机制与途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34).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九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在山西省本科院校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以及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数量相对比较多。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专业,涉及到经济学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基本理论部分,具有涉及面广、讲授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当代中国经济等。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加之经济学专业不够专,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注重实践,提高经济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是目前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基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第一,增设实践性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财务管理实训、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学等实践性课程,在这些实践性课程讲授中,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软件操作等环节和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把专业实习做好做实。实习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除毕业论文外,其他三项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分析经济运行和现象的重要环节,采取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基本方式是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时间为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以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大有益处。经济调查与实践由系组织安排,学生自选主题进行调查,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也是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与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和考核。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使经济学专业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和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为期10周。第三,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由校团委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主题可以是下乡实践、自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负责人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第二课堂在校园内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实施,内容有理论学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具体方式可以是英语竞赛、歌咏比赛、书画展、校园创业策划大赛等,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记相应的学分。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地方性特色课程对于建设专业特色非常重要,要逐步增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由于地方性特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讲授难度较大,因此,要采取教师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共同讲授的方式开设好地方性特色课程,提高地方性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编写好地方性特色课程的讲义,做好教材的出版工作。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

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骨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及时调整,满足企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学习兄弟院校优秀的经验是一条捷径,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毕竟各个院校所处的区域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上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必须从区域企业需求、院校实际情况、专业基础等客观情况出发。

一、目前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数量上和规模上有了显著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外包发展迅速,软件工程专业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具有计算机和信息背景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近5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软件工程专业存在一系列以下问题:

1、院校“同质化”严重,职业特色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十分严重,完全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盲目投入巨大资金,造成资源上巨大浪费。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和企业的期望差距非常大,无法满足需求,造成“结构性失调”。[2]大部分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照搬本科院校的学历教育,没有显著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差距大矛盾突出。

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极大,提高产品的质量,获取最大的回报。但现实是企业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机会越来越小,而中国每年近七百万的大学毕生业大部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不理想。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和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主要原因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传授知识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社会需求。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层次低。

高职院校领导都具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维,但受多个因素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备忘录或纸面协议,即使有,深度也不够,仅仅是高职院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学生在流水线从事简单枯燥的机械式工作,与期望相差甚远,未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效果不佳。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8号)中,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深度改革,促进软件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具体措施如下:

1、吃透政府政策,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方向。

软件外包产业被称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根据《西安软件外包发展规划(2010-)》,西安市软件外包发展的总体定位是成为国际软件外包中心之一,总体目标是成为全球知名的软件外包中心城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应抓住这次契机,为西安市软件外包储备人才。软件产业包含软件测试、软件架构、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智能穿戴、智能家电、app等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将有较大发展,成为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产业升级的主力军。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极少涉及上述核心技术,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领导和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深入到软件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真正需求,预测未来几年软件发展热度,做好课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储备。

2、紧抓市场契机,与企业深度合作,力求实现共赢。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处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新的形势为西部高职院校和西部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院校改变办学思维,主动要求相关企业合作办学,特别是软件外包的相关企业,使企业参与到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学院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第一时间学习企业最急需的技术,毕业后及时融入企业工作环境中,合作企业每年优先从毕业学生中选取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企业中,分享合作办学的硕果,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解决“院校热、企业冷”的校企合作办学难题。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性“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显著提高,院校的就业率得到保障。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可以与西安高新区多家软件外包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学生多方面提供带薪顶岗实习,熟悉企业工作流程。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软件测试开始,熟悉软件测试中的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方法,掌握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技术,为自己就业奠定基础。

3、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是高职院校公认的“金”模式,核心是骨干课程建设,使毕业生第一时间胜任工作岗位,短时间内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按照“企业引入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的思路,把握领会各级政府的政策方针,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过几年建设,使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课程建设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均有所突破,为陕西省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一

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应贯穿学生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事实证明,教、学、做一体,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形成。

1.1课内精讲多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到,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每节课讲授的内容应由以往致力于更多地传授知识,转化为帮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环节的设置,讲授内容要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精简。因此,授课内容设计、问题的提出显得更加重要。在授课方法上,主动采用启发式、点评式、讨论式等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验课、案例分析课、讨论课、实践课、设计课、提案答辩课等多种形式。同时,配合课内教学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教学环节向课外延伸。如:市场调研、经典广告、广告语的收集与点评、广告作品创意与设计、经典书目阅读等等。通过以上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2横向集中实践。

为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实践能力。在主干课程结束后,可以安排3-4周集中项目实践,如美术设计基础类课程结束后安排“手绘pop集中实践”,广告设计类课程结束后安排实案广告项目设计实践,广告策划类课程结束后安排广告策划项目实践等。集中项目实践环节,使学生心无旁骛,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践项目,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符合实践能力提高的学习规律,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

1.3纵向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不仅使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人才需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入职前的岗位定位准备,是高校办学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在实习环节上,除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外,其余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都可以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这样的实习安排,保证了学生能有较长的时间参与实习单位广告项目运作,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第七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进行实习总结和交流,并在教师指导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第八学期,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进入毕业实习,同时边实习边收集整理毕业设计材料,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进行专题写作和毕业设计,进行毕业答辩和毕业设计作品展览。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采用上述方式安排学生实习,促进了学生就业。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专业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充分肯定。

1.4搭建实践平台。

为把学生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校内可以采取面向广告专业学生开放广告策划创意、摄影、摄像、平面设计、视频编辑、广告制作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有专业实验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开放的实验室成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广告实案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

2开展项目式教学。

项目任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项目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学生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教师成为项目实践的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充分体现广告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根本特征。目前,学校教学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全国广告专业赛事、网上注册威客平台申请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在项目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项目的数量、难易程度及可操作性等需教师在项目引进前充分论证,保障通过项目实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针对具体项目的创作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讨论、设计、制作,课堂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形式,如案例分析课、讨论课、集体辅导课、单独指导课、分组指导课、提案答辩课、观摩课等。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就是参赛作品或企业实际项目实案。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把上述项目引进课堂,学生在专业比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信心,推动学生更深入地开展专业学习。

3进行团队式管理。

广告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要求广告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学生入校学习就应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广告学专业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训练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以班级为单位、以课程为载体建立责任明确的.学习型团队。团队的凝聚主要采取共同目标、任务分工、深入合作、共享成果的措施来实现,团队成员在阶段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5人组成的学习型团队,要求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要承担工作角色并发表意见,这不仅使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学习动力、创新精神得到最大唤醒,而且学生的团队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每天工作及成效处于不断交流、评价和竞争的良性循环上升中。因此,团队式管理学习形式是培养专业广告学专业人才的良好组织形式。在团队式学习管理形式中,对个别学生“搭乘车”现象,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检查中予以规避。

4开展针对性辅导。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及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保障学生学习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始终伴随教师及时、针对性的指导。如帮助学生团队确立阶段学习目标,开展项目设计、学习方法、团队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等。

5加强综合性考核。

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起到规范教学过程,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导向作用。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方式是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主要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应用能力方面的考试较少。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广告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是改变上述情况的有效措施。过程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表现的评价,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过程评价要对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责任感、创造性等进行综合考察,督促学生积极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与具体实践,对学生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总结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核。在考试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如开卷笔试、闭卷口试、广告设计、文案写作、广告策划、上机操作、作品提交、提案答辩等形式,以达到综合评定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目的。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都应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和机制,避免因教师主观认识带来的评价结果的偏颇,可采取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创建良性循环机制,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制度保障。培养素质好、能力强的专业广告人才,也是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应用型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指导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需要在学生团队的单独和集体指导中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及智慧,这既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对教师职业奉献精神的考量。因此,对应用型办学定位高校教师的考核,应该把教学质量作为重点考核指标,这有利于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与实践,而不仅仅靠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维系。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二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而且也已经累积了比较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培训经验。近年来,高职院校针对电子商务当前的趋势和动态,为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支持。不过,针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提供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师资供应以及教材设计上,还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如何更进一步地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在高职院校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成为了当前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三

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面临的推广人才奇缺,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对推广人才培养其力量也非常薄弱,尽管我们中职电子商务课改后实现的实战模式能提升学生的技能,但对店铺、对商品的推广能力很弱,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不能满足我校实战教学的要求。

牵手百度,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

同时,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专业师资水平的提升是重要的改进方向。

百度营销大学互联网营销应用模型由树立互联网营销理念、制定互联网营销策略、选择互联网营销方式、抓好互联网营销管理四步循环构成,可以简称为“树理念—定策略—选方式—抓管理”四步循环模型。

互联网营销应用模型反映了营销人员在应用各类互联网营销方式时,应遵循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步骤,是营销推广人员进入互联网营销领域,学习互联网营销必备的基础知识体系。

“让营销人都懂互联网营销”,让互联网营销的理念、方法成为广大营销人员的常识,从而带动中国企业应用现代营销手段的能力不断上升。

这样的教学理念与课改确立的实战模式不谋而合,牵手百度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教学实训平台。

同时,我们也与百度开展了更深层次的多方合作,以谋求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二)联姻淘宝,开办淘宝龙游培训中心。

政府、学校、阿里巴巴合力造就淘宝大学龙游培训中心,淘宝大学讲师直接进入教学课堂,他们的经验总结有助于学生实战技能的快速提升,也为学生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依据我们的创业实战要求,淘宝大学为创业学生开设美工、推广和客服的实战经验分享,解决学生创业实战的真实问题,为他们的创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来那些我们在教学过程难以解决的实战问题,如店铺流量、转化率等关键问题,借助于淘宝讲师的优质资源解决我们的实战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1.遴选关键词,提升店铺流量。

商品标题的选择其实就是关键词的遴选,我们在写商品标题的时候,要善于使用工具来分析关键词(如数据魔方),重视搜索量和产品数量之间的比例,观察各个关键词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形成最优关键词。

这样产生的商品标题才可能达到最优化,可以让更多的潜在客户能够搜索到自己的产品,吸引潜在客户的点击,引起潜在客户进一步了解产品的兴趣,给店铺带来相应的流量,为店铺商品的销售打下基础。

2.细心描述,提高直观度。

五颜六色的文字能够展现店铺的个性,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但潜在客户在浏览产品描述的时候,更多的是想看产品图片,从图片的浏览中发现商品的优势,产生购买的动力。

撰写产品描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图片为主,然后在图片上添加一些文字加以说明,图文并茂的形式方便潜在客户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

当客户对这个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可能产生购买的欲望,跟客服进一步了解其他细节。

3.良好沟通,提高转化率。

商品的转化率影响搜索排序的位置。

转化率高,成交率也高。

用聊天软件交流,客服一定要善于使用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心情,改变文字交流的冰冷状况,甚至由于文字感情色彩的中性不够亲切,可能还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同样的文字,不同心情的买家读它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客服的沟通技巧决定能否把商品卖出去,让买家有更好的心态来购买其他商品或者产生多次购买的行为。

4.承诺零风险,提高成交率。

网购是一种视觉冲击的成果,图片商品与其本身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会给购买带来相应的风险,卖家的零风险承诺,会让买家更放心,那么对于成交率的提升就有很大帮助,如果产品质量过关,一般零风险承诺不但不会让店铺亏损,而且还能使店铺的盈利上升。

一间店铺产品质量好,服务态度好,而且买家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店铺商品的销量自然会上升。

二、连接地气———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一)引进企业,开创电商实战教学。

我校在前期的课改调研中与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专业课教师方荣华兼职衢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龙游县网商协会副秘书长,借助于这样的行业协会平台,强化校企的沟通合作。

学校希望获得企业的支持,中小企业在“电商换市”环境下,企业转型升级也面临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问题,学校低成本的场地、人员、管理优势使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为保证双方能稳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校企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吸引中小企业整体入驻学校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不出校门也能实战的宝贵机会。

从最初的衢州美亿佳家具有限公司的“二皇冠”店铺的入驻,到浙江超洁的商城建设和网上销售,创业园入驻的校外合作企业不断增加,目前合作的有美亿佳的美伊尚品婚房方案专营店、超洁官方旗舰店、南极宝天猫商城、浙江文昌阁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独立网站、方飞食品专营店、浙江威特服饰的依吾的女装和依吾的旗舰店。

(二)业绩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评价的过程性、激励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营造努力工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我们充分利用创业园的便利条件,结合创业园的工作、学习特点构建了独特的学业评价机制。

作为工作需要,按照企业运作要求,实行绩效考核机制。

每月由业务主管根据工作绩效,评比创业之星,进行利润分红。

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业绩也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更突出了知识够用、技能为先的职业教育新评价体系。

使得知识、技能和合作的同步提升,奠定学生更好更快接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实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回顾总结———展望实战教学成果。

(一)技能为先,接轨电商创业需要。

我校从起,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始以全程实战教学模式进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改革,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很快掌握了实战技能,多年来累计参加创业的学生近200人,学生运营总收入不低于30万元。

学生通过实战模式的不断实践,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

电子商务创业园在为企业实现高效盈利的同时,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社会人才培养,为龙游商家走向网络经济,实现“腾笼换鸟、电商换市”的目标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帮助。

同时,为企业提供网络模特、照片拍摄、美工处理、网站设计、电子商务代运营等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同时使学生得到“理实一体”的实训,积累了自主创业的经验。

以我校级电商专业学生叶飞为例,他于6月创设的网上店铺到现在已经是“二金冠”的等级;的10月,他开设了天猫商城,做起了保温杯的品牌销售。

目前的他常作为优秀毕业生回校讲述创业经历。

(二)知识够用,满足学生终身学习。

知识其实就是实战经验的总结,学生在创业、就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已经远远不是我们教育中限定的b2b、b2c、c2c、b2b这四类常见模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给予我们全新的体验,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仍在动态的发展中,只有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动态的行业发展,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来实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电子商务专业的行家。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四

随着软件规模、复杂度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软件的开发成本和进度变得难以估计,软件可信性越来越差。这种软件成本不断上升而质量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软件危机”。软件质量难以得到测量和控制,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为克服“软件危机”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将工程技术和管理中成熟的方法、技术原则引入的软件工程科学中,逐步形成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软件工程”也逐步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软件工程设计知识面广泛,研究人员将各种传统工程设计中的概念、方法理论和软件工程结合,用于指导软件工程实践,发展迅速,内涵丰富。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形式较单一,受传统班级课堂形式和学时的制约,教学难度较大。目前,理论课中主要采用“讲座式”教学法,灌输基本概念、原理;而在实验课中则主要采取“放任式”教学法。目前软件工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乏味。软件工程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以“讲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差异。软件工程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软件工程能力,指导学生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自觉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开发探索的主动性及参与大型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能力。

2软件工程特点及发展趋势软件工程特点。

1)软件工程着眼于大规模、高复杂性的软件。传统的程序设计技术是仅仅指小型程序设计。

2)软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大规模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复杂性一方面是软件构件大量增加,因素繁多,另一方面是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等具有不确定性。

3)软件需求等经常变化。在软件设计初期,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使用人员存在交流的鸿沟,或者是软件使用人员本身对软件需求不明确,导致软件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变更,而软件需求的变更使软件开发周期大大延迟。

1)开放计算。开放计算包括开源软件、开放架构和开放标准三个方面。

2)模块化。一方面企业面临的.软件行业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多创新模式和业务流程的灵活性。为了缩短开发周期,软件需要在体系结构和软件代码级别实现复用,模块化思想能够帮助软件公司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五

内容:适合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

基础:整合优化的学习资源。

支撑: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学习环境。

方式: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

保障:严格而有弹性的过程管理。

结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向深水区,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显著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其中软件工作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学科逐渐兴起,进而导致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如何在软件工程专业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改革方法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软件工程专业按照事先预算和进度要求满足客户对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部署、运用和维护需求,在软件工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理论和科学,同时通过采用科学管理手段实现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软件工程学科既包括自然科学的特性,同时又包括人文管理的属性,为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成果就需要正确处理好软件工程专业中工程教学与科学教学的关系,一方面加强人们对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来实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

软件工程作为近年来兴起重要学科,对于社会经济和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进深水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已经日益明显起来,软件工程行业的兴起直接决定了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合理改革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软件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就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高素质综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大多数的专业知识都停留在书本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与目前软件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并不相符,进而出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外,我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与国际先进软件产业的接轨,因此培养出的软件工程的从业人才不能了解国家软件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在国际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我国软件行业的教育模式与国外相比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仍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我国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缺少益处。

2.1提高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是制约软件工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的高校中开设时间较短,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担任,虽然他们对软件工程专业有一定了解,但是不能形成完整的软件工程教学体系,同时这部分教师往往缺少必要的`软件工程专业培训,这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障碍,不利于学生清楚把握软件工程整体知识要求,使教学重量很难得到保障。为了提高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就要求学校不断优化任课教师的评价体系,优先聘用有软件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加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就要求学校必须重点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对软件企业的诉求作出良性反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应将软件公司的需求真正结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转换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有效优化自身培养模式,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际活动中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新型的培养模式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实现对现代化教学体质的优化与完善。

评价软件工程教学模式是否适合社会发展的现状,一方面需要审查软件考核评价方式是否科学,另一方面要审查软件工程专业授课内容是否得当。对现行教学质量的把握就要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实现课程教学从课堂到实地的延伸,通过开展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将原有的教学推广到社会层面,保证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可以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对于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的合理配置也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中来,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替代传统应试下的考核方法,帮助学生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改革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手段,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人事、财务、安全、企业和社会诸方面,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进而制定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软件工程教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培和,徐奕奕,周德俭.以工程实践为主线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6):16~18.

[2]盛琳阳,丁金凤.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j].计算机教育,(16):4~8.

[3]郝身刚,张丽.地方院校软件实训开展方式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109~111.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七

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是根据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订的符合海洋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根据海洋环境科学的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重点设置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色课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开发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省沿海地区的养殖业与企事业单位对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较大,培养有关海洋环境技术人才的学校数量偏少,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开展以海洋为特色的环境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解决海洋环境中资源开发和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专业学生是浙江海洋学院适应市场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

国家战略需求:随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蓝图[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亟须相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浙江省“两区”建设需求: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区”建设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岛开发,同时努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然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物等问题极其突出,已经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增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我国海洋环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据估计,至,我国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将达8万人以上。随着国家及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环境优势:我校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群岛型地级市,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优势明显,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的天然实验室。

战略机遇优势: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规划的发布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浙江和舟山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学科建设优势:我校目前拥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省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备。“十二五”以来,学科围绕我国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创建和培养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学科优势明显。

(一)培养计划设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综合培养”的教育思想,秉承“德育为先、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构特色化、自主化、个性化、实践性、研究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海洋环境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设置的原则。

为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海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洋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全员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学与育人要有机结合。方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也要体现职业性、素养性[3];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

2.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遵循基础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分设置的弹性,提高课程修读的选择性,充分实现学生能通过选择、组合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满足学生自主组合课程。

4.遵循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系统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引进优质视频课,拓展教学时空,推进网络助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遵循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基础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各类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5]。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注重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根据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环境科学(双语)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海域使用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等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课程,引进0.5学分制的前沿课程如:海洋生物处理技术、海洋环境新材料、海域生态价值补偿评估(双语)、海水利用新技术、海洋溢油污染控制与修复、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环境微体生物指示(双语)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有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综合实验(1)(2)(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创新性实验、科考船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培养“零适应”能力的复合创新性人才。

(五)培养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利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增加自主选课和自主实践的课程,创导创新性实验的研究。

从大一开始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4.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以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为特色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八

高职院校在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虽然已经根据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培养基础,但是,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没有探索出比较成熟的路径,包括针对教师和教材等各个方面,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没有形成一定的区分度。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没有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形成并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里面就出现了一些局限性。当前高职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多层次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很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配备等各个方面,累积了相对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仍然是套用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人才等各个方面,没有和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一定的区分度。所以在电子商务专业当中,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仍然是比较模糊的,包括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各个方面,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计划,这就影响了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二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实际性。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很少进入到农村的电子商务实际运行过程里,所以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他们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主要是停留在间接的了解方式上,所以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很少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并且很少进行实际培训,这就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在掌握相关知识方面缺乏一定的实效性。第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里,还缺乏对师资以及专用教材的进一步探索。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教师都是传统电子商务专业当中的师资力量,他们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是一知半解的。这样的师资是无法提高电子商务学生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特别是他们对于农村的实际状况,当前农村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没有具体的理解,就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培养。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的农村电子商务的专用教材编制,仍然是处在于一片空白的状况,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直接套用传统的电子商务教材,让学生对这些教材进行学习,实际上他们对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还是缺乏比较具体的认知,这样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里面就没有一定的区分度,更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对农村电子商务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人才队伍。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还是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但是对于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对于师资队伍以及教材的建设,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等各个方面,还缺乏比较具体的经验。与高职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相适应的一系列资源,都应该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的过程当中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层面。如何在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当中,摸索更适应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就需要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里面,以理论加实际的方式,更进一步的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制度的针对性与实际作用,在教材以及师资等各个方面,保障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机制有效并且可持续的发展[1]。

对高等职业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于师资队伍以及教材等各方面进行完善,更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队伍。在未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很大意义上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动力,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地重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融入一切有机的资源,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结合当前的实际,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以下的层面[2]。第一方面,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首先要从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层面,打造属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当中的电子商务教师来说,要真正地进入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场景里面,感受当前农村与电子商务结合的程度,才能够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未来的趋向,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要调动一些专业的教师,根据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将来的发展趋势,编制适合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只有具备完善的教材,特别是配合比较成熟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3]。第二方面,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理实一体化模式,特别是结合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实训活动,以实训的方式让电子商务的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农村电子商务未来的潜力,才可以更进一步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接。在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实训过程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进入到大中城市的电子商务企业当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过这样的活动方式是不适应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和企业相合作,特别是和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合作,通过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鼓励学生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当中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状况,才能够为将来投入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里面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三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人才培养的跟踪体系。因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进行校内教学,更需要关注他们在进入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之后的综合状况,所以高职院校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形成,就需要关注到这些人才再投入到企业之后的具体状况,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的跟踪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高职院校在探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需要尽早建设完成的一个重要体系。因此,高职院校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形成一个专题小组,通过这个专题小组跟踪人才在投入到社会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状况,才可以对校内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电子商务教材当中不适应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一些内容进行及时的删减或者修改,以此来适应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3结束语。

对于高职院校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来说,只有充分的理解并且掌握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才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从人才的培养基础,以及人才的实训模式,包括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后续跟踪,能够更好地掌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一系列状况,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在未来,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将会形成一种产业集群,这也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要关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彭铁光,1972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部队人才培养论文(模板19篇)篇十九

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首先需要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实施原则,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它主要是通过设置特定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实践内容的一种课堂模式,通过教师设计任务、学生执行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得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利用交流和互动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二是设置真实的任务场景进行语言的学习;三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来;四是将学生的个人经历作为学习资源;五是让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

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需要遵守以下几个运用原则:一是语言场景的真实性原则,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选取真实的、典型的任务场景,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真实场景内的语言运用,同时能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二是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虽然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其真正的实际运用能力;三是逐步过渡原则,由于很多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接触到任务型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需要从简单的任务开始,然后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一定的语言知识,因此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将课程内容融入到任务设置中;五是给予学生悉心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在开始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可能还不太适应,学习效果可能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但是教师应该给予悉心的指导。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差别,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入到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必须要了解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哪些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不同。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主要是以学习知识为目标,因此其教学模式也更加注重科学性、系统性,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虽然,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等策略,但是教学内容依然按照传统教材进行,学生的个体感受没有被重视。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不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然后学生接受教师的讲解,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任务的执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运作方式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的讲解,师生的交流主要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交流比较少也比较生硬,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设置的任务,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评价体系不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通常只学习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而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则不关心;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学任务,进而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判断学生在多个任务中的表现,进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同时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差别,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和要求。

对于任务型教学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设计步骤,教师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设计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学者对任务的设计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明确任务的设计目的,同时确保该任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二是以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为例进行任务设计,任务内容和实现方式尽量与现实生活相近;三是设计的任务需要对英语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四是任务应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五是任务设计后,学生通过执行任务,能够提高自己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六是任务设计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展,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教学内容。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步骤。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教师需要通过分析英语教学的内容,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二是为了达到本次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任务;三是对任务进行检查和调整,使之能够进一步符合教学的目标;四是学生参与任务的执行,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五是教师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以上的论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阅读前的活动设计。

教师通过分析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任务的设计;在任务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将任务引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本次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教师需要讲解本次阅读必须完成的任务,例如:设计一些与文章主题和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找寻答案。然后让学生对任务进行熟悉,充分地做好阅读准备,开始进行阅读任务。

(二)阅读中的活动设计。

教师在学生执行阅读任务的过程中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例如大声朗读出来、用笔标记阅读等,这些不良习惯应该给予纠正;二是一般的阅读主要分为快速阅读和精读两种不同的阅读任务,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在面对不同阅读任务时,是否达到阅读要求。

(三)阅读后活动的任务设计。

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后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回答阅读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从而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完成阅读,同时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二是进行阅读任务的扩展,例如:学生阅读的是一篇叙事文章,那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如果学生阅读的是科技类论文,那么可以要求学生对科技内容进行深入扩展等。

五、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步骤:。

(一)写作前活动的任务设计。

在准备写作之前,教师需要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方法,对写作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解,从而确定本次写作的大致范围或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具有讨论意义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从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一开始学生没有写作思路,教师可以给予几个写作的方向,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根据写作方向进行写作。

(二)写作中活动的任务设计。

在写作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答。英语写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稿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根据写作题目和教师给出的写作思路,开始确定写作方向,然后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二是修改阶段,通常来讲,学生的作文首次写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因此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可以示意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作文给出一定的修改意见,学生继续对文章进行修改。

(三)写作后活动的任务设计。

在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对本次的写作任务给予一定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给予指正,例如:学生对写作题目把握不够,学生的句式过于简单等等,然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第二,进行一些课外延伸活动,根据本次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知识,让学生进行更深内容的写作,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辅警团结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这次总结使我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远远超过了我所想象的。我要更加相信自己,勇

    竞职演讲稿班长(通用14篇)

    演讲稿范文要注重开头的引人入胜和结尾的总结和回顾,让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演讲稿的魅力在于能够引导和感染听众,以下是一些成功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助理记者申请书(优质18篇)

    更多申请书是指用于向学校、公司或组织申请某种资源或机会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我们的才能和潜力。在浏览以下申请书示例时,请留意一些申请者如何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有力的

    两学一做大学生心得(优质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和有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教师实践内容及体会(优质19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发掘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找到了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足球教练心得体会和方法范文(19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本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

    音乐研究心得体会总结范文(20篇)

    总结范文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写作,可以帮助人们回顾经验,总结教训,寻找改进的方向。小编精选了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钢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

    试用期自我总结和评定(精选24篇)

    试用期总结是帮助公司了解员工在试用期内的成长和发展情况的重要工具。我整理了一些试用期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你写出一份优秀的总结。作为试用期员工,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

    以珍惜时间为的演讲稿大全(15篇)

    演讲稿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演讲者的自信心和对主题的熟悉程度。在演讲中,关键不在于演讲稿范文的长短,而在于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行动。

    爱弥儿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写下心得体会是为了保留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方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借鉴和应用。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对自己经历的真实感悟和深刻思考。它是卢梭xx年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