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文锋

教案模板可以提供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信息,帮助教师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教案模板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教师教学发展的一种体现。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题。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3、揭示课题: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又会具有怎样的规律呢?这样的规律又可以使我们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1、提出猜想。

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的商各是多少?

让学生将上述问题改写成三道除法算式。

学生边观察算式边进行猜想,并在小组里交流。

2、验证猜想。

(1)初步验证。

提问:这样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去验证?(引导学生想到可以逐一计算出每题的商,并将它与被除数进行比较)。

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出三道题的得数。(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商的变化规律)。

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题得数小数点的变化情况。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21.5÷10=2.15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21.5÷100=0.215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1.5÷1000=0.0215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组织学生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具体说明猜想正确与否。

小结:经过实际计算,我们发现这一组题目符合我们的猜想。

(2)举例验证。

提问:刚才我们计算的一组题目,符合同学们提出的猜想,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个猜想一定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想到所研究的例子还很少,要是任意举出的例子都符合这一要求,我们才能确认猜想是对的)。

要求:下面就请每个同学任意再找一些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仍然有这样的规律。要注意所举的算式不要超过计算器的计数范围。

学生自己找一些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验证。

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

(3)确认猜想。

谈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所举的算式放到一起进行观察,并互相说一说自己举例验证的情况。

反馈:你们所举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刚才的猜想?

确认:对于刚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想到每个人任意举出的例子都说明猜想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

3、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索,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吗?

追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吗?

1、教学例6。

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上面的改写。

组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1000,计算500÷1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0.500,再化简成0.5。

2、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3、拓展延伸。

谈话:想一想,运用这个规律还可以使哪些计算简便?(引导学生想到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都可以运用这一规律使计算简便)。

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小结:将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只需根据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先说一说,括号里要填的数与什么有关,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看出从10到0.1,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读题后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完成。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

(1)经过探索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

(2)我们是怎样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3)应用这个规律可以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4)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愉快吗?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二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确立的教学目的是: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三

1、说课内容: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4)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多次形成学习高潮。即导入新课时鼓励学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动手操作时的探究高潮,归纳结论时的思维高潮,综合练习时的活动高潮。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4、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学生每人几张数字卡片,每小组一张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情况表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总结知识,自我评价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首先,我要学生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

(设计意图:小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

接着,出示课题,介绍目标。

板书:1:探索并归纳出规律。2:运用规律。

(二)操作感知,探究规律。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1、用卡片摆出0.03,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以怎样简写?

2、将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什么数?

3、得出:整数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写。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不写小数点。

4、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左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添0补足)。

6、学生小结: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缺几个位就补几个0。

(设计意图:分散难点,让学生清楚当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1.请每个学生拿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情况表,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里。教师建议同位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要求:每次移动小数点,都要从第一个式子开始。

小数点移动的位置0.004米4毫米。

向右移动一位0.04米40毫米。

向右移动两位0.4米400毫米。

向右移动三位4米4000毫米。

2、提问抽查,纠正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每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变化规律)。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2、同学汇报一下,(边汇报,边演示软件)。

3、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观察出来的。(如果有学生从小数表示的意义方面去想,教师应给予鼓励。)。

4、让学生猜想,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呢?

5、教学课件演示,验证猜想。

7、看书96页,请大家一起宣读由他们自己发现并归纳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进行操作,观察、比较、探索的基础上,概括出规律。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三)多层训练,巩固规律。

(设计说明: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广泛参与。设计形式多样,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练得轻松,提高了能力。)。

1、巩固练习。

(1)考填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师问:怎样才能简单地记忆下来?(如果有同学想系左手力气小,所以向右手力气大来形象记忆,应表扬。)。

(2)完成96页做一做,和97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随机挑选代表,摆上实物投影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这两题的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

2、变式练习:

(1)游戏,拖一拖。请一学生上讲台拖动小数点,并问其他同学回答,原数的变化情况。

(2)解决98页练习题第1和第2题。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拖一拖的游戏,形象生动,学生喜欢,用课件动画的形式出示练习第1、2题,引起学生的注意,用变式的练习,巩固规律。)。

4、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学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规律在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应用?(让学生思考在学习中,点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就不一样了。如果在银行统计时点错右漏写小数点会怎样?)教育学生做事认真细心。

(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首先自评,学生对自己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评介。

接着可以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教师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或全班的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五)作业布置:

1、回忆一遍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预习97页,例2和例3,做书上98页练习第三题。

附板书:

学习目标:1、探索并归纳规律2、运用规律。

一位10倍。

三位1000倍。

一位10倍。

三位1000倍。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四

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

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0.506(缩小1000倍)50.6(缩小10倍)0.0506(缩小10000倍)。

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

应用上面的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可以了。

(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启发学生得出:把0.654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6.54;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65.4;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654。

(2)同理把43.9缩小10倍,l00倍各得多少?

43.9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4.39;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0.439。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三)巩固反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得()。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这个数就比原来()倍。

(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81.254.0368.73。

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7.35.940.248125.6。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l一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五

教学重点: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数位顺序表:

问:(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

(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

2.注意观察(电脑演示)。

2.576<25.76<257.6。

(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二、导入: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2.反馈.。

3.说说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独立思考:将0.6m6m,0.6m有什么变化?

0.6m6m原数扩大10倍.。

0.6m60m原数扩大100倍.。

0.6m600m原数扩大1000倍.。

5.你怎样看出从0.6m6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

7.根据大家发现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8.老师板书右移扩.。

(二)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

2.反馈:

小数点左移一位,0.6m0.06m,0.6m缩小10倍.。

小数点左移二位,0.6m0.006m,0.6m缩小100倍.。

小数点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缩小1000倍.。

3.你怎样看出0.6m0.06m,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

4.同组互相说其他道理.。

5.根据大家发现,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

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

(三)1.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

2.小组熟读规律.。

(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

(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因为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

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三)电脑出示练习。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l08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一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较为熟练地应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为学习小数和复名数,小数乘、除法做好准备。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

―、复习。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应用上面的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进行扩大(或缩小)时应该注意什么。

3.填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l00倍。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1)题。可提问:3.6变成36,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扩大了几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

第(3)题,可提问:30变成0.03,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缩小了几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缩小了l000倍。)。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做题时的.想法。可提问:0.85×100是什么意思?(0.85扩大100倍。)可以怎样做?(把0.85的小数点向有移动两位。)根据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0.85×1000就可让学生连贯地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三、判断对错。

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先让学生试着自己判断,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第(1)题,可让学生举出一些反例加以说明,如0.567<0.8;第(4)题启发学生明确一个整数末尾添写2个0。实际上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所以原来的数扩大了100倍。

四、混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让学生回答。(积也扩大lo倍。)再请另一名。

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根据是什么。(根据乘法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3.在做第14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5*题。可启发学生想: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第二个因数扩大100倍,实际上因数共扩大了多少倍?(10×100=1000倍。)那么,积应该扩大多少倍?(积应该扩大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即1000倍。)。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七

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徐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利用媒体教学,将小数点的移动这个抽象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掌握较好,这一点在课堂练习中就已得到证实,学生都能很快报出答案。

本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可以大胆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在探索规律中,教师有点过于心急了,见学生未能较好的总结规律,教师就直接出示,这就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变成了简单的记忆。教师可多留给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八

教材第96、第97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至3题。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掌握规律。

2. 使学生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3.培养学生养成做事、学习认真的好习惯。

4.理解和掌握规律。

教具准备。

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

学前准备。

1.比较下面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0.84和0.840      2.54和25.4。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第二组两个小数数字虽然相同,但小数点的位置有了变化,小          数的大小也有了变化.

把下列商品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再用元、角、分表示出来。

一块橡皮1.50( )=( )元( )角( )分。

铅笔盒  5.32( )=( )元()角()分。

学生尺1.86( )=( )元( )角( )分。

计算器  25.73( )=( )元( )角( )分。

探究新知:

导入  新课。

马小虎的妈妈开了一家学习用品商店,买各种学习用品。小马虎平时就做事不认真,所以在开店时也是马马虎虎,大家都叫他小马虎。小马虎有时还自告奋勇给妈妈帮忙,帮妈妈写价目表。由于平时就马马虎虎所以经常把标签写错,不是把小数点向左写一位就是向右写一位。在文具店刚开张的时候去的人不少就是没人买东西,这是他写在标签上的一些商品的价目,请你给他找一找没人买东西的原因:(出示课件)。

橡皮15.0元           铅笔盒53.2元。

学生尺18.6元         计算器257.3元。

小组合作找出没人在这里买东西的原因。

小组汇报错在那里。

请同学帮助小马虎改正确。

(以1.000为例)。

如果有困难教师引导:

……。

反馈:。

下面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了多少倍?

­   3.72    372      37.2。

教师: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像小马虎那样把小数点写错。

小马虎这次吸取了教训,不再因为把小数点的位置向右移动而把原数扩大了。他把商品的标签又重新写上了价目:(出示课件)。

橡皮0.150元           铅笔盒0.532元。

学生尺0.186元         计算器2.573元。

新的价格标签公布后小马虎的文具店那个叫火,不一会小马虎所写的文具就买完了,妈妈看买的这么快,就看了看他写的价目表差点儿给肺气炸了。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帮他找出原因。

小组讨论:帮助小马虎找出赔钱的原因。

小组派代表发言:这一次他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激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文具店的买卖怎么就火了呢?

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文具便宜了当然大家才争相购买。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帮他改正价目表呢?

学生改正确。

(以1000为例)。

小组汇报:

……。

反馈: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课堂作业 :

一填空。

(1)把0.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写作( ),数字6就从( )位移到了( ),原来的数就扩大了( )倍;如果把0.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写作( ),数字6就从( )位移到了( )位,原来的数就扩大了( )倍。

(2)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写作( ),数字8就从( )位移到了( )位,原来的数就缩小( )倍;如果把0.8的小数点相左移动两位,写作( ),数字8就从( )位移到了( )位,原来的数就缩小( )。

二把2.58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各有什么变化?

0.258     25.8     0.0258     2580。

课堂小结:

2.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向小马虎学习么?为什么?

快速抢答:我说题目要求你回答。

­ 0.7。

­ 0.25。

­ 0.006。

­ 0.506。

­ 36.8。

­ 5.41。

­ 7.295。

­ 128.6。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九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成功的地方:

首先,在上课开始,我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意在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正在理解并掌握一个小数乘10、乘10乘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学生掌握一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动边说出整个过程的规律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数乘10、乘100、乘1000及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的活动,巩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让新知识得到及时反馈。不足之处及对策: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时间相对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注意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学生得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

一、导入新课。

1、师:我先写3456,我再写3456,我还写3456,这三个数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对了,这三个数完全一样,所以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加了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师:但是每个数都加了这个点。

生: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而且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数在变大,所以他们之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生:

师:也就是说,本来是相同的数,因为所加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成的新的数大小也就不同。而且还发现,当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时,这个数就变大。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引起数的大小变化中,有什么规律?补充完整板书: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二、探究新知(略)。

三、练习梳理(略)。

四、拓展启智。

3.456( )=34.56( )=345.6( )。

师:大家真厉害!首先能把一样的数字通过小数点变成不一样大,但是又能通过填写单位名称变成一样大。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使小数变……?这个知识下次学习。

【案例反思】。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这次去雨花上课的内容,是江苏版教材五年级上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巧妙引出新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巧妙地通过写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456,3456,3456,当我连续写3个相同的数时,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神。这时老师及时问:它们三个数字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一下子就回答了:因为这三个数完全一样。这时,我巧妙地引出:好,现在老师改变一点点,现在还相等吗?老师立即在刚才的三个数字上分别写上3.456,34.56,345.6,问:现在这三个数还相等吗?学生凭直觉就知道不一样。老师巧妙设疑:每个数字都加一个点呀?大小应该相等。这时教师巧妙得出:数字加小数点会改变数字的大小,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展示了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整合教材用例题。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一言,精辟地对教材意义做了准确的定位。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其知识、技能覆盖面是有限的,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等实际生活环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次上课时,使用的教材上的例题是这样一组计算,5.04×10=50.4、5.04×100=504、5.04×1000=5040;我认为学生不容易从上面发现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因为这三个例题只有一个有小数点,另外两个小数点是隐蔽的;所以我把立体改成5.104×10=51.04、5.104×100=510.4、5.104×1000=5104,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发现里面小数点的移动方向。从而发现里面的一些数学秘密,对接下来的观察发现探究才有话说。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例题的时候,一定要蹲下来,看一看学生的具体的障碍点在什么地方?你主要需要学生有哪些发现?不要在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点上纠集。这是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富有个性化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活动。

3、首尾呼应相衔接。

基于开始时我用增加小数点这个游戏导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在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结束后,我又一次启用了开始的练习,作为拓展练习,既是这节课的总结,又是下节课的引入,同时首尾呼应,展示了教师的好的控场能力,再一次抓住了学生的心。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一

教学难点:

应用规律正确计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特别是其中小数点移动时须补“0”。

课程实施:

一、情景引入。

1、谈话:最近老师作了几项物品单价的调查。

小黑板出示。

品名一枝圆珠笔一块橡皮一辆玩具小汽车一台电风扇。

单价2.50元0.25元25.00元250.00元。

2、你能将这些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吗?

3、引导比较。

这四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书:数字相同,小数点位置不同。

4、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出示例2。

(1)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2、汇报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问:5.04乘以10、100、1000后,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怎样?

引导比较:5.04×10以后小数点位……。

问:5.04是一个两位小数,将5.04×1000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三位,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移动小数时数位不够用“0”补足)。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4、引导小结,并适当评价。

把一个小数乘以10、100、1000……后,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黑板出示规律。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并说说你能从表格中知道些什么?

(2)问:你能告诉大家: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含是多少克吗?

你能把0.351千克改写成克作单位的数吗?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一分钟后,请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指名回答适当评价。

2、完成试一试。

(1)读题。

(2)填空。

(3)交流。

3、完成练一练。

指名口答:

问: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十二第4、5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2)引导审题,相机板书。

先理解题意,再问:地球上重10千克物体在月球有多重,认为什么怎样算?为什么?

板书:地球月球。

1千克0.16千克。

10千克?千克。

100千克?千克。

1000千克?千克。

(3)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问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引导审题,板书引领。

先理解题意,相机板书,再问:1000。

平方米释放多少千克氧?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

1平方米0.1千克0.073千克。

1000平方米?千克?千克。

(3)学生口算结果,并说说小数点怎样移动?

4、拓展延伸。

10千克甘蔗可榨糖4.2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一、实现两个转变,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整节课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途中,采取多维互动,合作交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启迪。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让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二、多维互动,实现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学生之间本来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为学生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低的发展区。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再通过学生自己举例观察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从而引导学生比较、合作、交流。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请他们选择各自的方法把0.351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的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让独立思考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交流、全班交流,让极大部分学生能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实现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

三、激励评价是推动有效学习的动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探究精神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激励评价的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推动有效学习的动力。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利用三张卡片0、5、1,让学生组合成不同的三位数,然后在105的不同位置点小数点,最后让学生观察数据1.05、10.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

3、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不足之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

在上这课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研究,发现所要学习的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于是,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你发现了什么?2.0.351千克=(   )克,你是怎样想的?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重点。

在课中,经过对预习作业的简单校对后,我马上进入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即预习单中的两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进行了交流。在学生汇报时,学生基本上没能回答到关键,即“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而是说“我发现50.4与504,504与5040相差10倍”,“后面一个积比前面一个积大10倍”等,学生表达中的错误暂且不说,从此可以看出,一则学生对预习作业中的问题没有作认真或深层次的思考,二则我的问题设置太笼统,会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无限延伸,而最终导致学生的无效思维。

同时注重了“说”的训练。在单位间的互化和乘法算式填空中,通过同桌互说、集体交流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使学生明白不仅要会做题,更要会说,会表达你的想法。

这个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广泛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三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课将在次基础上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习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与10,100,1000……相乘的知识.

例2通过计算器探索初步感知把一个数乘10,100,1000……,这个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的规律,再通过验证丰富对这一规律的感性认识,例3让学生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这一规律的应用价值."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4~7题让学生巩固这一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使学生在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受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知识的积极意向.

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组数游戏,导入新课.

出示三张数字卡片,0,5,4,谁能用三张数字卡片组成我们学过的三位数,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板书:504)。

出示小数点,说说你想把小数点放在504的什么位置呢(板书:5.04,50.4,504)比较这一组数的大小,再观察这一组数有何异同.

这组数的数字相同,数字的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不同,为什么。

探索领悟,认识规律.

(1)出示例2,用计算器计算:5.04×10=汇报结果.

5.04×100=。

5.04×1000=。

预计回答:5.04×10=50.4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

小结:5.04乘10,100,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

5.04有这个规律,那是不是任何小数都有这一规律呢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猜想.

(3)验证猜测.

猜想只有通过事实验证才能被认可,请各小组任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致.

汇报验证结果.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出示例3表格,说说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巩固练习,应用深化.

1,指导完成"试一试".重点指导:0.03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2,"练一练"第1题.

独立填表,并交流.

3,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

(一)课始用"组数"游戏导入,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对小数的大小变化产生影响,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心理上的认知点.

(二)通过计算器探索,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的前提下,提出假设,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在研究规律,而不是在做一些机械的运算.

(三)数学规律必须经得起反复的推敲,只适合个别现象的规律不是规律,因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加以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讲一点而学很多的策略.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四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前面讲的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这部分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例1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动画(教材例1情境图)话说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坐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2、提出问题。

(三)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教材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了4个等式。左边都是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从上到下数字都相同,而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右边分别是和左边相等的毫米数。这一环节可以在看动画片了解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4个数据。问一问:这4个数据分别是多长?能不能用毫米为单位表示出来?在学生的讨论中板书。

然后再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上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动性。开展自学与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进行适当的提示:

从上往下观察,然后讨论:。

1、0.009米到0.09米。

你是怎样看出的?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了?

移动了几位?

2、0.009米到0.9米。

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0.009米到9米呢?

我们再从下往上观察,然后讨论:。

1、从9米到0.9米。

小数扩大了还是小了?

缩小的原数多少?

你是怎么看出的?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几位?

2、从9米到0.09米。

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9米到0.009米呢?

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小组汇报。

2、归纳总结。

(1)小数点向右移。

(2)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分之()。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分之()。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分之()。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把规律简化,教师总结出记忆规律的口诀,左小右大1位10倍。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教材44页“做一做”

(六)教学例2。

对于小数学生已经很熟悉了,而对移动小数点改变小数的大小则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也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不使学生感觉学的`累,必须设计一个与本课知识有关的并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情景,然后提出新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知道小数点的移动可以改变小数的大小。形成规范的规律表现形式后,设计几个不同形式的规律变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此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饱和,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1、通过生动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故事,激起学生学习本课兴趣,提出问题。

2、注意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这样一组数据:

3、概括规律。学生自己先概括规律,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4、应用规律,灵活练习。

5、课堂总结。

本节课取得的教学效果还是很理想的,学生自己得出了规律,并能应用于实践。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具有吸引力,没有抑扬顿挫语言气氛。

2、缺乏适当的鼓励,课堂气氛后来不如先前活跃,少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

3、过于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偏多。

4、教师存在无用语言,比如说:确定吗?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五

首先出示两组数据。

(1)1.0281.02801.02800。

(2)1.02810.28102.8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将四个相同数字分别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1)0.004米=4毫米(2)0.04米=40毫米(3)0.4米=400毫米(4)4米=4000毫米先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将(2)式同(1)式比较后,学生自主将(3)(4)式比较。交流谈谈自已的看法。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后做96页做一做,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巩固做97页做一做,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a、基本练习,出示两排数,让学生观察说出从上排数变成下排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扩大还是缩小了多少倍。

b、加深练习:比一比谁是最棒的数学医生。实际上是判断,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c、提高练习: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来一齐巩固小数点左移和右移的灵活应用。

先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对本节课内容简单复习。然后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作激励性评价。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1、设疑引新,激发探究意识。出示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

2、改变模式,以自主探索为核心。新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3、练习设计,改变枯燥无味。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设计有坡度练习,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棒的数学医生,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很好掌握知识(知道哪错了)更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4、存在不足,有待以后改进,本节课虽然有很多讨论活动,但我在引导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鼓励,课堂气氛后来不如先前活跃,少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实用16篇)篇十六

本课的内容和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安排大致相同,学生因为有前面学习的经验,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比较好的。由于本课知识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在口算教学上花费较大的功夫,事实上小数除法的口算一直就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移动小数点时遇到数位不够需要添0的情况也做了强调。我发现不少的学生对于规律记得很熟,但在具体运用上却不够熟练,尤其是对一些变式练习,反应比较慢,出现错误比较多。

在讲授这堂课时,我设计了“复习-探索新知-应用”三个教学环节,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用这个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观察、比较、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实现了复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口算有效激活了这一已有经验,为新规律的发现和概括提供了参照。根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推理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的变化情况,引发了学生对新知的设想,获得了初步的感知。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三、科学探索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小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本课的学习核心,在探索规律时,学生经历了在具体的数例中观察-拓展性猜测-举例验证的科学求真过程,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与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三、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比较透彻。

1、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的规律,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规律,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4、学生获得了独立发言的机会,全体学生参与了“验证”的过程,不存在提问集中的现象,基本践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当然,成功与失败同在,开心与遗憾兼有。

相关范文推荐

    不负青春演讲稿分钟分钟(模板16篇)

    青春是奋斗的时代,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拼搏,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青春是艺术和创作的源泉,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青春文学作品吧。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

    幼儿园班级内教师总结(汇总19篇)

    教师总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帮助我们不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为了丰富大家的教师总结写作经验,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简洁而有力的教师总结范文。

    理想理想高中大全(18篇)

    理想是人生的营养剂,它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下面是一些教师的理想总结,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开开心心迎新年演讲稿(模板18篇)

    新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让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长。以下是一些新年习俗和传统的介绍,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农村的发展变化(精选17篇)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思路清晰、观点独到、论证充分的特点。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欣赏,好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好政策的引领,农村发生

    诗金色花纸船教案大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包括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面试自我介绍(优质17篇)

    自我介绍一般包括姓名、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并可以适当附加一些个性特点和成就介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社会实践活动之摆摊(专业20篇)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社会实践的奖项和荣誉,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激励和鼓舞。我不算会赚钱,但是个极其怕浪费

    表弟小学生(优质16篇)

    每一个优秀作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观点,通过阅读不同的作文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非常荣幸为大家介绍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相信它们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暑假第一周暑假第一周记(实用17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观点表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选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的才情。这是随即而来的第二感受,无聊!但是想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