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全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琴心月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全8篇)

一分钟的平静,可以让我们回归内心,平衡情绪。怎样利用一分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一分钟的思考题,希望能带动大家的思维活动。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一

5.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m3木料可以做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10m3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的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的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与桌腿,恰好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张方桌.

6.甲、乙二人在上午8时,自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上午10时相距36km,二人继续前行,到12时又相距36km,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2km,求a,b两地的距离.

7.某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220元,60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300元.试问:

(1)春游学生共多少人?原计划租45座客车多少辆?

(2)若租用同一种车,要使每位同学都有座位,怎样租车更合算?

9.晓跃汽车销售公司到某汽车制造厂选购a、b两种型号的轿车,用300万元可购进a型轿车10辆,b型轿车15辆,用300万元也可以购进a型轿车8辆,b型轿车18辆.

(1)求a、b两种型号的轿车每辆分别为多少万元?

10.双蓉服装店老板到厂家选购a、b两种型号的服装,若购进a种型号服装9件,b种型号服装10件,需要1810元;若购进a种型号服装12件,b种型号服装8件,需要1880元.

(1)求a、b两种型号的服装每件分别为多少元?

11.武汉市江汉一桥维修工程中拟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某项目,从两个工程队的资料可以知道:若两个工程队合做24天恰好完成;若两队工程队合做18天后,甲工程队再单独做10天,也恰好完成,请问:

(1)甲、乙两个工程队单独完成该项目各需多少天?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二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乘除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乘以任何数,都得0。

2.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乘方

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底数是a,指数是n,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的n次方或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四、运算律及混合运算

1.加法交换律:a+b=b+a

1.加法交换律: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a+(b+c)=(a+b)+c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

7.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8.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五、近似数

1.近似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察量的大小,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意义,与准确数非常地接近,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近似数。

2.近似数的分类

(1)具体近似数(如30.2、58.0…)

(2)带单位近似数(如2.4万…)

(3)科学记数法

3.精确度:用位数较少的近似数替代位数较多或位数无限的数,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这个近似程度就是精确度。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看精确度得到原数中去看在哪一位上,如:2.4万精确到千位,而非十分位,因为2.4万就是24000,4在千位上)。

4.有效数字:对于一个不为0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末尾数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求近似数要求保留n个有效数字时,第n+1个有效数字作四舍五入处理。

例:0.0109有三个有效数字1、0、9,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时,0.0109的第三个有效数字9四舍五入,变为0.011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1后求出近似数0.0109≈0.011。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三

3、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四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步骤为: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四、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解不等式的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常见考法

(1)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考查不等式的性质。

误区提醒

忽略不等号变向问题。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五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精练、语句严谨;所以只有做到对每个句子、每个概念、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二)学好初中数学需要培养“想要听、听得懂、懂得听”的习惯

要做到想要听,就得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多年的数学学习中,数学真理的绝对性,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数学演算的精确性,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点点滴滴地渗入到我们的思想,这些将在我们日后的人生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达到听得懂,就必须提前预习,保持专注;要做到懂得听就是明白听课重点。

(三)学好初中数学需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做作业前先要复习巩固所学的概念、定理和性质,联想老师所讲过的经典例题。做题时一要看题准确,即文字、数学式子、数学符号等不多看、少看或漏看;二要分得清楚,即能分清题目的条件、结论。由题联想到它考查的知识点。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六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9、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20、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1、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3、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七

1.初一数学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的。难度适中,广度有所加大。它与小学数学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初一数学的概念明显增多。小学对于一些概念只要求读懂就可以了,初一的数学概念要求牢牢掌握,要有一种敢于较真的精神,抓住本质细抠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运用概念,它贯穿中学数学学习的始终。

2.小学数学的计算相对简单,中学数学的计算相对繁杂。要尽量培养准确而迅速的计算习惯。这首先需要对前面概念和定义较好的理解和熟练,其次还需要专心和细致,严格要求自己不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不要为考试低分找客观原因,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习惯。

3.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自己攻克难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小学学习过奥数,中学的学习中也会遇到难题,要发扬一种钉子精神,对习题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要知难而上,勇于探索。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1.首先要会学习,好的学习方法是努力抓好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总结、考试。课前预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带着问题听讲,高质量的听课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课后复习总结是学习过程的升华,认真完成作业时它的重要体现,不要忽视每一天的作业,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落实好前面的学习任务,加之以一颗平常心、自信心对待考试,才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积极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初一课程设置较小学要多出很多,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更要主动适应学习习惯的改变,要及时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将今天的问题过夜!否则后患无穷,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和回顾其实施情况。

3.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一些学习较轻松,成绩又好的同学,多向他们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做的一项具体的工作时,准备一个“好题本”,随时收录一些解题的好方法,以及自己曾做错的习题改正。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学习会有飞速的提高,你的解题思路也被有效的打开了,更可贵的事,到中考前,你可以拿出来有针对性的复习,对你来说,只有“它”才是最有针对性的!这样岂不是事半而功倍。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八

第1项:“数的整除”

第一节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第二节运算

1.有理数的加减法

2.有理数的乘除法

3.有理数的乘方

重要程度--五颗星。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把握三点:

(2)逐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首先,清楚地认识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运算的掌握就简便多了。其次,清楚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

(3)有理数的运算,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小学学习过的运算加上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只要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就不成为难点了。

第2项:“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与除法

2.分数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1.分数的加法

2.分数的乘法

3.分数的除法

4.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举例说明以下两种类型:

1.对应法:量与率对应关系

分析:由于还余下总数的1/4,说明已经卖出的水果质量就是总数的(1-1/4))=3/4,只要找出第一、二天卖出的水果总质量,它所对应的就是总数的,这样按照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即求出这批水果的总质量。

2.转化法:不同的单位“1”转化

分析:题目中有两个不同的单位“1”,条件中的两个分数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单位“1”,要弄清甲乙两人存款数之间的关系,必须运用转化思维的方法,将两个不同的单位“1”量转化为一个共同的单位“1”,这是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关键。根据“甲的存款数的1/4等于乙存款数的1/5”这个条件,可以把甲的存款数看作单位“1”,乙的存款数就是甲的((1/4)÷(1/5)),这样就转化了单位“1”,再用已知量甲、乙钱数的差除以它们分率的差就可以求出单位“1”量了。

第3项:“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

2.比的基本性质

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1.百分比的意义

2.百分比的应用

3.等可能事件

第4项:“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1.圆的周长

2.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面积

1.圆的面积

2.扇形的面积

重要程度--四颗星。弧长与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需要熟记,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会链接到初三下学期“正多边形与圆”,会有一些组合图形的阴影面积需要计算,这里也会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难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