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希望以下的教学计划范文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一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大(),黑(),甩着长长的(),快活地()。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

二、讲读第二段。

2、讨论: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贴出后腿的蝌蚪图)。

句|b小蝌蚪看见谁在干什么?

话|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

小蝌蚪迎上去问:“……。。?”

对比:

小蝌蚪游上去问:“……。。?”

(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情;蝌蚪:急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小结学法。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后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

四、讨论学习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第3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

“他们看见”——(生读)。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生读)。

“小乌龟笑着说”——(生读)。

3、练习,突破重点。

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他们看见()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披着(),捉起虫来()。

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五、讲读第4—5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

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

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雪白的肚皮)。

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

学习生子“肚”怎么记?

(3)朗读这段话。

(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

3、这是小蝌蚪外形上又有了什么变化?(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

学习生子“短”怎么记?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

5、朗读第4、5自然段。

六、巩固总结。

(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变化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完成《课堂作业》。

(2)指导书写“蹲”“鼓”“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巩固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3、知道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4、会看单幅图在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再学全文,借助图片,理清过程。

1、出示课文的四幅图,观察图片,指名说说图的内容。

2、默读全文,用“———”划出表示小蝌蚪生长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a读一读,议议第二次变化是为什么加上一个“又”。

b看图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再长出(),()变短了,最后变成()。

3、小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并在它们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大青蛙,这时小蝌蚪也变成了小青蛙。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师描述: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为什么作者要把青蛙写得这么可爱?(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人类的好帮手。)。

2、我们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背下来好吗?(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知名背。

3、课文的第4自然段是写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的,它的结构上和第2、3自然段一样吗?

按“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自然段。

5、把4、5自然段连起来背一下。

三、指导看图说话。

1、我们已经知道了青蛙是庄稼得好朋友,你从课文的哪几句话看出青蛙会捉害虫?(用”——“划出,读读。)。

老师向学生介绍有关青蛙捉害虫的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看图写几句话。

(1)想想青蛙在干什么?

要求模仿课文第4段青蛙外形的这段话来说一说。(农田里蹲着一只大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服,鼓着大大的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

(3)连起来写一写。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二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

四条腿。

一只乌龟。

两只大眼睛。

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两个、两人)。

就(就是、成就)。

哪(哪里、哪儿)。

宽(宽大、宽广)。

顶(头顶、顶尖)。

肚(肚子、肚皮)。

皮(头皮、皮球)。

孩(孩子、女孩)。

跳(跳远跳高)。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三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边看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回答: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

(3)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强调撇点的方向要往外)。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3、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先认读,再组词读)。

灰迎阿姨顶披鼓。

4、指导写“披”字(强调右边的皮,横勾别丢掉)。

5、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看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过程)。

板书:长后退长前腿尾巴变短。

1、那蝌蚪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快活的语气。

2、长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呢?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过渡句:哦,小青蛙多可爱啊,我们也来当当可爱的小青蛙,跳起来吧!

4、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样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啊!课文中讲,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和乌龟,最后才见到了青蛙妈妈,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让我们读一读,演一演吧!(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1)学习第二段:(鲤鱼)(突出礼貌):

学习小蝌蚪的礼貌板书——迎。

(2)学习第三段:(乌龟)(培养想像和写作能力)。

读出乌龟慢吞吞的语气板书——追。

培养想像能力:小蝌蚪们看到乌龟,会怎样说?——咦?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

培养写作能力:为什么小蝌蚪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3)学习第五段:(青蛙)(培养表演能力)。

读出青蛙的慈祥和疼爱的语气小蝌蚪欣喜的语气板书——游师生共演这一段。

1、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2、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作者一组:小蝌蚪二组:鲤鱼三组:乌龟四组:青蛙)。

3、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1、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资料)。

2、你打算怎样保护青蛙?

3、他们这样做对吗?看课件明辨是非。

4、出示宰杀青蛙和做成菜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

5、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出示课件:保护青蛙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学生大声齐读)。

养几只小蝌蚪,观察它们的发育过程,然后放归到大自然中去。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四

《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文内容比较简短,先写了小蝌蚪的样子,然后通过鲤鱼妈妈、乌龟的介绍等一步一步的写出了青蛙的特点及其与小蝌蚪的区别。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教学这篇课文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1、教学要求:

(1)、观察插图,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朗读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是直观性,针对课文内容,根据直观性原则,我采用演示法教学,边讲读课文边在黑板上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图画,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讲读法,充分发挥不同形式读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理清作者思路,突破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法教学,把小蝌蚪变化的句子用幻灯机展示出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起到巩固的目的。

1、揭示课题:

我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好奇的特点,先创设一个场景: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小蝌蚪,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大家一起帮它找妈妈,从而引出课题。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读课文: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让大家思考: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课文第一段具体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小蝌蚪的特点认真去读,加深印象。

第二段第五段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通过鲤鱼、乌龟的回答,了解青蛙是什么样子,以及蝌蚪和青蛙的区别。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鲤鱼、乌龟、青蛙时用的三个词语不同,都含有“游”,但表示蝌蚪游的方向和位置不一样,让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如何准确使用词语。随着事情的发展,小蝌蚪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了解的妈妈的特点也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而它自己这时候也已经变成了青蛙。一边让学生朗读课文一边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样子,学生在朗读和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和青蛙的特点,懂得了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和表演,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回顾,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4、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书本知识转化到社会知识,让学生保护青蛙、爱护益虫,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吧。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五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4、小结: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附:板书:

鲤鱼迎上去。

乌龟追上去。

青蛙游过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六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后怎么变成青蛙的?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学会本课14各省字,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会看单幅图,造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节。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使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在教师的生物角养些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讲读第1段,能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3、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前些日子,我们一起在生物角里养了好些小蝌蚪,谁能说说小蝌蚪是怎么样的?(出示图一)。

(1)学习生子“蝌、蚪”

(2)从课题中你知道课文是讲什么的?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写什么?(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了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

思考:小蝌蚪再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用“0”圈出)小蝌蚪的妈妈到第是谁?(用“口”框出)。

2、汇报。

(1)小蝌蚪再找妈妈的过程终于到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出示图2、图3)。

学习生子“鲤”“龟”

(2)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见图四)。

3、跟录音轻声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口头完成:(师点拨图四)。

图一--第()自然段。

图二--第()自然段。

图三--第()自然段。

图四--第()自然段。

三、看图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讨论。

(1)知道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

(2)知道了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a.学习生子“脑”“袋”

b.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

c.你能看着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出示:小蝌蚪长着()的脑袋,()的身子,()的尾巴。

(3)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4)再次看图说话。

学习了第1自然段,我们在来说说第一幅图的内容,要求比刚才说得更好。

提示。

小蝌蚪在(在哪里)游来游去?

小蝌蚪在(在哪里)(怎么样地)游来游去?

自由扩散说。

四、巩固练习。

指导书写。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八

・・课前透视。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指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

五、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办法呢?

二、朗读感悟。

1、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第一节。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四、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五、学习第五节。

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六、总结全文。

七、背诵比赛。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十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2、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3)它的妈妈是谁?

2、过渡:你们都知道它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的妈妈到底是谁,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吧!

三、分段欣赏。

1、观看课件。

(一)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结:因为他们看见小鸭的妈妈带着他们在水中玩耍,所以他们非常的羡慕,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过渡:于是小蝌蚪就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2、观看课件。

(二)提问:

(1)在寻找的路上小蝌蚪遇见了哪两位小动物?(鱼、乌龟)。

(2)这两位小动物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呢?

小结:鱼妈妈说: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乌龟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3、幼儿学说对话4.观看课件。

(三)提问:

(1)白鹅妈妈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

(2)他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小结:白鹅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色的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小蝌蚪一路把鱼、乌龟、鹅当成妈妈,他们的妈妈到底是谁?我们继续往下看。

5、观看课件。

(四)提问:

(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啊?

(2)小蝌蚪最后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小结: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来,再长出两条前腿来,他们的小尾巴呢,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完整欣赏。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2、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的妈妈长得什么样?

四、巩固故事。

1、这是一个春天里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到妈妈心情怎么样?

2、那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开心的游戏吧。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十一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

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

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

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

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un,不要错读成qon。

捕:声母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

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十二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其奇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习目标: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作文吧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借助图片看、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来猜猜它是谁,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真聪明,还有一位朋友也请大家来猜一猜,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看图片,谈话引入。

老师这里有两张照片,(贴在黑板张)这是小蝌蚪,这是青蛙,同学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可是你觉得他们长得像一家人吗?是呀,他们的长相差太远了,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小蝌蚪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这是个什么故事呢?接下来我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提三个要求:

(1)借助图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

(2)圈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听清楚了吗?那大家就开始自由读课文吧!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

齐读。

生字宝宝想问问大家,我们脱下帽子后,大家还认识吗?(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2、记住字形。

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生答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

老师再适时教给一些识字方法。

这里有两个生字宝宝是好朋友,他们可以组成一个词,是谁呢?知道阿姨是什么人吗?

(3)迎、追的部首都是走之底,都和行走有关,都要用脚,谁表演迎或者追的动作。

生字宝宝跟我们交了朋友,可词语宝宝还躲在荷叶上睡觉呢,让我们唤醒他们吧,齐读词语。

四、再读课文,走入文本。

1、生字宝宝、词语宝宝都回到课文中来了,要带我们和小蝌蚪一块去找妈妈呢。接下来听老师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最后下课都找到妈妈了吗?在哪儿找到的?(播放视频课文朗读录音)。

2、大家想不想像老师那样读书?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谁读的最好,如果发现有同学读错了,就做上记号,等所有的同学读完了再帮他指出来。

3、六位同学都读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呢?谁愿意读读你划的句子。

6、老师这里有几张小蝌蚪不同时期的照片,谁能按照生长顺序吧他们贴在黑板上?

7、你能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来介绍一小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吗?

五、指导写字。

这篇课文除了要认识16个字,还要会写10个字,这节课我们学写四个。

1、教师电脑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请同学们说说占格的位置。

就:12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结构紧凑,右部短横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撇写舒展,撇尖穿插到“小”的右点的下方。

顶: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丁”的横和竖钩都不要写太长,“页”的竖在竖中线上。

孩:9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子”最后一笔变提,斜度大,“亥”第三笔是撇折,撇折经中心点在横中线下侧向右折。

跳:13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兆”的撇斜坡小,沿竖中线右侧往下,撇尖穿插到足字旁的下方。

2、教师板书生字,学生跟着书空。

3、请学生书写田字格中的其他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那些字写的好,那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后进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3、通过查资料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再班上交流。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十三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这篇小诗用呼号的语气,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情;语言中流露了希望自己行动、自己去闯,希望自立的愿望,这样的愿望通过对妈妈的直接对话表达出来了。

教学方法:

1: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体验雨中的感受,体验自立的快乐!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师在教学起到“引”的作用。

3、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以读代讲。

4、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自立方面做的怎么样?从而反思自己,感悟诗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

2、学生反思自己生活中不对的做法,学会自立。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诗歌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环节设计: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出示下雨情景)师:放学了,下雨啦!同学们最需要什么?(雨伞)没带怎么办?(跑回家、让妈妈送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送伞的诗歌。

二、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像,浮现画面。

2、通过听,你了解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识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组合识字,小组汇报,教师指导。

4、查识字情况;

a)游戏:打气球。

b)游戏:击鼓传花。

5、请读一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体现了对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尊重)。

谁能把自己读得最好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选择理解词语、指导朗读。拓展思维、发挥想象。适当情况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师在教学起到“引”的作用。

6、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听着音乐,想着画面,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练习:

课件展示。

四、布置作业 :

准备班会:《妈妈,我长大了》。

小学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大全(14篇)篇十四

《妈妈,不要送伞来》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诗。这篇小诗用呼告的语气,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情。诗中第一个“我喜欢……”,抒发了孩子贴近大自然的喜悦心情,第二个“我喜欢……”,抒发了孩子搏击风雨的喜悦之情。两处“喜欢”,都流露了希望自已行动、自己去闯,希望自立、自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通过对妈妈的直接对话表达出来了。

这篇小诗语句清新、活泼、自然,充满了儿童情趣,适合于儿童朗读;同时,又运用了“慢悠悠”、“小糖人”等需联系语境理解的较含蓄的词语;而课题《妈妈,不要送伞来》,只有学生在真正读懂小诗,并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领悟。总而言之,这是一篇趣味性强、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感训练、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感染的佳作。下面,结合教学流程作一具体阐述。

一、激趣导入,引起思考。

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布置五彩的伞群、朵朵乌云、无数小雨点,目的是营造一种下雨打伞的氛围,与课文内容连为一体;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课堂伊始的提问奠定基础。

上课了,首先问学生,“在黑板上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字“伞”,这是一个生字,引导学生齐读,既使学生在环境中认识了字,也降低了学生自学生字的难度。再由“伞、乌云、小雨点”引到下雨。然后,教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充满情趣地引出课题并引起学生的思考:“听,‘沙、沙、沙’,下雨了,同学们有的穿着雨披儿,有的打着花雨伞回家去。有位叫“咚咚”的小朋友没拿雨伞,也不希望妈妈送雨伞,她说‘妈妈,不要送伞来’(完成板书),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强,大多又娇气,下雨不用家长送伞这是他们一时很难理解的,因此,问题的提出自然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了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这一环节,首先是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而后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合作自学并检查生字。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教学中引入了“咚咚”这个人物,如:教师范读是“听一听,咚咚都说了些什么”,学生自读文章是“喜欢咚咚的文章吗?读咚咚的文章,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生字、读文章。”而小组合作学习、检查生字也是“咚咚要考考你们生字掌握得怎么样,谁有胆量接受考验?请小组长打开d盘,找到‘咚咚考考你’文件夹,里面有‘第一关、第二关’两个文件,看一看哪个小组能‘团结合作、共同闯关’。”闯过一关,咚咚总会说“嘿,你真棒!”“请给自己鼓鼓掌吧。”“咚咚的关闯过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等。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很注重贴近儿童心理,随手翻翻教材,一个个情趣各异的儿童形象跃入眼帘——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因此,创造了“咚咚”这个人物,让“咚咚”进入学生心灵,让“咚咚”与学生对话,让“咚咚”引出学生的思考,让“咚咚”与学生一起“勇敢、欢快”。实践证明,学生对“咚咚”较对老师更感兴趣,更乐于与“咚咚”一起学习。

三、以疑导读,体会感悟。

“学贵有疑。”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学习的问题哪里来?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有不懂的地方用笔划出来。”然后质疑。学生往往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慢悠悠”、“机灵的小鹿”、“小糖人”怎么理解;为什么说“妈妈,不要送伞来”。分析这四个问题,前三个在学诗中可边学边理解,第四个问题则贯穿全文,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问题。因而在教学中可做如下处理。

1.第一小节  。

先指读第一句话“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然后,引导学生表演“慢悠悠地走回家”,请学生欣赏歌曲《小小雨点》,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走近大自然,发现雨中世界美的愉悦心情。在此基础上再读第一句话则“润物有声”了。第二句话“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重在引导学生相互评议,使学生在“生生合作”中获得方法,得到提高。

学完第一小节,教师及时提问:“读了第一小节,谁谈一谈为什么咚咚说‘妈妈,不要送伞来’?”既抓住了全文的核心问题,同时,也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时掌握学生理解的情况,以使调整下面的教学。

2.第二小节。

学生好表演,乐表演,更易于在表演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教师安排5、6个同学表演“伞群”,安排一个同学表演“机灵的小鹿”,在表演中引导学生体会“机灵的小鹿,多么欢快!”再分小组合作读,调节了课堂气氛,降低了理解难度。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抓住核心问题:“读了第二小节,谁谈一谈为什么咚咚说“妈妈,不要送伞来?”

3.第三小节。

什么样的人是“小糖人”?这是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处理不当,既耽误时间,又不能令学生真正理解。因此教师的突破点是“文章中的小糖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活中,还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像‘小糖人’的行为?‘小糖人’还可以换一个什么词理解?”如此设计,有条理,有坡度,学生理解既自然,又深入。而“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采用男同学读,女同学评议的方法,既是对第一小节第二句话的学习方法的回应,又进一步突出了“勇敢、欢快”这两个重点词。

最后教师依然提问:“为什么咚咚不要妈妈送伞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说,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完整、更加深刻。

4.全文配乐朗读。

此时的配乐朗读,是情境的再创造,是“咚咚”与学生融为一体,加深感悟的有益尝试,是享受语文美的重要途径。

四、拓展思维、熏陶感染。

教师安排“小练习:说说心理话”包括了四部分:

“第一关”:不要(             ),妈妈,

我喜欢(                )。

我喜欢(               )。         。

不要(             ),妈妈,

我喜欢(              )。

“第四关”:妈妈,

我懂得你的爱,

但我不是(                )。

我要(                     )。

五、课后延伸,迁移实践。

相关范文推荐

    寒假放假前安全教育班会总结范文(18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够成为大家写作时的参考和指导。

    这里风光美这里风景(汇总13篇)

    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准确的论述和丰富的内容。希望这些优秀作文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热情,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熊岳的植物园别有洞天。园中奇株异树,千姿百态

    级争论小学(热门19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美国之旅小学(通用12篇)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很多考生都希望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优秀作文,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和表达方式。今年暑假我去美国小住了二十多天,我

    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自查报告(优秀18篇)

    自查报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或生活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我们评估自身的表现和进步。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写出高质量的

    音乐教案及反思(优秀18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如何解决歌曲的难点也就是“听啊听啊听啊听

    远方风景独好(通用17篇)

    作文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请大家参考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家的阳台上养着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结出

    厨房间辞职报告(精选22篇)

    辞职报告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对我们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阶段的总结和归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辞职报告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灵感。尊敬的领导:你们

    幼儿园教学教研活动方案(热门16篇)

    活动方案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和计划。以下是经验丰富的策划师们总结的一些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活动组织起到指导作用。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

    民用租房合同(专业21篇)

    租房可以避免房屋负担的过重,不需要过多的买房压力,让租房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生活。这里列举了一些租房的窍门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找到理想的住所有所帮助。甲方(承租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