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笔尘

教学计划是教师制定的一份具体指导教学活动的安排,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一

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形成锐角、钝角的概念。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小黑板,口算卡。

1、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学生根据原来有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动手圈。

(2)用重量去算一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判断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3)大家想一想关于质量单位,我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呢?小组讨论,把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列出来,作好全面复习。

2、复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平移、旋转现象。升降机、观光缆车、共3页,当前第2页123。

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总复习时,应将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方面,同时要注重与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对比,分析百分数问题与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通过总复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也可借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发芽率、合格率等。所以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才能轻松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基础上,经历体验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引发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解题策略和规律的深层次思考,克服学生消极接受的惰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本节课通过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集体交流,小结方法等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对百分数应用题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了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化”、“数学化”得到和谐统一。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百分数单元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

2、在百分数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中使学生经历一个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在百分数单元复习的过程提升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经历百分数的回顾和应用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乐学的情感。

重点:

1、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以及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谈话:我们上段时间学习的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判断:“4/5=80%,4/5米=80%米。请同学们说明理由。(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复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

(二)根据信息,请同学们提出相关的百分数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今年36岁,丁俊同学今年12岁。

问题:

1、老师的岁数是丁俊同学的百分之几?

2、丁俊同学的岁数是老师的百分之几?

3、老师的岁数比丁俊同学的大百分之几?

4、丁俊同学的岁数比老师的少百分之几?

(三)复习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

我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问: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指名回答)。

2、已知女生人数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单位“1”是已知的)。

3、已知男生人数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单位“1”是未知的)。

(四)复习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折扣、纳税、利息。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

问:什么等于折扣?

2、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问:应纳税额等于什么?

3、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之间的比值叫做利率。

问:什么是利息?如何计算利息?在计算利息时要注意什么?

(五)综合练习。

2、昨天我们班有2人请假了,大家能计算出昨天我们的出勤率吗?

问:出勤率等于什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今后要用99%的努力+1%的灵感去创造100%的成功。

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意义互化应用找准单位“1”

单位“1”是已知(用乘法计算)。

单位“1”是未知(用除法或方程计算)。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三

新教材的“通分”是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在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分数大小比较的同时,教学通分的。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安排了例3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而难点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教材中没有安排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在教学通分之前,复习了求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在解决例4中,有化成同分子再比较大小的,有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的,也有化成同分母的。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的现象比较普遍。教材并未要求学生必须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而直接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公分母找得既快,又正确。但用这种方法通分,将会导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据大,给计算结果化简带来麻烦,且十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并且例4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刚好是互质数关系,有些学生受其影响。

2、当其中一个分数分子正好是1时,学生更亲睐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练习十八中,第2题中“1/3和3/7”、第4题“1/2和3/5”、第5题“1/4和3/8”、第6题“1/5和3/25”、第7题“3/5和1/4”许多学生都采取了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的灵活性,同时也巩固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在《课堂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题目要求“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3/8和5/12”,班级许多同学仍旧习惯性地将化成与分子相同的分数。殊不知这并不是通分。

例题的教学只关注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却忽视了概念“通分”的理解。由教材可知,“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显然不是通分。虽然,它也要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不符合通分的内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强化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

在练习中增加一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变成同分子分数是否是通分,为什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其中部分习题的数据适当进行调整,重点巩固通分的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四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教学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来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总体回顾课,也是综合复习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此课。

1、通过学生背诵2、3、4、5的乘法口诀来了解学生对口诀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组口算题,要求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以此来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3、出示书中图画,并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知道的信息(在这里采用自己说,同桌说,全班交流并补充的形式),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4、根据信息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在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边提问题边计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问问题一人回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有条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几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乘法口诀。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五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练习与测验》复习(2)。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六

本节课为复习课;教师采用一问一答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回忆知识,然后在掌握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例题逐步体会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抽样调查是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

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分清要考察的对象;。

会运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并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会对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能选用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感受随机抽样的科学性;。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样本容量对总体估计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七

教学内容:

数学书101页第3题,102页第4题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2、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路北区兴盛丽景小学的刘老师,我们又见面啦,今天我们将继续闯关摘果,复习本册书中的知识。

上节课,我们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挑战了数这个领域里的第一关和第二关,成功摘取了两个硕大的智慧果实。现在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练习,为今天的挑战热热身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完成103页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在圆圈里填上加,减、乘或大于,小于,等号。好,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生:学生写题。

填完了吗?请同学来说一下答案。

生:订正答案。

大家都填对了吗?哇,你们可真优秀。下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闯关活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挑战数这个领域里的第三关,解决问题,运用我们所学的加减法和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到第三关的挑战中吧!

第三关,解决问题。

生: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海洋馆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

恩,你找到的数学信息很准确,那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

是的,这个问题你们能独立解决吗?快按下暂停键,写一写吧!

好,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第一个问题。因为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求花面神仙鱼的数量,那就是在求数量多的,所以做加法。我列的算式是13+9=22(条)。第二问题,因为花面神仙鱼有22条,黄金神仙鱼有13条,所以求两种神仙鱼一共有多少条,就是要把两种鱼的数量合起来,做加法,列式为22+13=35(条)。

生:我提的问题是,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列式为:13-8=5(条)因为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那求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就是在求数量少的,所以做减法。

生:透红小丑鱼和黄金神仙鱼一共有多少条?列式为:13+5=18(条)。

大家一定还提出了其他的问题,你可以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写在书上并解答!

同学们,这道题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解决连续两问的综合实际问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条件进行解答。

接下来,请大家解答一下数学书104页练习二十五的第7题,请按下暂停键,开始吧!解答完了吗?好,请你来说一说你的解题结果和方法。

生:在这道题中我知道了,每种颜色的跳棋都有6枚,一共有3组,求一共有多少枚棋子。我认为这就是在求3个6是多少,所以要做乘法。我的列式为6x3=18(枚)。

这位同学对于乘法的含义理解的很透彻,解题思路很清晰。不知道下面这道题大家是否也能解答正确呢?请看数学书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按下暂停键,先21想一想,再解答。

生:我发现,第一个图形有3根小棒,第二个图形有6根小棒,也就是有2个3,第三个图形有9根小棒,也就是有3个3,所以这些小棒的数量都与3的乘法口诀有关,所以第4个图形就是有4个3,所以是12根,第7个图形就是有7个3,所以是21根小棒。

生:我是这样想的,通过观察,我发现每边小棒数都是依次增加1根,那么到第4个图形时,每边就是4根小棒,有三个边,所以是三四十二根小棒,同理,第7个图形,就是每边有7根小棒,有三个边,所以三七二十一根小棒。

生:通过观察,我发现下一个图形的小棒数都会依次递增3根,所以第4个图形就是在9根小棒的基础上,加上3根小棒,等于12根小棒。同样的道理,第7个图形就是在18根小棒的基础上,加上3根小棒,等于21根小棒。

你们都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肯动脑观察,题目中的秘密都能被我们发现。刚刚这两道题都是与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解答时,只要我们理解了乘法的含义,熟记了乘法口诀,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乘法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

生:我看菜园有葫芦。有冬瓜。

生:我看到菜园有花,有南瓜。

生:我还看到菜园中有大蒜。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那你们能根据我们观察到的信息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好,按下暂停键,快去算一算吧!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列式,怎么想的吧?(学生视频)。

生:第一个问题求菜园里有多少个南瓜?因为一个筐里有两个南瓜,有四个这样的筐子,那就是求4个2是多少,所以做乘法。列式为2x4=8(个)。然后求冬瓜有多少个?因为这道题南瓜有8个,冬瓜比南瓜多5个,也就是求比8多5的数,所以要做加法。列式为8+5=13(个)。

第二问我提出的问题是菜园里有多少个葫芦?列式为3x3=9(个)。

生:我提出的问题是菜园里有多少盆花?列式为2x5=10(盆)。

生:我提出的问题是菜园里有多少头大蒜?列式为3x9=27(头)。

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相信大家一定还提出了很多问题,请你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写在书上并解答吧!

在刚才的这道题中,我们不仅用到了乘法的知识,还用到了加减法的知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将知识融合在一起来解答。最后让我们再去书店逛一逛吧!(出示数学书104页第8题)你们能独自完成这道题吗?那就开始答题吧!

好,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生:在这道题中,我发现经典故事书4元一本,连环画7元一本,科学世界8元一本。第一问求买6本故事书和1本科学世界一共要花多少钱?因为一本故事书4元钱,6本故事书就是6个4,再加上1本科学世界8元,就是一共的价钱。列式为6x4+8=32(元)。第二问求买5本连环画和1本科学世界,50元钱够吗?这道题我们要先算出5本连环画和1本科学世界的价格,列式为5x7+8=43(元),因为43<50,所以50元钱够了。第三问,我提出的问题是买3本科学世界和1本经典故事书,一共要花多少钱?列式为3x8+4=28(元)。

这位同学的解答内容都是正确的,相信同学们对于第三个问题,一定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呦!

同学们,在这一关,我们解决的每一道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练习,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小能手了,快,让我们赶紧摘下这充满知识与生活的智慧果吧!现在数这个领域的第三个智慧果我们拿到手啦,快给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吧!

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加油,我们马上进入第四关,量与计量的关卡,瞧,第四关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啦!

第四关时间。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认识钟面和整时的知识,而这学期我们对时间又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下面我们就来考验一下大家的知识掌握的如何啦!请完成数学书101页第3题。

生:学生写时间。

我们订正一下结果。请你说。

生:这四块表的时间分别是8:05,7:10,4:50,11:20.

认读时间正确。那你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读表的吗?

生:首先我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1时=60分。然后认读时间时,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第一块表,时针走过了数字8,分针从12起走了5个小格,就是8时零5分。第二块表,时针走过了数字7,分针从12起走了10个小格,所以就是7时10分。第三块表,时针走过了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50个小格,就是4时50分,最后一块表,时针走过了数字11,分针从12起走了20个小格,就是11时20分。

生:8时。

生:是8时10分。

没错,现在请你把这个时间写在第二块表的横线上。接下来让我们来画分针。8时10分就是分针从12起走10个小格,也就是分针要对着数字2。画完了吗?注意分针要画的又细又长哦。根据第一组的方法,请自己独立完成第二组吧?检查一下,你们都写对,画正确了吗?(订正答案)。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知识复习,可以看出大家不仅能够认读时间,也能利用时间解决问题,说明大家都是时间的小主人。瞧,第四个智慧果也被你们摘下来了,大家要接好呦。

在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与加法,减法,和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和认识时间的内容,提高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对时间问题的认识,一起将数和量与计量这两大领域的关卡统统闯过,大家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勇闯其他领域的的关卡,刘老师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呦~!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咱们下节课再见!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八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选择。

1.两个2相加与两个2相乘比较,结果()。

a.两个2相加大d.两个2相乘大c.―样大d.无法比较。

2.10个于是()。

a.一万b.一千c.一百。

3.6个―和8个千组成的数是()位数。

a.三u.四c.五n两。

4.3个百和50个卜合并起来是()。

a.350b.503c.53d.800。

5.称―口猪的重量用()做单位。

a.米b.厘米c.千克d.克。

6.甲数比乙数少40,甲数是60,那么,甲、乙两数的和是()。

a.140b.160c.60d.40。

二、填空。

1.下面各数最接近200的数是(),它与275的和是(),它与()的和是275。

46719218583。

2.用1,4,0组成的―个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3.读时要读()个零,读3600时()零。

4.―个四位数,百位上是0,十位上是2,其余数位上都是6,这个数是()。

5.497的'近似数是(),901的近似数是()。

三、连线。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信息窗。

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初步掌握这些时间单位间进率。使学生学会看钟面,能准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能说出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但时间较长,应充分做好铺垫,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使学生学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初步掌握他们的进率。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难点: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认识方法,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

钟面模型、幻灯片。

谈话:同学们元旦联欢晚会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希望小学二年级怎样庆祝元旦的吧!

出示信息窗一:你都看见了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具体的认识几时几分吧,(板书课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准确的播出时刻。

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由这种动机引发出一种强烈的行为倾向。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设境激情,以情导学。

1、观察、认识钟面。

谈话: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钟面,你都发现了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面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决不代替。所以在观察钟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手中学具表,对其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达到了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2、认识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谈话: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走3个小格呢?5小格呢?

游戏:看谁反应快!看看分针走了几分钟。(出示课件,分针走5分,7分,15分,30分,33分,45分,55分,60分)。

提问:分针从12回到12,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板书60分)。

学生汇报交流:分针走一圈,时针从几走到几。

小结:只要分针走一圈,时针不管从几走到几,都是走了一个大格。

提问: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小时)。

小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1小时=60分(让学生多读两遍)。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大屏幕的演示。(课件演示:开始时刻是12时,然后时针和分针同时出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到1,是1时。)。

3、学写时刻。

第一个节目是什么时刻开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试着拨一拨,并把时刻写下来,教师相机教授:8时31分可以写成8:31。

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独立地探索知识,在操作中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进而得出了1时=60分的关系,这样学生自己探索学会知识,牢固扎实。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4、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吗?它与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小差几分钟?听一分钟的音乐。

刚才我们观察了钟面,认识了时和分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分钟的音乐,你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播放音乐)。

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

(学生可能回答:一分钟很短;一分钟很快)。

谈话:其实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现在老师再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可以做口算,写字或者背古诗,我们来试试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

学生体验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汇报交流:一分钟做口算的做了几道?写字写了几个?古诗背了几首?谈话:老师这还收集了一些一分钟能做事情的资料,一起读一读。(课件展示资料:生产线上一分钟生产可口可乐2185瓶等。)。

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实际长短,设计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老师出示的信息更能触动学生,使学生知道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让学生深入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5、认识几时几分。

(1)正确拨出8时31分这个时刻。

谈话:刚才我们具体地认识了几分,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现在你能准确地拨出指挥员宣布发射成功的时刻8时31分了吧。试一试。

学生拨完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拨的。

小结:拨8时31分,要先拨出8时,然后让分针走31个小格,这就是8时31分。

提问:再来看看这个时刻,谁能说说8时31分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学生可能回答:时针过了8,还不到9,所以是8时多;分针走到6是30分,再走1个小格就是31分。

小结:我们在认时刻的时候,要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呢要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谈话:8时31分除了这种文字表示法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8:31,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这个时刻也读作8时31分。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

(2)试一试:。

谈话: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读出下面这个时刻吗?(课件出示:10时45分)。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习认几时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分散难点,减缓难度。首先重点解决看几时多这一层,再解决多了多少分这一层,最后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看几时几分的方法。这样教学,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性、结构性和科学性。

6、体会一小时有多长。

刚才我们具体的认识了几分,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请你写出第7个节目和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并拨出来。学生拨完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节目之间相差多少时间,并说一说一小时有多长。

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小时的实际长短,实际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关兴趣的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小时的长度那,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自主练习题第1题)2人为一组,自由练习。

谈话:寝播出下面钟面上的不同时刻,并写出下面的时刻。(课件出示钟面)。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关键:

通过小组合作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教学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本节课特采用了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激趣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学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与学生共同完成几个绕口令。

一张桌子,四条腿;两张桌子,八条腿;……。

师:其实这是应用了?生:4的口诀。

一双筷子,有两根;两双筷子,有四根;……。

师:这是应用了?生:2的口诀。

一只手,五根手指;两只手,十根手指;……。

师:这是应用了?生:5的口诀。

(二)自然过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多地方都能应用到这些乘法口诀。你看,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瞧!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并板书:回家路上。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问题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组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

(二)问题二:根据你们观察到的内容提出与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小组合作:1人提问,1人回答,1人记录。

2.小组汇报展示。

3.师板书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5=15(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条)。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师出示口算卡片(开小火车的形势)。

2.看图填空。(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游戏:抢凳子。

三轮,共六人参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获胜,派发小礼品。

准备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贴好数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34=46=38=36=29=。

音乐起第一次撤掉数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数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获胜!

后师引导学生总结: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设计这个游戏的小秘密?生:有两道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补充:在乘法口诀表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口诀不同,但结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是一样的口诀。我们在后面还要继续学习。

四、谈谈收获,总结评价。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的总结采用了引导回忆归纳的方法,这样总结,既突出教学重点,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为复习内容。

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关键:

(1)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有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初步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课时划分:

4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17~19周。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二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加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

三.复习过程:1.口算。(口算除数是2—9的除法算式若干题,选出其中的几道给学生说说除法式子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组活动。

(教师准备好除法算式卡片,分发到各小组,按规律把算式分类,然后汇报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分的,举例说明自己是怎样求出商的。)。

……。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4.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5.试试自己的能力(印题发给学生)。

(1)把正确的商打钩。

49÷7={7.9.8.}8÷1={7.1.8.}42÷6={7.4.6.}……。

(2)填空。

21÷7=()48÷6=()72÷()=9。

21÷()=748÷()=672÷9=()……。

6.比一比谁最棒。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4×6=()×32×()=3×()。

7×()8×2()×86×524÷()24÷()。

7.练习作业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三

1、比较系统地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2、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对各种数进行分类整理,体验分类整理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种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分类整理,形成系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关键: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整理,课上交流,形成网络。

1。课前,同学们把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你是按什么分的,分成哪几类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整理出一份你们认为最合理的,小组长做好记录。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既全面又条理。

2。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情况,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一会儿你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也可以反驳。

(学生汇报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二、唤醒记忆,沟通联系。

1、用数表示数轴上的各点,唤醒学生对数的认识。

(1)我们所学的这些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首先确定“0”和1、—1、的位置,然后由学生分别指出2、—2、、0。3、1、1。7所在的点各用什么数表示。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从这条数轴上,你能发现什么?

(正数0,负数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从0往右,数越来越大,从0往左,数越来越小,把数按大小来分,可以分成正数,0和负数,真分数1,假分数或=1)。

2。沟通联系,加深认识。

(1)教师: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数呢?(指名学生口答)。

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数将会是怎样的呢?(只问不答)。

请同学们看一则新闻:(课件出示)。

看了这则新闻,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数据)。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80%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有多么严重,也同时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民的团结和友爱。

(2)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谁能概括的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试着说给你的同位听。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三.应用提高。

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1.书p115t5(投影出示)。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不用抄题直接做。

集体订正:同学们看,这个同学做的,对吗?

同位互相批改,做错的请改正过来。

2.t6。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不用抄题直接做。

集体订正: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通过用正负数记录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用正负数记录数据简单,清楚,明了。

3.t7。

同学们看,这是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在这次地震中,它幸免于难,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集体订正时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四

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

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

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

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

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

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

交流,纠正。

交流,解答,纠正。

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

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

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作业本上的作业。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五

教材第113~119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课件。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点拨。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六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教师不必总结出条文让学生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学生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2.“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熟记。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计算,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另外,对乘法口诀,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机械背诵。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要解决题目的问题,应该怎样做?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叙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米和厘米”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4题是让学生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长度。这种练习对学生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训练测量方法。

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可以像教材中要求的“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估计和测量的复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交流估计的方法。对于量线段,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学生量的正确都是可以的。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计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角和直角”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要求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过数图中角和直角的个数,复习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过在图中加一条线段的活动,把画直角和数直角结合起来复习。

复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会在几何中发现角或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另一方面,应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实物的面上有什么样的角(对直角要进行判断),使学生经常注意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题目。第7题是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第8题是画轴对称图形。

复习观察物体时,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想像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哪个图。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些其他实际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

复习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然后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范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4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更正解地区分长方形、正方形......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七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教师不必总结出条文让学生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学生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2.“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熟记。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计算,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另外,对乘法口诀,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机械背诵。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要解决题目的问题,应该怎样做?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叙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米和厘米”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4题是让学生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长度。这种练习对学生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训练测量方法。

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可以像教材中要求的“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估计和测量的复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交流估计的方法。对于量线段,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学生量的正确都是可以的。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计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角和直角”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要求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过数图中角和直角的个数,复习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过在图中加一条线段的`活动,把画直角和数直角结合起来复习。

复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会在几何中发现角或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另一方面,应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实物的面上有什么样的角(对直角要进行判断),使学生经常注意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题目。第7题是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第8题是画轴对称图形。

复习观察物体时,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想像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哪个图。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些其他实际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

复习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然后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八

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

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

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

(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

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

(2)交流,评价。

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

(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试着做一做第9题。

(3)全班订正。

(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2)指名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订正。

(5)做第3题。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

板书: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十九

1、复习本单元的55个生字,正确读写“沐浴、训斥”等49个词语。筛选出易错、难记的字词重点强化巩固。

2、以读为本,能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读通读懂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回顾课文内容从不同人物身上体会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2、复习课文,体会作者用饲准确、生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语文第四单元“自尊自爱”(板书)。

二、回顾课文内容。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尊自爱。围绕这个专题安排了哪些课文?(师板书)这四篇课文都用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说明的一些深刻的道理。

三、预习成果展示:

1、表扬完成复习提纲好的同学。

2、展示背诵情况。

四、精讲点拨。

(一)、复习生字词,课件展示。

1、复习生字:齐读。

3、说说喜欢哪个词语,照样子写一写。

4、形近字(七色光2题)。

5、多音字。

(1)学生找出4小题里的多音字(扎、塞)。(2)找找本单元积累的多音字。(3)集体交流。

(4)完成七色光1小题多音字训练。

(二)、句子训练。

1、填一填出示七色光3小题资源评价40页。

6、7题。

3、体会每组句子表达效果上的不同。(1)“我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我决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2)“你成为亲王,是因为你的出身,而我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你成为亲王,只不过是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4、读读背背七色光四中名言。

四、归纳方法。

1、学生交流复习好方法。

2、教师点拨:背诵积累,认真观察,运用好词佳句和修辞方法,抓重点句段,揣摩大意。

3、回归单元主题:生活中怎样做是自尊自爱?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二十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小数的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小数的乘法和小数的除法集中复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同时,把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进行比较,加强两者计算法则的联系。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这部分内容可分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时,可先让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也可以带着复习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对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进行全面的整理。

2.复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例如,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等。

3.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复习“观察物体”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想像等活动去辨认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

5.复习“可能性”时,要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复习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总复习第9题中要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首先要用组合的知识列出两枚硬币朝上图案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而求出朝上图案相同的可能性大小,使学生学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口算:

(1)120页第1题

填书。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小结。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32×1.2510.1×85

2.85×5.2+2.85×5.8-2.853.6÷0.25÷0.4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师:学会小数乘除法,还要学会运用知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120页第2题

学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123页第4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0.8元,可以买几本?

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p123页第1、3题,p125页第13、15题。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口算、笔算、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相关概念的判断。第二课时完成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复习。

在第一课时,建议笔算选取学生易错的几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转化成整数后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小数乘法。如:1.4乘1.32;整数乘小数,且整数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如:89.44÷43。

在第二课时,对于简便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应适当加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进一法教材的练习中没有涉及,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复习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二十一

复习内容:因数和倍数。

复习目标: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复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步骤

一、巩固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介绍了哪些概念?

板书概念名称,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二、巩固练习

1、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

(2)教材第138页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将其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问:质数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为1、质数和合数。

2、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判断。完成141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补充:(1)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

(2)4.2÷0.6=7,我们说4.2是0.6的倍数。()

说明:“4.2是0.6的7倍”是对的,但几倍与倍数是有区别的。因数和倍数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所以,我们不能说0.6是4.2的因数,4.2是0.6的倍数。

(3)24÷6=4,我们说24是倍数,6是因数。()

(4)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问:互质数与质数有什么不同?

(5)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6)如果一个自然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事实上是2的倍数。()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复习2、3、5的倍数的特征。

做教材13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总人倍数数是它们的乘积。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

课后反思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这与我们教研组以前提出的复习课要进行“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是基本一致的。本节课的流程也是“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这样三步骤。

一节课下来,通过讨论和自己的进一步思考,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

1.课堂不够开放。

开放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主流。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体验。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回忆”、“自我整理”、“质疑问难”、“自我反思”的空间。这与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复习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节课中,学生的自我知识的整理,还可以进一步放手。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有通过真正的自我整理,学生才会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在回忆了知识点之后,还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请你从7、14、21、25、35这列数中找出与众不同的一个,并说明理由。这样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还不够。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二十二

把基本知识以题组的形式呈现,不能单纯的只讲概念,而应在实际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即“基本知识习题化”,也就是要“练在复前”。“基本知识习题化”还必须做到“例题、习题模型化”,即做“好题”,“做好”题。结合所要复习的内容精选习题,尤其要重视平时的错题,使练习不疏漏、不重复,题题有目的、题题有深意,习题安排从浅入深、由表及里,娓娓道来,即做“好题”;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引领者的作用,掌控好课堂,采用多种形式的、分层次的、有效的监控、评价策略,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确保学生“做好”题。选择习题应从侧重性、示范性、针对性、导向性方面考虑;在习题形式上,通常采用传统题型、探究性题型和开放性题型三大类,也可两两结合。

2、知识结构系统化原则。

通过题组有目的的操练,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结构图,使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培养定期梳理知识结构的复习习惯,学会如何梳理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也就是要“复到关键”。复习要重视“文字语言的叙述、数学语言的表述、图形语言的描述”三位一体相结合。结合复习内容,全方位地展现数学学科的表达多元化,提供给更广阔的数学思维空间。

3、训练方法科学化原则。

要谨记“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规律,也就是要“在复中练”。复习也要重视引入环节,可以渗透德育思想,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互通。练习,是学习最直接的亲身体验,通过课内外练习,使数学知识得以补缺、巩固和提高。在茫茫题海中,我们可以采用题组训练法。复习中例题习题的设计特别要加强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以补平时教学之不足。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构造数学模型,也就是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定关系(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这里的“实际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际问题,而是已经“初步数学化”了的实际问题)和具体要求,考察主要因素和有关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刻画这种关系。

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汇总23篇)篇二十三

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13、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数学。

重点: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情境图、自测题卡、小黑板等。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启发谈话、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练习法。

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车的情境图)。

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问题:玩碰碰车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几次?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汇报。

太棒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玩滑梯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中来。)。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与复习,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结果?

小组长1: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2: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3:……。

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全班同学欣赏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要认真看题,收集信息。

(2)分析问题,确定运算步骤。

(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4)检查,写答。

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本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重点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学生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总复习第13题。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图画,并说出从图画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和问题?

让学生根据从题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独立列算式解答出来。

2.总复习第1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钱,怎样求呢?使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再让学生列算式解答出来。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练习二十四第11题。

先跟据图画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学生明确:一位客人一个碗、两根筷子。

再让学生根据碗和筷子的数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8个碗可以给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给7(14÷2=7)位客人。

所以这些碗筷只能给7位客人。

2.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上两位同学的对话,掌握信息。

再引导学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学一组,可以分几组?要先知道什么?怎样解决呢?

组织学生独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组中交流。

3.练习二十四第13题。

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通过比较三种袜子每一双的价钱,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再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检测。

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

自测题。

1.铅笔3角钱一支,要买3支,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体育课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几人?

3.从家里到学校需要8分钟,每天上学共要走多少分钟?

4.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页,她还剩多少页没看?

5.一个毽子3元,一根跳绳5元。

(1)小青买4个毽子和1根跳绳,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钱,你准备怎样买呢?应找回你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评价完善。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

2、教师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很多了知识,还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真高兴呀!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有又学到了很多的,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复习解决问题。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钱。

通过复习,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学生无处下手,比如126页的11题,学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给几个人?课本上这几道题不全面,课下还需要补充。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小金鱼状物范文(20篇)

    优秀作文是独特而有创意的,它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迪。那是四年级的暑假,我整天在家闲

    创卫办年度工作总结(专业18篇)

    月工作总结对于团队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整体的工作效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调解员个人总结(实用16篇)

    个人总结有助于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制定更明确的目标。推荐大家阅读以下个人总结范文,可以对比自己的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我镇人民调解员业

    告别校园不文明行为倡议书(热门23篇)

    范文的撰写过程需要严谨和认真,包括对文体、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把握。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范文范本,相信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火安全教育知识教案(热门17篇)

    安全教案的实施应与学校及社区安全教育工作相衔接,形成教育共识,共同推动安全教育的发展。以下是一份详细、实用的安全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教育学生如何在火灾发

    不忘初心教育之为民服务解难题学习心得(通用19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学校教师全员培训总结(专业14篇)

    教师总结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编归纳整理了一些教师总结的优秀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一年一度的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

    毕业大学生期末自我鉴定(热门19篇)

    自我鉴定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提升自己的一种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学雷锋精神活动心得体会(专业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雷锋精神从未离开,他一直激励着人们向善向好,历经岁月

    一岗双责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汇报(通用17篇)

    情况汇报是指向上级或相关人员报告某个时间段内的工作进展、问题和结果的一种形式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它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相关人员传递工作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合作,促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