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汇总5篇)

时间:2023-10-05 作者:薇儿2023年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汇总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一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变得非常单调。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全文共6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第2自然段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4至6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1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6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路点睛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忽而、面临、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庞然大物、古往今来、气象万千”等词语,理解“忽而、依附、庞然大物”等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文档为doc格式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二

1.指导学生认识 4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指导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重点难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灰尘无时无刻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同学们的印象中,灰尘都有那些危害呢?(学生发表看法。)

灰尘既然有这么多害处,大家可能在想,如果自然界中没有灰尘就好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会是什么样?(指名作答。)

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打开课本,去深入认识一下灰尘吧!(板书课题。)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自读提示,看看都给我们提示了哪些要求,根据要求自学课文,进行批注。

三、自读自悟,把握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发现你的想法和课文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吗?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2.那么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作者是怎样说明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的词句。(学生自读自悟,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1)“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特点:吸收光线,反射光线。

作用:削弱阳光强度。

说明方法:通过作比较进行说明,突出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2)“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漂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特点:具有吸湿性能。

作用:使地上万物不都是湿漉漉的,使生物得以生存,使大自然更加丰富。

说明方法:使用假设,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

四、拓展延伸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2.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具有两重性?举例说说。

五、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吸收光线

削弱阳光强度

作比较

散射光线

天空蔚蓝

假设

吸湿

生物存活

假设

丰富自然

六、作业

用掌握的说明方法仿写一事物,实现读写的有效迁移。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三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板书:( )灰尘,请你结合生活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灰尘在人们的眼中是:肮脏、不受欢迎。其实人们只看到了它的缺点,假如自然界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答案就在课文里。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写了灰尘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3、接读课文,随文识字解词。

4、交流:

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1、自由读第6段。

2、灰尘的吸湿特点具有什么作用?

3、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读出你的感受。

从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灰尘的看法,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假设、列数据,使文章更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特点 作用

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

对比 假设 列数据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四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可闻所用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查字词典,理解意思:

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先默读思考:

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昆较大的小组,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评读。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废物的东西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你还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废物的东西,又怎样的价值?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

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五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重难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查字词典,理解意思。

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1课时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依照提示,自学讨论教师活动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 “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我们就来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课题。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

2、学生讨论回答

3、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

4、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5、学生指名齐读。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6、指名读阅读提示。

7、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在价值,要正确认识。类生活的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