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整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中班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增添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照片:啄木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谜语引出主题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能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2、谁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动物?
二、展开出示课件―照片:啄木鸟。
1、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啄木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提醒幼儿观察啄木鸟的嘴巴、舌头、脚和尾巴。
2、向幼儿介绍啄木鸟的特征和特有功能。
啄木鸟有长长、尖尖的像铁链子一样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开树皮,在生病的树上打洞。
啄木鸟的舌头能伸缩,舌头有短勾,能伸到树洞里勾出害虫。
啄木鸟有两只短短的脚,脚趾有尖锐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啄木鸟的尾巴坚硬,啄树皮时,尾巴能支持起身体。
3、你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为什么叫他啄木鸟?
4、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你们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鸟呢?他们长得什么样?
(2)啄木鸟头上有坚硬的嘴;身上长着一身的羽毛;还有一对翅膀;身体下有一双脚;身后有尾巴等。
三、结束交流讨论:啄木鸟是怎样出生的?
教师告诉幼儿”鸟类“还叫”禽类",它们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先是一个蛋,经过孵化,硬壳而出后才变得和妈妈一样。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二
1.能敏捷的观察,区分各种动物的尾巴,尝试用语言描述出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1.课件:猜猜我是谁小壁虎找尾巴。
2.情景设置:树林。
3.动物和动物尾巴的图片人手一份。
4.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积累一些粗浅的动物尾巴功用的'知识。
1、猜一猜,想一想。
2、课件:由局部观察到整体联想猜测。(幼儿自由讲述)。
3.师幼:问答儿歌《比尾巴》。
课件:《小壁虎找尾巴》。
师:1.你看到了电脑里的哪个小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除了刚刚看到的这些小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也很有用?(幼儿自由讲述)。
师:原来动物的尾巴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再生,有的可以用逃跑,有的可以当成武器,有的可以缠绕,有的可以当成被子,还有的可以用来报警、趋赶蚊蝇……它们的尾巴有这么大的用处,那边树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快去到树林里帮助它们找找吧!
5.找一找,说一说。
教师发放没尾巴的动物图片(幼儿寻找小动物)。
你的动物朋友的尾巴找对了吗?请你和你的朋友看一看,都找对了吗?
师:有谁找错了吗?它的尾巴应该是怎样的?
6.让我们带着你的动物朋友一起到亲子乐园去玩吧!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三
1、能识别常见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的尾巴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功用。
动物图片;课件。
关键点: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一、提问,导入主题。
1、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2、小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二、出示图片,观察不同。
2、交流:你选的动物是什么?它的尾巴长得什么样?
3、小结:动物们的尾巴各式各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呀!
三、播放课件,拓展经验。
1、播放课件:小动物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
4、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式各样,而且还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有的动物尾巴能驱赶蚊虫,就像小马;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四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讲述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结构。
2、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及乐于助人的品质。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1、ppt课件;。
2、小动物卡片若干。
一、活动开始。
(一)找尾巴。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谁的尾巴》含ppt课件。
1、小猴的尾巴长的什么样?(细细长长的。)。
2、小兔、小松鼠、鸭子、公鸡和孔雀的尾巴长的什么样?
(小猴的尾巴细细长长的;小兔尾巴短短的,小松鼠的尾巴大,像把伞;鸭子的尾巴扁,公鸡的尾巴弯;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掌握长、短、扁、弯、像把伞、像把扇等词。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帮小动物找到了尾巴,刚才小动物跟老师说:谢谢小朋友!
(五)学儿歌。
1、师:现在你知道这些动物尾巴的样子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谁的尾巴长?幼:猴子的尾巴长。
师:谁的尾巴短?幼:兔子的尾巴短。
师:谁的尾巴像把伞?;.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幼: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师:谁的尾巴弯?幼:公鸡的尾巴弯。
师:谁的尾巴像把扇?幼: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2、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记住了,刚才小动物问能不能帮它们将这编成儿歌?(幼:能)。
3、出示ppt,按顺序师生共念编的儿歌一遍。
4、师:这么好听的儿歌还缺什么?(幼:名字)。
我们来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幼儿回答可以讨论)——《谁的尾巴》。
5、师:小朋友帮小动物编的儿歌真好听。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
6、以问答方式朗诵儿歌。
7、和幼儿一起分析儿歌结构。
(六)听自编尾巴歌。
1、刚才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现在把上面儿歌还编了一首好听的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
2、老师唱,小朋友答。
(七)创编儿歌。
3、师:看,桌子上还有很多小动物在排着队请小朋友帮它们编儿歌呢,我们快点开始吧!
幼自由取动物卡片,鼓励幼儿大胆地为动物编儿歌。
4、幼儿交流。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说说自己为小动物的编儿歌。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五
1、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材料准备:“谁的尾巴”教学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知识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1、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
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2、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现在小动物们要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试着去找找看吧!
3、多媒体演示《捉迷藏》,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
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演示多媒体画面,请幼儿将动物逐一找出,从而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小动物们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小结: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把小动物们都找出来了。你是怎么找到的?”
4、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
(1)请幼儿讲述: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5、游戏: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六
1.了解小熊及其它几种小动物尾巴的外形和功能,能用“要是...就...”表达小熊想要尾巴的心理过程。
2.理解体会小熊的心理变化,知道原来的自己是最棒的。
了解小熊及其它几种小动物尾巴的外形和功能,学说“要是...就...”
理解体会小熊的心理变化,知道原来的自己是最棒的。
课件。
二、欣赏学习。
1.感受快乐。
小熊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干什么?
它能倒立、翻跟斗、还能骨碌碌地打滚呢。小熊能···(引导幼儿跟说),小熊可真灵活,什么动作都难不倒他,妈妈看见了觉得小熊本领真大,夸它做的好你看,它在——(鼓掌的动作。)(我们也鼓鼓掌,小熊真厉害。)。
2.感受羡慕。
观察图片,描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用处。猜测小熊心情,播放课件后学说。
(1)遇到狐狸。
(2)遇到小猪。
师:小熊往前走,看见了——(留白:小猪)。小猪在干什么?两只小猪在拔河,看看他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啊?哎哟,哎呦,用力拔,这可真好玩啊!那小熊会怎么想呢?师:小熊看见两只小猪开心的玩着拔河游戏,心里想要是我有细细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它拔河了,小熊怎么想的啊?谁愿意来说说。可是小熊只有短短小小的尾巴,玩不了拔河游戏。
(3)遇到松鼠和蛇。
师:那这时小熊会怎么想呢?(引导幼儿用要是·····就能····)小熊想:要是我也有大大的尾巴,就能用它玩皮球和拎包了。
3.长新尾巴。
(1)做魔法操。
师:小熊看到动物朋友各种各样的尾巴,心里真羡慕。它多想要和它们一样的尾巴呀。怎么办呢?小熊觉得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到底先试试哪个方法呢?这时飞来了一个小精灵,“小熊,我这有个魔法操,做了你就能长出长尾巴。”说完精灵就做起了魔法操。
教师表演魔法操(尾巴伸一伸,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尾巴长长长。尾巴大大大,尾巴大大大。)。
师:魔法操怎么做的?短尾巴的小熊们我们一起跟着小精灵来做一做魔法操,长出长尾巴吧。
师幼共同做魔法操:魔法操真有用,瞧,小熊长出了(什么样的尾巴)————狐狸的毛茸茸的尾巴和松鼠的大大的尾巴(让幼儿说!)。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七
2.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并能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体验在玩中学唱歌曲的快乐,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
物质:图谱。动物尾巴图片(猴子、兔子、公鸡、鸭子、松鼠、孔雀)。
经验:知道动物的尾巴的特点。
一、演唱歌曲《快乐的动物园》做发声练习。
1.演唱歌曲《快乐的动物园》,引导幼儿完整演唱。
2.结合幼儿歌唱表现,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二、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区分歌曲中的角色,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2.出示图片,幼儿猜测是谁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谁的尾巴长呀?幼儿:猴子尾巴长呀,教师:谁的尾巴短呀?幼儿:兔子的尾巴短。要求有节奏的说。
三、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请欣赏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教师示范演唱一遍歌曲。
2.提问:你听到歌曲中都有那些小动物?问了几个动物的尾巴呀?是怎么问的?跟着我一起拍手说歌词,进一步加深歌词的记忆.
3.完整欣赏歌曲,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风格特点。
引导幼儿听辨出歌曲哪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四、学唱歌曲.
1.第一遍师幼共同演唱。教师着重观察幼儿在字音差别较大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
师幼再次共同演唱。
2.教师附和唱,幼儿运用洪亮优美的声音演唱,着重引导幼儿演唱出附点音符的韵律。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发现当唱到谁的尾巴长呀?谁的尾巴短呀?这个其中的“谁的”旋律有什么不一样吗?当唱到附点音符这里的时候旋律要拉长。
4.我们来个游戏“问答唱”,我用唱的形式来问你们,你们用唱的形式来回答好不好?
5.男孩女孩互换演唱,进行问答唱。
可进行击鼓传花游戏确定是男孩演唱还是女孩演唱。四、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1.加上好看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唱。
2.分组表演唱。
五、延伸、结束。
1.尝试在活动区创编歌曲:
除了我们唱的小动物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比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谁的尾巴细?(老鼠)。谁的尾巴粗?(袋鼠)。谁的尾巴最有趣?(小壁虎的尾巴最有趣)等等。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八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学习儿歌的问答句式,体验仿编儿歌的乐趣。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挂图、课件ppt。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活动难点:在掌握儿歌问答句式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1、以情境导入课题。
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可是这些小动物不小心露出了尾巴,请你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谁的尾巴!
提问:这是谁的尾巴呢?它的尾巴长的'怎么样呢?像什么?
幼:兔子的尾巴短。
幼: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幼: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3、教师指图完整地示范朗诵儿歌。
师:老师把你们和小动物玩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做《谁的尾巴》。
提问:老师刚才朗诵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2)分两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朗诵儿歌。
5、语词替换,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公鸡、鸭子、老鼠的图片。
幼:公鸡的尾巴弯。
6、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回家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分享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内容目标明确,趣味性强,符合小班年龄特点,教师教态大方自然,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学习,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好!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谁的尾巴”教学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知识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
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2、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现在小动物们要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试着去找找看吧!
3、多媒体演示《捉迷藏》,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
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演示多媒体画面,请幼儿将动物逐一找出,从而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小动物们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小结: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把小动物们都找出来了。你是怎么找到的?”
4、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
(1)请幼儿讲述: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5、游戏: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
除了这几种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也很有特点,老师这里还有几只小动物呢,你们想看看它们是谁吗?(出示动物课件)“燕子的尾巴像什么?”(燕子的尾巴像剪刀)“黄牛的尾巴像什么?”(鞭子)(黄牛的尾巴像鞭子)“大马的尾巴像什么”(辫子)(大马的尾巴像辫子)“小鱼的尾巴像什么?”(船桨,枫叶)小鱼的尾巴像树叶……师:我们还可以换一种问的方式,大家听好“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像鞭子?(黄牛的尾巴像鞭子)“谁的尾巴像辫子?(大马的尾巴像辫子)“小鱼的尾巴像什么?(小鱼的尾巴像树叶)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其实我们在一问一答中就已经编了一首新的儿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一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尾巴的真正含义。
2、通过表演及学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帮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表演活动,感受做事情的快乐,乐意参与各种劳动。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共同建构故事。
1、教师讲故事至:好吧!我就来当一次你们的小尾巴时问:你们猜猜小尾巴是什么呢?
2、教师讲故事至:用长刷子刷起墙来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3、教师讲故事至:修修枝叶时问:(教案.出自:教案网)你们猜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4、教师讲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些什么呢?
5、教师继续讲故事到结束。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么意思吗?
2、你们愿意做小尾巴吗?
3、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边用动作学做不同的事情。
2、幼儿学做不同的事情。
3、玩游戏:说说做做。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二
2.能够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
1.请幼儿提前了解一两种常见的动物尾巴的功用。
2.动物图片。
3.视频:动物尾巴作用。
4.幼儿操作卡。
1.师: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观察尾巴特征。
3.教师。
4.个别幼儿猜猜。
1.播放录像,了解尾巴的作用。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个别幼儿说说。
4.教师。
原来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逃跑,还有的可以用来报警、储存脂肪……它们的尾巴用处真大。
5.拓展思维。
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1.讲解游戏要求。
2.幼儿寻找动物朋友的尾巴。
3.个别幼儿上前介绍。
师:你给动物朋友找到尾巴了吗?它的尾巴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4.师。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三
1。 观察、讲述小熊从羡慕别人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过程。
2。 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3。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ppt 、音乐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2.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1。 小熊想了一条妙计——做尾巴操。小熊为什么要做尾巴操?(小熊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教师表演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点击画面:长出松鼠的尾巴)瞧,长出了松鼠的尾巴,他还想长出谁的尾巴?那我们再做尾巴操的时候,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有力。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2.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样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3。 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5。 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还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你们想对小熊说什么?( 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1.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让幼儿自由讨论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较具有教育价值,适合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幼儿也能比较积极地参与活动。整个活动我力求创设一个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孩子们在活动的状态也是非常好。整个活动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的控制把握的不是很好,语言的组织上不够精炼。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四
《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让幼儿学习这首儿歌,不仅使教学变的生动活泼、也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1、感知问答歌的特点,体验问答歌的趣味性、知识性。
2、使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
3、熟诵儿歌。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2.熟诵问答歌。
1、课件。
2、动物尾巴头部、尾部头饰。
3、儿歌《找朋友》。
1、利用游戏导入法。
2、出示课件:比尾巴,引幼儿认读。(插入动物声音视频)。
3、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课件中图片,猜一猜是谁的尾巴?这些动物比尾巴的事情被编成了问答歌,我们一起听听吧。
4、播放儿歌《比尾巴》,请幼儿欣赏。(插入课件视频《比尾巴》儿歌。)。
5、师范读,幼儿边听边想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6、朗诵问答歌。
(1)、师出示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长、短、伞、弯、扁、最好看。教幼儿认读。
(2)、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练习说问答歌体验问答歌的趣味性。
(3)、幼儿分组,一组幼儿问,另一组幼儿答。
小动物去公园玩,玩着玩着不知怎么的他们的尾巴不见了,小动物们非常的伤心,想找回自己的尾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尾巴吗?幼儿互动(播放课件儿歌《找朋友》,幼儿戴好头饰伴随着歌曲找到自己戴的小动物头饰的尾巴)。
《比尾巴》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我始终都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以多种形式(男生女生对答、师生对答…)变换朗诵儿歌,以便让幼儿充分体验学习问答式儿歌的乐趣。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让幼儿在我们教师的细心照顾、精心培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五
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对狼的形象展开自由、深入的说析。从而体会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会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动机与内心活动。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质。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一组为中心发言,其他各组为补充发言,教师做最后评价。
1、讨论第一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狼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也表现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怎么说的?要求:先读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说明,完成表格。
次数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
(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老山羊问他是谁?为什么跑进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况时装出一副老实可怜的模样,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
(狼共说四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它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第三句用救小鸡的谎言标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骗取老山羊的同情。毫不犹豫更显得自己的勇敢。第四句是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指导学和读好狼这四句话语气的变化。
(原句好。有了怎么爬也再现狼掉进陷阱后走投无路的绝境。)。
既然这国个字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2、讨论第二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辩。
跟羊特别亲照应前面的好朋友,都是为了讨好。
狼生怕老山羊发现自己,才接二连三地辩解、讨好、发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与狼的心理活动。
(4)练习分角色读4、5自然段。
(5)填狼说自己是狗的表格。
3、讨论第三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诉自己对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说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第三次说自己是狗?怎样说的?(完成表格)。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但不甘心失败,使出最后一个骗术摇尾巴,希望得到一线生机。)。
可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狼要用摇尾巴来证明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因为会不会摇尾巴是狗和狼的一个显著区别。狗尾灵活,可上竖下垂,摇起来轻松,而狼尾硬,难摇动。)。
文中使劲、扑扑扑逼真地表现出狼尾的特点和它着急的心态。
(4)练习读第68自然段。
以能读出狼的焦急、伪装的真诚,读出老山羊的勇敢、机智、警觉的同学,给予表扬。
4、讨论第四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指导朗读。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是说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识破了狼的真面目。狼前面说的全是假说,只是想哄骗别人搭救他出来罢了。他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仍是改变不了吃人的本性。所以对这种坏东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齐读羊的这段话。读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对狼切齿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
5、讨论第五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朗读比赛,教师适机补充、指导。
1、生字、词语方面的收获。
(教师可示范讲解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方面的收获。
3、学习了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把寓意补充完整: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质。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填空。
(1)它不是忠诚又驯良的狗,而是又()又()的狼。
(2)你()摇尾巴,()凶恶的狼。
3、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陷阱里的恶狼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板书。
14会摇尾巴的狼。
羊狼。
问你是谁?装可怜忠诚驯良。
看很像狼。半闭眼温和狼狗。
说别骗人摇尾巴的确是狗。
全明白还是狼露凶相我吃掉你。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伪装,狡猾凶恶)。
资料。
严文井: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尤其擅长童话写作。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一、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小壁虎等头饰若干;“摇、甩、摆”三张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创境入题;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细读课文;拓展延伸;总结积累;分层作业。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师板书:壁虎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学习“借”。你借过什么?听说过借尾巴吗?
3、质疑: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
二、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
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出自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猜字谜:
1)你错一半。
2)虫子爬到文字边。
3)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
2、读词语:
(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墙角飞舞着几只蚊子,每个蚊子身上各有一个词语。)。
师:小壁虎最爱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读准蚊子身上的词语,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来试试吧。
指名学生读,读准了,蚊子就不见了。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好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学生说说)他向谁借尾巴?——。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这些动物的图片)借到了没有?
4、你们想帮小壁虎借尾巴吗?
今天我们分别组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来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文:
师: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你们先在课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讲你们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对方的。再读读,作好准备。大家作好了准备,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学生分别读相应的段落)。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小壁虎队,你们先向哪队借?(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顺序由学生的情况随机决定,下面仅以先教学第三自然段为例。)。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师: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和插图),我们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老师问,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师。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师:他看见小鱼——生:(略)。
师:小壁虎说:“——”生:(略)。
师:小鱼说:“——”生:(略)。
(2)练读对话的不同语气:
小壁虎队,你们借不到尾巴是因为你们不礼貌吗?(找出小壁虎的话,读出礼貌语气)。
小鱼队,是因为你们很高傲吗?
(找出小鱼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表演读,品悟“摇”。
你们见小鱼摇尾巴了吗?指名一学生用手势表演。学生站起来边读边自由做动作。
(5)了解尾巴作用,启发想象,拓展延续。
(6)小结,请另两队评议,给优胜队发奖(奖品为小壁虎、小鱼等头饰)。
2、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方法基本与上面相似。
(1)各队找到段落,四人小组学习。先由一个“小老师”学老师问一问,其他同学答。然后交流自己读懂及有疑问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2)引读。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品读第四段。
师: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多想来读读,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教师读第三段,故意读错一些地方)。
师:你们喜欢这样读吗?
学生评议,指出老师朗读中感情处理不当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读吧!
(5)放手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又想读这段,但想想刚才很担心,我想还是你们读给我听听吧。
(6)表演读。品悟“甩”、“摆”。
(课件演示老牛竖尾巴、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的动画。)。
学生看后出示与画面中的动作相对应的字“甩”、“摆”。并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两两合作,表演赛读。
(7)及时鼓励,分发“奖品”。
3、全体起立,戴上“奖品”,表演第3、4、5段。
三、续述故事,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节课后收集的资料。学生自由说。
2、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课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一边讲解他们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们借。你们想小壁虎会怎样借?
提示学生先想想: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说?对方怎么答?
学生选一种动物,看图借一借,说一说。
四、交流成果,积累感悟:
读了课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识,又发现了哪些学习方法?
五、分层作业,各显神通:(任选一道)。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注上他们的对话。
4、续讲故事: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六
1、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仿编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情绪情感目标: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作用的兴趣,增进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3、行为习惯目标:引导幼儿恰当地运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材料准备:
1、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壁虎妈妈头饰若干。
2、《小壁虎借尾巴》的flash课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
幼儿初步了解了动物尾巴的基本作用。
1、导入部分。
教师:那天咱们看到了一只小壁虎,小朋友们还记得它吗?它是怎么爬的呀,来,咱们一块学一学。(随着背景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学着小壁虎的动作爬行进入活动室)。
2、引导幼儿看flash课件听故事,启发幼儿边听边思考。
听完第一段故事后,教师提问。
师:张海龙告诉我,他那天看见一只小壁虎的尾巴断了,那你们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怎么办?(让孩子们进行集体讨论,然后说说他们给小壁虎想了什么办法)。
师:今天我也看见一只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尾巴是怎么弄断的。(让幼儿观看flash课件的开始部分)小壁虎找小鱼干什么呀?借到尾巴了吗?它对小鱼说了什么,小鱼是怎么说的?(多请几个幼儿说出自己听到的话,全班小朋友集体说一遍)。
3、引导幼儿仿编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对话。
运用白板课件,请幼儿尝试仿编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对话。
4、引导幼儿观看小壁虎向小燕子借尾巴的课件。
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把学过的海燕尾巴的作用联想迁移到燕子尾巴的作用上。
师:谁还记得前两天咱们学过海燕的尾巴有什么作用?那小朋友们看一看小燕子的尾巴和海燕的尾巴像不像啊?大家说一说小燕子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小壁虎去向小燕子借尾巴,小燕子是怎么说的?(接下来的提问方法与前两部分相同)。
师:小壁虎借到了尾巴了吗?它伤心地回家了,咱们再看看它回到家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5、结束部分。
请三位配课教师分别带领三组幼儿,带上头饰,扮演小壁虎、小鱼、老牛和小燕子表演故事,主班教师作为旁白。
6、延伸活动。
(1)把头饰放在表演区、幼儿活动区,指导幼儿进行排练表演。
(2)请幼儿和家长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自制图书《尾巴的功能》家园合作,共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七
1、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明显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愿望。
1、收集各种有不同特征的动物(如水牛、狐狸、松鼠、小兔、孔雀、蜜蜂、蛇等)尾巴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出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后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故事中的小兔向谁借的尾巴?它借到没有?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故事里各个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尾巴的事?
4、教师请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这里有一些动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更多的秘密呢,让我们活动后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八
动物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孩子们面对形态各异的动物,常常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也会伸出活泼好动的小手去抚摸。虽然动物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对它们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明显的、主要的特征。为了激发孩子有探索动物尾巴秘密的兴趣,我创设情境和孩子一起说说动物尾巴的特征,并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情境引发孩子对动物尾巴作用的初步思考。
1、观察常见动物尾巴,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2、喜欢动物,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1、背景图一张。
2、小动物若干。
3、ppt课件、视频。
价值分析: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中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播放哭声:这是什么声音呀?是谁在哭呀?(ppt)。
(出示小壁虎伤心的图片)。
2、小壁虎为什么很伤心呢?
3、播放视频,欣赏动画《小壁虎借尾巴》。
4、小壁虎问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1)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但是没有借到,小鱼姐姐说:“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
(2)小壁虎向黄牛伯伯借尾巴,但是没有借到,黄牛伯伯说:“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的尾巴是用来赶苍蝇和蚊子的。”
(3)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但是没有借到,燕子阿姨说:“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我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和平衡的。”
小结:是啊,原来小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的尾巴,每个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用处。
价值分析:在猜猜看看说说中,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和用处,大胆表述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1、找尾巴。
(1)猴子的尾巴长长的,细细的,可以帮助猴子挂在树上。
(2)金鱼的尾巴大又大,可以用来拨水。
(3)黄牛的尾巴细又长,可以用来赶苍蝇和蚊子的。
(4)袋鼠的尾巴长又硬,可以用来当凳子坐。
(5)狐狸的尾巴大又松,可以用来当枕头。
2、请出小动物。
引导语:那我们用一句好听的话请他出来吧?
如:“猴子的尾巴长又细”小猴子小猴子快点出来吧!哎呀,小猴子说我一个人说的听不清楚,他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这句好听的话,把他请出来,(猴子的尾巴长又细……)哇,真的是小猴子呀,他的尾巴真的是细细长长的呢,我们小朋友的眼睛真亮!
小结:金鱼尾巴像裙摆,游来游去多自在;牛的尾巴细又长,苍蝇蚊子都赶跑;小猴尾巴细又长,卷着树枝往下挂;袋鼠尾巴粗又壮,撑在地上当板凳;狐狸尾巴松又大,枕在身下当枕头。
原来每只小动物的尾巴长的各不相同,我们只要看到他们的尾巴就能猜出他们是谁,本领真大呀!
最新中班语言课教案谁的尾巴(汇总19篇)篇十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轻微病痛的简单处理方法。
2.遇到轻微病痛时不害怕。
3.引导幼儿了解轻微病痛的症状。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医院日常用品;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1.手擦破皮了怎么办。
2.流鼻血了怎么办。
1.手上划破,有点出血,有什么好办法?
2.流鼻血了,有什么办法处理?
3.讨论:哪些是轻微伤痛?(擦破皮,蚊子叮,起小包,流鼻血等)。
一位幼儿说出自己受了什么伤,另一位小朋友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对应的医药用品。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类似的轻微伤痛,只要和大人一起进行简单处理就能够好的。
活动反思:
小朋友很喜欢玩小医院的游戏,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让你熟悉看病就医的步骤,积累有效的生活经验,这样在下次的玩耍中更游刃有余,演示的更加精彩。也可以和好伙伴们一起分配角色进行玩耍,体验当医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