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分享经验,帮助他人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心得体会中汲取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一
包公园是中国扬州市的一座历史文化名胜区,也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作为一位游客,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亲身感受并深受包公园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在这次旅行中,我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和文化活动,并从中领略到包公园的魅力之处。通过这次丰富的体验,我深刻理解到了包公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下面我将就这次游览体验,为您展示我对包公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包公园以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园林景观而闻名。这座公园建于960年,是北宋时期被称为“包青天”的李进宝的故居所在地。在包公园的体验中,我被这座园林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和感叹。园内的建筑拥有精美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反映了宋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在游览期间,我特别留意了建筑的细节,例如雕花铁窗、琉璃瓦和彩绘画等,这些都是精心雕刻和装饰的。这些建筑和景观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更体现了包公园对历史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其次,包公园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受到游客的热爱。在游览期间,我参加了一场精彩的文化活动,深入感受到包公园所传递的人文精神。这场活动展示了包公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看到了一些古代表演艺术形式,例如京剧、杂技和民间音乐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看这些表演的同时,我感受到了包公园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传统艺术对游客的熏陶和影响。这场文化活动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使我对包公园的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于文化活动,还有一点需要提及,那就是包公园还举办了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庆祝活动。这些传统节日活动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包公园的文化底蕴。在活动期间,我看到了一些特色的庆祝活动,例如灯笼展览、舞狮表演和花灯展示等。这些节日活动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对包公园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最后,我要说的是,包公园的自然景观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游览期间,我被这座园林的美丽景色所震撼。包公园内倾倒的湖、精致的园林和鲜花盛开的花坛都展示了自然之美和生态之景。我漫步在园内的小路上,凭栏远眺,这里视野开阔,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使我更加爱上了包公园。这里的自然景色让人放松身心,充满了静谧和宁静的氛围。
总结起来,我对包公园的心得和体会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景观和文化活动、魅力及自然之美”来形容。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包公园的历史文化魅力,更提升了我的艺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相信包公园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文化的一颗明珠。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二
我这次去游包公园,是因为想给自己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由于,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也缺乏运动,这次去包公园就是想好好感受自然风景,释放自己的压力,充分休息。
第二段:写包公园的自然景观。
包公园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林荫葱葱,空气清新,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片绿色的天地。游客进入公园,可以看到茂密的森林,引人入胜的草皮和优美的园林景观。公园内有休闲广场、绿荫小道和蓝天白云,让游客可以在温馨的氛围中尽享自然美景。
第三段:写公园里的文化。
公园里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包公文化馆,展示了明代成化年间包拯在此任书记的历史典故和包公的英名故事。此外,公园里还有古朴的亭台楼榭和文化庙宇遗迹,可以反映出包公文化在这里的繁荣和发展。
第四段:写游玩的体验感受。
在包公园,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同时也享受到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我特别喜欢公园里的湖泊和小桥流水,总能走一圈就不停地拍照。走走停停之间,心情愉悦,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公园里还设有多种游乐设施,如跑马场、篮球场、儿童游乐设施等等,让人玩得尽兴。
第五段:总结感受。
总的来说,游包公园的体验十分美好,无论是感受自然美景,还是了解文化历史,都可以让人心旷神怡,收到良好的效果。包公园是一个适合出游和运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不会对经济造成大的压力。相信来到这里的游客,都可以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放松身心,满载回家。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三
秋天的公园显然和夏天的公园不一样,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吧。
大树爷爷抖抖手臂一片片叶子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着它告诉我们秋天来啦!金色的草地组成了一个舞台小草们在上面欢歌笑舞着。在另一个草坪上菊花们拥抱成一簇一簇的一朵朵菊花在上面笑开了脸有红的、白的、紫的它们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小草都是它们的粉丝开心地随着旋律一起跳动。在某个角落里一群群蚂蚁正在开会它们商量:该怎么预防严寒。
这就是。快来欣赏这美丽的秋景吧!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四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合肥著名景点——包公园,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我去看看吧!
在参观包公园之前,我首先为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包公。包公,名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府人,是真宗仁宗的两朝名臣。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合肥小包村,28岁时考取进士,但是包拯却一度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他认为:一个人在世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敬孝,那出仕为官,又谈何对朝廷尽忠呢?于是包拯遵循着“父母在,子不远游”的古训,在家尽孝十年,直至38岁才出任天长知县,后官至宋枢密副使。由于包拯为人以孝字当先,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所以包拯去世后,宋仁宗赐予他“孝肃”这个谥号,后人尊称其为包公——包青天。
现在我们便已经来到了包公文化园的第一站——包公祠了。大家眼前所见到的这座包公祠是合肥的另外一位名人李鸿章与1882年时出资重新修建的;所以在老合肥的口中又有着“包家祠堂,李家修”的说法。走进包公祠,我们首先看到在正堂大门上书有“忠贤将相,道德名家”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也是对包公一生的真实写照。进入正堂,空气中飘逸着缕缕青烟,包公坐像便端坐其中,在“色正芒寒”四个大字的映存之下包公坐像更显威严。在正堂中还有一副据说是和包公真人一比一的石浮雕像,从这幅雕像上我们不难看出,包公是一位身高大约一米六的文儒书生,而且相貌丑陋,长着一副鬼见了都怕的阴阳脸,但是包公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早已深深地映入了百姓的心中,所以戏剧舞台上包公都是身材魁梧,黑面长髯的形象。
参观了包公祠,再请大家随我前往包孝肃公墓园去看一看吧。进入墓园,我们穿过阙门、神门、我们便走在了神道上,在神道两侧分列了望柱、石羊、石虎、石人,神道的尽头就是包公神主所安放的享堂了。在享堂的正后方,有一座宋代方上式的墓冢,冢前有一碑,上刻“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包公的遗骨便安放于此。包公不仅在中国被世人敬仰,称为“为政者之师”;在东亚、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包公更被尊为神明;在韩国,有两位中国名人备受推崇:一是孔子,二便是包公。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五
包公,名包拯,又被人称为“包青天”。大家对他不陌生吧,他的大名,可以称得上如雷贯耳!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包公园。这座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宋朝重臣而建。园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这些景点都是依傍着包河而建。包河沿岸绿柳成行,蒲荷万柄,包河中间,碧波荡漾,清风徐徐。
相传包河里的鱼脊背漆黑,被称为“铁面鱼”,包河里的藕为七孔红花藕,鲜嫩,而且断之无丝,称为“无丝藕”,合而为一即是“铁面无私”,凸显包公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沿着风景如画的包河,最先来到了包公祠,这里是包公求学的地方。他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一走进去,迎面看到的是一个亭子。亭子里就是著名的“廉泉”,传说清官喝了它的水,觉得甘甜无比,沁人心脾。而贪的官喝了它的水,就会头痛不止,上吐下泻。这么神奇!大家听了导游的介绍,都走上前去想一探究竟。可是小小的井口已经被保护了起来,而据导游介绍水深也在10米以上,所以我们在井口也只看到了下面黑糊糊的一片而已。不过,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都反映了老百姓对廉政的期盼。
走过“廉泉”,就来到了蜡像馆,这里的蜡像栩栩如生,是以包公的几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为蓝本而做。分别是《打龙袍》《铡美案》《怒弹国丈》。一边欣赏着精美的蜡像,一边听着导游对这些故事的讲解,更加深了我对包公的了解。他不畏权贵、公正廉明、爱民如子……也更加让我对他敬仰万分。
出了包公祠,再走几百米,就来到了浮庄,这是一座岛,远远望去,岛上绿树环绕,小桥流水。跨过一座桥,就看到路两边都是大缸,里面都种的荷,岛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缸,岛的四周也都是荷,可惜我们来的时机不对,只看到大片的荷叶,荷花只有零星几朵,没有欣赏到十里荷花飘香的情景,真是遗憾。沿着岛上弯曲的小路,经过回廊,就来到一个像船一样的亭子,我走进去往两边看,水面上浮着像是大王莲的叶子,还开着几朵莲花,清香袅袅。远处假山怪石,上面还挂着一道瀑布,我紧走几步,来到瀑布旁边,伸手捧起一把,真凉啊,都想要喝上一口了。
离开景色怡人的浮庄,去了包公墓,二进大殿,之间的石板路旁依次是石虎、石羊和石人,庄重肃穆,仿佛在守护着包公。
最后去的是整个景区最高的建筑———清风阁,站在最高层的走廊俯瞰四周,一切尽在眼底,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结束了整个包公园的游览,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意犹未尽,盼望着下次再来!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六
去年的暑假,我和我的朋友们选择了游包公园。包公园古色古香,绿树成荫,是一处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公园,更有着全国独有的“包公文化节”。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包公文化的影响和深远意义,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第二段:包公文化的探索。
包公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一面旗帜,代表了中华传统民间信仰和正义精神。在包公园中,我们按照颐和园的格局,从三正殿、两廊房、九门、九石、莲池、四棵大古铜铸烤漆为身子的狮子等景点依次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包公的传奇故事和其作出的重大贡献,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包公文化的内涵。
第三段:活动的体验。
此次包公文化节中,包公园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我们还在龙舟比赛和包公跨杆大赛中一饱眼福。随着几个赛龙舟经验的伙伴的解说,我们对于赛龙舟的规则和先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参加包公跨杆大赛中,我们体验到了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精髓,受到了它对于人的身心的锤炼。这些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包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活动意识。
第四段:心灵的启示。
在包公园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愉悦的笑容,更感受到了公园的人文关怀。在公园深处,还有许多的庙宇场所,意味着国家对包公信仰的深远影响,也说明着公园的意义重大。我们看到了包公所代表的正义和公平,也看到了施惠于大众,舍己为人的至高精神,更感到了包公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和高尚情操。
第五段:总结。
游包公园的这次体验,让我们收获良多。我们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体验了包公文化的深远影响。这里不仅仅只是一个公园,更是一个展现人文关怀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文化殿堂。我们期望有更多的人来到包公园,探索包公文化,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同时,我们更期待,国家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未来的后代得以领略到中华文化之美。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七
星期六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
到了海珠湖公园后,我们先跳了一会儿绳。其中,两个人摇绳,另一个人跳,我跳得最多最好,我好开心啊!
跳完绳后,我们继续向前,边走边玩。在公园,我有了很多新发现。
荷花正在开放,有粉色的、紫色的、还有白色的,花蕊都是黄色,有些花心像笑脸一样,而且我还发现几朵花里面有蜜蜂正在采蜜呢。
我还见到桃树上结出了好多小毛桃,小小的、绿绿的,上面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好可爱。
我们走着走着,看见草地里有好多蘑菇,可是这些是毒蘑菇。它们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我觉得白色的蘑菇好像荷叶。
我去海珠湖公园还带了游龙板。妈妈没见过我滑着游龙板下坡,我在下小坡的时候妈妈还不紧张,可是在下大坡的时候,妈妈就叫爸爸跟着来保护我。其实我滑游龙板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需要爸爸的保护了。
时间过的好快啊!不知不觉就该回家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八
第一段:引言(100字)。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廉政女官,包公是许多人心中的英雄人物。近日,我有幸到包公园游览,亲身感受到包公廉政事迹的魅力和包公园独特的人文氛围。在游园中,我深深被包公园所散发出来的儒雅与庄重所深深吸引,也对包公为国家付出的伟大贡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包公廉政事迹的展示(200字)。
作为一位廉洁的官员,包公的廉政事迹广为人知。在包公园的展示区,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包公廉政事迹的展板。其中,有关于包公谨慎用人、力行清廉的事例,也有关于包公对待冤狱的大义凛然的故事。这些展示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包公在司法领域的卓越才能和为民分忧的风采。
第三段:包公园人文氛围的感受(300字)。
除了展示区,包公园还有许多富有人文氛围的景点。我参观了包公井和包公祠等历史遗迹,亲身感受到了包公园的庄重与厚重。包公井是包公整顿水利的见证,寓意着责任与担当;包公祠是人们纪念包公的重要场所,里面陈列着丰富的文物,让我对包公的生平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此外,在包公园的广场上,还有一座巍峨的大型包公塑像,激发着每一个人骨子里对公正与廉洁的敬仰。
第四段:包公精神的现实意义(300字)。
包公作为中国古代司法史上的品行高洁的官员,他的精神对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当今的中国,廉政思想和道德风气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包公园提供了一种廉政教育和价值观的传承平台,激励着人们对于公正与廉洁的追求。同时,包公精神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包括正直、勇于为民伸张正义以及执法公正等。这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在现实中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有着指导和影响作用。
第五段:个人体会和感悟(200字)。
在包公园的参观中,我深切感觉到包公的品行高尚和廉洁正直是多么让人敬佩和推崇。他在廉政事迹中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正直无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珍视荣辱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扬包公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写作提示】。
本文是一篇关于“包公园心得体会”的文章。通过对包公园进行参观游览,从包公廉政事迹的展示、包公园人文氛围的感受、包公精神的现实意义以及个人的体会和感悟等方面展开描述。通过对包公园的游览和包公精神的理解,使读者对包公的伟大贡献和包公园的独特魅力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引发读者对于公正与廉洁的思考。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九
上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我们一进公园的大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妈妈告诉我,那是桂花开了,桂花在秋天开放的,我朝桂树望去,只见树上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花儿虽小,那香气可迷人了。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让走进公园的每一位游人都心旷神怡。
秋天的公园,虽然是百花凋谢,但菊花依然开放在凉风中,不肯低头。菊花的花瓣是一条条的,中间的花瓣向里卷着,就像鹰爪一样;四周的花瓣向外舒展,略微弯曲,又有些下垂,好似金黄的瀑布倾斜而下。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树上的叶黄了,在空中飞舞,打着旋儿,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大蝴蝶,在翩翩起舞。站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真叫人如醉如痴。地上的一片一片落叶,铺成了一条金色的“黄金路”。踩在上面不时发出“咯嘎”的声音,让人感到那么舒服,好像踩在棉毯上,没有多余的一片树叶,每一片都是黄金叶,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走到公园的左角边,看到一片火红的枫树林,每一簇都那么可爱,那么充满活力,就像早晨刚初升的太阳,散发着光和热,让我不禁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走出公园,那秋天的彩色仍然令我回味无穷,美丽的秋天!彩色的秋天!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
秋天来了,我和小伙伴来到佛爷岭公园来玩。
刚进入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大片竹林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头晃脑,嚓嚓嚓……好像在窃窃私语。我沿着用大理石铺成的小道上往前走,走进一大片栗子树林,偶尔有几片发黄的栗子树叶随着秋风飘落下来,静静地躺在四季常青的花圃里。青青的花圃里点缀着零星的黄色的菊花,美丽极了!
我和小伙伴欢快地追逐着往前跑,来到我最喜欢玩的沙滩上,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脚踩上去暖暖的、软软的,脚底还有点痒痒的感觉。沙滩上已经有很多在家长带领下玩沙子的小朋友了。我们也马上投入了进去,我最喜欢玩挖“隧道”的游戏了,先挖一个水桶大小的坑,然后再挖几条连接着大坑的“隧道”,我们轮换着到湖边用小桶提水,把水倒在大坑里,大坑里的水越来越多,顺着挖好的“隧道”向外流去。我们还在一起用沙子垒“城堡”、做蛋糕……我们开心极了!
我们玩累了,来到湖边洗手、洗脚,湖水是深蓝色的,上面漂浮着许多飘落下来的树叶,好像一条条小船在水面上航行,又像是一群群小鱼在一起开会,有趣极了!
佛爷岭公园真是太美了,太好玩了,我真的想永远住在这里,不再回家。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一
包公园是我市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也是我经常光顾的一个地方。每次在包公园漫步,我总能收获很多。我认为,包公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闲暇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人沉思、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在包公园,我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到自然的美妙,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宽容。在这里,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成长和生活,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体悟。
首先,包公园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我市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在包公园里,我走过了许多古朴的建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包公庙了。包公庙是供奉包公最多的庙宇,香火从未断绝,也成为了我市的一道风景线。每次在这里,我都能感受到包公庙的庄严和神圣,仿佛能够和包公有一种灵魂的交流。这种体验让我对包公的崇敬和敬畏之情更加深刻。
其次,包公园也是一个展示自然美景的地方。园内有着茂盛的树木和多样的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春天里,桃花、李花、梅花竞相开放,花香扑鼻,让人陶醉其中。夏天,园内的翠绿色树木为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秋天,红叶落满大地,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冬天,园内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宛如粉妆玉砌,美不胜收。这些美景让我感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此外,在包公园里我还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宽容。每次在这里,我总能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在这里嬉戏、健身、休闲。老人带着孙子散步,夫妻手牵手漫步,年轻人一起打球,彼此之间无形中传递出了一种亲近和温暖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晨练的人们,他们早早就来到园中,身姿挺拔地做着各种健身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友谊。这些和谐的场景让我相信宽容和友善是我们社会的基石,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最后,包公园也是我反思自己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每次在这里,我都会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和过去。回望过往,我思考自己的成长和经历,发现了许多不足和错误,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努力。同时,我也思考未来的道路和目标,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计划。在包公园里,我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热爱,更加坚定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
总之,包公园是一个让人感受到历史与文化、自然美妙、人与人关系和自我反思的地方。在这里,我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也能够深入地了解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博大精深。同时,包公园也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宽容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在未来,我会继续来这个地方,寻找更多的灵感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二
今天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们先看到了菊花,真是千姿百态。然后我们又看见了一群小松树.它其实和大松树长的一像,但它没有大松树身上的刺尖。
我又在南门看见了一只小野鸭,它是花灰色的。灵巧的身子、短短的翅、小小的嘴巴,它可聪明啦!它有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它会自己找食物吃,走着走着又看见了一群大鸭子,雪白的身子、扁扁的嘴巴、长长的翅膀,它没有小野鸭子聪明,也没有小野鸭灵巧。
今天我在公园里玩的很开心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三
现在已是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早已悄悄地走进了大自然。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龙源湖公园里寻找秋天的足迹。
今天风很大,但我还是很高兴,在广场上跑来跑去的,像一只欢蹦乱跳的小鸟,快活地在风中嬉戏!走到龙源湖边,抬眼望去,秋风吹动着湖面,激起了一排排此起彼伏的小山峰,美丽极了。再看湖边的柳树,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散开着丝一般的美发在风中展现着自己娇美的身姿。看着看着,不由使我想起《咏柳》中的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离开湖边,向不远处的草坪望去,哇,太美了!那小草还没来得及完全脱下绿色的外套,秋姑娘就迫不及待地给它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唯恐它着凉。枫树的叶子非常爱美,把“嘴唇”上都涂上了口红。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像是年纪大了,“头发”都掉光了。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落叶飘落下来,好像一枚枚邮票邮出了秋天的美丽图画。飘飘洒洒的落叶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舞蹈家,打着旋儿,轻盈地在空中飞舞。
我和爸爸漫步在这如诗如画的公园中,望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我感觉到秋天是如此美丽!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四
在一年四季中,有欣欣向荣的春天,有枝繁叶茂的夏天,有白雪皑皑的冬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秋天。
公园里,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公园里的天格外的蓝,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好像一艘艘帆船,在大海中慢悠悠地漂泊着。一群大雁在天空中抖动着翅膀,向温暖的南方飞去。
一进公园的`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棵棵粗壮挺拔的桂花树,小学生作文《小学生秋天的公园作文400字》。秋风扫过,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呀!原来是桂花开了。桂花树上开着金黄色的小花,有四片花瓣,小而可爱,既象淘气的小男孩,又象害羞的小姑娘。
秋天,是丹桂飘香,秋菊盛开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公园真美啊!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五
包公1062年病逝,1063年葬于合肥大兴集。从此包公墓一直是合肥城最著名的人文景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受到历代王朝和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
包公去世以后,皇上念他的功勋,照顾他的子女在朝为官,后来又赐了一位“恩生”,负责管理管理包公祠、包公墓和有关文物、文史资料,接待来访客人。“恩生”是世袭的,本人临终前,一定要按照立嫡、立长、立贤的原则确定好继承人。他是一族之长,大家都听他的。过去的“恩生”都住在香花墩上包公祠的旁边,便于打扫包公祠。包公祠那时叫孝肃祠。包家的人叫香花墩为包墩。包墩是包家的圣地,说是从包墩迁出去的,都是包家的子孙后代,包公子孙没有不知道包墩的。最后一代“恩生”是包公的35世孙包先海。解放后,包公祠由公家管理,包公画像仍保存在他那里。
墓旁有祭田数亩,“世奉免征”,由世袭的守冢户耕种。守冢户平时管理墓地,禁止牛羊放牧,游客来时供应茶水。清明时节,包公子孙扫墓,供应午餐两桌,鸡、鸭、鱼、肉八大盘,另加白酒和挂面,即当租课。
从北宋开始,每年春秋二季,都由庐州府学的校长和合肥的县长率领师生前往祭扫包公墓,由于这项活动,集德育、智育、体育于一体,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便形成了一种惯例,经久不衰。即使发生元、明、清的多次改朝换代,这项活动也沿袭未改。
当然,其间包公墓也遭到几次破坏。包公诞辰200周年时,南宋官员重修包公墓,写了一篇《重修孝肃包公墓记》,记载了包公墓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兵火之祸。1129年金兵占领庐州,所到之处对辽、宋贵族墓大肆发掘,摧毁他们的统治权威,掠夺墓中财宝。包公墓被金兵从上方掀开,墓中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六
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园容风景区,功能服务区。主展区内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大殿、东西配殿。以文物、史料典籍、铜像、蜡像、模型、拓片、碑刻、画像等形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月月花香扑鼻,处处幽雅宜人。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七
合肥包拯墓园格局别致,主副分明,方正严谨中富有变化。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阙,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设计,一砖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筑质地与规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筑风格。这里风景秀丽,坡缓岗平,林木葱茏,是闹市中一块难得的雅静去处,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集于一隅,引人入胜。
整座墓园四周还有院墙围护,园内各处皆有神道贯通,建筑群落随形就势,满园苍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朴幽静。不少建筑上还有全国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楹联装点,更增添了墓园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与北宋嘉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1973年建于此,1988年竣工。
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八
各位尊敬的女士、先生们,大家好!
我名叫某某,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和司机某某竭诚欢迎各位贵宾今天游览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享记》,发出"抑或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与包孝肃祠紧连的是包河南畔林区的包孝肃公墓园。园内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关于亭外的包河还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时,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回澜轩在正殿之西,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
此外,包公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内有一块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这块墓志刻石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碑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当时,他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个军政要职。针对仁宗皇帝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他认为:"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由于包拯据理力谏,终于使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到河南开封游览的人,多想探寻包公的遗踪,然因开封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目前惟一流传下来的仅一个碑石,此碑即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今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碑上按先后顺序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从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深受群众崇敬,人们参观碑石时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称颂不已,久而久之竟将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从这极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到这里,我们这次的包公祠的参观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如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最后送上我真诚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幸福,欢迎再来我们合肥!
最热包公园心得体会大全(19篇)篇十九
合肥包拯墓园格局别致,主副分明,方正严谨中富有变化。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阙,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设计,一砖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筑质地与规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筑风格。这里风景秀丽,坡缓岗平,林木葱茏,是闹市中一块难得的雅静去处,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集于一隅,引人入胜。
整座墓园四周还有院墙围护,园内各处皆有神道贯通,建筑群落随形就势,满园苍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朴幽静。不少建筑上还有全国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楹联装点,更增添了墓园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包拯墓园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和管理区等组成。
穿过墓园大门,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照壁。照壁高4.2米,宽10.2米,上刻有“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方绍武书写。其功能是石阙前的屏障,起隐蔽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性作用。这方照壁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照壁,其构造完全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而成。
照壁的后面是“子母双石阙”。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肃穆处所的外部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也有在大阙旁建一小阙的称“子母双石阙”。
中国建阙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初为城门,城墙到此而缺以作为门,所以称城阙。墓门建阙约始于西汉。中国的古阙虽然很多,但大都残缺不全。像包公墓园之内的“子母双石阙”,只有这一座。“子母双石阙”的母阙高6.4米,子阙高4.5米。
神道右边立有“龟趺螭首神道碑”。碑上撰写着包拯生平事迹,内容与墓志铭的内容基本相近。“龟趺螭首神道碑”竖立在之上,其实,是神道碑下的石座,民间习惯将它雕成似龟的动物形状,是取其力大能负重的意思。
穿过神门,一条笔直的“神道”直达包拯墓冢。神道右旁立有石柱,名叫“望柱”,又称“华表”、“和表”、“桓表”和“诽谤之木”,相传立柱之习原是尧舜时竖立于交通要道的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之用的。后来,秦始皇定“诽谤”为罪,加上木头容易腐烂,就改用石柱,并在上面刻上多种形状和花纹,并逐渐演变成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大柱又称为“墓表”,一般常见的均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蹲兽。包拯墓园的这根望柱,北宋时期二品官就是位应享受的待遇,柱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缠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寿桃型光焰。
神道两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对,组成墓前石刻群,名为“石像生”。墓前石刻群既是一个朝代的艺术型制,又表现了一个朝代的政体特征。包拯墓前的石刻群是按照北宋陵寝墓前石刻型制刻制的,其数量、品种则沿用唐制,显示墓主是三品以上官员。
登上几级石阶,迎面是包拯的享堂。享堂是包公墓园的重要建筑,专供祭祀活动之用。享堂正门两侧的抱柱上有一楹联。上联为:“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下联为:“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联中的“蜀山”指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淝水”指穿城而过的淝河。作者从“正气”和“遗风”两个方面颂扬包拯的政绩和品德。一个“慑”字,写出了包拯的明察善断,执法如山及对王侯的威慑作用;一个“庆”字,点出了人民因怀念包拯而建墓园的欣慰之情,希望包拯的“遗风”得以发扬光大。
享堂正门前的一副楹联为安徽省已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所撰。上写:“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故乡更美公乎其归”。上联“廉吏可为”是用典。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个名为孙叔敖的令尹,他辅助楚王称雄,政绩卓著,赢得楚国百姓的赞颂。他死后没有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财富,致使他的后人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被史籍称为天下第一清官。而和孙敖叔同时期的一些赃官、贪官,他们死后却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大笔财产,使他们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两者之间,对照鲜明,因而社会舆论感叹道:“廉吏不可为”。作者在此反其意而用之:包拯名传后世,光耀史册,所以“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意思是后来人应当以包拯为楷模。下联意思是包拯逝世900余年了,他的故乡合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座现代新兴城市,所以说“故乡更美”,远非宋代所能比。包拯病逝外乡,归葬故里,“公乎其归”既表现包拯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故乡人民对包拯的深情。
享堂飞檐翘角,灰瓦彤柱,高约10米,是一座木结构九脊五开间的宋代建筑风格的殿宇。殿内,20樽凿花文饰的柱基上,耸立着20根丹红国漆大柱,撑起椽梁昂枋,使大殿显得气宇轩昂,宏伟壮观。享堂中央高支神龛,放置着包拯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神龛上方悬匾三块。中间的匾额上写的是“为政者师”,系清代江苏王均撰写,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左侧为“正气凛然”,为著名书画家刘海粟题写。右侧为“清正廉明”,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享堂神龛两端的巨柱上悬一长联。上联为:“十五卷谠论排阊,江河不废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声名尊孝肃”;下联是:“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凛然长留生气,凌云应一笑,岁时乡国荐芳馨”。全联上写“论”,下写“德”,对包拯的一生,作出了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