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不仅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或经历的理解和记忆。如果你对心得体会范文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多关注我们推出的相关内容,以便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一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李白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上世纪90年代,吉国考古学家曾在碎叶城遗址进行发掘,除了许多佛教文物,他们还发掘出一块唐代石碑,其上有“安西都护府侍郎李某……”字样,这又进一步证实了郭沫若最早考证的李白故乡在碎叶的说法。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20世纪60年代前,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李白的父亲回到蜀中先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才给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二
1、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6、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7、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9、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三
3、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李白。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5、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7、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
8、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
9、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
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1、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李白。
1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1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14、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
1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
18、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李白。
20、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2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
23、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
2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
25、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柔此西飞之白日——李白。
26、且留白鹿青崖间。——李白。
27、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
2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
29、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3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31、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李白。
32、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3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34、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李白。
3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四
国人对于野史的偏爱,想必由来已久。当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野史狠狠娱乐了杨贵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的野史形象,无非纤瘦、美艳、命好。杨玉环当然高兴,不说其他,单说纤瘦,就足令她芳心大悦。胖妹子总是喜欢别人夸苗条的,否则贾宝玉说“杨妃体丰怯热”,宝钗也不至大怒。李白的“坏心眼”,呆会再说,他大概料定杨妃读书少,历史读得更少。
那么,历史中的赵飞燕,颜值到底如何?《汉书》(下同)载:“孝成赵皇后,……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按惯例,某女生得好,史家会交代,没交代,就说明容貌平平。
赵飞燕舞技出众,对颜值自有补益。比如她多半会“芭蕾跳”,显得体态轻盈,所以人送外号“飞燕”;她打小学歌舞,不会胖,当然也未必瘦弱,毕竟舞蹈也是体力活儿,“掌中舞罢箫声绝”,那是文学夸张。汉成帝为她倾倒,缘于青春年少及优美舞姿的可能性较大,无关颜值。
从实际宠幸来看,也能佐证这一点。“皇后既立,后宠少衰,而娣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
就是说,成帝对赵飞燕的宠爱,时间非常短,完全像“三分钟热度”的那种,热过了,给个名分,每月支付点赡养费。至于夫妻义务,想起来,履行一下,想不起来,你也别不服!对小姨子赵合德,他反而表现出了异常的痴恋,“姊娣颛(专)宠十余年”,怕是爱屋及乌的说辞,他连死都要死在赵合德的住处,可见赵飞燕的颜值诱惑远不及其妹。
那么,历史中的赵飞燕,命真的好吗?可以说,很不好!因为是女孩,因为家里穷,她刚出生就沦为弃婴,“三日不死,乃收养之”,顽强的生命力救了她。在阳阿公主家学歌舞,名为宫女,跟奴婢也差不离儿。嫁了皇帝老公,结果被妹子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好在她知道宫廷水深,姐妹之间不能窝里斗,否则早杠上了。肚皮不争气,或许是她最大的命苦,如果她有儿子,其家族乃至西汉末期的许多悲剧都可以避免。不明白?回家查史料去,不能啥都推给我吧,短短千字文,实在容纳不了。
公元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谋夺继承人位置,其祖母傅太后行贿赵飞燕姐妹,使得这哥们顺利成为太子。成帝也不是没儿子,只是生一个,死一个,有的无端夭折,有的被赵合德害死了。关于这个公案,哀帝即位时,司隶解光上的一道奏章说得清清楚楚。此君不愧是搞刑侦的,凶手,被害人,时间地点,证人证言,甚至赵合德的原话,汉成帝的态度,各种细节,他都查实了,然后话锋一转,“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天诛。”此时赵合德已然自杀,解光的真实意图昭然若揭,若非议郎耿育上疏辩护,赵飞燕在劫难逃。饶是如此,新城侯赵钦、成阳侯赵?等亲属,还是丢了爵位,驱至辽西郡安置。
如果哀帝活得长一些,哪怕活四十岁,赵飞燕“命好”的野史说法也还是可以成立的。这哥们跟姓王的没啥交情,对赵飞燕,却是感恩的,尊为皇太后加以保护。偏偏他是短命鬼,在位七年就去世。他刚死,民间就流传童谣,诬陷赵飞燕偷汉子,还将赵合德的罪行加于赵飞燕头上,“燕啄皇孙”之典故即出于此。一个月后,赵飞燕自杀,也许入殓前会给化个新妆。
这首写给杨贵妃的诗恐怕正是李白失官的原因。得罪高力士,那是野史,正史里没说原因。只说玄宗很礼貌地送了一些钱物给他,然后拜拜。我个人倒是认为,杨妃拿到赞美诗,必然研究一下赵飞燕。她又不傻,结果可想而知。枕头风一吹,小脾气一发。玄宗又不能将这事儿公开,只好心照不宣,撵走李白以慰佳人。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五
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
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
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
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
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
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六
3、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4、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
5、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6、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7、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李白《妾薄命》。
8、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李白《战城南》。
9、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李白《妾薄命》。
10、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李白《白马篇》。
11、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李白《发白马》。
12、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3、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李白《妾薄命》。
1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15、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李白《妾薄命》。
16、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李白《白马篇》。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
19、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妾薄命》。
20、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李白《大堤曲》。
21、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李白《怨歌行》。
22、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23、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24、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25、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李白《山人劝酒》。
26、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27、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李白《落日忆山中》。
28、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
2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30、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31、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32、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3、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34、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35、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6、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37、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9、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4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1、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李白《阳春歌》。
42、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43、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44、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白《战城南》。
45、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李白《鞠歌行》。
46、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47、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8、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0、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5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2、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53、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4、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55、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56、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7、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58、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59、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6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62、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6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64、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6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6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67、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68、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69、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70、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七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独具风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的诗作中,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哲学追求。通过阅读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人生的心得体会。
李白的诗作展现了他的自由奔放的性格。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与独立。他的诗歌常常描绘了壮丽的山水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他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如身临其境。李白的诗歌带给我们一种自由奔放的精神感受,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真实的自我。
李白的诗歌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他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将进酒》这首诗中,他写道:“苍黄之间烟尘里,我看得见一片天地。人生能有几回搏,蓦然回首,抚敲琴弦,此身长留,千秋万载”。这些诗句中透露出他对人生的豪迈和激情,他用豪放的言辞展现了他浪漫不羁的精神。李白的诗作告诉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受世俗和传统的束缚。
李白的诗歌体现了他对真理的追求。他通过反思自然和人生,寻找着真理的踪迹。例如,在《行路难》中,他写道:“大道如不远,何为长翔翼?腾蛇乘雾去,绕天杳无迹”。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李白的诗作告诉我们,要不断反思和追问,才能接近真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第四段:李白的超越自我的追求。
李白的诗作表现了他对追求超越自我的渴望。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超越世俗的局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在《天问》一诗中,他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中透露出他对超越的渴望和无畏的精神。李白的诗作告诉我们,要追求虚无的东西,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超越。
第五段:李白的坚持与不懈。
李白的诗歌表现了他坚持与不懈的品质。他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例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他写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事业和友情的坚持,他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李白的诗作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追求成功。
总结:通过阅读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人生的心得体会。李白的自由奔放、豪放不羁、追求真理、超越自我的追求和坚持与不懈的品质,都给我们带来了深思和启示。他的诗歌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哲学的追求,给我们带来了对人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和欣赏李白的诗歌,我们可以受到启发,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境界。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八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五月,涪江暴涨,淹没了大片良田,冲毁了许多民房。可昏庸的彰明县令不但不设法救灾,反而硬拉着衙门里的人去观赏水景。
他们来到江边,只见黄水滔滔,急流似箭,浊浪中,卷杂着破板烂席、残枝败叶。忽然,有人惊叫起来:“死人!”众人随他手指方向仔细一瞧,果然有一具女尸从上游漂下,猛地一个大浪,尸体被冲到岸边,在芦苇丛中转了几转,一会儿又不见了。
面对被溺死的女子,脑满肠肥的县令却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吟唱起来:“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只作出这几句,他就吭吭吃吃接不下去了。
被迫随行的李白早就心中有气,眼下看到昏庸的县令竟以死尸寻欢作乐,更是火顶脑门,于是满怀疾愤之情,续了四句:“绿发随波改,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怨秋胡。”诗中,李白辛辣地讽刺县令就象春秋时代行为不轨、玩弄妇女的秋胡,应该让被吴王夫差冤杀的伍子胥化作怒潮淹死。
县令一听,脸色顿变,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白料定县令必将寻机报复,便收拾行装,弃职回家了。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九
第一段:引言(200字)。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广泛流传,琅琅上口,享誉千古。然而李白的创作并非仅仅是为了传世留名,更是源于他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和对自我境遇的深刻思考。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李白的心得体会十分丰富多彩,包含着对人生的思索、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宣扬。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李白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人生的思索(200字)。
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深思熟虑和对人类命运的探讨。他在《静夜思》中描绘了一个人独自思考的场景,表现出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中对于生死、时光流转的思索与追问。他在《将进酒》中抒发了人们对于人生目标和价值的追求,他呼吁人们豪迈地挥斥方遒,不要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平庸和庸俗中。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对人生的思索不仅深入,而且充满着热情和豪情。
第三段:自然的赞美(200字)。
李白的诗作中,自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之情。在《望庐山瀑布》中,他以大自然的力量和壮丽的景色来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此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行路难》中,他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应该勇往直前的信念。这些作品中,李白展示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顺应与敬畏。
第四段: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宣扬(200字)。
李白的诗作中,他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宣扬可以说是他心得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将进酒》中歌颂了个体追求自我价值的勇气和决心,他鼓励人们不要因为现实的压力和社会的束缚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热情。他在《赠王司马》中表达了个体自我成就的追求,他以自己的诗才和造诣来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这些作品表达了李白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宣扬,展示了他对人生和自我的独特见解。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对李白的诗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思索、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宣扬。李白的心得体会不仅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和世界的独特见解。正是这些心得体会,使得李白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名,更是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颂。对于我们来说,李白的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人生、赞美自然以及追求和展现个体自我价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心得体会都将持续为人们带来思想的启迪和灵感的迸发。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7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一
公元226年,秦王李世民心怀不轨,为了和兄弟争夺帝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设计诛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摆脱秦王的追杀,身怀六甲的太子妃在忠心家将的掩护下,逃往西域突厥,隐姓埋名,潜居异国,受到当地人的礼遇。安富尊荣的生活并没有消除太子后裔对大唐之恨。他们要积聚力量并借助突厥,把属于自己的大唐江山夺回来。但是大唐西征军的金戈铁马并吞了突厥千里肥沃之地,再次踏碎了他们的梦想。光阴飞逝,大唐发展成繁荣昌盛四方降伏的强大帝国。太子后裔只好隐居深山,卧薪尝胆,以图光复大业。一天夜里,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外的山上一座豪华庄园扫叶山庄中,迷茫的产妇梦见太白金星飞入怀中,随后,一个仪表非凡的男婴诞生了,父亲给他取名李白,字太白,意思是太白金星下凡来。
李白幼时随父李复国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尤好剑术。
李白因家仇对现任皇帝唐玄宗很是愤恨,他很想能遇到一位贵人,带他去皇宫卧底,好寻机为他祖先报仇。在开元十八年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后来前往玉真观,在玉真公主的带领下进入皇宫见驾,供奉于翰林,做了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苦等机会,终于在含元殿前刺杀玄宗,却被突然出现的太华公主阻止。李白因玄宗实为一代仁帝,便答应太华公主放过玄宗。回到长安,在听雨轩听说安西都护张守圭进京进贡。李白急忙赶到皇宫,救下奄奄一息的太华公主,得知张守圭与血恨门主行刺皇上,就前往后殿搭救。血恨门主对李白手下留情,却被张守圭暗算成重伤,面具跌下,其真面目竟是父亲李复国。李白恶战张守圭,魔头终于授首。
父亲在李白的劝说下,以天下百姓为重,避居扫叶山庄……玄宗赐李白金牌一面,上书扫除天下不平事,并给了他许多银两。李白辞官不做,到各处游览,走到哪里都有当地官府暗中供应钱财,使他不用发愁。安史之乱后,天下已经动乱不安,老百姓不得安宁。李白也意识到这样的局面,自己却帮不上忙,就对自己说:我也要找份工作做了!他怀着平乱的志愿,到永王李璘那里做幕僚,结果陷入王室纷争的漩涡。后因李璘与兄弟争夺王位兵败牵累,李白被送进监狱,但唐玄宗的金牌起了作用,最终减刑流放夜郎,半途又遇赦而返。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二
年代:唐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侠客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3.《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年代:唐作者: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5.《关山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古风其十九》。
年代:唐作者: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三
“谪仙”的称号,又与李白的诗歌创作有关。天宝年间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称李白的诗“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指出:“其言多似天仙之辞。”他们都注意李白诗歌纵逸若仙的特征,这一创作特色,又进一步使人们加深了谪仙的印象。
大胆的夸张也是浪漫诗风的一个表现。《秋浦歌》其十五用“白发三千丈”比喻无限愁思,《北风行》用“燕山雪花大如席”形容北方的奇寒大雪,《横江词》用“一风三日吹倒山”表现狂飙怒吼、洪涛涌起的雄奇景象,《望庐山瀑布》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珠溅玉迸的飞瀑。诗人将极普通的事物,变为令人惊叹的形象,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手法高妙。
诗歌语言方面,李白也有个人特色。李白崇尚道家的自然观,认为“万物兴歇皆自然”,反映到创作上,表现为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他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称赞韦良宰的诗,其实用来说明他的诗,更为恰当。他的诗语言朴实通达,有的简直如同脱口而出的口语,明白如话,如著名的《静夜思》等。同时,李白诗歌的语言又是奔放的,充满激情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给人奔涌而来,一气直下之感。
由于李白诗歌具有这些特色,直至今日,我们读他的诗篇,仍觉得慷慨激昂,痛快淋漓,会感到一种少有的酣畅和满足,一种美的享受。
(选自《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l986年版)。
1、下列关于李白“谪仙”称号来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谪仙”的称号,与李白的诗歌创作有关。
b、殷璠称李白的诗“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c、李阳冰指出:“其言多似天仙之辞。”
d、殷璠、李阳冰等人都注意李白诗歌纵逸若仙的特征,这一创作特色,给人们留下了谪仙的印象。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诗中很少对生活过程作详细的描述。
b、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c、李白的诗让想像神游,将历史、神话传说、梦境、幻觉和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神异奇特、可惊可愕的图画。
d、《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一连串瑰丽变幻的梦境,又进一步引出一个神仙世界。其实,这里的梦境和仙境,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其一个个意象,都是现实中的事物。
3、下列对李白诗歌语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歌语言表现为自然率真,不雕饰造作。
b、韦良宰曾称赞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c、李白诗歌的语言书生味很浓,艰涩难懂。
d、李白诗歌的语言是奔放的、充满激情的。这是因为他注重遣词造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缘故。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谪仙”的称号,李白诗歌的个性、意象、语言等方面对其诗的风格作了概括。
b、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将极普通的事物,变为令人惊叹的形象,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手法高妙。
c、李白非常讲究用词技巧,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
d、李白崇尚道家的自然观,认为“万物兴歇皆自然”,反映到创作上,表现为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
答
1、d这一创作特色,又进一步使人们加深了谪仙的印象。
2、d《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并非现实中的事物,而是作者想像出的超现实的事物)。
3、a.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李白称赞韦良宰的话;c李白诗歌的语言朴实通达,明白如话;d李白不着意雕饰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说杜甫的。
4、c属无中生有,在文中找不到这一信息。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五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作品赏析。
杜甫的两首《梦李白》,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的说法,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梦李白·死别已吞声》写杜甫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了他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之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的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意思是:“你既然被流放到了南方的远地,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十分遥远,十分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想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祷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六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1、楫:船浆、船。2、斯人:指李白。
【韵译】: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评析】: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七
《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赠孟浩然》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八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zhi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六、《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八、《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九、《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十、《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十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二十
1、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讲解诗歌:
1、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饯别诗。
2、开头即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
“蓬莱建安骨”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写登楼引发的感慨,也是李白与族叔李云酒酣耳热之后谈话的中心。
“抽刀断水水更流”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
3、每组派一代表朗读,男女生轮流朗读。
四、小结:
李白的诗,语言朴素,感情激荡,韵味深长,形成了独特的“纵逸”风格。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李白的`诗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学生谈熟读后的感受。)。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诗人怀着赞叹的心情用凝炼的笔墨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总体印象。平旷的郊原,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这开头两句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接下来具体描写诗人眼中的景色。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写远景。“两水”,指环绕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时值秋天,溪水宁静澄澈,远远望去,光亮如镜。“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两座拱形桥。两座桥倒映水中,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绚丽奇幻的色彩。这哪里是桥?分明是两道彩虹从天而降!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写近景。诗人选取了人烟、橘柚、梧桐三种具有时节特征的物象来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岗丛林中,飘出农家的一缕缕炊烟;深碧的橘柚、变黄的梧桐都显出一片苍凉。诗人敏锐地捕捉住瞬间的感受,借视觉写出感觉,“寒”、“老”二字,不仅能够调动读者的联想,而且似乎在不经意中点染出一片浓重的秋意。
以上四句,两句写水,两句写山,层次清晰,明暗相间。水明净绚丽,山沉郁苍寒,组成一幅绝妙的薄暮秋色图。
结尾“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与开头两句相呼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抒发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心情。然而这不是一般的登临怀古,“谁念”二字,透露了诗中的背景。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李白的心得体会(汇总21篇)篇二十一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