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一种精心构思、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它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优秀作文,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一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安禄山起兵——反了。
接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接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0:0)。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比喻双主旗鼓相当,不分胜负、高下、优劣。)。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矮子爬坡——贪便宜。
不论做什么,先为别人的快乐着想,是超人。先为自己的`快乐着想,是凡人。使别人不快乐,自己也不快乐,是笨人。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1)vcd光盘。
(2)投影仪。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
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
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生找、画、读全班交流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齐读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分别活动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师总结,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
(四)习第5节。
1.做批注。
2.全班交流。
(五)观看vcd。
让我们听一听人民的心声,看一看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生动场景。
作业:《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三
400÷2=800÷4=480÷2=。
4000÷2=8000÷4=4800÷2=。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0÷2=30÷3=6000÷2=36÷3=。
800÷4=300÷3=48÷2=99÷9=。
26÷2=600÷3=38÷1=93÷3=。
77÷7=400÷2=800÷4=5000÷5=。
500÷5=84÷4=900÷9=400÷5=。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四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二》五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
(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积累反馈。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五
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拆了的破庙——没神。
出窑的砖——定型了。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肚皮上磨刀——好险。
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
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
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刀尖上走路——玄乎。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六
一、看拼音,写汉字。
骄阳干燥炎热储藏水窖钥匙。
二、选字组词。
燥躁躁燥洒撒撒洒。
三、下列加点的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1.写出了在烈日下人们体内的水分快被蒸发光的干燥和炎热,表达了人们对水的渴求。
2.这里不说“渴”却说“饿”,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饿的感觉而很少有渴的感觉,把“渴”说成“饿”,写出了水对人们的重要。(大概意思对即可)。
四、课文直通车。
1.远足担水雨中洗澡舀水纳凉。
2.夸张“我们”用水时的痛快。
3.苦乐例句:教室里非常安静,连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页听得见。
五、下面是一则关于水的广告语,说一说它妙在哪里。
如果我们不珍惜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写出了人类不珍惜水的后果,能让人们更加珍惜水,从而不导致这样的后果出现。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1.美好储存希望宝贵。
2.下雨的时候。
4.只有母亲才可以用钥匙打开水窖有了钥匙就有了水,就有了清凉和痛快。
5.干燥无雨的日子,人们对水的无限渴望。
6.饮水思源水到渠成积水成渊滴水成河。
(本题答案详情见:水阅读答案)。
(二)。
1.怀疑坚硬熟悉拿过。
2.不约而同无可奈何。
3.水对她们来说非常金贵,但是“我们”却用它来洗脸。
4.示例:一碗水不过是夏日我们解渴的一碗水,不过是用来嬉闹的一碗水,不过是用来洗眼镜的一碗水。而我们,也从来不知道与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人,有许多人正为吃不上水而烦恼,而痛苦。此后,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七
对于试题的'练习是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下面请参考数学网为您整理的,希望同学们对试题的练习能够使成绩突飞猛进的发展。
口算:
174=415=30020=147+98=。
5406=137=5055=1027=。
1255=225+275=72+12=5085=。
1204=6408=1233=019=。
5604=637=1560=13.2+25=。
382=305=3507=234=。
4.8+5.6=10-2.5=12.6-10.4=6.7-5.8=。
2.3-1.3=2.5+5=3.6+6.4=7.5+3.8=。
1.2+8.9=3.5-2.6=913=1.4+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八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2、5x表示5个x相乘。()。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4、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高h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解下列方程。
3.5x=1402x+5=4015x+6x=168。
5x+1.5=4.513.7—x=5.294.2×3—3x=5.1(写出检验过程)。
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1)、一个数的5倍加上3.2,和是38.2,求这个数。(2)、3.4比x的3倍少5.6,求x。
运。还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九
四、修改病句,并在括号里写出病因。(成分残缺、搭配或分类不当、用词不当、重复累赘、意思矛盾、不合情理)。
1、红军长征时代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
2为了祖国的利益,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3、小麦成熟了,田野里的颜色一片金黄。()。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
1、()春风()吹遍()大地。
2、()露珠挂在()小草上。
3、英雄们()跳下万丈悬崖。
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2、(),但是她从不骄傲。
3、只有多读多写,()。
七、在原句上改“把”字句,在括号里改“被”字句。
1、张强送一个迷路的小孩回了家。()。
2、一排排防风林挡住了阵阵风沙。()。
3、张青在教室里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1-5题。回顾与整理时要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与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四、作业。
课后小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一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给短文加标题。
(二)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5分)。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分)。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2分)。
4.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4分)。
(三)。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
2.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
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第2自然段与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
5.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关系。
6.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四)。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玲珑: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二
1、1.2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26(2)10(3)126。
2、不改变0.7的值,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1)0.007(2)0.70(3)7.00(4)0.700。
3、一个数由三个6和三个0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么这个数是()。
(1)606060(2)660006(3)600606(4)660600。
4、把0.001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1)扩大10倍(2)缩小100倍(3)扩大100倍。
5、3.3时是()。
(1)3小时30分(2)3小时18分(3)3小时3分。
6、2.85里有()个百分之一。
(1)5(2)85(3)285。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三
谎言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全部都是坏的!我认为:世界上有一种善意的谎言,甚至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如果你不相信,下面我就给你讲这么一个故事:
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了高考,结果却异常地令人吃惊——他“落榜”了。
他来自于一个贫瘠的小山沟中一户人家,由于家境贫寒,他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读书学习上,从小就有比别人刻苦许多的精神,自然他每年都拿着这独一无二的第一名。
他的家中有80多岁的老奶奶和半身瘫痪的母亲,一个同他一样在刻苦学习的妹妹,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妹妹比他还要刻苦,甚至是拼了命地去学习那像大海一样深不见底的知识,他也比谁都要了解妹妹那种求知似渴的心情,这样,家里的一切负担便都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他更明白父亲那苍苍的白发与衰老的容颜是为谁而提前。
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以优秀的成绩才能回报家人所付出的那些深情,那些寄托!中考那年,他稳夺桂冠,压倒群雄,以最突出的成绩,顺顺利利地考入重点中学。
然而他并不骄傲,却也不因自己那一身粗布土衣而感到自卑,虽然他知道,总是有一些“忌妒”的人在背后对他评头论足的,但他不介意,也不理会,他只是在埋头苦干,伏身扎入知识的海洋,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有一种轻松与兴奋的感觉,因为他知道……就是有灵魂的生命。
就连老师也对这么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农家子弟产生了兴趣,他们知道他的艰苦,一天两顿饭,一碗开水两个馒头,因为他吃不起那些“山珍海味”,他也不“忌妒”,也不“自卑”,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个强大的支柱——家。
临近高考,他又有了新的烦恼,考上了大学,家里哪来那多钱让他报名呢?当他与家人商量过后,结果是“卖掉家里唯一可以称得上是值钱的东西——那台破旧的缝纫机,还有就是让妹妹辍学。然而在得知自己上大学有一线希望之时,随之传来的是另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病倒了。这怎么能行?家里唯一的支柱都倒了,怎么办?!
高考来临,他毅然怀着复杂的心情踏入考抄…
高考发榜后,他沮丧地回家,告诉父亲他落榜了!,父亲顿时泪流满面,使那本来历尽沧桑的面庞显得更加衰老,父亲举起手打了他一巴掌,“啪”,很清脆的声响,他捂住被打痛的半边脸,对身后的妹妹说“听哥的话,认真学习,哥哥会给你寄来学费的”说完,泪水止不往流淌下来,他离开了这个充满温馨气息的家。
从此每月他都寄钱回家,养着家里的亲人,做一个“大人”应该做的事。
十年后,妹妹拿到了大学通知书,四年后妹妹打算接父母去城里祝此时的.他也算得上是富裕的人了,也成家立业了。当父亲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时,去发现一张令他瞠目结舌的纸,这是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发黄的纸上仍显现着儿子的名字和烫金的著名学府的校名,顷刻间,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再见儿子时,父亲搂住他,手里擅抖地攥住那张发黄的“录取通知书”无声无语,好久,父亲松开手,那张被埋没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又静静地在风中飘落回地上!
泪眼中父亲看到儿子眼中的泪花和口角的微笑。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善意的谎言是生活的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它有时真的改变了我们生命的轨道.
2.秋天的树叶
梧桐的身上穿上了金黄的大衣,显得格外漂亮。树上茂盛的树叶,准备最后的舞蹈,一阵秋风吹来,许多叶子好像跳着华尔兹的舞步慢慢的飘落下来。
桃树叶也被秋风染成了铁锈黄,黄中还夹杂着一些绿色,枝头上未掉的树叶仍然是一串一串的,但叶尖已经垂了下来,大概也想随它的哥哥姐姐而去。
柳树依然还在那小河旁垂着它柔美的枝条在秋风中荡漾,叶子也还是那样的鲜绿,枝条还是那样的纤细。这有极少数迎接的秋风的黄叶落到了树下。
秋天枫树的红叶让人们想到了火热的激情,透过浓密的红叶看太阳,那种又红又亮的感觉你是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深秋时分,随着秋风的吹来,许多枫叶离开枝头,好像在跳探戈,它们也要跟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哪怕在深秋,樟树还是蓬蓬勃勃,它稠密的树叶仍然绿的发亮,四季常青。它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让害虫都退避三舍,所以它的树叶上找不到一个虫斑和缺口。
南京的市树雪松,高大挺拔,它像针一样树叶表面覆盖着蜡质,为的是减少水分蒸发,得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独树一帜,不但秋天它是绿颜色的,即使下了大雪它仍然不会变色,正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们要学习梧桐叶在夏天里给人们送去的清凉;学习桃树叶把它的养分无私的奉献给果实;学习柳树在艰苦的环境里仍然茁壮成长;学习枫叶对大家火一样的热情;学习樟树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据害虫于千里之外;学习雪松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四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1.6×500.52+0.150.9÷0.15。
3.8+4.70.6×0.048-5.7。
7.2÷0.62.6-0.521.4×60。
2、出示下列各题。
75.6÷13.5-(3.6+1.78)。
〔15.2+(8.4-4.5×0.8)〕÷1.6。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着重说明计算顺序。
二、列综合算式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弄清题意,在练习本上做这两道题。然后请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注意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要使用中括号。
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是如何使用括号。
教给学生缩句法。
三、解答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如果学生能想出另外的解法,要给予表扬。
3、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4、做练习十三的第1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得数保留整数。
四、
今天我们又进行了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括号。在解答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时,要注意认真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有时还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法,使解答的过程更简便。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6、18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感: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五
1、列竖式计算。
27×0.430.86×1.21.2×1.4。
(计算并验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2.33×0.5×40.65×105。
3.76×0.25+25.84.8×0.251.2×2.5+0.8×2.5。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
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
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实用五年级练习(案例16篇)篇十六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筹()备。
矜()持。
俘虏()。
手镯()。
裤裆()。
褂()子。
恐吓()。
山坞()。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骗()坞()侈()矜()。
偏()呜()移()怜()。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遗著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4.课内阅读。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到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个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所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2)“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怎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