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推荐)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出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及起包含的内容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有一定了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详细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②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提升全体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
②增强师生间、同学间情感的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1、重难点:
①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突破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堂练习、小结内容
1、教法: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我们在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学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协作学习法让学生以讨
论的方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精神,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由引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提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有目的的开始接受新知识
2、讲授新课
①通过阅读课本指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信息的含义,使学生能有清晰的认识。
信息是事物中所包含的意义,它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内在联系。 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由信息引导出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存储、处理、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③讨论计算机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技术是指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自动、高速地对信息进行处理。
④讨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a、人类经历了蒸汽机发明与应用,电气化,原子能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4次工业革命。 b、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是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支柱。 c、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最活跃的生产力。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学生掌握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后,进行课堂练习,强化知识。
例:课后习题------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
①信息技术包括那些?
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求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最新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推荐)二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强调“面向学习者”、“强力高效”。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为学生高效学习搭建坚实的阶梯,可以有效实现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结构。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的独特优势
(1)信息技术课相比较其他课程,学生在上课时间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到计算机和网络,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2)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方面具有技术优势。软件操作以及视频剪辑比其他科目教师更容易上手。
(3)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内容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随时操作,方便基础薄弱的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4)微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氛围。使用微课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师讲解时间过长、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较少的矛盾,利于课堂的翻转。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
2.1 做好选题工作
微课的视频长度一般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的选题力求做到“小而精”。选题可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典型习题或探究实验。选题注重突出典型性和针对性。教师之间可以采用分工合作,选点均衡。
2.2 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
(1)微课是面向学习者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讲授过程要注意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围绕学习者容易困惑的地方精心设计,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2)微课设计要体现信息技术课堂异步教学的思想,一方面可以将一堂课打散,分为若干知识点,分别编制成微课视频。另一方面微课可分为高水平学生拓展使用和普通学生学习使用两类。在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的前提下,高水平可以对课程内容做适当的延展学习,提高信息素养。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3)信息技术微课设计需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设计,利用视频的多媒体特性,综合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2.3 教学资源的准备
根据微课课型的不同,录制的资源准备不一。
(1)新课讲解型和探究活动型微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较多,可以是图片、文字、动画。教师结合ppt进行讲解,并适当添加字幕。
(2)操作演示型微课较为简单,只需要制作者利用录屏软件,结合软件操作和个人讲解,在适当位置添加标记和字幕。
2.4 微课制作软件
微课的制作软件主要是录屏软件和影视编辑软件。
(1)camtasia studio
由tech smith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动作录制软件,可以方便进行屏幕高清录制,同时还具有强大的视频播放和视频编辑功能,具备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可在录制屏幕后,基于时间轴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各类剪辑处理。最后输出成相应的视频。是目前教师进行微课录制的最主要的软件。
(2)格式工厂
非常好用的格式转换软件,支持几乎所有多媒体格式到各种常用格式的转换。同时可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剪辑、合并。是教师制作课件中用视频的常用工具。
2.5 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过程
(1)做好录制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课件的制作,字幕板书的编制),相关操作软件的安装,视频拍摄器材的准备,麦克风耳机的调试,录屏软件的安装等。录制地点选择安静的室内,保证录制效果良好。
(2)正式录制。利用camtasia studio或其他录屏软件,结合教师的讲解,要求语音干净明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完整。包括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展示,情境导入,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课后小结反思等主要组成。
(3)视频编辑。利用camtasia studio完成录制后,利用快捷键f10退出录制,选择保存视频或直接进入编辑模式,可利用软件自带功能进行视频的编辑,添加注释字幕,进行音频的简单处理。加上片头、片尾。
也可以使用premiere、sony vegas等专业视频处理软件进行视频的专业处理。
(4)视频输出。对视频进行预览后,选择合适的视频音频参数输出所需的视频文件。还可以利用格式工厂软件进行格式的转换。
2.6 信息技术微课录制注意事项
(1)精心准备教学资源,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2)教学设计合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解决所讲知识点。
(3)教师讲解语言简洁,讲究方法,善于引导,并控制好时间。
(4)视频需要加入提示性信息(如板书、提示性文字、图形标注等)。利用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提示文字把握微课的节奏。
(5)将微课纳入课堂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与整节课相匹配。
(6)作品制作应符合规范,结构完整,画面声音清晰,符合视频音频主流技术参数,有推广价值。信息技术典型微课示例 3.1 新课讲解型
《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中“网络的功能与构造”一节中有关网络的硬件内容,由于课堂条件有限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硬件以及网络硬件组成,因此,教师可利用摄影机拍摄学校网络中心机房,为学生详细介绍主要硬件,教师在后期加入配音。通过视频剪辑,合成,配上适当的字幕得到微课视频。又比如网线的制作,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将网线的整个制作过程录制下来,在后期配上注释字幕,学生在课上直接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操作演示型
高二学生将在上学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在测试中有操作题占50%,因此,在考前会有操作题专项复习训练课。比如,word,excel、frontpage等软件的常用操作,ip地址的配置、网站发布iis的使用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演示所有的操作要点。而采用微课教学后,学生在操作训练中遇到困难,可以有针对地观看教师预先做好的操作讲解视频,通过反复观看,自己操作,迅速高效地解决自己的困难。通过此类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3 探究活动型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节,学生对循环语句理解存在很大困难。以往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古代印度有个国王舍罕奖励宰相达依尔,在国际象棋棋盘放麦子”的故事引入,创设探究情境。通过视频动画和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吸引着学生动脑筋解决问题,通过信息编程工具一步步完成探究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1)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缺乏约束能力,导致微课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方面需要精心制作微课,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课堂管理,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和兴趣。
(2)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学生已习惯了以往边讲边练的课堂教学,存在对微课教学的不适应。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微课异步教学的优势,让学生逐步适应微课教学的课堂节奏,转变固有的学习习惯。
(3)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和准备情况不同,部分教师的微课质量不高。导致学生体验不佳,学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4)微课的配套资源及网络支持跟不上,导致微课教学的拓展性不佳,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共享。这就要求微课的配套资源要跟上,不仅包括演示课件、操作素材,还包括课堂学案、学生练习及素材等。同时还要有网络平台的支持,可以让学习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微课开展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便利。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资源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使用,微课的出现不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研究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让课堂更美好!
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0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强调“面向学习者”、“强力高效”。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为学生高效学习搭建坚实的阶梯,可以有效实现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结构。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的独特优势
(1)信息技术课相比较其他课程,学生在上课时间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到计算机和网络,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2)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方面具有技术优势。软件操作以及视频剪辑比其他科目教师更容易上手。
(3)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内容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随时操作,方便基础薄弱的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4)微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氛围。使用微课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师讲解时间过长、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较少的矛盾,利于课堂的翻转。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
2.1 做好选题工作
微课的视频长度一般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的选题力求做到“小而精”。选题可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典型习题或探究实验。选题注重突出典型性和针对性。教师之间可以采用分工合作,选点均衡。
2.2 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
(1)微课是面向学习者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讲授过程要注意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围绕学习者容易困惑的地方精心设计,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2)微课设计要体现信息技术课堂异步教学的思想,一方面可以将一堂课打散,分为若干知识点,分别编制成微课视频。另一方面微课可分为高水平学生拓展使用和普通学生学习使用两类。在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的前提下,高水平可以对课程内容做适当的延展学习,提高信息素养。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3)信息技术微课设计需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设计,利用视频的多媒体特性,综合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2.3 教学资源的准备
根据微课课型的不同,录制的资源准备不一。
(1)新课讲解型和探究活动型微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较多,可以是图片、文字、动画。教师结合ppt进行讲解,并适当添加字幕。
(2)操作演示型微课较为简单,只需要制作者利用录屏软件,结合软件操作和个人讲解,在适当位置添加标记和字幕。
2.4 微课制作软件
微课的制作软件主要是录屏软件和影视编辑软件。
(1)camtasia studio
由tech smith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动作录制软件,可以方便进行屏幕高清录制,同时还具有强大的视频播放和视频编辑功能,具备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可在录制屏幕后,基于时间轴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各类剪辑处理。最后输出成相应的视频。是目前教师进行微课录制的最主要的软件。
(2)格式工厂
非常好用的格式转换软件,支持几乎所有多媒体格式到各种常用格式的转换。同时可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剪辑、合并。是教师制作课件中用视频的常用工具。
2.5 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过程
(1)做好录制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课件的制作,字幕板书的编制),相关操作软件的安装,视频拍摄器材的准备,麦克风耳机的调试,录屏软件的安装等。录制地点选择安静的室内,保证录制效果良好。
(2)正式录制。利用camtasia studio或其他录屏软件,结合教师的讲解,要求语音干净明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完整。包括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展示,情境导入,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课后小结反思等主要组成。
(3)视频编辑。利用camtasia studio完成录制后,利用快捷键f10退出录制,选择保存视频或直接进入编辑模式,可利用软件自带功能进行视频的编辑,添加注释字幕,进行音频的简单处理。加上片头、片尾。
也可以使用premiere、sony vegas等专业视频处理软件进行视频的专业处理。
(4)视频输出。对视频进行预览后,选择合适的视频音频参数输出所需的视频文件。还可以利用格式工厂软件进行格式的转换。
2.6 信息技术微课录制注意事项
(1)精心准备教学资源,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2)教学设计合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解决所讲知识点。
(3)教师讲解语言简洁,讲究方法,善于引导,并控制好时间。
(4)视频需要加入提示性信息(如板书、提示性文字、图形标注等)。利用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提示文字把握微课的节奏。
(5)将微课纳入课堂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与整节课相匹配。
(6)作品制作应符合规范,结构完整,画面声音清晰,符合视频音频主流技术参数,有推广价值。信息技术典型微课示例 3.1 新课讲解型
《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中“网络的功能与构造”一节中有关网络的硬件内容,由于课堂条件有限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硬件以及网络硬件组成,因此,教师可利用摄影机拍摄学校网络中心机房,为学生详细介绍主要硬件,教师在后期加入配音。通过视频剪辑,合成,配上适当的字幕得到微课视频。又比如网线的制作,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将网线的整个制作过程录制下来,在后期配上注释字幕,学生在课上直接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操作演示型
高二学生将在上学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在测试中有操作题占50%,因此,在考前会有操作题专项复习训练课。比如,word,excel、frontpage等软件的常用操作,ip地址的配置、网站发布iis的使用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演示所有的操作要点。而采用微课教学后,学生在操作训练中遇到困难,可以有针对地观看教师预先做好的操作讲解视频,通过反复观看,自己操作,迅速高效地解决自己的困难。通过此类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3 探究活动型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节,学生对循环语句理解存在很大困难。以往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古代印度有个国王舍罕奖励宰相达依尔,在国际象棋棋盘放麦子”的故事引入,创设探究情境。通过视频动画和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吸引着学生动脑筋解决问题,通过信息编程工具一步步完成探究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1)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缺乏约束能力,导致微课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方面需要精心制作微课,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课堂管理,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和兴趣。
(2)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学生已习惯了以往边讲边练的课堂教学,存在对微课教学的不适应。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微课异步教学的优势,让学生逐步适应微课教学的课堂节奏,转变固有的学习习惯。
(3)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和准备情况不同,部分教师的微课质量不高。导致学生体验不佳,学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4)微课的配套资源及网络支持跟不上,导致微课教学的拓展性不佳,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共享。这就要求微课的配套资源要跟上,不仅包括演示课件、操作素材,还包括课堂学案、学生练习及素材等。同时还要有网络平台的支持,可以让学习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微课开展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便利。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资源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使用,微课的出现不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研究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让课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