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等因素。下面是一些中班教案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一
本次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展开活动。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中,提升了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
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再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全体幼儿都有小小的成就感,这样就更能激发每一个幼儿探索和操作的兴趣。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二
活动目标:
1、在玩“照镜子”游戏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五官特征。
2、体验照镜子的快乐,并能准确运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操作贴五官,巩固五官脸部位置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究五官的特征,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面镜、自制镜子的形状人手一份,手绘五官许多个,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请幼儿猜谜语: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2、“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耳朵)
3、“上一片,下一片,中间一道白围墙。”(嘴巴)
4、“可以呼吸,可以闻气味,它的本领可真大。”(鼻子)
5、“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只要对着它,喜怒全知道。”(镜子)
二、玩小镜子的游戏
教师用镜子和幼儿一起玩游戏。教师一边说“照镜子,照镜子,照到你的小鼻子……”,一边用请幼儿用镜子照到幼儿相应的五官部位。
三、幼儿自主发现、表达
1、用“照镜子,照镜子,照到我的……”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
2、请幼儿来说一说:你用镜子照到了自己脸上的什么地方?五官的数量?它们的本领是什么?如何爱护五官?(请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五官的本领可真大,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五官。
四、操作活动:贴五官
1、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做了一面镜子,我们来玩贴五官的游戏吧。
2、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纠正一下五官贴得不真确的地方。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三
1.听自然界鸟叫录音,引导幼儿进入鸟的世界,激发幼儿兴趣。
猜谜语:身穿黑长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燕子)
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会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啄木鸟)
2.组织幼儿观察小鸟,描述它的外形特征。
(3)幼儿讨论: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小结: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有的鸟能为庄稼除害虫,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的能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亲近小鸟。
(1)让幼儿自主学一学小鸟是怎样飞的。
(2)请幼儿喂养小鸟,萌发幼儿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四
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色饮料,引起幼儿兴趣
1、我带来了一瓶好喝的饮料,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也是黄色的呢?今天,水果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黄色的水果,到底哪一种躲在里面呢?谁来闻一闻,看你猜得对不对。
2、出示红色饮料,这是什么颜色呀?什么水果宝宝也是红色的呀?哪个红色的水果宝宝会躲在里面呢?请你来尝一尝。
(二)幼儿动手调制饮料
要求:先看一看果真粉末的颜色,然后用勺子舀一点放到杯子里,搅一搅,再用鼻子闻一闻,猜一猜,把自己猜的水果名字记在心里,再来尝一尝验证自己的想法。喝完以后把杯子放回框子里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你喝到了哪种水果的味道,(苹果)他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
4、总结:刚才,我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的方法,找到了许多的水果宝宝,真棒。
(三)经验迁移
1、展示ppt,看,这些是什么呀?(五颜六色的糖果)看起来真好吃,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糖果,红色的糖果让你想起了什么水果呀?(红色的糖果让我想起了红色的草莓)
2、除了糖果,水果宝宝还会藏在哪里呀?(饼干、面包等)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五
1、了解掌握利用风能行驶的小车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及制作技巧.
3、渗透环保意识,增强制作兴趣。
重点难点
1.了解风力可以产生能量。
2、进行制作并完成小实验。
活动准备
1.视频资料
2.图文资料
3.实验材料:玩具汽车轮、轮轴、青蛙图片、动物粘贴图、气球、科学宝箱等。
4.课件
活动过程1、倾听故事,吸引兴趣
2、观看实验视频,引导猜测。
(1)观看视频
有的小朋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风真的能让汽车跑起来吗?大家一起来看一个科学小实验吧!在看的过程中,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操作步骤。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引导幼儿讨论:小汽车为什么会动起来呢?孩子们能够说出是气球漏气让小汽车动起来的,但是不能明确表达出是气球在漏气过程中产生了风,风给了小汽车能量。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难点
1、介绍实验材料
玩具汽车轮、轮轴、青蛙图片、气球、科学宝箱等。
2、演示实验操作难点
(1)教师直接出示组装好的小汽车。(由于幼儿已有组装小汽车操作经验,在此教师不演示组装步骤)
(2)教师重点演示气球安装环节。
(3)教师强调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把气球从青蛙嘴里穿过,口朝车尾方向。
吹气后捏紧口,防止漏气。
4、幼儿分组操作
1、动手操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亲手操作一方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操作他们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了解简单的科学道理。
2、当幼儿做完实验之后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思考汽车行进的原理。
5、总结
风力可以产生能量,是一种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它有多种用途,可以用来发电,帆船是利用风航行的,滑翔机是利用风的力量飞上天的,小车也可以在风力的推动下往前走。
四、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共同找一找生活中借助风力的物品有哪些呢?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提升,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反复调试、实验,最终让自己的汽车动起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设计过程中的主线是:提出问题----鼓励猜测—--实验演示----分析现象—--操作观察----形成知识---完善知识。这一教学程序既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展示了幼儿建构知识过程。
本次活动属于科学课,探究风力汽车是怎样形成的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主要活动。视频起到了激发兴趣和直观展示的效果,充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探索科学现象的欲望。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六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观察冰块
2、教具: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
3、冰块(内含一颗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冰块,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初步感知冰块的特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手持冰块让每个小朋友先摸一摸,进行初步感知)
你们能看见大冰块里有什么呢?
(糖果)
2、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颗糖。
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
(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介绍工具
教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重点介绍电吹风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
三、观察冰块,幼儿尝试。
1、幼儿自己取冰块,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进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
(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幼儿取工具,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
(对已经取出糖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请其再拿一块冰换一种工具进行尝试。)
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
1、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你们都吃到糖了吗?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很聪明,都利用工具从冰里取出了糖,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七
活动目标:
1、认识飞机的基本特征,了解飞机的种类及其作用。
2、知道飞机是一种空中交通工具,理解飞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
认识飞机的基本特征,了解飞机的种类及其作用。
活动难点:
理解飞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各种飞机的资料,布置飞机图片展。
2、《飞机本领大》(飞机结构图、航空展视频)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天上飞,不是鸟,前边翅膀大,后边翅膀小,喝饱汽油飞得高。——引出飞机。
1、请幼儿说一说:你见过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参观飞机图片展,选择自己喜欢的飞机仔细观察,飞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观看教师资源《飞机本领大》(飞机结构图)第一部分,了解飞机的外部特征。
教师小结:飞机由机身、机翼、螺旋桨和起落架等部分组成。
二、请幼儿坐到“机舱内”(小椅子上),播放教师教学资源《飞机本领大》(飞机结构图)第二部分,简单了解飞机的内部结构。
三、了解飞机的种类、用途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结合教师资源,教师小结。
运输飞机可以帮助我们将货物运到比较远的地方,直升飞机可以解救被困在高高山上的人们。这些都属于民用飞机,还有许多飞机他们有着特殊的任务,例如民用飞机,可以保卫我们国家的航空领域,攻击敌人,防止敌人对我们国家的破坏。
四、幼儿观看航空展视频,感受空军飞行员的飞行技术。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可以继续搜集有关飞机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飞机,激发幼儿对飞机的探索兴趣。
教案爱上幼儿园篇八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让幼儿知道5添上1是6,6里面有6个1。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电教片(4幅)?装有许多小花的小包(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小果树请客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想)
二、过程
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
小果树请小雨点做客,小雨点很高兴,让小果树喝饱了水,小果树长出了叶子。
a、请小朋友一起数长出了几片叶子?(5片)过了一段时间又长出一片,请小朋友看现在是几片叶子?(6片)
5片叶子添上1片是6片叶子,那5添上1是几?(6)(同时贴出数字6)教师引导幼儿说上几次,5添上1是6。
b、小果树的叶子长多了,它请小鸟做客,小鸟很高兴,帮果树捉虫子。请小朋友一起书友几只小鸟?(5只)过了一会又飞来1只小鸟,请小朋友看现在有几只小鸟?(6只)
5只小鸟添上1只是6只小鸟,那么5添上1是6。教师引导幼儿说几次,5添上1是6。
c、小果树开花了,请小蜜蜂做客,小蜜蜂很高兴,帮小果树传花粉。请小朋友一数有几只蜜蜂?(5只),请幼儿想想再添上几只是6只?(1只)
引导幼儿说出:5添上1是6。
d、小果树结果子了,它请来许多小动物,请幼儿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6只)
1只小动物用1表示,6里面有6个1。
三、总结
今天小朋友学了6的形成,知道5添上1是6,6里面有6个1。
四、幼儿动手操作
给每个幼儿发一包小花。
活动反思:
在本节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幼儿喜欢的故事,并把本节教育要点贯穿于故事中,使用了能活动的电教片,使幼儿在欣赏画面、听故事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掌握了6的形成,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幼儿兴趣很高,因此在最后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幼儿都能熟练并正确的灵活摆放,掌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