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写是根据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编辑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使之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编辑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的编辑工作有所指导。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1、能给汉字找到合适的偏旁,组成新字。
2、能用学过的归类识字方法,认识新的字。
3、能正确选用数量词。
4、能根据图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5、能在描摹的基础上,临写“丛”、“些”、“盒”、“惑”等四个字。
卡片、多媒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五星奖擂台赛,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些小朋友在五项游戏活动中都能得星。
出示课题:识字游戏4 (齐读)
说明:识字游戏的内容是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游戏组成的,为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同时避免在课堂上机械地一道道完成练习,因此,在本教案的设计中将这个识字游戏设计成一个“五星奖擂台赛”,力图将综合练习的各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出示图画汉字卡片,要求学生自读,接着同桌互读。
2、指名读,齐读。
师:下雨了,下雨了。字宝宝要被雨淋湿了,快送伞去。每个座位发三把伞,伞上写着部首。(雨字头、宝盖头、竹字头)
问:他们分别是什么部首?指名回答。
师:这三把可是魔伞,撑对了才能给字宝宝挡风遮雨。你能试试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全对者摆上一颗星。)
板书新汉字:需、零、字、露、宝、笔、宵、等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这些字宝宝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笔顺规则,“雨”作为部首字形上要发生一些变化。(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说明:为了让学生清楚明晰地看清上下结构汉字的笔顺特点,教师的当堂板书是十分必要,重要的。
师:开联欢会了,这是谁呀!出示:离、宾、留、婴、旦、令
1、自读,齐读。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
3、小组交流。(组内比赛,看看谁记得最多最准。评出优胜者,得一颗星。)
4、优胜者交流好方法。
小结:有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后,字音不变,如:“离、篱、漓”;“宾、滨、缤”;“婴、樱、缨、鹦”。
“令、零、铃、龄”的“令”与另3个字的读音就不同。
说明:对于规律性的知识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根据规律来引导学生记忆汉字,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1、指名回答。
师:啊,方方小朋友也发现了,你们通过观察也一定有所发现。请你们用直线在书上连一连,再学着圆圆的样子用“我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2、同桌交流,说说。
3、全班交流,评议。(说得好的学生获一颗星)
4、拓展:平时你在生活中也一定发现过这种现象吧,请例举几个。
小结:有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如可以是:“一包菜子、一粒种子、一担白菜、一棵草”,也可以是“一包种子、一粒菜子、一担草、一棵白菜”。
有的答案是唯一的,如“一片叶子、一条鱼、一束花、一桶水”。
1、自读八哥说的话,想一想,它说错在哪里?帮帮它,该怎么说?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评议。(四幅图都说得恰当的学生得一颗星)
第一幅图:让学生懂得人是比“高”和“矮”,物体比“长”和“短”。
第二幅图:根据图意,应该是“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翠绿”。
第三幅图:懂得语言表达要恰当。看到别人摔交不应该“高兴地说”。
第四幅图:进行开放性讨论,答案不唯一。对狐狸的评价可以从反面也可以从正面。
1、仔细观察,这些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上下结构)
2、上下结构的字宝宝在书写笔顺上注意些什么?(从上到下)
3、师范写,学生描摹,再临写,注意上下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师范写,学生观察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如:“丛”、“些”书写时上半部分在田字格中占的相对位置较多;“盒”、“惑”上下两部分笔画较多,但上半部分还是要写到横中线以下。
3、 反馈交流,评出优秀者,奖一颗星。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教学本课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认识13个生字,会写“秀、和”两个字。
归类识字“雨字头”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都要爱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吧。瞧!(展示图片,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物图片)师:我们的家美吗?生:太美了。
2、每张图片上都有相对应的词语,让学生美美地把每个词语读两遍(学生边读词语边观看图片)。师:说说看,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过渡: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在这个家园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各种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们,我们都非常喜爱她。一位作家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写成了对子歌,板书:对子歌 就在识字3里。(师板书课题,生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一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你们想读对子歌吗?生:想!师:好!我们做好读书的准备,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请教同学们: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动手画一画,或请拼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问你的小伙伴或老师。遇到本课的生字宝宝多拼读几遍,好啦!快快开始吧!读完的同学抱臂坐直!
2、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啊!现在词语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要和我们打招呼,你认识他们吗?全班齐读大屏幕上的词语,然后男女赛读,争夺老师的大拇指,做小大声的游戏。
3、师:词语宝宝大家会读了,那变成生字宝宝还会吗?生:会。生齐读(拼读生字)。师:同学们读得太棒了,老师知道难不倒你们,因为有拼音的帮忙,那把拼音丢掉还会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4、下面到我们的找朋友环节,师:你想要帮谁找朋友?生回答。
5、师:刚刚同学们把生字读得这么好,谁能给大家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宝宝的?
师: 你们发现了吗?有一些样子长得很象的生字宝宝是谁呢?
生:蜂—蝶,因为都有虫字旁,与昆虫有关;雾—霞—霜,因为都有雨字头,与雨水有关;李—杨都有木字旁,与树木有关。
6、巩固字词:摘星星、摘苹果 (三)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生字宝宝很调皮,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里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赶紧读读课文(自由读)。师:课文有几个小节?生:3个。
2、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2)说说从这一小节中你知道了哪些自然景象?
学生交流:云、雾、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说说自己见过以上哪些景象,简单描述。
(3)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应4幅图片,让学生说说谁对谁。 (4)去掉“对”字,读一读“和风细雨”这个成语。 (5)全班齐读第一小节,注意不要拖音。
2、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学生交流:花、草、蝶、蜂、蓝天、碧野。 (3)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应4幅图片。
(4)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去掉“对”字读什么?生:蓝天碧野、万紫千红。
(3)指名读第二小节 。
学生交流:桃树、李树、柳树、杨树、山水、鸟叫、花香。 (3)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应四幅图片。
(4)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去掉“对”字再读。你发现了什么?
(5)全班齐读。
(四) 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1、老师和大家对着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
2、学生分3大组拍手读。
3、学生练习背诵。
(3)组两个词语;(和好、和平)(优秀、秀气) (4)生描红临写,写得好的教师盖小印章。
(六)结束
让我们读着对字歌结束今天的课程。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前对(后),左对(右)。
板书设计: 识字3
对子歌和 秀(指导书写)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 认识9种笔画,懂得笔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
3.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挂图。一截可以曲折的有韧性的胶线。
【课堂实录】
第一课 时
一、由数字引入数字
师:(出示10个阿拉伯数字。)同学们,你们认识10个数字吗?
生:认识。(纷纷报数字。)
生:(认读生字。介绍认识途径。)
【点评】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点拨课外认字的途径,鼓励他们学会利用母语环境资源尽早、尽多的识字。
师:我们古人很聪明,还用这十个数字写出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呢!想读吗?
生:(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二、朗读古诗,感受诗意,学习生字
师:(出示古诗。)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点评】在最初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时,一定要细致引导。对学生来说,通过听磁带、听别人读而记住古诗并不难,难的是让他真正做到口、眼、心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工作。因此,这样一种读书习惯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注意培养。
生:(认真读书。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手端端正正地拿着书,眼睛看着文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一:(大声朗读。)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得都不错,字音读准了。特别是这几个字,容易读错,来,请这几位同学做小老师,再带大家读一读。
生二:(随着老师点出的一些平、翘舌音字,前、后鼻音字,带全班同学读。)
师:字音读准了。大体意思懂吗?你们再把古诗连起来读读,看看还有哪儿不懂的?看看图,问问同桌,讨论讨论。
生:(认真读书,交流讨论。)
师: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吗?
生三:什么是“烟村”?
生四:我知道,就是冒烟的村子。
生五:我去过农村外婆家,他们那儿房子有烟囱,烧饭的时候烟就从烟囱里冒出来了。
【点评】在学生自己质疑问难、互相交流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形象生动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生五:(朗读诗句。)
师:读得让我们感觉到了这个村庄的宁静。(指插图。)我们看那边几座亭台楼阁高高低低点缀在山野之间,这边盛开着一大片鲜艳的桃花,多美啊,谁来读读全诗?(师播放青尔。)
二、复习生字,学习笔画
师:这课学的生字都认识了吗?(出示生字卡片。)我们“开火车”来读。
生:(读生字。)
生:点。
师:(出示“雨点”图。)看,这个笔画“点”像什么?
生:像雨点!(表情又惊又喜。)
师:还像什么呢?
生七:像瓜子!
生八:像水滴!
师:小雨点头尖肚子圆,看老师写“点”。你们写两个试试。
生:(专心写“点”。)
【点评】用形象来教学生记住笔画的形,与利用表音表义图学习拼音字母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机制,教学方法上可以有多种创新。这里教师用恰当的形象将一般的符号引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利用“笛子”、“树干”、“竹叶”、“孔雀”等形象帮助学生学习笔画“横”、“竖”、“撇”、“捺”,鼓励学生想象这些笔画还像什么。再让学生写写这些笔画。)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变个魔术。(学生睁圆了眼睛。)看,这是什么?(拿出胶线摆成“竖”。)
生:竖。
师:看好,要变了!(老师弯折胶线,成“竖弯”。)这是什么笔画,猜猜看!
生:竖弯!竖弯!(兴奋地喊起来。)
【点评】通过操作、变形,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简单笔画的基础上掌握较复杂笔画,既有利于学生记住笔画名称,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这些复杂笔画是一笔写成的概念。
(教师继续利用胶线在笔画“横、竖”基础上,弯折变化出笔画“横折”、“竖弯钩”、“横折弯钩”,让学生记名称,并写写笔画。因为是第一次写汉字笔画,教师要注意范写,让学生感受笔画书写时的起笔、运笔和收笔。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利用习字册描红和临写。)
第二课 时
一、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笔画、形象、生活经验来记生字。如“六”,可引导学生摆个造型,使学生感受到“点”像小孩头,“横”像伸开的手臂,“撇”、“点”像叉开的双脚。记“十”可问学生,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十”?)
3.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调整呼吸,放松手指,开始写字。因为第一次开始写汉字,教师可加强范写,特别是对较难的字如“四”、“五”等要注意范写。要保证学生充足的写字时间。引导学生描一个,临一个之后,要自己对照一下范字。
三、延伸拓展,课内外迁移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有关数字的儿歌、故事。
2.教师请会唱的学生带大家一起表演唱《数蛤蟆》。(孩子们大多在幼儿园学过的。)
3.教师启发学生自己看图编编数字儿歌,比如看看数学课本上有许多跟数字有关的插图,可以试着编编儿歌。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课题:识字4 教学目标:
1. 认识“蜻、蜓、蝴、蝶、蚯、蚓”这6个生字,会读、会写这6个字;
2. 准确、流利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用具:ppt、带有小动物的图纸、带有生字并注音的卡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内容
2. 通过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开小火车读,强化小朋友对字音的记忆;
1. 小朋友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朗读;
2. 请小朋友找出今天的主角,通过儿歌强化小朋友对生字的认识 五:正确书写
1. 有感情地熟读儿歌; 2.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标题识字4;在田字格中书写“蜻、蜓、蝴、蝶、蚯、蚓” 教学反思: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1、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的“扛、拧、挎、捡、折、捞、”会写本课的“扔、扛、挖、拧、挎、推、捡、折、捞、擦。”
2、正确、美观地书写11个生字,达到能听、写、运用的程度。
3、通过识字,教育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会写11个生字。
多媒体、卡片、录音机。
1课时。
多媒体出示学生们喜欢的动画人物,蓝猫和同学们打招呼:“嗨,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手”字走来说:“大家好,我是手,你们知道我长在你们身上能做什么动作吗?”
师:看我们的手多有用呀!下面再看看这些字宝宝还认不认识了。
师:“手”字做偏旁变形本领可真大,它能和许多字做好朋友,组成新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组带提手旁的字。(板书课题)
1、蓝猫带领同学们去参观,蓝猫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出发了,一路上看到有动作的人们问:“看,他在干什么?”然后指名说出动作词语,再出示词语,全体认读:如:扔手榴弹、挖土、抬筐共12组。
2、指导看书,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同桌认读,
1、卡片出示生字。
(1)指生认读。
(2)指生做动作,全班做动作。
(3)扩词。
(4)根据所组词语选择练习说话。
2、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让学生观察这12个字的结构,说出是左小右大的字。
(2)这些字为什么用“”做偏旁?
(3)蓝猫讲解提手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
(4)你怎样记住这些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3、指导书写
(1)观察这11个字,书写时左右两部分应注意什么?
(2)问:这些字哪个字最难写?
(3)强调“扔”、“挖”两字中“乃”、“乙”的笔画。
(4)总结学习些字方法。
按以上方法自己在些字书上描两个在写一个生字。
(5)分别指名板前书写,师生点评。
(6)修改自己的字,再写一个。
1、找朋友游戏。
2、送生字宝宝回家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宝宝中有一些它们累了,吵着闹着要回家,谁能把它们送回家。
同学们,蓝猫希望大家做到的你们能做到吗?那样你们都会很优秀。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生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识记生字写好生字兴趣的培养
字卡词卡背景图大力士一位
1、创设情境导入
2、过三关
第一则谜语:
1)学生自由读读――指名读――学习生字――齐读
2)学生猜谜
3)说说你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4)教师小节猜谜窍门。
第二则谜语:
1)朗读谜语(多种形式读读)
2)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红的”又是什么?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的?
3)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用红绿粉笔写出“秋”字。
4)找出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第三则谜语:
1)复习“请,晴,情,清,精,睛”启发学生思考。
2)读读猜猜,交流体会。
3)识记生字。
顺利过了三关了,大力士说:“小朋友们真棒,上山吧!”让我们一齐欢呼我们的成功吧!
3、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全部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观察6个要写的生字,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鼓励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在认识汉字“飞”的基础上认识词:飞机
认读并初步理解词语“飞机”。
了解各式各样的飞机。
飞机的幻灯片、字词幻灯片、字词卡片
2、放映幻灯片,逐个点击图片,幼儿欣赏。
3、刚才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什么?(飞机)它们的名字叫飞机。认识词宝宝“飞机”,同时出示字卡。幼儿指读“飞机”,每个幼儿逐一点读词卡。“飞机”还有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plane”。
4、游戏:小魔术,认读字词卡片。
5、模仿绣:飞机飞飞。
6、送词宝宝回家。
7、小结。
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机场看飞机。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用“春、草、芽、布”口头扩词。
3.朗读、背诵韵文。
2.老师重点点拨并范写“春、芽、谷、桃”。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播放轻音乐。
1.“开火车”读生字。
2.看拼音贴字。
3.听写生字及词语。
4.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识字的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颠倒歌的有趣。
多种方法识字,把字写得工整。
2课时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夺红旗,快板一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背诵儿歌,学生听。
2、听了儿歌,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颠倒歌,认识“颠”。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以及你心中的疑问。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教师抽读会认字。
开火车,指名读,分组读,小老师带读,反馈识字方法。
5、夺红旗。
教师从下往上点击,看哪个组用的时间最短,最先夺得红旗。
三、流利的儿歌。
1、指名读儿歌,大家评价。
2、自由读儿歌,说说你心中的疑问。
3、学生自主质疑,解疑,教师适时指导。
4、分组讨论:
课文中有几处颠倒的地方?想想该怎样说才正确呢?你能改写儿歌吗?
5、全班齐读儿歌。
四、游戏。
打快板,指名来试试。
作业:
1、读儿歌。
2、你能编写颠倒歌吗?和家长一起试试。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说说你编写的颠倒歌。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学生读准字音。
2、给这8个字组词,看谁说的多。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自由发言,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5、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作业展示,评价。
作业:
1、在田字格中写字。
2、听写词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