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军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一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o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2、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3、化动为静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4、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5、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6、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7、意象组合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o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8、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侯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二
1、写诗题
(1)李白的诗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 作者及诗题
(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
3、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后不见来者。
2、( ) 悠然见南山。
3、( ),燕山月似钩。
4、( ),只是近黄昏。
5、( ),一览众山小。
6、 明月几时有,( )。
7、 随风潜入夜,( )。
8、 生当作人杰,( )。
9、 海内存知己,( )。
10、少壮不努力,( )。
11、本是同根生,( )。
12、谁知盘中餐,( )。
13、野火烧不尽,( )。
14、谁言寸草心,( )。
15、青山遮不住,( )。
16、欲穷千里目,( )。
17、但愿人长久,( )。
18、十指不沾泥,( )。
19、国破山河在,( )。
20、百川东到海,( )。
21、感时花溅泪,( )。
22、大江东去,( )。
23、人有悲欢离合,( )。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 )。
25、春花秋月何时了, ( )!
26、问君能有几多愁? ( )。
27、黄沙百战穿金甲,( )。
28、劝君更尽一杯酒, ( )。
29、粉身碎骨全不怕,( )。
30、南朝四百八十寺, ( )。
31、独在异乡为异客, ( )。
32、桃花潭水深千尺, ( )。
33、不知细叶谁裁出, ( )。
34、莫愁前路无知己, ( )。
35、天苍苍,野茫茫, ( )。
36、青箬笠,绿蓑衣, ( )。
37、横看成岭侧成峰,( )。
38、毕竟西湖六月中, ( )。
39、等闲识得东风面, ( )。
40、遗民泪尽胡尘里, ( )。
41、问渠那得清如许, ( )。
42、竹外桃花三两枝, ( )。
43、欲把西湖比西子, ( )。
44、东边日出西边雨, ( )。
45、路人借问遥招手, ( )。
46、洛阳亲友如相问, ( )。
47、绿阴不减来时路, ( )。
48、蒌蒿满地芦芽短, ( )。
49、( ), 人间能有几回闻。
50、( ), 西湖歌舞几时休。
51、( ), 巴山夜雨涨秋池。
52、( ), 八千里路云和月。
53、( ), 留取丹心照汗青。
54、( ), 一枝红杏出墙来。
55、( ), 立根原在破岩中。
56、( ), 路上行人欲断魂。
57、( ), 一行白鹭上青天。
58、( ), 只缘身在此山中。
59、( ), 烟花三月下扬州。
60、( ), 早有蜻蜓立上头。
61、( ), 西出阳关无故人。
62、( ), 欲饮琵琶马上催。
63、( ), 不教湖马度阴山。
64、( ), 疑是银河落九天。
65、( ), 五千仞岳上摩天。
66、( ), 飞入菜花无处寻。
67、( ), 春风送暖入屠苏。
68、( ), 隔江犹唱后庭花。
69、( ), 独怆然而涕下。
70、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三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四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知识联系】
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或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情感蕴含: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
【知识联系】5种情感类型: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主旨:诗歌具体内容+诗歌主题
【设问方式】手法类:
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就某一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
。【知识联系】
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近大——小高——低俯——仰虚——实动——静)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4.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炼字类:这句(联或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分辨优劣。语言特色类:诗歌语言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语言特色,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知识联系】
1.诗眼: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2.炼字:用最妥贴、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3.语言风格常用术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白晓畅、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4.答题时把关键字词放在句中,结合全诗意境情感分析。表明观点即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含义包括解释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还原景象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结合诗歌整体表述诗句所描摹的景象。
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景与情的关系怎样?(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等表达技巧)答题时参考以上四个方面的答题模式,问什么答什么,简单分析,略有侧重。
(一)评价类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语,判断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并阐明理由。【答题示例】范成大《次石湖书扇韵》问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五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原文中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回乡偶书》中通过一个小小生活细节寄寓作者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杜牧《江南春》中写景的句子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0.杜甫的《望岳》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8.杜甫的《春望》 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六
1、学习上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表。
明确的学习计划表拿到学校的课程表后,就可以模拟课程表安排好每天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列出每天的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段,并尽量详细地列明早晨几点到几点读什么书,中午几点到几点午睡,傍晚几点到几点体育锻练或课外阅读,晚上几点到几点各安排哪几科学习,最好将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上午设定为一个学习弥补调节时间点,为自己准备一个弥补时间。当然,在接下来的一两天内挤出时间比较好。
2、要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有了保证且合理的睡眠时间,整个高效率学习环节才能有保证。
早上尽量不要过早起床,能六点多起床就足够了。早上六点多起床。早晨能低强度锻炼十几分钟,一天精神会特别好,早读一般安排两科朗读、背诵(可侧重安排语文、文、英语科,其它科也可安排读一读),尽量不要在一科朗读或背诵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否则对长时记忆不利。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篇八
(1) __毛浮__水,__掌拨清波。
(2) __日依山尽,__河人海流。
(3) 日暮__山远,天寒__屋贫。
(4) 两个__鹏鸣__柳,一行__鹭上__天。
(5)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桔__时。
(1) 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
(4) 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__日还。
(5) 碧玉妆成__树高,__条垂下绿丝绦。
(1) 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
(2) 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
(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少一人。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1) __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2) 不识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3) 京口瓜洲一水间,__只隔数重山。 ( )
(4) 劝君更尽二杯酒,西出___无故人。 ( )
(5) 朝辞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6) 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7) 即从__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关。 ( )
(9) 故人西辞__,烟花三月下扬州。 ( )
(10) 欲把_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