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中需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要素的详细描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教案指导性材料,供教师们在备课时参考和使用。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
【知识与技能】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2.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3.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设计1:(激发兴趣)
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设计2:(激情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出示课件)
——这是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这是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二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
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
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比如借用鲁迅的那个“不耻最后”。跑3000米,最后一名,但坚持跑完。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师生各用一句话总结。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齐读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2、作者介绍茨威格,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3、教师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作个简单的测试
第一关:你会读了吗?
第二关:关于南极,你了解多少?(冷、冰天雪地、人迹罕至、荒无人烟……)
第三关:你觉得在南极考察,应该注意些什么?(食物、路线、天气变化、耐寒的动物……)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跳读课文,注意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课文读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他们真伟大;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复述课文(可以单个复述,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历经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只好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悲壮的死去)
3.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刚才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拿起笔,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谈谈体会。
例如:斯科特为挪威人阿蒙森作证;感动的原因是:斯科特诚实、守信,有强烈的英国绅士风度,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斯科特在死后,还象亲兄弟一样抱着威尔逊;感动的原因是:他们互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威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感动的原因是:他有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关注细节
细节1: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务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细节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细节3: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4、情感把握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二)问题探究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的。”
死亡之悲: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3.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世人之悲: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问题探究二: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答: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问题探究三: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品味语言,谈体会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万分痛苦、沮丧的心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的尊敬。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海市蜃楼”,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品德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三、扩展延伸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是啊,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一切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和胜利的阿蒙森呢?
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里失败了,但是他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人们以此为荣;他虽然在探险事业中牺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四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朗读、复述课文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的`空间。
教学内容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冰窟窿、一座座巍峨壮美的雪山、平均零下88.3摄氏度的气温,相当于九级大风三倍的飓风,这就是南极,这些危险的暴风雪、酷寒、飓风,或许会成为我们征服南极的困难,但有一群人却把征服南极当作自己矢志不移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他们。
2、快速跳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可以从事情入手,也可以从人物入手,还可以从结果概括。
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征服南极的归途中,悲壮的死去的故事。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必要时可以加时间和地点。
3、对比标题,我们对课文结尾的解读
提问1:难道死亡就是悲剧吗?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提问2:作者茨威格是在课文中诠释了伟大的悲剧的吗?请从文中找出来。课文16自然段
朗读第1遍:找出关键词语;(毁灭自己、心灵变得高尚)谈谈自己的理解
朗读第2遍:找出修饰语:“不可战胜“谈谈,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勇气,更是斯科特对探险事业的痴迷。
小结:在面对不可战胜的厄运时,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我们也可以选择坚持,现在我们来看看斯科特及队员们怎么做的?朗读第3遍,找出一个词,“搏斗“,不管是内心的搏斗也好,行为的搏斗也罢,我在这里把他解读为每一次考验时的选择。
4、走进文本,感悟斯科特一行的三次选择
第一次选择:面对理想的落空(1-2自然段)
心情的对比:找出相关句子,品味理解。
他们热情高涨地......
他们像被判了似的失去希望......
从激情满怀——坠入冰谷,但他们的选择:尽管精疲力竭,但还是要继续走着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
《伟大的悲剧
为他人作证: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
斯科特的做法:接受了这项任务,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为他人的业绩作证。
思考:悲在----------,伟大------------------。
第二次抉择:面对队友的死亡
朗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应怎样朗读?试朗读奥茨牺牲前的一句话。注意朗读出平静中的回响,就像一块石头从高处掉落到很深的潭水,总会激起我们心中的回响。
思考:奥茨是怎么死的?他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行吗?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六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1、分小组搜集南极和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包括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种、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写成解说词,并配上电脑。课件。
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你一起层层兵张,酷冷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你想揭开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吗?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风姿吗?那就请快快登上我们的“南极号”极地油轮,跟我们的导游们,一起开始我们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第一位导游:各位游客朋友,请往前看,南极大陆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下面现有我给大家介绍有关南极的地理知识: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第二位导游:我来讲南极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
2、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
3、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导游:来到南极,拜访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
先看看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企鹅。他们早已在伸长脖子在企盼我们的到来。南极有七种企鹅,现有1.2亿只,占世界总数的87%。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
师:各位旅客,这次愉快的南极之旅即将结束了,在旅行中我们既饱览了南极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那么,是谁揭开南极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呢?(勇敢的探险家和科学家)
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由此引入本文课题(展示图片引入题目)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展示图片,配入风雪交加的背景音乐(倾听雪暴声)
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
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2、根据图片概括复述故事情节。(加入音乐)注意环境描写。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那几个方面?(展示斯科特探险队)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生: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师总结: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和伟大的精神实质。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七
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一、导入
1、生齐读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2、作者介绍茨威格,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3、教师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作个简单的测试
第一关:你会读了吗?
第二关:关于南极,你了解多少?(冷、冰天雪地、人迹罕至、荒无人烟……)
第三关:你觉得在南极考察,应该注意些什么?(食物、路线、天气变化、耐寒的动物……)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跳读课文,注意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课文读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他们真伟大;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复述课文(可以单个复述,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历经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只好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悲壮的死去)
3、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刚才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拿起笔,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谈谈体会。
例如:斯科特为挪威人阿蒙森作证;感动的原因是:斯科特诚实、守信,有强烈的英国绅士风度,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斯科特在死后,还象亲兄弟一样抱着威尔逊;感动的原因是:他们互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威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感动的原因是:他有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关注细节
细节1: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务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细节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细节3: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4、情感把握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二)问题探究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的。”
死亡之悲:
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
3、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世人之悲: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xx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问题探究二: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答: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问题探究三: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品味语言,谈体会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万分痛苦、沮丧的心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的尊敬。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海市蜃楼”,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品德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三、扩展延伸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是啊,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一切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和胜利的阿蒙森呢?
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里失败了,但是他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人们以此为荣;他虽然在探险事业中牺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八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查找有关资料,作者简介,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解词
1课时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成语和字词。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二)第二次默读课文,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复述要求:
1、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
2、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
3、描述激动难忘的细节。
第三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进行品评。
1、“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明确: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明确: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明确: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显示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问题组: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着悲壮的一幕?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小组讨论,共同研讨问题,教师参与指导。
明确:
1、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决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而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首先是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无私的爱。
3、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