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编写小学教案时要合理安排评价方式,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初二教案范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讲解,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挑战。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一
中班孩子对数的敏感性稍稍增强,他们对5以内的数量已经能够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孩子们做操要排队、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中,有的孩子也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述自己的位置。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也会用谁得第一、谁是第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孩子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表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观察“游乐园”(挂图)、请幼儿“坐火车”、帮助小绿人找座位等活动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也同时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二
1.第一个参加小鱼生日会的是小乌龟,我们看它给小鱼送来了什么礼物:一段美丽的舞蹈,我们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小乌龟们都变成了什么队形,每一都队有几只小乌龟?请幼儿观察、判断海洋里三组不同队形的小乌龟,并说出每组小乌龟的数量,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
教师小结:虽然这些小乌龟的排列队形和形状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3。
2.小海星和小螃蟹是小鱼的好朋友,它们今天送给小鱼的礼物是漂亮的泡泡。
小海星和小螃蟹画的泡泡大小不一样,一组大,一组小,请幼儿通过观察然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并说出你用什么方法发现它们的数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几个?请幼儿找出相对应的数字。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泡泡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小海星和小螃蟹他们送给小鱼的泡泡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4个泡泡。”
3.小章鱼也是小鱼的好朋友,它今天送给小鱼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哇,原来是美味的饼干。”
我们看看它送给小鱼的都有什么饼干:一份颜色不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饼干,一份颜色、大小、形状、排列位置都不同的饼干,让幼儿再次观察,引导幼儿用不同于上面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份饼干的相同点,数量都是5个,例如:如果上面用到点数,下面可以引导孩子用点数或目测数群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小结:不论饼干的大小、颜色、位置怎样变化,它的数量总是不变的。
4.回顾:
提问:小鱼今天都收到了什么礼物?小乌龟送给它的是什么?它的舞蹈队形有什么变化?(但数量没有变)小螃蟹、小海星送给它的是什么?它们的泡泡数量一样吗?小章鱼送给小鱼的是什么呢?它做的两份饼干有什么不一样?(数量是一样的),礼物是一种表达对朋友的喜欢的一种物品,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是一个拥抱,这些都是礼物。
(二)分组:小朋友送礼物
1.小组操作,感受数量的守恒,共分为4组。
第一组:每个小朋友4个拼插的小玩具,给小鱼做头花。数一数有自己有几个玩具,并用点点记录,找到相对应的数字。
第二组:更多的小鱼一起过来庆祝,它们给小鱼跳舞,你知道有几条吗?5条小鱼排列队形不同,记录各是几条小鱼。
第三组:小鱼的朋友今天有多少来祝贺,我们一起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为3、4、5,幼儿依据数量与点点、数字连线。
2.评价与小结:
操作结束后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最后得出结论:物体的数量不因排列位置、大小、颜色、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数量守恒。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三
1、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幼儿能了解序数的意义
1、线上游戏“灯”一盏灯,亮晶晶,两盏灯,放光明,三盏四盏五盏灯,照的大街亮晶晶,静坐,一起喊本班蒙氏口号“快乐学蒙氏今天我最棒”一起玩数高楼的游戏“一层楼,两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拍拍我的小手十个手指头”
2、情景教学:老师发现了一座漂亮的房子,想不想看看
3、一起欣赏,一起讨论。
5、幼儿自由操作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询问幼儿动物地址让幼儿练习说出序数
7、收拾学具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送信的游戏活动,乐意帮助他人。
2、掌握6以内的序数,能按顺序给信箱正确编号。
3、有初步的排序能力,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动物的新房子6栋、6栋房子相对应的信箱、每人有住址标志的信(其中小兔子的信里面有兔奶奶生病吊点滴、小鸟的信里面画一个生日蛋糕)。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6以内的序数,知道小动物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层,会辨别上下方位。
活动过程:一、出示“楼房”,用游戏口吻导入送信话题。
1、教师提问。
(2)请大家猜猜住在“第几栋第几层的小动物是谁?”
重点:帮助幼儿复习用第几栋第几层表述小动物的'新家。
2、提出任务:出示一封信,请问该往哪里送?
教师交代送信要求。
(1)请大家仔细看看上面的地址:2、5,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这表示第2栋第五层,并到信箱中找到对应的信箱。
(2)提问:怎样更方便邮递员送信?按住址,用数字在信箱上做标志。
二、指导幼儿给小动物新家的信箱编号,掌握6以内的序数。
1、练习6以内的序数。
(1)数楼层:练习从下往上排序的方法,学说“第几层”。教师用数字卡贴上表示。
(2)数门栋:练习从左往右的方法,学说“第几栋”。
2、出示信封,理解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栋,“―”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层,如“4―3”(第四栋第三层)。
3、教师请幼儿分组合作,为每栋信箱编号。
三、游戏“送信”:幼儿按信封上的地址,将信送到小动物的信箱里。
每人一封信,请小朋友按住址编号送到信箱里。
四、游戏结束,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五
1、通过参加动物运动会,变徐游戏变学习,对序数产生兴趣。
2、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认物体的排列顺序。
3、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学习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难点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序数词可以正确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引导幼儿理解“有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教师用:5种动物的图片各一张,红旗一面,座位平面图一张,黑板
自行准备:幼儿用书、笔人手一份;
1、《运动员进行曲》中,逐一出示5种小动物。
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排好队出场了,你们看看,有几个小动物参加此赛呢?
(将小动物在红旗后面一字排好)小朋友看看,xxx排在第几个呢?(强调孩子对序数的表述“第几”)
引导幼儿根据红旗摆放的位置,(从左到右,右到左,然后从下到上,从上到下)点数,学习序数。
2、小动物找位置
出示座位平面图观察座位(以红旗为参照物)
集体检查,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六
1、认识8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1、有8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8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
小猴、小羊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8只不同的小动物,有8节车厢的火车或有8棵小树的图片
等。
1、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8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8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3、游戏:坐火车
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
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4、游戏:排队
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8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
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教师讲评上课情况,结束本节课。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七
根据《指南》精神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整个活动过程我以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体育游戏――玩沙包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每位幼儿感受到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 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3、发展幼儿思维逻辑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活动难点: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游戏赛道,沙包,奖牌,幻灯片。
一、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每队五人,将幼儿分为三队,进入活动室,各队坐到对应的椅子上,出示纸袋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二、分组游戏,学习5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含义。
第一组游戏:头顶沙包走。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3、教师按获奖名次统计比赛结果,说出谁是第几名?第几名是谁?
第二组游戏:夹沙包跳。
第三组游戏:手托沙包走,游戏环节同第一组,层层递进帮助幼儿学习5以内序数。
三、播放幻灯片,了解序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小结:序数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回家找一找哪些地方标有数字及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电影院,在餐厅,在商店,在幼儿园里,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会涉及到序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儿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们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八
2、出示小旗提问:现在,我们从哪边开始数?
3、做门牌卡:红房子在第一座,用数字几表示?(请幼儿找数字贴在房顶上)
4、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其它房子的门牌卡。
二、用举小旗的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出示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2、提问:小羊排在第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3、讲解要求: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五面小旗,小羊排在第三,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小旗举起来!
4、幼儿游戏
三、去小动物家做客,巩固认识序数
2、幼儿自由选择去小动物家做客后请个别幼儿说说排在第几排?
3、玩游戏: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的小客人在第几排?用它的叫声告诉大家吧!第几排就叫几声。
四、分享喜悦
提问:你们和小动物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呀?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九
1、认识序数1――5,初步感知序数。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发好的秩序感。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学具“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操作册》、火车头饰、胸牌、串珠、记录表、房子底图等。
一、预备活动
(1)、听音乐走线
(2)、游戏:五个手指头
二、集体活动
(1)、动物搬家
a、引题,出示教具房子(可开窗的)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大森林里,动物们的新房子盖起来了,可漂亮了。
b、复习数数
请你们数数,新房子一共有几层?(由下往上数)
1、2、3、4、5,一共有5层
c、感知序数
1、如果我们用数字宝宝给楼层做上标记,怎么做呢?
2、幼儿自由探索贴楼房号
3、小结
4、教师操作教具“动物与房子”
“看看有哪些动物住进了新房。”师示范打开窗发现里面有动物,小象住进第一层,小狗住进第二层,接下去由幼儿说。
提问:(1)小象住第几层?小鸟住在第几层?
(2)师任意关上一扇窗,请幼儿说说“是第几层的什么动物不见了。”
d、操作学具
1、教师示范
2、幼儿动手操作
e、在身边寻找数字
a、在生活中寻找
今天我们学习了序数1―5,在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到序数
出示图片:火车、银行、医院、影剧院
b、在幼儿园寻找
晨检牌、玩具、点名号、排队等
三、游戏:开火车
材料准备:黄、绿、蓝三列火车(头饰)
三种颜色的序数胸牌,各有数字1―5
a、能根据“车票上车”。
2、这些是火车票(出示胸牌),你们要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比如:车票是红色的,上面有数字2的,你就应该上红火车在第二号的位置。
b、放音乐开火车
四、分组活动
到动物们的新房子了,我们做份礼物送给它们吧
(2)、串窗帘: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幼儿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3)、《操作册》练习:给家人涂毛巾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操作材料:
师方面:
(1)5层可开窗的楼房、贴上磁铁的数字卡片
(2)蒙氏教具“动物与房子”、贴上磁铁的数字卡片
(3)有关序数的图片
(4)幼儿玩具小火车、楼房号
(5)三列火车(头饰)、三种颜色的数字胸牌
(6)开火车的音乐
(7)操作学具时的音乐
幼儿方面:
(1)20份蒙氏学具
(2)房子底图、油画棒装盘7份
(3)五种颜色的珠子、记录表、油画棒装盘7份
(4)操作册、油画棒7份
《序数1-5》教学反思:
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家住在第几层,排队你站在第几个,入坐你坐在第几排第几号,请把书翻到第几页,等等。我这节课的目标有三个:
1.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感。活动过程的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准备活动。为了体现蒙氏教学的特点,在准备活动时,我安排了幼儿走蒙线,在音乐声中,幼儿安安静静地走线,我感到,我紧张的心情和幼儿躁动的情绪都平和了下来。接下来是师生问好,问客人老师好,这是一个礼貌地培养。然后和幼儿做了一个手指操《一盏灯》,儿歌把数学从1-5的顺序复习了一遍,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
第二部分是教学的新授环节,以‘小动物搬家’为主线,出示新楼房,让幼儿为楼房做标记,小动物们住房进新家,以快速问答的方式,让幼儿说出‘小动物住在第几层’,这种问答节奏的变化形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接下来又以游戏‘猜猜是谁不在家’的形式,让幼儿完整地说出‘第几层,哪个小动物不在家’。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正是新纲要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个游戏活动中,个别幼儿没记住该楼层的小动物,导致他讲述得不够完整,如果不把小动物藏起来,而是把小动物放到‘楼下’,能让幼儿看到小动物,幼儿能说得相对更完整一些。
第三部分是一个游戏环节,通过游戏‘买票上车’,让幼儿加深对序数的理解,及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动物们周末要乘火车去旅游,来到火车站,看到火车,为火车车厢做标记,然后请5名小朋友为小动物们买票,并把小动物们送上车厢。不足之处,是在讲解车厢的时候,没强调‘第’几车厢。
第四部分是延伸活动,也是以一个游戏‘开火车’结束。小朋友们自己开着火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旅游,小朋友们自己说出想要去的地方,第一站去‘××’,第二站去‘××’,……虽然是整节课的结束,但又好似在欢乐的氛围中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美中不足:如果能配上音乐,那将是一个更加难忘的音乐之旅。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以一个完整的故事串联,这让每个环节都自然地过渡,层次清晰又环环相扣。在活动中能够动静交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虽然在备课的时候也反复推敲,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免会有瑕疵,那句话说得对‘实践出真知’。做为一个老师,只有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只有多看多听,才能取长补短,不断进取,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十
1、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按规律排列的物体,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序。
2、能借助事先给出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列,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1、去超市途中,含有按各种规律排列事物的场景图及超市货物排列图。
2、小蝴蝶、小汽车、磁性教具及幼儿用书、彩笔等。
创设参观贝贝羊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景致的排列规律。
1、寻找货物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序。(摆放方法:颜色、大小、高矮等。)
2、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3、寻找规律,继续排列,做练习。(幼儿用书)
幼儿按要求做题。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幼儿做题情况。
投影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孩子自我作业情况,尝试自查自纠。
本册幼儿用书第13页练习内容。
中班序数教案反思篇十一
根据《指南》精神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整个活动过程我以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体育游戏——玩沙包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每位幼儿感受到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